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藝美學教程第二章藝術的審美范疇范疇是人的思維對客觀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最一般和最本質的特征、方面和關系的概括和反映。審美范疇是哲學美學概念,是指人們對美、對藝術的感受和體驗所呈現出來的審美現象,以及藝術美的基本類型和基本形態。美依據存在領域來分類,可以分為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而如果依據美的表現形態(內容和形式的關系)來分類,則可以分為優美、崇高、悲和喜等。優美、崇高、悲和喜等也被稱作美學的基本范疇。第一節優美、壯美
一、優美
優美指以和諧為基本特征,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可親可愛的審美對象和審美類型。它基于生活,但又有神圣性、超驗性古希臘美學:可以感知和感受、令人愉快的和可親可愛的、形與內容的統一。古希臘的這種單純、靜穆、和諧的美。不僅表現于建筑和雕塑,而且也表現于繪畫、音樂、詩歌等其他藝術形式。優美(beautyorgrace)的審美形態最早來源于古代希臘文化。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古希臘雕塑:雅典娜古希臘雕塑:雅典娜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近代美學中:優美與崇高相對、優美由愉悅人的形象轉為自由的象征。優美的審美特點:完整、單純、靜穆、和諧的美,是“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它所引起的美感,就是一種始終如一的愉悅之情。“沒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沒有地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覺,而是在明凈清楚的界線里保持著絕對的調和。”(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拉斐爾:《西斯廷圣母》“是一種天國仙界中的平和與安靜。”“在拉斐爾的任何畫幅之前,必得要在靜謐的和諧中去尋求它的美。”(傅雷)拉斐爾:《美麗的女園丁》
優美可以從藝術史、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去把握和闡述:1、藝術史:優美是所有藝術類型、歷史上不同階段的藝術、以及世界上不同民族和族群都存在的審美經驗類型和藝術元素。
2、心理學:優美是人類生存、人與自然關系、人與人關系理想形態的體現,是人類曾經擁有或在想象中擁有,但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喪失和缺失了的審美體驗。3、文化人類學:優美是一種特殊的人生狀態的對象化投射。
二、壯美壯美是優美與崇高的混合形態,它在內容上和內涵上是崇高的,在形式上是優美的。心理學上看:壯美是個體心理與現實存在之間的一種中間性形象。
文化人類學上看:壯美的功能是幫助和促進溝通和交流。第二節喜劇性(滑稽)、崇高
一、喜劇性(滑稽)
喜劇往往帶有夸張和歡樂的內容和色彩。
一般意義上,喜劇性是將嚴肅而神圣的形象往動物性、機械性或非常規性方向變形的結果。
喜劇既可批判現實,也可以自嘲,既可通過形象變形達到喜劇性效果,也可通過改變語境而達到。諷刺、揶揄、反諷是喜劇性的主要形式。機智常常是戲劇性的重要基礎。幽默是喜劇性的一種高級形式。喜劇的結果是引起人們的笑和歡樂!
二、崇高
崇高是與優美相對應的一個美學范疇。從理論上說,崇高主要指人類的一種情感和精神境界,它一方面趨向無限,另一方面趨向美。崇高范疇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崇高指具有巨大威力的視覺性或聽覺性形象,廣義的崇高指對人性中最深沉、最復雜的欲望的把握。崇高(sublime)的審美形態起源于希伯來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崇高”的藝術風格:宗教藝術風格:追求對有限人生的精神超越。浪漫主義風格:人自身成為崇高的主體,人超越自我的精神歷程成為崇高的核心。中世紀基督教的哥特式建筑代表了早期的崇高風格,這是一種對神的贊頌同時對人的價值進行壓抑的宗教藝術。當崇高從宗教藝術風格演變為浪漫主義藝術風格時,它的內容從主體精神的異化復歸為主體精神的自覺。追求超越的人對自身的超越這一精神歷程,代替宗教超越中的彼岸(天國、上帝),成為崇高的核心。崇高的審美特征:朗吉弩斯的《論崇高》朗吉弩斯在西方美學史上的最大貢獻是把崇高作為審美范疇提出來。“如果我們環視四周的生活,我們會發現,萬物的豐富、雄偉、美麗是驚人的。小小的溪流清澈而有用,遼闊的海洋的美卻更加令人驚嘆;天上的星光是美的,可是與我們自己點燃的火炬比起來,星光就顯得黯然無光了;火山具有摧毀一切的驚人氣勢。”“崇高的風格是一顆偉大心靈的回聲。”朗吉弩斯通過列舉這些對象顯示出自然界崇高的美學特征:數量的巨大和力量的強大,威嚴可怕,令人驚嘆,人的實踐尚未征服的奇異。“崇高”對象的特征是無形式,即對象形式無規律、無限制。崇高感是主體由對對象的恐懼而產生的痛感轉化為由肯定主體尊嚴而產生的快感。崇高,是一種莊嚴、雄偉的美,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懾人的氣勢。崇高,是驚心動魄而不是玲瓏雅致。崇高的效果崇高的效果是能夠喚起人的尊嚴和自信。人天生就有追求偉大、渴望神圣的愿望。在崇高的對象面前,人感到自身的平庸和渺小,人奮起追趕對象、征服對象、超過對象,從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一種自豪。“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浩無際、渺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的無限的時候,他們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黑格爾作為審美范疇的崇高崇高作為一種審美范疇,18世紀以后在西方受到普遍重視,這和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有關。當時歐洲普遍進入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資產階級在審美方面對浮華纖巧、彬彬有禮的封建貴族文明感到厭倦。自然界中的崇高是矯揉造作的貴族上流社會無法體驗到的。浮華纖巧的羅可可風格浮華纖巧的羅可可風格浮華纖巧的羅可可風格崇高的事物讓人恐怖和驚懼,但同時也夾雜著快感,因為它暗示危險卻又不是真正的危險,人的心理有一種緩和。而優美的事物因為可愛,引起人的愛憐而對人有誘惑力,想去接近它,愛它,在情感上始終讓人感到愉快和向往。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把崇高分為兩種:數量的崇高主要涉及體積,比如暴風雨中的大海、荒野的崇山峻嶺、埃及的金字塔和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等等。力量的崇高指巨大的威力,同時我們心中有足夠的抵抗力與這種威力抗爭。
悲劇
狹義的悲劇指敘事性藝術作品中以激烈的矛盾沖突和毀滅性結果結束的作品及其效果。
廣義的悲劇也可以出現在抒情詩、柔美蒼涼的音樂中,以及美術作品中。在文藝美學的概念上,廣義的悲劇接近崇高。古希臘悲劇以表現人在與神進行斗爭時難以抗拒的悲劇命運為重要描寫對象,所以又被稱為“命運悲劇”。“命運它不是一個有形的敵人或具體的力量,而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存在,一種不可逾越的局限。”古希臘悲劇主要不是寫悲,而是在于表現崇高壯烈的英雄主義思想。根據亞里斯多德定義,古希臘悲劇“描寫的是嚴肅的事件,是對有一定長度的動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憐憫和恐懼,并導致這些情感的凈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從而成悲劇,因而悲劇的沖突成了人和命運的沖突”。
悲劇作為文藝的審美范疇有三個特征:
首先,悲劇表現了對于某一個體或某一族群具有重要意義的價值的毀滅。
其次,藝術作品中的悲劇不應該是偶然的不幸事件,而應該是有某種必然性的。
最后,對悲劇藝術作品的體驗必然伴隨著強烈的痛苦經驗,這種痛苦的審美經驗一方面把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和卑賤投射出來,成為我們自己批判性審視的對象,另一方面,我們又在悲劇主人翁身上感受到某種崇高偉大的東西,從而喚起和激發出一種情緒,積極為被侮辱、受迫害的弱勢者辯護和抗爭,甚至愿意獻出生命。這種情感和體驗是人性的證明,也是世界的美好的根據。第三節丑與荒誕一、丑
丑是極度不和諧的形式,是主體在對象中感受到恐懼,在價值坐標上它趨向于解構和破壞性。
(一)丑的內涵及產生的原因1、內涵界定:作為審美形態意義上的丑是具有歷史性的。我們所討論的是生成于西方社會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近一百多年來的丑的審美形態。那么,作為審美形態的丑,它的本質內涵是什么呢?我們認為,審美形態的丑也是同悲劇、喜劇、崇高與優美的審美形態一樣,是人的一種特殊的生存樣態,是人與對象之間生成的一種特殊的審美境界生存方式。通俗地講,就是審美主體以丑為審美對象,對丑進行審美“欣賞”——揭露、鞭撻、否定、摒棄人性的扭曲和異化,從而實現對有價值的人生意義和生存理想的肯定。2、丑的概念,注意的兩個問題:(1)我們討論的丑,是作為審美范疇的,是和優美、崇高、悲劇及戲劇等一樣,它不是客觀存在的物理存在,而是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它有一種“意義的豐滿”,是在審美活動中形成的。(2)作為審美范疇的“丑”不同于“惡”,生活中常常將“丑惡”作為一個概念來稱呼。西方近代以來,在對美的探討中,常常關注對“丑”的研究,這是社會觀念和社會文化的變化所導致的。(二)丑的審美價值的發現及產生的原因:
“丑與荒誕代表了社會人生的負面價值,是對于美好事物的否定因素,是與美相比較、相對立而存在的生活樣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異化、創傷和扭曲。”
所謂“異化”,按照哲學的一般理解,就是主體在發展過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動而產生出自己的對立面,這個對立面作為一種外在的、異己的力量反過來支配主體本身。“打個比方,異化就好比一個母親生了個兒子,她很心疼,很愛,辛辛苦苦把他培養大,教育大。可是這個兒子慢慢長大后,成了一個逆子,不僅不受母親管,反而倒過來控制他的母親,甚至把母親當做敵對一方。母親覺得兒子不像自己,成了家庭里面的異己分子。這個過程用哲學概括就是一種異化。異化,就是異己化。”西方現代社會的人生實踐。考察西方資本主義時代的社會實踐,明顯的體現出扭曲的異化的特征。(1)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是建立在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壓迫基礎上的,進入帝國主義時期,實行殖民主義、種族滅絕、在全球劃分勢力范圍,發動世界大戰。因此,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中,吟詠田園牧歌的詩意人生顯然已經喪失了生存的土壤。正如德國美學家阿多諾所說的那樣:“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多棱鏡:文化批判和社會》)(2)社會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個人在社會之中的地位以財富的占有數量為唯一的衡量尺度,人的生命變得微不足道。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關系是物的關系,作為全面的人和人的價值生存被高度異化和扭曲。人的生存成為“單面人”。極度的異化導致了極度的絕望,在這中令人厭倦和失望的生活中,丑被看成是代表人類本質的東西,審丑成為清醒的表現,而審美傳統反倒被認為是一種麻木或欺騙。
波德萊爾《腐尸》啊,我親愛的,在如此美妙迷人的夏晨,請回想起我們見到的那個景象:山間小路的拐彎處,有具污穢不堪的腐尸倒在一堆碎石上,四肢朝天,像個放浪形骸的蕩婦,淌著熱汗,冒著毒氣,厚顏無恥而又滿不在乎地露出臭不可聞的肚子。太陽向這團爛肉放射著光焰,仿佛要把它烤得恰倒好處,仿佛要百倍地向偉大的自然獻出自然界聚集在一起的萬物;天空看著這驕傲的骨架簡直像一朵鮮花那樣開放。但臭味卻那么令人窒息,害得你幾乎昏倒在草地上。蒼蠅在這腐臭的肚子上嗡嗡作響,從肚子里爬出黑糊糊的一大群蛆蟲,好像一股稠厚的膿那樣沿著這敗絮般活動的爛肉直往外涌。整群蛆蟲猶如浪潮一般起伏不已,閃閃發光,紛紛向前涌去,仿佛這具由于來路不明的氣而腫脹的尸體已經復活,生命在繁殖中繼續。(三)丑的審美特征
第一,丑的事物與優美的事物相反,呈現為混亂、反常、給人以惡性刺激等形式特征。第二,丑使審美主體產生審美的反感,即厭惡、排斥的心理感受。不過這種反感是與現實中對惡的反感有區別的。因為在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是以自由人的身份看待世界,對丑惡世界的揭露和抨擊是以審美欣賞的方式進行的,因而從中獲得了一種自我肯定,產生了審美的愉悅。達利《內戰的預感》
二、荒誕
荒誕是伴隨著現代主義藝術和美學發展起來的審美范疇,主要指用藝術的形式表達人對異化狀態,對人生無意義感的體驗。荒誕一個復合型的范疇,它是丑和崇高的混合形態,在價值上它是趨向于丑和喜劇性的,在形態上又是崇高的。杜尚《L.H.O.O.Q》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通信線路建設合同
- 冷庫物流及熟食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國際物流試題及答案
- 電工基礎考試題+答案
- 采購原材料合同范本
- 公共設施裝修改造工程合同
- 商鋪租賃合同協議書范本
- 度全國鋼材供應合同
- 自我血糖監測操作
- 旅游規劃怎么做
- 《射雕英雄傳》好書讀后感
- DB51T 2049-2015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規范
- 【MOOC】風景背后的地貌學-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護理感動案例
- 2024版《安全生產法》考試題庫附答案(共90題)
- 企業天然氣轉讓協議書范文范本
-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 玩具照相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中考監考和考務人員培訓手冊
- 數學史簡介課件可編輯全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