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養殖技術】長牡蠣的五種養殖方法_第1頁
【農業養殖技術】長牡蠣的五種養殖方法_第2頁
【農業養殖技術】長牡蠣的五種養殖方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養殖技術】長牡蠣的五種養殖方法

一、長牡蠣的插竹養成法適用于浪平靜、流速緩慢、鹽度高、軟泥或泥沙底質的內灣。用此采到的蠣苗就地養殖。養殖成時,需將蠣竹稀疏,以利牡蠣生長。當年春季固著的蠣苗到年底即可收獲。秋季固著的蠣苗要延至次年冬季才能收獲。二、長牡蠣的垂下養成法1.筏式養殖:此適用于干潮時水深4米以上、風浪平靜的內灣,的結構大小因地而異,沒有統一規格。可通常用圓和毛竹扎成,有5×10米的,也有10×10米的,每臺筏用6~9個浮桶或其它浮子作浮力,并以錨固海底,將采苗的附著器懸掛在筏子上進行養成。2.延繩式養殖:此式有較大的抗風能力,適用于外海養殖,基本構造是用兩條直徑2厘米,長70~75米的綆繩并列,兩端各以錨固定,綆繩上按等距離連結12個聚乙烯浮子,將采苗的附著器,懸吊在綆繩養殖。3.柵架式養殖:此法適用于灘涂坡度較小,干潮時水深2~3米,底質為泥或沙泥、風浪平靜的海區。在海底樹立木樁或水泥樁,上面用竹竿架設成柵架,將采苗器掛在柵架上養殖。在養成期間,必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如:移石、防洪、越冬、清除敵害、育肥和整修浮筏等各項工作。三、長牡蠣的立石養成法用此方法所采到的蠣苗就地繼續養成,若蠣苗固著過密,要適當稀疏。豎立在海區的石柱,一般不移動位置,作為永久性的養殖器材置于海區。收獲時將牡蠣從石柱上鏟下來,運回岸上開殼肅肉。四、長牡蠣的橋式養成法用此法采到的蠣,經過1個月的培養,個體增大,此時需將石板重新疏排整理,以免影響生長。疏排時,將6~7塊石板組成一組,組間用石條連成一長列,組間距50~60厘米,列間距1~2米,經過一段時間養殖后,將蠣石的陰面與陽面互換,使兩面牡蠣生長均勻,到年底即可收獲。五、長牡蠣的投石養成法此法適用于底質較硬的潮間帶和潮下帶,選用拳石或較大的石塊作附著基。1.滿天星式:將蠣石均勻地分散在養成場地,每畝投蠣石3000~5000塊。此適用于深水區。2.梅花式:以5~6塊蠣石堆成一堆,呈梅花形,每堆間距30~50厘米,在養成場分散養成。3.行列式:蠣石成行排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