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當慢性支氣管炎或(和)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檢查出現氣流受阻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時,那么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或慢性:指長期的阻塞性:意味著氣道變窄,使空氣進出肺部受限,包括呼氣和吸氣肺疾病:是指疾病發生在肺和氣道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是呼吸系統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因肺功能進展性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力和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并有逐年增加之勢.41965-1998年間美國的死亡率%變化1665-19981665-19981665-19981665-19981665-19980–59%–64%–35%+163%–7%1965年的比例冠心病中風其他心血管疾病所有其他原因51998年美國主要的死因死因數量1心臟疾病724,2692癌癥538,9473腦血管疾病(中風)158,0604呼吸系統疾病()114,3815事故94,8286肺炎和流感93,2077糖尿病64,5748自殺29,2649骨關節炎26,29510慢性肝臟疾病24,936其他所有原因469,3146流行病學及相關社會經濟負擔*2000年,估計全球相關死亡人數到達274萬1990年,在全球范圍內造成的沉重社會經濟負擔的疾病中,名列第12位;預計到2021年將至第5位()吸煙,空氣污染以及生物燃料是的主要病因全球吸煙人數達11億,預計到2025年將達16億。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吸煙率更是以驚人的速度上升*(2001)7中國流行病學調查最新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由廣州呼研所牽頭,全國7個城市14個調查點參與主要結果如下: -調查對象:>40歲 -總發病率:8.2%,約有3800萬患者 -男女比率:12.4%:5.1% -農村于城市比率:8.8%:7.8% -67.7%病人有如咳嗽,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難等病癥-32.3%病人無臨床病癥8的負擔的負擔常被低估,因為通常直到臨床表現明顯并開展到中度以上才被識別和診斷,而在的發病初期患者常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病癥.患病率、發病率和死亡率各個國家各不一樣。但在具備資料的所有國家中,在男、女兩性中均是一個顯著的安康問題9鑒于在全球造成的巨大危害,“慢阻肺全球防治建議〞〔〕發起“世界日〞活動,并由醫務人員及患者共同參與首次“世界日〞活動開展于2002年,每年均有50多個國家參與“世界日〞活動世界日的由來10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球的知曉度2002年11月20日
第一個世界慢阻肺疾病日成立112006年“世界日〞的主題是“輕松呼吸,不再無助〞〔),旨在傳達以下信息:提醒業已患病但未獲診斷的患者:氣促并非單純由于年老而產生,有時就是屬于的主要病癥,所以應該及時就診,早日進展有效干預告知已獲診斷的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案能夠緩解氣促病癥,并使生活質量得以改善2006世界:輕松呼吸,不再無助12旨在增進公眾對于的重視,從而更有效地開展防治工作世界日的宗旨13引起慢阻肺的原因吸煙反復呼吸道感染長期接觸污染的大氣環境長期職業接觸有害氣體、粉塵氣道高反響性其他:某些遺傳因素、機體的內在因素、營養等14吸煙是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全球每8秒中即有一人死于煙草估計全世界有11億人吸煙,至2025年將增加到16億人。在中、低收入國家,吸煙率快速上升。中國的吸煙人數約有3億。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煙者高2~8倍。的患者中80%吸煙或曾經吸煙。15臨床表現-病癥慢性咳嗽:首發病癥初起早晨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痰:粘液性痰,合并感染時有膿性痰氣短或呼吸困難:標志性病癥早期僅于勞力時出現,后逐漸加重,以至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感氣短喘息和胸悶:不是的特異性病癥局部重度患者有喘息,胸悶通常于勞力后發生其他病癥晚期常有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精神抑郁和/或焦慮16臨床表現-病史長期大量吸煙史,煙齡越長,吸煙量越大,患病率越高職業性和環境有害物質接觸史感染發生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發病年齡及好發季節多在中年以后發病,好發寒冷季節家族史有家族聚集傾向17實驗室檢查及特殊檢查肺功能檢查是判斷氣流受限增高且重復性好的客觀指標,對的診斷、嚴重度評價、疾病進展、預后及治療反響等均有重要意義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1<70%及1<80%預計值,可確定為不能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阻有少數患者并無咳嗽、咳痰,僅在肺功能檢查時1<70%而1≥80%預計值,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診斷為18胸部檢查胸部X線檢查血氣檢查其他化驗檢查19臨床嚴重度分級0:高危I: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特征危險因素肺功能正常慢性咳嗽、咳痰癥狀180%預計值1<70%有或沒有癥狀1<70%50%<1<80%預計值有或沒有癥狀1<70%30%<1<50%預計值有或沒有癥狀1<70%1<30%或1<50%預計值合并慢性呼吸衰竭20病程分類急性加重期指疾病過程中,患者短期內咳嗽、咳痰、氣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粘液膿性,可伴發熱等炎癥明顯加重的表現穩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病癥穩定或病癥輕微21定義患者在穩定情況下出現持續的病癥惡化,這些病癥包括、;咳嗽、氣短、呼吸困難,超出平時的正常變化,必須要調整原治療方案。22的危害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伴呼酸的病死率10%,使用輔助機械通氣的1年內死亡率達40%,曾經急發需住院治療的3年內病死率達49%。生活質量下降肺功能下降醫療費用增加232021合并癥
心血管系統-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臟病-系統性高血壓代謝-糖尿病骨科-骨質疏松消化系統-潰瘍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貧血癥精神系統-抑郁-焦慮眼科24住院指征明顯病癥加重,突然出現靜息時呼吸困難,重癥出現新的體征如發紺或外周水腫,急性加重對最初的藥物治療無效,有明顯的合并癥,新近出現的心律失常,診斷不確切,老年患者,尤大于70歲。252021治療策略改善病癥減輕臨床病癥增加運動耐力改善安康狀態降低風險預防疾病進展防治合并癥降低死亡率26患者的管理包括鑒別診斷和合并癥的治療。與相關的合并癥病癥常被無視;例如心力衰竭和肺癌〔呼吸困難〕或者抑郁〔疲勞和體力勞動減少〕。應優先處理常見的和可治療的合并癥。與合并癥27的治療-首先戒煙28的治療病人教育支氣管舒張劑激素氧療手術1氣促早期診斷終末期關心嚴重度藥物治療29慢阻肺的治療藥物支氣管擴張劑:舒張支氣管的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可以緩解病癥,改善活動能力及生命質量抗膽堿能藥物2受體沖動劑抗膽堿能藥物和短效2受體沖動劑聯合制劑茶堿類302受體沖動劑舒喘靈、萬托林、喘康速作為“救急〞藥物,常與抗膽堿能藥物一起使用擴張氣道作用迅速,5至15分鐘起效作用維持3至4小時每次2至4噴,每天4至6次或按需使用主要副作用為:頭痛、震顫、神經緊張、心悸、血壓上升、臉色潮紅劑型有氣霧劑、干粉劑及溶液、片劑31抗膽堿藥是常用的制劑,主要品種為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起效較沙丁胺醇慢,持續6~8小時,每次2~4噴,每天3~4次。另有噻托溴銨〔思力華〕。32吸入激素(): “對于有病癥的病人,在1<50%預計值及反復發作時,適于在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根底上增加常規吸入激素進展治療(對這些病人)這種治療方式已經顯示可以減少發作的頻率和提高安康狀況〞200333減少急性加重的次數也能到達上述目標,但效果不如,尤其對重度患者與聯合治療可取得更佳效果34糖皮質激素和?2受體沖動劑聯合應用舒利迭〔氟替卡松/沙美特羅〕糖皮質激素:氟替卡松作用:局部有效抗炎?2受體沖動劑:沙美特羅作用:支氣管解痙35茶堿氨茶堿、葆樂輝擴張氣道起效較慢作用持續12至24小時需要按患者的體重給藥主要副作用有:惡心、抽搐、腹瀉、失眠、震顫、神經緊張、與食物與其他藥物有相互作用、有潛在藥物毒性主要劑型有片劑及針劑36其它慢阻肺治療藥物抗菌素的急性加重期多因感染引起,應使用抗菌素。應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激素〔靜脈應用〕-激素僅對局部病人有效,不主張大劑量長期使用。1<50%時有指針用激素37什么樣的藥物更適合慢阻肺病人呢?慢性:意味著要長期用藥,藥物療效穩定阻塞性:意味著要使用能擴張支氣管的藥物,緩解阻塞情況肺疾病:藥物能在肺部起效,對其他臟器的影響小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所以藥物的副作用要小38提倡吸入療法可以獲得較高濃度,迅速到達肺部-起效迅速所需藥物劑量較小-全身不良反響較輕便于攜帶-使用方便39擰開保護蓋,并搖勻。深呼氣,然后手持氣霧劑,嘴唇合攏咬住噴嘴。盡量深吸氣,同時按動氣霧劑的底部,釋放一個定量。閉氣數秒鐘,然后移開噴嘴,緩慢呼氣。定量氣霧劑吸入方法40儲霧罐的使用減少藥物沉積在口腔內促使更多的藥物進入肺內同時也可減少藥物的副作用41霧化吸入將液體藥物變成霧狀后吸入,尤其適用于不能掌握氣霧劑吸入方法的人有助于提高藥物的濃度主要在醫院內使用,尤其是在急診,也可用于家庭治療42康復鍛煉步行鍛煉,縮唇呼吸,深呼吸,腹式呼吸以及我國特有的鍛煉方式,如太極拳、氣功等。43縮唇呼吸44腹式呼吸45肌肉鍛煉步行、慢跑登樓梯運動騎自行車運動家務勞動太極拳、播送操46長期家庭氧療〔)
對慢性呼吸衰竭者,長期氧療可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率。的指征:①2≤55或2<88%,有或沒有高碳酸血癥;②255~60,或2<89%,并有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水腫或紅細胞增多癥。一般用鼻導管吸氧,氧流量1~2,每天吸氧15h以上。47營養支持短期內靜脈營養支持家庭口服補充營養48的社區預防(1):
1、堅持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結合的“三級預防〞的策略;
⑴的全人群策略〔一級/病因預防〕:
目的:減少發病率,以控制主要危陷因素為主要內容,以安康教育和安康促進為主要手段。
措施:①安康教育、有效戒煙。②長久、徹底改善環境\勞動衛生和空氣質量。③通過體育活動、耐寒能力鍛煉增強體質。④合理使用通風、防塵、空調設備,極預防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
徹底實施全人群一級預防是降低發生率的關鍵。
49⑵的二級〔臨床前〕預防
目的是通過篩查到達早診早治,并堅持長期隨訪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篩查對象:①出生時低體重或早產兒或營養不良兒或兒時反復呼吸道感染者;②有家族史或另一孿生者已患而本人無病癥者;③具有五年以上慢性咳嗽史或慢性支氣管炎史者;④連續吸煙十年以上或吸煙指數達300以上者;⑤長期職業性暴露或生活在粉塵、煙霧、擁擠、潮濕、通風不良環境中的人群。
篩查方法:一是問卷或現場調查;二是檢測1下降%。50⑶的三級〔臨床〕預防
是指通過有效管理對現患者進展標準化治療和康復指導,防止產生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
主要措施是①建立安康擋案;②醫患共同制定和實施防治方案;③指導患者戒煙、長期家庭氧療、全身體能和呼吸肌功能鍛煉;④教育病人及家屬明了急性加重的誘因、并發癥及必要的防治知識;⑤對急性加重者作必要的急救處理、適時平安轉院;⑥對患者旅行進展評估,預計飛行中的2()
=22.8-2.74X+0.68Y〔x為以英尺表示的飛行高度,y為患者地面的2測值〕(9),并進展指導。⑦對終末期患者實施臨終關心。
512、實施個人、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預防策略。二次衛生革命中我國社區預防必須是從以群體預防為主轉向個體、家庭和群體預防相結合;從單純的生物預防擴大到心理、行為和社會預防;從獨立的預防效勞轉向防治相結合;從社會單一負責的被動預防轉向個人和社會共同對安康負責的主動預防。
52⑴的個體預防
在生命準備階段—包括圍產期、嬰兒及兒童期—重點是父、母戒煙、母乳喂養及培養良好的生活行為與衛生習慣,這對于預防兒童呼吸道感染和的發生十分重要。
對青壯年重點是職業衛生和環境保護、戒煙以及鼻、鼻付竇和氣道感染的三級預防。
對中老年人重點是做好現患者的管理〔參考的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53⑵的家庭預防
家庭是由婚姻關系和血緣關系組成的社會生活根本單位,其重要的社會功能及每個成員對家庭的依賴性,決定了家庭對個人安康發生重要影響。就疾病的防治而言,將對患者的心理、情緒以及對疾病的認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