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作用_第1頁
第三章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作用_第2頁
第三章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作用_第3頁
第三章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作用_第4頁
第三章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作用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主講人:劉曉煜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第三章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性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國的氣候千差萬別熱的地方可以在石頭上烙大餅冷的地方可以哈氣成冰干旱的地方百年難享滴水之恩濕潤的地方幾乎天天下雨一月黑龍江是什么因素造成這種景觀上的差異?一月海南思考:相同緯度,兩地的景觀差異為什么如此之大?

你認為這主要受哪一自然地理要素影響形成的?撒哈拉沙漠長江熱帶荒漠景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第三章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和區域差異

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主講人:劉曉煜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一、地理環境1.分類{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活動深圳世界之窗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說出以下景觀分別屬于哪種類型的地理環境?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一、地理環境1.分類{2.自然地理環境(1)概念:是存在于人類社會周圍的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基礎,又稱自然環境(2)組成要素: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氣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以紅樹林為例說說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一、地理環境1.分類{2.自然地理環境(1)概念:是存在于人類社會周圍的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基礎,又稱自然環境(2)組成要素: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一、地理環境1.分類{2.自然地理環境3.人文地理環境:是人類在自然地理環境基礎上改造形成的與自然地理環境有著內在聯系的、具有地域分布規律的人工環境。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思考:“海邊公園、學校、法院都是人工建設的,所以都屬于人文地理環境。”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提示】不對。像學校、法院等并不按自然規律發展演變,不具有地域分異規律,因此不屬于人文地理環境,應當屬于人工環境中的人文社會環境。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一、地理環境二、氣候——一種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1.概念: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氣候——一種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概念;影響氣候的因素:1.太陽輻射2.大氣環流3.下墊面因素4.人類活動思考:為什么赤道與兩極的氣候差異如此之大?主要受哪個因素的影響?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一、地理環境二、氣候——一種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1.概念: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1)太陽輻射——造成氣候差異的根本原因非洲大陸的氣候為什么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探究: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緯度上分布不均,使地球上的熱量隨著緯度的增高而減少。(1)太陽輻射——造成氣候差異的根本原因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赤道太陽輻射遞減遞減撒哈拉沙漠和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為什么存在那么大的差異?是由于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哪一種因素不同造成的?思考: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思考:為什么撒哈拉沙漠地區和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氣候差異如此之大?主要受哪個因素的影響?(2)大氣環流——造成氣候差異的直接原因30oN附近

大陸西部

大陸東部

環流形勢終年受副高和信風控制

季風環流

氣候特征終年炎熱干旱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

季風氣候大氣環流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熱量和水分的交換,調整了全球熱量和水分的分布。第一節氣候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一、地理環境二、氣候——一種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1.概念: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1)太陽輻射——造成氣候差異的根本原因(2)大氣環流——造成氣候差異的直接原因熱草熱沙地中海溫海溫季亞季熱季溫陸600N200N300N400N100N500N350N250N100N熱雨思考:倫敦與莫斯科的氣候有何差異?主要受哪個因素的影響?氣候類型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全年降水情況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大小較少較多(3)下墊面因素:

①海陸差異的影響大小ABC探究:觀察圖中A、B、C、D四地分別是什么洋流經過,分別形成什么氣候類型,思考洋流對一地的氣候有何影響。D(3)下墊面因素:

②洋流的影響洋流寒流暖流降溫減濕增溫增濕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寒冷干燥如: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與沿岸的寒流影響密不可分;

倫敦溫暖濕潤的氣候主要受沿岸的西風和暖流的影響而形成。(3)下墊面因素:③海拔高度影響山地與附近平原各月氣溫(℃)的比較思考:泰山與濟南的氣溫相差較大的原因是什么?

地點1月4月7月10月年平均

泰山5.96.55.86.5

6.2

濟南

9.010.8

10.4

9.9

10.0(3)下墊面因素:④地形坡向影響迎風坡上升的濕潤氣流帶來降水,而背風坡下沉氣流帶來干燥的空氣看動畫演示地形雨的形成.swf(4)人類活動

①釋放廢熱討論:人類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向大氣釋放廢熱?火電廠的廢熱釋放(4)人類活動

②改變大氣成分討論:人類是怎樣改變大氣成分的?這樣會導致氣候如何變化?工業廢氣排放(4)人類活動

③改變下墊面性質討論:人類通過哪些途徑改變下墊面性質?這樣導致氣候如何變化?灌溉砍伐森林案例研究上海的“熱島”效應思考:1.什么是城市“熱島”效應?哪些因素導致城市“熱島”效應?2.城市熱島效應會產生哪些影響?3.利用熱力環流的知識畫出城市與郊區的環流圖。

市區郊區郊區AA郊區郊區請用熱力環流的知識解釋城市“熱島”效應對環境的

影響,并說說上海市今后的造林重點區應在哪里。本節課知識小結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基礎改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③地形的影響①海陸差異②洋流的影響④其他因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記住并能分析課本上的實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季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寒帶苔原氣候極地冰原氣候100N900N500N350N250N00

300N200N00N900N600N400N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特殊地區的氣候類型(1)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來自海洋的信風+地形迎風坡+沿岸暖流”,如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部和中美洲東北部。(2)赤道地區的熱帶草原氣候—“地勢高”,如東非高原地勢較高,上升氣流弱,形成熱帶草原氣候。(3)西風帶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西風帶內但地處山脈的背風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4)受地形影響的氣候分布:如南美洲西海岸的氣候南北狹長、東西狹窄是受安第斯山脈的影響。課后查找有關資料,了解在人類歷史中,氣候經過了哪些變化,氣候的每一次變化對地球上的動植物和人類有何影響。課后活動教材深化透析圖標解讀1.教材

圖3-1-1撒哈拉沙漠景觀和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景觀的對比我們根據景觀圖比較撒哈拉沙漠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景觀差異,結合位置圖分析兩地自然景觀差異的形成原因。比較景觀差異主要從植被、土壤等方面入手;分析景觀差異成因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方面入手,重點抓住兩地的氣候差異及其成因。兩地景觀差異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地區撒哈拉沙漠長江中下游地區自然景觀自然帶熱帶荒漠帶和亞熱帶荒漠、草原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植被熱帶荒漠和亞熱帶荒漠、草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土壤荒漠土紅壤動物鴕鳥獼猴、靈貓地區撒哈拉沙漠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因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太陽輻射緯度低,太陽輻射強,氣溫高緯度稍高,太陽輻射稍弱,氣溫較低大氣環流受信風帶或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干燥少雨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沛2.教材圖3-1-2坡向對氣候的影響圖中表示迎風坡上升的濕潤氣流帶來降水,而背風坡下沉氣流帶來干燥的空氣。這是因為,濕潤氣流在沿著山地的迎風坡上升過程中,由于高度的上升,氣溫隨之降低,氣溫降低后,空氣中的水凝結而成云致雨,這就叫“地形雨”。在山的背風坡,由氣流在下沉過程中,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氣溫不斷升高,空氣中的水汽不易凝結,故空氣干燥,云和雨難以形成。3.教材圖3-1-3海拔對氣候的影響本圖主要說明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的規律: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離地面越近,獲得的地面輻射越多,氣溫越高;離地面越遠,獲得的地面輻射越少,氣溫越低。大致是高度每增加100米,氣溫平均下降0.6℃。1.教材P63思考氣候的指標有:氣溫、降水、干燥指數等;主要指標有氣溫和降水。2.教材P67思考(1)城市熱島效應,通俗地講就是由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區中的氣溫高于外圍郊區的現象。在氣象學近地面大氣等溫線圖上,郊外的廣闊地區氣溫變化很小,如同一個平靜的海面,而城區則是一個明顯的高溫區,如同凸出海面的島嶼,由于這種島嶼代表著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活動點撥(2)在“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城市上空的云、霧會增加,使有害氣體、煙塵在市區上空積累,形成嚴重的大氣污染。人類有許多疾病就是在“熱島效應”下引發的。醫學研究表明,環境溫度與人體的生理活動密切相關。環境溫度高于28℃時,人們就會有不舒適感;溫度過高就易導致煩躁、中暑、精神紊亂;氣溫高于34℃,并伴有頻繁的熱浪沖擊,還可引發一系列疾病,特別是使心臟、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死亡率明顯增加。高溫還可加快光化學反應速率,從而提高大氣中有害氣體的濃度,進一步傷害人體健康。1.上海的“熱島”效應,是典型的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性質,進而影響氣候的例證。原因: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建筑物等不斷增多,植被稀少,交通工具和工業生產消耗大量燃料,釋放大量廢熱,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案例研究2.對城市氣候的影響,形成城市與郊區之間的熱力環流,如下圖:(1)當大氣環流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