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4_第1頁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4_第2頁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4_第3頁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4_第4頁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代碼:580201)一、專業定位(一)市場需求分析本專業學生的職業范圍主要涉及機電產品生產制造行業。對口企業(產業)名稱企業(產業)性質對應崗位機電制造業支柱:機電制造業是湘潭乃至湖南都是一個有傳統優勢的支柱產業1.機械零部件生產;2.機電設備維護與維修;3.機電產品的組裝與調試;4.機電產品生產的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5.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實施;6.機電產品售后維修服務。(二)職業范圍及職業崗位具體從事的就業崗位如下:職業范圍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機電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機械零部件生產機電設備的操作(普通機床的操作、數控機床操作)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機電產品的組裝與調試機電產品生產的組裝與調試機電產品生產的組裝與調試(機械部件的組裝與調試、電氣部件的組裝與調試、整機的組裝與調試)機電產品生產的質量檢驗與質量管理機電產品生產的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工藝編制與調度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實施根據圖紙要求,制訂合理的工藝流程方案,編制機械零件加工和機械裝配生產工藝規程機電產品的售后服務機電產品的售后服務熟悉本企業機電產品結構、性能、特點,掌握其工作原理,能穩妥地解決售后各類技術問題(三)崗位職業能力和典型工作分析職業行動領域主要工作任務職業行動領域描述知識要求技能要求機械零部件生產1.機床的操作;2.刀具的選用與刃磨;3.工件的裝夾;4.通用量具、專用量具的正確使用;5.機加設備的日常維護。1.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2.掌握金屬切削機床基本原理;3.掌握金屬切削機床結構;4.掌握數控編程與操作;5.掌握液壓與氣動回路結構;6.掌握產品裝配工藝;7.刀具知識;1.熟練操作一種普通機加設備(車床或銑床),達到中級工水平;2.了解一種數控機加設備的操作(車床或銑床);3.能操作其它普通機加設備,達到初級工水平;4.能編寫常規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5.能熟練進行機加設備三級保養;6.熟練使用各種常見裝配工具;7.能進行典型機電產品裝配。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1.設備的正常運轉維護;2.設備的精度恢復;3.設備的二級保養;4.判斷并協助設備的一級保養;1.掌握互換性與測量技術;2.掌握機械零部件的基本結構和選用;3.掌握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原理;4.掌握典型工裝夾具的結構和選用;5.掌握機電設備操作規程知識;6.掌握液壓與氣動技術知識;7.掌握機床機械系統以及電氣控制系統常見故障基本知識;8.掌握機床機械系統以及電氣控制系統管理與維護應具備知識;9.掌握安全知識;10.具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創新能力。1.進行機加設備的一般維修工作;2.熟練使用電腦繪圖,達到中級以制圖員水平;3.能熟練使用標準件手冊;4.能閱讀專業資料;5.具有鉗工、車工等技能操作證、維修電工技能操作證。機電產品生產的組裝與調試1.機械部件的組裝與調試;2.電氣部件的組裝與調試;3.整機的組裝與調試;4.生產指導與過程控制。1.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2.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基礎知識;3.掌握機械制造基礎知識;4.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5.掌握液壓與氣動技術知識;6.掌握PLC應用的基本知識;7.掌握機電產品和設備在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方面的基本知識;8.掌握安全知識;9.掌握專業英語知識;10.具有讀圖和制圖的能力;11.具有機電設備或產品的基本安裝、調試、運行和維修的能力;12.具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創新能力。1.具有機電設備安裝和調試能力;2.具有機電產品或設備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方面的基本技能;3.能閱讀專業資料;4.能正確使用各種測量器具;5.具有裝配鉗工、維修電工技能操作證。機電產品生產的質量檢驗與質量管理1.產品檢驗;2.質量反饋;3.質量統計與分析。1.掌握互換性與測量技術;2.掌握機械加工誤差分析;3.掌握機械加工技術參數、表面質量分析;4.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基礎知識;5.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6.掌握氣動與液壓技術知識;7.掌握PLC應用的基本知識;8.掌握安全知識;9.具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創新能力。1.熟練使用各種常見檢測器具;2.能進行檢測數據分析;3.能繪制質量管理圖表;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實施1.零件工藝性審查;2.工藝流程方案的初定;3.工量具的選用;4.設備的選用;5.現場生產指導;6.不合格產品的分析與控制。1.掌握互換性與測量技術;2.掌握機械零件加工工藝原則;3.掌握金屬切削機床基本原理、結構與選用;4.具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創新能力。1.能進行詳細的零件圖紙分析;2.能設計較合理的工藝流程方案;3.能挑選適當的設備和量檢具;4.能正確完成工序卡片的編制;5.能進行生產組織管理。機電產品售后服務1.熟悉典型機電產品性能;2.掌握銷售渠道和方法;3.能穩妥地解決售后各類技術問題1.了解典型機電產品結構、性能及使用常識;2.掌握典型機電產品的安裝與調試;3.了解營銷知識;4.掌握機電產品或設備在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方面的基本知識;5.掌握機電設備的故障診斷與維修的基本知識;6.掌握安全知識。1.能與顧客進行良好的語言溝通;2.具有裝配鉗工、維修電工技能操作證;3.具有機電產品或設備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方面的基本技能;4.具有機電設備安裝和調試能力;5.具有良好的質量意識與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要求工作守時,關心同事,樂于助人,工作細致,認真耐心,能吃苦耐勞,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有責任心,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二、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精神,有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面向機電制造行業,根據該行業相關崗位(群)需求而設置,培養具有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機電設備操作、機電產品組裝、調試、維護及機電產品售后服務的專業實踐技能力,適應現代生產需要的機電技術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確定本專業所面向的職業崗位群主要有:(1)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2)機電產品的組裝與調試;(3)機電產品生產的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4)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實施;(5)機械零部件生產;(6)機電產品售后技術服務。三、人才培養規格要求(一)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的描述(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敬業與團隊精神及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具有寬容心,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參與意識強,有自信心、成功欲。(2)具有一定的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知識,對自然、社會生活和藝術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與美的心靈。(3)具有從事專業工作安全生產、環保、職業道德等意識,能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1)具有初步運用計算機處理工作領域內的信息和技術交流能力。具有翻譯本專業英語技術文件和商務文件能力及初步聽說能力。(2)具有較熟練的機械加工設備操作、較強的機電產品裝配和維護維修能力;(3)具有電工電子的基本知識和電氣控制的基本知識,能夠熟練地對電機進行控制;能夠應用PLC控制技術對機電設備進行控制;(4)具有機電一體化設備的調試、維修和技術支持能力;(5)具有熟練進行產品檢驗和質量管理的能力;(6)具有熟練進行機械產品工藝規程的編制能力;(7)具有熟練進行生產技術實施的能力;(8)具有進行機械產品商務代表及售后維修能力。(9)核心能力:具有機電一體化設備與產品的安裝、調試、操作、維修、管理和售后技術服務能力。(1)具有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的能力;(2)具有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能力,通過不同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對工作結果進行評估的能力;(3)具有全局思維與系統思維、整體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能力;(4)具有決策、遷移能力;能記錄、收集、處理、保存各類專業技術的信息資料(二)職業資格證要求本專業學習內容的選取參照了國家職業技術標準,行業資格考證要求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要求畢業生除獲得專業學歷畢業證外,還必須獲得以下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獲得以下2種以上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范圍職業資格證書發證機關生產技術實施與管理;AutoCAD繪圖員(中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PRO/E三維應用工程師科技部國家制造業信息化辦公室設備操作與維護;產品加工;數控操作中級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維修電工中級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電工特種作業操作證湘潭市安監局車工操作中級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裝配鉗工中級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四、招生對象與修業年限(一)招生對象:普通高中和(職業)中專畢業生。(二)修業年限:本專業學業年限為基本學制三年(全日制)。五、學時和學分要求實行彈性學分制,允許3-5年修完學分,大學專科學歷。項目名稱類別課程門數學時學分所占比例計劃安排畢業要求計劃安排畢業要求公共基礎學習領域必修73383382020%選修83202242014專業技術學習領域必修16868868424%職業能力拓展領域必修28328324242%選修115405083028素質拓展(獎勵學分)獎勵學分不低于4學分畢業總學分最低要求14六、課程設置方案與實施要求(一)學習領域(課程)方案學習領域類型學習領域對應行動領域公共基礎學習領域入學教育、國防教育各行動領域共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體育與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指導計算機文化基礎人文素質基礎英語專業技術學習領域機械制圖各行動領域共用電工技術金屬工藝學AUTOCAD機械設計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機制工藝與機床夾具設計機械零部件生產;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實施工廠電氣控制技術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機電產品生產的組裝與調試;機電產品生產的質量檢驗與質量管理;PLC控制系統應用與維護金工實習各行動領域共用制圖測繪鉗工實訓電工與電子實訓對口生產實習電氣控制實訓機制工藝課程設計職業能力拓展領域電機及應用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機電產品生產的組裝與調試;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機械零部件生產;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實施工程力學機械零部件生產;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實施數控機床應用技術機械零部件生產液壓系統組裝與調試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機電產品生產的組裝與調試;機電產品生產的質量檢驗與質量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畢業設計各行動領域共用頂崗實習(二)主要學習領域教學實施要求專業技術學習領域總學時(學分)教學場所教學方式方法主要考核方法機械制圖96(6)繪圖室、測繪室教、學、做一體化操作考核、目標考核AutoCAD56(3)一體化教學室)以工程零件圖和考證項目為教學任務,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以證代考液壓系統組裝及調試72(4)一體化教學室教、學、做一體化項目、任務驅動操作考核過程性考核數控機床應用技術84(4.5)校內數控實訓中心教、學、做一體化項目、任務驅動綜合評價以證代考工廠電氣控制技術56(3)一體化教學室教、學、做一體化案例、項目驅動操作考核過程性考核PLC控制系統應用與維護84(4.5)一體化教學室教、學、做一體化案例、項目驅動操作考核過程性考核機械設計基礎84(4.5)一體化教學室教、學、做一體化案例、項目驅動操作考核過程性考核七、課程設置與學時學分分配表(一)必修課、選修課課時與學分分配及比例修課類型課時課時比例學分學分比例必修課程203874%1072.7%選修課程73226%4227.3%總計277014(二)課程體系課時與學分分配及比例課程類別課時課時比例學分學分比例公共基礎學習領域530%3222.4%專業技術學習領域840%429.4%職業能力拓展領域1400%7248.2%(三)各學期周數分配表單位:周學年學期教學周考試入學教育國防教育機動假期共計一一161221252二181二三18121252四181三五2041252六16合計10642836156八、教學進程安排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進程表類型代碼學習領域學分學時分配按學年及學期安排周學時數備注123456總學時理論%實踐%16周18周18周18周20周16周必修1050512111入學教育、國防教育256考查1050111(1-2)0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48802022考試1050112(1-4)02形勢與政策648020講座講座考查1050111(3-4)0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456802022考試1050411(1-3)06體育與健康教育6882080222考試1050512110心理健康教育114100講座考查1050512409職業指導112100講座考試1010421101機械制圖69660406考試1010421102電路基礎46480104考試1010421103金屬工藝學46488124考試1010421204AUTOCAD35650504考試1010421205機械設計基礎8485156考試1010421206電子技術基礎8485156考試1010421307機制工藝與機床夾具設計35690104考試1010421308工廠電氣控制技術35690104考試1010421409PLC控制系統應用與維護8470306考試1010462110金工實習12801001周考查1010462211制圖測繪12801001周考查1010462212鉗工實訓12801001周考查1010462213電工與電子實訓12801001周考查1010462314對口生產實習25601002周考查1010462315電氣控制實訓12801001周考查續表類型代碼學習領域學分學時分配按學年及學期安排周學時數備注123456總學時理論%實踐%16周18周18周18周20周16周必修1010462316機制工藝課程設計12801001周畢業設計考查101047畢業設計61120100考查101046頂崗實習367200100頂崗實習考查限選1050511(1-2)07計算機文化基礎46450504考試1050212(1-2)04人文素質基礎2321002考試1050511108英語46480204考試1010432319電機及應用35685154考查1010432220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2885157*4(前)考查1010432221工程力學2885157*4(后)考查10104323226450506考查1010432423數控機床應用技術8450506考查1010432424液壓系統組裝與調試47285158*9周考查1010432425機電一體化技術35690104考查1010432426電力電子技術35690104任選四門1010442001汽車文化232考查1010442002工業企業管理232考查1010442003機電產品市場營銷232考查1810302004文學鑒賞232考查1810302005書法鑒賞232考查1810302006影視鑒賞232考查1810302007美術鑒賞232考查1810302008音樂鑒賞232考查總學時數(學分)140.5+82642+128周學時28242626九、主要學習領域描述或課程說明學習領域1:機械制圖學習領域(課程)機械制圖第一學期:基準學時96學時代碼:1010421101目標描述: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在對測繪減速器及球閥全套圖紙的工作過程中,不僅要學會識圖、繪圖、測繪等技能,更能養成嚴謹精細、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后續的《數控機床與編程操作》、《機制工藝與裝備》等十余門課程的學習和適應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習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具有正確使用繪圖工具、技術測量工具、拆卸工具等能力;具有正確使用《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等手冊的能力;具有空間想象力和空間構思的初步能力;具有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能力。通過測繪齒輪油泵及減速器全套圖紙,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一)能力目標1.專業能力(1)能使用各種工具拆裝部件或機器;能使用繪圖工具繪制工程圖樣;能使用技術測量工具進行零件、裝配體測繪。(2)能正確查閱《機械制圖國家標準》《機械零件手冊》,并根據國家標準正確繪制機械圖樣。(3)培養空間想象力和空間構思的初步能力,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4)培養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能力2.社會能力具有較好的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和團隊協作能力;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3.方法能力具有較好的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具有較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查找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和機械零件手冊等資料的能力。(二)知識性目標通過機械制圖與測繪課程的學習,使學生:(1)熟練使用游標卡尺、高度尺、塞規、螺紋規等常見測量工具的能力;了解繪圖儀器及工具的使用與維護的知識;具備按要求折疊圖紙,將圖紙裝訂成冊的能力;具備根據零件結構選擇合適測量工具進行正確測量及測量處理的能力。(2)掌握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各種立體的三視圖畫法;立體表面交線的畫法;各類典型零件的表達方法。(3)具備繪制內、外螺紋及其連接的裝配圖、繪制和閱讀軸類、盤蓋類零件圖、支架類零件圖、箱件類零件圖、不少于20個零件的裝配圖、繪制各種標準件和常用件。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進行解決企業機械設計、產品質量和社會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內容(任務)項目1:減速器、齒輪泵拆裝;項目2:減速器零件圖基礎環境設置;項目3:實體投影方法與選擇;項目4:減速器零件結構分析及軸測圖繪制;項目5:減速器零件圖及裝配圖繪制;項目6:減速器測繪;學習領域2:《PLC控制系統應用與維護》學習領域(課程)PLC及實踐第四學期:基準學時84學時代碼:1010421409目標描述:《PLC控制系統應用與維護》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課程。本課程立足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突出應用性和針對性,堅持實踐能力培養的原則。通過本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解決生產現場設備和系統控制問題的初步能力;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新技術的能力,為生產一線培養應用PLC技術解決現場實際控制問題的中高級技術人才。1.專業能力目標:1)掌握編程軟件的使用;2)熟悉可編程控制器的編程方法;3)熟悉可編程控制器功能指令的編程方法;4)能正確使用可編程控制器并完成I/O設備的接線;5)掌握程序運行和調試的方法,會分析實驗與實訓現象;6)具備閱讀和分析實際應用程序與梯形圖;7)能借助產品說明書和技術手冊,查閱有關數據和功能,正確使用PLC系統;8)能在生產現場進行較復雜的程序設計,運行、調試、維護PLC控制系統。2.方法能力目標:(1)具有獨立進行系統分析、設計、實施、評估的能力。(2)具有獲取、分析、歸納、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術的能力。(3)具有自學能力、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4)具有將知識與技術綜合運用與轉換的能力。(5)具有綜合運用知識與技術從事程度較復雜的技術工作的能力。(6)具有合理利用與支配資源的能力。3.社會能力:(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2)具有團隊意識及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3)具有溝通與交流能力(4)具有計劃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內容(任務)項目1:可編程控制器的概述項目2:可編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統項目3: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系統的設計項目4:可編程控制器的編程工具項目5:可編程控制器的通信與網絡項目6:可編程控制器系統的調試與維護學習領域3:《工廠電氣控制技術》學習領域(課程)工廠電氣控制技術第三學期:基準學時56學時代碼:1010421308目標描述:《工廠電氣控制技術》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核心職業技術技能課程。課程主要介紹生產設備的電氣控制原理、線路以及設計方法,通過各種控制線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控制電氣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用途、型號、并能正確選用。2.熟悉電氣控制線路的基本環節,對一般電氣控制線路具有獨立分析能力。3.初步具有對電氣控制系統進行改造和設計的能力。4.初步具有對一般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線路的故障分析與檢查能力。5.電氣控制線板安裝的工藝要求。學習目標:1.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隨著行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組合,企業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大量應用,特別是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引進與廣泛應用,電氣控制系統的運行維護崗位增加,根據對行業企業的調查,這些技術所對應的崗位群主要分布在各類機床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崗位以及電氣元器件及電氣設備的銷售與技術服務崗位。因此機電一體化專業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專業理論知識,能夠從事各類自動化電氣設備及系統應用、運行、維護、安裝與調試等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2.課程目標《工廠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作為機電系的重點建設課程,根據高職教育特點,立足于工學結合,基于工作過程設計課程內容,采取工學交替教學方式,重點突出技能培養,實行“教、學、做”一體化項目教學,具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示范作用。(1)總體目標: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層次性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克服對本課程知識的枯燥、相關概念難理解和畏懼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敢于克服困難、終生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能夠使用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對機床和工業生產設備進行控制,并具備對各種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使學生了解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在機電一體化領域的發展動態和趨勢。(2)具體目標:通過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近幾年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分析,同時兼顧國家職業資格鑒定中級維修電工職業標準中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確定本課程能力培養目標。專業能力:1)掌握電機的應用、了解電機控制的基本知識與發展,從而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實踐中能夠把握該項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趨勢,更好地服務其專業工作。2)掌握常用低壓電器的功能、結構、原理、選用與維修方法。3)掌握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并熟練進行安裝、調試與維修。4)掌握機床電氣控制電路的設計方法。5)掌握典型機床的電氣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并熟練進行安裝、調試與維修。6)掌握數控車床的電氣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并熟練進行安裝、調試與維修。7)具有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方法能力:1)通過理論實踐一體化課堂學習,使學生獲得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資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實施工作計劃和自我學習的能力。。2)通過該課程各項實踐技能的訓練,使學生經歷基本的工程技術工作過程,學會使用相關工具從事生產實踐,形成尊重科學、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服務未來的科學態度。3)通過對電機及控制方法的認識和深刻領會,以及教學實訓過程中創新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技術創新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掌握基本的思考與設計的方法,在未來的工作中敢于創新、善于創新。4)在技能訓練中,注意培養愛護工具和設備、安全文明生產的好習慣,嚴格執行電工安全操作規程。社會能力:1)對從事機電傳動與機床電氣控制技術工作,充滿熱情。2)有較強的求知欲,樂于、善于使用所學電氣控制技術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具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從戰勝困難、實現目標、完善成果中體驗喜悅。3)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樂于通過親歷實踐實現,檢驗、判斷各種技術問題。4)在工作實踐中,有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內容(任務)單元1:常用低壓電器的拆裝與識讀單元2:電氣控制系統圖的繪制單元3:電氣控制系統的典型線路的分析與安裝單元4:典型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的分析單元5: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單元6:電氣控制系統的調試、維護維修和故障診斷學習領域4:《液壓系統組裝與調試》學習領域(課程)液壓系統組裝與調試第4學期:基準學時72學時代碼:1010432424目標描述:課程內容選取依據:根據崗位分析入手,構建培養目標,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貫徹先進的教學理念,切實落實“夠用、適用”的教學指導思想,減少煩瑣的純理論性論述,增添既先進又實用的實例,并注意突出教材的先進性,更好地滿足企業用人的需要,以技能訓練為主線,相關知識為支撐,較好地處理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注重基礎理論的應用與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動手能力,簡練直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凸顯鮮明的高職教育特色。課程結構:充分利用液壓與氣動實訓室等實訓場地,模塊式教學,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以提高教學效果。學習目標1.素質教育目標1)培養學生自學能力;2)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3)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4)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5)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2.知識目標1)掌握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礎知識,基本計算方法;2)了解常用液壓泵、液壓缸、氣缸及控制閥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3)學習分析一般的液壓系統回路和氣動控制回路的方法,培養設計簡單的液壓系統及氣動控制系統的思路;4)通過實訓使學生讀懂液壓與氣動控制回路圖,熟練選用元件,按照回路圖組裝并調試液壓與氣動控制回路。3.能力目標1)能合理選擇各種元器件及對其進行基本的維護維修;2)能分析一般系統圖,能用元器件組裝基本回路并能對其進行調試;3)具有應用標準、規范、手冊、圖冊和查閱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4)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5)與企業聯合,進行生產現場設備改造及創新項目的設計,培養學生獨立設計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6)通過項目作業,培養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內容(任務)項目1:平面磨床工作臺液壓系統的認知;項目2:液壓控制閥的拆裝;項目3:液壓系統方向控制回路組裝與調試;項目4:液壓系統壓力控制回路組裝與調試;項目5:液壓系統速度控制回路組裝與調試;項目6:氣動基本知識與氣動機械手的組裝與調試;項目7:挖掘機液壓系統組裝分析與調試(選修);十、有關要求1.對兩課的要求。嚴格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開設課程,建議采用講座、活動、班會等形式,豐富教學活動內容。2.對計算機應用能力課的要求。具體如能進行授權委托書的制作、投標函的制作、產品報價表格制作、企業銷售業績表制作、公司宣傳冊制作等。提倡參加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考試并獲取等級證書。3.對英語應用能力課的要求。英語應用能力,包括大學基礎英語、車間接待外賓、產品介紹、撰寫求職信,識讀數控機床英文說明書等實用技能。提倡參加大學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并獲取等級證書。軍事理論與技能課程標準課程編號:1050512111課程名稱:新編大學軍事教程學分:2學分學時:80學時(其中理論12學時、軍事技能68學時)適用專業:全院所有專業開課學期:第一學期一、課程概述(一)課程性質本課程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2006年印發),為適應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和加強我國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需求而設立的,是高職高專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二)教學目標與要求通過軍事課教學,使大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達到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后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該課程時要求認真執行學院軍訓計劃,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嚴格考核制度。(三)重點和難點1、課程教學重點:通過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使學生基本了解和掌握軍事理論和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和愛國主義思想,養成良好行為規范,培養基本的軍事素質。

2、課程教學難點:軍事課程兼有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兩方面,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等多方面知識,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在德、智、體都得到發展和增強。(四)與其他課程的關系通過提高學生的軍事理論、軍事技能、全面提高軍事素質,全面服務其他課程。(五)教材及教學參考書1、《新編大學軍事教程》,雷小生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2、《軍事理論與技能教程》,李德才中國人事出版社,2007年6月。二、學時分配章課程內容學時分配總學時理論實訓1中國國防222軍事思想443國際戰略環境224軍事高技術225信息化戰爭226共同條令教育與訓練44447輕武器射擊668戰術669軍事地形4410綜合訓練88合計801268三、課程內容第一章中國國防【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我國國防的歷史和現代化國防建設的現狀,熟悉國防法規的基本內容,明確國防動員和武裝力量建設的內容與要求,增強依法建設國防的觀念。

【重點和難點】:我國國防的歷史和現代化國防建設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國防的觀念的增強。【主要內容】:第一節國防概述第二節中國國防史第三節中國的國防建設第四節中國的國防法規與國防動員【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授課情景模擬多媒體教學【思考題】:1、現代國防的基本特征與作用2、簡述中國國防史第二章軍事思想【教學目的和要求】:要求學生了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熟悉我國現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地位、作用及科學含義,樹立科學的戰爭觀和方法論。【重點和難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基本內容,當代中國軍事思想對未來戰爭的指導作用。【主要內容】:第一節軍事思想概述第二節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節毛澤東軍事思想第四節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第五節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第六節胡錦濤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授課情景模擬多媒體教學【思考題】:簡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基本內容。第三章國際戰略環境【教學目的和要求】:要求學生了解國際戰略格局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正確認識我國的周邊安全環境現狀和安全策略,增強國家安全意識。【重點和難點】:國際戰略格局現狀和特點及發展趨勢,我國周邊安全環境。【主要內容】:第一節國際戰略環境第二節國際戰略格局第三節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第四節中國的國防戰略【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授課情景模擬多媒體教學【思考題】:簡述中國的國防戰略。第四章軍事高技術【教學目的和要求】:要求學生了解軍事高技術的內涵、分類、發展趨勢及對現代戰爭的影響,熟悉高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范圍,掌握高技術與新軍事變革的關系,激發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情。 【重點和難點】:軍事高技術的內涵與特點,正確認識和對待高技術武器與高技術戰爭。【主要內容】:第一節軍事高技術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二節軍事高技術對現代軍事的重大影響第三節高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第四節軍事高技術與新軍事變革【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授課情景模擬多媒體教學【思考題】:1、軍事高技術的概念2、舉例說明高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第五章信息化戰爭【教學目的和要求】:要求學生了解信息化戰爭的形成、發展趨勢和與國防建設的關系,熟悉信息化戰爭的特征,樹立打贏信息化戰爭的信心。【重點和難點】:信息化戰爭形成的基本原因、特征,信息化戰爭對國防建設提出哪些新要求。【主要內容】:第一節信息化戰爭形成的原因第二節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征第三節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第四節信息化戰爭對國防建設的影響【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授課情景模擬多媒體教學 【思考題】:1.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征?2.信息化戰爭對國防建設的有什么影響? 第六章同條令教育與訓練 【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實訓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大條令的主要內容,掌握隊列動作的基本要領,養成良好的軍人作風,增強組織紀律觀念,培養集體主義的精神。【重點和難點】:隊列動作的基本要領【主要內容】:第一節共同條令概述第二節內務條令第三節紀律條令第四節隊列條令第五節隊列動作訓練第六節閱兵【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訓練【思考題】:隊列動作要領。第七章輕武器射擊【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輕武器的戰斗性能和基本射擊理論,掌握半自動步槍射擊的動作要領,完成第一練習實彈射擊。【重點和難點】:半自動步槍射擊的動作要領。【主要內容】:第一節武器基本常識

第二節簡易射擊學理第三節射擊動作

第四節固定射擊【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訓練【思考題】:半自動步槍射擊的動作要領第八章戰術【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戰斗的基本類型和基本戰斗樣式,掌握戰斗基本原則,學會單兵戰術的基本動作。【重點和難點】:單兵戰術的基本動作。【主要內容】:第一節戰斗類型和戰斗樣式

第二節戰術基本原則第三節單兵戰術動作

【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訓練多媒體教學【思考題】:單兵戰術的基本動作。第九章軍事地形學【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地形在戰斗中的作用和影響,掌握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學會識圖和用圖。【重點和難點】:地形圖的基本知識。【主要內容】:第一節地形對軍隊戰斗行動的影響

第二節地形圖基本知識第三節現地使用地圖第四節標號與要圖第五節定向運動【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集中訓練多媒體教學【思考題】:地形圖的基本知識第十章綜合訓練【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行軍、宿營的基本程序、方法,培養野外生存能力。【重點和難點】:行軍。【主要內容】:第一節行軍

第二節宿營第三節野外生存四、技能訓練序號實訓(實驗)項目實訓(實驗)目標實訓(實驗)時間1共同條令教育與訓練掌握內務整理、隊列、閱兵要領442輕武器射擊掌握半自動步槍射擊的動作要領63戰術掌握單兵戰術動作要領64軍事地形掌握地形圖的基本知識45綜合訓練了解行軍、宿營的基本程序8五、教學方式理論課采取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集中授課,軍事技能訓練按部隊軍人的要求實施軍訓。六、課程考核考核類型:軍事理論實施筆試開卷考試,(沒有參加軍事技能訓練或軍事技能訓練成績不及格者在進行補訓并獲得及格以上成績后、其軍事理論成績方可有效),軍事技能訓練由部隊軍人實施單項考核后綜合評定成績。計分辦法:1、軍事技能訓練:占總成績的60%;

2、軍事理論教學:占總成績的40%;

3、學生必須在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成績都取得及格以上成績,本課程方可結業。編制人:賀正和編制單位:武裝部編制日期:2010年8月6日審定人:張國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課程編號:1050512110課程名稱:心理健康教育學分:1學時:16適用專業:所有專業開課學期:第一學期一、課程概述(一)課程性質《心理健康教育》屬德育類,人文科學課程。(二)教學目標與要求1.讓所有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概念,關注心理健康,了解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服務體系。了解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能識別他人顯著心理危機狀態。2.了解自我意識和人格發展有關知識,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我塑造意識。3.了解情緒形成機制,學會情緒自我調節方法,提高挫折應對能力。4.掌握人際交往基本原則,學習人際交往基本技能,提高實際人際交往能力。5.了解兩性情感,樹立良好愛情觀,掌握異性交往原則,學會應對愛情挫折。(三)重點和難點1.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自覺尋求心理援助。2.正確認識和對待人際交往,學會人際交往基本技能。3.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提高挫折應對能力。4.樹立良好愛情觀,正確處理愛情關系,能夠應對愛情挫折。(四)與其他課程的關系1.與《醫學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的關系:關于心理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共同的。醫護心理學側重研究工作服務對象的心理及心理服務,而《心理健康教育》則著重傳輸自身心理健康理念,提高自身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幸福度,避免因心理問題造成人身傷害。(五)教材及教學參考書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胡凱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左澤文主編,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版;二、學時分配章課程內容學時分配總學時理論實訓1心理健康與心理求助222大學生自我意識與人格發展223挫折心理與情緒調節4224大學生人際交往4225大學生戀愛與性心理422合計16106三、課程內容第一章心理健康與心理求助【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新概念(含心理健康),關注心理健康。2.了解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正確對待心理問題。3.熟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熟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體系,能順利尋求心理援助。【重點和難點】:1.正確認識、正確對待心理問題,做到有問題時能主動尋求心理援助。2.了解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能識別他人顯著心理危機狀態。【主要內容】:1.健康新概念。2.大學生心理健康概況及常見心理問題。3.我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機制、工作機構,及有關學生組織。4.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中心簡介,及咨詢服務。5.大學生常見心理危機的識別及應對策略。【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1.列舉幾種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常見困惑現象及對學習生活的影響,讓同學識別心理問題,建立心理健康意識。2.介紹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和組織機構(含學生干部、心協)。3.列舉幾種極端的大學生心理危機狀況,介紹識別要點,及應對策略。【思考題】:1.什么是心理健康?2.我有心理問題嗎?有心理問題了怎么辦?3.如何對待他人的心理問題?4.在學校如何尋求心理援助?5.他(她)是想自殺嗎?第二章大學生自我意識與人格發展【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我意識與人格的概念。2.了解當前大學生自我意識與人格發展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3.熟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通過案例的講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促進其人格發展。【重點和難點】:1.自我意識包含的三個方面: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個方面。2.人格的科學概念。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格包括兩部分,即性格與氣質。3.當代大學生青年如何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并更好的促進人格發展。【主要內容】:1.掌握自我意識與人格的概念。2.了解當前大學生自我意識與人格發展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3.熟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通過案例的講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促進其人格發展。【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1.通過定義的剖析和概念的講授使學生基本認識到自我意識和人格的涵義。2.通過正面和反面多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3.通過課堂組織討論或者辯論,深入理解樹立正確自我意識和人格的重要性。4.通過最后的總結,鼓勵大家促進自我人格的良好發展和意識的養成。【思考題】:1.我是個什么樣的人?2.理想中的我是什么樣的?第三章挫折心理與情緒調節【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挫折的基本理論與具體內容,認識挫折對身、心的影響,了解如何有效應對挫折;2.能夠具體分析挫折的成因,以及運用具體方法應對生活和學習中所面臨的挫折;3.了解關于情緒的基本理論與具體內容,正確識別各種情緒;能力。【重點和難點】:1.挫折的概念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如何有效應對挫折;2.正確認識挫折,學會應對挫折的技巧;3.困擾學生的常見情緒問題,情緒調適的方法。【主要內容】:一、關于挫折的心理學知識(一)什么是挫折;(二)挫折三要素:挫折情境、挫折認知、挫折反應;(三)挫折的產生;(四)挫折承受力二、大學生常見挫折(一)生活挫折;(二)學習挫折;(三)交往挫折;(四)情感挫折;(五)擇業挫折;(六)社會認知挫折。三、大學生的挫折反應(一)情緒性反應:情緒性反應多為消極性反應,主要表現為焦慮、冷漠、退化、幻想、逃避、固執、攻擊、自殺等。(二)理智性反應:堅定目標,繼續努力;調整目標,再作嘗試;提升自我,實現目標。四、如何有效的應對挫折(一)正確的認識挫折:樹立正確的挫折觀;(二)正確應對挫折的方法:1.合理運用防御機制;2.學會應對壓力的技巧:a.正確歸因法b五、關于情緒的心理學知識(一)情緒的概念:喜、怒、哀、懼(二)情緒與情感的關系1.情緒和情感的區別;2.情緒和情感的聯系(三)情緒的基本狀態心境:;激情;應激六、大學生的情緒特征與情緒困擾(一)大學生的情緒特征1.豐富性和階段性;2.穩定性與波動性并存;3.外顯性與內隱性并存;4.沖動性與理智性并存。(二)大學生的情緒困擾1.自卑2.冷漠3.焦慮4.抑郁5.恐懼6.憤怒。七、情緒的調節(一)健康情緒的標準(二)主動消除不良情緒1.克服自卑感;2.焦慮情緒的調控;3.抑郁情緒的調控;4.憤怒情緒的調控;(三)培養良好的情緒素養1.達觀外在;2.省過察非,自我激勵;3.善于疏泄;4.保持愉悅心境。【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通過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組織教學。【思考題】:挫折會帶給我們什么?第四章大學生人際交往【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人際交往的含義及意義;2.理解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及心理效應;3.讓學生理解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重點和難點】:1.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2.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技巧。【主要內容】:一、人際交往的心理學知識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接觸,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傳遞信息的互動過程,并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產生相互影響。二、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一)外貌。(二)鄰近性。(三)相互性。(四)相似性。(五)互補性(六)良好的個性品質。三、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存在很多心理效應,了解這些心理現象,有助于我們對人際交往的改善。(一)首因效應(primacyeffect)與近因效應(recencyeffect)(理解:“一見鐘情”);(二)光環效應(haloeffect);(三)刻板印象(stereotypes);(四)投射效應四、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常見問題大學生渴望認識新朋友,渴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但在具體的人際交往中,卻常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擾。(一)不敢交往;(二)不愿交往;(三)不善交往;(四)不懂交往五、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技巧

(一)讓人喜歡的技巧修煉自己良好的個性:(1)積極。(2)自信。(二)遵循“三A”原則1、接受(accept);2、贊同(agree);3、贊美(admire)。(三)盡可能滿足他人自尊的需要1、記住別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2、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3、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做一個好的聽眾。(四)密切與他人的人際關系1、給對方“特殊對待“。2、適度的自我暴露。3、請對方幫小忙(五)注意交談藝術1、商討式交談。2、說服式交談。3、靜聽式交談。4、閑談式交談。(六)樹立恰當的自我意識總結:人際交往是重要的;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人際交往需要自己努力鍛煉!【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通過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組織教學。【思考題】如何擁有和諧的寢室關系?第五章大學生戀愛與性心理【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戀愛動因及戀愛情感的心理實質。2.了解戀愛情感的發生、發展、變化規律,樹立發展的愛情觀。3.掌握戀愛中的人際交往原則。4.了解大學生戀愛過程中常見行為的心理學意義,避免錯誤判斷。5.學會判斷戀愛的發展趨勢,適時終止不合適的戀愛。掌握終止戀愛的基本技巧。6.正確認識單相思,有效應對“失戀”。【重點和難點】:1.樂觀、發展愛情觀的樹立。2.戀愛過程中的情緒、行為控制。3.戀愛責任心的樹立。4.失戀的應對策略和技巧。【主要內容】:1.愛、愛情、戀愛的概念和心理實質。2.愛的情感相關因素及其發展、變化規律。3.戀愛中的人際交往原則。4.大學生戀愛過程中的常見行為及其心理學意義。戀愛行為控制。5.戀愛的終止及其應對技巧。6.單相思的現實意義。如何擺脫失戀的痛苦。【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1.列舉常見的戀愛發生情節,展示戀愛動因。2.分析戀愛發生、發展、變化的典型情節,形成“愛的情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發展的愛情觀,破除對“永恒的愛”、“愛到海枯石爛”等愛情理想的靜態理解。3.列舉戀愛中常見的不當行為及其后果。4.列舉成功和失敗的終止戀愛案例。【思考題】:1.大學生談戀愛正常嗎?合時宜嗎?2.我和他(她)是戀愛嗎?3.戀愛就是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嗎?“愛我一輩子”,現在卻離我而去,是道德敗壞嗎?5.沒有他(她)我就活不了了嗎?6.戀愛一定要結婚嗎?四、技能訓練序號實訓(實驗)項目實訓(實驗)目標實訓(實驗)時間1情緒調節心理游戲學會常見不良情緒調節方法2學時2人際交往游戲體驗人際交往的原則2學時3愛情主題辯論會交流愛情觀念2學時456五、教學方式講授、討論、角色扮演、案例教學六、課程考核考核類型:考查。書面考查知識,活動觀察技能。計分辦法:等級積分(優、良、合格、不合格)編制人:張揚傳、王曉琳、敖彩民、郭澤鋒、陳欣瑋編制單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中心編制日期:2010年8月12日審定人(專業負責人或課程負責人):張揚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標準課程編號:1050111(1-2)01課程名稱: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分:學時:總學時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8學時,實踐教學10學時)適用專業:三年制大專一年級所有專業開課學期:第一學年第一、二學期一、課程概述(一)課程性質“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等方面的教育為主要內容,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教導、引導大學生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的一門公共理論課基礎學科。(二)教學目標與要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思想品德課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貫徹落實“以德治國”、“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幫助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確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傳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人生價值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培育各種道德素質,提高法律素養、自覺遵紀守法,促使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學的基本要求:首先,在教學目標確立上要與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本著主導性與多樣性相統一的原則,保持高起點、高要求,體現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育高素質人才方面的特色和作用;其次,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力爭融知識傳授、能力培育、素質提高于一體;再次、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結合,在教學設計上,要體現實踐教學的理念。以上要求該課程的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功底、豐富而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重點和難點課程重點:以大學與大學生適應為主要內容的適應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人生理想與人生信念為主要內容的人生觀教育。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榮辱觀。以樹立法治理念為主要內容的法治觀教育。課程難點:理想信念問題。人生價值觀問題。如何讓學生在公共生活、職業生活與家庭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學生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四)與其他課程的關系本課程安排在第1、2學期較為適宜。其后續課程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等。(五)教材及教學參考書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9年修訂版),本書編寫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訓教程》,周寧寧、陳燕娟、張玉主編,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8;3.《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論》,沈國權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6;4.《中國人的道德前景》,茅于軾著,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6;5.《中國教育家展望21世紀》,顧明遠主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6;6.《在北大聽講座》(十輯),文詞主編,新世界出版社,2003.6;7.《大學生心理健康新論》,胡凱主編,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6;8.《中西文化知識——測試與分析》,林玨、陽志清、符建明、潘衛民主編,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6;9.《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導論》,宋元林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6;10.《今日說法故事精選》,王新中、錢蔚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2004.9。二、學時分配章課程內容學時分配總學時理論實訓1緒論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6422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443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444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6425第四章加強道德修養鍛煉道德品質446第五章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6427第六章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6428第七章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449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64210結束語、復習輔導22合計483810三、課程內容緒論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幫助學生分析大學生活的特點,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大學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學美好時光,知道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指導他們走好大學之旅的第一步,幫助學生盡快實現角色轉換并有一個較為清晰的目標,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知榮辱求發展。【重點和難點】:重點:引導新生盡快從各方面適應大學生活,依據時代大背景和社會大舞臺確立自己新的成長與發展目標。難點:把個人立業成才的追求與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結合起來,盡快進入創造性學習階段。【主要內容】:第一節適應人生新階段1.認識大學生活特點。2.提高獨立生活能力。3.樹立新的學習理念。4.培養優良學風。第二節肩負歷史新使命1.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2.明確當代大學生的成才目標。3.塑造當代大學生的嶄新形象。第三節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意義。2.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3.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第四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和方法1.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2.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方法。【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大學生怎樣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2.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是什么?3.談談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及重要意義的理解。4.當代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為什么要自覺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5.結合實際談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意義和方法。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認識到什么是理想和信念,以及個人理想和社會需要的關系,充分理解理想和信念的作用。青年大學生應該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認識理想實現過程的長期性、曲折性和艱巨性,走出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堅定為實現理想而艱苦奮斗的信念,掌握實現理想和信念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重點和難點】:重點:理想信念的科學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基本內容;理想信念的確立、追求和實現。難點:如何讓學生樹立最高理想,堅信社會主義信念,對社會主義充滿信心。如何把理想化為現實。【主要內容】:第一節理想信念與大學生成長成才1.理想信念的含義與特征。2.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第二節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1.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2.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信念。第三節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橋梁1.立志高遠與始于足下。2.認清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與曲折性。3.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結合自身實際,談談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2.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地位?3.如何認識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4.聯系歷史與現實,談談對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認識。5.如何認識立志高遠與始于足下的關系?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大學生在正確理解愛國主義內涵的基礎上,繼承、發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統一,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化為效國之行。【重點和難點】:重點:1.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2.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要內容。

3.做忠誠的愛國者。難點:如何理解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如何把愛國熱情轉化為愛國實踐。【主要內容】:第一節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1.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2.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3.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第二節新時期的愛國主義1.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和擁護祖國統一。2.愛國主義與經濟全球化。3.愛國主義與弘揚民族精神。4.愛國主義與弘揚時代精神。第三節做忠誠的愛國者1.培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3.增強國防觀念。4.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怎樣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為什么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3.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有哪些主要內容?4.如何正確的理解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5.如何正確的理解和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6.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認識和了解人生觀、人的本質、人的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樹立進取的人生態度,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早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計劃,作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意義的人,并通過深入探討價值問題,激勵學生擇取正確的價值取向。【重點和難點】:重點:人生的意義及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質、人生價值的基本特征。

難點:如何確立正確的人生目的?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主要內容】:第一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1.世界觀與人生觀。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4.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第二節創造有價值的人生1.價值觀與人生價值。2.人生價值的標準與評價。3.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4.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第三節正確對待人生環境1.協調自我身心關系。2.協調個人與他人的關系。3.協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4.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在當今的社會生活條件下,許多人都十分講求“實際”,思考人生目的這樣的大問題有意義嗎?為什么?2.人生態度與人生觀是什么關系?如何端正人生態度?3.人生的自我價值、社會價值具有怎樣的關系?如何理解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目標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4.如何理解健康的含義?怎樣協調自我身心關系?5.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6.如何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效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環境和資源問題?第四章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道德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自覺繼承弘揚優良道德傳統,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家庭道德觀,知榮辱、求發展,努力按照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重點和難點】:重點:1.道德的起源、本質、功能與作用。

2.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3.

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

4.

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范。

5.

大學生誠信道德建設。難點:對道德的理解。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主要內容】: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1.道德的起源與本質。2.道德的功能與作用。3.道德的歷史發展。第二節繼承和弘揚優良道德傳統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2.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第三節弘揚社會主義道德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第四節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1.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2.大學生誠信道德建設。3.努力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道德的本質、功能和作用是什么?2.怎樣理解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3.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表現在哪些方面?弘揚這些優良道德傳統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什么重要意義?4.聯系實際談一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大意義。5.怎樣認識和實踐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具體要求?6.談談當代大學生怎樣樹立誠信品質。7.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向道德模范學習。第五章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的教學,明確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增強公德意識,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規范,了解課余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重點和難點】:重點:1.深入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把握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增強公德意識

2.掌握休閑生活與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

難點:使學生自覺地用法律和道德規范自己的行為。【主要內容】:第一節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1.公共生活及其特點。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3.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第二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1.社會公德及其特點。2.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3.社會公德的實踐與養成。4.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三節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范1.公共生活與法律規范。2.公共生活中的相關法律規范。【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當代社會公共生活有哪些特點?如何維護公共生活秩序?2.公共生活有序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何重要意義?3.社會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內容是什么?4.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自身的公德意識?5.遵守網絡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義是什么?6.舉例說明法律規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第六章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的教學,明確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培養大學生職業道德素質與職業法律素質,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庭觀與愛情觀,【重點和難點】:重點:1.正確理解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使學生自覺地用法律和道德規范自己的行為

2.樹立正確的家庭觀與愛情觀

3.樹立正確的現代擇業觀與創業觀難點:樹立正確的現代擇業觀與創業觀。【主要內容】:第一節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1.職業與道德和法律。2.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3.職業中法律的基本要求。4.大學生職業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的培養。第二節大學生擇業與創業1.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2.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3.在艱苦中鍛煉,在實踐中成才。第三節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1.愛情與人生。2.婚姻與家庭。3.家庭美德。4.婚姻家庭法律規范。【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如何理解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2.如何理解勞動者的法定權力和義務?3.面對當今的就業形勢,你打算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設計?4.應當怎樣認識愛情與人生?5.道德和法律對婚姻家庭關系調整的特點和作用是什么?第七章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馬克思主義法學基本理論知識,正確理解法的概念和本質,法的基本特征,法的產生發展一般規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和作用,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社會主義法的創制和實施等一系列法學基礎理論問題,樹立馬克思主義法律觀。【重點和難點】:重點:法的本質;法治。難點:法治;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及其產生、變更和終止。【主要內容】:第一節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1.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內涵。2.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4.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第二節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1.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觀念。2.法律權利與義務觀念。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觀念。第三節增強國家安全意識1.確立新的國家安全觀。2.掌握國家安全法律知識。3.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第四節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1.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2.樹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如何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2.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要任務是什么?3.聯系實際,談談如何理解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4.大學生應該如何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的權威?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正確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內涵,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概況,熟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運行機制,明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要任務;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養成自覺依法辦事的習慣;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重點和難點】:重點:公民權與人權;民事法律制度。難點:公民權與人權的本質【主要內容】:第一節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1.憲法的特征和原則。2.我國的國家制度。3.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4.我國的國家機構。第二節我國實體法律制度1.我國的行政法律制度。2.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3.我國的經濟法律制度。4.我國的刑事法律制度。第三節我國程序法律制度1.我國的行政訴訟法律制度。2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律制度。3.我國的刑事訴訟法律制度。4.我國的仲裁法律制度。結束語立志做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主要教學環節的組織】: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1.如何認識我國憲法的特點和原則?2.如何理解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3.我國有哪些實體法律制度?4.舉例說明依照法律程序維護合法權益的意義。四、技能訓練序號實訓(實驗)項目實訓(實驗)目標實訓(實驗)時間1討論“我心目中的大學”使高職新生能盡快的適應大學生活,實現角色轉換,從而走好大學之旅的第一步。要求盡可能每個同學都參與交流討論。緒論學習結束后2組織班級間以人生觀、價值觀為主題內容的辯論賽為了讓學生正確把握評價人生價值的標準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激勵學生擇取正確的價值取向,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第三章學習結束后3組織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要求學生寫觀后感。通過對當年中國發生的大事回顧,深入了解感動的深層含義,體味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自強不息,喚醒大學生的感動意識,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道德意識、社會認知觀,廣泛宣傳這些人物感動你我的道德品質,并有機進行滲透熏陶。第五章學習結束后4讓學生就當前的就業形勢,進行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使學生根據對自身主觀條件和客觀環境因素的分析,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通過規劃求得職業發展,制定出今后各個階段的發展平臺,為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做準備。第六章學習結束后5組織觀看“今日說法”,要求學生寫觀后感通過現實法律案例普及法律知識,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有效彌補教科書的不足。第八章學習結束后五、教學方式集體備課,合班上課,講授、討論、錄像、實踐教學等相結合。六、課程考核考核類型:閉卷考試。計分辦法: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50%)和期末考試成績(50%)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必須包含考勤和作業、論文、發言、討論和實踐環節的考查。編制人:黃景鵑編制單位:思政課部編制日期:2010年5月審定人(專業負責人或課程負責人):周寧寧《形勢與政策》課程標準課程編號:1050112(1-4)02課程名稱:形勢與政策學分:1學時:16學時(含實踐性教學)適用專業:全校各專業開課學期:每學期一、課程概述(一)課程性質《形勢與政策》課程是根據中宣部、教育部教社政[2004]13號《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而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適用于全校各專業,各個班級,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二)教學目標與要求本課程主要是幫助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增強實現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使學生基本掌握該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理論觀點、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并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把理論滲透到實踐中,指導自己的行為。幫助學生全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