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樞(渝黔)施電(電源)-III改建鐵路重慶至貴陽線擴能改造工程引入重慶樞紐軌道交通控制保護方案設計專篇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設計證書綜合甲級A151000179工程勘察證書綜合甲級B1510001792017年02月成都
目錄1概述 11.1建設項目概況 11.2軌道交通概況 21.3建設項目與軌道交通的相對關系 3平面方向 3立面方向 41.4工程地質概況 4工程地質 4水文地質 11水文氣象 121.5編制依據 132項目風險識別、分析及評估 142.1主要風險源 142.2風險及影響評估 143軌道交通保護措施 16附圖1:軌道交通五號線交叉處平面路徑圖附圖2:110千伏重慶西客站變電站電纜線路工程總圖附圖3:軌道交通五號線交叉處縱斷面圖1概述1.1建設項目概況為滿足重慶西客站用電需求,擬修建110千伏重慶西客站變電站,根據重慶市電力公司用電批復,該工程采用電纜地下敷設,電纜線從220千伏雙山站東側出線,沿雙山站東側圍墻外,往南采用頂管深埋,穿越雙山變電站南側規劃公用綠地,至變電站南側規劃公路,順該規劃公路南側人行道,穿簡家槽公路轉盤(同時穿越擬建的軌道交通5號線),順九龍園區支公路人行道及內環快速道路東側空地通過,再穿越內環快速道路,穿規劃G37-1公共綠地北側邊緣,到達龍門陣大道,穿龍門陣大道,沿龍門陣大道西側人行道,再轉至市政道路支路人行道,再沿市政公路人行道,到達華玉路東側人行道,順華玉路東側人行道,轉至嘉德園小區內部支路,再穿越鐵路線,到達重慶西客站變電站。具體詳見附圖2:110千伏重慶西客站變電站電纜線路工程總圖。全線路徑長度約3.89公里,大部分采用頂管敷設,頂管內徑為1.2m,局部轉彎段采用明開挖或暗挖電纜隧(溝)道,明挖電纜隧道內空尺寸1.6m×2.0m,暗挖電纜隧道內空尺寸2.0m×2.4m,電纜溝道內空尺寸1.35m×1.2軌道交通概況受本工程影響的軌道交通為擬建軌道五號線,根據軌道集團提供的軌道設計資料,受影響線路相應區段的軌道結構形式為區間隧道,隧道結構形式詳見圖1,軌道隧道頂標高(結構層標高)H=311.75m,軌面標高H=306.00m。圖1軌道交通區間隧道斷面圖1.3建設項目與軌道交通的相對關系平面方向本工程#7電纜敷設井~#27電纜頂管工作井與軌道交通五號線華巖寺站~華成路站之間區間隧道在平面位置上相交,具體情況如下:與軌道交通呈“十”字形斜交叉,與軌道五號線左中心線交于華巖寺站到華成路站之間K38+650.340處,交叉角度86度左右;與軌道五號線右中心線交于華巖寺站到華成路站之間K38+656.768處,交叉角度86度左右。軌道交通保護區范圍內全部為電纜頂管,#7電纜敷設井與#27電纜頂管工作井都處于軌道交通保護區范圍外。具體詳見附圖1:軌道交通五號線交叉處平面路徑圖。1.3.2立面方向電纜頂管截面形狀為圓形,內空大小為1.2m,壁厚為0.12m。電纜頂管結構底部標高約為H=348.20m,軌道五號線左右結構頂標高H=311.23,電纜頂管結構底部距離軌道五號線隧道結構頂部凈空約36.97m,且在電纜頂管與軌道五號線隧道之間有一條規劃公路隧道通過。具體詳見附圖3:軌道交通五號線交叉處縱斷面圖1.4工程地質概況工程地質(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總體屬構造剝蝕丘陵地貌。場地部分已人工改造平整,坡度角約35°,呈階梯狀分布。場地總體地勢東高西低。(2)地質構造擬建場地地質構造上位處大盛場向斜西北翼,巖層呈單斜產出,產狀132°∠11°。邊坡地段巖層分布連續,無斷層經過,根據現場調查,層面屬結合差的硬性結構面。受構造作用影響,擬建場地內基巖中主要發育兩組構造裂隙:①產狀328°∠56°,張開0.5~1.0mm,面平直、粗糙,無充填,裂面呈褐黃色薄膜,延伸長一般2.1~3.6m,間距1.5~2.0m,屬結合差的硬性結構面;②產狀253°∠66°,張開0.5~2.0mm,面平直、粗糙,無充填,延伸長一般1.5~2.5m,間距1.5~2.0m,屬結合差的硬性結構面。(3)地層分布據地面調查及鉆探揭露,場地上覆土層有第四系全新統人工素填土(Q4ml)、粉質粘土(Q4el+dl),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J2s)泥巖、砂巖。現由上至下分述:第四系全新統(Q4)素填土(Q4ml):雜色。主要由泥、砂巖塊碎石、粉質粘土組成。泥、砂巖碎石粒徑一般約50~200mm,總體含量約40%;粉質粘土總體含量約60%。稍濕,松散。為場地整平時形成,人工拋填形成,未被污染,時間約2年以上。分布于大部分場地。粉質粘土(Q4el+dl):褐黃色??伤軤?。稍有光澤,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干強度中等。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J2s)泥巖:紫紅色。主要由粘土礦物組成。泥質結構,厚層狀構造。局部砂質含量較高。分布于整個場地。砂巖:黃灰色。礦物成分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并含云母等。細粒結構,中層狀構造,鈣、泥質膠結。呈似層狀、透鏡體產出,分布于整個場地。(4)基巖頂面及基巖風化帶特征強風化帶:巖芯破碎,多呈碎塊狀,質軟,泥巖手折易斷,砂巖手易捏成砂,巖體破碎。其厚度小、變化較大。中等風化帶:巖芯較完整,主要呈柱狀,少量碎塊狀,巖芯節長一般0.10~0.35m,屬較完整巖體。。(5)場地巖土物理力學特征素填土該層密實度屬松散,具濕陷性、高壓縮性、透水性,變異性大,均勻性差,力學性質差,穩定性差。該土層建議天然重度取20kN/m3,內摩擦角φ=30°、粘聚力C=5kPa(經驗值)。飽和工況下r0=21KN/m3、內摩擦角φ26°、粘聚力取0kPa。該層土對混凝土、鋼筋等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蝕性。粉質粘土褐黃色。呈可塑狀態。鑒于該層厚度小于3m,未采樣品作試驗,根據當地經驗,該土層地基承載力建議取150kPa、天然重度18.6kN/m3。天然、飽和粘聚力分別為20kPa、15kPa;天然、飽和內摩擦角φ分別為18°、12°。根據環境調查,該土層鋼筋等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蝕性。場地內強風化帶巖石破碎,據現場鑒別巖芯及結合經驗,提供強風化帶巖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經驗值):泥巖300kPa、砂巖350kPa;砂巖天然重度22.0kN/m3、飽和重度重度取23.5kN/m3、泥巖天然重度23.0kN/m3、飽和重度重度取24.0kN/m3。據試驗成果統計分析及本次巖土工程勘察野外鑒別、地區工程經驗,本工程場地設計所需的各巖、土參數建議取值詳見表1.4-1。表1.4-1巖土設計參數建議取值項目巖土名稱天然重度(kN/m3)飽和重度(kN/m3)巖石單軸極限抗壓強度標準值(M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天然/飽和粘聚力c(kPa)天然/飽和內摩擦角φ(°)臨時基坑開挖坡率值(H<5)基底摩擦系數巖石體水平抗力系數MN/m3土的水平系數的比例系數MN/m備注天然飽和素填土20.0021.00///5*/0*30*/26*1:1.50/5*粉質粘土18.60*19.50*//150*20*/15*18*/12*1:1.250.2018*強風化砂巖22.00*23.5*//350*//1:0.500.4015*中等風化砂巖25.026.0*7.84.91617//1:0.350.4550*強風化泥巖23.0*24.00*//300*//1:0.500.3020*中等風化泥巖24.0*25.0*4.52.4792//1:0.350.4040*(6)不良地質作用根據現場地質調查及鉆探揭露,場內及鄰近未發現、危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7)地震效應評價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A,本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根據當地經驗:人工素填土剪切波速值取130m/s;粉質粘土剪切波速取210m/s;強風化基巖剪切波速600m/s,為巖石;中等風化泥巖剪切波速2000m/s,為巖石;中等風化砂巖剪切波速3000m/s,為巖石。取最不利鉆孔進行土層等效剪切波速計算,各擬建物土層等效剪切波速及場地類別劃分見表1.4-2。表1.4-2土層等效剪切波速及場地類別劃分擬建物名稱υse計算位置填土粉質粘土整平后覆蓋層最大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m/s)建筑場地類別設計特征周期(s)抗震地段劃分厚度(m)波速(m/s)厚度(m)波速(m/s)塔樓辦公ZY554.011591.52305.14173Ⅱ0.35有利A區商業ZY564.601590.52305.10164Ⅱ0.35有利B區商業/015902300>800Ⅰ00.20有利C區商業/015902300>800Ⅰ00.20有利D區商業/015902300>800Ⅰ00.20有利E區商業/015902300>800Ⅰ00.20有利F區商業ZY155.1415902305.14159Ⅱ0.35有利吊層/015902300>800Ⅰ00.20有利地下車庫//015902300>800Ⅰ00.20有利注:有利指對抗震有利地段,不利指對抗震不利地段,一般指可進行建設的一般地段。當擬建物位于邊坡上方時,劃分為不利地段。擬建物名稱鉆孔編號設計室外地坪標高(m)包括未回填土粉質粘土土層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m/s)場地類別設計特征周期(s)抗震地段類別備注厚度剪切波速(m/s)厚度剪切波速(m/s)生產綜合樓ZY10225.607.421300.502107.92133.20Ⅱ0.35一般地段電纜溝ZY20/5.991302.672108.66147.30Ⅱ0.35一般地段綜合確定場地抗震地段類別為一般地段,其中人工填土為軟弱土,粉質粘土為中軟土,Ⅱ類場地,特征周期0.35s。擬建、構筑物擴展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丙類)。(8)場地穩定性及建筑適宜性評價擬建場地及鄰近未發現危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現狀整體穩定,適宜擬建物建設。水文地質擬建場地地形經人工整平,總體東高西低,地形上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向東南排泄。人工填土松散,為透水層,粉質粘土為相對隔水層,泥巖為隔水層,砂巖為含水層。地下水類型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及基巖裂隙水,埋藏于填土、粉質粘土及基巖裂隙中,屬潛水。本次勘察鉆孔在施工結束后均提干孔內施工用水,24h后觀測,孔內水位不能恢復,此表明場地在本次勘察深度內地下水貧乏,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根據分析,在雨季大氣降水可直接匯入場地,因場地平緩排泄慢,根據當地施工經驗,綜合判定大氣降水時土層厚的地段有地表水滲入補給,有暫時性上層滯水存在,無統一地下水位,水量隨大氣降水及地表水的補給量大小而成正比變化,向東南排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僅在雨季,局部可存在少量地下水,未來基礎雨季施工必要時應配備相應的排水設施。根據場地及周邊調查,無污染源,土層未被污染,判定該上層滯水、場地土層對混凝土、鋼筋等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蝕性。水文氣象擬建工程場地位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雨量充沛,具有春旱夏長,秋雨連綿,冬暖多霧的特點。據相關氣象資料:多年平均氣溫17.5℃~18.5℃,一月最冷,極端最低氣溫-3.1℃(1975年12月15日),盛夏八、九月平均氣溫30℃,極端最高氣溫達43.0℃(2006年8月2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240.0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1976年),最大日降雨量80.3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1982年),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降雨強度大,與降雨集中季節同步,最大日降水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98.5mm。場地內無地表水,區內氣候適宜全年施工。1.5編制依據本工程遵循的規程、規范、圖集、標準及設計依據(1)規程、規范、圖集、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3-201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50105-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地下建筑防水構造》(10J301)《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建筑邊坡支護技術規范》(GB50330-2002)《城市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定》(DL/T5221-2005)《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2007)(2)設計依據《鐵道部關于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鐵鑒函[2012]1063號)?!蛾P于渝黔鐵路鄭萬引入重慶樞紐引起重慶動車運用所及機務車輛規模調整1類變更設計的批復》(鐵總鑒函[2016]606號)。《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關于渝黔鐵路110千伏重慶西專用變電站供電方案的復函》(渝電函[2016]34號)。2項目風險識別、分析及評估2.1主要風險源(1)電纜頂管與軌道五號線在平面位置上交叉(2)施工時的產生的機械振動。2.2風險及影響評估依據《城市軌道交通結構安全保護技術規范》(CJJ/202-2013)附錄,軌道五號線區間隧道為礦山法施工。本工程與軌道平面位置相交處電纜頂管截面形狀為圓形,內空大小為1.2m,壁厚為0.12m。根據軌道集團提供的軌道五號線資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三次適物理試題含解析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分子生物學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菏澤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零診”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即興伴奏(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石室教育集團2025年初三期末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師范大學《智能信息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井陘礦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大學體育(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電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專題16 書面表達技巧-2023年江蘇中考英語一輪復習牛津譯林版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知識培訓課件
- 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4版)宣傳畫冊
- 二戰時期的中國抗日戰爭
- 35kv變電站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設計方案
-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對策
- 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CQI-30中文審核表格資料
- DB32-T 4174-2021 城市居住區和單位綠化標準
- GB/T 44893-202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及代碼
- 水利水電工程自控系統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