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農畜牧學通論復習資料_第1頁
南農畜牧學通論復習資料_第2頁
南農畜牧學通論復習資料_第3頁
南農畜牧學通論復習資料_第4頁
南農畜牧學通論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農畜牧學通論復習資料

畜牧學畜牧與獸醫的關系畜牧業的作用與地位成就與存在的問題如何教、學好畜牧學現代畜牧業三大矛盾不斷增加的對畜產品需求量與自然資源的匱乏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現代畜牧業生產方式與自然、社會、倫理之間的沖突不斷增加畜牧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存方式產生的影響愈演愈烈畜牧學的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家畜育種學?家畜繁殖學?家畜飼養學?養豬學?養禽學?養牛學畜牧業的作用與地位提供肉、蛋、奶、毛、皮等重要生活資料提供役力伴侶、競賽動物增加農民收入我國畜牧業發展的成就改革開放30年,畜牧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巨大,基本滿足國民消費需求建立了完善的生產技術與疫病防控體系靈活多樣的產業運作模式肉類總產量及排名豬肉總產量及排名禽肉生產及排名我國畜牧業存在的問題生產技術水平整體不高市場波動大養殖風險高畜牧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產品的安全性有待加強疫病防控有待加強服務體系不盡完善出欄率出欄率:衡量養豬效率的指標豬出欄頭數:指報告期內已出欄銷售和自宰自食的全部肉豬頭數,但不包括小豬、乳豬期內出欄頭數出欄率=———————×100%期初存欄頭數未掌握生產中的關鍵環節種源生產方式落后疫苗、獸藥與診斷試劑動物營養標準與飼料加工設備屠宰、加工與產品開發瘦肉精、速生雞事件、馬肉風波、假羊肉、黃浦江死豬事件畜禽營養與飼養原理畜禽的消化與吸收特點營養物質的功能與消化代謝各類飼料營養特性飼料配合和加工調制植物與動物體的化學組成動植物化學元素組成飼料的主要營養成分單胃草食家畜消化系統和消化過程的特點:消化系統的組成與單胃雜食動物相似;盲腸和結腸發達,微生物可消化纖維素并合成維生素;草食為生,但對纖維素的消化能力不如反芻動物;馬無夜草不肥假反芻動物,兔家禽(poultry)消化系統和消化過程的特點:沒有牙齒,無咀嚼功能嗉囊,儲藏食物、適宜微生物棲居腺胃,分泌胃蛋白酶原、HCl肌胃,利用沙石子物理消化。腸道,短,飼料從入口至排出時間短除鵝、火雞外,粗纖維分解能力弱概略養分國際上通常采用1864年,德國Weende試驗站的Hanneberg提出的常規飼料分析方案,即概略養分分析方案(FeedProximateAnalysis),將飼料中的養分分為六大類養分的基本功能1.動物體的結構物質2.動物生存和生產的能量來源3.動物機體正常機能活動的調節物質4.形成產品———附屬功能國際飼料分類?粗飼料?青綠飼料?青貯飼料?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礦物質飼料?維生素飼料?添加劑粗飼料:自然含水量青綠飼料含水量>45%,植物性飼料特點:1.含水量高、干物質含量低水生植物95%2.粗纖維含量少、無氮浸出物多3.消化率高,反芻動物75-85%4.含有多種維生素青貯飼料是一種利用微生物發酵和化學方法,在密封條件下調制并貯存青綠飼料的方法。特點:較好地保存了青綠飼料的營養特征適口性好是青綠飼料冬、春季延續利用的一種方式,在草食家畜生產中廣泛應用能量飼料定義:飼料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小于18%,同時粗蛋白質含量小于20%。蛋白質飼料:以DM計CF<18%、CP≥20%種類:1)植物性蛋白料:豆類、餅粕類、糟渣類2)動物性蛋白料:魚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等3)單細胞蛋白料酵母、真菌4)非蛋白氮尿素飼養標準即動物營養需要量,是科學工作者通過多種消化代謝動物試驗,并結合生產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科學地規定各種畜禽在不同體重,不同生理狀態和生產水平等條件下,每頭每天應給予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可用以指導動物飼養的基本標準。飼養標準是動物生產中組織飼料供給、設計飼料配方、生產全價飼料及對動物實行標準化飼養的技術指南和科學依據。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科學院全國理事會公布的標準,簡稱NRC標準配合飼料的特點(1)營養完全,飼料利用率高根據畜禽的營養需要,不斷應用最新研究成果而配制的配合飼料,營養全面,利用率高,飼養成本低;(2)充分利用各種飼料資源綜合利用食品、釀造等副產品,既減少浪費,又可防止工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3)飼用安全配合飼料營養全面,可防止營養不足和缺乏癥;配合飼料中添加的微量元素和各種用量極微的其他添加劑,在飼料加工時均經充分混合均勻,不致因過量某些成分而引起動物中毒。(4)使用方便配合飼料可直接飼喂,可避免因動物挑食而造成浪費。必需氨基酸(EAA)限制性氨基酸(LAA)理想蛋白非蛋白氮的利用飼料添加劑(feedadditives)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以微小劑量添加到飼料中的物質的總稱。酶制劑的應用益生素的應用性染色體決定性別2.ZW型如78,ZZ(公雞),78,ZW(母雞)什么是品種1.來源相同2.性狀和適應性相似3.遺傳性穩定,種用價值高4.具有一定結構5.足夠的數量在豬一個品種至少應有分屬10個以上不同親緣系統的生產公豬和1000頭以上生產母豬。1.被政府或品種協會所承認中國養豬業的概況1、數量大2、水平低3、不穩定看圖說事中國養豬業存在的問題1、水平低2、缺規劃3、食品安全4、環境污染5、疾病流行中國養豬展望1、剛性需求決定產量增加2、國家扶持政策3、不同養豬形式在一定時間內并存4、行業布局更加合理5、更加注重食品安全6、養豬產業化快速發展7、養豬業受到資本的熱捧特種野豬?由野豬和家豬雜交而得?結合了野豬和家豬的優點?養殖技術等方面具特殊性?有一定的商業價值,但不能盲目豬的經濟生物學特征?適應性強、分布廣;?繁殖力強、世代間隔短;?食性廣、飼料利用率高;?飼養周期短、生長速度快;?屠宰率高、產肉性能高經濟類型的劃分標準中國地方豬種的分類?華北型:主要分布于秦嶺、淮河以北,含華北、東北和蒙新區?華中型:長江南岸與北回歸線之間大巴山和武陵山以東,含華中區?華南型:我國南部熱帶和亞熱帶在區,含粵、桂、滇、閩等?江海型:漢水與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及臺灣省?西南型:四川盆地、云貴的大部分在區,以及湘鄂的西部?高原型:分布于青藏高原我國地方豬種的區域分布特征?在豬的體型上表現北大南小?在毛色上表現北黑南花?在產仔數上表現為以太湖流域為中心,向北、南、西逐漸減少中國地方豬種的種質特征?繁殖力強(+)?抗逆性強(+)?肉質優良(+)?生長緩慢(-)?產肉性能差(-)瘦肉率,膘厚膘?瘦肉率=瘦肉重量/(骨重+瘦肉重+脂肪重+皮重)×100%;作業損耗小于2%,經濟類型瘦肉型兼用型脂肪型瘦肉率(%)≥5656~45≤45膘厚(cm)≤33.1~4.9≥5體長-胸圍(cm)≥1515~5≤5眼肌面積(cm2)≥2827.9~19≤19肌間零星脂肪不剔出隨瘦肉,皮肌不剔出隨脂肪?膘厚:背膘的厚度,以cm表示測定方法有兩種,一為一點法,另一為三點法。眼肌面積最后胸椎處背最長肌的橫斷面面積可用求積儀來量取,亦可用公式推算眼肌面積=眼肌高度×眼肌寬度×0.7母豬年生產力母豬年生產力是指每頭母豬一年能提供多少斷奶仔豬數(piglets/sow/year)法國學者LegaultC.等(1975年)提出度量母豬年生產力(Pn)公式如下:Pn=[Ls(1-Pm)/(G+L+Iwc)]*365G=妊娠期(日);L=哺乳期(日);Iwc=斷乳至配種的間隔時間(日);Ls=初生窩活仔數(頭);Pm=初生至斷乳時的仔豬死亡率(%)。在養豬生產實踐中,妊娠期(日)=114天(恒定),哺乳期(日)=21-28天,斷乳至配種的間隔時間(日)=5-7天提高母豬年生產力的主要途徑提高母豬利用強度(增加年產胎數和使用年限)提高窩產仔數降低哺乳仔豬死亡率母豬繁殖障礙?后備母豬不發情?母豬屢配不孕?斷奶后發情間隔延長或不發情?早期胚胎死亡、流產、弱胎、木乃伊或死胎母豬繁殖障礙成因分析?營養因素?環境因素?繁殖技術?管理因素?疫病因素初生仔豬三大變化由在母體內通過臍帶靠母體血液進行營養物質和氣體交換,供給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轉變為通過消化系統消化吸收營養物質、自身呼吸系統進行自主呼吸由母體的恒溫環境而不需進行體溫調節轉變為隨著外界的環境溫度的變化而需要進行調節以維持體溫的恒定。但此時仔豬的熱調節能力差,脂肪層薄由在母體內處于無菌環境,不需產生抗體以抵抗病原菌,因而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改變為處于外界的有菌環境中,且需要迅速從母體獲得抗體以產生主動免疫哺乳仔豬的生理特點調節體溫機能不完善、體內能源貯備有限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機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抓乳食過好初生成活關早吃初乳,固定奶頭加強保溫,防凍防壓實施寄養,確保均窩盡早補鐵,防止貧血抓開食,過好補料防病關早開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補料誘食:建立免疫耐受力、營養、適口、保健抓旺食,猛攻斷奶體重關代乳料的研制與使用營養水平抗生素、益生素的應用有機酸(檸檬酸甲酸乳酸延胡索酸)仔豬早期隔離斷乳SegregatedEarlyWeaning,SEW:是近十年在世界養豬業發達國家研究和倡導的新技術,被稱為:繼“集約化養豬生產系統”之后的“第二次養豬產業革命”;是集約化養豬企業疫病防制的“希望工程”SEW技術的實質應用豬的免疫學、傳染病學、營養學、飼養管理學的機理,控制和消滅某種或幾種疾病,從而提高豬群生產力的科學生產方式,是現代集約化養豬生產的經營管理策略養豬場所、設備房屋系統地面(漏糞、漏縫地板)欄位系統通風降溫系統保溫系統飼喂系統糞污收集與處理系統家禽的品種?雞起源于:紅色原雞?鴨起源于:綠頭野鴨?鵝起源于:鴻雁(中國)灰雁(歐洲、伊犁鵝)快、慢羽羽色自別雌雄(銀白色和金黃色)現代家禽生產的標志品種良種化生產規模化管理科學化防疫制度化中國的養雞業肉雞:全國肉雞出欄量約100億只。其中快大白雞40億、優質雞35億、肉雜雞10億、淘汰雞(種雞+蛋雞)15億蛋雞:祖代蛋雞飼養量40多萬套、父母代種雞飼養量2500萬套、商品蛋雞飼養量15億只,雞蛋產量達2045萬噸白羽肉雞主要消費群體工廠、學校、航空、快餐等消費及加工分割制品出口主產區:山東、河南、遼寧、河北、福建、安徽等省的大型一條龍企業養殖模式:近10年來向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的方向靠攏;采用全封閉式雞舍結構,自動化、機械化裝備水平較高,生產效率高。?公司+農戶(正大、大成)?公司+基地(福建圣農)?公司+農場主(亞太中慧、六和)等黃羽肉雞(優質雞、Colorchicken)主產地分布在華南、華東、西南、華中等區域以活體銷售為主,對外觀形狀及肉質的要求較高采用開放式雞舍飼養,機械化裝備水平低,生產效率不高近10年來已由養戶散養向一體化養殖公司帶動養殖的方向發展,目前規模化養殖量已占到出欄總量的60%左右許多養殖企業在品種定位、產品質量和經營模式上各有特色,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優勢肉雜雞在我國已有20多年歷史,最初在山東地區生產。近10年發展很快,安徽、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吉林等地也開始大量飼養,一些地區有趕超山東之勢肉蛋雜交:快大型白羽肉雞父母代公雞×高產蛋雞商品代母系“小體重,整雞”的差異化競爭策略:上市體重1-1.5公斤,料肉比2.0左右,產品適于家庭消費,也大量用以制作燒雞、扒雞具有雞苗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生產組織彈性靈活(產能和產品可根據市場行情靈活調整)的特點蛋雞我國雞蛋產量連續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祖代種雞70%以上依賴國外進口(主導品種是海蘭,占50%左右;其它引進品種羅曼、依莎、海賽、尼克等占25%以農戶小規模分散養殖為主(占我國蛋雞飼養總量的60%-70%),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低主產地集中在南方(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和北方(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的10個省,近幾年有逐步打破“北蛋南運”,養殖區域向南方拓展的發展趨勢水禽生產我國是世界上最大水禽生產和消費國,水禽肉、蛋、絨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產值達1000億元,約占家禽業的30%已培育出許多生產性能優良的地方品種如:北京鴨、紹興鴨、天府肉鵝、揚州鵝等鴨的產量占世界的70%、鵝占90%以上2009年中國水禽存欄10.89億只,占世界的71.11%,出欄26.04億只,占79.83%家禽的外貌和特征1.頭小,眼大,沒有唇和牙齒2.骨骼多愈合,骨骼中有氣室3.前肢演化為翼,胸肌和后肢肌肉非常發達4.有嗉囊和肌胃5.肺小而有氣囊,沒有膀胱;橫膈膜僅留有痕跡6.具泄殖腔,產卵、沒乳腺7.雌性左側卵巢和輸卵管發達而右側退化。雄性睪丸位于體腔之內,公雞陰莖退化,鴨、鵝有螺旋狀的陰莖。8.視覺和小腦發達,味覺差家禽的生物學特點卵生動物;體溫高,新陳代謝旺盛繁殖潛力大,適應集約化飼養對環境變化敏感,對飼料要求高對粗纖維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屠宰率高,肉質鮮美全身被覆羽毛,無汗腺雛雞的生理特點幼雛體溫較低,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雛雞生長迅速代謝旺盛幼雛羽毛生長快幼雛胃腸容積小,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敏感性強,抗病能力差膽小易受驚嚇,缺乏自衛能力溫度管理(關鍵!)1~3天,36~35~34℃,以后每周平穩下降2~3℃,6w末降至22℃左右;晝夜和舍內各處溫差不超過1℃,無漏風;濕度管理目標:前期防脫水;后期防呼吸道疾病濕度的作用:適宜的適度與增重密切相關適宜范圍:前2周,55%~65%以后45%~55%,前高后低光照管理目標:快速適應環境,避免產生啄癖光照強度:1w,20lx(60w白熾燈)2~3w,逐漸過度到5lx(5w節能燈)光照時間1w,22~24h,保證采食時間2wk后,每周減少2h,至8~10h通風管理體重管理換料管理(逐漸)本階段料:2/3、1/2、1/3、0待換料:1/3、1/2、2/3、17~8w將雛雞料換成育成雞料,16~17w再換成產蛋前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