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社會工作者之中級社會工作實務能力測試試卷B卷附答案大題(共20題)一、某社區里老街坊、老鄰居多,老黨員也不少,鄰里關系也比較融洽。該社區老齡化程度較高,60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19.5%,而且,高齡老人數量較多,社會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一些老人年老體衰,行動不便;一些老人沒有退休金,生活困難;一些老人經濟條件雖好,子女卻不在身邊,時常感到孤獨寂寞;一些老人反映社區文化活動太少.缺少展示才藝的舞臺;一些老人被家人忽視,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針對以上情況,社會工作者擬定了一個社區老人服務計劃,內容包括:一是協助貧困老人獲得經濟補助;二是請青年志愿者為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顧?!締栴}】1.該服務計劃滿足了老年人的哪些需求?還有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2.如何構建社區支持網絡來滿足該社區老人的需求?【答案】1.(1)老年人的需求包括:健康維護、經濟保障、就業休閑、社會參與、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一條龍照顧等。(2)案例中,該服務計劃滿足了老年人的以下需求:①經濟保障需求,如在該服務計劃中,社會工作者協助貧困老人獲得經濟補助;②健康維護需求,如在該服務計劃中,社會工作者請青年志愿者為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顧。(3)案例中,該服務計劃尚未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包括:①婚姻家庭需求。一些老年人經濟條件雖好,子女卻不在身邊,時常感到孤獨寂寞,家庭支持系統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社區老人服務計劃沒有涉及此項,老年人的婚姻家庭需求未能得到滿足。②就業休閑需求。一些老年人反映社區文化活動太少,缺少展示才藝的舞臺,社區老人服務計劃沒有涉及此項,老年人的就業休閑需求未能得到滿足。③居家安全需求。一些老年人被家人忽視,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老年人的居家安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④一條龍照顧需求。該社區老齡化程度高,高齡老人數量較多,他們都有被照顧的養老需求,應依據自身、所在家庭和社區的情況選擇居家養老、社區照顧、院舍照顧等不同類型的服務。但在該社區中,部分老年人無法享受居家養老,社區照顧和院舍服務也并不健全,老年人養老所需的一條龍照顧需求并沒有實現。2.有效動員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系統要求社會工作者有“家庭思維”?!凹彝ニ季S”是指把老年人看成是復雜的多代關系系統的一部分。這一關系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有重大影響,是老年人與人交往并獲得支持的基本來源。社會支持系統的工作主要包括老年伴侶的工作、家庭體系的工作、照顧人支持體系的工作和促進老年人與社會相融合方面的工作。(1)在老年伴侶工作方面,社會工作者要幫助老年夫婦作婚姻生活回顧,提供一個機會,讓老年人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講述自己的故事,追尋往事,從中獲得意義?;橐錾罨仡欉€可能有工具性價值,可以幫助老年夫婦識別和解決早年的沖突。(2)家庭體系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項內容:①幫助家庭超越當前阻礙,代表老年人把家庭動員起來;②識別成功的家庭應對技能,并根據需要拓展新的技能;③幫助老年人及其家人把有沖突的需求排出先后次序;二、麗芬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丈夫長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經常抽煙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錢回家。麗芬除了種地、養豬、養牛之外,還要照顧上學的女兒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婆婆和丈夫都希望麗芬能再生一個男孩,可麗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沒有懷上。因此,丈夫和婆婆總是冷言冷語,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離婚來威脅,有時還會打她。麗芬得不到丈夫的關心,覺得自己很沒用,在村里抬不起頭來。性格內向的麗芬找過村里要好的姐妹訴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這樣挨打的婦女有不少,但大家認為家丑不可外揚,都選擇了忍耐和沉默。麗芬曾找過婦聯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們都做過麗芬家人的工作,但沒有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對麗芬將家事告訴外人有些議論,也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由,沒有給麗芬什么幫助。麗芬感覺活得很累,有過離婚的念頭??墒牵改缸≡诘艿芗依?,自己如果離婚,帶著女兒能去哪里呢?她想過自殺,但一想到女兒沒了媽媽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她感到無助,自嘆命不好,不得不認命。不久前,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麗芬所在的村莊開展服務。麗芬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和了解,前來該機構求助?!締栴}】1.根據增強權能社會工作的基本假設,麗芬個人的無力感是怎樣形成的?2.從優勢視角看,麗芬擁有哪些資源?3.在本案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如何運用婦女社會工作的原則?4.從個人、小組和社區三個層面,提出解決麗芬問題的簡要策略?!敬鸢浮?.(1)增強權能社會工作的基本假設增強權能是指增強人的權利和能力。增強權能取向的社會工作認為,個人需要不足和問題的出現是由于環境對個人的排擠和壓迫造成的,社會工作者為服務對象提供的幫助并不是“賦予”服務對象權利,而是挖掘和激發他們的潛能,以對抗外在環境的壓力。增強權能理論的基本假設主要有:①個人的無力感(沒有權能)是由于環境的壓迫而產生的。社會工作者面對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社會中的困難群體。從增強權能觀點來看,他們之所以會處于弱勢地位,并非他們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們長期生活在經濟不安全,又缺乏參與政治機會的環境之中。因此,不利的環境使他們感受到比其他人群更強烈的壓力,形成強烈的無力感。根據索羅門的總結,造成無力感的根源有3個:a.受壓迫團體的自我負向評價。自我負向評價是指由于困難群體受到生活環境的負向評價,長此以往,他們不僅接受了環境的負向評價,并且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行動也傾向于給出負向評價。b.受壓迫群體與外在環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負面經驗。在接受并形成自我負向評價的基礎上,困難群體在其參與社會事務的過程中,社會環境給予的反饋常常是負向的,而他們的行動結果常常是失敗,從而形成負向經驗。c.宏觀環境的障礙使他們難以有效地在社會中行動。②社會環境中存在著直接或問接的障礙,使個人無法實現他們的權能,但是這種障礙是可以改變的。③每個人都不缺少權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表現為缺乏權能。社會工作者給予服務對象的幫助不是向服務對象輸入權能,而是通過鼓勵他們與社會環境積極互動以促進其內在潛能的發揮。④受助人是有能力、有價值的。受助人的權能不是社會工作者給予的。⑤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的關系是一種合作性的伙伴關系。(2)麗芬個人的無力感是由于家庭環境的排擠和壓迫而產生的。造成無力感的根源主要有:①麗芬的自我負向評價。由于婆婆和丈夫都希望麗芬再生一個男孩,但是麗芬自己不想生第二胎,也一直沒懷上。丈夫和婆婆因此總是對她冷言冷語,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離婚來威脅,有時還打她。這些都使麗芬覺得自己很沒用,在村里抬不起頭來,對自己形成了負向評價。②麗芬與外在環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負面經驗。麗芬在向同村里要好的姐妹訴苦后,大家只是同情她,并且都認為家丑不能外揚,于是麗芬也選擇了忍耐和沉默。麗芬曾找過婦聯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們都做過麗芬家人的工作,但沒起什么作用。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題目。能無痛注射的微針①肉眼幾乎不可見的微針有望讓我們進入一個無痛注射和無痛血檢的新時代。無論是與注射器還是貼片結合,微針都能避免與神經末梢接觸,從而避免產生痛覺。微針的長度通常為50~2000微米,寬度通常為1~100微米。它可以穿透皮膚表層的死細胞,到達由活細胞和間質液組成的表皮,但大多不能達到或只能勉強接觸到真皮層。②許多微針注射器以及微針貼片已經被應用于疫苗注射,還有更多的被應用于糖尿病、癌癥以及神經性疼痛療法的臨床試驗。因為微針注射器或者微針貼片會將藥物直接注射進表皮或真皮中,所以它們能夠比常見的依靠皮膚擴散的透皮貼劑更有效地遞送藥物。今年,研究人員推出了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疾病(如牛皮癬、疣和某些皮膚癌)的新技術。他們將星形微針混合到治療性霜劑或凝膠中,星形微針在皮膚上產生臨時性、柔和的穿孔,從而增強藥劑的遞送能力。③許多微針產品正朝著商業化的方向發展,這些產品能快速、無痛地抽取血液或間質液,用于疾病診斷或監測健康狀況。微針針頭產生的微小針孔會引起表皮或真皮中的局部壓力發生變化,從而迫使間質液或血液進入收集裝置。如果將針頭連接到生物傳感器上,則該設備可以在幾分鐘之內直接測量指示健康或疾病狀態的生物標志物,例如葡萄糖、膽固醇、酒精、藥物分解產物或免疫細胞。④有些微針產品能讓使用者在家實現抽取樣本,然后郵寄到實驗室或是直接在家中進行分析。在實驗室研究中,微針還能和無線通訊設備集成,用于測量生物分子,根據測量結果來確定適當的藥物劑量,然后按照該劑量遞送藥物。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個性化醫療。⑤由于微針不需要配置昂貴的設備,也不用對使用者進行大量的培訓,因此可以在醫療服務匱乏的地區進行診斷檢測和治療。MicronBiomedical公司已經開發出了一種繃帶大小的易于任何人使用的貼片,Vaxxas公司也開發出一種微針疫苗貼片,在動物以及早期人體試驗中,這種貼片僅使用通常劑量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引發很強的免疫反應。⑥當然,微針也存在劣勢,例如當需要大劑量的藥物注射時,它們就難以滿足需求了。并非所有藥物可以通過微針注射,也不是所有的生物標志物都可以通過微針采集,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了解諸如患者的年齡和體重、注射部位和遞送技術等因素如何影響微針技術的有效性。盡管如此,這些無痛微針仍然有望大幅促進藥物輸送和診斷產業的進步。隨著研究人員設計出將其用于皮膚以外器官的方法,微針技術也會產生新的用途。(選自2020年12月《環球科學》,有刪改)1.微針是如何實現無痛注射的?請結合①②兩段簡要回答。2.微針及其產品有哪些優勢?請分條概括。3.下列有關微針及其產品的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微針之“微”主要是指它從外觀上看,肉眼完全不可見,因為它的長度僅為50~2000微米,寬度也僅為1~100微米。B.許多微針注射器以及微針貼片已經被應用于疫苗注射,更多的被應用于糖尿病、癌癥以及神經性疼痛療法的臨床試驗。C.微針采集血液或間質液的原理是其針頭產生的微小針孔會引起表皮或真皮中的局部壓力發生變化,從而迫使間質液或血液進入收集裝置?!敬鸢浮克摹咐盒≤姡?5歲。其父工作繁忙,與小軍很少交流;其母對小軍要求嚴格,事事包辦、處處操心。期中考試時,小軍的成績降到了班級后幾名,被母親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父親回家后,母親又把矛頭指向父親,繼而引起夫妻間的激烈爭吵。小軍覺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離家出走了。兩天后,父母在同學家里找到了小軍,但小軍對父母不理不睬,拒絕回家。母親焦急萬分,遂向社會工作者求助。社會工作者與小軍的母親進行了第一次面談,主要對話內容如下:母親:“辛辛苦苦養他這么大,現在他卻離家出走,我實在傷心透了。請你幫幫我,盡快勸我兒子回家吧。”社會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也愿意幫助你,我們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體該做些什么呢?”母親:“這是我兒子同學家的地址,你趕緊去勸勸他吧。”社會工作者:“我聽了你的講述,覺得兒子的問題也與你平時的態度有關,能不能一起探討一下呢?”母親:“我怎么會有問題?我對兒子傾注了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罵兒子,一點也幫不了我,要談你就找我丈夫去談吧?!鄙鐣ぷ髡撸骸澳悄憬裉靵碚椅?,最希望的就是讓我幫你說服兒子回家?”母親:“是的,請你盡快幫我吧,我實在走投無路了?!鄙鐣ぷ髡撸骸昂玫模颐靼琢四愕男枰視R上找他的。”接案面談就此結束。問題:結合本案例,指出社會工作者在上述接案面談中沒有完成的主要任務有哪些,并說明理由?!敬鸢浮吭诒景咐?,社會工作者在接案面談中沒有完成的主要任務有:1.了解服務對象對自己的看法。在社會工作者和小軍母親的面談中,小軍母親一直強調自己對小軍傾注了很多心血,而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罵兒子,把過錯都放在丈夫身上,沒有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社會工作者應在面談中深入了解小軍母親對自己的看法,找出問題的原因。2.澄清角色期望和責任。面談要澄清雙方的期望和應盡的責任,通過協商減少差異,案例中小軍母親一直強調讓社會工作者說服小軍回家,社會工作者并沒有讓服務對象承擔她自己的責任。小軍出走是他的整個家庭造成的,單靠社會工作者一個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該讓小軍的母親承擔應有的角色和責任。3.激勵并幫助服務對象進入受助角色。社會工作者在面談時要幫助并引導服務對象逐漸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便雙方能夠相互配合,從根本上解決小軍出走的問題。4.促進和引導服務對象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小軍母親對小軍要求嚴格,事事包辦、處處操心,小軍的成績下降,被母親狠狠訓斥,因此小軍離家出走主要是他母親引起的。然而在面談中,小軍母親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社會工作者也沒有進行引導,應促使小軍母親改變這種對待小軍的態度和行為。五、老孔今年64歲,身體一直不錯,可是從年初開始,經常胃疼得厲害,有時吃藥也不能控制。在妻子和女兒的催促下,老孔去醫院做了檢查,經診斷,老關患的是胃癌,已經到了晚期,醫生估計最多只能活半年的時間。這個消息讓老孔一家人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老孔絕望、痛苦,家人也很難過。[問題]1.臨終關懷的工作方法有哪些?2.作為一名醫務社會工作者,結合臨終關懷的工作方法,具體應采取怎樣的介入策略來幫助老孔及其家人?【答案】1.臨終關懷的工作方法主要有:(1)滿足臨終病人的需求。①生理需求的滿足。a.安排適宜的環境,安靜、適合搶救,但不要過早進入單間和重癥監護室(ICU)。b.給予病人舒適、安全的體位,幫其翻身。c.設法鼓勵病人進食,防止虛脫、并發癥。d.清潔衛生,提高病人最后的自尊,預防感染的發生。e.盡量減輕臨終病人的疼痛。②心理需求的滿足。臨終病人由于對死亡的認識不同,會有發怒、恐懼、焦慮、悲傷等情緒,社會工作者需要對臨終病人作心理撫慰,盡量幫其滿足病人未競的心愿。(2)進行臨終教育。①對病人進行死亡教育。讓病人認識到疾病、死亡都是人存在發展的正常形式,沒有人能脫離生老病死的自然過程,重要的是追求平靜、安詳、無痛苦的死亡。②對社會進行臨終關懷教育。讓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認識到死亡是一個自然過程,引導家屬及醫護人員的失望情緒,尊重病人生活,與病人交談、鼓勵病人,幫助病人進行自我護理。(3)陪伴臨終病人直至最后一刻。①幫助臨終病人回顧生命,完成未竟的事情,緩解抑郁。②安慰臨終病人告訴他們已完成所有事情,讓其安心度過,沒有痛苦、遺憾,安詳舒適。③運用放松技巧處理臨終病人對健康問題的焦慮。④讓醫生采用充足、適時的鎮痛藥物緩和痛苦,消除對死亡的恐懼。(4)對臨終病人家屬進行輔導。①家屬的臨終關懷輔導。同情、關心臨終病人家屬,讓家屬認為對臨終病人已經盡心;指導家屬進行臨終護理,讓病人享受天倫之樂;設立臨終咨詢服務,消除家屬的手足無措感。②家屬的悲傷輔導。通常采用的悲傷輔導主要有兩種形式,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方式。2.作為醫務社會工作者,應采取以下介入策略:①利用社會資源為老孔和他的家人提供服務,讓老孔及其家人正確認識疾病,應對實際發生的困難。②滿足老孔的需求,對老孔的治療應以維持和減輕痛苦為前提。③協助老孔的家人對老孔進行情緒的疏導和支持,通過談論生命意義,改變錯誤認知,處理不良情緒,最后獲得情緒上的寧靜,使老孔安詳地面對死亡④維持老孔、家人及醫院良好的溝通關系,處理突發危機。⑤盡力為老孔和他的家人提供信息和經濟援助,直接為老孔和家人提供服務。⑥當老孔離開后.還應給老孔的家人提供悲傷輔導,幫助他們走出悲傷歷程,重新投入生活。六、小雅,15歲,患有先天性腿部殘疾,小學畢業后輟學在家。小雅的父母沒有固定的職業,在家務農,小雅有兩個弟弟,一個8歲,一個3歲。小雅2歲時腿部做了一次手術,有一些好轉。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加,腿部殘疾惡化了。小雅只能依靠拐杖才能站立起來,平時只能坐在輪椅上。家庭經濟入不敷出,維持基本的生活都很困難,根本沒有錢為小雅做手術。但是小雅是一個十分堅強的女孩,她每天會幫媽媽做家務。小雅幾乎沒有朋友,她感到很孤單,想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看到其他小朋友能夠自由活動的時候,小雅十分羨慕,并感到深深的自卑。小雅想繼續讀書,但是一方面由于家庭離鄉鎮太遠,交通不便,行動不便,另一方面附近沒有學校愿意接受她,小雅只好在家。村委會并沒有將小雅的家庭納入低保救助范圍。但是鄉鎮有一所殘疾人康復中心,村委會可以爭取讓小雅在康復中心接受服務??祻椭行牡纳鐣ぷ髡呓涍^調查走訪后,決定采取社會康復模式為小雅提供服務。問題:1.小雅面臨的問題和需要有哪些?2.根據社會康復模式,社會工作者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為小雅提供服務?【答案】1.小雅面臨的困難:(1)無法接受教育。(2)體力勞動困難。(3)經濟困難。該困難也是導致其他困難的重要根源之一。(4)無法接受相應的社會服務,如日常照料、醫療康復等。小雅的需求:(1)康復治療和醫療救助的需求。(2)接受特殊教育或職業培訓的需求。(3)文化生活照顧的需求。(4)家庭扶助的需要,小雅的家庭需要相應的生活保障,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社會福利政策落實的需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積極維護殘疾人的權利,但是在農村地區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和實施。2.社會康復就是:從社會的角度,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為殘疾人創造一種適合其生存、創造、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的環境,并使殘疾人享受與健全人同等的權利,達到全面參與社會生活的目的。間接措施:(1)社會工作者應該協助政府機構制定法律、法規和各種政策來保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倡導殘疾兒童應享有的權利。比如完善和執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和教育救助政策。七、小陳本科畢業后在一家社會工作機構上班,接手的第一個案主是一位叫阿蘭的43歲的中年女性,問題是懷疑丈夫出軌,內心壓力很大。阿蘭已結婚21年,其丈夫是某事業單位的中層領導,他們有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女兒,他們的婚后生活一直比較和諧。但是最近卻被打破了,因為阿蘭無意中發現她的丈夫和一個下屬女職員的曖昧短信和通話記錄,阿蘭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想向丈夫問清楚,但又不敢直面丈夫,她害怕一旦丈夫真的出軌,那她將無法挽回這段婚姻。阿蘭其實并不想跟丈夫離婚,但是又覺得自己被丈夫背叛了,她內心十分糾結,最近常常失眠多夢,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精神狀態極差。小陳與阿蘭交談的過程中,發現阿蘭透露出遲疑的態度,她雖然是主動尋求幫助的,但是卻不太配合小陳。敘述的過程中支支吾吾,感覺對小陳的資歷有些懷疑,不確定年輕的小陳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她解決問題。問題:1.針對上述案例,社會工作者小陳該如何取得服務對象阿蘭的信任2.請簡要闡述接案工作的具體過程?!敬鸢浮?.建立相互信任的專業關系能夠使社會工作服務過程有計劃、目標和親切感,成為促進服務對象的動力。針對上述案例,小陳與案主阿蘭建立信任關系的方法有:(1)社會工作者小陳可以主動地向阿蘭介紹自己,向她說明協助的目的,主動介紹機構的目標、功能以及自己的專長和對求助、受助的看法等。(2)小陳可以在傾聽阿蘭經歷的過程中善用尊重、同感、真誠等技巧,對阿蘭表示理解,向她真誠地表達愿意幫助她的態度,通過同感向阿蘭傳遞接納、尊重和溫暖。(3)小陳可以努力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為案主盡可能地提供服務,向機構中經驗豐富的督導尋求經驗,努力提升自身的實務能力,以打消案主對自己專業資質的疑慮。2.小陳接案工作的具體步驟如下:(I)做好會談的準備并擬定初次面談提綱。(2)會談。主要任務是界定服務對象的需要和問題,澄清雙方的角色期望和責任,激勵并幫助服務對象進入受助角色,促進和引導服務對象態度和行為的改變。(3)運用合理的方法收集阿蘭的相關資料,形成對服務對象問題的認識,才能有效地進行預估并制訂科學的介入策略。(4)進行初步預估,確定所能提供的服務能否滿足阿蘭的需要并解決其問題。同時要充分尊重阿蘭的意愿,如果她依舊對小陳心存懷疑,可以考慮將她轉介給其他資深的社會工作者。(5)通過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和阿蘭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6)決定工作進程。主要任務是在完成對問題的界定任務后,考慮機構的功能是否能滿足阿蘭的需求。決定是終結服務、繼續服務還是轉介其他服務等。(7)與阿蘭簽訂初步的服務協議。使雙方有一個目標和約束,以便后續工作富有成效。八、果果今年7歲,她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遺棄了,后來被當地的福利院收留。在福利院中有很多與果果有類似遭遇的小朋友,他們都生活得很好,唯獨果果悶悶不樂,還非常任性和固執,只要是她認定的東西就必須得到,否則就會大哭大鬧。平時也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中看著天空發呆,還很怕見到陌生人,每當有陌生人出現在福利院中,果果總是躲得遠遠的,如果有人想接近她,她就會大哭。[問題]1.兒童社會工作具有什么特點?2.果果所面臨的困境有哪些?3.針對果果所面臨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采取什么樣的介入策略?【答案】1.兒童社會工作具有以下四項特點:①兒童社會工作的開展,要立足于社會的經濟、文化、法律等客觀背景。②兒童社會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特定對象的需要和特點的基礎之上。③兒童社會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的價值、理論、方法和技巧。④兒童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及自助的服務活動。2.果果所面臨的困境主要有: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遺棄。②從小在福利院長大,缺少家庭的溫暖和家人的關愛。③性格任性、固執,這對她以后的社會化非常不利,影響他正常的成長發展。3.針對果果所面臨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采取如下介入策略:①通過教育、游戲活動等手段,培養果果積極參與、樂觀向上的精神。②依據果果現在的情況,為了改變他任性、固執的性格,可以考慮家庭寄養的方式,讓她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家人的關愛。在寄養之前,應盡量向原生家庭及相關知情人員了解果果的基本情況,協助寄養家庭作出必要的調整和改變,幫助果果減輕焦慮、害怕等不良情緒,使其盡快適應新的家庭生活。③整合社會資源,為果果提供及時的醫療救治,關注她的病情發展,為她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顧。九、某中學初三學生陳倩屬于高智商低成就類型的學生。在學校里,她的學業性向測驗的分數很高,但學業成績很低,在全班46名學生中排35名,經常被任課老師罰站,久而久之,她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開始憎恨老師。在家里,母親對陳倩的要求不高,也不怎么管教女兒,母女關系還比較好。而陳倩的父親對陳倩要求很高,管教也很嚴格,希望陳倩將來上大學,但由于其在某公司做領導,工作繁忙,與女兒接觸較少,且經常諷刺女兒,造成父女關系緊張。近幾天,陳倩向學校的社會工作者寫了一封求助信,坦言自己對提高學習成績無能為力,不知該如何是好。[問題]1.上述案例中,案主陳倩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2.針對陳倩的問題,學校社會工作者應該采取哪些輔導策略?【答案】1.上述案例中,案主陳倩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個人方面的問題①學習的自主性不強,易受外界干擾;②自我認知消極,缺乏自信心;③學習態度不良,并對老師產生了憎恨情緒。(2)學校方面的問題:老師的批評和不恰當的懲罰方式導致陳倩學習興趣下降。(3)家庭方面的問題:①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父親只關心成績,且教育方法不當,經常諷刺;母親對陳倩的學習不是很關心;②父親因工作繁忙,與陳倩接觸較少,且經常諷刺陳倩,父女關系緊張;③父母沒有給陳倩提供很好的學習環境。2.針對陳倩的問題,學校社會工作者可采取的輔導策略如下:(1)收集查閱陳倩的基本資料通過走訪陳倩的家庭和老師、同學,收集全面的資料,了解陳倩的一般生活及學習情況。(2)進行個案輔導①為陳倩提供心理輔導,緩解其心理壓力,改變對老師的錯誤情緒。鼓勵其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培養自信心、結交同伴良友,努力突破現狀。②與陳倩共同分析其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探討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請陳倩按計劃有步驟的學習,對其取得的進步給予及時表揚,增強其學習興趣。(3)開展座談會或小組活動通過座談會或小組活動,共同分享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好的學習習慣等,也可以請有相似經歷的校友或同學講述從低分轉變為高分的親身經驗。(4)與學校、老師、同學溝通①聯系陳倩的班主任、任課老師,請他們配合并接納陳倩,改變懲罰方式,多鼓勵陳倩;提醒學校要善于發現學生問題,發掘問題的本質,幫助學生重建學習的信心和興趣。②尋求成績好的學生志愿者或者課務不很繁忙的老師幫助輔導陳倩的學業。一十、案例:趙阿姨今年43歲,是一名家庭主婦,有一個聰明活潑的兒子,兒子從小到大一直很聽話,并且品學兼優,深受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喜愛。趙阿姨丈夫是國企的職工,收入很可觀,在外人看來,趙阿姨的生活很幸福。不料兒子在六年級時,和班上同學一起外出游玩發生意外,不幸離開了人世。趙阿姨知道后傷心欲絕,哭得昏天黑地,差點想要自殺陪兒子一起死,感覺人生失去了所有意義。一年過去了,趙阿姨始終走不出兒子去世的陰影,不愿接受現實。趙阿姨的丈夫看妻子的精神狀態始終沒有好轉,來到社會工作機構,希望社會工作者能夠給予幫助?!敬鸢浮?.問題陳述及分析通常失獨家庭存在的問題是:失獨之痛難以排解,進而產生逃避、厭世甚至仇恨等心理;養老出現困境;現有的救助政策保障力度不夠,無法滿足這些家庭的需求;婚姻破裂,甚至陷入經濟困境,社會缺少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等。在上述案例中,趙阿姨面臨的問題有:(1)情感和情緒上:趙阿姨因兒子意外去世,一年多時間都沒能撫平心中的傷痛,仍有強烈的悲傷情緒,需要疏導情緒。(2)認知上:始終無法接受兒子去世的現實;因失去了兒子,趙阿姨覺得生無可戀,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無法再找到新的生活目標,也無法感受到生活的意義。需要調整認知,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2.方案設計(1)方案目標:引導趙阿姨宣泄因兒子離世而帶來的負面情緒,協助其接受兒子已經去世的現實,并幫助趙阿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規劃未來的生活目標。(2)方案實施策略:面對失獨家庭,社會工作者的干預措施應該從個人與家庭、社區、社會三個層面開展。①個人與家庭的層面:一是與趙阿姨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采取個案工作的方式為趙阿姨提供心理疏導,通過“引導宣泄—緬懷宣泄—關注逝者期望—與逝者承諾”的步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她宣泄長久以來壓抑在心里的痛苦,釋放負面壓力。同時,積極主動地向趙阿姨傳遞溫暖,讓她感受到支持。二是與趙阿姨一起探討其現在面臨的困境,協助趙阿姨理清思路,一方面協助她緩解失去兒子而帶來的傷痛,另一方面和她一起探討并確定可行的方案,協助她調整現在的生活方式,并學習調整生活方式的技能與方法。三是從優勢視角出發,讓趙阿姨發現自己現有的優勢,幫助她發現生活中積極的一面,引導她從兒子去世的不幸中走出來,化悲痛為力量,重新找到今后生活的重心,并對未來的人生做新的規劃。四是通過家庭工作,引導丈夫作為支持力量,增進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鼓勵夫妻相互支持和相互幫助,做彼此的支撐,共同面對兒子的離世,也共同面對未來的生活。②社區層面:一十一、社會工作者在某職業學校開展服務時發現,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佳,動輒不動與任課老師產生沖突,甚至擅自離開課堂;有些學生流連于網吧,經常夜不歸宿。社會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評估,發現大多數學生流露出對未來的迷茫,覺得讀職業學校沒前途,既懊悔過去讀書不認真,又不愿面對現實,更沒有為改變現實而采取行動。社會工作者決定依據現實療法中的“責任”、“現實”和“正確”三哥基本要點,開展以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為總目標的小組活動。在小組活動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通過破冰游戲等方式促進組員間的相互交流,樹立積極、正向的伙伴關系;與組員共同制定契約,形成小組規范,使組員逐步認識到遵守規范的重要性。社會工作者通過“自畫像”、“生命環”等活動,協助每位組員開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行為并進行合理評估,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社會工作者借助良好的小組互動氛圍,通過角色扮演、示范、鼓勵等技巧,協助組員學會真實表達,并履行自己的決定和承諾。問題:1.圍繞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總目標,列出本案例中小組工作的具體目標。2.分析小組工作在本案例中發揮的功能。【答案】本題考查的是青少年社會工作第三節青少年社會工作方法的題目。一般而言,考官喜歡考查每個服務對象或者每個服務領域最具特色的方法,如學校社會工作方法就曾經考過抗逆力。去年青少年作為壓軸的方案設計題出現,考查的是青少年社會工作方法中的職業輔導。而今年考查的是自我探索類服務。所以答案應該鎖定在青少年自我探索服務。第一問小組工作的具體目標,應該是在實務運用中有所表述,如:通過服務讓青少年了解和接納在成長道路上的困惑,協助他們全心全意投入學習環境中,引導他們完成對自我的探索等。(考生也可自我發揮)第二問實質上考查的是小組工作的功能。小組工作的功能在綜合能力里亦有所表述。如:塑造小組組員的平等意識和歸屬感;提供小組組員自我改變及被肯定的社會場景;創造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機會、打造增能的社會支持網絡。一十二、案例:小杰,12歲,因幼時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導致小杰的雙腳不能自行站立、獨立行走。當時小杰家中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因此,沒有對他進行及時的康復治療,這給小杰的生活、學習以及進入社會都造成了嚴重的阻礙。轉眼小杰到要入學的年齡,家里的經濟條件有所好轉,也能給小杰帶來衣食無憂的生活??墒且蛐〗茈p腳不方便,且擔心他會因此而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的歧視,小杰的父親就沒讓他按時入學,而是請人在家中單獨教小杰好好讀書寫字,同時也非常注重小杰在興趣特長方面的培養,看到小杰喜歡在紙上亂涂亂畫,就請老師教他學習繪畫,后來小杰又喜歡上唱歌,于是小杰的父親又找來聲樂老師教小杰唱歌,基本上小杰喜歡什么,父親都會及時請相關方面的老師來教小杰什么。久而久之,母親感覺到這樣有些不妥,于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某社會工作事務所,向事務所里的社會工作者求助。問題:1.請針對小杰的情況,分析他所面臨的困境與需要。2.如何依據社區康復的原則幫助小杰?3.當小杰進入特殊學校接受教育后,社會工作者應如何配合學校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答案】【答案要點】1.小杰現在面臨的困境與需要主要有:(1)康復需要:小杰缺乏必要的康復訓練,雙腳不能獨立站立行走,也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對他人的依賴性很強。(2)教育的需要:小杰的父母因擔心小杰受他人歧視,在適齡時不讓小杰正常入學,只在家中接受少量家庭教育,使得小杰沒有接受應有的教育。(3)社會化的需要:小杰封閉在家里,沒有朋輩交往,脫離社會,造成社會化困難。2.如何依據社區康復的原則幫助小杰?殘疾人的社區康復應遵循以下原則:(1)社會化的工作原則。通過社區康復,殘疾人不僅要實現身體功能的康復,更重要的是應實現重返社會的最終目標。(2)低成本、廣覆蓋的原則。社區康復應針對病、傷、殘者對康復需求和資源狀況,采用低投入、高回報、高效益、廣覆蓋的方法。(3)因地制宜的原則。社區康復應依據社區的社會背景、經濟水平、文化習俗、康復技術、資源狀況和康復對象需求等實際,因地制宜,采取適合本地的社區康復模式開展工作。(4)因陋就簡的原則。社區的資源是有限的,盡可能動員社區力量的基礎上因陋就簡,使康復人員、康復對象及其親友自制康復訓練器械,充分利用傳統的醫學知識,采用易懂、易學、易會的實用技術,使康復成為普遍理解、便于推廣應用的服務措施。(5)因勢利導的原則。利用“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節假日、雙休日動員資源,利用政府及慈善組織和“扶貧基金會”等社會力量,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公益活動,幫助殘疾人提高生活質量、改變生活狀態和參與社會生活。(6)康復對象及其家庭積極參與的原則。社區康復服務應使康復對象及其家庭成員主動參與,樹立自我康復意識,參與康復計劃的制訂,配合康復訓練及回歸社會等全部康復活動。一十三、小杰,12歲,因幼時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導致小杰的雙腳不能自行站立、獨立行走。當時小杰家中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因此,沒有對他進行及時的康復治療,這給小杰的生活、學習以及進入社會都造成了嚴重的阻礙。轉眼小杰到要入學的年齡,家里的經濟條件有所好轉,也能給小杰帶來衣食無憂的生活??墒且蛐〗茈p腳不方便,且擔心他會因此而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的歧視,小杰的父親就沒讓他按時入學,而是請人在家中單獨教小杰好好讀書寫字,同時也非常注重小杰在興趣特長方面的培養,看到小杰喜歡在紙上亂涂亂畫,就請老師教他學習繪畫,后來小杰又喜歡上唱歌,于是小杰的父親又找來聲樂老師教小杰唱歌,基本上小杰喜歡什么,父親都會及時請相關方面的老師來教小杰什么。久而久之,母親感覺到這樣有些不妥,于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某社會工作事務所,向事務所里的社會工作者求助。問題:1.請針對小杰的情況,分析他所面臨的困境與需要。2.如何依據社區康復的原則幫助小杰3.當小杰進入特殊學校接受教育后,社會工作者應如何配合學校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答案】1.小杰現在面臨的困境與需要主要有:(1)康復需要:小杰缺乏必要的康復訓練,雙腳不能獨立站立行走,也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對他人的依賴性很強。(2)教育的需要:小杰的父母因擔心小杰受他人歧視,在適齡時不讓小杰正常入學,只在家中接受少量家庭教育,使得小杰沒有接受應有的教育。(3)社會化的需要:小杰封閉在家里,沒有朋輩交往,脫離社會,造成社會化困難。2.如何依據社區康復的原則幫助小杰殘疾人的社區康復應遵循以下原則:(1)社會化的工作原則。通過社區康復,殘疾人不僅要實現身體功能的康復,更重要的是應實現重返社會的最終目標。(2)低成本、廣覆蓋的原則。社區康復應針對病、傷、殘者對康復需求和資源狀況,采用低投入、高回報、高效益、廣覆蓋的方法。(3)因地制宜的原則。社區康復應依據社區的社會背景、經濟水平、文化習俗、康復技術、資源狀況和康復對象需求等實際,因地制宜,采取適合本地的社區康復模式開展工作。(4)因陋就簡的原則。社區的資源是有限的,盡可能動員社區力量的基礎上因陋就簡,使康復人員、康復對象及其親友自制康復訓練器械,充分利用傳統的醫學知識,采用易懂、易學、易會的實用技術,使康復成為普遍理解、便于推廣應用的服務措施。(5)因勢利導的原則。利用“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節假日、雙休日動員資源,利用政府及慈善組織和“扶貧基金會”等社會力量,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公益活動,幫助殘疾人提高生活質量、改變生活狀態和參與社會生活。(6)康復對象及其家庭積極參與的原則。社區康復服務應使康復對象及其家庭成員主動參與,樹立自我康復意識,參與康復計劃的制訂,配合康復訓練及回歸社會等全部康復活動。依據上述原則,社會工作者所采取的實施策略應包括:一十四、鄧女士,45歲,小學文化。原某玻璃廠職工,后下崗在家,靠領取低保度日。鄧女士的兒子曾因吸毒被勞教,解除勞教回家后,因其過去的經歷,始終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鄧女士的丈夫患有精神疾病,沒有工作。鄧女士一家人擠住在10平方米左右的舊屋里,他們家沒什么親戚,因其丈夫每天要定時服藥,每月的醫藥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困難。據了解,鄧女士所生活的社區里還居住著很多這樣的生活困難家庭。問題:1.鄧女士一家可以申請哪些方面的救助?2作為鄧女士所在社區的社會工作者,對于貧困居民的救助承擔著什么任務?【答案】1.鄧女士一家可以申請如下救助:(1)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鄧女士是城市居民,自己下崗在家,丈夫有精神疾病,兒子暫時沒有工作收入,家庭生活困難,符合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條件。(2)醫療救助。鄧女士丈夫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生活困難,難以支付醫療費用,符合申請醫療救助條件。(3)住房救助。鄧女士屬于低保家庭,且一家三口擠在10平方米的舊屋,符合申請住房救助條件。2.上述案例中,社會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有:(1)改善社區環境。幫助鄧女士的兒子建立接納的社區環境,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2)發展社會網絡。鄧女士一家沒有親戚,社區中存在同樣困難的家庭,需要社區開展活動,幫助困難家庭搭建支援的平臺,同時連接有關資源,為這些困難家庭提供服務。(3)促進能力建設。通過分析鄧女士一家的優勢,了解其兒子的長處,連接社區及有關的就業培訓中心,提升鄧女士及其兒子的能力,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機會。一十五、小明,17歲,某職校學生。不久前與母親外出時,不幸遭遇車禍,導致雙腿截肢。截肢后的小明變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動與人交往,與父母關系日漸疏遠。職校雖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明返校讀書,但由于缺乏相關經驗,針對小明殘疾狀況的特殊安排遲遲沒有落實,因此,小明至今沒有返校。母親感到十分自責,對小明的任何要求都盡量滿足,希望能夠“贖罪”。父親因為唯一的兒子成了殘疾人,認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整天唉聲嘆氣.愁眉苦臉。小明感到前途渺茫,內心十分焦慮,了解到小明的情況后,社會工作者決定介入?!締栴}】1.本案例中的小明有哪些服務需求?2.依據殘疾人社會工作的教育康復模式,本案例中的社會工作者應開展哪些工作?【答案】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殘疾人的權益和基本需求主要包括康復權、教育權、勞動權、文化生活權、社會福利權和環境友好權。本案例中的小明有如下需求:(1)康復的需求。由于剛剛截肢,小明需要持續的健康維護,需要配備假肢,需要康復訓練,需要必要的藥品與輔助器械。(2)教育的需求。目前小明的教育權被剝奪,雖然學校表示愿意接受小明重返學校,但因傷殘狀況的特殊安排遲遲沒有落實,小明至今沒有返校。(3)文化生活的需要。目前小明沒有返校,因為肢體的障礙隔絕了應有的社會交往,不方便參與學校及社區的文化生活。(4)社會福利的需要。小明需要有人幫助他及其家庭了解殘疾人的福利政策,需要享受到應有的福利。(5)友好、便利的環境需要。小明需要無障礙的社區環境及無歧視和偏見的社區氛圍。此外,由于變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動與人交往,而上學難又給小明和家人帶來了心理障礙,對此,小明需要社會工作者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幫助其疏導情緒、調整認知、學習接納自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2.殘疾人的教育康復是指學齡殘疾人的特殊教育及義務教育階段后的與職業康復和就業安置等相關的教育工作。(1)依據殘疾人社會工作的教育康復模式,本案例中的社會工作者應針對小明開展以下教育康復服務:①對小明開展人與環境互動的教育。幫助小明接納自己殘疾的事實,傳授小明科學的身體護理知識,幫助小明適應新的日常生活方式、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通過社會工作的個案、小組和社區等方法提供專業化重點服務,使小明的身心與環境達成和諧。②進行“補償性”功能的損害訓練,不僅學習基礎性科學文化知識、勞動技能和職業技能訓練,更重要的是為小明提供結合身心發展的培訓。③與服務對象“在一起”工作中,激發小明在服務過程中的主體性,從而達成教育康復、心理康復和功能康復的“三位一體”。(2)針對小明父母的服務:①給予家庭照顧者以及家庭成員心理支持,緩解精神壓力。在對待殘疾人的照顧問題上,防止出現歧視、忽視或過度的呵護和保護的兩極不恰當做法。一十六、案例:你是一名在軍休所工作的社會工作者。近日你所在的軍休所新人所了幾名退休老干部,經過觀察你發現他們對軍休所的新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適應困難,所以你決定以小組工作的方法為他們開展服務。問題:1.你認為新入所的退休老干部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2.選取某一節小組活動,呈現此次的小組活動計劃?!敬鸢浮?.新人所的退休老干部面臨的問題主要有:(1)角色失調。軍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是使其重新回歸社會,實際上是一個由在職到離職、由軍隊到地方、由軍人到老百姓的社會角色轉變過程和“再社會化”過程。對于戎馬一生的軍休干部來說,軍轉民的手續可以在短時間里辦結,但根深蒂固的軍隊情結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休養生活,他們有意無意地“抗拒”“延緩”著這種“再社會化”,呈現出一定的角色失調。(2)心理失衡。隨著社會地位發生相對變動,盡管軍休干部基本生活無憂,但他們將自己的利益得失與軍隊和地方管理的離退休干部等同輩群體進行對比時依然會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3)行為失范。隨著社會轉型、體制轉軌的加速,既往重視國家利益、強調服從的意識逐步改變,一些軍休干部越來越看重自身因為從軍而遭受的各種損失和超過一般民眾的特殊貢獻,自我實現、經濟利益日益代替“國家”賦予的價值觀,要求“補償”的呼聲越來越高。2.此題無標準答案,小組計劃書的設計應當主題突出、目標明確,活動能夠突出目標及主題,并且符合小組整體進程即可。舉例如下:一十七、案例:社區矯正機構計劃將刑滿釋放人員的綜合管理納入服務范圍。經調查,該社區刑滿釋放人員中無業者居多,但社區就業資源的利用率卻較低。對此,社會工作者對有勞動能力的刑滿釋放人員進行了訪談,關于對自己的定位和就業的看法等問題,他們對社會工作者說:“我們這種人是社會的‘渣子’,在里面蹲了那么多年,現在出來還能有啥用,什么都不會,出門坐哪路公交車都搞不定,更別說工作了?!薄暗侥睦锶思叶即饔猩坨R看我,犯了一次錯誤,難道要一輩子受懲罰?”“現在找工作都得上網,我連電腦都不會用,去哪兒找工作都不知道,哪家單位會要我啊?!薄吧鐓^里適合我們的崗位不多一上次去辦理就業登記,人家看了我的檔案就說“好人還安排不過來呢,你就慢慢等吧。”“社區提供的職業技能培訓跟也跟不上,再說現在工作都要政審,我們肯定通不過的?!薄拔掖笞植蛔R幾個,所以要求也不高,工資高點兒,活兒輕點兒,能坐在辦公室上班就可以了?!眴栴}:結合本案例,以促進刑滿釋放人員就業為目的,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設計服務方案(只需說明各層面具體目標和服務內容)?!敬鸢浮俊敬鸢敢c】1.從微觀來講,尋找工作是刑釋人員回歸社會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社會工作機構和人員在這方面的服務包括對刑釋人員進行工作技能培訓,幫助聯系、介紹職業,還要通過輔導幫助受助者養成工作和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通過這些服務,幫助刑釋人員提高自信心和重新投入工作的能力,使他們盡快就業。2.從中觀來看,要開展社區教育,培育社區居民接納、尊重矯正對象的意識和習慣。社區矯正的功能發揮要靠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從而使刑釋人員融入社區成為正常社會成員。社區矯正工作者要通過社區教育的途徑改變居民對矯正對象的偏見,培育社區居民接納、尊重矯正對象的意識和習慣,使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同時,要挖掘社區志愿力量,共同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3.從宏觀來講,要協調多部門、多機構提供整合性的服務。刑釋人員的就業需要許多部門和機構的人員、物資和財力的配合,為刑釋人員提供技能培訓、合適的崗位。修改有些崗位政審的標準,使有從事該崗位能力的刑釋人員不至于因為政審不通過而一直得不到工作?!咎崾尽勘绢}考點是矯正社會工作服務方法,按照微觀、中觀、宏觀三層次論述。一十八、陸斌,男,23歲,高中文化。陸斌在學校時,成績優良,但由于父母多病,家境不好,沒有經濟能力供其念大學,高中畢業后就被迫外出打工。陸斌癡迷于電腦知識,而自己每月的工錢都寄往了家中給父母看病,所以打工一年多,仍沒能力購買電腦。后來,他產生了偷盜的念頭。陸斌看準了某高檔居民小區內有較多居民使用電腦。一天深夜,他趁夜色潛入一居民家,當場就被主人抓住,并扭送公安機關,被判處服刑一年。服刑期間,陸斌苦于與外界隔離,心情極為煩悶。假如你是陸斌服刑監獄的一名矯正工作者,請針對陸斌的情況提供服務。[問題]1.上述案例中,案主陸斌面臨的困境主要有哪些?2.針對陸斌面臨的困境,社會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答案】1.上述案例中,案主陸斌面臨的困境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成績優良,但由于家境貧寒,無法圓大學夢,被迫外出打工支援家庭,幫助父母看??;②癡迷于電腦知識,但沒能力購買電腦,因一時糊涂而犯了入室盜竊電腦罪;③在監獄服刑期間,與外界隔離,心情煩悶。2.針對陸斌面臨的困境,社會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①協助陸斌適應監獄場所的生活,減少負面情緒,盡快改過自新;②通過開通電話,組織家屬探訪,走訪罪犯家庭等方式,盡可能擴大陸斌與外部社會的聯系和溝通;③邀請知名人士到監獄開展各種活動,使陸斌了解外面世界的信息;④聯系高校社會工作系的志愿者,請他們與陸斌結成幫教對子,幫助陸斌進行改造;⑤將與陸斌有同樣興趣的服刑人員組織成小組,開辦相應的電腦知識班,將興趣轉化為職業技能,降低出獄后的社會適應難度。一十九、小明是小學五年級學生,被要求來見社會工作者。從四年級開始,他的成績就一直處于下游水平。他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師和同學都覺得他“太安靜,有些孤僻”。他連續幾個寒暑假都參加學習輔導班,但是仍舊沒有提高成績。老師告訴小明的父母,如果他的學習再不改善,很可能沒法升級。在社會工作者與小明談話的時候,他對自己的學習問題描述得很簡單:“都是因為老師,他們整天沖著我叫喊,讓我怎么好好學習?我告訴語文老師沒有完成預習時,她就說我偷懶,太笨。如果他們都認為我是啞巴,怎么能夠指望我學到東西?”在進一步深談后,小明用一種沉靜、悶悶不樂的聲音概括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像我這樣的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堂承包審核協議
- 項目對接外包合同
- 2025-2030泳池清潔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部編一年級語文寫作訓練計劃
- 汽車行業銷售新員工培訓計劃
- 風電工程質量追溯與檢測計劃
-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目標及實施計劃
- 歷史深度學習教學計劃
- 2025學校健康教育志愿者項目計劃
- 2025年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的實際應用
- (完整版)農業主要知識點
- 體育科研方法試卷試題答案
- 《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反事故措施(試行)》實施細則
- 射線檢測操作指導書
- 中國民主同盟入盟申請表(樣表)
- 國家標準色卡電子版(WORD版圖片)
- 9種基坑坍塌案例
- 《呼吸機的使用管理》PPT課件.ppt
- 《手機攝影》全套課件(完整版)
- 年產10萬噸甲醇低壓羰基化合成醋酸精制工段工藝設計(共56頁)
- 兒童相聲劇本4328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