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3-2014年政治高考題經濟部分_第1頁
四川省2013-2014年政治高考題經濟部分_第2頁
四川省2013-2014年政治高考題經濟部分_第3頁
四川省2013-2014年政治高考題經濟部分_第4頁
四川省2013-2014年政治高考題經濟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2014四川省政治高考題經濟部分(2013年)1、2013年4月10日起,人民幣與澳大利亞元可以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直接兌換交易,無需再通過美元這一中介實現兌換。至此,澳大利亞成為繼美元、日元之后,第三個與人民幣直接交易兌換的西方國家主權貨幣。中澳貨幣直接兌換能夠:①降低金融交易費用,促進雙邊貿易

②客觀反映人民幣供求,穩定人民幣幣值③增進人民幣的自由流通,加快其國際化

④提高人民幣匯率,吸引中國人赴澳旅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此題只涉及“人民幣與澳元可直接兌換結算”,木有涉及兩種貨幣間的幣值、匯率的變化問題。

(2013年)2、S市是我國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試點城市。截止2012低,該市共有15.9萬戶企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其中九成企業稅負減輕。2013年1月,國務院決定選擇交通運輸業和6個現代服務業在全國推廣“營改增”。“營改增”的積極效應是:①優化國家稅種結構,拓寬財政收入來源

②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增強企業發展能力③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有益經濟結構調整

④完善國家財稅制度,強化財政支出約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營改增”的積極效應!注意是“積極”,“營改增”的初衷就是減輕企業稅負,讓企業輕裝上陣,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手段(經濟手段中的財稅政策),有目的有指向有針對的對部分行業作結構調整。

(2013年)3、2013年4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實施正回購(央行向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市場操作,凈回籠資金430億元,這是央行今年第九次開展正回購市場操作。央行正回購的連續實施,其意在于()A、調節貨幣供應,釋放通貨膨脹壓力

B.引導利率下行,激發企業投資需求C.寬松貨幣供應,預防經濟增速下滑

D.穩定利率水平,保障居民儲蓄收益【解析】A,“正回購”可能考生較陌生,但“資金回籠”應理解。這與“利率”無關,直接PASS掉B\D。注意“釋放通貨膨脹壓力”一句的理解:我國目前經濟通脹預期加大,即通脹壓力大了,需要國家采取措施來減壓。

(2013年)12、上世紀70年代末,面對“福利國家”財政擴張以及貨幣政策的失控,英國時任首相撒切爾夫人宣布要實踐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此,撒切爾夫人不會采取的政策是:A.推行貨幣學派的經濟政策,放松對金融業的管制B.增加福利開支,提高居民實際收入刺激消費需求C.出售國有企業及基礎實施,提高資產的運營效率D.降低稅率,讓企業主獲得更多利潤繼而擴大投資【解析】B,此題以撒切爾夫人2013年

04月

09日去世作為背景考查“經濟學常識”,其實從題干的“面對“福利國家”財政擴張以及貨幣政策的失控”一句,也應該選出正確答案的。(2013年)13.(28分)加強自主品牌的培育和發展,是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的內在要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與中國相關的什么經濟現象和問題?(4分)【答案】中國GDP全球排名第二,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強擁有量為0;中國是經濟大國,但卻是品牌小國。【解析】現象是就事論事而已;問題是隱藏在現象之下的本質的東西。要分開來答。材料二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承接了發達國家紡織、鋼鐵、家電等制造業產業轉移。憑借勞動力成本優勢,我國企業主要以貼牌或組裝加工等方式參與國際競爭,賺取微薄利潤,絕大部分利潤被品牌持有者獲得。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制造業的比較優勢正從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換。(2)聯系材料一、二,結合你對李嘉圖比較成本學說的理解,說明培育和發展我國自主品牌的必要性。(6分)【答案】①依據比較成本學說,我國應該發揮勞動力成本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獲得比較利益;同時要認識其局限性,積極培育企業自主品牌,以利于我國經濟持續發展。(4分)②在比較優勢轉換的背景下,更要重視我國自主品牌的培育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優勢。(2分)材料四

L公司是中國一著名空調企業,注重自主品牌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是其多年來堅持追求的目標。該企業每年的研發經費達20億元,其空調的變頻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術不斷實現突破;企業已開發出400個系列、70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其品質超越了發達國家在節能環保、售后服務等方面嚴苛的技術要求;企業“對用戶負責,才能對品牌負責”的營銷理念,贏得了巨大的市場回報,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體出口的30%,覆蓋100多個國家;企業連續5年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展示企業形象,宣示與全球頂尖品牌一起,服務全球消費者。(4)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L公司的做法對中國自主品牌的建設的啟示。(10分)【答案】①制定發展戰略,明確品牌建設任務;(2分)②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品牌競爭力;(2分)③追求卓越質量,突出品牌優勢;(2分)④秉承誠信,贏得品牌的市場信賴;(2分)⑤主動“走出去”,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2分)【解析】你把題干中的“做法”一一找出來了嗎?再轉化為經濟教材語言。

(2014年)1、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貶值2.46%,改變了人民幣近9年來單邊升值的狀況,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較強。在此背景下,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列圖示中,能夠反映以進口大豆為原料的國內企業對進口大豆需求變動的是(B)【解析】選B。“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指進口大豆的美元標價不變;因此圖示中的P指其美元價格,是不變的。但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會導致國內企業需付出更多的人民幣去購買,自然會降低其需求量。如果娃兒們選D,那你知道錯哪兒了嗎?(因為你把P理解為人民幣了!)。那就記住對“需求變動雙曲線”的理解三句話:當××價格不變時,由于受某某原因,導致對某商品的需求增加或減少!………多么痛的領悟啊!(2014年)2、M村在確認村民的土地經營權等權屬后,將1000畝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T公司,用于種植蔬菜和花卉,每戶村民按850斤大米(約1400元/畝/年)的標準領取。對此認識正確的是(D)①村民獲得租金是因為土地與資本和勞動結合創造了價值②土地所有權在土地向專業公司流轉后仍歸每戶村民所有③村民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所獲收入屬于非農業勞動收入④土地經營權流轉能使市場有效發揮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A、①②B、①③C、④D、③④【解析】選D。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土地都是國家的或集體的,木有私有的!所以②錯。土地流轉后,農民也許還可以在自己那塊地上勞動,但老板是會發工資的,這工資才是“土地與勞動的結合啊”,但①說的是“租金”呃…….也就錯了。(2014年)3、2014年4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終止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南京油運有限公司股票(*ST長油)交易資格。這意味著已連續四年虧損的*ST長油終于退出股票市場,持有該股的股民也因此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失。*ST長油退市事件的警示是(A)①上市公司應努力改善治理結構,著力提高資本使用效益②上市公司應不斷調整資本結構,盡力降低股市融資水平③投資者應保持理性,越是經營不善的公司投資風險越大④投資者應承受風險,風險越大的公司其投資收益率越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選A。此題涉及倆主體:企業和投資者。“治理結構”多時髦多高大上的提法啊,企業要提、政府要提!②中的“降低融資水平”有問題。④中的“風險越大的公司其投資收益率越高”也有毛病,要不你干脆投給我得了,我的皮包公司風險更大受益更高,而且還不“坑爹”。(2014年)4、納稅人是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單位或個人,負稅人是實際承擔稅款的單位或個人。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B)①李先生交納1200元個人所得稅——李先生既是納稅人又是負稅人②某連鎖商店交納8500元營業稅——該商店既是納稅人又是負稅人③張女士購買一套680元(含消費稅)的化妝品——張女士是負稅人但不是納稅人④某公司購買一臺66000元(含增值稅)的機床——該公司是納稅人但不是負稅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選B。一個陌生的定義,應該據題讀懂它,注意“直接與實際”的區別。②中的該商店是納稅人而不是負稅人,那個誰誰誰才是負稅人呢?那肯定是消費者唄,“羊毛出在羊身上”懂吧?④中的增值稅,不是由該公司直接交納,而是由上一環節的單位交納,所以“某公司”不是納稅人而是負稅人。艾瑪….這稅不但多(要錢),而且還復雜的(要命)…..等下,我去擦個汗水先!(2014年)12、怎樣化解產能過剩?不同的經濟理論有不同的政策主張。基于凱恩斯的理論,化解產能過剩的經濟政策的著力方向是()A、減少政府投資,壓縮產能過剩商品的供給B、放任經濟自由,讓市場自動實現供求平衡C、調整產能結構,改善產能過剩商品的供給D、實施赤字財政,擴大產能過剩商品的需求【解析】D,此題看到起是“凱恩斯理論”!他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論,經常勸政府“有錢就捧個錢場,沒錢借錢也要捧個錢場”即要加大財政支出,沒錢的話借錢也要去支出,刺激消費、擴大需求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所以A錯了噻。經濟自由是亞當斯密呀李嘉圖呀新自由主義等的主張,凱恩斯才看不起他們呢,而且產能過剩就主要是市場調節惹的禍(市場的缺陷引起的),所以B錯。至于C措施呢,他凱恩斯根本就是青蛙跳水——卟咚(不懂)。(2014年)13、(28分)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解讀材料一的經濟信息。(6分)答案:①2007—2013年我國GDP增速總體放緩,消費貢獻率和第三產業貢獻率總體趨于提高。②說明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在改善,產業結構趨好,但還不穩定。【解析】此小題的設問方式與分值與四川去年的高考題不同,去年是“反映的經濟現象(4分)”,而今年是“經濟信息(6分)”。因此思路也有所不同:“經濟信息”=現象+本質。現象就直接從材料里去找主體(即圖3的標題中的三個主體)及各主體的變動情況(單獨縱比即可),再通過比較出的“現象”(答案),得出本質(答案②),這也符合目前我國經濟科學發展的大趨勢:GDP主動降速、“轉方式調結構優結構”、科學發展……嘿嘿,對吧?材料二2013年以來,我國改變過去經濟減速時立即刺激經濟回歸高增長的思路,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和防通脹的上限,將調結構和促改革的舉措納入宏觀經濟政策框架。主要措施有:簡政放權,取消和減少行政審批,放寬戶籍管理、土地產權流轉、金融創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實施指向更為明確的差別化結構性財政金融政策,財政信貸向“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點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