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歷年真題08-13年_第1頁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歷年真題08-13年_第2頁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歷年真題08-13年_第3頁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歷年真題08-13年_第4頁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歷年真題08-1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2013年7月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規定中國割讓九龍半島南端和昂船洲,“歸英屬香港界內”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辛丑條約》D.《北京條約》

2.1895年,在《救亡決論》一文中響亮地喊出“救亡”口號的是

A.嚴復B.孫中山C.梁啟超D.康有為

3.1899年11月,強租廣州灣,把云南、兩廣劃為勢力范圍的帝國主義國家是

A.英國B.法國C.意大利D.日本

4.天京事變后,率部出走的太平天國領導成員是

A.李秀成B.石達開C.楊秀清D.韋昌輝

5.清政府于1861年設立的綜理洋務的中央機關是

A.同文館B.江南制造總局C.總理各國事務衙門D.外務部

6.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提出的思想主張是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D.維新變法以救亡圖存

7.闡述在中國進行民主革命的正義性和必要性,號召人民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思想著作是

A.《革命軍》B.《仁學》C.《警世鐘》D.《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8.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是

A.科學、進步B.獨立、富強C.民主、科學 D.自由、民主

9.引發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

A.袁世凱復辟帝制 B.中共“三大”的召開

C.五卅慘案 D.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10.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A.中共杭州西湖會議的召開 B.中共“三大”的召開

C.中國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D.中國國民黨“二大”的召開

11.1930年6月至1930年9月,中國共產黨內出現的主要錯誤傾向是

“左”傾盲動主義 B.“左”傾教條主義

C.“左”傾冒險主義 D.“右”傾機會主義

12.把毛澤東排除在中央根據地紅軍領導地位之外的會議是

A.中共六大 B.中共六屆三中全會

C.中央蘇區黨組織第一次代表大會 D.中共六屆四中全會

13.1936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于

陜北保安地區 B.西康甘孜地區

C.陜北瓦窯堡地區 D.甘肅會寧、靜寧地區

14.1932年3月,日本在其侵占的中國東北地區建立傀儡政權

A.偽滿洲國 B.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C.偽“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D.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15.標志著國民黨由片面抗戰逐步轉為消極抗戰的會議是

A.國民黨五全大會 B.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

C.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 D.國民黨六全大會

16.1941年,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副議長李鼎銘提出提案,建議根據地

A.在政權機關工作人員的名額分配上實行“三三制”原則B.實行精兵簡政

C.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D.開展大生產運動

17.1944年9月,在國民參政會上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召開各黨派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主張的中共參政員是

A.周恩來B.彭德懷C.毛澤東D.林伯渠

18.1945年10月,國共雙方通過重慶談判簽署

A.《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B.《國共合作協定》

C.《國內和平協定》D.《國共停戰協定》

19.吹響了國統區愛國學生運動的第一聲號角并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是

A.一二·一運動B.一二·九運動C.五·二〇運動D.抗暴運動

20.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48年9月12日發起的重大戰役是

A.平津戰役B.淮海戰役C.遼沈戰役D.渡江戰役

21.新中國成立初期,

指導

新解放區農村土地改革運動的文件是

A.《中國土地法大綱》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2.1950年2月,中國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

A.《中蘇友好條約》 B.《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C.《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D.《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23.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A.和平贖買B.國家資本主義C.互助合作D.股份制

24.社會主義時期我國政治生活的主題是

A.解決敵我矛盾 B.解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C.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D.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25.中共八大提出的建設方針是

A.多快好省B.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C.可持續發展D.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26.1979年3月,鄧小平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首次明確提出

A.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必須堅持“兩個凡是” D.必須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

27.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決定

A.為彭德懷徹底平反 B.為“天安門事件”徹底平反

C.為劉少奇徹底平反 D.為陳毅徹底平反

28.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

A.計劃經濟 B.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C.自然經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9.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

A.《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B.《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

C.《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

D.《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30.中國收回香港的時間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31日

C.1999年1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3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B.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

C.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D.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32.甲午戰爭前西方列強迫使中國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

A.《南京條約》B.《中法新約》C.《辛丑條約》D.《馬關條約》

33.《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有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設新聞官、設“暗柜”,用以監督官員

C.興辦學校、醫院和福利事業 D.“準富者請人雇工”

34.洋務派興辦民用企業的主要方式有

A.官督商辦B.官商合辦C.商辦D.官辦

35.下列學會由維新派創辦的是

A.廣學會B.南學會C.強學會D.保國會

36.清末新政的主要內容有

A.改革官制、整頓吏治 B.改革兵制,訓練新軍

C.改革學制,提倡新學 D.獎勵工商,興辦實業

37.在中國抗戰的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組織的大戰役有

A.武漢會戰B.第三次長沙會戰C.淞滬會戰D.桂南會戰

38.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中確定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濟綱領是

A.沒收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歸農民所有 B.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C.保護民族工商業D.沒收外國壟斷資本在華企業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39.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有

A.闡明了人民民主專政理論

B.規定了全國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采取的基本

政策

C.指出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

D.在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問題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

40.1956至1957年上半年反映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并取得積極進展的事件有

A.《論十大關系》的發表 B.中共八大的召開

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發表D.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的統治。為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2)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和民國的建立。它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3)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開啟了思想進步和民族覺醒的大門。

(4)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變化。

(5)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42.中共二大制定的綱領的主要內容。

中共二大通過對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的分析,明確指出加給中國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資本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因此“反對這兩種勢力的民主主義革命運動是極有意義的”。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它在當前階段的綱領應當是:打倒軍閥;

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

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二大還指出無產階級政黨應該是一個“群眾黨”,黨不僅“內部要有適應于革命的組織和訓練”,而且“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民眾里面去”,黨必須是不離開群眾的。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地位。

①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有:第一,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方針,保證中國革命的繼續向前發展。第二,選出了以瞿秋白為書記的中央臨時政治局。第三,毛澤東在發言中著重闡述了農民問題和武裝斗爭對于中國革命的極端重要性。

②八七會議的歷史地位。八七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出路,為挽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過渡時期總路線及其特點。

1、內容: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特點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以工業化為主體,三大改造為兩翼,二者是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這條總路線的實質是改變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為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45簡述陳云在中共八大發言中提出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

陳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實行“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設想,即:在工商業經營方面,國家經濟和集體經濟是工商業的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濟是國家經濟和集體經濟的補充;在生產計劃方面,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在國家計劃許可范圍內的自由生產是計劃生產的補充;在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里,國家市場是它的主體,一定范圍內的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是國家市場的補充。陳云這個設想,不僅突破了蘇聯的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模式,而且涉及到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發揮其作用的問題。這個設想為中共八大決議所采納

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的歷史地位。

這個是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爭由中國軍民獨立抗擊

日本軍國主義

侵略開始,發展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始終把日本陸軍主力牢牢地牽制在中國戰場,造成了日軍的重大傷亡。中國抗日戰爭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因外敵入侵而割地、賠款、出讓國家主權的屈辱歷史;使中華民族空前覺醒和團結,

愛國主義精神

得到極大弘揚;光復了自甲午戰爭以來的失地,臺灣、澎湖列島等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廢除了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長達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國之一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燦爛篇章,為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解放樹立了光輝的旗幟,極大地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使第二

世界大戰

后的

世界格局

發生了重大變化。它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響。

47.中共十三大的歷史貢獻。

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貢獻是系統地論述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十三大指出: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

十三大系統地闡明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就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絕密★考試結束前

全國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的時間是

A.1851年1月 B.1853年3月

C.1856年9月 D.1864年6月

2.標志太平天國由盛到衰轉折的事件是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變

C.安慶失守 D.天京被圍

3.1911年4月,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黃興帶領下舉行的起義是

A.惠州起義 B.河口起義

C.廣州起義 D.武昌起義

4.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是

A.《欽定憲法大綱》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民國約法》 D.《總統選舉法》

5.1913年,資產階級革命派為反對袁世凱刺殺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發動了

A.二次革命 B.護國戰爭

C.第一次護法運動 D.第二次護法戰爭

6.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正式成立的革命黨派是

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國民黨 D.中華革命黨

7.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A.梁啟超在上海主辦《時務報》 B.嚴復在天津主辦《國聞報》

C.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D.周恩來在天津創辦《覺悟》雜志

8.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導火線是

A.北洋軍閥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

B.北洋軍閥與日本簽訂“西原借款”合同

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D.華盛頓會議上中國外交的受挫

9.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譯者是

A.李大釗 B.陳望道

C.陳獨秀 D.蔡和森

1O.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1928年12月,在東北宣布“改易旗幟”、歸順南京國民政府的是

A.張作霖 B.馮國璋

C.馮玉祥 D.張學良

12.1930年8月,鄧演達領導成立的中間黨派是

A.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B.鄉村建設派

C.中國青年黨 D.中華職業教育社

13.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是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14.1930年1月,毛澤東明確提出“以鄉村為中心”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井岡山的斗爭》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對本本主義》

15.1935年,北平學生發起的抗日救亡運動是

A.五卅運動 B.一二·九運動

C.五·二〇運動 D.一二·三〇運動

16.1938年3月,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取得勝利的戰役是

A.臺兒莊戰役 B.桂南戰役

C.棗宜戰役 D.中條山戰役

17.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最關鍵的階段是

A.戰略防御階段 B.戰略相持階段

C.戰略反攻階段 D.戰略決戰階段

18.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延安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

A.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 B.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C.反對官僚主義以整頓作風 D.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19.1945年8至10月,國共雙方舉行的談判是

A.西安談判 B.重慶談判

C.南京談判 D.北平談判

20.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挑起全面內戰的起點是

A.重點進攻陜甘寧邊區 B.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

C.大舉圍攻東北解放區 D.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

21.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宣言》正式提出的口號是

A.和平、民主、團結 B.向北發展,向南防御

C.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D.將革命進行到底

22.1948年1月,在香港正式成立的中國民主黨派是

A.中國民主同盟 B.中國農工民主黨

C.中國民主促進會 D.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23.1950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爭取

A.全國大陸的完全解放 B.土地改革的徹底完成

C.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 D.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勝利

24.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國共產黨在黨政機構工作人員中開展的運動是

A.肅反運動 B.整風、整黨運動

C.“三反”運動 D.“五反”運動

25.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建立的主要途徑是

A.沒收官僚資本 B.沒收帝國主義在華企業

C.沒收民族資本 D.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和財產

26.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

A.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27.毛澤東《論十大關系》報告所圍繞的基本方針是

A.獨立自主,艱苦創業

B.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C.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

D.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8.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的領導人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陳云 D.鄧小平

29.1962年初,中共中央召開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是

A.“七千人大會” B.廬山會議

C.南寧會議 D.武昌會議

30.1967年,老一輩革命家對中央文革小組錯誤做法的抗爭被誣稱為

A.“一月風暴” B.“反攻倒算”

C.“右傾翻案” D.“二月逆流”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19世紀60到90年代,洋務派舉辦的洋務事業主要包括

A.派遣留學生 B.興辦近代工業

C.創辦新式學堂 D.建立新式海陸軍

32.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是

A.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 B.洋務運動對西方列強具有依賴性

C.洋務企業管理具有腐朽性 D.頑固勢力多方阻撓

33.康有為宣傳變法維新的著作有

A.《新學偽經考》 B.《孔子改制考》

C.《人類公理》 D.《變法通義》

34.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體現為

A.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

B.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

C.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D.在改革社會風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5.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立的中間黨派,其社會基礎主要是

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

C.民族資產階級 D.上層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

36.毛澤東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基本內容是

A.統一戰線 B.土地革命

C.武裝斗爭 D.農村根據地建設

37.1935年1月,遵義會議解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是

A.政治問題 B.組織問題

C.軍事問題 D.經濟問題

38.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的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矛盾是

A.敵我之間的矛盾 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C.人民內部之間的矛盾 D.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39.周恩來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宣布,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要實現

A.農業現代化 B.工業現代化

C.國防現代化 D.科學技術現代化

40.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新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A.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B.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發射成功

C.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D.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42.中國國民黨一大對三民主義的新闡釋是什么?

4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的新中國經濟工作方針是什么?

45.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意義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是什么?

47.為什么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歷年真題收集整理

2008年10月——2013年1月

全國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性質是

A.奴隸社會 B.封建社會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2.1860年洗劫和燒毀圓明園的外國侵略軍是

A.日本侵略軍 B.英法聯軍

C.俄國侵略軍 D.八國聯軍

3.1895年簽訂的將中國領土臺灣割讓給日本的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 D.《馬關條約》

4.1843年,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張是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D.維新變法以救亡圖存

5.太平天國在1853年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

A.《十款天條》 B.《原道覺世訓》

C.《原道醒世訓》 D.《天朝田畝制度》

6.提出《資政新篇》這一具有資本主義色彩改革方案的太平天國領導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

C.楊秀清 D.石達開

7.戊戌維新時期,譚嗣同撰寫的宣傳變法維新主張的著作是

A.《新學偽經考》 B.《變法通義》

C.《日本變政考》 D.《仁學》

8.為對抗維新變法而發表《勸學篇》的洋務派官僚是

A.李鴻章 B.左宗棠

C.張之洞 D.劉坤一

9.1919年,李大釗發表的系統介紹馬克思學說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較觀》 B.《Bolshevism的勝利》

C.《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D.《科學的社會主義》

10.1920年11月,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建立的第一個產業工會是

A.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B.上海機器工會

C.北京長辛店工人俱樂部 D.京漢鐵路總工會

11.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

A.三民主義 B.新三民主義

C.新民主主義 D.社會主義

12.1927年,汪精衛在武漢制造的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的事變是

A.中山艦事件 B.馬日事變

C.四一二政變 D.七一五政變

13.1930年1月,毛澤東進一步闡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文章是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井岡山的斗爭》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14.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師地是

A.陜北保安 B.陜北洛川

C.陜北瓦窯堡 D.甘肅會寧、靜寧

15.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制造的侵略中國東北的事變是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6.1933年5月,國民黨西北軍將領馮玉祥領導成立的抗日武裝力量是

A.察哈爾抗日同盟軍 B.晉中回民支隊

C.東北抗日聯軍 D.東北抗日義勇軍

17.1940年,在棗宜會戰中以身殉國的國民黨愛國將領是

A.佟麟閣 B.趙登禹

C.謝晉元 D.張自忠

18.1937年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中國抗日戰爭處于

A.戰略防御階段 B.戰略相持階段

C.戰略反攻階段 D.戰略決戰階段

19.1950年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中心任務是

A.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B.完成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C.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 D.開展“三反”、“五反”運動

20.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A.加工訂貨 B.和平贖買

C.統購包銷 D.公私合營

21.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被概括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

A.農業合作化 B.農業機械化

C.社會主義工業化 D.社會主義現代化

22.新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中心環節是

A.優先發展重工業 B.優先發展沿海工業

C.優先發展輕工業 D.優先發展內地工業

23.新中國第一次正式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的會議是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4.“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

A.“一月風暴”的興起 B.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

C.“天安門事件”的爆發 D.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垮臺

25.1964年,新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B.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C.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D.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發射成功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是

A.1949年 B.1956年

C.1971年 D.1972年

27.1978年,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會議是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

28.199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為進一步對外開放而作出的戰略舉措是

A.建立廈門經濟特區 B.建立珠海經濟特區

C.開發、開放海南經濟特區 D.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新區

29.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A.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計劃為主、市場為輔的經濟體制 D.市場為主、計劃為輔的經濟體制

30.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

A.與時俱進 B.改革開放

C.快速發展 D.以人為本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

A.反對帝國主義 B.反對封建主義

C.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D.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32.中日甲午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愛國將領有

A.左寶貴 B.鄧世昌

C.林永升 D.丁汝昌

33.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制度腐敗 B.軍事指揮失誤

C.思想文化保守 D.經濟技術落后

34.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C.主張暴力革命 D.主張文學革命

35.五四時期,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社團有

A.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B.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C.新民學會 D.覺悟社

36.中國早期共產黨組織出版的通俗工人讀物有

A.《勞動界》 B.《勞動者》

C.《勞動音》 D.《勞動與婦女》

37.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的三大政策是

A.聯俄 B.聯共

C.扶助農工 D.平均地權

38.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四大家族壟斷的大銀行有

A.中央銀行 B.中國銀行

C.交通銀行 D.中國農民銀行

39.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是

A.政治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 B.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C.國民革命的影響 D.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

40.1928至1929年間,毛澤東主持制定的土地革命文件有

A.《井岡山土地法》 B.《興國土地法》

C.《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 D.《中國土地法大綱》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42.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是什么?

43.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中的過渡性經濟組織形式及其性質是什么?

44.陳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內容是什么?

45.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1905至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同改良派論戰的主要內容及重要意義是什么?

統一戰線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之一,其主要內容是什么?

全國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近代中國的侵略,首先和主要進行的是

A.軍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經濟掠奪 D.文化滲透

2.1860年洗劫和燒毀圓明園的是

A.日本侵略軍 B.俄國侵略軍

C.八國聯軍 D.英法聯軍

3.在近代中國,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D.“啟迪民智,除舊布新”

4.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規模較大的近代軍事工業是

A.江南制造總局 B.馬尾船政局

C.天津機器局 D.湖北槍炮廠

5.19世紀90年代,梁啟超宣傳變法維新主張的著作是

A.《新學偽經考》 B.《仁學》

C.《人類公理》 D.《變法通義》

6.1898年發表《勸學篇》一文,對抗維新變法的洋務派官僚是

A.李鴻章 B.左宗棠

C.劉坤一 D.張之洞

7.受俄國十月革命影響,在中國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是

A.陳獨秀 B.陳望道

C.毛澤東 D.李大釗

8.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五卅運動 D.國民革命

9.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學成立的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社團是

A.新民學會 B.覺悟社

C.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D.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10.1920年11月,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建立的第一個產業工會組織是

A.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B.上海機器工會

C.北京長辛店工人俱樂部 D.京漢鐵路總工會

1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2.1921年9月,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的第一個農民協會是在

A.浙江省蕭山縣 B.廣東省海豐縣

C.湖南省湘潭縣 D.福建省上杭縣

13.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確定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方針的會議是

A.西湖會議 B.八七會議

C.古田會議 D.遵義會議

14.1930年1月,毛澤東明確提出“以鄉村為中心”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井岡山的斗爭》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對本本主義》

15.1931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項英 D.王稼祥

16.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內出現的主要錯誤傾向是

A.“左”傾盲動主義 B.“左”傾冒險主義

C.“左”傾教條主義 D.右傾保守主義

17.1933年5月,在張家口領導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國民黨愛國將領是

A.蔡廷鍇 B.蔣光鼐

C.馮玉祥 D.李濟深

18.1941年3月,在大后方抗日民主運動中誕生的民主黨派是

A.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B.中國民主建國會

C.中國民主促進會 D.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19.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會議是

A.六屆五中全會 B.瓦窯堡會議

C.洛川會議 D.六屆六中全會

20.1945年4月,包括中國解放區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

A.《聯合國家宣言》簽署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聯合國制憲會議

21.新中國成立之初,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建立的主要途徑是

A.贖買民族資本 B.沒收官僚資本

C.征用帝國主義在華資本 D.整合解放區公營資本

22.1950年底至1952年春,中國共產黨在黨政機構工作人員中開展的運動是

A.肅反運動 B.整風、整黨運動

C.“三反”運動 D.“五反”運動

23.新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中心環節是

A.優先發展重工業 B.優先發展輕工業

C.重點發展沿海工業 D.重點發展內地工業

24.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逐步實現

A.國家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國家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25.1964年10月,新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B.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C.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D.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發射成功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是

A.1949年 B.1966年

C.1971年 D.1978年

27.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重要文件是

A.《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 B.《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C.《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 D.《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28.1990年,鄧小平提出的關于中國農業改革與發展的思想是

A.“三個主體,三個補充” B.“三步走”

C.“兩個飛躍” D.“兩個大局”

29.中國共產黨將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30.1999年12月20日,中國在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是

A.海峽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B.海峽雙邊舉行“汪辜會談”

C.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D.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第一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被迫分別與法國和美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黃埔條約》

C.《虎門條約》 D.《望廈條約》

32.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近代中國進行經濟掠奪的主要手段有

A.控制中國通商口岸 B.剝奪中國關稅自主權

C.對華傾銷商品和資本輸出 D.操縱中國經濟命脈

33.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為抗擊英國侵略者而以身殉國的清朝愛國將領包括

A.海齡 B.陳化成

C.關天培 D.史榮椿

34.自1840年至1919年,中國人民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制度的腐敗 B.軍事指揮的失誤

C.思想文化的保守 D.經濟技術的落后

35.1920年8月成立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主要成員有

A.陳獨秀 B.陳潭秋

C.李漢俊 D.李達

36.1926年上半年,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新右派制造的旨在打擊共產黨員和工農力

量的事件包括

A.商團叛亂事件 B.暗殺廖仲愷事件

C.中山艦事件 D.整理黨務案事件

37.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提出,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可能分為

A.不發達的社會主義 B.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

C.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D.高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38.鄧小平在1979年3月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強調,必須堅持

A.社會主義道路 B.人民民主專政

C.共產黨的領導 D.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39.20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受的風險考驗包括

A.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 B.歷史上罕見洪澇災害的發生

C.北約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 D.“法輪功”邪教組織非法聚眾鬧事

40.中共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A.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 B.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

C.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 D.最有效的方法是循序漸進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

42.井岡山根據地創建的歷史意義。

43.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對抗日戰爭歷史進程的闡述。

44.新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和平贖買政策的特點。

45.中共八大對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國內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闡述。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47.試述中國革命統一戰線中的兩個聯盟及其相互關系。

全國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的時間是(A)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2.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后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D)

A.《原道覺世訓》

B.《原道醒世訓》

C.《十款天條》

D.《天朝田畝制度》

3.早中國近代史上,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是(B)

A.洋務派與頑固派的論戰

B.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

C.洋務派與維新派的論戰

D.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

4.無需維新時期,維新派在上海創辦的影響較大的報刊是(A)

A.《時務報》

B.《國聞報》

C.《湘報》

D.《萬國公報》

5.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C)

A.洋務運動

B.戊戌維新運動

C.辛亥革命

D.國民革命

6.1911年,在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爆發的民眾愛國運動是(B)

A拒俄運動

B.保路運動

C.抵制美貨運動

D拒法運動

7.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成果后,與1914年5月炮制了(B)

A.《戒嚴法》

B《中華民國約法》

C.《欽定憲法大綱》

D.《暫行新刑律》

8.1917年,孫中山領導發動了反對北洋軍閥的(C)

A“二次革命”

B.護國運動

C.第一次護法運動

D.第二次護法運動

9.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A)

A.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

B.魯迅發表《狂人日記》

C.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

D.周恩來創辦《覺悟》雜志

10.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導火線是(C)

A.北洋軍閥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

B.北洋軍閥與日本簽訂“西原借款”合同

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D華盛頓會議上中國外交的受挫

11.1924年11月,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是(A)

A.周恩來

B.廖仲愷

C.鄧演達

D.聶榮臻

12.1925年至1926年間,中國工人堅持16個月之久的罷工斗爭是(D)

A.香港海員罷工

B.安源路礦工人罷工

C.京漢鐵路工人罷工

D.省港罷工

13.1928年12月,在東北宣布“改易旗幟”、歸順南京國民政府的是(B)

A.孫傳芳

B.張學良

C.吳佩孚

D.張作霖

14.國民黨在全國統治建立后,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首先和主要是(D)

A.從農業方面開始的

B.從重工業方面開始的

C.從商業方面開始的

D.從金融業方面開始的

15.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是(A)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百色起義

16.1928年,毛澤東主持制定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是(A)

A.《井岡山土地法》

B.《興國土地法》

C.《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

D.《中國土地法大綱》

17.1933年11月,在福州發動抗日反蔣事變的國名黨愛國將領是(C)

A.馬占山和李杜

B.馮玉祥和吉鴻昌

C.蔡廷鍇和蔣光鼐

D.張學良和楊虎城

18.1935年,北平學生在中共號召和領導下舉行的抗日救亡運動是(B)

A.五卅運動

B.一二·九運動

C.一二·一運動

D.一二·三0運動

19.1939年1月,國民黨確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針的會議是(D)

A.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

B.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

C.國民黨五屆四中全會

D.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

20.1942年,在緬北對日作戰中以身殉國的中國遠征軍將領是(C)

A.佟麟閣

B.謝晉元

C.戴安瀾

D.張自忠

21.1945年10月,國共兩黨通過重慶談判簽署的文件是(A)

A.《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

B.《和平建國綱領》

C.《對時局的意見》

D.《國內和平協定》

22.1946年6月,國名黨當局制造了鎮壓上海人民團體和平請愿團的(C)

A.五卅慘案

B.校場口慘案

C.下關慘案

D.五二0案

23.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宣言》正式提出的口號是(B)

A.和平、民主、團結

B.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C.將革命進行到底

D.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24.1948年1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國民主黨派是(D)

A.中國民主同盟

B.中國民主促進會

C.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D.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25.1961年,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B)

A.“一體兩翼”同時并舉的方針

B.“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C.“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D.“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

26.周恩來代表黨和政府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是在(C)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

B.

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

C.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

D.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

27.新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在(D)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6月

D.1970年4月

28.1971年10月,新中國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是(B)

A.恢復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合法席位

B.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實現中日關系正常化

D.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

29.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大話建設新時期的歷史起點是(A)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

30.鄧小平在1979年3月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明確提出,必須堅持(D)

A.“一個中國”的原則

B.“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

C.“三個有利于”的標準

D.四項基本原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1904年至1905年,在中國東北為爭奪在華利益進行戰爭的列強有(BD)

A.法國

B.俄國

C.英國

D.日本

32.20世紀初,陳天華發表的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有(CD)

A.《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B.《革命軍》

C.《警世鐘》

D.《猛回頭》

33.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制定的革命綱領是(ABCD)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34.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任務是反對(ABD)

A.帝國主義

B.封建主義

C.民族資本主義

D.官僚資本主義

35.1928年,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著作有(AB)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井岡山的斗爭》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對本本主義》

36.1936年10月,在甘肅會寧、靜寧將臺堡勝利會師的紅軍主力有(ACD)

A.紅一方面軍

B.紅十五軍團

C.紅二方面軍

D.紅四方面軍

37.1985年3月和5月,中共中央先后頒布的推進體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有(BC)

A.《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B.《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

C.《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D.《關于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

38.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有(ABCD)

A.促成海峽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B.粗曾海峽雙邊舉行“汪辜會談”

C.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D.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39.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提出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

局包括(ABCD)

A.經濟建設

B.政治建設

C.文化建設

D.社會建設

40.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形成的對外開放格局有(ABC)

A.全方位

B.多層次

C.寬領域

D.多方面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2.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的歷史特點是什么?

4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中間勢力及爭取中間勢力的條件是什么?

4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的新中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

45.陳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是什么?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特點

47.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

全國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課程代碼03708)

一、單項選擇

1-5、A

DBAC

6-10、BBCAC

11-15、ADBDA

16-20、ACBDC

21-25、ACBDB

26-30、CDBAD

二、多項選擇

31、BD

32、CD

33、ABCD

34、ABD

35、AB

36、ACD

37、BC

38、ABCD

39、ABCD

40、ABC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其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派只

注重西法練兵和辦企業,而不去改變落后的政治制度。(2分)

第二,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洋務派依賴西方列強“求強”“求富”的目

的,無異與虎謀皮。

(2分)

第三,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派采取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方法,使企業

缺乏生機和活力。(2分)

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的歷史特點是什么?

第一,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主義劃清

界線。(2分)

第二,注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學習、運用馬馬克思主義理論,實際上初步形成

了馬克思主義應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2分)

第三開始提出知識分子應當同勞動群眾相結合的思想。

(2分)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中間勢力及爭取中間勢力的條件是什么?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中間勢力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

并明紳鐘士和地方實力

派。

(3分)

爭取中間勢力的主要條件,一是共產黨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要尊重

中間勢力的利益;三是要同頑固派作堅決的斗爭,并能取得勝利。(3分)

4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的新中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2分〕各少數民族均有發展其語言文字、保持域改革其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的自由。(2分)人民政府應幫助各少數民族的建設事業。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2分)

45.陳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是什么?

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2分)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2分)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2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

46.試述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特點。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而且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2分)

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外國列強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往,(2分)

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圍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2分)

第四,中國資本主義有所發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巾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2分)

第五,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極不平衡,長期處于不統一狀態。(1分)

第六,人民毫無歡治權利,生活極端貧困化。(1分)

47.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

第一,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的力量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當然要求和必要條件.(2分)

第二,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起飛的基礎,1950年后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累了初步的經驗。(2分)

第三,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必要條件。必須通過實行農業合作化來滿足日益力增長的人民生活和工業發展的需要。(2分)

第四,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新中國在成立后,長期受到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嚴密封鎖和遏制;只有社會主義的蘇聯能夠援助中國。(2分)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1841年戰死虎門的廣東水師提督是()

A.陳化成 B.海齡

C.鄧廷楨 D.關天培

2.創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的人物是()

A.嚴復 B.孫中山

C.康有為 D.鄭觀應

3.太平天國帶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發展方案是()

A.《資政新篇》 B.《原道救世歌》

C.《天朝田畝制度》 D.《天條書》

4.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的標志是()

A.《關于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通過

B.《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通過

C.《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的通過

D.《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通過

5.在護國運動中,反對袁世凱稱帝、宣布云南獨立的將領是()

A.黃興 B.蔡鍔

C.陸榮廷 D.唐繼堯

6.中共一大確定的黨的中心任務是()

A.實現共產主義 B.加強無產階級國際團結

C.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 D.推翻資產階級政權

7.中共二大提出了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政黨從沒有采用過的革命方法是()

A.群眾路線 B.統一戰線

C.武裝斗爭 D.黨的建設

8.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是()

A.南昌起義 B.八七會議

C.秋收起義 D.廣州起義

9.中國共產黨開創的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A.晉察冀根據地 B.井岡山根據地

C.湘鄂西根據地 D.鄂豫皖根據地

10.根據國共兩黨協定,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擔任總指揮的是()

A.彭德懷 B.葉劍英

C.朱德 D.左權

11.在棗宜會戰中壯烈殉國的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是()

A.謝晉元 B.佟麟閣

C.戴安瀾 D.張自忠

12.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對國民黨政府采取的方針是()

A.軍事打擊為主 B.軍事打擊為主,政治誘降為輔

C.純粹的政治誘降 D.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

13.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的事件是()

A.一二九運動 B.西安事變

C.九一八事變 D.盧溝橋事變

14.太原失陷后,新四軍開辟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是()

A.晉察冀 B.晉冀豫

C.晉西北 D.華中

15.1938年毛澤東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的會議是()

A.六屆六中全會 B.六屆七中全會

C.中共七大 D.中共六大

16.八路軍最先建立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是()

A.晉察冀 B.晉冀豫

C.晉西北 D.華中

17.在敵后戰場為國捐軀的八路軍高級將領是()

A.左權 B.葉挺

C.項英 D.楊靖宇

18.解放戰爭時期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的領導人是()

A.劉伯承、鄧小平 B.陳毅、粟裕

C.林彪、羅榮桓 D.朱德、彭德懷

19.1947年“二二八”起義發生的地點是()

A.上海 B.南京

C.香港 D.臺灣

20.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是()

A.《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發表 B.“五一六通知”的通過

C.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的召開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的發表

21.1945年昆明“一二·一”運動的基本口號是()

A.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 B.反對內戰、爭取自由

C.抗議美軍暴行 D.美軍退出中國

22.中國收回香港的時間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31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31日

23.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其標志是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

A.中原解放區 B.晉冀魯豫解放區

C.陜北解放區 D.山東解放區

24.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期是()

A.大躍進時期 B.文革時期

C.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D.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25.在中共八大上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的領導人是()

A.鄧小平 B.劉少奇

C.周恩來 D.毛澤東

26.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后,毛澤東提議擔任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是()

A.陳云 B.鄧小平

C.李先念 D.華國鋒

27.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開放

C.實事求是 D.解放思想

28.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其中第二次是()

A.辛亥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的建立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D.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29.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論點是()

A.階級斗爭擴大化的理論 B.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C.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 D.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

30.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C.有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 D.有計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關于《資政新篇》評價不正確的是()

A.它是在太平天國后期頒布的社會發展方案

B.具有封建主義色彩和反侵略性質

C.對于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民族尊嚴有積極意義

D.絕大部分措施得到實施

32.下列各項屬于洋務派興辦的軍用工業的有()

A.輪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總局

C.福州船政局 D.開平礦務局

33.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舉辦的影響較大的學會有()

A.強學會 B.南學會

C.保國會 D.孔教會

34.三民主義的內容包括()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

35.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焦點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C.要不要社會革命 D.要不要向西方學習

36.太平天國后期,洪秀全破格提拔的人才是()

A.石達開 B.陳玉成

C.李秀成 D.洪仁玕

37.洋務派創辦的新式學堂主要有()

A.翻譯學堂 B.工藝學堂

C.軍事學堂 D.商務學堂

38.1942年開展的整風運動內容有()

A.反對主觀主義 B.反對宗派主義

C.反對官僚主義 D.反對黨八股

39.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包括()

A.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

B.沒收四大家族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C.保護民族工商業

D.接收帝國主義在華資本

40.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國內的主要矛盾是()

A.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

B.工人、農民與民族資產階級矛盾

C.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D.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42.中國革命勝利的主要原因。

43.簡要分析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所犯的錯誤。

44.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45.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內連續出現左傾錯誤的原因。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三民主義的內容及局限性。

47.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的表現和歷史特點。

全國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

課程代碼:037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最先對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做出比較完整表述的是()

A.馮桂芬 B.薛福成

C.曾國藩 D.張之洞

2.洋務運動時期興辦的第一個規模較大的兵工廠是()

A.馬尾船政局 B.金陵機器局

C.天津機器局 D.江南制造總局

3.戊戌維新時期,梁啟超曾任主筆的報紙是()

A.《時務報》 B.《萬國公報》

C.《國聞報》 D.《湘報》

4.1898年3月,張之洞發表的對抗維新變法的代表作是()

A.《新學偽經考》 B.《孔子改制考》

C.《人類公理》 D.《勸學篇》

5.1904年至1905年,外國侵略者為爭奪在華利益而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是()

A.英法戰爭 B.英俄戰爭

C.日美戰爭 D.日俄戰爭

6.20世紀初,鄒容發表的號召人民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的著作是()

A.《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B.《革命軍》

C.《警世鐘》 D.《猛回頭》

7.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是()

A.《民報》 B.《蘇報》

C.《民國日報》 D.《新民叢報》

8.1911年4月,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黃興帶領下舉行的起義是()

A.惠州起義 B.河口起義

C.廣州起義 D.武昌起義

9.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是()

A.《欽定憲法大綱》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民國約法》 D.《總統選舉法》

10.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終結的標志是()

A.“二次革命”的失敗 B.護國戰爭的失敗

C.第一次護法運動的失敗 D.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

11.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是()

A.《孔乙己》 B.《藥》

C.《狂人日記》 D.《阿Q正傳》

12.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運動是()

A.保路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五卅運動

13.1920年8月,陳獨秀等領導建立的中國最早的地方共產黨組織是()

A.北京共產主義小組 B.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C.武漢共產主義小組 D.廣州共產主義小組

14.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的領導工人運動的專門機關是()

A.職工運動委員會 B.中華全國總工會

C.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 D.省港罷工委員會

15.1927年毛澤東在中共八七會議上提出的著名論斷是()

A.“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B.“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C.“兵民是勝利之本” D.“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16.從1930年到1931年,紅一方面軍在三次反“圍剿”斗爭勝利的基礎上開辟了()

A.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B.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C.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D.中央革命根據地

17.1931年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張國燾 D.王稼祥

18.1935年1月,在長征途中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是()

A.古田會議 B.遵義會議

C.瓦窯堡會議 D.洛川會議

19.1938年5至6月間,毛澤東系統闡述抗日戰爭的特點、前途和發展規律的重要講演是()

A.《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B.《論持久戰》

C.《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D.《新民主主義論》

20.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八路軍副參謀長是()

A.彭雪楓 B.趙尚志

C.楊靖宇 D.左權

2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頑固勢力是指()

A.民族資產階級 B.城市小資產階級

C.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抗日派 D.地方實力派

22.中國共產黨開展的延安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

A.反對主觀主義 B.反對宗派主義

C.反對官僚主義 D.反對黨八股

23.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雙方經過談判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的時間是()

A.1945年9月3日 B.1945年9月19日

C.1945年10月10日 D.1946年1月10日

24.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挑起全面內戰的起點是()

A.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 B.大舉圍攻東北解放區

C.重點進攻陜甘寧邊區 D.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

25.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的重大戰役是()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26.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基礎是()

A.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 B.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

C.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 D.工人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

27.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后,在經濟上處于領導地位的是()

A.私人資本主義經濟 B.國營經濟

C.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D.合作社經濟

28.中國共產黨制定的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

A.實現國家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實現國家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