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上學期期中試題分類匯編02語言文字運用=2\*ROMANII【答案】1.D
2.①足夠重視②不容樂觀③尚需時日【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詞語用法的能力。文中畫橫線處的“等”表示列舉未盡,與D項用法相同。A.列舉后煞尾。B.列舉后煞尾。C.列舉后煞尾。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①根據挖空處后文“很多人把口腔衛生等同于口腔健康,這是誤解”可知,大部分人并沒有意識到牙齒保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以至于對它還存在許多誤解。而根據挖空處前的修飾詞“并未引起”,可知此處應填表示重視的語句,故可填:足夠重視。②該句前半句“老年人口腔狀況及口腔衛生服務水平都有所提升”指在老年人群體中,對于口腔健康的狀況有所改善,而根據后半句開頭的轉折關聯詞“但”,可知后面應填的是負面狀況,故可填:不容樂觀。③選段最后一句講的是全民口腔健康的未來發展問題,前半句“居民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和保健意識仍有待提高”從意識層面強調全民口腔健康還有待繼續發展,后半句則是從“口腔健康行為”的角度論述,此處也應填與“有待提高”相似的語句,故可填:尚需時日。【答案】3.①人們(為了健康)開始重視運動②人體肌肉分為三大類③通過休息就能恢復正常
4.A【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處根據前文“運動是生命的滋潤劑,健身是青春的美容師”,下文寫后來“隨之而來的運動損傷風險也增多了”,表明大家認可運動的重要作用并積極參加,然后就有運動的損傷風險,因此應該補寫表示大家參與健身的句子“人們(為了健康)開始重視運動”。②處根據下文出現冒號以及“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填寫的句子應表示肌肉的分類,據此可填充“人體肌肉分為三大類”。③處根據上文“普通的肌肉疲勞和橫紋肌溶解的程度不同”下文“后者即使經過休整調節仍會持續出現肌痛、肌無力和深色尿等臨床經典三聯征”,能夠看出前種狀態可通過休整調節,應該填寫“通過休息就能恢復正常”。4.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例句:比喻,把“運動”“健身”比作“滋潤劑”和“美容師”。A.比喻,“白銀盤”比喻洞庭湖。“青螺”比喻洞庭山。句意: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銀盤里的一只青螺。B.借代,“絲竹”是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此處借代奏樂的聲音,“案牘”是公文,文書,借代繁忙的公務。句意: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公文來使身體勞累。C.對偶,句式結構詞性相同。句意: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D.擬人,“殷勤”把鳥人格化。句意:蓬萊仙山離這兒大概路途不遠,但愿青鳥能為我殷勤探望我的戀人。故選A。【答案】5.①造紙原料品種的增多
②薛濤就以芙蓉皮作紙漿
③不能大量使用芙蓉皮造紙
6.D【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處,下文“與魏晉南北朝主要以麻料為造紙原料相比,隋唐時所用造紙原料有麻類、楮皮、桑皮、藤皮等,竹紙也在這時初露頭角,還出現了一些混合原料紙”具體介紹隋唐時期造紙原料品種之多,此處應填:造紙原料品種的增多。
②處,語境是說“薛濤箋”的由來,前文說“芙蓉樹皮……可供造紙”,下句說“再將芙蓉花汁摻入紙漿”,此處應填:薛濤就以芙蓉皮作紙漿。
③處,“不過”語意轉折,下句“因為”解釋不能大量使用芙蓉皮造紙的原因,此處應填:不能大量使用芙蓉皮造紙。6.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錦繡”是比喻手法。A.比喻,琵琶聲像花下黃鶯婉轉流利的啼叫。B.比喻,以“雪”比喻浪花。C.比喻,把山河破碎比作風飄絮。D.借代,“落紅”是用顏色借代花。故選D。【答案】7.①處處有蒿子的身影②開了再謝③無法感知它們的美
8.B【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結合上下文“近在咫尺的一年蓬,叢叢簇簇”“簇生簇長”,推斷①處是說“一年蓬”到處常見,可以填入“處處有蒿子的身影”之類的內容。第二空,結合上下文“一舉就是一整個夏日,謝了又開”“無有窮盡”,推斷②處是說“一年蓬”在“整個夏日”不斷盛開又凋謝的過程,可以填入“開了再謝”之類的內容。第三空,結合下文“幼童的靈魂一直是混沌的”“沒有覺知”,推斷③處是說“我們審美能力不足”,可以填入“無法感知它們的美”之類的內容。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文中“親戚”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野艾”比作“一年蓬”的“遠房親戚”。A.運用了比喻,把雪花比作“梨花”。B.運用的是借代,用“管弦”代指音樂。C.運用了比喻,把雪花比作“殘甲”。D.運用了比喻,把“庭霰”比作“林花”。故選B。【答案】9.①他一定會以孤竹(竹子)自況②最終絕望而自沉汩羅③竹下獨坐靜聽風來會更與竹默契
10.①句子運用了比擬的手法。②表現了竹的淡雅、瀟灑、不可侵犯的特點。③歌頌了性情雅致、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品質。【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依據前文“要不……”,和后文“向楚懷王表示自己砥節立行之高潔和安窮樂志異于俗常的格調——以竹子作為喻體”,推斷屈原要是以竹子自喻會更切合自己的風格,故可填寫“他一定會以孤竹(竹子)自況”;第二空:依據后文“不至于”,推斷屈原絕望而后投汨羅江消亡的命運,故可填寫“最終絕望而自沉汩羅”;第三空:依據前文“相比于王維在夜間的竹林里又是彈琴又是長嘯,弄得一片喧嘩”,和“我則以為”推斷我以為和王維行為的反面是作者提倡的,即“竹子”“靜聽”“合適”,故可填寫“竹下獨坐靜聽風來會更與竹默契”。10.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原句運用了比擬的手法,把竹子比擬為人,有人的情感“素淡”“性喜蕭散”等性格特征。擬人化的寫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又有了擬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具體到本句,讓竹子具有了淡雅、瀟灑、不可侵犯的特點,歌頌了具有竹子精神的人性情雅致、神圣不可侵犯的品質。【答案】11.①遺傳因素的確是影響近視的原因之一②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部落近視人數激增③卻沒有起到相同的預防近視的作用
12.畫線句修改為:科學家在對美國的因紐特人部落進行調查后發現,該部落的成年人極少患有近視,但他們后代的近視卻約為50%。【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處,后文強調年輕一代的近視并非完全由遺傳導致,關聯詞“但”表示前后轉折關系,所以,前文應指“遺傳因素”的確會影響近視的產生,所以此處應填“遺傳因素的確是影響近視的原因之一”;第二處,后文說年輕的因紐特人相較于他們的父輩,戶外活動大大減少,再結合上文該部落的成年人極少患有近視,但他們后代的近視的人卻較多可知,可見,生活方式的改變與近視人數激增有直接關系,所以此處應填“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部落近視人數激增”;第三處,上文說“戶外活動多的兒童患近視的幾率較低”,關聯詞“但”表示上下文是轉折關系,所以,后文應指室內進行體育活動沒有起到相同的作用,此處應填“卻沒有起到相同的預防近視的作用”。1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橫線的句子共有兩處語病:一是成分殘缺,應在“調查后”加動詞“發現”;二是成分贅余,“約”與“左右”刪掉其中之一。畫線句應改為:科學家在對美國的因紐特人部落進行調查后發現,該部落的成年人極少患有近視,但他們后代的近視卻約為50%。【答案】13.①表現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②詩歌寫作的個性與共性③總是能夠用個性化的體驗和語言
14.文中把詩歌比喻成明燈,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歌的重要作用,即優秀詩歌既能為社會帶來希望,也能讓人們心靈美好。【解析】13.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第一句是語段的中心句。橫線前提到詩歌創作的要求,后面提到“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詩歌寫作保持介入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使之產生更加廣泛的社會影響”,再結合結論句“優秀的詩歌作品……去表現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社會生活”可知,詩歌最終還是要表現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所以此處應填“表現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第二空,話題是詩歌創作,結合“兩個方面”及“個性強調……”“共性強調……”,可知此處應填“詩歌寫作的個性與共性”;第三空,由“由此可見”推知,此處是談優秀詩歌是個性和共性的統一,結合“個性強調的是獨有的個性體驗”“去表現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社會生活”,則此處應填“總是能夠用個性化的體驗和語言”。14.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修辭手法以及其表達效果的能力。句中“詩歌”是本體,“明燈”為喻體,“成為”是比喻詞,以“照亮社會、照亮人們心靈”形容詩歌明燈般的作用,強調它能給社會帶來光明與希望,給人們以正能量的指引,讓人的心靈更純潔、更美好,文中把詩歌比喻成明燈,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歌的重要作用。【答案】15.
這意味著脂肪可能會在體內積聚
“早鳥”對胰島素也更敏感
從而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
16.示例:“夜貓子”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更大【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熬夜的人利用脂肪獲取能量的能力降低,這就意味著脂肪不能被消耗,會造成堆積,也就會“增加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填:這意味著脂肪可能會在體內積聚。第二空,此句說“早鳥”的特點,與“‘夜貓子’對胰島素不敏感”形成照應,可填:“早鳥”對胰島素也更敏感。第三空,“影響使用胰島素的方式”自然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后面也說“身體晝夜節律如何影響健康”,可填:從而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16.本題考查學生語段壓縮之擬寫標題的能力。這段文字共有四段,其中第一段是總領段落,通過比較“早鳥”和“夜貓子”的活動模式和睡眠周期,探討是否“會影響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從而得出結論:“夜貓子”增加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后面三段是對這一結論的具體分析,闡述了原理,如“‘夜貓子’在休息和運動時消耗較少的脂肪來獲取能量”“‘夜貓子’……他們的身體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水平,他們也更喜歡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而不是脂肪”“人體的晝夜節律或會影響使用胰島素的方式”等。因此這段文字主要內容就是:“夜貓子”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更大。可將其作為標題。注意字數。【答案】17.比如一個人若長期處于壓力或過重壓力之下,他的身體最終會因無力招架而崩潰。
18.示例1:逐步施壓尋找到自己的最準興奮點,賽中保持最佳狀態(以最佳狀態參賽),但要防止壓力過大。示例2:比賽中自始至終防止壓力過大(興奮過度),保持半壓力(半興奮/適當興奮)狀態。【解析】17.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子有三處語病。一是“只有……若”結構混亂,可去掉“只有”。二是“壓力和壓力過重”并列不合邏輯,并列成分詞性要一致,把“壓力過重”改為“過重壓力”;“和”表示兼有,“壓力”與“過重壓力”不能用“和”連接,改為“或”。三是“他的身體最終會因無力招架而崩潰的后果”成分贅余,也可將“的后果”直接刪去。另此段1、2句為觀點句,根據畫線句子后的“他可能……”的舉例說明可推知畫線句子意在舉例,因此句首為“比如”更合適。18.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發表觀點的能力。根據“倒U形假說”原理:取得的成績與壓力水平之間呈倒U形曲線關系:當壓力水平由低向上變化時,成績會有所提高,直至達到最佳壓力水平;而如果壓力水平再進一步提高,成績則會下降。所以賽場上要想長勝,必須保持最佳興奮水平,以達到最佳參賽狀態。要防止壓力過大,那就需要找準最準興奮點,保持半壓力即半興奮狀態。據此擬寫取勝秘訣即可。【答案】19.①海納百川
②迥然有異
③任重道遠
20.第一處:引用了民國時期的歷史認識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通過類比的手法,易于讀者理解,增強文章的可感性。第二處:引用對比的民間俗語使語言簡潔凝練、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解析】19.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依據前文“北京對多元文化”和后文“也對自身歷史……”,可知對多元文化是接納,故可填寫“海納百川”。“海納百川”,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第二空,依據前文“北京歷史文化又一高峰的……地名命名往往經過精心設計,呈現出與城內街巷……”,可知與城內街巷是不同風格的,故可填寫“迥然有異”。“迥然有異”,指彼此之間差別很大,幾乎不一樣的意思。第三空,依據后文“為了不再讓一個個承載古老記憶的老地名變成歷史,我們期待更多的老地名進入保護名錄,逐步建立地名保護名錄定期評估機制,實現名錄有序調整……”,可知保護老地名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故填寫“任重道遠”。“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途遙遠,比喻肩負的責任重大,并需要長期的艱苦努力。2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第一處引用的是民國時期的歷史研究成果,“其所以能在數百年貴族專制中幸存不廢者,譬之水滸紅樓之能在四書五經專制下自由活動也”,“譬如”表明句子用類比的手法,將老地名在專制中幸存下來的道理和水滸紅樓能在儒家傳統文化中自由流傳是一樣的道理,易于讀者理解,增強文章的可感性。第二處引用民間俗語,語言俗白、生動活潑;并俗語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更凸顯了胡同之多,不用作者具體說有多少胡同就讓人知道有很多胡同,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答案】21.示例:①不絕于耳②樂觀豁達(樂觀自信、斗志昂揚)③一望無際
22.①運用擬人和排比手法。②賦予杜鵑花人的情態,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杜鵑花的頑強生命力。排比充滿氣勢,強化情感,表達紅軍戰士以堅定信仰、不屈不撓的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暗示我們要繼承這種優秀品質,不忘初心。【解析】2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前文中,“載入史冊”說明隆隆炮聲已是過去的事物,而根據“仿佛還”可知作者想要說的是炮聲仿佛此刻還在響,故可填:不絕于耳。不絕于:絕:斷。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②語境說雖然生活異常艱苦,但紅軍將士依然保持昂揚樂觀的精神,可填“樂觀豁達”或近義成語“樂觀自信”“斗志昂揚”。樂觀豁達:精神愉快,心胸開闊,性格開朗,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③此處形容“花海”,表示一眼望不到邊,可填“一望無際”。一望無際:一眼看不到邊,形容遼闊。2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修辭手法,賞析語段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以“懷著向往藍天的堅定信念,積攢著自己的力量,不屈不撓”來描述杜鵑花,賦予其人的特點,用了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杜鵑花在惡劣環境下奮力綻放的形象,展現了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它們懷著……,積攢著……,不屈不撓地綻放……”為排比句,句式整齊,富有節奏感,充滿氣勢,讀來朗朗上口。內容上,杜鵑花象征著紅軍戰士,“堅定信念,積攢著自己的力量,不屈不撓”等內容強化情感,表達紅軍戰士心懷信仰,內心有力量,以英勇無畏的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暗示我們要繼承這種優秀品質,不忘初心。【答案】23.(示例)①眼花繚亂
②至高無上
③一紙空文
24.①A的引用不需出處,因為所引用內容只是作者語言的一部分,作者只取其意思,沒有別的用意。加上出處,反而影響語言的連貫性。②B的引用需要出處,因為作者的目的是論證觀點,有了出處就表明內容準確,有來歷,能夠增強論證的說服力。【解析】23.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處前面是“無數菜式”,“令人”表明這是給人的感覺,菜式多,人們的感覺就紛繁迷亂,所以可填“眼花繚亂”。眼花繚亂:眼睛看見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②處前面說的是“王權”,而“九鼎”又是王權最高的標志,所以這里可填“至高無上”。至高無上:高到頂點,再也沒有更高的了,形容地位很高。③處后面的例子表明前面所說的關于鼎的規定沒有用了,所以這里可填“一紙空文”。一紙空文:空寫在紙上實際不能兌現的東西(多指不能執行的條約、規定、計劃等)。24.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兩個引用的區別是有出處和沒有出處,一般而言,不需要出處,是把引用的內容化到了自己的語言中,“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只是作者語言的一部分,作者只取其意思,沒有別的用意。而需要出處,則是以有出處來表明引用內容的真實性,借以增強論證力度。據此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出答案。【答案】25.出乎意料(或“意想不到”)
如履平地(或“易如反掌”)
才華橫溢(或“出類拔萃”)
26.①只要你像駿馬,無數次奮力向前,也許有一次正好遇到了伯樂,那就是一個美好的前程。②只要你像潛龍,無數次騰躍向上,也許有一次正好鼓起了怒濤,那就是一股雄起的動力。【解析】25.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語境為常常會給自己帶來意外的收獲,可以用“出乎意料”或“意想不到”。“出乎意料”,超出人們的料想之外。“意想不到”,形容發生的事情不在自己想象的范圍內,在意料之外。
第二空,結合語境“對你來說難于上青天的事,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可能”可知這里應該是與“難于上青天”相對的,可以用“如履平地”或“易如反掌”。“如履平地”,像走在平地上一樣。比喻從事某項活動或某些事情十分輕易。“易如反掌”。指像翻一下手掌那樣容易,比喻事情很簡單,非常容易完成。第三空,結合語境“先讓自己優秀起來吧”可以用“才華橫溢”或“出類拔萃”。“才華橫溢”,很有才華,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出類拔萃”,比喻超過聚在一起的同類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眾人之上的人,含褒義。26.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仿寫句子的能力。形式上要與“只要……也許……那就是……”的句式一樣,內容上要與文中積極向上的思想一致。原句是寫雄鷹,仿句可以寫駿馬、蛟龍、雄獅、猛虎、鯤鵬等。可以寫:只要你像駿馬,無數次奮力向前,也許有一次正好遇到了伯樂,那就是一個美好的前程。或者只要你像潛龍,無數次騰躍向上,也許有一次正好鼓起了怒濤,那就是一股雄起的動力。【答案】27.①咬文嚼字
②無可厚非
③日新月異
28.①第(1)處,“處于”前有較長的狀語修飾,“狀態”前有較長的定語修飾,構成一個長單句,表達嚴密,準確,有氣勢,條理貫通,強調了閱讀的不同層面、狀態。②第(2)處,“學有所專,思而能精,知且入深”三個短句組成排比句,節奏明快,介紹了學人要達到上乘之境的做法,簡潔清晰。【解析】27.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處,語境強調體悟文章的精義,不能“死摳字眼兒”,故本處應填“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對語言文字可以推敲,字斟句酌。多用來指只注意文字的表述,死摳字眼兒。也形容故意賣弄自己的學識。第二處,根據下文對原因的解說可知,讀書只是一種消遣,不同意也沒什么大不了,故本處應填不要過分指責之意,可填“無可厚非”。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苛求。表示雖有缺點,但還可以原諒。第三處,根據語境可知,本處是在說閱讀方式變化很快的,故可填“日新月異”。日新月異: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發展、進步很快。2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第(1)處是一個長句,長句是指結構復雜、詞語較多的句子,長句的表達效果是:表意嚴密、內容豐富、精確細致。分析原句,主語是“讀書”,謂語是“處于”,賓語是“狀態”;“和進入系統閱讀、主題閱讀和深入閱讀的層面的極少數的閱讀相比”是“處于”的狀語,句子形式比較長,“基礎閱讀、憑興趣瀏覽和互聯網式速食”是“狀態”的定語,也是構成長句的部分。兩處長句部分,把大多數的讀書與其它閱讀做了對比,強調了閱讀的不同層面、狀態,使表達嚴密,準確,更有氣勢。第(2)處是三個短句,短句形式簡短,句式活潑靈動,簡潔明快,節奏感較強。“學有所專,思而能精,知且入深”形式上構成排比,內容上從“專”“精”“深”三個層面指出如何達到學習上乘之境,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答案】29.方興未艾
一概而論
根深蒂固
30.(1)運用了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離開故土的人沒有了“根”,四處漂泊的情態;(2)運用排比修辭,句式整齊,增強了語勢,突出了離開故土的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解析】29.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此處修飾“出國潮”,說其“洶涌澎湃”,說明這種熱潮還在興盛階段,可填“方興未艾”。方興未艾:事物正在蓬勃發展,不會很快終止。第二空,前面說“出國潮”背景、色彩、內涵各不相同,說明不能用同樣的眼光看待它們,又用了“不可”,可填“一概而論”。一概而論: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多用于否定)。第三空,此處修飾“觀念”,又說“安土重遷”是傳統,應強調這種觀念的牢固性,可填“根深蒂固”。根深蒂固:比喻基礎穩固,不容易動搖。3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人一離開鄉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著他們”,此句運用比喻,把“離開故土的人”比作“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形象地寫出離開故土的人沒有了“根”,四處漂泊的情態;“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運用排比,除了增強語勢之外,更突出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著他們”,強調了他們對故土的眷戀之情。【答案】31.①卻可以在這么短時間內(或者:卻可以有巨大的能量)②它們有超強的能量③“天眼”靈敏度超群
32.相似性:快速射電暴與“閃光燈”的相似處有二:一是快,二是亮。表達效果:快速射電暴是遙遠的陌生的,而閃光燈則是大家熟悉的,用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能讓讀者快速對射電暴產生直觀清晰的認識,生動鮮明地寫出快速射電暴的特點,加深讀者印象。【解析】3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由上句“它雖然僅持續幾毫秒”可知,僅持續幾毫秒,說明時間短,上句用了“雖然”,此句可以用表轉折的詞語“卻”,所以此處可以填寫“卻可以在這么短時間內”;由下句“把相當于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以無線電波釋放掉”可知,相當于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說明有巨大的能量,所以此處可以填寫“卻可以有巨大的能量”。第二空,由下句“能把原子擠成鉛筆狀,它們在活躍期間會出現劇烈的x射線暴發”可知,能把原子擠成鉛筆狀,會出現劇烈的x射線暴發,說明它們具有超強的能量,所以此處應該填寫“它們有超強的能量”。第三空,由下句“可觀測其他射電望遠鏡無法探測到的微弱信號”可知,“天眼”可觀測其他射電望遠鏡無法探測到的微弱信號,說明“天眼”的靈敏度高,所以此處應該填寫“‘天眼’靈敏度超群”。3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的能力。相似性:快速射電暴與“閃光燈”的相似處有二:結合“它雖然僅持續幾毫秒,卻可以在這么短時間內,把相當于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以無線電波釋放掉”可知,快速射電暴非常的快;“閃光燈”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非常的亮。所以二者的相似處,一是快,二是亮。表達效果:結合“而要‘看到’神奇的快速射電暴現象,就需要借助‘中國天眼’”可知,快速射電暴是遙遠的陌生的,我們看到它需要借助“中國天眼”,而閃光燈則是大家熟悉的,用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能讓讀者快速對射電暴產生直觀清晰的認識,大家都知道“閃光燈”又快又亮,所以生動鮮明地寫出快速射電暴的特點,加深讀者印象。【答案】33.①姹紫嫣紅(萬紫千紅)②望塵莫及(不可企及)
③意猶未盡
34.不能,理由:①“潮水般流瀉”運用比喻不僅生動地寫出滿山遍野繁花盛開的狀況,而且“流瀉出來”符合后句“從山腳流向山頂,從一面山坡流向另一面山坡”的邏輯。②選用“溪水”作喻體不恰當,“溪水”流動成線狀,不能表現花朵繁盛,而且“流淌下來”與“從山腳流向山頂,從一面山坡流向另一面山坡”的邏輯不合。【解析】33.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此處和“單調的灰綠”形成對比,表示春天的秦嶺花朵顏色鮮艷,種類較多,可填“姹紫嫣紅”或“萬紫千紅”。姹紫嫣紅:指各種顏色嬌艷的花朵。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競艷的春景。②此處突出“秦嶺的女紅相當好”,人間的女子不能相比,可填“望塵莫及”或“不可企及”。望塵莫及:遠遠望著前面人馬行走時揚起來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較時自謙的話。不可企及:沒有希望達到。形容遠遠趕不上。③結合“初戰告捷后”“不多久,她又……”可知是不滿足于初戰的勝利,可填“意猶未盡”。意猶未盡:指還沒有盡興。3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內容,正確使用修辭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確:不能。“潮水般流瀉”是比喻句,把花兒的遍布山野比喻為潮水的流泄,生動地寫出滿山遍野繁花盛開的狀況。流泄:迅速地流出,射出,跑過。故黃燦燦的花朵可以“從山腳流向山頂,從一面山坡流向另一面山坡”,“流瀉出來”更符合后句的邏輯。選用“溪水”作喻體不恰當,溪水:指水道窄而淺,水流速度變化多端,多處于河流上游山谷的自然淡水。“溪水”流動成線狀,不能表現花朵繁盛。流淌:液體流動。暗示流的不快,若是“流淌下來”則不可能“從山腳流向山頂,從一面山坡流向另一面山坡”,用“流淌”不合邏輯。【答案】35.①炎黃子孫②朦朦朧朧③呼朋引伴
36.①行文自由,拉近了與文中人物的距離,有利于抒發感情。②突出人類文明悠久的自豪感。③真切表達了對嫘祖等人傳播中華文明、裝點美好生活的贊美。【解析】35.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語境是“我卻一直無緣瞻仰與中華文化起源相關的遺址”,一個“卻”表示轉折,第一空應該填本應瞻仰與中華文化起源相關的遺址的“我”的身份,可填“炎黃子孫”。炎黃子孫:炎帝黃帝的后代。指中華民族。②語境是嫘祖故里在大霧中充滿神秘,給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一切都處在朦朧之中,可填“朦朦朧朧”。朦朦朧朧:指人意識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③語境是鳥兒們賣弄著清脆的喉嚨,隨著美麗少女們一路舞蹈,鳥兒們應該是成群結的,可填“呼朋引|伴”。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鳥類招呼同伴。3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代詞的作用的能力。本題,①人稱靈活變換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暢,更有利于表情達意。②第一句使用第三人稱,與“數干年”照應,在冷靜的描述中形成一種時間距離,給人類文明悠久的自豪感。③后幾句使用第一人稱,拉近了與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解讀 2
- 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中級俄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二中2025屆下學期高三物理試題第一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四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專題口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示范名校2025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含解析
- 2025年廣西安全員B證考試試題題庫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測量學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模式識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甘肅金昌市絲路眾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構造(一)-1
- 小學生運動會安全教育課件
- 扁平足的癥狀與矯正方法
- 青春健康知識100題
- 員工考勤培訓課件
- 危機處理與應急管理
- 國開電大操作系統-Linux系統使用-實驗報告
- 黑臭水體監測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3致死類的遺傳題(解析版)
- 四百字作文格子稿紙(可打印編輯)
- 中建項目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