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習題_第1頁
計算機網絡-習題_第2頁
計算機網絡-習題_第3頁
計算機網絡-習題_第4頁
計算機網絡-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網絡習題主講:魏培陽第1章

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質量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數據效率高。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帶寬,動態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式數據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絡生存性能好。3.試從多個方面比較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的主要優缺點。17.

收發兩端之間的傳輸距離為1000km,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為2×108m/s。試計算以下兩種情況的發送時延和傳播時延:(1)數據長度為107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00kb/s。(2)數據長度為103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Gb/s。從上面的計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樣的結論?(1)發送時延:ts=107/105=100s傳播時延tp=106/(2×108)=0.005s(2)發送時延ts=103/109=1μs傳播時延:tp=106/(2×108)=0.005s結論:若數據長度大而發送速率低,則在總的時延中,發送時延往往大于傳播時延。但若數據長度短而發送速率高,則傳播時延就可能是總時延中的主要成分。19.長度為100字節的應用層數據交給傳輸層傳送,需加上20字節的TCP首部。再交給網絡層傳送,需加上20字節的IP首部。最后交給數據鏈路層的以太網傳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節。試求數據的傳輸效率。數據的傳輸效率是指發送的應用層數據除以所發送的總數據(即應用數據加上各種首部和尾部的額外開銷)。若應用層數據長度為1000字節,數據的傳輸效率是多少?(1)100/(100+20+20+18)=63.3%(2)1000/(1000+20+20+18)=94.5%第2章

C=R*Log2(16)=20000b/s*4=80000b/s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準則限制的最高碼元速率為20000碼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調制,把碼元的振幅劃分為16個不同等級來傳送,那么可以獲得多高的數據率(b/s)?C=Wlog2(1+S/N)(b/s)W=3khz,C=64khz----S/N=64.2dB是個信噪比要求很高的信源。信道的帶寬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極限傳輸速率就越高8.

假定要用3KHz帶寬的電話信道傳送64kb/s的數據(無差錯傳輸),試問這個信道應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別用比值和分貝來表示?這個結果說明什么問題?)由香農公式C=Wlog2(1+S/N)b/s可知SN1=2(C1/W)-1=2(35000/3100)-1SN2=2(C1/W)-1=2(1.6*C1/W)-1=2(1.6*35000/3100)-1SN2/SN1=100信噪比應增大到約100倍。C3=Wlong2(1+SN3)=Wlog2(1+10*SN2)C3/C2=18.5%如果在此基礎上將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9.用香農公式計算一下,假定信道帶寬為為3100Hz,最大信道傳輸速率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傳輸速率增加60%,問信噪比S/N應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剛才計算出的基礎上將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問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第3章

數據鏈路與鏈路的區別在于數據鏈路出鏈路外,還必須有一些必要的規程來控制數據的傳輸,因此,數據鏈路比鏈路多了實現通信規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半娐方油恕北硎炬溌穬啥说慕Y點交換機已經開機,物理連接已經能夠傳送比特流了,但是,數據傳輸并不可靠,在物理連接基礎上,再建立數據鏈路連接,才是“數據鏈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數據鏈路連接具有檢測、確認和重傳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鏈路變成可靠的數據鏈路,進行可靠的數據傳輸當數據鏈路斷開連接時,物理電路連接不一定跟著斷開連接。1.數據鏈路(即邏輯鏈路)與鏈路(即物理鏈路)有何區別?“電路接通了”與”數據鏈路接通了”的區別何在?作二進制除法,1101011011000010011得余數1110,添加的檢驗序列是1110.作二進制除法,兩種錯誤均可發現僅僅采用了CRC檢驗,缺重傳機制,數據鏈路層的傳輸還不是可靠的傳輸。7.要發送的數據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項式是P(X)=X4+X+1。試求應添加在數據后面的余數。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最后一個1變成了0,問接收端能否發現?若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最后兩個1都變成了0,問接收端能否發現?采用CRC檢驗后,數據鏈路層的傳輸是否就變成了可靠的傳輸?作二進制除法【課堂上已講過】1011100001001添加在數據后面的余數是0118.要發送的數據為101110。采用CRCD生成多項式是P(X)=X3+1。試求應添加在數據后面的余數?原字符串0110111111111100填充后字符串011011111011111000PPP幀數據0001110111110111110110還原后的字符串0001110111111111111010.PPP協議使用同步傳輸技術傳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試問經過零比特填充后變成怎樣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幀的數據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問刪除發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變成怎樣的比特串?10BASE-T中的“10”表示信號在電纜上的傳輸速率為10MB/s,“BASE”表示電纜上的信號是基帶信號,“T”代表雙絞線星形網,但10BASE-T的通信距離稍短,每個站到集線器的距離不超過100m。18.試說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32.圖表示有五個站點分別連接在三個局域網上,并且用網橋1和2連接起來。每一個網橋都有兩個接口(1和2)。在一開始,兩個網橋中的轉發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發送了數據幀:A發送給E,C發送給B,D發送給C,B發送給A。試把有關數據填寫在表3-2中。網橋2網橋1ABCDE接口1接口2接口1接口2LAN1LAN2LAN3發送的幀網橋1的轉發表網橋2的轉發表網橋1的處理(轉發?丟棄?登記?)網橋2的處理(轉發?丟棄?登記?)地址接口地址接口A→EA1A1轉發,寫入轉發表轉發,寫入轉發表C→BC2C1轉發,寫入轉發表轉發,丟棄不轉發D→CD2D2寫入轉發表,丟棄不轉發轉發,寫入轉發表B→AB1寫入轉發表,丟棄不轉發接收不到這個幀第4

9.(1)子網掩碼為代表什么意思?有三種含義:一個A類網的子網掩碼,對于A類網絡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網絡號,后24位表示主機號,使用子網掩碼表示前8位為網絡號,中間16位用于子網段的劃分,最后8位為主機號。一個B類網,對于B類網絡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網絡號,后16位表示主機號,使用子網掩碼表示前16位為網絡號,中間8位用于子網段的劃分,最后8位為主機號。一個C類網,這個子網掩碼為C類網的默認子網掩碼。9.(2)一網絡的現在掩碼為48,問該網絡能夠連接多少個主機?4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每一個子網上的主機為23-2=6臺.掩碼位數29,該網絡能夠連接8個主機,扣除全1和全0后為6臺。9.(3)一A類網絡和一B網絡的子網號subnet-id分別為16個1和8個1,問這兩個子網掩碼有何不同?A類網絡: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給定子網號(16位“1”)則子網掩碼為B類網絡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給定子網號(8位“1”)則子網掩碼為但是可以分割的子網數目不同9.

(4)一個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是。試問在其中每一個子網上的主機數最多是多少?(240)

10=(128+64+32+16)10=(11110000)2Host-id的位數為4+8=12,因此,最大主機數為:212-2=4096-2=4094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9.

(5)一A類網絡的子網掩碼為55;它是否為一個有效的子網掩碼?是有效的。A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為: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所以題目中55即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11111111為有效的。9.

(6)某個IP地址的十六進制表示C2.2F.14.81,試將其轉化為點分十進制的形式。這個地址是哪一類IP地址?C2.2F.14.81=(12*16+2).(2*16+15).(16+4).(8*16+1)=29可知29為11000010.00101111.00010100.10000001是一個C類地址9.

(7)C類網絡使用子網掩碼有無實際意義?為什么?有實際意義.C類子網IP地址的32位中,前24位用于確定網絡號,后8位用于確定主機號.如果劃分子網,可以選擇后8位中的高位,這樣做可以進一步劃分網絡,并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內容,但是代價是主機數目減少.10.試辨認以下IP地址的網絡類別。(1)(2)7(3)53(4)48(5)(6)(2)和(5)是A類,(1)和(3)是B類,(4)和(6)是C類類別首字節值范圍網絡數主機數A1--12612616777214B128--1911638365534C192--223209715125417.一個3200位長的TCP報文傳到IP層,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為數據報。下面的互聯網由兩個局域網通過路由器連接起來。但第二個局域網所能傳送的最長數據幀中的數據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數據報在路由器必須進行分片。試問第二個局域網向其上層要傳送多少比特的數據(這里的“數據”當然指的是局域網看見的數據)?第二個局域網所能傳送的最長數據幀中的數據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個IP數據片的數據部分小于1200-160(bit)=1040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字節即64bit為單位的,所以IP數據片的數據部分最大不超過1024bit,這樣3200bit的報文要分4個數據片,所以第二個局域網向上傳送的比特數等于(3200+4×160),共3840bit。20.設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目的網絡

子網掩碼

下一跳28接口m02828接口m128R292R3*(默認)——R4現共收到5個分組,其目的地址分別為:(1)0(2)2(3)51(4)192.153.17(5)0(1)分組的目的站IP地址為:0.先與子網掩碼28相與,得,可見該分組經接口0轉發。(2)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2。①與子網掩碼28相與得,不等于.②與子網掩碼28相與得,經查路由表可知,該項分組經R2轉發。(3)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51,與子網掩碼28相與后得28,與子網掩碼92相與后得28,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4)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7。與子網掩碼28相與后得。與子網掩碼92相與后得,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經R3轉發。(5)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0,與子網掩碼28相與后得。與子網掩碼92相與后得4,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21.某單位分配到一個B類IP地址,其net-id為.該單位有4000臺機器,分布在16個不同的地點。如選用子網掩碼為,試給每一個地點分配一個子網掩碼號,并算出每個地點主機號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4000/16=250,平均每個地點250臺機器。如選為掩碼,則每個網絡所連主機數=28-2=254>250,共有子網數=28-2=254>16,能滿足實際需求。可給每個地點分配如下子網號碼地點:子網號(subnet-id)子網網絡號

主機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1:00000001---542:00000010---543:00000011---544:00000100---545:00000101---546:00000110---547:00000111---548:00001000---549:00001001---5410:00001010---5411:00001011---5412:00001100---5413:00001101---5414:00001110---5415:00001111---5416:00010000---5422.一個數據報長度為4000字節(固定首部長度)。現在經過一個網絡傳送,但此網絡能夠傳送的最大數據長度為1500字節。試問應當劃分為幾個短些的數據報片?各數據報片的數據字段長度、片偏移字段和MF標志應為何數值?總長度(字節)數據長度(字節)MF片偏移原始數據報4000398000數據報片11500148010數據報片2150014801185數據報片3104010200370IP數據報固定首部長度為20字節26.有如下的4個/24地址塊,試進行最大可能性的聚和。/24/24/24/24212=(11010100)2,56=(00111000)2132=(10000100)2,133=(10000101)2134=(10000110)2,135=(10000111)2所以共同的前綴有22位,即1101010000111000100001,聚合的CIDR地址塊是:/22第5

13.一個UDP用戶數據的數據字段為8192字節。在數據鏈路層要使用以太網來傳送。試問應當劃分為幾個IP數據報片?說明每一個IP數據報字段長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6個(以太網MTU=1500字節)數據字段的長度:前5個是1480字節,最后一個是8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