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實習心得范文_第1頁
pcb實習心得范文_第2頁
pcb實習心得范文_第3頁
pcb實習心得范文_第4頁
pcb實習心得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cb實習心得范文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社會的重要過程。下面為大家帶來 pcb實習心得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pcb實習心得篇一一.實習內容:了解電烙鐵的使用。學會熟練使用電烙鐵及焊錫絲在電路板上焊接銅絲。二.實習器材及介紹:.電烙鐵:由烙鐵頭.加熱管.電源線和烙鐵架組成我們使用的是內熱式電烙鐵,功率在2030w之間,其優點是功率小,熱量集中,適于一般元件的焊接。.鉗子、鑷子各一把,細銅絲若干。.焊錫絲:由 37%的鉛和 63%的錫組成的合金。焊錫絲有熔點低,易與銅、鐵等金屬結合,焊接強度合適,電阻率低等優點因此是用于焊接合適材料。.印刷電路板(PCB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銅制焊盤,可將一些電子元件焊在其上。.原理簡述:電烙鐵是加熱工具,可將烙鐵頭加熱到250攝氏度左右,在此溫度下,焊錫便可融化為熔融狀態,此時便可將與錫相親的銅制元件與PCBB上銅制電路焊接在一起。焊錫線為錫鉛合金,通常用于電子設備的錫焊,其錫鉛比為:60:40。它的熔點低,焊接時,焊錫能迅速散步在金屬表面焊接牢固,焊點光亮美觀。烙鐵頭在正常使用下氧化得很快,清理辦法是:將烙鐵頭在有松香的烙鐵板獲濕海綿上輕輕摩擦。.實習步驟:學習電烙鐵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焊接技巧, 焊接的基本方法由以下及步組成:剪金屬絲:將銅絲加工成彎鉤,將其插入電路板準備施焊:左手拿焊錫絲,右手拿電烙鐵 ( 烙鐵頭應保持干凈,并且上錫處隨時處于施焊狀態 )。加熱焊件:把電烙鐵以45度左右夾角與焊盤接觸,加熱焊盤。送入焊絲:待焊盤達到溫度時,同樣從與焊板成45度左右夾角方向送焊錫絲。移開焊絲:待焊錫絲熔化一定量時,迅速撤離焊錫絲。移開烙鐵: 最后撤離電烙鐵,撤離時沿銅絲豎直向上或沿與電路板的夾角45度角方向在電路板上練習焊接。五.實習小結及心得:焊接練習在電裝實習中可以說是最基礎最簡單當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仔細認真的練習,熟悉并掌握了焊接技術才能使下一步的實驗順利進行,否則將會給下一步的試驗造成更多的麻煩甚至無法完成。焊接練習看似簡單,實際上有著很高的技術要求,首先焊點必須光滑光亮,不能弄成虛焊,否則看似結實的焊點其實一晃就壞得不償失;當然更不能和其它焊點連接,否則就會造成電路板的短路或開路,焊點分布密集。其次焊接的速度必須快,否則會使電路板損壞并造成工作速度緩慢焊接練習很枯燥,但對后面的試驗意義重大,所以這一環節必須認真對待,必須扎實的練習才行。通過兩天的焊接練習,讓我真正掌握了一門技術 ,使我這兩天中學會了電烙鐵使用及簡單的電路焊接這對后面試驗的順利完成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pcb實習心得篇二一、實習目的熟悉手工焊接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基本掌握手工電烙鐵的焊接技術,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子產品安裝與焊接。熟悉電子產品的安裝工藝的生產流程。熟悉印制電路板設計步驟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電路板的工藝流程,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元器件實物設計并制作印制電路板。熟悉常用電子元器件的類別,符號,規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圍,能查閱有關的電子器件圖書。能夠正確識別和選用常用的電子器件,并且能夠熟練使用普通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了解電子產品的焊接,調試與維修方法。二、實習要求要求學生熟悉常用的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測試方法。要求學生練習和掌握正確的焊接方法。要求學生練習和掌握電子工藝的基本要求,了解電子產品的生產的工藝文件,對照電路原理圖,能看懂接線圖,理解圖上的符號及圖注并與實物能一一對照。認真閱讀有關的工藝圖紙以及文件,并據此細心獨立的進行安裝,連焊,并記錄有關的心得,經驗和體會。根據文件調試,會利用儀器和工對機芯進行調試,學會排除故障,使整機達到指標要求,根據工藝文件的指導,獨立封裝整機外殼,完成一件正式的產品。三、實習工具及元件實習工具電烙鐵:馬蹄形,大功率 35瓦鑷子起子焊錫松香兩節5號電池元件電阻:各色電阻共 11個電阻的識別和檢測:電阻在電路中用r加數字表示,如:r1表示編號為1的電阻。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為分流、限流、分壓、偏置等。電阻的參數標注方法有 3種,即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a、數標法主要用于貼片等小體積的電路,如:472表示47100(即4.7k);104則表示100kb、色環標注法使用最多,現舉例如下:四色環電阻五色環電阻 (精密電阻)2、電阻的色標位置和倍率關系如下表所示:顏色 有效數字倍率允許偏差(%)銀色/x0.0110金色/x0.15黑色0+0/棕色1x101紅色2x1002橙色3x1000/黃色4x10000/綠色5x1000000.5藍色 6x10000000.2紫色7x100000000.1灰色8x100000000/ 白色 9x1000000000/電容:瓷片電容 1p:1個2p:2個5p:2個15p:1個30p:2個47p:1個120p:1個102:2個103:4個223:1個473:1個104:6個電解電容:47uf:2個10uf:3個47uf:1個220uf:2個電容的識別和檢測:、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 (如c13表示編號為13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電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容抗xc=1/2fc(f表示交流信號的頻率,c表示電容容量 )電話機中常用電容的種類有電解電容、瓷片電容、貼片電容、獨石電容、鉭電容和滌綸電容等。2、識別方法: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 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 (f)表示,其它單位還有:毫法 (mf)、微法(uf)、納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納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直接標明,如10uf/16v容量小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數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uf1p2=1.2pf1n=1000pf數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數字表示容量大小,前兩位表示有效數字,第三位數字是倍率。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224表示22104pf=0.22uf二極管:in4001:1個二極管的識別與檢測方法:二極管的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性,也就是在正向電壓的作用下,導通電阻很小;而在反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極大或無窮大。識別方法:二極管的識別很簡單,小功率二極管的n極(負極),在二極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種色圈標出來,有些二極管也用二極管專用符號來表示 p極(正極)或n極(負極),也有采用符號標志為 p、n來確定二極管極性的測試注意事項:用數字式萬用表去測二極管時,紅表筆接二極管的正極,黑表筆接二極管的負極,此時測得的阻值才是二極管的正向導通阻值,這與指針式萬用表的表筆接法剛好相反。三極管:9018h:1個9014c:1個三極管的識別與檢測方法:三極管有三只引腳, ?已知型號和管腳排列的三極管,可按下述方法來判斷其性能好壞(a)?測量極間電阻。將萬用表置于r100或r1k擋,按照紅、黑表筆的六種不同接法進行測試。其中,發射結和集電結的正向電阻值比較低,其他四種接法測得的電阻值都很高,約為幾百千歐至無窮大。但不管是低阻還是高阻,硅材料三極管的極間電阻要痹穢材料三極管的極間電阻大得多。b?檢測判別電極(a)?判定基極。用萬用表r100或r1k擋測量三極管三個電極中每兩個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當用第一根表筆接某一電極,而第二表筆先后接觸另外兩個電極均測得低阻值時,則第一根表筆所接的那個電極即為基極bo這時,要注意萬用表表筆的極性,如果紅表筆接的是基極bo黑表筆分別接在其他兩極時,測得的阻值都較小,則可判定被測三極管為pnp型管;如果黑表筆接的是基極b,紅表筆分別接觸其他兩極時,測得的阻值較小,則被測三極管為npn型管。(b)? 判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以pnp為例)將萬用表置于r100或r1k擋,紅表筆基極b,用黑表筆分別接觸另外兩個管腳時,所測得的兩個電阻值會是一個大一些,一個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測量中,黑表筆所接管腳為集電極 ;在阻值較大的一次測量中,黑表筆所接管腳為發射極。其他所用元器件有:空心線圈跨接線絕緣導線若干四、工作原理與內容工作原理無線電廣播基礎:廣播電臺播出節目是首先把聲音通過話筒轉換成音頻電信號,經放大后被高頻信號 (載波)調制,這時高頻載波信號的某一參量隨著音頻信號作相應的變化,使我們要傳送的音頻信號包含在高頻載波信號之內,高頻信號再經放大,然后高頻電流流過天線時,形成無線電波向外發射,無線電波傳播速度為 3108m/s,這種無線電波被收音機天線接收,然后經過放大、解調,還原為音頻電信號,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紙盆相應的振動,就可以還原聲音,即是聲電轉換傳送電聲轉換的過程。中波的頻率(高頻載波頻率)規定為5251605khz(千周)。短波的頻率范圍為350018000khz無線電廣播發射和接收過程:廣播節目的發送是在廣播電臺進行。廣播節目的聲波,經過電聲器件轉換成聲頻電信號,并由聲頻放大器放大,振蕩器產生高頻等幅振蕩信號調制器使高頻等幅振蕩信號被聲頻信號所調制;已調制的高頻振蕩信號經放大后送入發射夭線,轉換成無線電波輻射出去。無線電廣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機實現的。收音機的接收夭線收到空中的電波;調諧電路選中所需頻率的信號 ;檢波器將高頻信號還原成聲頻信號(即解調);解調后得到的聲頻信號再經過放大獲得足夠的推動功率最后經過電聲轉換還原出廣播內容。收音機調頻制與調幅制工作原理及過程調幅收音機:用來接收調幅制廣播節目。其解調過程是用檢波器對己調幅高頻信號進行解調,電路結構如圖所示。調幅收音機一般工作在中波、短波或長波波段調頻收音機:用來接收調頻制廣播節目。其解調過程是用鑒頻器對己調頻高頻信號進行解調。調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由于各種干擾,使振幅產生起伏,為了消除干擾的影響,在鑒頻器前,常用限幅器進行限幅,使調頻信號恢復成等幅狀態,電路結構見圖。調頻收音機一般工作在超短波波段,其抗干擾能力強、噪聲小、音頻頻帶寬,音質比調幅收音機好。高保真收音機和立體聲收音機都是調頻收音機。調頻波段都在超高頻(vhf)波段,國際上規定為87?108b4edt2901收音機電路原理am'fm 轉換開關由q2'q3'r5~r8'c7組成的調頻調幅轉換電路,電源開關sw3轉換至on狀態接通電源后,q2導通,q3截止,a/f端口輸出高電平,連接到主板 a/f端口,一路經r107到u1的15腳,15腳高電平1c內部自動切換為調頻波段。從拉桿天線接收到的調頻高頻信號經c101到q101放大后由c104'l101'c106等元件組成的帶通濾波器,選出fm的調頻信號送至u1的12腳,u1的12腳的調頻信號由內部選頻放大器以及外圍的pvc'c109'l103組成選頻回路選頻放大,由pvc'c110'l104等組成的本振電路,本振信號從 7腳輸入,與調頻選頻信號一起送到u1內部混頻電路混頻得出10.7mhz的調頻中頻信號從 14腳輸出。10.7mhz的中頻信號經r109送到cf2陶瓷濾波器,濾除 10.7mhz寬帶以外大部分的雜波后,10.7nhz的中頻信號從 u1的17腳輸入1c內部中頻放大、鑒頻(cf3決定鑒頻曲線)。鑒頻后的音頻信號從u1的23腳輸出。調頻本振另一路信號經c111耦合送到顯示驅動 sc3610第35腳輸入1c內部驚醒分頻處理后的頻率數字準確顯示在屏幕上。按動sw7,q2截止q3導通u1第15腳為低電平u1內部自動切換為調幅波段,將中波、短波轉換開關至于mW寸,此時磁棒天線感應到的高頻調幅中波信號經pvc選頻,由波段開關 sw1轉換送入u1的10腳。中波波段本振電路由tIOl'pvc等元件組成,u1的5腳的本振信號與10腳的選頻信號同時加到內部混頻器,混頻得出455khz調幅中頻信號,455khz中頻信號從 14腳輸出。推動中短波開關選擇短波1~8波段,從拉桿天線接收到的短波高頻信號經c101到q101放大經c102耦合到中短波開關 sw1波段開關轉換從 u1第10腳輸入。短波1~8的短振回路由t102't103'pvc'c112'c113 等元件組成。本振信號經波段開關 sw1轉換從5腳輸入,與10腳的短波高頻信號一起送到混頻器混頻得出455khz的中頻信號從 4腳輸出。14腳輸出的調幅中頻信號經r106't104'cf1 選頻,濾除455khz寬帶以外大部分雜波后,送至u1的16腳輸入,中頻信號在1c內部進行放大、檢波,檢波后的音頻信號由23腳輸出。調幅另一本振信號經c114送至顯示驅動sc3610第33腳輸入其內部進行處理,處理后的頻率數字準確顯示在屏幕上。u1的23腳輸出的音頻信號經c123耦合從24腳輸入,w1是電子音量控制電位器,控制u1第4腳的電平來控制音量。u1的23腳輸出的音頻信號經c123送至u1的24腳如1c內部功率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音頻信號從 27腳輸出推動揚聲器或者耳機。時鐘控制、驅動顯示電路,由液晶顯示器 (lcd)、sc3610、x1、c1~c6、r1~r5'sw1~sw8'q1等元件構成,sc3610的1~16腳為顯示驅動輸出, 17、18腳為振蕩輸入、輸出,23、24腳調節時間控制,26腳是時鐘、頻率模式轉換,27腳為定時開關輸出,32腳am/fm選擇控制,33腳為amrf輸入,35腳為fmrf輸入,36腳接正電源。五、調試fm波段提示:第一步、調接收頻率范圍,接上電源輕按 fm鍵,工作在fm狀態,將四聯可變電容調到最低端,顯示屏顯示 fm頻率,用起子調整1104振蕩線圈使數字顯示59mh法右,將四聯可變電容調至頻率顯示最高端,用起子調可變電容頂上振蕩聯微調電容 f/o使顯示屏上的數字顯示在108.5mhz左右,反復上述調整使fm頻率在59~108.5mhz范圍內。第二步、調整靈敏度,將四聯電容調到 70mhz左右收到一個電臺調整 1103使喇叭輸出聲最大,再將四聯可變電容調到顯示106mh法右收到一個電臺,調整四聯可變電容另一微調電容f/a使喇叭輸出最大聲。反復以上調整使靈敏度達到最佳效果,用蠟將線圈封固。中波短的調整:第一步、調接收頻率范圍,接上電源輕按am鍵,工作在am狀態,將am波段開關推至mwB置轉動四聯可變電容調到最低端,顯示屏顯示am頻率,用起子調整t101中波振蕩使數字顯示在515khz左右,將四聯可變電容調至頻率顯示最高端,用起子調可變電容頂上振蕩聯微調電容 a/o使顯示屏上的數字顯示在 1630khz左右,反復上述調整mW?率仔157630khz范圍內,第二步、調整靈敏度,將四聯可變電容調到600mh法右收到一個電臺調整磁棒線圈位置使喇叭輸出聲最大,再將四聯可變電容調到顯示1400mh法右收到一個電臺,調整四聯可變電容mw^一微調電容a/a使喇叭輸出聲最大。反復以上調整是靈敏度達到最佳。用蠟將線圈封固。短波段的調整:短波段的調整比較簡單,短波用了一級高頻放大電路不用調整靈敏度,只要調整頻率就 ok了。頻率的調整也很簡單,要先調好中波再將波段開關推至 sw1,四聯可變電容調到最低端調t102短波振蕩頻率顯示在3.8mhz左右,短波1~5自動同步,再將開關推至sw8位置,調整t103短波振蕩使頻率顯在17.9mhz左右,短波6~8自動同步。amif中周t104的調整:找出一個信號比較強的短波電臺,調t104使喇叭輸出聲音最大最清晰為止。六、心得體會此次在為期一周的電子工藝實習中,收獲挺多。如果說我們以前學的都是一些理論知識,那么此次實習讓我們經歷了一次真正的實踐。從最簡單的電阻電容的識別,以及各種電子元器件的識別、使用及其檢測,到電烙鐵的正確使用以及正確焊接,pcb板的布局及其制作了解。都是我們感到一種新鮮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在我們胸中升起。這次的實習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次較好的動手鍛煉機會,因此從一開始就抱著一種較認真的態度,無論是從了解無線電廣播基礎及其實現原理,還是后來的焊接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提高。這次實習的重點任務也就是焊接,由于以前曾焊接過一些簡單的電路板,于是焊接對我們來說也不是一件什么難事,但由于電子元器件布局緊密,焊接需小心對待。如果焊錯了,將其取下必定要耗費一番精力不可,而且未必能夠取下來。因此我是絲毫不敢怠慢。可在調試時仍然出現了一點小問題,示數顯示有點不穩定,但在同學的幫助下,最終將其完美解決。這次的實習使我明白一個道理,在現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僅僅用一些理論知識來武裝大腦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用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來裝扮我們的雙手,只有如此才不負祖國對我們的培養,做好祖國的接班人,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pcb實習心得篇三PCB種類PrintedCircuitBoard;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IC);印制電路基板按結構可分為剛性印制板、撓性印制板、剛撓結合印制板。根據電路的復雜程度,這 3類板又有單面板、雙面板、多層板之分。物理雕刻制板的特點1、工藝簡單、自動化程度高;2、制板速度較慢;3、制作精度較差;4、不方便與焊接工藝接口。3.化學腐蝕制板的特點1、工藝相對復雜 ;2、制板速度較快 ;3、制作精度較高 ;4、能批量化制作生產;5、能方便與焊接工藝接口。工藝流程底片制作金屬過孔線路制作阻焊制作字符制作 osp小型工業制版工藝實訓步驟激光光繪自動沖片手動裁板雙頭鉆銑表面拋光金屬過孔油墨印刷油墨烘干固化自動洗網圖形曝光圖形顯影圖形鍍錫去膜堿性腐蝕自動褪錫表面拋光阻焊印刷烘干固化圖形曝光阻焊顯影字符印刷OS況理V型梢切割印刷版拋光:去除覆銅板金屬表面氧化物保護膜及油污。濕膜:利用印刷方式在線路板上刷上一層感光油墨。烘干:刮好感光油墨的線路板需要烘干。固化:阻焊顯影后固化,使阻焊油墨在焊接時不易脫落。曝光:將原始底片上的圖像轉移到感光底板上。顯影:將沒有曝光的濕膜層部分除去得到電路圖形。過孔、微孔技術:按過孔的作用分類:一類是用作各層間的電氣連接,另一類是用作通孔元器件的固定或定位;工藝制程上來分類:盲孔(BlindVia)、埋孔(BuriedVia)和通孔(ThroughVia)印制電路板的作用:為電路中的各種元器件提供裝配、固定的機械支撐 ;提供各元件間的布線,實現電路的電氣連接 ;提供所要求的電氣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為自動焊錫提供阻焊圖形;為元件插裝、檢查及調試提供識別字符或圖形。9.印制電路板的優點:具有重復性、電路板的可預測性、信號可以沿導線任一點直接進行測試、電路板的焊點可以在一次焊接過程中大部分焊完。印制電路板的基本組件:銅膜導線、焊盤、過孔、元器件的圖形符號及封裝。常用印制電路板的基板材料:紙基 CCL、環氧玻璃布基 CCL、復合基CCL簡稱CEM)金屬基CCb撓性CCL陶瓷基板、高頻電路用覆銅箔聚酰亞胺玻纖布層壓板、 BT樹脂12.印制電路板的制造工藝:加成法、減成法(常用)、半加成法(多層板);標準:IPC7351表面貼裝設計和焊盤圖形標準通用要求(GenericRequirementsforSurfaceMountDesignandLandPatternStandard)。13.印制電路板材料在設計中的考慮:基材、銅厚(OZ)、介質、電磁兼容性、信號完整性、可制造性、散熱設計、可靠性、成本合理性。.PCB 的可制造性設計:①鉆孔設計:定位孔、元器件孔、過孔、熱焊盤 (ThermalPad)與熱隔離盤 (AntiPad);②元器件布局其他原則:信號流向布局原則、抑制熱干擾原則、抑制電磁干擾原則、提高機械強度原則;15.PCB表面處理的基本工藝:電鍍、化學鍍、浸鍍.PCB的質量評定:焊盤中心與鉆孔中心的偏移、層與層的重合度(多層板)、翹曲度、抗彎強度、層間結合強度 (多層板)、耐浸焊性、電氣性能.PCB的發展趨勢:當前國際先進的PCB?造技術發展動向:PCE?造技術要適應超高密度組裝、高速度要求;為適應復合組裝化,PCB?造技術與半導體技術、SMTS裝技術緊密結合;要適應新功能器件的組裝要求;要適應低成本要求 ;要適應短交貨期要求.集成電路封裝方式:TO封裝(晶體管封裝方式)、DIP封裝(雙列直插封裝)、SIP封裝(單列直插封裝)、SO的裝(薄形小尺寸扁平封裝)、QF的裝(方形扁平封裝)、LLCC封裝(陶瓷封裝無引線芯片載體)、TC陽裝(帶載封裝,薄膜封裝)、PGAt裝(陣列引線封裝)。目前常見的組裝與封裝方式:BGAt裝(球柵陣列封裝)、CS的裝(芯片尺寸封裝)、CO的裝(集成電路的裸芯片封裝,剛性印制電路基板)、CO時裝(集成電路的裸芯片封裝,撓性印制電路基板)、COGt裝(集成電路的裸芯片封裝,玻璃基板);嶄露頭角的新型19.封裝方式:MCMt裝(多芯片模塊系統)、平鋪型MCM寸裝、疊層型MCM封裝、PO理MCM寸裝、COCSMCM寸裝、系統封裝SIP、SOPWsof.表面組裝技術:SurfaceMountTechnology,SMT.評估SMBS材質量的相關參數:玻璃化轉變溫度 Tg、熱膨脹系數CTEPC附解溫度(Td)、耐熱性、電氣性能22.表面組裝技術簡介:表面組裝技術的優點:組裝密度高、可靠性高、高頻特性好、降低成本、便于自動化生產23.表面組裝工藝流程:錫膏印刷、元件貼片及回流焊接、錫膏回流焊工藝24.表面組裝技術的組成:設備、裝聯工藝、電子元器件25.回流溫度區縣:理想的溫度曲線由4個溫區組成,預熱區、保溫區/活性區、回流區和冷卻區26.表面組裝技術的發展趨勢:芯片級組裝技術、多芯片模塊(MCM技術、三維立體組裝技術27.焊接工藝與技術:電烙鐵的種類:直熱式、感應式、恒溫電烙鐵、智能電烙鐵、吸錫器、熱風焊臺28.幾種常見的焊錫膏:松香型焊錫膏、水溶性焊錫膏、免清洗低殘留物焊錫膏、無鉛焊錫膏29.無鉛焊錫絲的檢測與評估:主要檢測合金成分及雜質含量、助焊劑含量和物理、化學、焊接性能30.貼片膠:貼片膠主要用于片狀電阻、電容、IC芯片的貼裝工藝,適用于點膠和刮膠 (印刷)31.焊接傳熱的3種基本方式: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清洗劑的種類: 清洗劑分為水清洗劑、半水清洗劑和有機溶劑清洗劑小型工業制板工藝實訓步驟:激光光繪>自動沖片>手動裁板>雙頭鉆銑 >表面拋光 >金屬過孔 >油墨印刷 >油墨烘干固化 >自動洗網 >圖形曝光>圖形顯影 >圖形鍍錫 >去膜 >堿性腐蝕 >自動褪錫 >表面拋光 >阻焊印刷 >烘干固化 >圖形曝光 >阻焊顯影>字符印刷>OSP^理>丫型梢切割>印刷板;油墨印刷步驟:表面清潔、固定絲網框、粘邊角墊板、放料、調節絲網框的高度、以45度傾角刮推過34.一、檢查套件完整性(含元器件、PCB);二、絲印焊錫膏(鋼模、刮刀);三、貼裝貼片式元器件 (真空貼片器、鑷子);四、回流焊接 (全熱風回流焊爐);五、焊后檢查 (焊點可靠并排除短路,萬用表 );六、插件焊接 (電烙鐵、焊錫絲,含電源線 );七、測試收音與調臺(含調試與故障排除 );八、登記測試結果 (含焊點考核);九、收音機總裝及工作臺;十、完工驗收。35.1inch=1000mil=2.54cm=25.4mm1mm=0.03937inch=39.37mil\\36.鍍銅時調節電流到適宜電流大小(按1.5A/dm2計算電流大小);37.絲網漏印:利用絲網圖形將油墨漏印在板基材料上形成所需圖形。因此在油墨印刷前需要制作絲網漏印圖,具體步驟包括:絲網清洗、感光膠的配置及上膠、絲網涼干、曝光、顯影等。注意事項:不管是機印或手印皆要注意下列幾個重點-括刀行進的角度,包括與版面及 xy平面的角度 -須不須要回墨 .-固定片數要洗紙,避免陰影.-待印板面要保持清潔-每印刷固定片數要抽檢一片依checklist檢驗品質.38.1.integratedcircuit(IC). 封裝形式BG球形觸點陳列,表面貼裝型BQF端緩沖墊的四側引腳扁平封裝碰焊PGASOP側引腳扁平封裝COBK上芯片封裝.Pcb涂覆技術噴錫,也叫熱風整平化學鎳金化學沉錫有機保焊膜4.焊接傳熱熱傳導輻射對流.清洗劑水系半水系(酒精)非水系(松香).Pcb表面處理工藝熱風整平有機涂覆化學鍍鎳 /浸金浸銀浸錫39.表面組裝技術的組成擴展閱讀:PCBH版實訓總結報告JIUJIANGUNIVERSITYPCB制版實訓報告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班級:B1111學號:21111060120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實習時間:xx-11-12至xx-11-16實訓地點:電子信息實驗樓PCB制版實訓一、實習的意義、目的及作用與要求 1.目的:了解PC股計的流程,掌握PC股計的一般設計方法。(2)鍛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3)提高實際動手操作能力。(4)學習團隊合作,相互學習的方法。2.要求:(1)遵守實習紀律,注意實習安全。(2)按時、按要求完成各項子任務。(3)及時進行總結,書寫實習報告。(4)每人必須做一快 PCB板。3、意義:(1) 提高自身能力,完成學習任務。(2)掌握一種CA曲件的使用。(3)了解前沿技術。(4)就業的方向之一。二、PCB?版的歷程1.繪制原理圖2.新建原理圖庫 3.新建元件庫封裝4. 導入元件封裝庫及網絡列表5.PCB元件布局6.PCB布線7.打印PCB圖8.制作電路板三、元件庫的設計 1.原理圖元件庫的制作;1)打開新建原理圖元件庫文件*.LIB2)新建原理圖元件a、放置引腳,圓點是對外的端口。 b、畫元件外形。c、修改引腳屬性。[名稱][引腳數(必須從1開始并且連續 )]隱藏引腳及其他信息3)修改元件描敘默認類型、標示、元件封裝4)、重命名并保存設計。若還需要新建其他元件,可以工具新建元件 a、獨立元件b、復合元件含子元件設計中遇到的問題,怎么方法解決的制作原理圖元件庫比較簡單,因此在制作過程中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但是在制作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在放置引腳,圓點是對外的端口,并且注意修改引腳數應從 1開始。設計的原理圖元件庫截圖圖1LIB.2/.4元件庫圖2LIB.2/.4元件庫2.元件封裝庫的制作 ;1)打開新建的元件封裝庫。2)添加焊盤、調整焊盤的位置、修改焊盤的屬性。焊盤可置于任意層利用標尺或坐標工具定位焊盤焊盤命名必須與原理圖元件 NUMBER同3)畫元件外形必須在 TopOverlayer層操作4)設置參考點/設置參考點5)重命名、存盤。設計中遇到的問題,怎么方法解決的A、在元件封裝庫的制作過程中,對焊盤的左右距離沒有按標準調好,后來問了同學,就把距離按標準調和。B、在做完元件封裝庫的制作之后,對文件進行了重命名,可是忘記了進行保存,后老師檢查之后才發現這個問題。7)7)繪圖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C、應注意焊盤的間距與實物引腳間距相同,內部標號與原理圖標號一致,保證實際引腳與原理圖引腳對應。設計的元件封裝庫截圖圖1RB.2/.4封裝圖2RB.2/.4封裝注:電解電容參數:外徑:160mil,焊盤間距:90mil焊盤外徑:52mil,孔:28mil按鍵開關參數:長: 320mil,寬:250mil線寬:10mi,中間圓直徑、水平:250mil,垂直:175mil焊盤大小,外徑:78mil,孔: 78mil四、原理圖的繪制1)、添加原理圖元件庫。\\DesignExplorer99SE\\Library\\SchMiscellaneousDevices.ddbProtelDOSSchematicLibraries.ddb2)、擺放元件從元件庫選擇元件查找元件3)元件調整X,Y,SPACEfe動刪除多余元件4)連接電路防止重疊、交叉,端點連接 NetlablePowerground5)修改元件屬性元件的封裝元件命名元件參數或標稱值 6)電路檢查及創建網絡表Tools/ERCcheckdesign/creatNetlistA、剛開始畫圖時,心里很亂,沒有思路,而且當時對哪些元件放在個元件庫不是太熟悉,又以為上午就必須畫完,所以心里就更加的慌了,因此畫圖的速度比較慢,畫圖也總是出錯。我覺得這樣不行,并且得不償失,因此我就讓自己先停下來,休息一會,再慢慢調整心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同時對原理圖進行大致的了解,讓自己的腦海里有個大致的輪廓。B、在對原理圖進行ERC僉查之后,發現很多錯誤,經過反復的改正,嘗試以及老師的幫助下解決了這些問題。如:對電路的注釋不能用“Net”來注釋,只能用畫線工具欄內的“T”,否則會報錯,而在芯片的引腳上的節點可以用“Net”。C、在引腳上的網絡標號報錯,經過重新對網絡標號進行放置,并且上下對齊,解決了這個問題。D、在一些的連線上報錯,有些是線與引腳之間連得太近了,以致于線與引腳重復了,有些直接是兩根線重復了。經過重新連線,并把一些重復的線段刪除,就解決了這個問題。E、在開關的網絡標號上出現問題,開始怎么修改還是不能解決,后在老師的幫之下,才知道原來同名的網絡標號必須也要一一對應,并且在修改開關的屬性的時候把開關的屬性改成了網絡標號名,以致于同名的網絡標號不能一一對應,所以會報錯。后重新放置網絡標號并且修改成對應的網絡標號名,這樣就是同名的網絡標號名一一對應了,也就解決了問題。經過自己慢慢的摸索,老師的指點,以及自己不放棄不急躁的心態,終于把原理繪制成功了。當看到檢查報告上沒有出現錯誤報告時,心里真的很高興,更有種自豪感,因為我做到了,我克服了那些困難,解決了出現的問題。當同學向我請教的時候,心里更是開心,因為我可以把我學到的告訴同學們,讓他們也能夠學到更多。原理圖截圖圖1SCH.2/.4原理圖五、PC喙際制作過程1.繪制原理圖添加原理圖元件庫。\\DesignExplorer99SE\\Library\\SchMiscellaneousDevices.ddbProtelDOSSchematicLibraries.ddb2)擺放元件從元件庫選擇元件查找元件3)元件調整X,Y,SPACEfe動刪除多余元件4)連接電路防止重疊、交叉,端點連接 NetlablePowerground5)修改元件屬性元件的封裝元件命名元件參數或標稱值 6)電路檢查及創建網絡表7)Tools/ERCcheckdesign/creatNetlist8)原理圖截圖圖2SCH2/.4原理圖在對原理圖進行檢查之后,沒有錯誤。2.導入元件封裝庫 1)打開PC雙件2)導入元件封裝庫a、\\DesignExplorer99SE\\Library\\Pcb\\GenericFootprint\\Advpcb.ddbb、導入自建元件封裝庫 *若做修改,需重新導入3)導入網絡表及查錯常見問題: 1、無封裝或封裝名錯。 2、元件沒有連接上。 *修改原理圖后需要重新創建網絡表。3.PCB元件的布局(70mm*35mm)設置PCBB則(必須首先完成此工作)a、單面板布線:Design/Rule/Routing/RoutingLayersTopLayer:NotusedBottomLayer:Anyb、修改布線寬度Design/Rule/WidthConstraintMax:0.8mm;Min:0.4mm;Pre:0.6mm自動布局(自動元件擺放,成功率不高)Tools/autoplace3)手工調整及布局基本規則a.盡量按電路圖中各元件的相對位置放置,電路圖中相鄰的元件,在擺放時盡量靠近。b.元件擺放橫平豎直,盡量對齊。需要調節或需要散熱的器件必須留出較大空隙或放在電路板邊沿。c.勿重疊,留出一定間隙,d.不要太靠近邊緣e.輸入輸出端口放在板子的邊沿部分。4)其他a、靈活隱藏或使用絲印層。Tools/Preferences/Show\\Hide/Stringb、邊自動布線邊調整布局。4.PCB布線1)啟動自動布線AutoRoute/All/RouteAll2)布線的修改與調整a、修改不理想的布局(拖動、翻轉)。b、修改不理想的布線(多余或連接復雜)。c、加粗必要的連線。d、調整修改警告信息(相鄰太進或出現交叉 )。3)添加標注文字(包括漢字)、修改文字的高度與粗細4)補淚滴、敷銅補淚滴:Tools/Teardrops修改敷銅網格大小Place/PolygonplaneGridSizeTrackWidth圖1PCB.2/.4PCB圖.打ERPCB圖新建打印文件并選擇要打印的PCBS計圖2)EDIT/InsertPrintout3)添加調整各設計層A、BottomLayer,B、KeepoutLayer,C、MultiLayer4)其他設置Showholes、MirrorLayer、Blackandwhite、實際制板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是如何解決的A、無法將元件封裝庫導入,嘗試好幾遍都無法成功。后老師說是Winds7系統的電腦都無法完成這個操作,因為元件封裝庫無法導入,后面的很多操作就無法完成,著急了好一會。后在老師的建議下,我把文件復制到電腦是XP系統的同學的電腦上,在他的電腦上完成元件封裝庫導入的操作,然后再復制到自己的電腦上,順利完成了下面的操作。B、在進行自動布局、自動布線之后,PCB圖的線路很復雜而且不美觀。因此我嘗試對元件進行多次布局,多次布線,并選擇交叉線最少,線的數量最少的,比較美觀的 PCB圖。在這過程中也沒有遇到什么大的問題,主要是在對元件進行布局與布線的過程中,不能怕麻煩,更不能粗心與急躁,要認真細心的把元件的布局布好,并且使之稍微美觀一點。 7、手工制版過程1)電腦設計PCB圖并打印。2)敷銅板處理。A先裁減合適大小的板子,并用砂紙打磨,清除表層污跡。B表面用少量雙氧水擦洗,處理后成烏紫色。 C雙氧水腐蝕性較強,做好保護工作熱轉印。A 溫度一般控制在130度左右。速度60-70之間。B轉印之前,先將板子和圖紙稍做預熱腐蝕。A一般通過熱轉印處理一到兩次,正反兩個方向。 B稍微冷卻,在完全變涼之前輕輕撕下轉印紙。C檢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