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黃沙中學高三歷史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下圖是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人創作的一幅漫畫,對漫畫所涉及的歷史事件解讀不正確的是
A.反映的是古巴導彈危機B.結果以蘇聯妥協而告終C.當時的戰略優勢在美國D.是“冷戰”時期的局部熱戰參考答案:D材料漫畫論述的是古巴導彈危機,屬于美蘇對抗冷戰形式,并沒有訴諸武力,D錯誤,符合題意;A、B和C均是關于漫畫正確表述,排除。點睛:冷戰背景下國際關系2.1708年,英國議會提出的議案因安妮女王的否決而遭扼殺。就在同年,由于議會強硬派的堅持,女王被迫承認輝格黨的勝利,不得不同意輝格黨人組閣。這反映出英國A.重大事務須國王參決B.未確立議會主權原則C.責任內閣制已經確立D.憲政體制仍有待完善參考答案:D【詳解】英國議會提出的議案因安妮女王的否決而遭扼殺的做法違背了法律規定,說明君主立憲制尚未發展完善,憲政體制仍有待完善,故D正確;光榮革命后英國頒布了《權利法案》,王權受到限制,并通過一系列法令的頒布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A錯誤;《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已經確立了議會主權原則,B錯誤;內閣制的確立在1721年,故C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3.《新唐書》記載:“唐制……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起。”陸游《老學庵筆記》載:“京都街鼓今尚廢,后生讀唐詩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這一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A.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B.坊市制度已經崩潰C.都城人口急劇增長
D.城市管理更加嚴格參考答案:B商業發展的特點。材料中的“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表明與唐初的“日中而市”不相符,所以排除D項。A項是無關項,C項是錯誤項,所以答案選擇B項。4.近年來,國際上悄然吹起一股溫和之風:“伙伴關系”屢見報端,“冷戰”時期那種兩極對立、劍拔弩張的氣氛正被一種“碰撞中磨合”“競爭中協調”的新型國際關系所取代。這種變化A.表明國際政治新秩序已經建立B.表明國際關系的內容多樣化C.反映出各個主權國家利益和力量的變化導致對外政策的變化D.體現出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各國利益趨同化參考答案:C5.《美國憲政里程》指出:“美國法治的中心內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們自愿同意的人為產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權威。”這一思想源于A.盧梭的社會契約論
B.伏爾泰的天賦人權C.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
D.西塞羅的自然法思想參考答案:A啟蒙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的能力及學生對材料正確理解能力。根據題干可知政府是是具有道德的人們自愿同意的人為產物,是人們達成及契約的產物。盧梭的中心思想有兩點: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國家是人民通過契約這一形式自由協議的產物,國家必須保障這一自由;國家主權在民,推行民主政治,也就是社會契約和人民主權這兩個理論,所以A正確。6.有人談及洋務運動時說:“中國在外交上的一貫的失敗也愈使自強運動看來差勁。……1860年間的改革在時間方面很嚴肅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傳統的名目自保。他們小心謹慎,但傳統中國之架構已被他們打下了一個大洞。”這主要強調洋務運動A.步伐謹小慎微但仍有開拓之功B.因階級局限無法突破傳統慣性C.中體西用的做法導致成效甚微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侵略參考答案:A根據材料中“他們小心謹慎,但傳統中國之架構已被他們打下了一個大洞”可知,材料主要強調的重點是洋務運動雖步伐謹小慎微但仍有開拓之功,肯定了其對中國近代化的貢獻,故A項正確。BC兩項與材料表述不符,排除。抵制侵略只是其積極作用的一部分,故D項排除。7.《漢書》記載:“秦遂并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這段材料可以用來說明A.官僚政治確立的背景
B.秦代皇帝制度的內涵C.漢承秦制的源頭
D.分封制退出歷史的根源參考答案:A8.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北大演講時說:“我在英國當首相沒有專門的廚師為我做飯,只能去內閣蹭飯。不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開。每周二、周四還要去下院接受質詢……抱著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報》的標題會是英國首相以無恥的眼淚換取選票。”卡梅倫的上述言辭不能體現的是A.英國首相經濟待遇與其政治地位不相稱
B.英國政治精英受到廣泛監督C.選民在英國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地位
D.英國首相須接受下院監督參考答案:A9.《國語·齊語》記載著管仲對齊桓公說的一句話:“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鉬、夷、斤,試諸壤土。”根據文意判斷,其中“鉬、夷、斤”指的是A.鐵制農具
B.青銅武器
C.化學元素名稱
D.奢侈消費品參考答案: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鉬、夷、斤,試諸壤土。”的大體含義是質量好的金屬用來制造兵器,用于戰爭和屠殺牲畜,質量較差的金屬用于制作農具進行農田耕作,所以由此可以得出春秋時期“鉬、夷、斤”指的是鐵制農具,答案選A,B項盛行于西周時期,CD兩項明顯與材料不符。10.法國史學家朗格諾瓦和瑟諾博司所著《史學原論》一書中指出:“史料可分為兩種,有時是過去的事件,留下實跡(碑碣及制造品),有時也是更常見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跡,是心理的狀態——一種文字上的描寫和敘述。”作者在此想要說明的是:A.文字史料帶有一定的主觀因素
B.實跡和文字史料都能客觀地反映歷史C.歷史是“心理的狀態”的反映
D.只有實跡史料才能夠真實地反映歷史參考答案:A11.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說:“宰相無權,則天下無綱,天下無綱而不亂者,未之或有。”這段材料體現出王夫之A.主張分權制衡
B.主張用相權來限制君權C.認為元代相權嚴重反彈
D.主張用地方分權來制約中央集權參考答案:B考察明清之際的儒家思想。題干中的材料是說,宰相要掌握一定的權力有利于天下的治理,否則則會出現混亂。分析選項,B項符合人題意。故應選B。12.《四庫全書總目》一共評價了37部明末淸初在華傳教士及其協作者的著作,其中對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乾坤體義》有這樣的評價:“是書上卷皆吉天象,以人居寒暖為五帶,與周髀七衡說略同。以七政恒星天為九重,與《楚辭·天問》同……。”這表明A.傳統科技與西方科技根出同源 B.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心理優勢C.意大利成為世界科技創新中心 D.明清政府文化開明的心態參考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發明與發現。傳統科技與西方科技根出同源,這種觀點不符合史實,故A項錯誤;材料中對利瑪竇的《乾坤體義》有這樣的評價是拿中國古代史書中的知識進行印證,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心理優勢,故B項正確;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明清文化走向專制,故D項說法錯誤。13.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速決戰、閃電戰破產的戰役分別是A.馬恩河戰役不列顛空戰
B.索姆河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C.凡爾登戰役莫斯科戰役
D.馬恩河戰役莫斯科戰役參考答案:D考點: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速決戰和閃電戰是德國戰爭初期的主要的手法,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馬恩河戰役和二戰中的進攻莫斯科都使得德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標志著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故選D。14.《九十五條論綱》指出:“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財富,他為了建筑一個圣彼得教堂,為何不用自己的錢,而要用貧窮信徒的錢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態度是(
)A.認可教皇搜刮財富
B.天主教徒應該忠實于信仰C.贊同教會建造教堂
D.反對天主教會的經濟掠奪參考答案:D15.宋史專家趙寶珠認為,“……(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經濟發展形勢下出現的一種新事物,它扎根于農村商品經濟的基礎上,逐步變為溝通城鄉的經濟紐帶,而后把與城市相連的部分變為城市的重要市區,使宋代城市達到一個新的歷史水平,創出了中國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論述的是宋代的:A.街市 B.市鎮 C.夜市 D.草市參考答案:D考點:宋代商業的發展。草市是民間興起的集市,從材料中“扎根于農村商品經濟”可知是草市。故本題選擇D。16.維新派號召全國人民“合一群,同道德,同法律,同風俗,同文學美術,而組織一完全無缺之國家”,斷言“世界由是而文明,歐美由是而進者也”。該言論意在強調A.自由思想的重要性 B.民族意識的重要性 C.民主權利的重要性 D.集體觀念的重要性參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維新思想。依據材料“合一群,同道德,同法律,同風俗,同文學美術,而組織一完全無缺之國家”可知維新派其注重民族意識,B項正確。A、C兩項在材料中都未體現,均排除。D項是表面現象,不是本質,排除。17.1905年,清政府建立戶部銀行,總資本銀400萬兩分為4萬股,由戶部認購兩萬股,其余兩萬股,“無論官民人等均準購買”。這說明清政府A.開始采取近代化措施B.推行官商合辦方式C.放寬對民間設廠限制D.為民族工業籌措資金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由戶部認購兩萬股,其余兩萬股,“無論官民人等均準購買”可以看出這是官商合辦的,故本題選B項。A、C、D與材料無關。考點: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清政府的改革·官商合辦18.孔子在擔任魯國大司寇期間,大力打擊市場上的假冒偽劣行為,羊販子吳獄氏再“不敢朝飲其羊”(早上賣羊前先讓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對此理解錯誤的是:A.孔子依靠法制維護市場秩序
B.孔子關注民生,主張誠信C.孔子反對商業欺詐
D.當時商品經濟有一定發展參考答案:A19.漢代太學猶如現在的國立大學,這里面的學生畢業考試分兩等,當時稱“科”。甲科出身的為郎,乙科出身的為吏;遇地方政府需要人才就從這里挑選。材料表明漢代太學畢業考試的突出特點是其成績A.與官員選拔掛鉤B.與平時操行考核結合C.體現教考分離制D.以“科”來劃分等級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甲科出身的為郎,乙科出身的為吏;遇地方政府需要人才就從這里挑選”可知太學與官員選拔掛鉤,故A項正確;材料涉及“畢業考試”,但未涉及“平時操行考核”,故B項錯誤;“學生畢業考試分兩等”,不能表明教考分離,故C項錯誤;對“分兩等,當時稱科”理解不對,故D項錯誤。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漢代太學。2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人民幣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IMF建立的依據是A.雅爾塔協議B.布雷頓森林協議C.關貿總協定D.多哈會議決議參考答案:答案:B分析:根據布雷頓森林協議規定設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故B項正確;A項是兩極格局的基礎,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無關;C項屬于貿易體系,不是金融體系;D項是世貿組織會議,與題干無關。21.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啟事”中提出:第一,對方不纏足;第二,對方應識字讀書、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見不合可以離婚。這說明(
)A.廢止纏足已經成為社會時尚
B.新文化運動的社會影響深遠C.傳統婚姻觀念受到新的挑戰
D.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已動搖參考答案:C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從蔡元培“征婚啟事”的各項信息可以看出傳統的婚姻觀念受到了新的挑戰。從材料中給出的時間1900年,當時廢止纏足剛提出不久,阻撓力量還很強大,并未成為社會時尚;新文化運動拉開序幕的時間是1915年;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并未動搖;故排除ABD。本題選C。22.下列社會思潮與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搭配錯誤的是:
A.洋務思潮——“中體西用”
B.維新思潮——利用儒家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政治學說
C.文藝復興——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來表達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D.啟蒙運動——肯定教權,否定王權參考答案:D23.據《漢書》載:“自周衰,官失而百職亂,戰國并爭,各變異。”“秦遂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材料認為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A.鞏固了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度B.適應了封建大一統政治確立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據的經濟基礎D.適應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確立的需要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可知,秦朝廢分封是為了避免周朝被諸侯所滅的結局,秦朝確立中央集權制度是為了鞏固統治,即適應封建大一統政治的需要,B項正確。根據材料“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可知秦統一后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而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分封制被廢除后宗法制也受到削弱,排除A。材料涉及秦朝確立的政治制度,與消除了分裂割據的經濟基礎無關,排除C。材料涉及秦朝確立的政治制度,與土地制度無關,排除D。24.據資料統計: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域。然而當時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其中內在的原因在于A.“重農抑商”和“閉關禁海”政策的壓制B.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不適于工商業發展C.由于鴉片大量流入導致白銀的大量外流D.英國工業革命后對中國進行的商品輸出參考答案:A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資本主義萌芽與“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重農抑商、海禁政策。試題分析:“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指大量流入的白銀沒有轉換為資本,未能推動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原因是工商業受到“重農抑商”和“閉關海禁”政策的壓制,A項正確。B項說法錯誤;C、D項都發生在清朝中期以后,與題干時間不符。25.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體共同發起的征集“改革開放30周年10大流行語”揭曉,分別是“下海”“下崗再就業”“農民工”“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上網”、“①”,“北京奧運”“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兩條是對其余8條產生決定性影響和準確的概括,它們應該是………………()
A.西部開放,解放思想
B.入世、市場經濟
C.對外開放、大國崛起
D.改革開放,中國特色參考答案:D26.在談及古希臘早期民主時,學者叢日云指出:“這是使公民團體一方面自我封閉和極端排外,另一方面在公民內部產生對城邦歸屬感的重要根源。”這一論斷的依據是,古希臘A.城邦利益高于個人的自由B.多山多島的地理環境C.以血緣關系界定公民身份D.輪番而治的民主形式參考答案:C【詳解】古希臘早期的城邦是由血緣部落演變而來的,同一部落或同一城邦的人具有共同的血緣,只有這些人才能成為城邦的公民,這使古希臘的公民團體一方面自我封閉和極端排外,另一方面,由于城邦公民具有相同的血緣,又在公民內部產生對城邦的歸屬感,故答案為C項。城邦利益高于個人的自由,強調的是公民具有公共意識,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B、D項均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27.1862年,清政府怵于《中英天津條約》中“嗣后英國文書俱用英字書寫……遇有文字難辯之處,總以英文作為正義”等規定,正式創辦近代中國第一所外語學堂——京師同文館,肇始中國官辦英(外)語教學。這反映了清政府A.形成新的外交理念B.迎合列強的侵略要求C.全面推動洋務運動D.探索開啟教育近代化參考答案:D【詳解】從題目可知,在《中英天津條約》條款規定下,中國開始官辦英(外)語教學,是清政府開辦近代教育的開始,故D項正確。題目主要是外語教育及其開辦的原因,未涉及外交理念,故A項錯誤。題目體現的是面對新情況進行教育改革,不是迎合列強的侵略要求,故B項正確。題目與洋務運動無關,故C項錯誤。所以選D。28.下圖是《中國古代社會家庭關系示意圖》。形成和維護圖中社會家庭關系特征的因素有①宗法觀念②自然經濟③皇權專制④理學思想⑤社會習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參考答案:D29.“羅馬帝國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義以后的公民法規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羅馬人發生聯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規,創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規范。其內容主要涉及所有權和債權。”材料表明該時期的羅馬法①主要解決經濟糾紛和民事糾紛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簡潔靈活,實用有效
④使境內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參考答案:A30.雅典曾經有一項法律,規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倫立法甚至規定,一個公民如果在國內出現派系分裂時不參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剝奪選舉權。這反映了A.城邦意識對社會全方位的滲透B.公民的個人權利受到高度重視C.規范公民的行為利于希臘穩定D.所有人都擁有平等的社會地位參考答案:A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城邦屬于全體公民所有,法律強調公民不允許公民有“私心”不能對城邦統治缺乏參與,這是公民意識在法律上得到的肯定,故體現了城邦意識對社會全方位的滲透,A項正確。B項公民的個人權利要服從于城邦統治,排除。材料沒有提到規范公民行為的相關信息,排除C。只有公民才有參與城邦管理,不是所有人,排除D。所以選A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朝建立前,即開始制定律令,成律285條、令145條,于洪武元年頒行。洪武六年,在此基礎上頒行《大明律》30卷,606條。此后又反復增刪修訂,于洪武三十年重頒《大明律》30卷,460條,成為定稿。重頒《大明律》的篇目由《唐律》十二篇改為七篇,依次為《名例律》《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位居“十惡”前列的謀反、謀大逆之罪,唐律規定犯者斬,其父及年十六歲以上者絞,其余親屬不處死。明律則把犯者凌遲處死,親族男子如祖、父、伯叔父、兄弟、子、侄、孫、不限籍異同,以及異姓同居之人,但年十六以上一律處斬。唐律對此類大罪注意區分情節,如“口陳欲反之言,心無真實之計”及“詞理不能動眾,威力不能服人”之類,皆適當從輕處理,明律則無此區別。又如私鑄銅錢之罪,唐律流三千里,明律則論絞。不過有關典禮、風俗、教化等雖危害政權、社會,但并不嚴重的犯罪行為,明律量刑比唐律為輕。——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1)根據材料,概括明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大明律》制定的影響。參考答案:(1)特點:法律內容反復修改補充,歷時較長;改變了以往法典分立篇目的原則與傳統,簡明扼要;對謀反施以重刑,定罪量刑體現“輕其輕罪,重其重罪”的原則。(2)影響:創新和發展了前代法典的內容與結構;為明初強化君主集權和發展社會經濟提供了保障;為以后的法律制定提供了借鑒。(1)依據材料中“明朝建立前,即開始制定律令,成律285條、令145條”“皆適當從輕處理,明律則無此區別”“不過有關典禮、風俗、教化等雖危害政權、社會,但并不嚴重的犯罪行為,明律量刑比唐律為輕”的信息歸納回答。(2)依據材料中“明律則把犯者凌遲處死,親族男子如祖、父、伯叔父、兄弟、子、侄、孫、不限籍異同,以及異姓同居之人”的信息并結合所學從借鑒前朝、強化專制以及為以后的法律制定提供了借鑒角度思考回答。32.瞿秋白(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于1920年到蘇俄考察,著有《俄鄉紀程》,文中寫道:“俄羅斯現在是共產主義實驗室,在蘇維埃的玻璃管里顛之倒之,實驗兩下,就立刻可以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化合物”,這一言論(
)A.與當時的歷史基本相符B.是對斯大林模式的批評C.反映出作者渴望建成社會主義的愿望D.設想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的實驗參考答案:A20世紀20年代列寧和斯大林領導了蘇聯(俄)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在利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失敗后,列寧開始了新經濟政策的實驗。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導下,蘇聯迅速過渡到社會主義。瞿秋白在文中描述了當時蘇聯(俄)的現實,但沒有表達自己的觀點,B、C、D三項說法無法從材料中得出,故選A項。3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程蔭南(1869—1937年),湖北人。1902—1905年、1911—1915年兩度赴日本留學,先后修習普通科和法律。在日本期間,他先后翻譯或寫作了《新式數學教科書》《數學問題解式》等系列數學著作,在國內數學界享有盛譽。民國初年,當選南京臨時政府內務部僉事、湖北省參議員等職,但是由于他痛恨當時的官場腐敗和軍閥統治,所以基本上沒有履職,過上隱居生活。1937年,聽到日本侵華的消息,憂忿而死。隱居家鄉期間,他于1919年纂修了家譜。在“自序”中寫道:“自歐化東漸以來,少年……奢談國家主義,鄙棄家族制度……舉數千年遺傳之國性,一蹴推翻之,不知西人雖無家族之制而其所謂民族主義膨脹于各地者,亦家族主義之蛻化而擴充之也。見在民國更新,合五大民族倡言同胞,亦西人民族主義之意……”(1)程蔭南的歷史活動與當時的社會歷史變遷息息相關。簡要分析程蔭南主要歷史活動的歷史背景。(9分)(2)簡要評價程蔭南在家譜“自序”中的主要觀點。(6分)【解析】(1)歷史活動的背景要從其時空去尋找,“1902—1905年、1911—1915年兩度赴日本留學”可知當時新末新政是最重要的背景,“翻譯或寫作了《新式數學教科書》《數學問題解式》等系列數學著作”同時與新政中教育改革有關系,“民國初年,當選南京臨時政府內務部僉事、湖北省參議員等職”可知辛亥革命的影響,“過上隱居生活于1919年纂修了家譜”可見北洋軍閥時期政治黑暗,知識分子找不到出路,無法實現人生的理想等背景。(2)通過材料“西人雖無家族之制而其所謂民族主義膨脹于各地者,亦家族主義之蛻化而擴充之也”可知其觀點是強調家族是國家的基礎,而對其的評價,可以從材料“自歐化東漸以來,少年……奢談國家主義,鄙棄家族制度……舉數千年遺傳之國性,一蹴推翻之,不知西人雖無家族之制而其所謂民族主義膨脹于各地者,亦家族主義之蛻化而擴充之也”可知他駁斥了一些人因為主張國家主義而否定家族制度的觀點和行為,認為家族是國家的最基本構成單元,沒有家族制度,國家主義就失去了根基,聯系他所成長的文化根基強調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家族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根據材料“西人雖無家族之制而其所謂民族主義膨脹于各地者,亦家族主義之蛻化而擴充之也。見在民國更新,合五大民族倡言同胞,亦西人民族主義之意”也可看出他也從西方的民族主義的起源論述了家族的合理性,這種觀點本身是合理的。參考答案:(1)歷史活動的背景要從其時空去尋找,“1902—1905年、1911—1915年兩度赴日本留學”可知當時新末新政是最重要的背景,“翻譯或寫作了《新式數學教科書》《數學問題解式》等系列數學著作”同時與新政中教育改革有關系,“民國初年,當選南京臨時政府內務部僉事、湖北省參議員等職”可知辛亥革命的影響,“過上隱居生活于1919年纂修了家譜”可見北洋軍閥時期政治黑暗,知識分子找不到出路,無法實現人生的理想等背景。(2)通過材料“西人雖無家族之制而其所謂民族主義膨脹于各地者,亦家族主義之蛻化而擴充之也”可知其觀點是強調家族是國家的基礎,而對其的評價,可以從材料“自歐化東漸以來,少年……奢談國家主義,鄙棄家族制度……舉數千年遺傳之國性,一蹴推翻之,不知西人雖無家族之制而其所謂民族主義膨脹于各地者,亦家族主義之蛻化而擴充之也”可知他駁斥了一些人因為主張國家主義而否定家族制度的觀點和行為,認為家族是國家的最基本構成單元,沒有家族制度,國家主義就失去了根基,聯系他所成長的文化根基強調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家族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根據材料“西人雖無家族之制而其所謂民族主義膨脹于各地者,亦家族主義之蛻化而擴充之也。見在民國更新,合五大民族倡言同胞,亦西人民族主義之意”也可看出他也從西方的民族主義的起源論述了家族的合理性,這種觀點本身是合理的。【答案】(1)背景:①程蔭南前往日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考前全天候備戰2023年高考數學試題及答案
- 精打細算的數學試題及答案
- 材料密封性能質量控制重點基礎知識點
- 行政管理課程設置與試題答案建議
- 趨勢分析的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
- 火災保潔的應急預案方案(3篇)
- 車輛火災應急預案范文(3篇)
- 病房火災應急預案腳本(3篇)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解題思路試題及答案
- 學習節奏的個性化調整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安全生產法解讀課件》
- (二模)臨沂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卷(含答案)
- 解除分公司經營合同協議
- 湖南省天壹名校聯盟2025屆高三5月適應性考試(物理)
- 2025年中考英語考綱詞匯(包括詞性詞義詞轉短語)
- 老人財產處置協議書范本
- 2025年上海長寧區高三二模高考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印刷企業管理制度匯編
- 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2024屆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真題數學試卷含解析
- DL/T 5352-2018 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
- CNS4158H2040表面處理用鹽水噴霧試驗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