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課件_第1頁
《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課件_第2頁
《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課件_第3頁
《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課件_第4頁
《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表達的十八般武藝——修辭手法2廣告修辭大擂臺辨認廣告語中的修辭手法1、白麗美容香皂的奧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香皂)2、一天一片好營養,年齡不隨時間長。(保健品)3、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白酒)4、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汽車)5、給電腦一顆奔騰的心。(處理器)6、年光似鳥翩翩過,時裝如棋日日新。(服裝)7、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針偶爾分離,但始終有相逢的一刻。(手表)8、柔似女兒情,暖若父母心。(內衣)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夸張夸張引用引用比喻比喻比喻比喻對比3廣告修辭大擂臺10、××廣告做得好,不如××冰箱好。(電冰箱)11、情系中國結,聯通四海心。(電訊)12、美好生活從頭開始。(理發)13、亞洲皮鞋,足下生輝。(皮鞋)14、裁剪春夏秋冬,風行東西南北。(服裝)15、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彩電)16、誘人的貌,迷人的音,醉人的心,喜人的價。(收音機)17、藥材好,藥才好。(藥品)對比鑲嵌雙關雙關對偶排比排比同音4常見的修辭手法A、比喻B、比擬C、借代D、夸張E、對偶F、排比H、設問G、反問5比喻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2、結構:

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6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

①同類相比。例如:他長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剛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燦漫的少年時節。

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本次考試很多同學的進步很大,像張昊、李疏桐等等。

(二)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74、比喻的種類: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結。例如:葉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8①具體、形象、生動。如: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了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

②淺顯易懂。如:小石頭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戰勝大的。

③表達感情。如:地下“烏龜”(坦克)亂爬,頭上“烏鴉”(飛機)成陣。5、比喻的作用9六運用原則要貼切;注意創新;要通俗、形象;一般地說,總是用形象的事物來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體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來比喻深奧的道理。10①在崎嶇的道路上向前猛沖,腳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輕快。②人民群眾的工作干勁像決了堤的洪水,一瀉千里,豪情奔放,勢不可擋。③大水一來,可真比老虎還厲害,莊稼、房子、家俱一掃而光,今天,我們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比喻要貼切——判斷下列是否合適(沒有相似點)(喻體不當)

(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厲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最多的題目類型——仿句仿造例句,用“橡皮、圓規、直尺”各寫一句話.粉筆--身軀縮短了,生命的軌跡延長了.11閱讀下文,完成文后題目。

教育者也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點不同,①刀法如果用得不對,②可能萬像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③萬龍點睛。

文中畫線句中所用的幾個比喻分別比喻什么?

答:①

③“刀法”喻“教育方法”;“萬像”喻“眾多教育對象”;“萬龍點睛”喻“使眾多教育對象成才”;12借用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其它事物來代替本事物。

①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

——借特征來代替所要說的人和事物。②我買了一臺“康佳”

——借事物的名稱代替該事物。③檣櫓灰飛煙滅

——借部分代替全體。④新時代的雷鋒不知千千萬

——借專名代一般人或事物。⑤他走進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

——借材料、工具代該事物。⑥讀點魯訊

——借作者代著作。借代13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前面慢悠悠地走過來。

②簡潔、精煉,如:公園里的長凳上坐著兩個人,一個“馬褂”,一個“西裝”。

③靈活,不死板,給人以幽默感,如: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借代要得當

這特別要注意語言環境的交代,否則,可能產生歧義或讓人摸不著頭腦,如:

張伯伯家里有兩個五角星.——容易產生誤解。14借喻與借代的區別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不同:

A、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B、借代-相關性;借喻-相似性。

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借代)15

A項是借代,“紈绔”本指“細絹做的褲子”,所以指代貴族子弟。其他三項都是比喻例:所用修辭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

A.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B.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C.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

D.遠處的山巔,近處的斷崖,都籠罩在一片雪簾霧障里。16比擬

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和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擬物)三種形式。事實上,前一種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兩種形式則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17①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②他驕傲自滿,尾巴都翹上天。③一部高高的挖土機,伸長著脖子,張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車河沙。④近來連傷風、咳嗽都跟我請了假啦。判斷下列屬于擬人還是擬物?18擬人的作用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19比擬的詞往往是修飾用的動詞或者形容詞。比喻的詞往往就是名詞。在比擬中,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本體必須出現,“擬體”一般不出現;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現或不現,而喻體必須出現。例①:住口,你這吠人的狗.

(比喻)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比擬)例②:炮彈憤怒地向敵人飛去。

(比擬)我們要謹防糖衣炮彈。

(比喻)比擬與比喻的區別2005年浙江高考題目6.下列各句中修辭方法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A.樹林是一片綠色的海洋,輕風是海洋的呼吸。B.珍珠是貝痛苦的結晶,是海的淚。C.面對風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楊柳彎腰逢迎,江河寂然無語,高山昂然抗爭。D.太陽從地平線上露出笑臉,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撿走了草地上的珠璣。C21對詩句的詞語解說錯誤的一項是(1993年高考題)

A.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波撼岳陽城”是夸張的寫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偉氣勢。

B.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用了擬人的手法。

C.“故人具雞黍shu,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合”、“斜”是擬人寫法,把綠樹、青山寫得有人的感情。

D.“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知”、“潛”把春雨人格化,寫成有知覺、有靈性的東西。

“合”在這里是“環繞”的意思,“斜”在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狀態。作者在這里是用描寫景物來襯托心情,并沒有用擬人手法寫青山、綠樹有人的感情。22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1)“相看兩不厭”中的“兩”指哪兩者?(2)此詩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兩者指詩人自己和敬亭山。擬人手法。表達了詩人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23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游。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云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分析“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兩句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這兩句寫故鄉水的“萬里送行”,是擬人手法。表達了詩人初次出峽的喜悅之情與離開生活已久的故鄉的難舍難分之情,又與題目“送別”照應。“仍憐”,語氣極輕柔婉轉,而分量厚重。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夸張是有意強調事物的某種特征,并對其加以擴大或縮小來表達強烈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

夸張的類型: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擴大的夸張:超前的夸張: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窮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淚水里了。縮小的夸張:二十五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這巴掌大的小山莊吸引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農民們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來了。

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25夸張的作用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26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

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來速度像宇宙飛船,肯定能拿冠軍。稻田禾苗密又密,衛星掉下來也要把它彈到半空中

第二,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苦干一個月,勝過兩個月。

這句夸張因表述不明確,很難說是夸張還是事實。

第三,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27對偶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1、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同、意義對稱。2、種類:正對、反對、串對。3、作用:音樂美、節奏感、表意凝練。4、區別“對比”A、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B、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C、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281、概念:

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2、排比的種類:(1)成分排比

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排比29(2)分句排比

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3)單句排比

例如: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腳下踩。303、排比的作用:

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節奏鮮明,長于抒情。31在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活中,我們需要崇高。有了它,我們就會擺脫平庸和空虛,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這種認識,你就會發現崇高就在你身邊:它可能是一座山,讓你感受巍峨;

;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讓你領悟激越;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個人,讓你理解偉大和純粹。它可能是一片海讓你體會壯闊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讓你明白雄健32把下面的句子改寫成排比句。(2004?湖南)

音樂家常把靈感變為跳躍的音符,文學家呢,他們優美的辭章往往緣于靈感,至于畫家,他們完滿的構圖也常常與靈感相關,而一般人的靈感,則常是霎時的喜悅。

音樂家的靈感常成為跳躍的音符,文學家的靈感常成為優美的辭章,畫家的靈感常成為完滿的構圖,一般人的靈感常只是霎時的喜悅。

33設問

1、概念:

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

2、設問的基本特點:無疑而問。

3、設問的作用: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例如: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34反問(反詰)

1、概念:

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就說蔣筑英吧.已經經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難道他入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才滿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問的作用:

語氣強烈,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能激發讀者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35設問與反問的區別

共同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同點

形式:設問自問自答,反問寓答于問作用:設問是為了加強讀者印象,啟發讀者思考;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使語意更加鮮明。1、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2、誰說孩子來到人間只是索取?孩子帶給這個世界的幸福難道不比他們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嗎?

36辭格的綜合運用:1、兼用

一個語句,從這個角度看用的是某種辭格,從另一個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種辭格。例如:我們有些同志喜歡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反對黨八股》)比喻、引用兼用。372、聯用一個語句中接連使用了兩個以上的不同辭格。例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先引用、再排比、后擬人聯用。3、套用一個語句,從總的來看用了某種辭格,而分解開來看,其中又包含著其它辭格。例如:在那天邊隱約閃亮的不就是黃河?那在山腳纏繞不斷的自然是汶河;那拱衛在泰山膝蓋下的無數小饅頭,卻是沮淶山等著名的山嶺。排比中套用反問、比喻、擬人、夸張。38

有人說,運用不同的語言形式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

,使文句整齊;

使文章流動;

使文章增加一瀉千里的氣勢;

使文章產生一唱三嘆的節奏;

,文章自有活潑之趣,

,文章會有古雅之風。(1991年高考題)

下列各項中填入上文橫線上,正確的一項是

①巧用口語②排比③多用些文言成分④散句⑤偶句⑥反復

A.②③⑤①⑥④B.⑤③④⑥①②C.②④⑤①⑥③D.⑤④②⑥①③√39評析下面加點詞的修辭效果。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晴”實指________________,暗指________________,其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晴雨的“晴”戀情的“情”起一語雙關之效40修辭專題訓練仿照下面一段話中畫線句子的形式,另選一個對象,說明前面加點句子所闡釋的道理。“唯有埋頭,乃能出頭。”急于出人頭地的話,除了自尋煩惱之外,不會真正得到什么。就像一只蝴蝶,要想美麗如畫,它的蛹就必須要經過地表下漆黑煉獄般的生活。如果不肯接受被壓抑的痛苦,展翅欲飛之時,就是它的美麗終結之日。

答案示例:就像一粒種子,要想長大,就必須先要經過在泥土中掙扎的過程。如果不肯忍受被埋藏的苦悶,破土而出之時,就是它生命枯萎之日。41下面一段話用了“博喻”的修辭。請體味語境,參照畫線句的結構和字數擬寫出中間兩個比喻句的喻體。朋友,給你一顆青春的種子,把它插進胸膛里。希望它在鬧市,是一盞明亮的路燈;在原野,是□□□□□□□;在江河大海,是□□□□□□□;在寒峰之巔,是一株樂觀的雪蓮。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