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科技發展_第1頁
汽車科技發展_第2頁
汽車科技發展_第3頁
汽車科技發展_第4頁
汽車科技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改變世界的機器汽車科技發展2023/2/12輪子的發明《淮南子說山訓》:“圣人鑒飛蓬轉而知為車”第一講:汽車之發展回顧美索不達米亞2023/2/13輻條車輪BC2000輻條車輪:徹底改變了世界,速度達到了人力所不能達到的速度BC100車輪外面包上鐵皮,增加了車輪的耐磨性2023/2/14原始的動力-----人力秦漢時代2023/2/15畜力的應用------馬性情比較溫順---便于馴服蹄質堅硬,能夠在堅硬的地面上迅速奔馳有很強的奔跑和跳躍能力2023/2/16畜力的應用---馬古埃及驅動機構、轉向機構、制動機構2023/2/17畜力的應用----馬羅馬戰車(戰車比賽)2023/2/18其他自然力的嘗試-------帆車西蒙·斯蒂文(荷蘭人)為莫里斯王子創造的一臺車2023/2/19其他自然力的嘗試----彈簧力達芬奇手稿中的一幅畫推測是一臺發條車2023/2/110詹姆斯·瓦特JamesWatt

1736-1819

蘇格蘭發明家詹姆斯·瓦特被稱為蒸汽機發明家,于1769年發明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關鍵人物。1712年一個名叫紐克曼的蘇格蘭鐵匠發明制造了第一臺蒸汽機,耗煤量大、效率低,用于礦山抽水。2023/2/111德國人發明汽車世界第一輛汽車的發明權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將一個內燃機和加速器安裝在一輛三輪馬車上。1886年1月29日德國曼海姆專利局批準卡爾?本茨為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第一輛單缸三輪汽車申請的專利,專利證書號位37435,從而獲得了世界第一輛汽車的發明權。這一天被大多數成為現代汽車誕生日2023/2/1122023/2/1131886年,德國人戈特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1887年奔馳汽車公司成立,1890年戴姆勒公司成立,1926年奔馳和戴姆勒公司合并成為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梅塞德斯-奔馳”牌汽車1998年兼并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成立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2023/2/114美國人發展了汽車

汽車起源于歐洲,但汽車的發展卻在大洋彼岸的北美。

福特汽車公司1896年亨利?福特研制成功2缸4輪汽車,1903年福特汽車公司成立1908年福特T型車促進大眾化汽車消費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最先建立流水線汽車裝配系統,并因此引發了世界汽車制造業的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促進了汽車生產的規模化2023/2/115第二講、汽車之中國崛起本講介紹了近代以來汽車在中國的引入和探索,重點對建國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與繁榮進行了講述。2023/2/116汽車在中國的發展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時進口兩輛奧茲莫比汽車到上海1902年,袁世凱從德國零時購買1898年產第二代奔馳轎車作為壽禮獻給慈禧1930年,上海出現從事汽車或零件銷售,汽車出租的洋行1929年,進口車輛8781輛,1930年,汽車保有量為38484輛孫中山最早提出建立中國汽車工業,發表于1920年“建國方略”1928年,張學良是第一個組織國產汽車的人2023/2/1171950年1月 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在莫斯科同前蘇聯會談,商定前蘇聯援助中國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其中包括建設一座現代化載貨汽車廠。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車制造廠動工。1956年7月13日國產第一輛解放牌4噸載貨汽車在第一汽車制造廠誕生。新中國汽車歷史

-1949-1960初創階段2023/2/1181967年4月1日

第二汽車制造廠正式破土動工,舉行開工典禮。9月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周期長達10年之久。60年代后期,為滿足重型載貨汽車需求,四川汽車制造廠和陜西汽車制造廠,以及一大批配套廠先后投入建設。到1976年,全國汽車廠家增加到66個,專用改裝車廠增加到166個

到1979年,中國汽車產量己達到19萬輛,形成了以載貨車和越野車為主體的汽車產品體系。

新中國汽車歷史

-1960-1980摸索成長階段該階段從1960年到1980年,跨越了四個“五年”計劃,以第二汽車制造廠、四川汽車制造廠和陜西汽車制造廠的建設為主線。

2023/2/11980年代初期,中國汽車工業不但產品數量不能滿足要求,產品結構也以中型載貨車為主,“缺重少輕,轎車幾乎空白”1979年2月國務院批準成立汽車總局,局長饒斌(兼)1981年9月國務院授權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批準上海轎車外資合營項目建議書1982年5月

中國汽車工業公司在北京成立1984年1月15日

北京汽車制造廠與美國汽車公司(AMC)合資經營的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舉行開業儀式7月

中法合資廣州標致汽車公司1985年3月

中國與德國合資的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9月正式開業成立1987年8月國務院北戴河會議討論發展轎車工業問題,確定一汽、二汽、上海三個轎車生產基地9月27日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和德國戴姆勒.本茨公司關于重型汽車生產許可證轉讓合同在北京簽字。新中國汽車歷史

-1981-1999快速全面發展階段2023/2/1201990年11月

一汽和德國大眾公司15萬輛轎車合資項目在北京簽字

12月

二汽與雪鐵龍公司轎車合資項目在法國簽字1991年1月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桑塔納轎車1990年累積國產化率達60.09%,整車和發動機開始出口

2月8日

中外合資企業——一汽大眾有限公司在長春成立1993年11月15日

汽車行業名列前10位的是: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東風汽車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重慶汽車制造廠,江西汽車制造廠,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標致汽車公司,南京汽車制造廠,湖南汽車制造廠1998年6月中日合資廣州本田成立1998年12月上海通用別克下線新中國汽車歷史

-1981-1999快速全面發展階段到九十年代,中國汽車生產能力比七十年代未增長了幾乎10倍,全國汽車年產量1992年首次超過100萬輛。1998年汽車產量162.8萬輛,世界排名第10位,其中商用車生產112.1萬輛,世界排名第3位;轎車生產50.7萬輛,世界排名第14位。1992~1998年,全國生產汽車累計984.7萬輛,其中轎車234.8萬輛,基本滿足了國內快速增長的汽車需求。2023/2/121本講從蒸汽機的發明介紹動力機械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發展、在交通運輸中發揮的重要歷史作用。還介紹了煤氣機、二沖程汽油機、四沖程汽油機的誕生、基本結構與原理,以及卡爾·本茨將汽油機應用在車輛上的歷史貢獻等。第三講、汽車動力的演變與未來2023/2/122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1712年一個名叫紐克曼的蘇格蘭鐵匠發明制造了第一臺蒸汽機,耗煤量大、效率低,用于礦山抽水。瓦特1796年制成了有分離冷凝器的單動式蒸汽機。比紐克曼的蒸汽機可節省75%的燃料。1782年,成功地制造了聯協式蒸汽機。1784年,瓦特對它進行了改進,為它增加了一種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使它能適用于各種機械的運動。從此之后,紡織業、采礦業、冶金業、造紙業、陶瓷業等工業部門,都先后采用蒸汽機作為動力了。2023/2/123法國的居紐(N.J.Cugnot)是第一個將蒸汽機裝到車上的人1770年,制作了一輛三輪蒸汽機車。這輛車全長7.23米,時速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1771年法國的古諾改進了蒸汽汽車,時速可達9.5公里/小時,牽引4-5噸的貨物。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2023/2/124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1807年,美國人富爾把瓦特的蒸汽機裝在輪船上,從此,航運中的帆船時代結束了。2023/2/125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把瓦特的蒸汽機裝在火車上,時速58公里。陸路運輸的新時代開始了。19世紀三、四十年代,蒸汽機在歐洲和北美被廣泛采用,這就是所謂的“蒸汽時代。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1883年倫敦的蒸汽汽車2023/2/126煤氣機取代蒸汽機1858年,定居在法國巴黎的里諾發明了煤氣發動機,并于1860年申請了專利。發動機用煤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取代往復式蒸汽機的蒸汽,使用電池和感應線圈產生電火花,用電火花將混合氣點燃爆發。這種發動機有氣缸、活塞、連桿、飛輪等。煤氣機是內燃機的初級產品2023/2/127四沖程內燃機(汽油機)出現

1867年,德國人奧托(NicolausAugustOtto)受里諾研制煤氣發動機的啟發,對煤氣發動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臺臥式氣壓煤氣發動機。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奧托提出了內燃機的四沖程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理論基礎。2023/2/128第一輛奔馳汽車誕生德國人奧姆勒和卡爾·本茨根據奧托發動機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現代意義的汽油發動機,為汽車的發展鋪平了道路。1886年誕生第一輛奔馳車。“三輪奔馳”搭載的臥式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最高時速16公里/每小時。2023/2/129汽油機的發展化油器式發動機化油器是在發動機工作產生的真空作用下,將一定比例的汽油與空氣混合的機械裝置。化油器已經分為五部分:主供油系統、起動系統、怠速系統、大負荷加濃系統(省油器)和加速系統。五部分的作用在于:根據發動機在不同情況下的需要,將汽油氣化,并與空氣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氣,及時適量進入氣缸。2023/2/130汽油機的發展電噴發動機由德國保時捷公司研制的L型電子控制汽油噴射裝置它以進氣管內的空氣流量做參數,可以直接按照進氣流量與發動機轉速的關系確定進氣量,據此噴射出相應的汽油。這種裝置由于設計合理,工作可靠,廣泛為歐洲和日本等汽車制造公司所采用,并奠定了今天電子控制燃油噴射裝置的雛形。2023/2/131第四講、賽車與轎車的空氣動力學及造型發展本講介紹了賽車與車身造型進展,賽車歷史,結合現代賽車技術,未來車身造型的發展方向;2023/2/132空氣動力學在科學的范疇里是一門艱深的度量科學。一輛汽車在行使時,會對相對靜止的空氣造成不可避免的沖擊,空氣會因此向四周流動,而躥入車底的氣流便會被暫時困于車底的各個機械部件之中,空氣會被行使中的汽車拉動,所以當一輛汽車飛馳而過之后,地上的紙張和樹葉會被卷起。此外,車底的氣流會對車頭和引擎艙內產生一股浮升力,削弱車輪對地面的下壓力,影響汽車的操控表現。2023/2/133尾翼和擾流器、前鼻翼尾翼、擾流器和前鼻翼的誕生正是要解決氣流和浮升力的問題。我們見到過的尾翼可謂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不過它們卻有著相同的特點:表面狹窄、水平面離開車身安裝。主要作用是增加下壓力。前鼻翼是賽車上非常重要的部件,有四項關鍵要求:有效導流,支持前定風翼,加快更換定風翼的速度,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撞車時保護車手安全。

下壓力:空氣動力學上垂直方向的向下壓力總合,這些力由前鼻翼和后尾翼所產生。2023/2/1342023/2/135第五講、汽車電控及其電子技術進展隨著汽車工業與電子工業的不斷發展,在現代汽車上,電子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今天的汽車已經逐步進入了電腦控制的時代。現在的電子裝置成本已占汽車整車成本的25%以上,汽車已由單純的機械產品發展成高級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成為所謂的“電子汽車”。2023/2/136一、現代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狀況在發動機上的應用:1.電子控制噴油裝置2.電子點火裝置2023/2/1371.電子控制噴油裝置電子噴油裝置可以自動地保證發動機始終工作在最佳狀態,使其在輸出一定功率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節油和凈化空氣。經過實驗并修正得到發動機最佳工況時的供油控制規律、事先把這些客觀規律編成程序存在微機的存儲器中,當發動機工作時,根據各傳感器測得的空氣流量、排氣管中含氧量、進氣溫度、發動機轉速及工作溫度等參數,按預先編好的運算程序進行運算、然后和內存中的最佳工況的參數進行比較和判斷再調整供油量。2023/2/1382.電子點火裝置它由微機、傳感器及其接口、執行機構等幾部分構成。該裝置可根據傳感器送來的發動機各種參數進行運算、判斷,然后進行點火時刻的調節,這樣可以節約燃料,減少空氣污染。新型發動機電子控制裝置還有自適應控制、智能控制及自診斷操作等。一般認為,發動機電子控制裝置的節能效果在15%以上,而效果更明顯的則是在環境保護方面。

2023/2/139二、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汽車電子技術成就汽車工業的未來,未來汽車電子技術應在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1.傳感器技術2.微處理機技術3.軟件新技術應用4.智能汽車及智能交通系統(ITS)的研究及應用5.多通道傳輸技術6.數據傳輸載體方面的電子新技術應用7.汽車車載電子網絡2023/2/1401.傳感器技術由于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多樣化,使其所需要的傳感器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為此,研制新型、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傳感器是十分必要的。2023/2/1412.微處理機技術微處理機的出現給汽車儀表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世界汽車工業的微處理機用量激增,由從前單一的儀器逐步發展為多用途、智能化儀表,不但可以很精確地把汽車上所有的待測量都檢測出來,分別顯示和打印需要的結果,而且還有運算、判斷、預測和引導等功能。2023/2/1423.軟件新技術應用隨著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的增加,對有關控制軟件的需求也將會增加,并可能要求進一步計算機聯網。轎車上多通道傳輸網絡將大大地依賴于軟件,軟件總數的增加及其功能的提高,將能夠使計算機能完成越來越復雜的任務。2023/2/1434.智能汽車及智能交通系統(ITS)的研究及應用智能交通系統的開發將與電子、衛星定位等多個交叉學科相結合,它能根據駕駛員提供的目標資料,向駕駛員提供距離最短而且能繞開車輛密度相對集中處的最佳行駛路線。它裝有電子地圖,可以顯示出前方道路、并采用衛星導航。未來的某天,路上行駛的都會是由計算機控制的智能汽車。2023/2/1445.多通道傳輸技術多通道傳輸技術由試驗室將逐步進入實用階段。采用這種技術后,使各個數據線成為一個網絡,以便分離汽車中心計算機的信息。微處理機可通過網絡接收其它單元的信號。傳感器和執行機構之間要有一個新式接口,以便與多通道傳輸系統相聯系。2023/2/1456.數據傳輸載體方面的電子新技術應用汽車電子技術未來將實現整車控制系統。這一系統要求有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信息交換與控制系統。由于汽車用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數量日益增多,采用高速數據傳輸網絡日益顯得必要。光導纖維可為此傳輸網絡提供傳輸介質,以解決電子控制系統防電磁干擾的問題。2023/2/1467.汽車車載電子網絡隨著電控器件在汽車上越來越多的應用,車載電子設備間的數據通信變得越來越重要。以分布式控制系統為基礎構造汽車車載電子網絡系統是很有必要的。2023/2/147第六講汽車環境熱舒適性及其熱管理本講以汽車熱環境技術為基礎,介紹環境熱舒適性和汽車空調熱環境問題,內容包括熱環境舒適性、汽車空調的基本概念和構造、汽車空調發展狀況和先進技術等。

2023/2/148舒適性是一個比較廣的概念,汽車車室內環境的舒適性是指為乘員提供舒適愉快便利的乘坐環境與條件,包括良好的平順性、車內的低噪音、適宜的空氣環境以及良好的駕駛操作性能。汽車的車室內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汽車是否可以正常行駛及駕乘人員是否可以較長時間內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舒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