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1969-1997 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相比于《GB 11969-1989》,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更新:

  1. 標準性質的改變:從標準編號的變化可以看出,從GB變為GB/T,表明該標準從強制性國家標準轉變為推薦性國家標準,為行業提供了更靈活的執行依據。

  2. 技術內容的修訂:1997版標準在原有基礎上對加氣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測試方法進行了細化和完善,包括但不限于密度、抗壓強度、導熱系數、吸水率等關鍵性能指標的測定方法,提高了測試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

  3. 試驗條件與設備要求的更新:隨著技術進步,新標準對試驗所用的儀器設備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確保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重復性。同時,對于試驗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的控制也給出了更明確的規定。

  4. 數據處理與結果判定:1997版標準對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進行了規范,包括統計分析的要求,以及如何根據測試結果對產品性能進行合理判定,增強了標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5. 新增或修改試驗項目: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新標準可能增加了一些新的試驗項目,以適應加氣混凝土新產品、新技術的要求,同時也可能對原有的一些試驗方法進行了修訂或刪除,以更好地反映當前技術水平和市場需求。

  6. 術語和定義的標準化:為了統一行業語言,新標準對相關術語和定義進行了整理和明確,有助于減少因理解差異導致的執行偏差。

  7. 規范性引用文件的更新:隨著科技進步,相關基礎標準和測試方法也在不斷更新,1997版標準引用了一系列最新的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確保了整個測試體系的先進性和一致性。

這些變化反映了建筑材料領域技術進步和標準化工作的推進,旨在提高加氣混凝土產品的質量和應用水平。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11969-2008
  • 1997-11-12 頒布
  • 1998-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_第1頁
GB/T 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_第2頁
GB/T 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_第3頁
GB/T 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91.100.30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Generalreguirementsfortestmethodsofaeratedconcrete1997-11-12發布1998-06-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GB/T11969-1997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三里河北街16號郵政編碼:100045電話:63787337637874472005年8月第一版2005年8月電子版制作書號:155066·1-23081版權專有浸權必究舉報電話:(010)68533533

GB/T11969-1997前吉本標準1980年第一次制定為JC265—80部標準,1989年制定并首次發布為國家標準,1997年第一次修訂.修訂時參照了國外先進標準·結合我國國情,保留了原標準中科學合理的部分.對部分內容和條款進行了修訂。本標準將重量改為質量,容重改為體積密度,恒重改為恒質增加導熱系數試件鋸取方法和其試驗值的評定。本標準自生效之日起,同時代替GB11969-89。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提出。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筑材料研究設計所。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姜炳年、沈、邵英純、龔君范、姚國偉、鮑俊海。本標準1989年首次發布,1997年第一次修訂。本標準委托中國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筑材料研究設計所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代林GB11969-89Ceneralrequirementsfortestmethodsofaeratedconcrete本標準規定了加氣混凝土的體積密度、含水率、吸水率、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折強度、軸心抗壓強度、靜力受壓彈性模量、干燥收縮、抗凍、碳化、干濕循環和導熱系數試驗用的試件、結果評定和試驗報本標準適用于加氣混凝土。2試件2.1試件制備2.1.1試件的制備,采用機鋸或刀鋸,鋸時不得將試件弄濕。2.1.2體積密度.吸水率、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凍性、軸心抗壓強度和靜力受壓彈性模量試件.沿制品膨脹方向中心部分上、中、下順序鋸取一組,"上"塊上表面距離制品頂面30mm.中"塊在制品正中處."下"塊下表面離制品底面30mm。制品的高度不同.試件間隔略有不同.以高度600mm的制品為例·試件鋸取部位如圖1和圖2所示。1100單位:m單位:mm圖2體積密度、吸水率、抗壓、抗拉、圖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