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運銷集團_第1頁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_第2頁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_第3頁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_第4頁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烈歡迎上級領導

蒞臨我礦復工驗收檢查指導工作

尊敬的各位領導,上午好!今天,各位領導蒞臨我礦進行復工驗收檢查工作。首先我代表鑫峰煤業全體干部員工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下面,我將鑫峰煤業基本情況及復工整頓情況,向各位領導簡要匯報如下:一、礦井基本情況

1、我礦是經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晉煤重組辦發〔2009〕79號)批復,以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為主體、山西煤炭運銷集團能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為二級主體,屬于兼并重組整合單獨保留礦井。礦井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服務年限7.6年,井田面積2.1966km2,批準開采02#、2#、8#、9#煤層,資源保有儲量2066萬t,設計可采儲量958.3萬t,井田各煤層均為低灰、低硫、高發熱值的焦煤肥煤。

2.礦井開拓方式:礦井開拓方式為斜井、立井混合開拓方式,布置4個井筒,分別為主斜井,副斜井,進風行人斜井和回風立井.全礦井設兩個水平開拓全井田,一水平標高為+1086米,開采02#、2#煤層;二水平標高為+1019米,開采8#、9#煤層。

利用原主斜井作為整合后的副斜井,井筒斜長510m(一水平)和696米(二水平),傾角21°,裝備單滾筒絞車,鋪設30kg/m的軌道,擔負全礦井的輔助提升任務,兼作礦井的進風井和安全出口;利用原副斜井作為整合后的進風行人斜井,井筒斜長498m(一水平)和655米(二水平),傾角25°,裝備架空乘人器,擔負礦井運送人員任務,兼作進風井和安全出口。新掘主斜井,井筒斜長667m(一水平)和866米(二水平),傾角18°,裝備帶寬1000mm的帶式輸送機,擔負煤炭運輸任務,鋪設30kg/m的檢修軌道,兼作礦井的進風井和安全出口。新掘回風立井,凈直徑5.0米,垂深265m(一水平)385米(二水平),裝備梯子間,作為礦井的專用回風井。二、復工整頓情況(一)復工手續辦理情況1、我礦地質報告、初步設計、安全專篇、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環評報告等均已取得批復并備案。2、2010年12月29日山西省煤炭廳以晉煤辦基發【2010】1874號文件對我礦進行了開工建設批復,批準建設工期為17個月,時間為2010年12月29日--2012年5月29日。3、2011年6月1日太原市煤炭工業局以并煤安發【2011】205號文件批準了我礦復工整頓,時間為2011年6月1日--2011年7月28日。我礦復工整頓完成后,由于供電條件不具備等客觀原因,我礦緩建,從2011年7月28日至今一直處于停工狀態。4、2012年11月份,經過積極努力,我礦復工手續批辦工作重新啟動。5、2012年12月21日,山西省煤炭廳以晉煤辦基發【2012】1708號文件對我礦進行了重新開工建設批復,批準建設工期為20個月,時間為2012年12月21日---2014年8月21日。

6、2013年1月4日太原煤炭工業局以并煤基發【2013】9號文件對我礦進行了開工建設的批復。7、2013年5月2日,古交市煤礦復工復產驗收工作領導組辦公室以古煤驗辦字【2013】28號下發了《關于批準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古交鑫峰煤業有限公司復工整頓的通知》。8、2013年5月16日,馬蘭鎮工業公司到我礦進行了復工驗收,并于5月17日上報古交市煤炭工業局。9、2013年5月22日,古交煤炭工業局安監站領導及五人包保小組對我礦復工驗收八大項39條內容進行了現場檢查。10、2013年5月24日,古交煤炭工業局勞動用工科、培訓科、職業衛生健康科、財經管理科等部門對我礦復工驗收相關內容進行了初驗。11、2013年5月28日,古交煤炭工業局牽頭組織全市八大部門對我礦進行了復工驗收。12、2013年6月9日,古交煤炭工業局將復工驗收情況上報太原煤炭工業局。(二)復工整頓情況1、持有有效的采礦許可證,有效期為2012年12月25日至2014年12月25日。2、持有有效的營業執照,有效期為2009年2月16日至2014年8月20日。3、領導機構健全、“六長”證件齊全有效。安全管理人員、技術員按要求配備,經培訓、考核合格、并持證上崗。按照“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暫行規定”,我礦配備了“六長”,設置了安監科、機電科、通防科、生產基建科、調度中心、地測防治水科、人事勞資科、綜合管理科、政工科、計劃科、供銷科、財務科、職業病防治科、教育培訓科等六個生產科室和八個機關業務科室。成立了以礦長為核心的礦建管理體系,以總工程師為核心的技術管理體系,以礦長為組長安全礦長為常務副組長的安全監管體系。安全管理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建立健全煤礦建設管理機構和安全監管體系,設置了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防治水管理部門,并配足培訓了專職安全員和探放水隊伍,組織完善了“一通三防”、防治水等災害防治安全技術措施。

4、建設項目審批手續齊全,有開工審批文件。有批準的地質報告、初步設計、安全專篇、瓦斯預測報告。(1)、2010年11月3日經晉煤規發[2010]1378號批復《兼并重組整合礦井地質報告》。(2)、2010年12月2日經晉煤辦基發[2010]1619號批復《兼并重組整合礦井初步設計》。(3)、2010年12月14日經晉煤監安一字[2010]672號批復《兼并重組整合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4)、2010年11月18日經并煤瓦發[2010]283號批復《02#、2#煤層瓦斯涌出量預測的批復》。5、制定了礦井復工驗收整頓實施方案。本次整頓和開工驗收,我礦僅對新開的主斜井、回風立井進行開工。對副斜井二期工程,待一期工程建設到一定階段后再行申報及批辦相關手續。6、我礦通過嚴格的招投標程序確定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并簽訂了合同或協議,在省廳均已項目備案。設計單位為:中礦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資質為礦山工程甲級;施工單位為:江蘇省礦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資質為礦山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監理單位山西煤炭建設監理有限公司,資質為礦山工程監理甲級。7、煤礦建設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經建設方、監理方、設計方、施工方等部門聯合會審,經主體企業山西煤炭運銷集團能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審批批復。8、按照計劃組織實施了全員安全培訓,培訓率100%,經培訓合格并持證上崗。9、特種作業人員經專門培訓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持證上崗,并按規定配足配齊。10、我礦與太原送變電工程公司簽訂了“雙回路”供電建設協議,供電工程將與礦建工程同步建設。11、我礦不存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12、礦井內外,主要工作地點都架設了通信電纜,并接通線路,通訊設施完善暢通。13、進入二期工程后,產量監控系統聯網正常運行;進入三期工程,井下施工作業人員定位系統聯網正常運行;礦井在聯合試運轉期間,三大監控系統將按時投入聯合運行。14、嚴格按照初步設計和安全專篇進行施工建設,巷道支護符合要求。15、礦井編制了探放水設計,建立了探放水機構及隊伍,按規定配足了探放水設備,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16、有健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并已裝訂成冊。17、各工種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齊全。18、建立了應急救援組織,指定了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并與礦山救護大隊簽訂了救護協議。19、嚴格勞動組織管理,堅決杜絕違規轉包、層層承包、以包代管。20、主斜井和回風立井井筒已鎖口,設備已安裝到位,期待復工驗收。三、下一步工作計劃礦井復工驗收后,我礦將一以貫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以礦井初步設計為依據、以全年總體規劃為主線,根據礦、土、安三類工程排隊,先行對主斜井工程、回風立井工程進行開掘;對護坡、涵洞、10kv變電所、筒倉、鍋爐房、辦公樓、聯合建筑等土建工程進行有序施工。基建工期20個月,爭取2014年底聯合試運轉。在各項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我礦將以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動態達標為基礎、以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為根本,認真落實并安辦發(2013)48號文件精神,全面貫徹國家、省、市當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把安全工作安全行為落實到施工的各環節,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剛執行、重實效為總要求,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制度,人人都是通風員,推進實施煤炭行業六大標準,落實煤礦建設安全“十不準兩嚴格”,安全生產“十五嚴格、十五嚴禁”;落實建設方安全管理責任、施工方安全主體責任、監理方安全監理責任;落實“礦長保護礦工生命安全七條規定”;落實全礦各環節測評體系;提高施工安全操作保障水平,外塑形象、內強素質,打造鑫峰煤業較好管理團隊,努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