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院線制比較_第1頁
中美院線制比較_第2頁
中美院線制比較_第3頁
中美院線制比較_第4頁
中美院線制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美院線制比較論文作者詹臏論文關鍵詞院線制,論文來源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論文單位,點擊次數255,論文頁數52?58頁2003年2003月論文網/paper_46402351/本文通過分析院線制的基本概念,在介紹比較美國和中國的院線制產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院線制的特點,提出建立院線制的基本要求,以期對我國院線制度建立提供參考。一、什么是院線制院線對應的英文是theaterchain,偶爾也用theaters或者theatercircuit,chain的一個釋意是:聯號擁有共同產權或統一管理的一系列企業或機構,即院線這樣的發行放映聯合體至少包含共同名稱、共同產權或統一管理、系列電影院三個特征。為了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促進國產電影發行放映2001年12月18日頒布的《關于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中對以,院線制”替代原有的層級發行網絡做了具體規定,其中對院線制有一個具體描述: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加快結構調整,推進院線組建。由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組合形成院線,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在媒體報道中,“院線制”一般被定義為:以幾個影院為依托,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由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由于院線制度是電影市場競爭中的自然產物,是片商和影院共同利益的保證,所以基本成為國際上通行慣例。例如美國的美國多功能院線、聯美院線、索尼院線;香港的嘉禾院線、麗聲院線;中國大陸的東方院線、中華院線等。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所說的院線制在兩個不同層面提及:一是整體電影發行放映的角度,院線作為發行對象,“院線制”就是和傳統層級發行放映機制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和分帳發行等都是新的發行放映機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新機制的一個縮微,它從放映的角度來描述新的發行放映機制。二是從影院經營的角度,是影院競爭聯合的結果,因為品牌統一、資源共享、連鎖經營等運營機制,影院能夠獲得更好的銷售利潤。因此在經營角度上講,院線又和多廳影院、放映集團等緊密聯系,是一種影院經營、電影放映的模式,通常多家影院背后有一個經濟主體。二、美國院線制的發展美國電影業的發展可以劃分為“舊好萊塢”和“新好萊塢”兩個時期,其中以著名的“派拉蒙事件”為分野。在舊好萊塢時期,八大電影制片廠控制了整個電影業,當時的電影機制是電影制片公司同時進行發行和放映,它們擁有自己的大批影院,構成一個垂直的制片、發行、放映系統,這個時候的“院線”都附屬于制片公司,沒有獨立出來。在20世紀40年代好萊塢電影企業的頂峰時期的放映業的狀況是這樣的:美國全國固定電影院 23000家TOC\o"1-5"\h\z其中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掌握的 2642家固定電影院中首輪電影院有 163家其中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擁有77% 126家全國固定電影院總席位 1100萬個其中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占22% 242萬個獨立電影院網占27% 297萬個獨家經營的電影院占51% 561萬個電影院平均座位數 623個

1445個1445個897個515個獨立電影院網的平均座位數獨家經營的電影院的平均座位數以上的統計數字是舊好萊塢時期經營情況:整個美國電影企業的命脈是掌握在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的制片發行放映網的垂直系統手中,尤其是決定票房收入的首輪電影院的77%都掌握在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手里,而且它們的首輪電影院(有些稱做電影宮)的座位都在2000個以上。(注:以上數據統計見/zhou/gb/busnss/Business3.htm,轉引自周傳基《商業電影的生意經》。)正是好萊塢制片公司擁有的影院占據了太大的市場份額,因此導致數目眾多的小影院的強烈不滿。隨著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的電影市場蕭條,整個40年代一直存在這些影院對好萊塢制片商的反壟斷斗爭。這些為生存而戰的電影院主認為自己受到了歧視,因為電影制片廠不通過公開招標來發行電影,而是直接批片供應給自己旗下的影院,他們失去了獲得優秀影片首輪放映的權利即獲得最主要票房的可能性。他們訴之法律,認為電影制片公司是壟斷行為,導致漫長的法律訴訟。影響了整個20世紀40年代的“派拉蒙事件”最后終于以“承諾法令”結束。根據這個法令,好萊塢制片公司不能擁有電影院,所以他們必須出售全部所有影院,除非法院允許,他們不得擁有、建設和操作影院。這樣,原有一體化程度更高、綜合性更強的電影工業被改變了,因為電影制片公司失去了放映這一重要的環節,垂直的商業機制被打破,原有電影發行機制改變后,電影終端零售不再由電影公司控制。新的產業結構的格局隨之形成,電影工業被橫向劃分為制片、發行和放映三大塊,并且隨著市場競爭在各自層面上逐漸整合,再次分別歸屬于幾家大型企業。美國新院線的形成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是制片廠縮減電影生產,提高拷貝的銷售價格;二是電視奪走了影院的很多觀眾,因此小影院必須付出更高的錢購進產品然后賣給較少的顧客。為此,影院一方面采取多廳影院的方式提供更多的選擇可能性來吸引觀眾,一方面擴大規?;蛘呗摵辖洜I以從發行公司那里獲得更好的影片并降低成本。所以,產業的低迷和市場的競爭自然導致了多廳影院的出現和影院的院線經營,并且隨著競爭加劇,院線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產業尤其電影放映業的橫向整合的過程中,大型院線逐漸出現。目前,和制片、發行逐漸集中于幾家大企業一樣,美國的電影放映業也由幾條大院線所控制,如Regal、AMC、Cinemark、Carmike等。有數據表明,在全美30000塊銀幕中,這些大院線控制著約14000塊,占45%,但是這些院線占據了80%以上的放映收入。(注:數據來自周鐵東《略論推動好萊塢電影發展的主要動力》,《電影藝術》,2001年第2期,第6、7頁。此部分論述還參考了(法)達尼埃爾?魯瓦約著,馮韻文譯《好萊塢》,商務印書館,1996;ArthurDeVanyandRossD.Eckert:《MotionPictureAntitrust:TheParamountCasesRevisited》,ResearchinLawandEconomics,Volume14,pages51-112。)下表為美國2000年大型院線數據資料比較:(注:引自AMCEntertainmentInc.的2001年公司年報,該年報使用數據源于ListingofU.S.andCanadianExhibitors(asofJune1,2000)intheNationalAssociationofTheatreOwners2000-01EncyclopediaofExhibition0)附圖三、中國院線制的發展(注:本章討論院線制,并不涉及諸如20世紀上半葉在上海的小型院線以及港臺地區,主要針對中國大陸地區。)解放后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電影發行放映體制一直是“統購統銷”+“層級發行”模式,即大小制片廠生產影片后一次性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入輸出公司(簡稱中影)買斷,后者再分別經按照省、市、縣這樣的行政層級的發行公司發行到各電影院。但是這種模式存在于計劃經濟體制下,不適應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導致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對我國電影工業的萎靡必須承擔一定責任。并且自1984年開始電影制片不再由國家統一撥款,電影的發行放映也需要一個與之配套的市場機制。我國電影發行放映改革先后經歷兩次重要時期,其標志年份一是1993年,以《關于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業內常稱三號文件)和《電影行業機制改革方案實施細則》為主,輔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影片購銷暫行辦法》等政策出臺為代表;二是2001年,以《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業內常稱1519號文)等政策為代表。1993年正式出臺的相關政策里面并沒有談到“院線”,但是院線制的起步卻與此次電影機制改革緊密相關。此階段的電影機制改革最重要的內容是電影制片廠自辦發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影片直接銷售給各省和省以下的電影公司,可以和發行部門實行發行收入分成(這開始了早期的分帳發行機制)。此舉在很大程度上對電影發行起到了很大的改革促進,但是對放映的影響有限。因為電影院仍是國有,被納入地方行政管理范圍內,加上電影院設備和管理落后,因此整體發行成本較高、發行混亂,省級電影發行公司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中影公司在地方上獲得壟斷性。電影發行和放映是一個整體,相互制約,分帳發行和院線制度以及多廳影院等都緊密相連,由于我國當時無法建成院線,制片廠由面對一個壟斷性的中影改為32個壟斷性的省級電影發行公司,所以改革的成效有限。正是基于這樣,2001年才出臺進一步的深化電影改革意見,并促進院線建立。市場競爭卻使得一些先行者在1995年前后就開始了院線制的探索,摸著石子過河,付之具體實踐。其中包括福建、上海、四川等地出現了第二發行渠道,這些發行渠道所面向的主體影院構成了獨立于省級發行公司所控制的影院以外的“院線”,因此某些省出現了這種院線雛形。最關鍵的是,這種模式即省內電影院聯營代表了我們對院線的認識。2001年12月18日廣電總局和文化部頒發的《關于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提出院線制將成為我國電影發行放映的主要機制,10條細則中4條用于明確院線的建設和發展,其中包括帶有行政色彩的政策:實行以院線為主的發行放映機制,減少發行層次,改變按行政區域計劃供片模式,變單一的多層次發行為以院線為主的一級發行,發行公司和制片單位直接向院城公司供片;有條件的地區,要盡快組建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院線;鼓勵有實力的院線跨省經營。凡是在2002年6月1日之前沒有形成院線的地方,將停止向其供應進口分帳影片(經批準的地區除外)。2002年10月1日之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要率先組建兩條院線,否則將停止向其供應進口分帳影片。也包括明確院線組建的具體內容:組建院線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和要求:(1)10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的專業影劇院,其中實行計算機售票的影院不少于8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于8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省內院線,由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備案。(2)15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且影劇院分布在不同省級區域的專業影劇院,其中計算機售票不少于10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于10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跨省院線,協商跨區域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后,報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批,并向有關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抄送批件。(3)一個省的院線組建最多不超過三條。以簽約形式組合的院線,簽約期不少于3年(含3年)。一個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線。簽約期滿后,可以重新進行選擇。這種改革一方面是基于1993年政策推動的改革并不徹底,新的地方壟斷和中間發行環節仍然導致機制不暢;一方面是推動國產片的生產發行放映的任務日趨緊迫。院線制改革總體上再次將原有產品流通鏈條中的“發行”一節縮減,在院線中包含了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而各電影制片廠和中影直接面對院線發行,以期達到減少發行層次,合理分配制片發行放映三方利益。由于對院線公司的運營管理有具體審核要求,尤其是國產片放映時間要達到2/3,這樣不僅僅有利于發行放映的管理,對于電影生產會起到直接促進。據中國電影集團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消息,截至6月1日,已批準成立的30家省內和跨省院線,含電影院846座,1536塊銀幕。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等9省、自治區獲準緩建院線。(注:楊陽《綠芥刑警首發出場》,《北京晨報》,2002年6月4日。)就這樣,在市場競爭基礎上,行政推動的各大小省級院線紛紛下水。但是由于轉換時間只有6個月,影院之間很難形成緊密的資本紐帶,還必須在隨后的日子里不斷調整、變革。四、美中院線制特點比較美國院線制的形成是以市場為主導推動,而我國院線制形成則是行政推動。上述介紹了作為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院線制在中美的發展歷程比較:在美國最后形成的是制片公司面對若干全國性、鏈條狀院線進行發行,而我國目前則總體上是面對若干區域性、塊狀院線進行發行(院線主要是省級院線,少數跨省院線也是以某個省為主導)。相比美國的電影發行放映機制,我們目前的院線制最關鍵是沒有實質意義的“首輪放映”,即使A省市以較高價格獲得所謂首發,但是對其它地區院線放映影響甚微,這樣首輪放映不能獲得首要票房,也導致為獲取首發權的而支付給制片廠的價格不會太高。這種機制相比以前雖然更為規范、簡潔,但是對市場潛力的挖掘卻有限。相比整體機制,作為院線本身,美中院線的差別顯得更為明顯。由于目前我國院線剛剛下水,因此結合以前實踐和目前狀況,其差別主要體現在資本關系、影院建設和市場運作三個層面。在比較中,美國一般以目前經營狀況良好的AMC院線為代表。1、院線的資本關系通常院線運作公司和下屬影院的關系分為四種,根據關系緊密依次為:直屬、參股或控股、契約、自愿。前兩者主要的紐帶關系是資本,而后兩者則是供片;以資本為紐帶的院線又稱緊密型院線,以供片為紐帶的則是松散型院線。以AMC院線為例,該院線由AMCEntertainmentInc,所有,后者是一個上市公司,總資產為1,047,264,000美元,截至2001年3月底,該院線一共有180個電影院。AMCEntertainmentInc.旗下有若干分公司,其中AmericanMulti-Cinema,Inc,和AMCTheatresofGanada負責經營北美地區的影院,而AMCEntertainmentInternational,Inc.則負責北美以外的影院發展,如法國、香港、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地的影院,此外該公司的廣告宣傳則由分公司NationalCinemaNetwork,Inc.負責。這種以資本緊密連接的院線能夠更加有效的進行各種資源共享,統一品牌和統一管理。目前我國形成的院線中,上列四種關系均有,但直屬或有較強股份聯系的較少,較多是以自愿或者契約的方式。例如早期上海永樂院線就有部分影院因為供片關系,自愿加盟院線,而在行政促成的省級院線中,則很多是契約加盟。資本關系的緊密往往與地方放映業的市場發展程度相關。由于我國院線的早期發展中,主要是因為第二發行渠道搞活機制,由它們面對的供片影院組成的聯合體成為我們對“院線”的理解,因此這種以“供片”的自愿、契約關系的院線模式也相對占據主流。除了上述在“院線”發展過程中形成這種“供片”聯系影院組成聯合體以外,院線缺乏資本聯系還有以下兩點原因:一是因為電影院原屬國有單位,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了復雜的資本關系,產權分屬不同的部門來管理,而且省、市、區、文化局、工會、共青團等都可能有自己的影院,導致影院規模小,產權復雜,很難實現資本鏈接,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投資現代化的多廳影院需要高額投資,就目前估計一座多廳影院的投資額不低于1000萬元。因此前期民營資本進入比較謹慎,同時對外資限制較多(與加強院線建設的政策同時出臺了放寬影院投資的限制并提供貸款的優惠政策),加之以前流通環節的主體發行公司規模有限,因此少有一個公司主體投資多家影院構成院線的情形。實際情形也不乏資本聯系較為緊密的例子,例如上海永樂院線的主體永樂股份有限公司因為市場進入較早,資本雄厚,旗下有較多直屬影院例如永樂宮、新上海影都等,也有一些參股影院如國際、江寧、西海、平安、銀河等。雖然市場機制較好或改革在先的地區建立的院線可能有相對較為緊密的資本關系,但各地匆忙建立的院線中,較多還是影院和發行主體等之間的契約關系,通過供片聯系在一起。因為所有權不同,所以院線公司對各影院沒有人事權和經營管理權,這樣分而治之仍然比較普遍,很難形成美國院線那樣的資本流通、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和共同形象,經營效率也勢必難以保證。2、院線的影院情況在電影放映業中,多廳影院因為能夠提供給觀眾更多的選擇性,所以能夠吸引受眾。與此同時,因為大量資源共享,能夠降低成本,它已經經歷的市場檢驗,是更好的影院建設、經營模式。在美國,讓單個影院擁有更多廳即屏幕數量,是獲得更好經營效益的重要手段。AMC即借此在市場低迷時仍然保持上升勢態。根據早期的資料,AMC公司5廳以下影院每名觀眾的平均營業收入為0.30美元,5—9廳影院平均營業收入為1.06美元,9廳以上影院為1.2美元——放映廳越多,利潤率越高。(注:數據來源據周鐵東《AMC:經營有方的美國第三大院線》,《中國電影市場》,1996年第5期。AMC影院發展迅速,目前每影院屏幕數更多,但數據顯示的規律依然有效。)AMC在近年的發展更是強化了這一理念,2001/3/29 2000/3/301997/4/3如下表顯示:1999/4/11998/4/2AMC總影院數180211228233229AMC總屏幕數2,7682,9031,9572,7352,442平均每影院屏幕數15.413.811.710.78.6上表即可看出,AMC院線的影院數或者總屏幕數都有波動,但是平均每影院的屏幕數卻一直保持明顯增長。目前,根據報道,我國目前組建成的30條院線的影院達800多個,屏幕數達1500多塊(注:根據楊陽《綠芥刑警首發出場》,《北京晨報》,2002年6月4日的報道,電影院和屏幕數分別為846座和1536塊;根據傅旭明《院線制能救中國電影業嗎》,《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6月11日的報道,電影院和屏幕數分別為872座和1581塊。),平均下來每個影院的屏幕數少于2塊。這一嚴峻現實將直接導致影院經營利潤的相對偏低。不僅單個影院的屏幕數即廳數無法和美國大院線相比,而且每條院線的影院數或者屏幕數也相差深遠。如上AMC院線的影院數和屏幕數分別為180座和2,768塊,而根據上述報道計算,我國平均每條電影院線的影院數目不到30座,屏幕數為50塊。再看院線的布局情況,我國目前的30條院線中,19條都是省市內的院線,而且另外11條跨區域院線都是以單個省市為主,略擴大到周邊省市。比較AMC院線,它遍布美國的影院有164座,共2,450塊屏幕,另在加拿大有5座影院122塊屏幕,在日本、法國、香港、瑞典、葡萄牙等海外影院共有11座196塊屏幕。對比以上數據,因為我國院線目前小院線多、大院線少;單廳或雙廳影院多、多廳影院少,小區域院線多、全國性院線少等現實狀況,院線難以形成規模。所以導致發行放映不可能短期形成全國性的鏈狀結構,而只能是塊狀結構,這樣導致如上所述的區域發行為主,票房競爭尤其首輪競爭無法為制片公司帶來更好利潤,區域壟斷也難以徹底根除。3、放映影片的策略院線放映影片的策略最關鍵取決于影片數量,影片數量決定了影片的選擇空間以及影院是否能夠針對自己的觀眾群體播放影片。美國每年大約拍攝約2000部左右電影,僅美國電影協會(MotionPictureAssociationofAmerica,簡稱MPAA)會員單位發行的新影片近年都是200部左右,如1998年的221部,1999年的213部,2000年的191部和2001年的189部,而據MPAA統計,上述年份總計發行的新電影數目依次為490、442、461、462部。(注:數據源于美國電影協會(MPAA)發布的《2001EconomicReview》,參看/useconomicreview/)這樣加上重新發行的舊電影、國外影片等,AMC能夠保證充足的片源,能夠保證院線的大小影院連續不斷有影片播放,連續吸引觀眾進入影院,并且根據當地觀眾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片和安排放映時間。按照市場規律,一條院線每年需要的影片數量為00部左右。而我國去年國產片88部,引進大片10部等總共可供播放影片總數也才100部左右,只能假設所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