【課件】人民版必修三 專題7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3.7.34_第1頁
【課件】人民版必修三 專題7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3.7.34_第2頁
【課件】人民版必修三 專題7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3.7.34_第3頁
【課件】人民版必修三 專題7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3.7.34_第4頁
【課件】人民版必修三 專題7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3.7.3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工業革命—蒸汽時代的到來:1、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發明動力哈格里夫斯:珍妮紡紗機1765人力(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阿克萊特:水力紡紗機1769水力克隆普頓:騾機1779水力卡特萊特:水力織布機水力2、動力技術革新---蒸汽機的改良:原因:英國工業革命迫切需要解決動力不足的問題。①社會生產的直接推動;②實驗科學的長期孕育。改良: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機,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3、交通運輸業的技術革新: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制成的以蒸汽為動力的汽船“克萊蒙號”試航成功;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錢乘旦、許杰明合著的《英國通史》中說:“……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一現象最早應開始于( )A.16世紀 B.17世紀

C.18世紀 D.19世紀D萬能蒸汽機發明的影響?⑴解決了工業發展的動力問題;⑵工廠大量出現、工業布局改變(工業化、城市化)⑶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改進,加強了各地的交流和聯系;⑷推動了機械加工制造業的誕生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體積過于龐大、噪音污染和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機器制造業誕生,近代技術體系最終確立B(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到來:1、電力的發明和運用:影響:發明:①雅可比(俄):1838年,實用電動機②西門子(德):1866年,發電機③格拉姆(比):1870年,直流電動機④愛迪生(美):1882年,發電廠①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氣設備工業的發展;②使世界跨入“電氣時代”。理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現象2、內燃機的發明和運用:①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德):分別制成汽油內燃機②狄塞爾(德):柴油機發明:影響:①推動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現。②推動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加速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3、化學工業的建立:1867年,諾貝爾發明無煙炸藥4、立體交通的誕生:影響:表現:條件: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石油開采和石油化工業的發展。A、陸:1885年,德國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制成了最早的汽車。B、水:1887年把內燃機裝到汽船上。C、空: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飛機。①推動了世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人類進入了立體交通的新時代。②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5、穿越大洋的電波:條件:電磁感應現象和電磁波的發現,以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表現:A、電報:1837年,美國莫爾斯發明有線發報機。B、電話:1876美國貝爾發明電話機。C、無線電通訊:意大利馬可尼發明,被成為“無線電之父”促進電信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經濟聯系進一步密切。影響:蒸汽革命和電氣革命有何異同?不同點產生方式勞動者的生產經驗的總結,主要在英國完成,

以輕工業為突破口科學家在科學研究成果

的基礎上的產物,幾乎

同時發生在幾個發達資

本主義國家,以重工業為突破口蒸汽革命電氣革命不同點產生影響生產力機器大生產出現,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力高度發展,人類

進入“電氣時代”社會關系近代兩大對立階級形成財富日益集中在壟斷資

本家手中,

工人階級更

加貧困生產組織工廠制度興起壟斷組織產生國際格局東方從屬于西方東西方經濟聯系更加緊

密,差距進一步拉大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

形成

蒸汽革命電氣革命相同點共同原因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場需求與國際競爭是直接動力,科學理論的突破和技術、經

驗的積累,經濟發展為其提供物質保障產生過程都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反復實踐,才投入生產生活領域(1)科學和技術真正結合,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2)超出一國范圍,許多國家幾乎同時開始(3)許多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知識探究】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哪些特點?2、科技進步的歷史作用有哪些?(1)經濟方面: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2)政治方面:確立和鞏固了資產階級自身和對世界的統治。(3)世界體系: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確立,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4)社會生活: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5)消極影響:加劇了殖民擴張和侵略,造成環境污染、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傳播信息的文化載體,這種以數字化的方式存儲、處理和傳播,以比特為計量單位的電子媒介被人們稱為“第四媒體”。(以紙質為媒介的報紙是第一媒體,以電波為媒介的廣播是第二媒體,以圖像為媒介的電視是第三媒體)二戰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史論2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科技成果?(1)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影響科技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2)科技發明的消極影響戰爭問題:一戰中的飛艇、飛機、毒氣彈、坦克、遠程大炮;二戰中的原子彈。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廢氣、汽車尾氣、太空廢料、核廢料。高科技犯罪:網絡“黑客”、病毒等。其他問題: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等。項目時間代表生產力社會結構世界格局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蒸汽機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進入蒸汽時代,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生產社會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密切了世界的聯系,初步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第二工業革命19C70年代--20世紀初電力內燃機新通訊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進入電氣時代資本主義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40-50年代信息技術原子能航天技術生產力迅猛發展,進入信息化時代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結構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識圖讀三次工業革命分別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歐美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工業產生,先進的中國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