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兼容進取的秦漢文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
姓司馬,名遷,字子長。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西漢人,生活在漢武帝時期。他生于史官世家,愛好文史,年輕時去各地走訪了許多名勝古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奠定了司馬遷以后著書立說的厚實基礎。一、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10歲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認真,遇到疑難問題,總要反復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游,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掌握第一手史學資料。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到閱讀史官所藏書。編寫《史記》期間,因觸怒漢武帝被處以酷刑,但忍辱負重,以極大毅力完成《史記》。
資料:
直言無諱遭宮刑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之時,卻因李陵事件,而遭宮刑。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斗,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后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后聽說他卻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贊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
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他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于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貶低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漢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于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后,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據漢朝的刑法,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二是受“腐刑”。司馬遷官小家貧,當然拿不出這么多錢贖罪。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司馬遷當然不愿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后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人,想到了他們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果。司馬遷頓時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氣,他毅然選擇了腐刑。面對最殘酷的刑罰,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但他此時沒有怨恨,也沒有害怕。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史記》體裁:紀傳體通史(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記述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特點: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史記》是我國歷史上一部曠世巨著,是第一部以“人”為主的紀傳體通史,學者云:《史記》上補六經之遺,下開百史之法。史記的組成本紀12篇——記述帝王的事跡世家30篇——記述諸侯的事跡列傳70篇——記述重要人物表10篇——編排時間與事件書8篇——記述典章制度
《史記》肯定陳勝吳廣反抗暴秦的首創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惡,還大膽評論了漢武帝的功過,這在歷代尤其是官方史書上難能可貴,因此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編寫的典范。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還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
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為什么能夠完成偉大的《史記》?
(1)漢武帝時國家的安定繁榮為司馬遷寫作提供了社會條件。(2)就司馬遷個人來講:博覽群書,完成父愿,尋訪史跡,搜集資料,堅韌不拔,奮筆疾書。想一想:提示:從他所處的社會背景、史學家傳及他個人因素等方面考慮。佛教的誕生公元前6世紀,印度釋迦部落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了佛教。二、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西漢末年,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地區一、佛教東傳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3.路線:天竺(古印度)西域敦煌長安洛陽2.傳入時間:西漢末年(一)佛教傳入外來宗教---佛教的傳入紅色箭頭為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佛教是世界古代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東漢明帝開始興建佛寺。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佛教的傳入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宣揚生死輪回,因果報應,認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死后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在來世得到幸福。
4、佛教基本教義5、佛教流傳的原因:
佛教教義讓人們放棄斗爭,一味忍耐,有利于維護現存的等級制度,所以被統治者加以利用,成為控制人們精神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對“來世天國”的虛幻期待,也在貧苦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東漢末年,佛教在民間流傳開來。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萬年寺普賢金銅像峨眉金頂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山普陀山觀音像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華山九華山地藏菩薩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臺山文殊菩薩五臺山(山西)6、佛教傳入對中國的影響
佛教的傳入,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學以及建筑、雕刻、繪畫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1)文學方面:翻譯大量佛經。佛教還為中國文學帶來了新詞語等,例如:世界,無常,借花獻佛,剎那,大千世界,清規戒律,一針見血等。(2)藝術方面:像舞蹈,音樂,還有寺院,佛塔,佛像,石窟等等,至今保存的大都成了風景名勝,如佛教四大名山等。(二)道教的興起道教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后期,民間流行的神仙方術與道家思想結合形成道教。創始人之一叫張陵。道教尊崇道家學派老子為教主。
道教認為生、老、病、死雖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規律,但通過修身養性,可以做到長生不死,得道成仙。精神修煉是一種重要的方法。服食丹藥是另一種重要方法。丹藥分外丹和內丹,外丹用爐鼎燒煉礦石藥物而成,說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內丹就是氣功。道教的教義老子太上老君神化青城山(四川)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三教共棲圖
東漢以后,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儒家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補的局面。
佛教傳入、道教興起之后,很快就受到我國古代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這是為什么呢?道教圣地——武當山
而道教主張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這迎合了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推崇。
按佛教的說法: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佛,那么,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這種說法迎合了統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佛教與道教的比較:宗教發源地興起或傳入時間主要主張佛教古印度西漢末年宣揚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今生要忍受苦難,信奉佛教,來世才能得到幸福道教中國東漢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臨潼城東5公里。1974年在它的東側發現了轟動世界的兵馬俑坑。三、威武雄壯的地下軍陣
秦始皇與兵馬俑簡介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個皇帝,他最大的功勞是統一了中國。不過,他的殘暴也很有名。也許因為殺人太多,他特別害怕自己死后,冤魂會來報仇,就決定在陵墓里造一支軍隊,來保衛自己。就這樣,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的兵馬俑在地底下悄悄地誕生了。古時候,人們相信人死后會有靈魂,埋葬死人時就把一些日常用的東西放進墳墓,好讓靈魂在另一個世界里用。皇帝活著時享盡了榮華富貴,死后當然也想過得舒舒服服的,他們的墳墓里除了吃的用的,還得有伺候他們的仆人和衛兵。最早是把活人殺掉,跟皇帝一起埋進墳墓,后來改用泥巴或木頭做的人體模型來代替。這些模型叫做俑。秦兵馬俑—古代時期,陪著死人埋葬的制成戰馬﹑戰車和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7000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共有6000個左右。一號坑上面,現在已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人們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俑、馬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看上去真像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檢閱的將軍
跪射的士兵
立射的士兵
將軍和軍事俑將軍俑軍士俑下級軍士俑和御馬俑下級軍士俑御馬俑返回秦兵馬俑為什么都面向東方?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軍陣,象征著秦始皇統治下秦朝的赫赫軍威和強大國力。秦所兼并的六國都在秦國的東方,兵馬俑面向東方,象征著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同時也象征著秦始皇為鞏固統一和保證秦朝的統治永存,隨時準備鎮壓六國殘余勢力的反叛。史海揭秘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天下大亂,秦朝已無力繼續建造未完成的地下軍陣。史海揭秘
秦兵馬俑已發掘四個俑坑,代表了古代軍隊編列的左軍、右軍、中軍和指揮部。其中一個中軍俑坑未建成,里面什么也沒有。結合秦末形勢,想想看,這是為什么?說秦漢,道秦漢,秦漢文化不簡單,西漢佛教傳進來,東漢道教興起來,《史記》首創紀傳體,秦陵兵馬俑創造了世界大奇跡。課堂小結1.司馬遷與《史記》西漢史學家_______所寫的《史記》,闡述了從______到_______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_通史。2、佛教東來和道教興起_________時期,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東漢時期,_______派人到大月氏求取佛法。_______末年,佛教在民間流傳開來。東漢后期,民間流傳的__________與__________相結合,產生了道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3.威武雄壯的地下軍陣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是舉世聞名的______________,是以步兵、車兵、騎兵組成的_____________。西漢漢明帝東漢關注現實道家思想神仙方術重現世大型地下軍陣秦始皇陵兵馬俑紀傳體漢武帝司馬遷黃帝秦漢文化“兼容進取”的特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合作交流佛教東來道教興起佛教的傳入(西漢末年)道教的興起(東漢后期)司馬遷和《史記》生活于西漢《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威武雄壯的地下軍陣-----秦始皇陵兵馬俑1、佛教起源于()A古印度B朝鮮C日本D古羅馬2、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是()A北京法源寺B洛陽白馬寺C嵩山少林寺D恒山懸空寺AB課堂練習3、產生于我國本土的宗教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材料供應合作合同
- 2025企業勞動派遣合同范本
- 2025塔吊租賃和維護的合同書
- 2025建筑外墻仿石漆施工合同 安全施工協議
- 2025適宜用于商業注冊的辦公室租賃合同
- 土建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
- 裝飾畫制作合同范本
- 起重機轉讓合同范本
- 寵物美容洗澡協議書
- 共享商圈協議書范本
- 《肌力訓練》課件
- 全媒體運營師-國家職業標準(2023年版)
- 招標投標法培訓課件
- GLB-2防孤島保護裝置試驗報告
- 中鐵員工內退管理辦法
- 皮膚科玫瑰痤瘡的臨床表現和診斷學習培訓課件
- 高考日語復習:日語形容詞用法專項課件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概述(課件)
- 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程
- 2023年國家藥監局直屬單位公開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