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同步練習_第1頁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同步練習_第2頁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同步練習_第3頁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同步練習_第4頁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同步練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教學設計1.在首屆中意文化交流年中,漢服、古琴、書畫、茶道等中國文化元素的展示成為本次盛會的一大亮點。下列選項最能概括本次盛會的是 ()A.文化熏陶豐富內涵文化建設B.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容發展C.形式多樣尊重差異文化創新D.交流借鑒文化傳播擴大影響2.應外方邀請,中共十九大精神對外宣介團先后訪問了亞洲、歐洲、美洲的多個國家,與各國政黨、議會、智庫、媒體等各界代表舉行座談,全面介紹了十九大主要精神和重大成果。宣介團走出國門表明 ()①文化在交流中傳播②通過文化交流能讓世界了解中國③文化在交流與傳播中走向融合④不同民族之間求同存異、取長補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文化交流像“茶與咖啡的對話”: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對茶的喜好并不妨礙我們也嘗試一下咖啡,對咖啡依戀也不妨品品茶的韻味。這啟示我們文化往來應 ()A.積極促進不同文化的趨同B.相互尊重不斷滲透C.平等交流相互借鑒D.尊重發展好本民族文化4.在談到中美之間文化差異時,一位美國媒體人曾說,美國文化是“橫”的,歷史短,電影中喜歡談未來;中國文化是“豎”的,歷史悠久,電影中喜歡講歷史,如果“橫”“豎”加在一起將會很有力。如果“橫”“豎”加在一起,更有利于()①中美文化相互學習借鑒,豐富兩國文化內涵②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相互融合,走向同一③增進中美人民相互理解,促進兩國合作發展④消除文化差異,推動兩國文化創新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習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時指出,金磚國家合作的成功充分證明,不同社會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發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價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我們要堅持開放包容,在交流互鑒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前進。結合材料,請運用“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知識,說明不同文明應如何交流互鑒。【議題研析微課堂】議題:文化為何交流?【議題·情境】2020年1月21日,意大利羅馬音樂公園,在管弦樂《春節序曲》的歡快旋律中,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拉開帷幕。“舉辦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是兩大文明交相輝映、古老交往再續新篇的一段佳話,更是面向未來的文化交流、互鑒、交融的一篇宣言,將為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做出積極表率。”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鄭浩表示。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是中意友好交往史上首次以“文旅融合”為主題舉辦的大型活動。在中意雙方共同支持下,雙方將合作推出貫穿全年、形式多樣的上百項精彩活動,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遺產、旅游、創意設計等多個領域。中意文化合作機制2016年成立以來,雙方依托機制平臺加強政策對話,規劃引導雙方在文化、旅游領域深化交流合作,取得豐富成果。2020年,雙方將通過對彼此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的推介,充分展示交流合作成果、引領合作發展方向,促進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持續為中意雙邊關系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探究·討論】(1)搜集有關中意古今文化交流的資料,感受兩國文明的發展。(科學精神、公共參與)(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知識,說明推動中意文化發展的意義。(科學精神)(3)以“中意文化交流再續新篇”為題,制作一幅展板。(公共參與)答案與解析1.在首屆中意文化交流年中,漢服、古琴、書畫、茶道等中國文化元素的展示成為本次盛會的一大亮點。下列選項最能概括本次盛會的是 ()A.文化熏陶豐富內涵文化建設B.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容發展C.形式多樣尊重差異文化創新D.交流借鑒文化傳播擴大影響【解析】選D。本次盛會展現中國文化元素,有利于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有利于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鑒與傳播,D是最符合題意的。A中“文化建設”不符合題意;B是中華文化的特征,不符合題意;C中“文化創新”不符合題意。2.應外方邀請,中共十九大精神對外宣介團先后訪問了亞洲、歐洲、美洲的多個國家,與各國政黨、議會、智庫、媒體等各界代表舉行座談,全面介紹了十九大主要精神和重大成果。宣介團走出國門表明 ()①文化在交流中傳播②通過文化交流能讓世界了解中國③文化在交流與傳播中走向融合④不同民族之間求同存異、取長補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選A。宣介團走出國門表明文化在交流中傳播,通過文化交流能讓世界了解中國,尊重差異,理解個性,①②符合題意;材料并未體現融合,排除③;④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3.文化交流像“茶與咖啡的對話”: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對茶的喜好并不妨礙我們也嘗試一下咖啡,對咖啡依戀也不妨品品茶的韻味。這啟示我們文化往來應 ()A.積極促進不同文化的趨同B.相互尊重不斷滲透C.平等交流相互借鑒D.尊重發展好本民族文化【解析】選C。A錯在“趨同”;B錯在“滲透”;材料體現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借鑒,D只強調對本民族文化的態度,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正確且切題,當選。4.在談到中美之間文化差異時,一位美國媒體人曾說,美國文化是“橫”的,歷史短,電影中喜歡談未來;中國文化是“豎”的,歷史悠久,電影中喜歡講歷史,如果“橫”“豎”加在一起將會很有力。如果“橫”“豎”加在一起,更有利于()①中美文化相互學習借鑒,豐富兩國文化內涵②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相互融合,走向同一③增進中美人民相互理解,促進兩國合作發展④消除文化差異,推動兩國文化創新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選A。美國文化是“橫”的,歷史短,電影中喜歡談未來;中國文化是“豎”的,歷史悠久,電影中喜歡講歷史,這強調了中美文化的不同,因此,如果“橫”“豎”加在一起,將更有利于中美文化相互學習借鑒,豐富兩國文化內涵,增進中美人民相互理解,促進兩國合作發展,①③正確;文化具有多樣性,“走向同一”和“消除文化差異”的說法都違背了文化的多樣性,②④錯誤。5.習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時指出,金磚國家合作的成功充分證明,不同社會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發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價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我們要堅持開放包容,在交流互鑒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前進。結合材料,請運用“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知識,說明不同文明應如何交流互鑒。【解析】本題要求運用“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知識,說明不同文明應如何交流互鑒。可以分別從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的要求組織答案。答案:①加強文化交流,維護各國各民族文化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而不應該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這樣世界文明之園才能萬紫千紅、生機盎然。②積極推進人類文化交融,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促進本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發展。推進人類文化交融,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議題研析微課堂】議題:文化為何交流?【議題·情境】2020年1月21日,意大利羅馬音樂公園,在管弦樂《春節序曲》的歡快旋律中,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拉開帷幕。“舉辦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是兩大文明交相輝映、古老交往再續新篇的一段佳話,更是面向未來的文化交流、互鑒、交融的一篇宣言,將為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做出積極表率。”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鄭浩表示。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是中意友好交往史上首次以“文旅融合”為主題舉辦的大型活動。在中意雙方共同支持下,雙方將合作推出貫穿全年、形式多樣的上百項精彩活動,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遺產、旅游、創意設計等多個領域。中意文化合作機制2016年成立以來,雙方依托機制平臺加強政策對話,規劃引導雙方在文化、旅游領域深化交流合作,取得豐富成果。2020年,雙方將通過對彼此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的推介,充分展示交流合作成果、引領合作發展方向,促進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持續為中意雙邊關系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探究·討論】(1)搜集有關中意古今文化交流的資料,感受兩國文明的發展。(科學精神、公共參與)(2)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