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試題庫附答案_第1頁
病理生理學試題庫附答案_第2頁
病理生理學試題庫附答案_第3頁
病理生理學試題庫附答案_第4頁
病理生理學試題庫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d......wd......wd...第一章

緒論

一、多項選擇題A型題

1.病理生理學是

A.以動物疾病模型闡述人類疾病規律的學科

D.解釋臨床病癥體征的橋梁學科

B.主要從功能代謝角度提醒疾病本質的學科

E.多種學科綜合解釋疾病規律的邊緣學

C.從形態角度解釋病理過程的學科

[答案]B

[題解]病理生理學屬病理學范疇,主要從功能代謝角度提醒疾病本質的學科。2.病理生理學主要教學任務是講授

A.疾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

D.疾病發生開展的一般規律與機制

B.動物身上復制的人類疾病過程

E.疾病的病癥和體征及其機理解釋

C.臨床診斷治療的理論根基

[答案]D

[題解]病理生理學研究疾病的共同規律和機制,也研究各種疾病的特殊規律和機制。但病理生理學的教學任務是講授疾病發生開展的一般規律〔共同規律〕。3.病理生理學大量研究成果主要來自

A.流行病學調查

D.推理判斷

B.動物實驗研究

E.臨床實驗研究

C.臨床觀察病人

[答案]B

[題解]病理生理學研究成果可來自動物實驗、臨床研究及流行病學調查等,但主要來自動物實驗。4.不同疾病過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和形態構造的病理性改變稱為

A.病理狀態

D.病理障礙

B.病理過程

E.病理表現

C.病理反響

[答案]B

[題解]病理過程指多種疾病中出現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和構造變化,又稱基本病理過程。5.病理生理學的學科前身是

A.器官病理學

D.疾病病理學

B.細胞病理學

E.醫學生理學

C.實驗病理學

[答案]C

[題解]19世紀法國生理學家ClaudBernard倡導以研究活體疾病為對象的實驗病理學,復制動物模型是病理生理學的前身。6.病理生理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出現在

A.19世紀前葉

D.20世紀前葉

B.19世紀中葉

E.20世紀中葉

C.19世紀后葉

[答案]C

[題解]1879年俄國的喀山大學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學獨立學科和教研室,講授病理生理學。7.我國病理生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成立于

A.20世紀20年代

D.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30年代

E.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答案]D

[題解]在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東北有些院校最先成立病理生理學教研室,1954年衛生部聘請蘇聯專家舉辦講習班,1956年全國各大醫學院校均成立病理生理學教研室。8.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學教研室的國家是

A.中國

D.美國

B.德國

E.俄國

C.東歐

[答案]E

[題解]同第6題題解。9.病理生理學的主要任務是

A.診斷疾病

D.研究疾病的歸轉

B.研究疾病的表現

E.探索治療疾病的手段

C.提醒疾病的機制與規律

[答案]C

[題解]病理生理學屬于病理學范疇,主要從功能和代謝角度提醒疾病的機制與規律,說明疾病的本質。10.病理生理學專業工作者最多的國家是

A.中國

D.美國

B.德國

E.日本

C.俄羅斯

[答案]A

[題解]據1990年統計,我國現有100多所高等醫學院校的病生工作者人數已超過俄羅斯,居各國之首。

二、多項選擇題B型題

A.病理過程

D.病理狀態

B.病理反響

E.病理反射

C.疾病11.休克是一種12.瘢痕是一種13.冠心病是一種

[答案]11

A

[題解]病理過程是指疾病在開展過程中出現共同的成套的病理變化,如休克。

[答案]12

D

[題解]瘢痕是指疾病終結后遺留下的一種緩慢性較穩定的構造異常,如燒傷后出現的疤痕。

[答案]13

C

[題解]疾病是指病因狀態下穩態失衡所致的異常生命活動,如冠心病。

三、多項選擇題C型題

A.動物實驗

C.兩者均有

B.臨床研究

D.兩者均無14.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成果來自15.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來自

[答案]14

C

[題解]為研究患病機體的功能和代謝。病生研究除以不損害病人的前提下進展臨床研究外,主要通過復制動物模型來進展研究。

[答案]15

D

[題解]分子生物學以更微觀的角度,從細胞、分子、基因水平〔即使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來研究機體的生命活動。

A.已開展病理生理學教學的國家

C.兩者均有

B.已成立獨立學科的國家

D.兩者均無16.德國17.美國18.中國19.俄羅斯20.日本

[答案]16

A

17

A

18

C

19

C

20

A

[題解]全球醫學院校均有病理生理學教學,但只有俄羅斯、中國和東歐等國家有獨立教研室,成立獨立學科并有病生教學。

四、多項選擇題X型題

21.病理生理學是

A.研究疾病發生開展的一般規律和機制的學科

B.研究患病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探討疾病本質的學科

C.研究疾病防治的學科

D.溝通根基醫學和臨床醫學橋梁的學科

E.根基醫學中多學科穿插的邊緣學科

[答案]ABDE

[題解]病理生理學的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開展的一般規律與機制,研究患病機體的功能、代謝的變化和機制,從而探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同時,它在根基醫學和臨床醫學中起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它又是溝通根基醫學和臨床醫學橋梁的學科;因為它在研究患病機體的各種變化時與根基醫學中的其他學科〔如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免疫學等〕有關,所以又是和多學科穿插的邊緣性學科。22.病理生理學教學主要包括

A.總論—疾病的普遍規律

D.各種疾病的病理生理

B.基本病理過程

E.各種病癥和體征的機制

C.各系統、器官的共同病理過程

[答案]ABC

[題解]病理生理學的教學主要包括三個局部的內容:①總論:主要討論疾病的概念、疾病發生開展中的普遍規律;②基本病理過程;③各論:即各系統、器官的共同病理過程。各種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各種病癥和體征的機制主要在臨床醫學中講授。23.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A.動物實驗

B.尸體解剖

C.臨床觀察

E.細胞分子病理學研究

D.流行病學研究

[答案]ACDE

[題解]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動物實驗、②臨床觀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另外,近年來體外細胞培養、放射免疫、PCR、DNA凝膠電泳等細胞分子病理學的研究方法也已得到廣泛應用。24.從學科地位而言,病理生理學是

A.溝通根基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

B.與自然辯證法密切相關的社會學科

C.與動物實驗密切相關的實驗學科

D.與根基醫學中多種學科密切穿插的綜合性邊緣學科

E.從形態角度提醒疾病本質的學科

[答案]AD

[題解]病理生理學綜合了正常人體和患病機體的形態、功能和代謝變化的一般規律,從而正確的認識疾病,是溝通根基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也是多學科密切穿插的綜合性邊緣學科。25.以下哪項中不屬于病理生理學的研究范疇

A.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

B.疾病過程中患病機體機能代謝的動態變化及發生機制

C.疾病發生開展和轉歸的一般規律

D.疾病的診斷和鑒別

E.疾病的治療方法

[答案]DE

[題解]疾病的診斷、鑒別和治療方法是臨床醫學的研究范疇。

五、名詞解釋題

1.病理生理學〔pathophysiology〕

[答案]

屬于病理學范疇,是從功能、代謝的角度來研究疾病發生、開展的規律和機制,從而說明疾病本質的一門學科。2.病理過程〔pathologicalprocess〕

[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與形態構造的變化。3.綜合征〔syndrome〕

[答案]

在某些疾病的發生和開展中出現的一系列成套的有內在聯系的體征和病癥,稱為綜合征,如擠壓綜合征、肝腎綜合征等。4.動物模型〔animalmodel〕

[答案]

在動物身上復制與人類疾病類似的模型,這是病理生理學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5.實驗病理學〔experimentalpathology〕

[答案]

這是ClaudBernard倡導的一門學科,主要是復制動物模型來研究活體患病時的功能和代謝變化,是

病理生理學學科的前身。

六、填空題

1.病理生理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疾病發生開展的一般________,研究患病機體的__________,從而探討疾病的本質。

[答案]規律與機制

功能代謝的變化和機制2.病理生理學的基本教學內容包括疾病的概論、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基本病理過程

各系統病理生理學

七、簡答題

1.病理生理學總論的研究范疇是什么

[答題要點]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發生開展中的普遍規律。2.什么叫基本病理過程

[答題要點]基本病理過程又稱典型的病理過程,是指多種疾病中可能出現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和構造的變化。3.什么是病理生理學各論

[答題要點]各論又稱各系統器官病理生理學,主要表達幾個主要系統的某些疾病在發生開展中可能出現的共同的病理過程,如心衰、呼衰、腎衰等。

論述題

1.病理生理學研究的范疇是什么病理生理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題要點]病理生理學研究的范疇很廣,包括:①病理生理學總論;②典型病理過程;③各系統的病理生理學;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學和⑤分子病理學。

我國病理生理學目前的教學內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規律,僅包括病理生理學總論、病理過程及主要系統的病理生理學。2.為什么說醫學研究單靠臨床觀察和形態學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試舉例說明。

[答題要點]①臨床觀察與研究以不損害病人安康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形態學研究一般以病理標本和尸體解剖為主,難以研究功能和代謝變化。

舉例:休克的微循環學說、腫瘤癌基因研究、酸堿失衡的血氣分析等。3.為什么說病理生理學的開展是醫學開展的必然產物

[答題要點]①19世紀已有實驗病理學的誕生,已認識到研究疾病功能和代謝變化的重要性;②20世紀病理生理學的研究推動了醫學研究;③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隨著人類基因譜的破譯,必將進一步研究疾病的基因表達和基因功能,這一任務也必然會落在病生工作者身上。〔尢家騄〕第二章

疾病概論一、多項選擇題A型題1.安康是指

A.沒有軀體疾病

D.強壯的體魄、健全的精神狀態

B.精神飽滿、樂觀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識

C.沒有煙、酒等不良嗜好

[答案]D

[題解]安康應是身心安康的總稱。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安康都是不全面的。2.疾病的概念是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軀體上、精神上以及社會上的不良狀態B.在病因的作用下機體出現的成套的病理過程C.在病因作用下,因機體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為“不舒服〞E.機體對外界環境的協調發生障礙而有異常活動[答案]C[題解]疾病本質的概念為在病因作用下,因內外環境失調而發生的不同于安康的異常生命活動。3.以下關于原因和條件的概念,哪項是錯誤的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發生B.對一種疾病來說是原因,而對另一種疾病那么可為條件C.一種疾病引起的某些變化,可成為另一個疾病發生的條件D.因穩態破壞而發生的內環境紊亂、生命活動障礙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不安全因素〞E.能夠加強原因的作用,促進疾病發生的因素稱為“誘因〞[答案]D[題解]在病因學中條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只起促進或緩慢疾病發生的作用。4.能引起疾病并賦予其特征性、決定其特異性的因素稱為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內因B.疾病的條件

E.疾病的外因C.疾病的誘因

[答案]A

[題解]原因是疾病發生必不可少的,而且決定了該病的特異性5.以下有關疾病條件的表達哪項是錯誤的A.是影響疾病發生開展的因素

D.某些條件可以延緩疾病的發生B.是疾病發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條件也可以稱為誘因C.某些條件可以促進疾病的發生[答案]B[題解]有些疾病發生只有病因,沒有明顯的條件參與,如刀傷。6.以下哪一項為哪一項發病學的重要規律A.疾病的經過與歸轉

D.疾病開展過程中的程序B.疾病過程中因果轉化

E.疾病過程中的社會因素影響C.疾病過程中原因和條件的關系[答案]B[題解]因果交替是發病學的重要規律。因為疾病是一個動態開展的過程,提醒因果交替就會掌握疾病的開展趨勢,把握疾病的主導環節進展治療。7.在損傷與抗損傷的發病規律中,以下哪種表達是錯誤的

A.貫穿疾病的始終

D.相互聯系,相互斗爭

B.決定疾病的消長和轉歸

E.疾病的臨床病癥是損傷的表現

C.同時出現,不斷變化

[答案]E

[題解]疾病的臨床病癥和體征有時是損傷表現,有時也是抗損傷表現。8.在局部和整體的開展規律中,以下哪種表達是錯誤的

A.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體疾病

D.全身疾病可以表現在局部B.只有局部病變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E.全身病變和局部病變何者占主導應具

C.局部病變可以蔓延到全身

體分析

[答案]B

[題解]對疾病有整體觀的同時,也不能否認有時因局部病變產生疾病的可能,如陰道白斑〔癌前病變〕、皮膚瘢痕等。9.按目前有關死亡概念,以下哪種情況可認為已經死亡,繼續治療已無意義A.四肢冰冷,血壓測不到,脈搏測不到

D.腦電波消失B.大腦功能停頓,腦電波消失

E.全腦功能永久性停頓C.心跳呼吸停頓[答案]E[題解]死亡應當是指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性停頓。腦死亡是判斷死亡的重要標志。10.死亡是指A.反射消失、呼吸停頓、心跳停頓

D.腦電波零電位B.細胞死亡

E.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停頓C.意識永久性消失[答案]E[題解]見第9題題解11.死亡的標志是A.腦死亡

D.反射消失B.腦電波零電位

E.呼吸停頓、心跳停頓C.瞳孔散大[答案]A[題解]整體死亡的標志就是腦死亡。因為腦對復雜的生命活動起形成、聯系、整合和調節的作用。腦死亡以后,機體的各局部將不可防止的先后發生死亡。腦電波零電位也可以出現在腦深度抑制時,故不一定是腦死亡的標志。

二、多項選擇題B型題A.遺傳因素

D.結核桿菌B.先天因素

E.消化道出血C.營養不良12.干酪性肺炎的原因13.肺結核發病的條件14.肝性腦病的誘因

[答案]12

D

[題解]干酪性肺炎是肺結核中的一種危重類型,由結核桿菌引起。

[答案]13

C

[題解]肺結核的發生常有明顯的條件,如營養不良。

[答案]14

E

[題解]消化道出血使腸內含氮產物大量吸收入血是肝性腦病的重要誘因。

三、多項選擇題C型題A.精神因素

C.兩者均有B.遺傳因素

D.兩者均無15.高血壓的病因16.血友病的病因17.放射病的病因

[答案]15

C

[題解]高血壓屬多基因遺傳病,它的發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界環境對精神的影響,但也有遺傳因素的作用即遺傳易感性的參與。

[答案]16

B

[題解]血友病是X連鎖隱性遺傳性疾病。

[答案]17

D

[題解]放射病病因是放射輻射過度,與精神遺傳無關。

A.與精神和社會因素有關

C.兩者均有B.與遺傳因素有關

D.兩者均無18.精神分裂癥發生19.白化病發生20.先天性兔唇發生

[答案]18

C

[題解]有遺傳因素,也有心理社會因素。

[答案]19

B

[題解]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

[答案]20

D

[題解]屬先天畸形。

四、多項選擇題X型題21.疾病發生開展的一般規律有A.損傷與抗損傷

D.因果交替B.社會因素與疾病發生關系

E.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C.疾病發生的原因與條件[答案]ADE[題解]這是符合自然辯證法的發病學三大規律。22.外傷和燒傷的致病特點是A.通常致病動因在疾病開展過程中不再起作用D.機體狀態明顯影響其致病性B.潛伏期短

E.對機體的影響與其作用強度有關C.對器官組織無明顯選擇性[答案]ABCE[題解]這是物理性病因致病的特點。23.四氯化碳致病特點是A.有組織器官選擇性

D.連續接觸易有蓄積中毒B.致病力和肝腎功能密切相關

E.致病作用與其性質劑量有關C.有一定入侵部位[答案]ABDE[題解]這是化學性病因致病的特點。24.流感病毒致病特點A.有一定入侵部位

D.對易感宿主才致病B.有一定體內繁殖部位

E.只引起疾病的發生C.依靠其毒力和侵襲力致病[答案]ABCD[題解]這是生物性病因致病的特點。25.發病學是研究A.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

D.病因作用后疾病發生開展的機制B.疾病開展和轉歸的機制

E.疾病的診斷C.疾病的防治[答案]BD[題解]發病學是研究疾病發生開展中的一般規律和共同機制。

五、名詞解釋題1.疾病〔disease〕

[答案]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病因的損害下,因機體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2.自穩態〔homeostasis〕

[答案]正常機體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和與外環境的協調的功能。3.惡性循環〔viciouscycle〕

[答案]在某些疾病或病理過程因果轉換的鏈式開展中,某幾種變化又可互為因果,周而復始,形成環式運動,而每一種循環都使病情進一步惡化,這就是惡性循環。4.侵襲力〔invasiveness〕

[答案]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侵入宿主體內并在體內擴散和蔓延的能力。5.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disease〕

[答案]對自身抗原發生反響并引起自身組織的損害。6.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edisease〕

[答案]因先天或后天獲得性體液免疫或細胞免疫缺陷引起的疾病。7.原因〔cause〕

[答案]又稱病因,是引起某種疾病的因素,又決定該疾病的特異性,是疾病發生必不可缺少的因素。8.條件〔condition〕

[答案]在病因作用前提下,凡能影響疾病發生的內外因素,稱為條件。9.體液性因子〔humoralfactor〕

[答案]是指影響穩態的全身和局部體液因子。10.細胞因子〔cytokine〕

[答案]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活化后產生的一類生物活性因子。11.內分泌〔endocrine〕

[答案]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激素和介質,通過血液循環送到全身各靶細胞并發揮作用。12.旁分泌〔paracrine〕

[答案]由某些細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可對臨近靶細胞起作用。13.自分泌〔autocrine〕

[答案]細胞對它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作用。14.先天性因素〔congenitalfactor〕

[答案]凡能影響胎兒發育引起先天性疾病的因素。15.分子病理學〔molecularpathology〕

[答案]研究疾病的分子機制,特別是核酸、蛋白質在疾病中的作用。16.分子病〔moleculardisease〕

[答案]由于DNA遺傳性變異引起一類以蛋白質異常為特征的疾病。17.基因病〔genedisease〕

[答案]由基因異常改變引起的疾病。18.單基因病〔mono-genedisease〕

[答案]由一個致病基因引起的基因病。19.多基因病〔multigenedisease〕

[答案]由多個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性狀的疾病。20.轉歸〔prognosis〕

[答案]疾病發生開展到一定階段終將完畢稱為轉歸。21.康復〔rehabilitation〕

[答案]人體內疾病發生的損傷性變化消失,自穩態恢復正常。22.復蘇〔resuscitation〕

[答案]一般指心跳、呼吸停頓后,采取措施使心跳起搏并進展人工呼吸,恢復腦血流,滿意肺腦復蘇。23.腦死亡〔braindeath〕

[答案]是指包括大腦和腦干的全腦死亡,意味著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停頓,這是判斷腦死亡的標志。24.遺傳因素〔geneticfactor〕

[答案]凡能影響遺傳物質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的因素。25.免疫因素〔immunologicalfactor〕

[答案]凡能引起超敏反響、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因素。26.精神社會因素〔psychologicalandsocialfactor〕

[答案]凡能引起心理應激、變態人格與身心疾病的精神因素和社會因素。

六、填空題1.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病因的損害作用下,因機體__________紊亂而發生的

[答案]自穩調節

異常生命活動過程2.發病學主要研究疾病發生開展過程中的____規律和_____機制。

[答案]一般

共同3.死亡是指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停頓,因此近年來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腦死亡4.病因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的________和_______,前者能引起_______,并決定其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

條件

疾病

特征性5.化學性致病因素致病作用特點有:對組織有一定選擇性、

和_______。

[答案]在體內其致病性可發生改變

潛伏期一般較短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與病原體的_____、侵入宿主機體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逃避或抗宿主攻擊的因素有關。

[答案]強弱

數量

侵襲力

毒力7.疾病發生開展過程中的一般發病規律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局部與整體的辯證關系。

[答案]疾病過程中因果轉化

疾病開展過程中損傷和抗損傷8.致病因素引起的細胞損傷,除直接的破壞外,主要表現為___________障礙和________障礙。

[答案]細胞膜功能

細胞器功能9.疾病開展的典型經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期。

[答案]潛伏期

前驅期

臨床病癥明顯期

轉歸10.完全康復是指_______完全消失,_________恢復正常。

[答案]損傷性變化

機體的自穩調節11.不完全康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代償可恢復正常功能代謝。

[答案]損傷性變化得到控制

主要病癥體征消失但仍存有基本病理變化12.采用腦死亡概念的意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準確判斷死亡時間確定終止搶救的界限

為器官移植提供良好的供體材料和合法根據七、簡答題1.舉例說明遺傳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發生中的作用

[答題要點]遺傳性因素:①由于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直接引起疾病遺傳因素,如血友病;②遺傳易感性,如糖尿病。先天性因素:指能損害胎兒的有害先天因素,如先天性心臟病。2.判斷腦死亡有哪些標準[答題要點]①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腦無反響性;②呼吸停頓,進展15分鐘人工呼吸仍無自主呼吸;③顱神經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腦電波消失;⑥腦血循環完全停頓。3.什么是疾病試舉例說明

[答題要點]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病因的損害作用下,因機體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舉例:以感冒為例,它常發生在機體疲勞、受涼以后,感冒病毒侵入機體,對機體造成損害,與此同時體內出現免疫反響加強等抗損傷反響,臨床上出現咽喉痛、鼻粘膜充血、流涕、咳嗽等一系列表現,最后患者機體軟弱無力,勞動能力下降。4.生物性病因作用于機體時具有哪些特點[答題要點]①病原體有一定的入侵門戶和定位;②病原體必須與機體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只有機體對病原具有感受性時它們才能發揮致病作用;③病原體作用于機體后,既改變了機體,也改變了病原體。5.何謂病理過程試舉例說明

[答題要點]指多種疾病中可能出現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和構造的變化。舉例: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缺氧、發熱、DIC和休克等。6.試以高血壓為例,說明疾病發生的神經體液機制[答題要點]

精神或心理刺激

↓皮層﹑皮層下中樞功能紊亂

↓調節血壓運動中樞反響性增強↓交感神經興奮

↘小動脈緊張收縮

腎上腺髓質興奮

心輸出量增加

腎小動脈收縮

血壓↑←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7.何謂疾病的原因與條件

[答題要點]原因是指作用于機體的眾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賦予該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它是疾病必不可少的,決定疾病的特異性。如結核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因。條件是指那些能夠影響疾病發生的機體內外因素,包括促進或阻礙疾病的發生的因素,如營養不良、勞動過累、T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等。

八、論述題1.試從糖尿病合并局部感染說明疾病發生原因和條件的關系[答題要點]糖尿病引起機體抵抗力的降低可以成為感染性疾病如癤、敗血癥、結核病、腎盂腎炎等發生的條件,而感染是病因。2.舉例說明疾病過程中損傷和抗損傷反響的表現。它們的相互關系在疾病發生開展中有何意義[答題要點]在疾病的代謝、功能、形態學變化中可分為兩大類:1.對機體有利抗損傷,防御代償性反響;2.對機體不利損傷,損傷障礙性反響:〔1〕兩者同時存在是推動疾病開展的基本動力;〔2〕兩者力量比照決定預后開展的方向;〔3〕兩者無明顯界限,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變化。舉例:燒傷。3.舉例說明疾病過程中的因果交替,它對疾病開展過程有何影響[答題要點]原始病因引起結果成為新的原因〔稱為發病學原因〕,以此延續下去不斷開展;因果轉化鏈愈來愈向好的方向開展稱為良性循環,導致康復;因果轉化鏈愈來愈向不好的方向開展稱惡性循環,導致死亡。舉例:大出血時的惡性循環。4.以外傷使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為例,說明發病學中因果轉化惡性循環的規律

[答題要點]外傷→大出血→心輸出量↓→動脈血壓↓

組織缺氧

↓回心血量↓←微循環淤血(因果交替規律惡性循環)5.試以暴力作用于機體為例闡述疾病過程中損害與抗損害反響的關系[答題要點]①損害性變化:組織破壞、血管破裂、出血、組織缺氧。②抗損害反響: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心縮加強、血液凝固。③損害和抗損害反響之間無嚴格界限:血管收縮。〔尢家騄〕第三章水、電解質代謝紊亂一、多項選擇題A型題1.成人的體液總量約占體重的A.40%D.70%B.50%E.80%C.60%[答案]C[題解]正常成人的體液總量約占體重的60%,其中細胞內液約占40%,細胞外液約占20%。2.正常成人血漿占體重的A.4%D.7%B.5%E.8%C.6%[答案]B[題解]正常成人的細胞外液約占體重約20%,而細胞外液可分為細胞間液和血漿兩局部,前者約占體重的15%,后者約占5%。3.內環境是指A.細胞外液D.體液B.細胞內液E.血漿C.跨細胞液[答案]A[題解]浸浴著細胞外表的細胞外液,是細胞攝取所需物質和排除代謝產物必經的運輸通道,所以細胞外液被視為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4.新生兒的體液占其體重的A.50%D.80%B.60%E.90%C.70%[答案]D[題解]人體體液的含量隨著年齡而異,年齡愈小,體液占體重的百分比愈大,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兒童的體液分別占其體重的80%、70%和65%。5.血漿中主要的陽離子是A.Na+D.Mg2+B.K+E.Fe2+C.Ca2+[答案]A[題解]血漿中主要陽離子是Na+,其次是K+、Ca2+、Mg2+等。6.血漿中主要的陰離子是A.HCO3-B.HPO42-C.SO42-D.Cl-E.蛋白質[答案]D[題解]血漿中主要陰離子是Cl-、其次是HCO3-、HPO42-、SO42-及有機酸和蛋白質。7.細胞內液中最主要的陽離子是A.Na+B.K+C.Ca2+D.Mg2+E.Fe2+[答案]B[題解]細胞內液中K+是最主要的陽離子,其次是Na+、Ca2+、Mg2+。8.體液中各局部間滲透壓關系是A.細胞內高于細胞外B.細胞內低于細胞外C.血漿低于組織間液D.組織間液低于細胞內液E.細胞內外液基本相等[答案]E[題解]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成分雖有明顯差異,假設按毫摩爾濃度表示,細胞內液電解質總量大于細胞外液,但由于細胞內液含二價離子和蛋白質較多,這樣細胞內外所產生的離子數目基本上相等,而滲透壓大小取決于溶液中離子數目的多少。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以總滲透量壓計算細胞內外液的滲透壓仍基本上相等。9.組織間液和血漿兩者含量的主要差異是A.Na+B.K+C.有機酸D.蛋白質E.尿素[答案]D[題解]組織間液和血漿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血漿含有較高的蛋白質(7%),而細胞間液含蛋白質僅為0.05%~0.35%,這與蛋白質不易透過毛細血管進入組織間液有關。10.決定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因素是A.清蛋白B.球蛋白C.Na+D.K+E.尿素[答案]C[題解]細胞外液中Na+最多,占陽離子總量的90%以上,構成了細胞外液的主要晶體滲透壓,而蛋白質產生的膠體滲透壓與晶體滲透壓數值相比,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細胞外液Na+的濃度是決定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因素。11.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為A.1000mlB.800mlC.500mlD.300mlE.100ml[答案]C[題解]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每天隨尿排出的水量為1500ml左右。尿量的多少受飲水量和經皮膚與糞便兩條途徑排水量的影響。成人每天須經腎排出35g左右的代謝最終產物,而每克代謝最終產物須溶解于15ml的水才能隨尿排出,故成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稱為最低尿量。12.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約為A.3000~4000mlB.2500~3000mlC.2000~2500mlD.1500~2000mlE.1000~1500ml[答案]C[題解]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每天飲水約1000~2000ml,隨食物攝入水約為700~900ml,體內產生代謝水約300ml,因此共攝水2000~2500ml。而在一般情況下,正常成年人每天經呼吸道粘膜不感蒸發排水350ml,經皮膚不感蒸發和發汗排水500ml,隨糞排水150ml,隨尿排水1000~1500ml,因此共排出水2000~2500ml,所以每天出入水量均約為2000~2500ml以保持體內水的平衡。13.正常成人血清鈉濃度范圍約為A.100~120mmol/LB.120~130mmol/LC.130~150mmol/LD.150~170mmol/LE.170~190mmol/L[答案]C[題解]正常成人血清鈉濃度為130~150mmol/L。14.正常成人血清鉀濃度為A.1.0~2.5mmol/LB.2.0~3.0mmol/LC.2.5~3.5mmol/LD.3.5~5.0mmol/LE.5.0~6.5mmol/L[答案]D[題解]正常成人血清鉀濃度為3.5~5.0mmol/L。15.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A.近曲小管和遠曲小管B.髓袢降支和遠曲小管C.髓袢升支和遠曲小管D.近曲小管和集合管E.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答案]E[題解]ADH能加強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從而減少水的排出。16.正常機體水、電解質的動態平衡主要是通過什么作用來調節A.神經系統B.內分泌系統C.神經-內分泌系統D.腎、肺E.胃腸道[答案]C[題解]在正常情況下,體內水和電解質的動態平衡主要是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作用實現,即主要通過下丘腦口渴中樞以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調節。例如機體失水過多或進食過多食鹽時,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視前區滲透壓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口渴中樞興奮,通過飲水補充水分而使細胞外液滲透壓恢復正常。在腎臟,抗利尿激素是一種最有效的調節水分重吸收的物質,而醛固酮有保鈉排鉀的作用,同時也增加氯和水的重吸收。17.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最重要因素是A.血漿滲透壓↓B.血清[Na+]↑C.血清[K+]↓D.血容量↓E.滲透壓感受器敏感性↑[答案]D[題解]當血容量減少時,因循環血量減少通過腎動脈壓下降,致密斑鈉負荷減少,交感神經興奮等機制,引起腎近球細胞分泌腎素增多,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從而使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增多。18.細胞外液透壓增高時首先會引起哪一項變化A.ADH↑B.醛固酮↑C.心鈉素↑D.細胞內外鈉交換↑E.血管內外鈉交換↑[答案]A[題解]當機體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時(有1%~2%的變動),那么刺激下丘腦視上核滲透壓感受器,促使ADH分泌增多。19.人體的體液包括A.細胞外液、細胞內液、透細胞液D.結合水和游離水B.血管內液和細胞內液E.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C.組織間液和血漿[答案]E[題解]人體的體液廣泛分布于組織細胞內外,由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組成。20.細胞外液包括A.血管內液和血管外液B.組織間液和淋巴液C.淋巴管內液和血管內液D.血漿、組織間液和跨細胞液E.血漿、淋巴液和第三間隙液[答案]D[題解]細胞間液與血漿共同構成細胞外液,在組織間液中有極少局局部布于一些密閉的腔隙(如關節囊、腹膜腔等),是由上皮細胞分泌產生的,又稱跨細胞液,因此細胞外液應包括血漿、組織間液和跨細胞液。21.下述有關體液描述哪項是正確的A.不同年齡體液占體重都是60%D.和進水量關系十分密切B.年齡越小,體液越少E.體瘦者體液含量少C.因年齡、性別、胖瘦而異[答案]C[題解]體液總量的分布因年齡、性別、胖瘦而不同,從嬰兒到成年人,體液量占體重的比例逐漸減少;另一方面,隨著機體脂肪組織含量增加而體液總量減少。22.有關心肌組織含水量的描述哪一項為哪一項正確的A.含水量可達90%B.主要為自由水,有潤滑作用C.含水量多,便于舒縮D.含水量多,有利于生化反響進展E.主要含結合水,使之堅實柔韌[答案]E[題解]各種組織器官含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例不同,因而堅實程度各異,心臟含水79%,比血液僅少4%〔血液含水83%〕,但由于心臟主要含結合水,故它的形態堅實柔韌。23.水通道蛋白AQP1位于A.紅細胞膜上B.腎集合管上皮細胞膜上C.腎集合管主細胞膜上D.肺泡Ⅰ型上皮細胞膜上E.淚腺細胞膜上[答案]A[題解]水通道蛋白AQP1位于紅細胞膜上,生理狀態下有利于紅細胞在滲透壓變化的情況下〔如通過腎髓質高滲區時〕得以生存。24.水通道蛋白AQP0的作用是A.維持晶狀體水平衡B.有利于紅細胞對滲透壓變化的適應C.提供淚腺分泌淚水通道E.在產生肺水腫時起一定作用D.提供頜下腺分泌通道[答案]A[題解]水通道蛋白AQP0是眼晶狀體纖維蛋白的主要成分(占60%),現在認為其對水通透的特性是維持晶狀體水平衡的重要機制。25.低鈉血癥是指血清鈉低于A.120mmol/LB.125mmol/LC.130mmol/LD.140mmol/LE.150mmol/L[答案]C[題解]低鈉血癥是指血清鈉濃度低于130mmol/L,伴有或不伴有細胞外液容量的改變。26.低容量性低鈉血癥也可稱為A.原發性脫水B.高滲性脫水C.等滲性脫水D.低滲性脫水E.慢性脫水[答案]D[題解]低容量性的低鈉血癥也可稱為低滲性脫水。因為在這種脫水中水、鈉都有喪失,因此細胞外液減少,血容量減少,血清鈉濃度降低,且失鈉大于失水。27.大量體液喪失后滴注葡萄糖液會導致A.高滲性脫水B.低滲性脫水C.等滲性脫水D.慢性水中毒E.血清鉀升高[答案]B[題解]各種原因所致的體液喪失,其喪失的液體中鈉濃度都不會顯著地高于血漿的鈉濃度,因此體液喪失本身并不會導致低滲性脫水,只有大量體液喪失后僅補充水分或滴注葡萄糖液,才會導致低滲性脫水。28.低滲性脫水時血漿滲透壓低于A.320mmol/LB.310mmol/LC.300mmol/LD.290mmol/LE.280mmol/L[答案]E[題解]低滲性脫水時,因失鈉多于失水,血漿滲透壓<280mmol/L。29.低滲性脫水患者體液喪失的特點是A.細胞內液無喪失,僅喪失細胞外液D.細胞外液無喪失,僅喪失細胞內液B.細胞內液無喪失,僅喪失血漿E.細胞內液和外液均明顯喪失C.細胞內液無喪失,僅喪失組織間液[答案]A[題解]低滲性脫水時,細胞外液呈低滲,細胞外液中水分向滲透壓相對較高的細胞內液轉移,故細胞內液并無喪失甚至可超過正常,而僅僅細胞外液量顯著減少。30.哪一類水、電解質失衡最容易發生休克A.低滲性脫水B.高滲性脫水C.等滲性脫水D.水中毒E.低鉀血癥[答案]A[題解]低滲性脫水時,有大量細胞外液喪失,且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腎小管上皮細胞對水分重吸收減少而導致腎臟排水增多,可使細胞外液容量進一步減少。同時因細胞外液低滲,細胞外液中水分向滲透壓相對較高的細胞內液轉移,故細胞外液也進一步明顯減少,血容量亦明顯減少,患者容易發生休克,這是本型脫水的主要特點。31.臨床上對低容量性低鈉血癥一般首先應用A.高滲性氯化鈉液B.低滲性氯化鈉液C.等滲性氯化鈉液D.10%葡萄糖液E.50%葡萄糖液[答案]C[題解]對于伴有細胞外液減少的低鈉血癥,患者除去除病因,防治原發疾病外,一般首先應用等滲氯化鈉溶液以恢復細胞外液容量。32.短期內大量喪失小腸液首先常出現A.高滲性脫水B.低滲性脫水C.等滲性脫水D.低鈉血癥E.高鉀血癥[答案]C[題解]一般情況下,小腸分泌液以及膽汁和胰液的鈉濃度都在120~140mmol/L。因此,小腸液在短期內大量喪失,首先常出現等滲性脫水,但假設長時期發生,常因機體繼續喪失,而出現高滲性脫水。33.下述哪一情況可引起低滲性脫水A.大量胃腸液喪失B.經皮膚大量失液C.髓袢升支功能受損D.長期使用速尿、利尿酸E.大量體液喪失后只補水[答案]E[題解]低滲性脫水常見的原因是腎內或腎外喪失大量的液體后處理措施不當所致,如只補水而未補電解質平衡液。34.下述情況不會引起低鈉血癥A.急性腎衰竭B.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C.ADH分泌異常增多癥D.支氣管肺癌E.結核病[答案]B[題解]急性腎衰竭可因腎排水缺乏引起急性水中毒而導致高容量性低鈉血癥。惡性腫瘤〔支氣管肺癌等〕、創傷、感染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肺部疾病〔如肺結核病〕等原因引起ADH分泌異常增多癥而導致等容量性低鈉血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時,由于醛固酮分泌過多,遠曲管對鈉水重吸收增加,常引起高鈉血癥。35.高鈉血癥是指血清鈉濃度大于A.120mmol/LB.130mmol/LC.140mmol/LD.150mmol/LE.160mmol/L[答案]D[題解]高鈉血癥是指血清鈉濃度>150mmol/L。36.低容量性高鈉血癥又稱A.原發性高鈉血癥B.高滲性脫水C.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D.Cushing綜合征E.Addison病[答案]B[題解]低容量性高鈉血癥也可稱為高滲性脫水,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鈉,血清鈉濃度>150mmol/L,血漿滲透壓>310mmol/L。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Cushing綜合征時,由于遠曲腎小管對于鈉、水的重吸收增加,出現高容量性高鈉血癥。原發性高血鈉癥時細胞外液無明顯減少,而Addison病時出現低容量性低鈉血癥。37.原發性高鈉血癥產生的機制是A.滲透壓調定點下移B.滲透壓感受器閾值升高C.攝入鈉過多D.排出鈉過少E.醛固酮分泌減少[答案]B[題解]原發性高鈉血癥患者都有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病史,由于下丘腦受損,其滲透壓感受器閾值升高,滲透壓調定點上移,只有在滲透壓明顯高于正常時,才能刺激ADH的釋放,血清鈉須高于正常水平才能調節細胞外液滲透壓,由于其閾值升高,正常滲透壓對它來說已屬過低,因而ADH釋放受抑制,排出水分過多而維持高鈉血癥。38.高滲性脫水時體內出現細胞內液

細胞外液A.

↑↑B.

↓↓

↓C.

正常D.

↑↑

↓↓E.

正常

[答案]B[題解]高滲性脫水時,細胞外液因喪失而減少,由于失水大于失鹽,細胞外液呈高滲,細胞內液中的水分向細胞外液轉移,細胞外液量得不到完全補充而細胞內液量明顯減少。39.尿崩癥患者易出現A.高滲性脫水B.低滲性脫水C.等滲性脫水D.水中毒E.低鈉血癥[答案]A[題解]中樞性尿崩癥患者由于下丘腦病變使抗利尿激素產生和釋放缺乏,腎型尿崩癥患者因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對抗利尿激素缺乏反響,腎濃縮功能不良,均可排出大量低滲尿,喪失大量水分,易出現高滲性脫水。40.代謝性酸中毒時過度通氣可產生A.水腫B.水中毒C.低滲性脫水D.等滲性脫水E.高滲性脫水[答案]E[題解]代謝性酸中毒時,因過度通氣,大量水分經呼吸喪失,可產生高滲性脫水。41.低滲性脫水時體內出現細胞內液細胞外液A.↓↓↓B.↓↓↓C.↓↓↓↓D.↑↓↓E.↓↓↑[答案]D[題解]低滲性脫水主要是細胞外液明顯減少,細胞外液除直接喪失水分外,還可移向滲透壓相對較高的細胞內,使細胞內液不減少且可增多,而使細胞外液進一步明顯減少。42.高滲性脫水患者血清鈉濃度是A.>150mmol/LB.>160mmol/LC.>170mmol/LD.>180mmol/LE.>190mmol/L[答案]A[題解]高滲性脫水時,由于失水多于失鈉,血清鈉濃度>150mmol/L。43.哪一類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可導致腦內出血A.等滲性脫水B.高滲性脫水C.低滲性脫水D.低鈉血癥E.低鉀血癥[答案]B[題解]高滲透性脫水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使腦細胞脫水,腦容積因脫水而明顯縮小,顱骨與腦皮質之間的血管張力增大,因而可導致靜脈破裂而出現局部腦內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44.高滲性脫水患者血漿滲透壓是A.>250mmol/LB.>270mmol/LC.>290mmol/LD.>310mmol/LE.>330mmol/L[答案]D[題解]高滲性脫水時,失水多于失鈉,血漿滲透壓>310mmol/L。45.盛暑行軍時只大量過多飲水可發生A.等滲性脫水B.低滲性脫水C.高滲性脫水D.等滲性脫水E.水中毒[答案]B[題解]盛暑行軍,大汗淋漓,可伴有鈉水明顯喪失,假設只大量補充水分可造成細胞外液低滲,發生低滲性脫水。46.高滲性脫水患者的處理原那么是A.補0.5%葡萄糖液B.補0.9%NaCl液C.先補3%NaCl液,后補5%葡萄糖液D.先補5%葡萄糖液,后補0.9%NaCl液E.先補50%葡萄糖液,后補0.9%NaCl液[答案]D[題解]高滲性脫水時,因血清鈉濃度高于正常,故應先給予5%葡萄糖溶液,以降低血鈉濃度。但患者在失水時仍有鈉鹽喪失,體液內總鈉是減少的,故在補葡萄糖后應再補充一定量的含鈉溶液。47.等滲性脫水時,體液變化的特點是

A.

B.

C.

D.E.細胞內液↓↓↓↑變化不大細胞外液↓↑變化不大↓↓[答案]E[題解]等滲性脫水,因為水與鈉按正常血漿中的濃度比例喪失,細胞外滲透壓仍保持在280~310mmol/L正常范圍內,與細胞內滲透壓基本相等。此時,細胞內外沒有明顯的水分移動,所以細胞內液既不增多,亦不減少,變化不大,而主要喪失細胞外液。48.等滲性脫水如末經處理可轉變為A.低滲性脫水B.高滲性脫水C.低鈉血癥D.低鉀血癥E.水中毒[答案]B[題解]等滲性脫水如果未經任何處理,那么患者可通過不感蒸發、呼吸等途徑不斷喪失水分,從而因失水多于失鹽而轉為高滲性脫水。49.以下哪一種情況的早期出現神經精神病癥A.高滲性脫水B.低滲性脫水C.等滲性脫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答案]D[題解]急性水中毒時,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細胞水腫和顱內壓增高,腦脊液壓力也增加,故神經精神病癥出現最早而且突出,嚴重病例可發生腦疝而導致呼吸心跳停頓。50.下述有關高滲性、低滲性、等滲性三類脫水描述哪一項為哪一項正確的A.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高滲性脫水B.分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其病生變化一樣C.均有明顯口渴、尿少病癥D.細胞內、外液量都會減少E.嚴重時都可因血容量明顯減少而導致循環障礙[答案]E[題解]高滲性、低滲性與等滲性三類不同類型脫水,有不同的病因和發病條件,其病生改變是不一樣的。低滲性脫水主要是細胞外液明顯減少而細胞內液不但不減少反而可比正常略增多。低滲性脫水時由于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早期病人無口渴、尿少病癥。臨床上常見的是等滲性脫水。不管是哪一類脫水,當開展到嚴重階段均可出現細胞外液明顯減少,血容量明顯減少而導致循環衰竭。51.水腫的概念是指A.組織間液或體腔中液體過多B.體內體液含量過多C.細胞內液含量過多D.細胞外液含量過多E.血管內液體過多[答案]A[題解]過多的液體在組織間隙或體腔內積聚稱為水腫。52.下述哪一類水腫不屬于全身性水腫A.心性水腫B.炎性水腫C.腎性水腫D.肝性水腫E.營養不良性水腫[答案]B[題解]全身性水腫多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腫),腎病綜合征和腎炎(腎性水腫)以及肝臟疾病(肝性水腫),也見于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性水腫)。局部性水腫常見于器官組織的局部炎癥(炎性水腫)、靜脈阻塞及淋巴管阻塞等情況。53.下述哪一項不是引起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平衡失調的因素A.毛細血管流體靜壓B.微血管壁通透性C.淋巴回流D.血漿晶體滲透壓E.血漿膠體滲透壓[答案]D[題解]血漿中晶體物質可自由出入血管壁,所以對血管內外液體交換無影響,上述其他因素的異常均對血管內外液體交換產生影響,而導致平衡失調。54.水腫時出現鈉、水潴留的基本機制是A.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B.淋巴回流受阻C.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D.腎小球-腎小管失平衡E.毛細血管有效流體靜壓增高[答案]D[題解]腎臟在調節正常機體水、鈉的攝入和排出處于動態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調節作用主要依賴于腎臟內的球-管平衡,即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腎小管重吸收也隨之增加;反之,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腎小管重吸收也隨之減少。如果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或腎小管濾過率正常,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功能增高,或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增高,均可引起球-管失衡,導致鈉水潴留而產生水腫。55.驅使血管內液體向外濾出的力量即平均有效流體靜壓是A.動脈端毛細血管平均血壓與組織間液流體靜壓之差B.靜脈端毛細血管平均血壓與組織間液流體靜壓之差C.靜脈端毛細血管平均血壓與血漿膠體滲透壓之差D.毛細血管平均血壓與組織間隙的流體靜壓之差E.動脈端毛細血管平均血壓與血漿膠體滲透壓之差[答案]D[題解]驅使血管內液體向外濾出的力量是平均有效流體靜壓即毛細血管的平均血壓與組織間隙的流體靜壓之差。56.促使液體回流至毛細血管內的有效膠體滲透壓是A.毛細血管血壓減去組織液膠體滲透壓B.血漿膠體滲透壓減去組織液膠體滲透壓C.毛細血管血壓減去組織液流體靜壓D.血漿膠體滲透壓減去組織液流體靜壓E.毛細血管血壓減去血漿膠體滲透壓[答案]B[題解]促使液體回流至毛細血管內的有效膠體滲透壓,即正常人體血漿膠體滲透壓減去組織間液的膠體滲透壓的差值。57.血漿膠體滲透壓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哪一血漿蛋白的含量A.糖蛋白B.脂蛋白C.纖維蛋白D.清蛋白E.球蛋白[答案]D[題解]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取決于血漿清蛋白的含量。58.全身體循環靜脈壓增高最主要的原因是A.靜脈血栓形成B.左心衰竭C.右心衰竭D.縱隔腫瘤E.淋巴回流受阻[答案]C[題解]右心衰竭時,右心室不能將血液充分搏出,導致右心房淤血和全身體循環靜脈淤血,全身靜脈壓升高。59.炎性水腫產生的主要機制是A.局部血管內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B.組織間液膠體滲透壓升高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D.組織間液流體靜壓增高E.淋巴回流障礙[答案]C[題解]炎癥時,某些毒性物質可直接損傷微血管壁或通過組胺、激肽等炎癥介質的作用而使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從毛細血管和微靜脈壁濾出。于是,毛細血管靜脈端和微靜脈內的膠體滲透壓下降,組織間液的膠體滲透壓上升,促使血管內溶質及水分濾出,而導致炎性水腫的產生。60.使腎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的因素是A.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增高D.醛固酮分泌增多B.小管周圍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E.心房肽分泌增多C.ADH分泌增多[答案]A[題解]當各種因素使有效循環血量減少時,腎血流量隨之下降,由于出球小動脈收縮比入球小動脈收縮明顯,腎小球濾過率明顯增高,因此腎小球濾過分數(FF)增加。此時由于無蛋白濾液相對增多,通過腎小球毛細血管后,流入小管周圍毛細血管血液的血漿膠體滲透壓相應增高,而流體靜壓下降,于是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61.以下哪一因素使腎近曲小管鈉水重吸收增多A.腎素分泌增多B.腎上腺素減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心房肽分泌減少E.醛固酮分泌增多[答案]D[題解]各種因素使有效循環血量明顯減少時,心房牽張感受器興奮性降低,致使心房肽分泌減少,近曲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增加。62.腎小球濾過分數的含義是指A.腎小球濾過率與腎小管重吸收率之比值B.腎小球濾過率與腎血流量之比值C.腎小球濾過率與腎血漿流量之比值D.腎小球濾過鈉量與腎小管重吸收鈉量之比值E.腎血流量與腎小球濾過率之比例[答案]C[題解]腎小球濾過分數〔FF〕=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漿流量。63.腎臟能分泌腎素的細胞是A.近球細胞B.集合管上皮細胞C.腎髓質間質細胞D.遠曲小管上皮細胞E.近曲小管上皮細胞[答案]A[題解]腎素是由腎臟的近球細胞分泌產生的。64.以下哪一種激素病理性分泌增多可導致鈉在體內潴留A.甲狀旁腺素B.甲狀腺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E.腎上腺素[答案]C[題解]病理情況下,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多,可促進遠曲小管上皮細胞對鈉的重吸收增加,從而可導致鈉在體內潴留。65.漏出液的相對密度是A.高于1.015B.低于1.015C.高于1.018D.低于1.018E.在1.015~1.018[答案]B[題解]漏出液的特點是水腫液蛋白含量低,相對密度低于1.015。66.滲出液的相對密度是A.高于1.015B.低于1.015C.高于1.018D.低于1.018E.在1.015~1.018[答案]C[題解]滲出液的特點是水腫液中蛋白含量高,相對密度高于1.018。67.全身或軀體局部水腫的重要體征是A.腹壁水腫B.皮膚腫脹C.足踝部水腫D.皮下水腫E.眼瞼浮腫[答案]D[題解]皮下水腫是全身或軀體局部水腫的重要特征。68.心性水腫最先出現的部位是A.四肢B.面部C.眼瞼D.下垂部位E.腹腔[答案]D[題解]右心衰竭時,全身體循環靜脈淤血,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升高,因受重力影響,距心臟水平面垂直距離越遠的部位的外周靜脈壓與毛細血管靜脈壓增高越明顯,因此首先在下垂部位出現水腫。69.腎性水腫首先出現的部位是A.上肢B.下肢C.腹腔D.眼瞼E.下垂部位[答案]D[題解]腎性水腫患者體內鈉水潴留明顯,在組織構造疏松,皮膚伸展度大的部位〔如眼瞼等〕容易容納水腫液,組織構造致密的部位〔如手指和足趾等〕,因皮膚較厚而伸展度小不易發生水腫。因此,腎性水腫不受重力的影響首先發生在組織疏松的眼瞼部。70.肝性水腫最先出現的部位是A.上肢B.下肢C.下垂部D.面部E.腹腔[答案]E[題解]肝硬化時由于肝內廣泛的結締組織增生與收縮,以及再生肝細胞結節的壓迫,肝靜脈回流受阻,進而使靜脈壓和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由于局部血液動力的因素參與,故肝性水腫常最先出現部位是腹腔而形成腹水。71.急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全身性水腫的主要環節是A.腎小球濾過率降低B.濾過膜通透性增加C.醛固酮增多D.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E.腎小管重吸收增多[答案]A[題解]急性腎小球腎炎時,由于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炎性滲出物和內皮細胞增生腫脹以致管腔變窄,腎小球濾過率明顯降低而導致體內鈉水潴留而產生全身性水腫。72.有關水腫液的描述哪一項為哪一項錯誤的A.所有水腫液均含有血漿的全部成分B.根據蛋白含量不同分為漏出液和滲出液C.漏出液蛋白質的含量低于2.5g%D.滲出液蛋白質的含量可達3g%~5g%E.滲出液多見于炎性水腫[答案]A[題解]水腫液含有血漿的全部晶體成分,根據蛋白含量的不同分為漏出液和滲出液,漏出液蛋白壓含量低于2.5g%,而滲出液蛋白質含量可達3g%~5g%,滲出液是由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多見于炎性水腫。73.淋巴性水腫液蛋白含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A.局部毛細淋巴管通透性高D.局部組織蛋白分解多B.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高E.水和晶體物質透過血管壁回收C.局部微靜脈通透性高[答案]E[題解]在某些病理條件下,當淋巴干道被堵塞,淋巴回流受阻或不能代償性加強回流時,含蛋白水腫液在組織間隙中積聚,其蛋白含量較高可達4g%~5g%,其原因是水和晶體物質透過血管壁回收到血管內導致水腫液濃縮,蛋白含量較高。74.機體對鉀平衡的調節主要依靠A.腸的調節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