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范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_第1頁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范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_第2頁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范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范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故宮。《明史》上說,修建這座世界罕見的巨大皇宮役使了10萬最優秀的工匠和100萬普通勞工,歷時15年才最終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面貌并無多少改動。故宮里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統皇帝溥儀。故宮一共有四個大門,東面的叫“東華門”,北面的叫“神武門”,西面的叫“西華門”,最大的便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進了午門過“內金水橋”,穿過“太和門”,便到了故宮里最大的殿“太和殿”,它是所有宮殿里最“高級”的殿了。它前面有兩對銅龜和銅鶴,象征著“國運永昌”。這座大殿建造得十分精巧,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建造技術的高超水平。后面的“中和殿”“寶和殿”的造型與“太和殿”都不一樣,這些大殿都是由很多根紅色的大柱支撐,每根大柱上都刻著一條回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格外壯觀。這三座大殿是故宮最有名氣的“三大殿”。“三大殿”后面是“后宮”,這里是太后、皇帝及后妃們起居的地方。屋里擺設著非常華麗的鑲滿各種鉆石的鐘表,每間屋子里都有一張床,床上的被子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每個桌子上都有一支紅蠟燭,蠟燭上面也盤著一條金龍。這些都體現出那個封建時代的君主生活的奢華。關于故宮的九龍壁,傳說在燒制這塊琉璃磚時,工匠們不小心把這塊磚燒壞了。這在當時可是殺頭的罪過。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位木匠得知此事,便挺身而出,連夜用一塊木料雕刻成那塊龍鱗的樣子,然后刷上厚厚的白油漆,好似剛剛燒好的琉璃磚一樣,瞞過了前來檢查的官員。隨著歲月的侵蝕,木料上的油漆紛紛剝落了,人們才發現這里原來是由一塊木料制成的。傳說的真假已無從考證,但從這個傳說中充分體現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勞動人民之間深厚的情感。北京故宮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以,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一共有四個大門,東面的叫“東華門”,北面的叫“神武門”,西面的叫“西華門”,最大的便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進了午門過“內金水橋”,穿過“太和門”,便到了故宮里最大的殿“太和殿”,它是所有宮殿里最“高級”的殿了。它前面有兩對銅龜和銅鶴,象征著“國運永昌”。這座大殿建造得十分精巧,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建造技術的高超水平。后面的“中和殿”“寶和殿”的造型與“太和殿”都不一樣,這些大殿都是由很多根紅色的大柱支撐,每根大柱上都刻著一條回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格外壯觀。這三座大殿是故宮最有名氣的“三大殿二“三大殿”后面是“后宮”,這里是太后、皇帝及后妃們起居的地方。屋里擺設著非常華麗的鑲滿各種鉆石的鐘表,每間屋子里都有一張床,床上的被子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每個桌子上都有一支紅蠟燭,蠟燭上面也盤著一條金龍。這些都體現出那個封建時代的君主生活的奢華。兵馬俑兵馬俑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它坐落在西安市臨潼區,三個坑以“品”字形排列。三個兵馬俑坑里共保存著8000多尊陶俑和陶馬,它們神態各異,形象逼真。陶俑都精神抖擻,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斷胳膊斷腿,有的半跪在地上;陶馬都體格健壯,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還有的閉目靜立。游客看著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和陶馬,怎么會不交口稱贊呢?兵馬俑里不僅有陶俑和陶馬,還有兩個做工精致的青銅馬車。一號車在古代被稱為“立車”,又名“高車”或“戎車”。它由3064個零部件組成,車上裝備齊全,如弩機、僉IJ、盾牌等,應有盡有,它就相當于是現在的警車,用來保護后面的二號馬車。二號馬車叫,,安車”,是專門給主人坐的,不管誰看上去都會覺得它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富麗華貴。這組馬車還被稱為“青銅之冠”和“國家瑰寶”。兵馬俑里面還有一部分文物一一兵器,其中在兵馬俑一號坑里有一把硬度高、光潔度高、異常鋒利的寶劍。這把劍可以用“削鐵如泥”來形容,因為它一下子可以劃破19張紙,沒想到在地底下深藏2200多年的寶劍還能如此鋒利!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我們國家的歷史瑰寶。這里的每一尊陶俑、每一尊陶馬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頤和園頤和園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約290公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二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筑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于世,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頤和園的建筑風格融合了是中國各地建筑風格的精華。東部的宮殿區和內廷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南部的湖泊區是典型杭州西湖風格,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北部的蘇州街是典型的水鄉風格。頤和園最著名的景點當屬長廊了。長廊位于萬壽山南麓,面向昆侖湖,長700多米,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游廊。長廊分為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我們都知道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但你可能不知道如今開放的頤和園也曾多次遭到破壞。清漪園于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重建,改稱為頤和園,用作消夏游樂地。1900年頤和園又不幸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1902年大體修復。之后,頤和園又多次遭毀壞,多次被修復,它就如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見證了它所在時期下中國的成長。現在,我們在感受頤和園獨特魅力的同時,更應該好好保護它!廬山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盛譽,是中國名山之一。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為舍,由此而得名。“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廬山的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其中三疊泉有“廬山第一奇觀”之稱,泉水由廬山五老峰北崖傾瀉而下,分三疊跌下。其聲萬谷震響,其形似玉龍走潭,十分壯觀。廬山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廬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約40種。廬山還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至今尚知獸類有33種,鳥類171種。廬山之麓的鄱陽湖還有世界著名的候鳥保護區,珍稀動物金錢豹分布于山麓、山頂。廬山昆蟲有2000余種,其中多珍稀品種和新品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命名的昆蟲有33種。除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外,廬山還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廬山文化內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據相關記載,有司馬遷、陶淵明、李白、蘇軾、胡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了4000余首詩詞歌賦。廬山風景優美、生物資源豐富、文化價值高,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真是當之無愧!敦煌莫高窟在甘肅省敦煌境內鳴沙山1600多米長的陡崖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700多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繪畫、彩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敦煌藝術的發源地。敦煌莫高窟保存著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還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那尊臥佛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工匠高超的技藝。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西方學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琴弦;有的彩帶飄飛,漫天遨游;有的閉目凝視,側耳傾聽……飛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