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下冊)_第1頁
文學常識(下冊)_第2頁
文學常識(下冊)_第3頁
文學常識(下冊)_第4頁
文學常識(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學常識(一)宋詞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是配合樂曲而填寫的詩歌,起源于唐,至宋代發展到鼎盛,被稱為宋代的時代文學。宋詞是中國古代漢族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詞在宋代的發展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故有人把宋詞分為“北宋詞”和“南宋詞”。

北宋詞

柳永、蘇軾、周邦彥是北宋詞文壇上最重要的三位詞人。柳永(福建崇安人)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周邦彥被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善于運用前人詩句入詞,且意境翻新技法多變卻又前后照應,結構嚴密而又委婉曲折。南宋詞

李清照,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與辛棄疾并稱“濟南二安”。她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與蘇軾合稱“蘇辛”,其詞藝術風格多樣,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姜夔(kuí)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風格清空冷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賞析:

秋風起時,輕泛蘭舟,悠悠碧水帶走片片飄落的花瓣,去卻帶不走反復纏綿的寂寞傷離之情。看是疏淡心事語句,其中卻不知暗暗寄托了多少相思之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衷腸難解,欲語還休,其滋味沁入人心。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泠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總之,宋詞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技巧嫻熟,是中國古代韻文之精華。(二)元散曲

在元代登壇樹幟、獨領風騷的文學樣式是元曲。而人們通常所說的元曲,包括散曲與雜劇。元散曲創作可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著名的散曲家大多是雜劇作家。主要有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睢景臣等人。他們的作品通俗暢曉,具有曲的本色。馬致遠是撰寫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狀元”之稱,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雜劇),《漢宮秋》是其代表作。

睢景臣

的[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以恢諧的語言諷刺了皇家氣派和帝王尊嚴。張養浩等人的創作在當時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后期,散曲作家大量涌現,出現了一批專攻散曲,或主要精力、主要成就在于散曲創作的作家,如張可久、喬吉、貫云石、徐再思等人。散曲創作的風格是多樣的,主要可以分豪放、清麗兩派。前期以豪放為主,清麗為輔;后期以清麗為主,豪放為輔。豪放派以馬致遠稱首,清麗派則以張可久為魁。(三)元雜劇

中國古代戲曲主要指元明清戲曲,包括元雜劇、元散曲、明清傳奇。元雜劇是中國古代戲曲的一個高峰。雜劇分為前后兩期,以大德年間(1279—1307)為界。前期是高度繁盛的時期,作家作品的數量相當可觀。當時活動的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關漢卿、王實蒲、馬致遠、白樸等。后期活動的中心南移,主要作家有秦簡夫、鄭光祖、喬吉等。

關漢卿元代雜劇的奠基人,在世界文學藝術史上,有“中國的莎士比亞”之稱;1958年還被譽為與達芬奇擁有同樣地位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竇娥冤》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其他如《單刀會》、《調風月》、《望江亭》也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此外,白樸的《墻頭馬上》、《梧桐雨》;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和王實甫的《西廂記》都很出名。(四)明清傳奇由于傳奇這種戲劇樣式一直延續至清代,故又被人習慣地稱作明清傳奇。是南戲系統各劇種劇本的總稱。明代后期的傳奇創作盛極一時,湯顯祖的《牡丹亭》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湯顯祖是明代杰出的傳奇作家。其戲劇作品《還魂記》(一名《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

清代初年,劇壇出現了洪升和孔尚任兩位著名的劇作家。洪升創作的劇作《長生殿》和孔尚任創作的劇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戲曲創作的兩座高峰,堪稱傳奇劇本中的雙璧,因為洪升是南方浙江錢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東曲阜人,他們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譽。

(五)明清小說的四部長篇名著

明清時期出現了四部長篇小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古典小說;施耐庵的《水滸傳》是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吳承恩的《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品。曹雪芹的《紅樓夢》被人們稱為我國封建社會后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藝術創作上的共同之處一、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二、采用井然有序的藝術結構。三、運用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六)近代的愛國詩篇

鴉片戰爭,外國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民不斷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愛國主義精神日漸高漲。涌現了一批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雄健豪邁的篇章。近代愛國詩的許多作者都是身體力行的愛國志士,早在鴉片戰爭前夕,龔自珍《己亥雜詩》抨擊時弊,呼喚變革。鴉片戰爭后期進步思想家魏源的《夢中疏草蒼生淚》(《寰海后十首》之一)表達了對時局的關切和心中的憂憤。著名愛國詩人黃遵憲的詩,如《哀旅順》《書憤》《夜起》都反映當時重大歷史事件。丘蓬甲是臺灣人,他堅決反對清政府割讓臺灣,所作《春愁》一詩極為真摯感人。譚嗣同的《有感一章》所表達的感情也十分真切。

近代愛國詩謳歌了廣大人民和愛國將士英勇不屈,反抗侵略的可歌可泣的事跡。張維屏《三元里》真實形象地反映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三將軍歌》歌頌捐軀報國的抗英名將陳連升、葛云飛、陳化成。黃遵憲長詩《馮將軍歌》,用剛勁的筆法,勾劃出在中法戰爭挫敗強敵的老將軍馮子材的英雄形象。近代愛國詩志士仁人崇高的志向和決心。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譚嗣同因參加“戊戌變法”失敗而寫下絕命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