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目標聚焦要素培養文學鑒賞力-以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_第1頁
立足目標聚焦要素培養文學鑒賞力-以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_第2頁
立足目標聚焦要素培養文學鑒賞力-以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_第3頁
立足目標聚焦要素培養文學鑒賞力-以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_第4頁
立足目標聚焦要素培養文學鑒賞力-以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立足目標,聚焦要素,培養文學鑒賞力 以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坎本編教材圍繞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雙線^統組織單元,為教師明確了教學目標,指明了實施方向,有利于祛除以往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隨意性等問題。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教師機械解讀教材,制定的學習目標泛化的問題。因此,將語文要素細化為單元、課時的學習目標,并在單元框架下分層推進,是落實教材編寫理念的重要手段。―、確定目標要有整體意識長期以來,教師對于落實人文主題這一目標駕輕就熟,對于語文要素目標的認知卻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導致實踐中教學內容繁雜,學生任務繁重,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缺乏整體意識,對語文要素在各冊次、各單元呈現的序列性、連貫性、層次性等缺少關注。要瞻前顧后,把握梯度在解讀語文要素時,教師要通盤考慮,梳理出前后之間的聯系,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如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閱讀目標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這是教材第一次對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在這一單元之前,教材在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安排了“抓住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閱讀目標。教材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由“初步體會”到“體會表達效果”,是逐步提升的,不可一蹴而就。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到不越位教學,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教學效果。關注單元板塊,厘清層次教師要將單元作為一個整體來安排教學活動,要分清各個板塊所承擔的任務,梳理目標,將目標要求逐一細化,體現教學的層次。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單元導語頁人文主題為“四時景物皆成趣”,語文要素有兩項,一項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一項是“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單元內板塊主要包括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語文園地、習作等,在各板塊的具體教學過程中,要逐步落實語文要素。精讀課文《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的課后練習題,明確提出體會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這是細化語文要素的體現,需要教師扎實落實。略讀課文《月跡》的課前導語,引導學生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嘗試自主學習,并實現能力的遷移與提升。它在共性目標的基礎上又提出體會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所側重。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是對本單元重點內容的梳理和總結,將語文要素具體化,以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由文本學習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詞句段運用”中設計海報的要求,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實現能力遷移?!叭辗e月累”安排的內容多與人文主題相關,兼顧單元語文要素的學習實踐。這些板塊從明晰方法、運用方法、誦讀實踐幾個方面明確了單元目標要求:閱讀時關注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句子,并進行品味和積累;引導學生初步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作用,并進行仿寫。習作部分承擔的是表達方面的目標任務。在“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進行由學到寫、由讀到寫的訓練。單元各板塊呈現出精讀學習方法一略讀自主實踐一回顧梳理一方法運用一綜合呈現的層次。學習活動循序漸進,要求呈現梯度上升,單元目標逐步達到。二、落實目標要有支點1.化繁就簡,找準落腳點單元目標具有整體性,但具體到每一個板塊、每一節課,教學點各不相同,這是目標落實的關鍵,也是難點。本單元閱讀目標為“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如何“初步體會”?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具體語句和情景,有初步的體驗即可,不可拔高要求?!豆旁娫~三首》課后練習“讀一讀,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體會其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和《四季之美》課后練習“讀下面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其中的動態描寫”都給出了具體的要求?!豆旁娫~三首》的目標落腳點是在想象中體會詩句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四季之美》的目標落腳點是借助關鍵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動態描寫。《鳥的天堂》課后練習沒有明確指出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但研讀第2題的要求,我們可以確定“能說出傍晚和早晨’鳥的天堂’的不同景色特點”是本課的目標落腳點?!对论E》的導語同樣沒有提及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但結合“交流平臺”,我們能夠找到其落腳點是“說出月亮的足跡,體會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重點在從“動人描寫”“細膩感受”中體會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因此,我們在尋找目標落腳點時,需要在給出的信息中,抓住關鍵信息,掌握好落實的度。2.方法引領,精準施教課文是落實目標的載體,不同于語文園地的指向性訓練,因此,大部分教師不但有選擇上的困難,而且還存在如何能夠由淺入深地引領學生實現目標的問題。如教學《山居秋暝》時,教師要在學生讀通、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抓住課后練習中的句子精品細讀,層層引導:?讀句子,想象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如果你置身其中,你會聽到什么?看到什么??交流體會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學生描繪看到的,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感受“明月松間照"的靜態景象;學生描繪聽到的,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感受“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動態景象)?圈畫重點詞語,再次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補充作者資料,初步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在教學《楓橋夜泊》《長相思》時,我們可以運用學習《山居秋暝》的方法,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初步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具體步驟為:?總結學習《山居秋暝》的學習方法;-填寫表格,初步感知;?學生交流,體會異同;?通過具體詞句,感受作者情感。這樣的設計,突出方法引領,學生能體驗學習的過程,進而形成一定的能力?!端募局馈芬晃?,作者感受細膩,動與靜的描寫有獨特的韻味。我們可根據課后提示和本文的特點,在《古詩詞三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三個層面的設計。第一層面,設計助學單,幫助學生進行淺層次的閱讀;第二層面,抓住動態描寫的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變化;第三層面,感受作者細膩的描寫,體會獨特的韻味。有了第一步的自主閱讀,學生已讀懂課文內容,也基本明確了動態描寫的詞句,教師要重點引領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體會“動態描寫”。這一學習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學生首先圈畫出“魚肚色、紅暈、紅紫紅紫”等表現顏色的詞語,感受天空顏色的變化;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泛、染、飄”等動詞、“一點兒一點兒、微微的”等疊詞體會天空顏色變化的過程。接著,通過指導朗讀,讀出東方天空慢慢變化的過程。學生通過對“春天的黎明”部分的學習,對如何體會動態描寫有了認識。這時,我們可以直奔重點,運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的方法,半扶半放地引導學生體會動態描寫的變化。最后,回顧閱讀經驗,總結學習方法:圈畫詞語——聯系上下文感受變化一讀出變化。聚焦第二、三自然段,遷移方法,體會動態變化。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抓住“固然、也有、即使……也……”等詞語,感受夏夜三種不同景致的特點;抓住“翩翩起舞”“閃著朦朧的微光”等語句,想象畫面,感受螢火蟲飛舞的動態變化;學習第三自然段時,不但要關注烏鴉“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和大雁“比翼而飛”的動態描寫,也要關注“夕陽斜照、夕陽西沉、夜幕降臨”等詞語。這些詞語非常形象地將太陽落山的變化過程寫了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文字想象畫面,通過有層次的朗讀,將這些畫面呈現出來。分項推進,落實目標課文是落實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單元內的其他板塊是落實重點。因此,要準確把握板塊的內核,逐層推進。學習單元課文后,學生對語文要素“初步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有了一定的認知,也學習了如何描寫景物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分項進行其他板塊的教學?!敖涣髌脚_”不只是方法的簡單梳理和總結,其遵循著“回顧要素一交流理解感受一體會表達作用一朗讀體驗感情一課外積累”的學習過程,要求學生在過程中落實目標。本單元可以這樣來進行:?回顧課文相關語句,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小組從“靜態描寫”“動態描寫”兩個方面匯報交流的結果。?歸類體會“靜態描寫”“動態描寫”的好處。?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背誦喜歡的句子。?交流課外積累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霸~句段運用”重在緊扣重點目標,就難點進行深層次的表達訓練,探究如何將學到的表達方法遷移到實際運用中。這一板塊要理順要求,明晰學法和運用之間的關系,實現由學到仿,由仿到用的語文能力的提升。如“寫海報”體現了語文學習的價值,可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第2題“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畫面寫具體的”指向的是進一步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作用,學習運用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將畫面寫具體。在教學時,教師要層層推進,通過對比閱讀、總結方法、抓關鍵詞想象等策略,引導學生學習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并進行仿寫?!叭辗e月累”板塊除教材中安排的內容外,還可以選擇主題叢書中的《春》《夏感》《濟南的冬天》進行群文閱讀,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閱讀,感受如動靜結合、動態變化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形成閱讀能力,落實目標。習作板塊"即景”,是貫徹本單元學習目標的綜合體現,雖然被安排在課文之后,但要提前布置觀察任務。習作教學可以安排在學習課文和語文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