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_第1頁
學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_第2頁
學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_第3頁
學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_第4頁
學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票長皋學校創建“感恩教育〃德育特色學校實施方案“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題,是一個人正常的、被世俗社會所認可的一種思想感情狀態。所謂感恩,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并真誠人'熱愛故土'精忠報國、敬畏自然、珍愛生命等傳統倫理價值,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感恩包蘊著孝親敬長、關愛他是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規律,通過有效的方法與手段引導受教育者培養感恩意識,在個人和社會許可的范圍內報恩于行的系統活動過程。根據我校的校情,決定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對全體師生全方位地實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學校“感恩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讓師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社會之恩,養育之恩,知遇之恩,幫扶之恩......使"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情感充盈校園。讓感恩之情感生根、開花、結果。、指導思想:中國的感恩教育源遠流長,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二春暉〃的古訓。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感恩意識的人,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老師的付出,同學的幫助,社會的關愛與扶持,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關愛,同學的幫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扶持,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進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學會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社會負責。讓學生懂得: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 我們就能夠擁有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一個美好未來。我校在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將遵循以下原則: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強調實踐育人,注重養成教育、體驗教育。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強調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要與各項管理有機融合。二、感恩教育的目標: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不斷繼承和發揚。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碼支點。所以,從感恩教育入手,使學生感悟到: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父母;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 我們應該感謝老師;他人關心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人, 使"滴水之恩當報涌泉”之情感在學生心中生根、開花、結果。 從而讓他們樹立起責任意識,以積極的心態完成學習任務。 要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做到:1、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知恩〃。感恩教育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明白,在這個社會里,愛從來都是雙向的,誰都沒有只奉獻不回報的義務,誰也都沒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權利。人人每時每刻都在享受著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和社會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一切。一個人再強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對他人施予的恩惠即使再小也要銘記于心,沒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和不健康的。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能在正視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能顧及他人,學會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達,心胸更開闊,不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記仇甚至報仇。用感恩的心來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于助人的品德。有感恩心的人會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感激之情,會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氣。2、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學會"圖報”。感恩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明白,感恩與"圖報”養,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恩不報非君子”,不會感恩、養,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恩不報非君子”,不會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報,既是缺乏修養、自私自利的表現,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產生回報恩情的一種沖動。懂得對生活和對別人心存感激,學會理解關愛他人。通過感恩教育提高學生的"圖報”能力,學會如何去報答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國家和社會。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報,既是缺乏修養、自私自利的表現,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產生回報恩情的一種沖動。懂得對生活和對別人心存感激,學會理解關愛他人。通過感恩教育提高學生的"圖報”能力,學會如何去報答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國家和社會。3、 通過感恩教育還要更高層次地讓學生明白在知恩圖報的同時施恩不圖報。當我們能夠做到知恩圖報時,還當抱著寬容心態去幫助自己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即"施恩”。"施恩”的前提是"不圖報”,否則你就不會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去幫助別人。4、 通過感恩教育還要培養學生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學生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三、感恩教育的主要內容1、感恩父母。"百善孝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感恩父母的支持,感恩父母的鼓勵,感恩父母的無私的愛。2、感恩師長、朋友與他人。感恩師長、朋友是立德之本。我們爰報答眾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誼。3、感恩社會與祖國。感恩社會與祖國是構建和諧社會之基。我們要回報社會,感恩祖國。一個對國家、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才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4、感恩自然。感恩自然是生存之基。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珍惜資源愛護家園,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四、感恩教育的實施策略感恩并非生而知之、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的導弓I和環境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品質和責任,進而外顯為感恩的行為。1、從認知層面點撥。感恩意識前提是要讓師生了解"恩”,體會"恩”,要認識到我們所獲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蘊涵的感恩思想,利用傳統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過情境再現、故事講述、踏訪遺跡、查閱資料等途徑,點撥師生知恩,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和感動。2、從情感層面培養。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可以通過開展發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講、寫感恩家書、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動,引發師生的認同共鳴,培養感恩意識,激發感恩情感。五、起,本, 是快樂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為自然之舉。感恩教育的實施途徑3、從實踐層面引導。教育師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從小事做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 使師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家校結合,齊抓共管,同時做到四個結合:與日常教育相結合;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與社區教育相結合。七、感恩教育的實施步驟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16年3月)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校廣播站、櫥窗、班會、學科滲透等為陣地,全方位地進行感恩教育的宣傳發動。1、 通過國旗下講話及向全體師生宣傳我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全員發動。2、 各班制訂《班級感恩教育活動倡議書》,并進行倡議書師生簽名活動,對優秀的倡議書在學校集會中宣讀并在校宣傳窗張貼,創設校園感恩氛圍。3、 以班級為單位,召開"感恩的心”的主題班會,并將主題班會活動記錄上交到學校團委。4、 全面啟動校園環境文化建設,讓每一面墻說話,讓每一棵樹說話。通過砌雕塑、刻警句、貼標語、訂班訓等各種方式,營造較為濃厚的"感恩文化”氛圍,并逐步完善。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16年3月一2017年3月)(一)全員參與,以豐富活動彰顯特色。1、感謝父母養育恩:各班級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的班會。算一算自己自從進入學校后,平均每天學習了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并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獲作出自我評價。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假定自己以后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每個月月底時向家長匯報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思想情況,費用開支情況。布置愛心家庭作業。每周利用雙休時間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開展"孝心”活動,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腳(4)開展"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為主題的"(4)開展"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為主題的"封家活動,要求每一位在校學生以此為題,給父母寫一封家信。(5)一學期為父母制作一件小禮物,問清父母的生日并在生日時說一句祝福的話。(6)周末出門隨時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動內容。走讀生每天出門和回家時都要向父母道別和問好,以免父母掛念"每周將自己最出色的作業本帶回給父母欣賞一次等。2、感謝老師教育恩:“誦名句,承傳統〃讀書活動,“學榜樣,正氣節〃讀講故事活“論世情,說美丑”知恥感“誦名句,承傳統〃讀書活動,“學榜樣,正氣節〃讀講故事活“論世情,說美丑”知恥感動,“定標準,辨是非”主題班會,恩辯論會,"知善惡,積善行”知恥感恩實踐活動,"記進步,談收獲”知恥心與感恩心培養評價活動,進一步將’'感恩〃教育引向深入。(2)開展《我愛我師》征文活動,每班選送兩篇,在〃校園之聲〃廣播站廣播或在宣傳櫥窗中張貼。⑶舉行作文比賽,參考題目:《世恩難忘,師情永存》、《給老師的一封信》、《母校一一我成長的搖籃》或自選題目。開展以“五^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為主題的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要求所有學生會講十字文明用語(謝謝、請,你好,再見,對不起)。⑸教師節幫老師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道一聲“老師辛苦了”。(6)組織’'感謝師恩〃感恩賀卡制作大賽。3、感謝同學幫助恩:(1)開展“我為同學做一件好事〃活動,要求班主任對活動情況有記錄。他對自己的幫助恩情通過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感恩心情。 “e,可利用班(2)回憶班內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一名同學,然后把會課各班級搞演講比賽或進行校內書信評比活動。⑶開展以“同學如手足”為主題的作文比賽,感激同學間的愛心相助;以及給同學做一件有益的事,給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動,掀起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的熱潮,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開展"今天我值日”活動。體會班干部工作,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開展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可結合對生活中有困難的同學捐款、看望敬老院等開展,要求每班上交一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回憶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 1—3個人,然后把他們對自己的幫助通過一封信、電話等表達同學間的感恩心情。4、感激社會關愛恩: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活動,引導他們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演講比賽、讀書報告會等形式,使學生體會到社會對他們的至關至愛。利用“學雷鋒活動〃、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演講比賽、讀書報告會等形式,使學生體會到社會對他們的至關至愛。利用“學雷鋒活動〃、“志愿者活動”等形式,激發和增強學生"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5、感謝祖國培育恩:以"感謝祖國”為題,開展征文活動。國慶節之際,學校組織’'歌唱祖國〃合唱比賽。以"我愛我的祖國”辦一期板報,出一份手抄報。組織開展看一部愛國影片活動。(5八音樂教師在音樂課上教唱感恩歌曲,如《媽媽的吻》、《念親恩》、《長大后就成了你》、《感恩的心》、《說句心里話》、《白發親娘》、《母親》、《兒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愛的奉獻》、《燭光里的媽媽》、《為了誰》、《丹頂鶴的故事》、《五星紅旗》、《春天的故事》等。6、感激自然賜予恩:開展愛護自然,愛護環境活動。要求每一個同學主動植一棵樹,養一盆花,認養保護一片綠地或一棵樹,自覺成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自愿者。開展謳歌大自然對人類恩賜的書畫、 攝影和演講比賽等,使學生能夠形成感激自然給予的情感,使"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成為同學們的自覺行為。(二)積極思考,以完備體系打造名牌。我校將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德育特色項目上報市教育局,學校也將以此為契機,帶動新的課題研究方向,相應地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和多個專題工作小組。1、創建領導小組組長:李東升副組長:張立偉董春曉姜萬春常占林佟國軍楊紹輝佟國軍楊紹輝齊淑玲張薇王福華潘春生王宏偉成員:劉寧劉萍梁紅麗敖志鵬馬紅軍楊欽國馬國慶李愛2、 專題工作小組感恩文章、詩歌和警句朗誦小組校本課程一《感動長皋校園人物事跡》開發小組感恩之歌合唱小組和舞蹈小組感恩文化環境營造小組3、 長效機制的建立每年九月定為"感恩教育”重點月,將9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定為"長皋感恩日”。每月開展一次"感恩”教育活動。(具體活動見附件)⑶每學期評選"尊師孝親示范班”、"樂于奉獻博愛班”等。(4)定期觀看感恩影視片,學唱感恩歌曲,朗誦感恩詩歌,欣賞感恩美文,摘抄感恩名言等,真正營造充滿感恩氣氛的新堤校園文化。第三階段:總結反饋階段(2017年4月)1、每位學生分兩次寫出參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