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概論課件) 家園與思鄉_第1頁
(人文科學概論課件) 家園與思鄉_第2頁
(人文科學概論課件) 家園與思鄉_第3頁
(人文科學概論課件) 家園與思鄉_第4頁
(人文科學概論課件) 家園與思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文科學概論課件)15家園與思鄉一、不同于社會科學的人文科學社會觀1、人文社會觀人文社會觀是人文科學基本原理在社會范疇中的具體運用。2、社會學涵義與人文科學意義人文科學社會觀是對社會科學社會涵義的意義闡釋,社會科學反過來以人文科學社會觀為信念背景。兩者在對象、方法等方面既相區別又彼此關聯和依賴。3、“家”、“家園”;“無家感”、“尋找家園”以“家”的觀念為例,可以形象地區分社會學涵義和人文科學意義:1)社會學涵義的“家”是家庭,是以婚姻、血統或收養關系所構成的社會團體單位。社會科學涵義的家庭是實體對象,它可以從不同角度獲得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實證歷史學、人類學、法學等學科的研究。2)人文科學意義的“家”,可以從社會科學多種涵義的“家庭”闡釋中抽象出來。比如,人文學科的倫理學從家庭分工方面分析成員的責任和義務觀念。等等。人文學科或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觀念分析具有密切的相互依賴關系。當進一步展開人文科學與人文學科的意義闡釋時,就會產生人文科學特有的家庭意義觀念——“家園”。“家園”有社會科學涵義的家庭原型基礎,例如臥室、院子以及居家經歷。依托實在的家庭生活,積淀生成“家園”的人文意義經驗:身心的棲息地,安全的避風港,溫馨、舒適、放松,自在、自我的自由舒展,可以不設防地傾吐痛苦與歡樂的地方,人倫交往的善心發端,等等。這些人文經驗進一步升華為人文文化的“家園觀念”。它比社會科學涵義更加抽象,也更加普遍,并不再與家庭涵義同一:1)融洽親密的工作小團體不是家庭,卻可以是“家園”,這是在宗教、政黨、或類似的精神團契中都可以實現的經驗事實;2)現代社會中,許多夫婦反目為仇,雖生活在一個家庭里,卻不再有“家園”觀念。現代人的“無家感”和“尋找家園”的呼聲,都是在純粹的人文意義上使用“家”的概念的。二、“無家可歸”的現代內涵1、家庭倫理的現代危機現代社會中夫妻離異、婚外戀,少年離家、老人福利院興起等種種現象表明,現代家庭已和人文意義的家園不再同一了。2、全球化與本土文化的衰落全球化是現代生產方式、市場交易、社會交往行為和科技活動的同質一體化擴展,并把相應的消費方式、價值觀念、倫理原則、審美形態等多種文化特質擴展到全球。人性、人文主體性、自我意識都要求一種文化意義的“根基”和“故鄉”意識來認同和肯定自我主體性。文化傳統是不斷演化的。割斷文化傳統可能危及文化人格生命。比如,民國初期,王國維、梁巨川等傳統文化人就因文化命運而自殺。傳統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衰落,使人文意義的“家園”所依賴的切身環境(“故鄉”、“家鄉”)同樣瀕臨消失。3、自然生態危機和故鄉的消失“故鄉”、“家園”中的“鄉”、“園”,直接是人所棲息的自然。“家園”、“故鄉”觀念直觀的意象就是綠樹、小屋、雞犬、大地和藍天。現代化重大的后果之一,即自然生態危機從人文意義角度看,不僅是對人外在的物質生存環境的破壞,而且是對人文家園、故鄉精神、歷史淵源自然依托的深層毀壞。當藍天因煙塵而灰暗、當瀝青的刺鼻異味取代了麥苗的清香時,毀壞的不僅是實在環境的故鄉,而且是作為精神象征的家園和故鄉。4、私人心理和直接體驗的隔膜1)現代社會的一個悖論是,一方面,個體從家族等傳統共同體中獲得了空前的獨立;另一方面,空前普遍的社會結構把個人編入標準化生產的商貿交往中。2)個體在社會化的同時被公共理性模塑,并在一體化的快節奏社會工作中淡化了私人心理。公共理性形式化、抽象符號化,現代社會結構把人和物、人和人分割定位,使人和物、人和他人的關系不再直接,而只有經由系統結構的間接性聯系了,于是導致個體生存失去了直接體驗的真切性。3)私人心理和直接體驗的淡漠,使現代個體在失去傳統家庭的家園、故鄉依托之后,也在公寓獨居、日常工作生活中難以維持可供回味、咀嚼的自在、舒展的自我精神空間。三、思鄉社會思潮運動1、文化民族主義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維護不應敵視現代文明和異國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之間需要平等、友好良性地互利交流,因此才有全球文化的個性差異和多樣化。2、保護本土文化運動包括對民間文學、民俗文化、神話的收集整理,以及對母語的維護和研究。比如,在英語占據國際第一語種統治地位的當代,法語國家和地區,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對法語地位的行政保護;又比如,中國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和地域方言的研究和出版,等等。3、紀念活動和考古文化1)19世紀70年代以來,樹碑立傳成為超出個人的社會公共行為,它與宏大象征儀式以及節日相結合,成為現代化國家和地區的時尚。2)19世紀中葉開始,收藏古物和普遍搜求、發掘文物趨于狂熱,由此促成了考古學的確立。3)18世紀以來的博物館在19世紀成為現代化國家城市的普遍設施。4、團契性懷舊懷舊在現代早已超越了個人的性情,成為社會學意義的團契和階層行為。比如,集體鄉愁中來自過去的符號資源可以在千百萬人當中同時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懷舊情緒。共同的經歷成為共同的記憶和精神資源,即使它包含著痛苦,也作為當事人生命的歷史進入家園觀念,比如美國越南戰爭的戰友團體,美國黑人非洲尋根熱,同鄉會,海外華人客家聯誼會,等等,都具有回溯歷史的性質。5、人文地理旅游旅游包含荒野旅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