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四局靖邊項目部楊橋畔車站站場改造剖析_第1頁
中鐵四局靖邊項目部楊橋畔車站站場改造剖析_第2頁
中鐵四局靖邊項目部楊橋畔車站站場改造剖析_第3頁
中鐵四局靖邊項目部楊橋畔車站站場改造剖析_第4頁
中鐵四局靖邊項目部楊橋畔車站站場改造剖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中鐵四局靖邊項目部楊橋畔車站站場改造剖析一.工程概況二.車站改造前后設備變化三.施工總體方案四.過渡方案五.鋪軌方案六.道岔鋪設方案七.線路撥接方案八.楊橋畔車站軌道改造施工步驟圖九.施工防護目錄第1頁/共35頁一.工程概況陜西延長石油集團靖邊化工園區靖邊縣楊橋畔鐵路專用線接入楊橋畔車站施工,改造后楊橋畔車站上行側增加2條到發線(6、8道);下行側增加2條到發線(5、7道),形成8條到發線的規模。其中到發線有長均延長至1080m;太原端咽喉上、下行兩側各增加1條機待線,有效長86m。專用線與車站接軌處設安全線1條,有效長50m。楊橋畔車站線路改造施工主要內容包括7.392km軌道,34組道岔,其中涉及正線道岔14組;相應涉及信號、通信、接觸網、供電等工程改造。3、4道向外撥接0.3m,由原來距正線間距5m變為5.3m。影響地段及列車限速范圍:太中銀鐵路上、下行K1327+864~K1340+700拆除工程:既有1#、3#、5#、7#、2#、4#道岔拆除第2頁/共35頁二.車站改造前后設備變化車站改造前車站改造后第3頁/共35頁三.施工總體方案鋼軌采用汽車運到工地卸料至幫寬路基上散鋪,道岔及軌枕采用汽車運至現場;根據施工設計圖,在道岔前移時首先進行接觸網工程及開區間信號改造后,既有2#、4#道岔利舊縱移至新建2#、4#道岔位,拆除1#、3#道岔,插入6#、8#道岔,要點插鋪24#、36#道岔及拔移24#、36#道岔之間線路,大機搗固6、8、5、7道,然后車站大封鎖,插鋪完成13#道岔,然后啟用新信號樓,開通新聯鎖,開通Ⅰ、Ⅱ、5道后,利用新聯鎖再要點插鋪28#、34#、9#道岔,完畢開通6道。以此形成3、4道封鎖施工后,通過新鋪5、6道進行過渡。最后利用新聯鎖根據設計圖逐步插入剩余道岔及進行既有3、4道線路拔接。既有1#、3#道岔利舊用于5#、7#道岔,既有5#、7#道岔利舊用于17#、21#道岔。第4頁/共35頁四.

過渡方案——站場更換道岔時的過渡根據站場改造方案施工計劃,配合完成道岔、信號機及相關軌道電路調試;根據楊橋畔車站軌道改造步驟說明逐步進行過渡,并確定新插鋪道岔納入既有或新聯鎖系統(新插鋪道岔在步驟1-8使用既有聯鎖系統,步驟9-21啟用新信號樓,開通新聯鎖系統)。為保證過渡施工順利進行,新插入道岔施工前,應進行道岔前移時開區間信號過渡,開區間信號過渡改造方案如下:⑴、楊橋畔站至靖邊站區間高柱信號機13403影響太中線上、下K1340+220處1-9m框架結構頂進施工。為了保證頂進涵施工進度,現暫將13403高柱信號機過渡為矮型。待楊橋畔站至鮑渠站區間改造時一并按照設計文件改造。新建太原端進站信號機X、XN組立,新建區間閉塞信號機13362、13357、13348、13345、13336、13333、13321、13322、13307、13295、13403組立,新建信號機箱盒到位,分支電纜敷設到位、進終端盒配線完畢,區間信號點設備安裝到位。第5頁/共35頁四.

過渡方案——站場更換道岔時的過渡⑵C2系統停用,直至新C2系統設備安裝調試開通。⑶、要點施工,分支電纜進方向盒配線完成,區間信號點設備安裝完成,既有ⅠAG、3DG更換補償電容。點閉啟用新建信號機及軌道區段。⑷、新建信號機啟用前1個月上報LKJ數據。⑸、另外為保證過渡施工順利進行,新插入道岔施工前,應做好詳細的調查,軌道施工隊伍應事先把道岔預鋪到位,并整治標準,在預鋪好的道岔上進行安裝電機、鋼軌絕緣、軌道電路連接線,并進行道岔機械調試。以上工作完工后,會同鋪軌隊伍聯合申請施工封鎖計劃,要點插入道岔,在鋪軌隊伍施工點的基礎上延長要點60分

鐘,聯鎖試驗和調試。點畢開通,恢復正常行車。第6頁/共35頁四.

過渡方案——光、電纜過渡由于既有路基線路右側(上行)路肩上防護的既有通信、信號光纜(已采用砼槽進行了防護)影響鋪軌,該光、電纜過渡待車站新光、電纜在幫寬路基坡腳下埋設好調試符合要求后,啟用新光、電纜,舊纜再廢除。必須等車站新光、電纜啟用后,線路右側影響鋪軌地段才能施工,以避免造成對光、電纜損壞。砼槽防護電纜第7頁/共35頁五.鋪軌方案——人工鋪軌根據設計圖,正線采用P60鋼軌,Ⅲ型軌枕,Ⅰ型彈條扣件,無縫線路;站線采用P50軌,新Ⅱ型軌枕,Ⅰ型彈條扣件,有縫線路。由于本工程所處位置的太中線為無縫線路,在進行正線道岔插鋪前,必須與線路維修單位聯系,了解軌道類型、長軌布置、緩沖區軌道構造以及鎖定軌溫范圍等設計資料,然后進行軌道應力放散。本工程已委托綏德工務段進行無縫線路的應力放散、加固及鎖定。計劃2013年9月15日開始進行站內線路改造,2014年9月5日完成整個楊橋畔車站軌道工程改造。第8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1、總體說明本標段正線與站線道岔采用混凝土枕道岔,其中正線為Ⅲ型枕,站線為Ⅱ型枕,在道岔前移時首先進行接觸網工程及開區間信號改造后,既有2#、4#道岔利舊縱移至新建2#、4#道岔位,拆除1#、3#道岔,插入5#、7#道岔,要點插鋪24#、36#道岔及拔移24#、36#道岔之間線路,大機搗固6、8、5、7道,然后車站大封鎖,插鋪完成13#道岔,然后啟用新信號樓,開通新聯鎖,開通Ⅰ、Ⅱ、5道后,利用新聯鎖再要點插鋪28#、34#、9#道岔,完畢開通6道。以此形成3、4道封鎖施工后,通過新鋪5、6道進行過渡。最后利用新聯鎖根據設計圖逐步插入剩余道岔及進行既有3、4道線路拔接。既有1#、3#道岔利舊用于8#、6#道岔,既有5#、7#道岔利舊用于17#、21#道岔。第9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1、總體說明10#、12#、14#、18#、30#、32#、11#、15#、19#、23#、25#、27#、29#、31#道岔共計14組道岔原位鋪設并一次性就位,無需縱橫向移動;5#、7#、24#、28#、34#、36#、9#、13#、8#、16#、20#道岔預鋪后采用橫移到位,6#道岔需橫向將道岔滑移至設計線路中心位置后縱移至設計位置。由于1#、3#道岔位置旁無預鋪平臺,因此在9#、13#道岔位旁預鋪1#、3#道岔,然后要點橫移至線路上后通過滑車縱移就位。楊橋畔車站改造期間線路限速60km/h,直至線路改造完成進行階梯提速。正線道岔在廠制時,在岔前岔尾分別加長60cm,在點內道岔插入后,通過夾板連接進行臨時過渡,然后再要點在岔前岔尾劇軌換上25m鋼軌焊接。利舊的道岔在劇軌時在岔前岔尾多劇長60cm,移到位后通過夾板連接過渡,然后再要點在岔前岔尾劇軌換上25m鋼軌焊接。第10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2、總體步驟2013年年底之前完成與既有線Ⅰ、Ⅱ行車無干擾的線路和道岔鋪設,具體鋪設道岔數量及型號見附圖3楊橋畔車站改造軌道施工步驟圖。所有封鎖施工按如下步驟進行:點前準備→封閉給點→設置防護→拆除線路→扒碴→橫移插入新道岔→聯結線路、上碴整道→線路及道岔整細、清理施工限界→聯合檢查→撤除防護、線路開通。施工中,施工總指揮與施工作業隊長、防護員、駐站聯絡員用對講機聯系,每人配備手機一部,以備聯絡中斷時緊急聯系。各作業隊長下設工班長具體負責各單項施工的指揮,工班長配對講機。指揮信號采用口頭傳達和口笛進行指揮。第11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3、道岔拆、移和預鋪既有1、3、5、7、2、4號道岔需拆除分別移設至新建5、7、17、21、2、4號道岔,道岔拆除后采用起軌器整體上抬后,利有滑車運至設計位置旁原位鋪設。道岔拆除及轉移插入施工時應準確測量出要插入道岔位置,待軌道要點封鎖后,利用起軌器把鋸軌連同軌枕整體上抬后,采用滑車運至要拆除道岔位置線路旁原位鋪設。岔枕和鋼軌利用汽車運至施工現場,人工配合吊車按設計位置預鋪道岔岔枕,并按道岔長度連接好直股鋼軌,剩余岔料待鋪軌后運至現場,由人工配合軌道吊鋪設就位,按定型圖從岔頭向岔尾方向。根據現場情況,在道岔設計位置附近人工預鋪道岔,并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及有關驗收技術規范安裝配件,調整直至達到驗收標準。第12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4、線路拆除接到線路封鎖命令后,在做好線路安全防護的情況下,立即組織施工人員鋸軌及松開扣件,拆除既有線路,如果道岔鎖定軌溫與前后線路鎖定軌溫相差較大,則需進行應力放散。人工進行道床扒碴,扒碴達到設計標高后鋪l級道碴并整平道床。第13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5、道岔封鎖施工搭設道岔橫移滑道。用千斤頂和齒條起道機頂起道岔,將滑車全部安裝在新組裝的道岔軌下,使滑車落于滑道上,封鎖點未到之前使用大膠墊掩住滑車防止溜滑。滑車鋪設單面坡控制在2%。將預鋪道岔放在滑軌平車上后,道岔首尾及中部拴好牽引繩,橫移穿入9根P43鋼軌作為道岔橫移滑道,如下圖。由施工負責人指揮,緩慢而均勻地拉動牽引繩,人工用撬棍撥移使新道岔平穩就位。道岔定位前,先確定岔前、道岔中心位置,并引出護樁,以岔前為定位基點。檢查道岔首尾鋼軌拖拉情況,確認準確無誤時,起岔撤出滑車及滑軌,落道就位,與既有線連接。安放經測量計算提前鋸出的鋼軌,裝上夾板擰緊螺栓。全面上碴起道搗固,同時配合通訊和信號部門調整尖軌和鎖閉裝置。全面檢查線路和道岔,達到開通列車標準時,通知車站、撤除防護、開通線路、放行列車。通過列車以后,再次檢查線路、道岔,對有變化處進行整修。第14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5、道岔封鎖施工第15頁/共35頁六.道岔鋪設方案——5、道岔封鎖施工道岔橫移:用千斤頂和齒條起道機頂起道岔,在每道橫移滑道上安放2-3臺小臺車.接長橫移滑道,人工推移道岔,橫移道岔至岔前未拆除的既有軌道或臨時鋪設的軌道上。道岔縱移:利用岔前未拆除的既有軌道作為縱移滑道,用千斤頂和齒條起道機頂起道岔,按一定的間距在縱移滑道安放大臺車,每組放8臺,人工推移到設計位置并就位。道岔前后鋼軌連接根據要求,正線上的道岔在每次插鋪或拆除完成后,因為封鎖時間緊張問題,原則上應在開通24h之后封鎖要點,進行道岔或補空區軌排與線路前后鋼軌焊接,焊接采用鋁熱焊。第16頁/共35頁七.線路撥接方案——1、總體說明道岔橫移根據楊橋畔車站施工設計圖紙,楊橋畔車站既有3、4道須往外撥接0.3m,即由原線間距5m調整為5.3m。該方案在5、6道開通后,要點,分別封鎖5、6道,Ⅰ、Ⅱ道分別慢行45km/h,對既有3、4道線路進行拔接到位,封鎖結束后,工務利用5、6道天窗時間點對既有3、4道線路進行整道至符合線路技規要求,既有3、4道一直封鎖至站改結束后啟用。拔移總體步驟:第一步,3、4道封鎖后,組織人員進行拔移;第二步,3、4道拔移完成后,在站改結束前,工務對3、4道進行不間斷整道,直至線路符合《技規》要求。第17頁/共35頁七.線路撥接方案——2、撥移詳細步驟點前準備→要點封鎖→設置防護→拆除線路、清碴→穿滑軌→起道、撥移既有軌道→撥接口連結、線路調整→大機養道→線路整細、清理施工限界→聯合檢查→撤除防護、線路開通。其余撥接口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搗固機進行搗固,人工細整、養道。由于線路撥移距離只有0.3m,采用在道床上直接撥移方式。線路連接完畢后,立即組織人員將準備好的道碴倒運至軌枕盒內,填滿軌枕盒,道碴邊坡、碴肩寬度、碴肩堆高達到設計要求。組織人員配合小型搗固機進行細撥道、起道、串碴、搗固等工作,線路養護完畢后需達到標準。第18頁/共35頁八.楊橋畔車站軌道改造施工步驟圖1、2第19頁/共35頁八.楊橋畔車站軌道改造施工步驟圖3、4第20頁/共35頁八.楊橋畔車站軌道改造施工步驟圖5、6第21頁/共35頁八.楊橋畔車站軌道改造施工步驟圖7、8第22頁/共35頁八.楊橋畔車站軌道改造施工步驟圖9、10第23頁/共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