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9課《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9課《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9課《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9課《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皇帝的新裝》執教者授課班級授課時間第14周,星期5,第1、4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童話以及與安徒生有關的文學常識。2.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分析人物形象。【過程與方法】1.通過朗讀和表演的方式,揣摩人物形象。2.自主、合作、思辨探究的學習方法理解文章主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聯系現實生活,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2.培養敢說真話的優秀品質,做一個敢于說真話的人。重點1.把握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2.引導學生體會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難點1.把握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2.引導學生體會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主要教學過程備注第一部分安徒生與童話1.猜作者,明體裁.出示畫面《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猜作者。(明確:作者安徒生;體裁都是童話)2.知作者,解背景安徒生(1805--1875)漢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多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到世界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1835年開始寫童話,他的作品“給全歐洲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3..曉童話,知特點明確: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的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運用夸張手法編寫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對兒童進行知識與思想啟蒙教育。4.重積累,析字詞炫耀稱職滑稽陛下頭銜賜予駭人聽聞御聘爵士更衣勛章隨聲附和欽差大臣第二部分:速讀理情節1.試用一句話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明確:寫了皇帝酷愛穿新衣服,卻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身裸體參加游行大典的故事2.文中主要寫了哪些人物?明確:皇帝、騙子、老大臣、官員、騎士、百姓。3.文章的線索是什么?是如何圍繞它展開故事情的?明確:A.新裝:皇帝“愛”新裝(引子),騙子“做”新裝(開端),君臣“看”新裝(發展),皇帝“穿”新裝(高潮),孩子“揭”新裝(結局)B.騙:騙子行“騙”,皇帝受“騙”,官員助“騙”,百姓傳“騙”,孩子揭“騙”。,昏庸無能。2.(出示皇帝最新的一條朋友圈:我今天的新衣服好看嗎?)你們認為點贊的會哪些人呢?過渡語:正是因為皇帝的愛慕虛榮與昏庸無能,給了騙子可乘之機。3.騙子會給皇帝的朋友圈評論什么?明確:我們能夠織出人類所能想到的最美麗的布,這布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4.面對這么神奇的衣服,皇帝、老大臣、誠實的官員以及騙子他們的表現又如何呢?我們要聽其言、察其色、觀其行,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樣的人!我們先來看看皇帝是如何想的,他是如何表現的呢?皇帝:(請學生演讀)“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這樣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國里哪些人是不稱職的;我就可以辨別出哪些人是聰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們馬上為我織出這樣的布來!”(二)識大臣過渡語:皇上非常的急切想要見到這衣服,于是派出了老大臣。老大臣:(請學生演讀)“愿上帝可憐我吧!”“我什么東西也沒有看見!”“我的老天爺!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一點。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難道我是不稱職的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心理描寫,讀的聲音可以小一點,指導讀者的神態表情動作。)“哎呀,美極了!真是美妙極了!”“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我對這布料非常滿意。”(語言描寫,讀出夸張的語氣。)(三)識誠實的官員過渡語:皇帝聽了老大臣的話,信了嗎?他仍不放心,又派去了他認為稱職、最誠實的官員去了,誰來讀一讀呢?誠實的官員:(請學生演讀)“我并不愚蠢啊!”“這大概是因為我不配有現在這樣好的官職吧?這也真夠滑稽,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是的,那真是太美了!”(四)課本劇表演過渡語:同學們讀得都很精彩,把皇帝的昏庸無能、愛慕虛榮、愚蠢、自欺欺人;老大臣、誠實的官員:膽小怯弱、虛偽、愚蠢、自私、阿諛逢迎的性格特點都讀出來了!皇帝身邊最信任的近臣尚且如此,那么大家現在能理解騙子為什么成功了吧!俗話說得好,生活不易,全靠演技,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皇帝穿新裝時,騙子和騎士的表現。請看大屏幕上的劇本,同學們可以小組合作探討一下劇本內容,一會我們可以推薦同學上來表演。我們表演也是有要求的,優秀的舞臺劇演員要面向觀眾,記熟臺詞,同樣的我們也要做文明觀眾,尊重演員的表演。屏顯劇本:(學生表演)人物:皇帝騙子甲乙幾個騎士場景:第二天。騙子織布的地方。有大鏡子。皇帝帶著一群最高貴的騎士們來了。兩個騙子各舉起一只手,好像拿著一件什么東西似的。對話:騙子甲乙:“請看吧,這是褲子,這是袍子,這是外衣。這些衣服輕柔得像蜘蛛網一樣,穿的人會覺得好像身上沒有什么東西似的,這也正是這些衣服的優點。”幾個騎士:“一點也不錯。”騙子甲乙:“現在請皇上脫下衣服,好讓我們在這個大鏡子面前為您換上新衣。”動作:皇帝把衣服脫下。兩個騙子裝作一件一件地把新衣服交給他。他們在他的腰周圍弄了一陣子,好像是為他系上一件什么東西似的——這就是后裙。皇上在鏡子面前轉了轉身子。皇帝:“我已經穿好了。這衣服合我的身么?”大家都說:“上帝,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這真是貴重的衣服。”過渡語:太棒了!同學們不去做小演員真是可惜了,我們給這一組同學一點掌聲!老師一晃神以為這位皇帝都準備好要游行了呢。因為疫情,文中的這個皇帝開直播游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第四部分:品讀悟主旨過渡語:皇帝游行直播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你們看,好多彈幕都在夸贊皇帝的新裝漂亮。有一個彈幕顯得“不和諧”:一個小孩子頭像的彈幕發言:“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這條彈幕瞬間獲得了幾萬的贊。1.同學們,你們認為皇帝的新裝好不好看?(若生回答好看,師:但是有人提出了疑問;若生回答不好看,師提問學生:為什么不好看?)2.好多人都認為皇帝的新裝好看,但是夸皇帝新裝好看的彈幕幾乎沒有贊,反而這條說皇帝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的彈幕獲得了很多贊,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明確:因為騙子說“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大臣們怕人說自己不稱職,老百姓怕人說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說不稱職,又怕被人說愚蠢,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都不敢說真話了。(再次點撥人物性格特點)3.我們都知道其實皇帝確實是什么衣服都沒穿,可這場騙局為什么最后是由一個小孩子來說出真相的,而不是其他人呢?(如果是官員、百姓說出真相會怎么樣?)4.比較結尾:下面的結尾與課文的結尾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哪個好?這樣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游行起來了,孩子們看到了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后面的襯裙多么美麗啊!衣服多么合身!”誰也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看不見什么東西,因為這樣就會暴露自己不稱職,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從來沒有得到這樣普遍的稱贊。“可是他什么也沒有穿呀!”一個小孩子的爸爸最后叫出聲來。“伙伴們,你聽這大人的聲音!”那個孩子說。于是孩子們把這大人講的話私自低聲地傳播開來。“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有個大人說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實在是沒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孩子都說。點撥:如果小孩子會說假話了,他們是怎么學會的呢?大人在影響孩子們,成人世界的心態在污染孩子。所以我們認為如果這個世界,還有一個真誠的聲音,它應該首先屬于誰?我們這些大人,曾經也是小孩子,他們就在生活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了說假話。那么同學們,今天你能不能對在場的大人說點什么話?屏顯:安徒生:“我用我一切感情和思想來寫童話,但是同時我也沒有忘記成年人,當我在為孩子們寫一篇故事的時候,我永遠記得,他們的父親和母親也會在旁邊聽。”明確:因為小孩子天真無邪,無私無畏,所以敢說真話,一個側面反襯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虛偽。作者安排小孩子來說出真相是告誡人們應該保持天真純潔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同時,“小孩子”身上寄托了作者對戳穿虛偽、改變現實的理想。同時也在呼吁大人不要說假話,以致于影響了孩子。背景資料:這篇童話寫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丹麥成為英國的附庸國,丹麥人民身受本國封建階級和英國資產階級的雙重剝削,過著饑寒交迫的貧困生活,而封建統治階級則窮奢極欲,揮霍無度。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安徒生根據西班牙一則民間故事改編了《皇帝的新裝》,無情地嘲諷了貴族、宮廷的丑惡行徑,深刻地解剖了當時社會的病狀。4.講到這里,我們知道了這篇童話記敘了丹麥的一個愛慕虛榮、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上當受騙的故事。剛剛老師說的話里的“丹麥”準確嗎?明確:不準確,安徒生是丹麥的,但文章中并沒有說這個皇帝是丹麥的,這說明了現實中這種虛偽、不敢說真話的現象的普遍性。現實生活中不敢講真話的人還有很多,你們能舉些具體事例嗎?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點撥:應該保持天真純潔的童心,無私無畏,敢講真話!這就是安徒生先生寫這篇童話的意義,安徒生通過塑造皇帝、老大臣、誠實的官員、騙子等人物形象,讓我們大家知道敢說真話的重要性。老師也有感而發,也要發一條彈幕。(再次明確童話的文體知識)(師發彈幕:我們大家應該做一個敢于說真話的人,為構建誠信社會作出貢獻!)第五部分:想象織真衣過渡語:游行大典完畢,回宮后,事情將會怎樣呢?請大家結合我們學習的內容展開想象,運用適度夸張,給文章加個結局。想象訓練:想象皇帝在游行結束后會怎么樣?給文章加個結局。三、作業布置想象訓練:想象皇帝在游行結束后會怎么樣?給文章加個結局。(用希沃投屏展示學生想象成果。)四、板書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