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_第1頁
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_第2頁
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_第3頁
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_第4頁
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按要求改寫句子按要求改寫句子

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忽然有個蜘蛛慢慢地爬過來,想把蒼蠅當做一頓美餐.擬人: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桂林太秀了,廬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它們已經“家”化了。排比: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

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這些設想即使能實現,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反問: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誰是我們最親的人呢?是媽媽。設問: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設問: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那歡樂的叫喊聲,都快把樹枝上的積雪震落下來了。夸張: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夸張: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種修辭方法。1、同志們,我們能趕走敵人,奪回陣地,難道我們就不能吃掉這個蘋果嗎?→(反問)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種修辭方法。1、同志們,我們能趕走敵人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3、天上的星星怕冷似地鉆進厚厚的云絮里。4、是悔恨嗎?不知道。→夸張→設問→擬人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設問→擬人5、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簡直成了天空中閃爍的星星。6、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悠閑自在地來來去去……→比喻→比喻、排比5、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簡直成了天空中閃爍的星星1.“把”字句與“被”字句。2.陳述句與反問句。3.擴句與縮句4.比喻、擬人5.用關聯詞連句6.第三人稱轉述句7.肯定與雙重否定8.修改病句。按要求改寫句子的類型:按要求改寫句子的類型:1.媽媽,晚飯我已經燒好了。“把”字句:“被”字句:2.水手從河底撈上了鐵牛。“把”字句:“被”字句:1.“把”字句與“被”字句。1.媽媽,晚飯我已經燒好了。1.“把”字句與“被”字句。2.陳述句與反問句。1.陳述改反問:

這個真實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動。

2.反問改陳述難道那條街不熱鬧嗎?這個真實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深受感動?那條街很熱鬧。2.陳述句與反問句。1.陳述改反問:這個真實的故事怎能不使我①去掉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怎么(能)……呢?”;②把”?“改成”。“;③把原句的意思反過來,即(有“不”去“不”,沒“不”加“不”)!④檢查修改后的句子應與原句意思一樣。2、(1)反問句改陳述句①去掉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怎么(能)……呢?(2)陳述句改反問句①加上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怎么(能)……呢?”;②把”。“改成”?“;③把原句的意思反過來,即(有“不”去“不”,沒“不”加“不”)!將肯定句中的肯定詞(是、能、會等)改成否定詞(不是、不能、不會等);反之,將否定詞改成肯定詞④檢查修改后的句子應與原句意思一樣。2、(1)陳述句改反問句(2)陳述句改反問句①加上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例:我的心情不能平靜。

改:我的心情怎么能平靜呢?1、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改:難道海上日出不是偉大的奇觀嗎?例:我的心情不能平靜。1、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改:難道海2、我國體育健兒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28枚金牌的捷報傳來,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改:我國體育健兒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28枚金牌的捷報傳來,難道全國人民不歡欣鼓舞嗎?2、我國體育健兒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28枚金牌的捷報傳來,全國1、少先隊員怎么能怕困難呢?改:少先隊員不能怕困難。怎么能呢?2、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改: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就像海邊上的浪花。不像嗎?1、少先隊員怎么能怕困難呢?改:少先隊員不能怕困難。怎么能呢例: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改: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就是真理。例: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改:不勞動,連3.(1)擴寫下面的句子:隊伍走過天安門城樓。(整齊的)隊伍(精神抖擻地)走過(雄偉的)天安門城樓。3.(1)擴寫下面的句子:隊伍走過天安門城樓。(整齊的)隊伍例如:春風吹。(和煦的)春風(溫暖地)吹著。1.畫句子主要成分,再擴句。(主語是“春風”,“吹”則是謂語,主語“誰”的前面可以加詞,在謂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的詞前面也可以加詞。即怎樣的春風怎樣的吹?)例如:春風吹。(和煦的)春風(溫暖地)吹著。1.畫句子主要成2.先提問,再擴句。(“學校”,可以提問:誰的學校?哪里的學校?什么樣的學校?“開展”,可以提問:怎樣開展?“活動”,又可以提問:什么樣的活動?)例如:學校開展活動。

(北京市的)學校(積極)開展,(遵守交通規則的宣傳)活動。2.先提問,再擴句。(“學校”,可以提問:誰的學校?哪里的學3.(2)縮寫下面的句子:少先隊員應該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少先隊員繼承革命傳統。3.(2)縮寫下面的句子:少先隊員應該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縮寫句子方法1、抓住主干來縮簡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這是每個完整句子都具備的),就可迅速地縮寫句子。如“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這句話就是講“什么”——“鐵球”,“怎么樣?”——“落下來”。因此,這句話就可以縮寫為“鐵球落下來。”

2、“的”前修飾都刪去如“美麗的蝴蝶飛走了。”中“美麗的”是用來修飾“蝴蝶”的,因此“美麗的”可刪去。這句話縮寫為“蝴蝶飛走了。”3、“地”前限制要刪去如“人們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中,“都忍不住驚訝地”是用來限制“呼喊起來”的,它要刪去。這句話就縮寫為“人們呼喊起來。”4、“得”后補充說明也刪去如“海力布著急地沒辦法。”中“沒辦法”是對“著急”的程度進行補充說明的,它也要刪去。這句話縮寫為“海力布著急。”縮寫句子方法1、抓住主干來縮簡5、數量詞語照樣刪如“羅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這個表示數量的詞語可刪去。這句話縮寫為“羅丹塑了女像。”6、刪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條件和環境的詞組例如: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我們取得了進步。應縮短成:我們取得了進步。這句話中,“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是用來強調在怎樣的條件下“我們”才取得進步,可以刪掉。7、句子中的“不、無、沒有”等否定詞,縮句時要保留,否則有可能顛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沒有找到那個裝書的包。應該縮成:我沒有找到包。我不相信他那種騙人的鬼話。應縮寫成:我不相信鬼話。

如果把“沒有”或“不”去掉,就變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話”,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徑庭,就大錯特錯了。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8、句子中謂語后面的“著、了、過”和賓語后面的“啊、嗎、呀、呢”等語氣詞要保留如果去掉這些詞語可能會改變句子的句式、結構或語氣、情感。如:大家一起登上了舉世聞名的長城。應縮寫成:大家登上了長城。昨天晚上下的這場大雨真是一場及時雨啊!應縮寫成:這場大雨真是及時雨啊!這樣縮句才能使原句和縮寫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語氣等方面保持一致。9、特定詞組的縮寫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詞組或專用名詞,這樣的句子縮寫的時候還有一定的爭議,看情況而定。如“五星紅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縮寫成“紅旗”,而不能再縮寫成“旗”。也有的人認為兩個字的修飾可以去掉,一個字的不可以去。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縮寫后是“五星紅旗飄揚。”或“紅旗飄揚。”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縮寫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寶庫。”或“莫高窟是寶庫。”8、句子中謂語后面的“著、了、過”和賓語后面的“啊、嗎、呀、例:清晨,校園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縮句:校園里傳來讀書聲。例:清晨,校園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縮句:校園里傳來讀書聲。彭總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臉色不好看了。彭總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臉色不好看了。4.(1)比喻句的改寫: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即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明的事物。(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句子的形式:本體+喻詞+喻體。

比喻詞:“······像······”、“······好像······”、“······如同······”、“······宛如······”、“······仿佛······”、“······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等。順口溜:

比喻手法真形象,本體喻體比喻詞。本體喻體性不同,本體喻體有相似。修改句子睜大眼,首先本體來找出。接著比喻詞添加,好像同仿佛似的。成了變成是構成,喻體確定由本體。比喻的條件:1、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如:他長得像他爸爸。(不是比喻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句)

2、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如:云像棉花。4.(1)比喻句的改寫: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練一練:1.那荷花隨風飄動,十分好看。2.入夜,遠遠望去,小山村燈火點點。3.下課了,操場上熱鬧起來了。那荷花隨風飄動,如同起舞的少女,十分好看。入夜,遠遠望去,小山村燈火點點,就像是星星落在了山村上。下課了,操場上就像砸開了鍋一樣,熱鬧起來了。練一練:1.那荷花隨風飄動,十分好看。那荷花隨風飄動,如同起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與人相同,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這種手法又叫“人格化”。其實,擬人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擬人句的運用形式(1)把動物擬人化。蟋蟀在草中彈琴。(2)把植物擬人化。小草在秋風中笑彎了腰。(3)把一般的事物擬人化。夜空中的星星眨著眼睛,似乎正在對著你微笑。4.(2)擬人句的改寫: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與人相同,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改擬人句的方法有:

原句:柳枝在微風中搖擺不定。

增加人的稱呼:柳枝姐姐。

改變名詞的說法:柳枝的頭發。

用人做的事來代替句中的動詞:“搖擺不定”改為“跳舞”。順口溜:動物植物擬人化,擬人修改不用怕,增加人稱改名詞,

人的行為代動詞。改擬人句的方法有:練一練,辨一辨:例:樹葉嘩啦啦地響。

1.樹葉在空中飛翔,嘩啦啦地響。

2.樹葉像糖果包裝紙一樣嘩啦啦地響。

3.樹葉像可愛的小姑娘一樣快樂地歌唱。沒體現“人”的特點的詞語。改成了比喻句4.可愛的樹葉快樂地唱歌。(擬人句)練一練,辨一辨:例:樹葉嘩啦啦地響。沒體現“人”的特點的詞語練一練:1雨滴落在雨傘上。船頭濺起浪花。23風兒吹著大地。秋天到了,樹上都是金紅的果子。41.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2.船頭飛濺起的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4.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3.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練一練:1雨滴落在雨傘上。船頭濺起浪花。23風兒吹著大地。秋5.學會使用關聯詞:

又……又……

一會兒……一會兒……

那么……那么……

既……又……并列關系:5.學會使用關聯詞:又…學會使用關聯詞:

不僅……不僅……

不光……還……

不但……而且……

不只……也……遞進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不僅……學會使用關聯詞:

雖然……但是……

雖然……可是……

盡管……還……

轉折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雖然……學會使用關聯詞:

倘若……就……

即使……也……

如果……就……

要是……就……假設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倘若……學會使用關聯詞:

除非……才……

無論……都……

只要……就……

只有……才……條件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除非……學會使用關聯詞:

不是……而是……

要么……要么……

與其……不如……

寧可……也不……選擇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不是……學會使用關聯詞:

因為……所以……

既然……就…………因此……

之所以……是因為……

因果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因為……填寫恰當的關聯詞:1.江姐(寧可)犧牲自己,(也不)講出底下黨員的名單。2.盲人叔叔(雖然)雙目失明,(但是)照樣鍛煉身體。3.(只要)是對集體有益的我們(就)應該積極認真去做。填寫恰當的關聯詞:1.江姐(寧可)犧牲自己,(也不)講出底下填寫恰當的關聯詞:4.(如果)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就)能改正缺點。5.北京的立交橋(不僅)堅固,(而且)美麗。6.爺爺(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是)記憶力很強。填寫恰當的關聯詞:4.(如果)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法:1、標點符號的改變:

引述句(第一人稱)改為轉述句(第三人稱轉述),冒號和引號要改為逗號。2、人稱的變化

(1).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

(2).當引述內容涉及其他人稱時的改法。第二人稱(“你”)在改為轉述句時就應改為第一人稱(“我”)。還應注意,冒號和引號前的內容不變。但遇到課文上的句子,就要寫上課文里的人物.6.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寫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法:6.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寫練一練:01他微笑著說:“我們到延安來,專門趕來采槐花蜜。”02貝多芬說:“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03王老師說:“我要盡自己的力量,讓你們健康成長。”04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搶著對老班長說:“我幫你一起找,我找得見。"他微笑著說,他們到延安來,專門趕來采槐花蜜。貝多芬說,他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王老師說,他要盡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健康成長。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搶著對老班長說,他幫老班長一起找,他找得見。練一練:01他微笑著說:“我們到延安來,專門趕來采槐花蜜。”雙重否定句:就是否定兩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須有否定的意義在里面。(雙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強語氣。)

8.肯定句改為雙重否定句例如:(1)我不得不承認那個本是我的.分析:“不得不”就是雙重否定這句話的原意為:我承認那個本是我的。

(2)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一個不喜歡王老師。“沒有一個…不”就是雙重否定詞這句話的原句為: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喜歡王老師。雙重否定句:就是否定兩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須有否定的意肯定句改為雙重否定句的用詞的一些方法1.表示判斷。“是”“了”用“誰也不能否認”

例:《紅樓夢》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說。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須”用“非……不可”“不能不”

例:我必須工作。雙重否定句改法:誰也不能否認《紅樓夢》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說。我不能不工作。肯定句改為雙重否定句的用詞的一些方法雙重否定句改法:誰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例:小明生病了,只好請假。4.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沒有……不”“無不”例:今天,我們全班人都去植樹。5.表示推測。“會”“可能”“能”“應該”用“不會不”“不可能不”例:今天元旦匯演,小紅和小芳會來看表演。小明生病了,不得不請假。今天,我們班沒有人不去植樹。今天元旦匯演,小紅和小芳不會不來看表演。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燕子飛過大海,不可能不辛苦、艱難。燕子飛過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艱難。03誰也不能否認萬里長城是世界上的一個偉大奇跡。萬里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02病人不能不去醫院。病人需要去醫院。01練一練:燕子飛過大海,不可能不辛苦、艱難。燕子飛過大海,肯定非常辛苦學會修改病句:1、讀(讀原句)2、找(找病句)3、改(對“癥”下藥)4、查(查修改后的句子是否正確)學會修改病句:上課的時候,發言積極。(成分殘缺)上課的時候,同學發言積極。上課的時候,發言積極。(成分殘缺)上課的時候,同學發言積極。我們要堅持革命的光榮傳統。(用詞不當)我們要繼承革命的光榮傳統。我們要堅持革命的光榮傳統。(用詞不當)我們要繼承革命的光榮傳這篇作文的層次和語言都很通順。這篇作文的層次很清楚,語言很通順。(搭配不當)這篇作文的層次和語言都很通順。這篇作文的層次很清楚,語言很通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艱巨任務。他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艱巨任務。(語序混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艱巨任務。他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艱巨任務。一打上課鈴,我們立刻坐在座位上坐好。一打上課鈴,我們立刻坐好。(重復羅嗦)一打上課鈴,我們立刻坐在座位上坐好。一打上課鈴,我們立刻坐好凡是學習好的同學,有些是上課特別專心聽講的。凡是學習好的同學,都是是上課特別專心聽講的。(前后矛盾)凡是學習好的同學,有些是上課特別專心聽講的。凡是學習好的同學小林和小紅邊走邊談,他告訴他作業已經完成了。小林和小紅邊走邊談,小林告訴小紅,他的作業已經完成了。(指代不明)小林和小紅邊走邊談,他告訴他作業已經完成了。小林和小紅邊走邊商店的貨架上擺滿了葡萄、水果和梨等各種水果。商店的貨架上擺滿了葡萄、蘋果和梨等各種水果。(不合邏輯)商店的貨架上擺滿了葡萄、水果和梨等各種水果。商店的貨架上擺滿修改病句:1、我的故鄉是江蘇省南京市人。2、他喜歡踢足球和乒乓球。3、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暢的歌。4、溫暖的和煦的陽光照進了苗家寨。5、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臺上。修改病句:1、我的故鄉是江蘇省南京市人。仿照例子,改寫句子。(一)例: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她不敢回家。

改: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變換詞語的順序改寫句子:仿照例子,改寫句子。改:她不敢回家,因1、因為他們靠勞動,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所以他們感到幸福。改:他們感到幸福,因為他們靠勞動,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1、因為他們靠勞動,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2、因為革命先輩知道: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所以死亡也無法叫他們叛變。改:死亡也無法叫革命先輩叛變,因為他們知道: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2、因為革命先輩知道: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所以死亡也無法叫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此課件下載可自行編輯修改,僅供參考!

感謝您的支持,我們努力做得更好!謝謝此課件下載可自行編輯修改,僅供參考!

感謝您的支持,我們努力按要求改寫句子按要求改寫句子

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忽然有個蜘蛛慢慢地爬過來,想把蒼蠅當做一頓美餐.擬人: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桂林太秀了,廬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它們已經“家”化了。排比: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

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這些設想即使能實現,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反問: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誰是我們最親的人呢?是媽媽。設問: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設問: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那歡樂的叫喊聲,都快把樹枝上的積雪震落下來了。夸張: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夸張: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種修辭方法。1、同志們,我們能趕走敵人,奪回陣地,難道我們就不能吃掉這個蘋果嗎?→(反問)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種修辭方法。1、同志們,我們能趕走敵人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3、天上的星星怕冷似地鉆進厚厚的云絮里。4、是悔恨嗎?不知道。→夸張→設問→擬人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設問→擬人5、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簡直成了天空中閃爍的星星。6、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悠閑自在地來來去去……→比喻→比喻、排比5、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簡直成了天空中閃爍的星星1.“把”字句與“被”字句。2.陳述句與反問句。3.擴句與縮句4.比喻、擬人5.用關聯詞連句6.第三人稱轉述句7.肯定與雙重否定8.修改病句。按要求改寫句子的類型:按要求改寫句子的類型:1.媽媽,晚飯我已經燒好了。“把”字句:“被”字句:2.水手從河底撈上了鐵牛。“把”字句:“被”字句:1.“把”字句與“被”字句。1.媽媽,晚飯我已經燒好了。1.“把”字句與“被”字句。2.陳述句與反問句。1.陳述改反問:

這個真實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動。

2.反問改陳述難道那條街不熱鬧嗎?這個真實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深受感動?那條街很熱鬧。2.陳述句與反問句。1.陳述改反問:這個真實的故事怎能不使我①去掉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怎么(能)……呢?”;②把”?“改成”。“;③把原句的意思反過來,即(有“不”去“不”,沒“不”加“不”)!④檢查修改后的句子應與原句意思一樣。2、(1)反問句改陳述句①去掉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怎么(能)……呢?(2)陳述句改反問句①加上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怎么(能)……呢?”;②把”。“改成”?“;③把原句的意思反過來,即(有“不”去“不”,沒“不”加“不”)!將肯定句中的肯定詞(是、能、會等)改成否定詞(不是、不能、不會等);反之,將否定詞改成肯定詞④檢查修改后的句子應與原句意思一樣。2、(1)陳述句改反問句(2)陳述句改反問句①加上反問詞和語氣詞:"難道……嗎?”或例:我的心情不能平靜。

改:我的心情怎么能平靜呢?1、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改:難道海上日出不是偉大的奇觀嗎?例:我的心情不能平靜。1、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改:難道海2、我國體育健兒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28枚金牌的捷報傳來,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改:我國體育健兒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28枚金牌的捷報傳來,難道全國人民不歡欣鼓舞嗎?2、我國體育健兒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28枚金牌的捷報傳來,全國1、少先隊員怎么能怕困難呢?改:少先隊員不能怕困難。怎么能呢?2、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改: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就像海邊上的浪花。不像嗎?1、少先隊員怎么能怕困難呢?改:少先隊員不能怕困難。怎么能呢例: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改: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就是真理。例: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改:不勞動,連3.(1)擴寫下面的句子:隊伍走過天安門城樓。(整齊的)隊伍(精神抖擻地)走過(雄偉的)天安門城樓。3.(1)擴寫下面的句子:隊伍走過天安門城樓。(整齊的)隊伍例如:春風吹。(和煦的)春風(溫暖地)吹著。1.畫句子主要成分,再擴句。(主語是“春風”,“吹”則是謂語,主語“誰”的前面可以加詞,在謂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的詞前面也可以加詞。即怎樣的春風怎樣的吹?)例如:春風吹。(和煦的)春風(溫暖地)吹著。1.畫句子主要成2.先提問,再擴句。(“學校”,可以提問:誰的學校?哪里的學校?什么樣的學校?“開展”,可以提問:怎樣開展?“活動”,又可以提問:什么樣的活動?)例如:學校開展活動。

(北京市的)學校(積極)開展,(遵守交通規則的宣傳)活動。2.先提問,再擴句。(“學校”,可以提問:誰的學校?哪里的學3.(2)縮寫下面的句子:少先隊員應該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少先隊員繼承革命傳統。3.(2)縮寫下面的句子:少先隊員應該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縮寫句子方法1、抓住主干來縮簡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這是每個完整句子都具備的),就可迅速地縮寫句子。如“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這句話就是講“什么”——“鐵球”,“怎么樣?”——“落下來”。因此,這句話就可以縮寫為“鐵球落下來。”

2、“的”前修飾都刪去如“美麗的蝴蝶飛走了。”中“美麗的”是用來修飾“蝴蝶”的,因此“美麗的”可刪去。這句話縮寫為“蝴蝶飛走了。”3、“地”前限制要刪去如“人們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中,“都忍不住驚訝地”是用來限制“呼喊起來”的,它要刪去。這句話就縮寫為“人們呼喊起來。”4、“得”后補充說明也刪去如“海力布著急地沒辦法。”中“沒辦法”是對“著急”的程度進行補充說明的,它也要刪去。這句話縮寫為“海力布著急。”縮寫句子方法1、抓住主干來縮簡5、數量詞語照樣刪如“羅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這個表示數量的詞語可刪去。這句話縮寫為“羅丹塑了女像。”6、刪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條件和環境的詞組例如: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我們取得了進步。應縮短成:我們取得了進步。這句話中,“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是用來強調在怎樣的條件下“我們”才取得進步,可以刪掉。7、句子中的“不、無、沒有”等否定詞,縮句時要保留,否則有可能顛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沒有找到那個裝書的包。應該縮成:我沒有找到包。我不相信他那種騙人的鬼話。應縮寫成:我不相信鬼話。

如果把“沒有”或“不”去掉,就變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話”,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徑庭,就大錯特錯了。按要求改寫句子知識講解課件8、句子中謂語后面的“著、了、過”和賓語后面的“啊、嗎、呀、呢”等語氣詞要保留如果去掉這些詞語可能會改變句子的句式、結構或語氣、情感。如:大家一起登上了舉世聞名的長城。應縮寫成:大家登上了長城。昨天晚上下的這場大雨真是一場及時雨啊!應縮寫成:這場大雨真是及時雨啊!這樣縮句才能使原句和縮寫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語氣等方面保持一致。9、特定詞組的縮寫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詞組或專用名詞,這樣的句子縮寫的時候還有一定的爭議,看情況而定。如“五星紅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縮寫成“紅旗”,而不能再縮寫成“旗”。也有的人認為兩個字的修飾可以去掉,一個字的不可以去。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縮寫后是“五星紅旗飄揚。”或“紅旗飄揚。”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縮寫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寶庫。”或“莫高窟是寶庫。”8、句子中謂語后面的“著、了、過”和賓語后面的“啊、嗎、呀、例:清晨,校園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縮句:校園里傳來讀書聲。例:清晨,校園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縮句:校園里傳來讀書聲。彭總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臉色不好看了。彭總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臉色不好看了。4.(1)比喻句的改寫: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即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明的事物。(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句子的形式:本體+喻詞+喻體。

比喻詞:“······像······”、“······好像······”、“······如同······”、“······宛如······”、“······仿佛······”、“······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等。順口溜:

比喻手法真形象,本體喻體比喻詞。本體喻體性不同,本體喻體有相似。修改句子睜大眼,首先本體來找出。接著比喻詞添加,好像同仿佛似的。成了變成是構成,喻體確定由本體。比喻的條件:1、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如:他長得像他爸爸。(不是比喻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句)

2、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如:云像棉花。4.(1)比喻句的改寫: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練一練:1.那荷花隨風飄動,十分好看。2.入夜,遠遠望去,小山村燈火點點。3.下課了,操場上熱鬧起來了。那荷花隨風飄動,如同起舞的少女,十分好看。入夜,遠遠望去,小山村燈火點點,就像是星星落在了山村上。下課了,操場上就像砸開了鍋一樣,熱鬧起來了。練一練:1.那荷花隨風飄動,十分好看。那荷花隨風飄動,如同起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與人相同,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這種手法又叫“人格化”。其實,擬人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擬人句的運用形式(1)把動物擬人化。蟋蟀在草中彈琴。(2)把植物擬人化。小草在秋風中笑彎了腰。(3)把一般的事物擬人化。夜空中的星星眨著眼睛,似乎正在對著你微笑。4.(2)擬人句的改寫: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與人相同,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改擬人句的方法有:

原句:柳枝在微風中搖擺不定。

增加人的稱呼:柳枝姐姐。

改變名詞的說法:柳枝的頭發。

用人做的事來代替句中的動詞:“搖擺不定”改為“跳舞”。順口溜:動物植物擬人化,擬人修改不用怕,增加人稱改名詞,

人的行為代動詞。改擬人句的方法有:練一練,辨一辨:例:樹葉嘩啦啦地響。

1.樹葉在空中飛翔,嘩啦啦地響。

2.樹葉像糖果包裝紙一樣嘩啦啦地響。

3.樹葉像可愛的小姑娘一樣快樂地歌唱。沒體現“人”的特點的詞語。改成了比喻句4.可愛的樹葉快樂地唱歌。(擬人句)練一練,辨一辨:例:樹葉嘩啦啦地響。沒體現“人”的特點的詞語練一練:1雨滴落在雨傘上。船頭濺起浪花。23風兒吹著大地。秋天到了,樹上都是金紅的果子。41.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2.船頭飛濺起的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4.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3.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練一練:1雨滴落在雨傘上。船頭濺起浪花。23風兒吹著大地。秋5.學會使用關聯詞:

又……又……

一會兒……一會兒……

那么……那么……

既……又……并列關系:5.學會使用關聯詞:又…學會使用關聯詞:

不僅……不僅……

不光……還……

不但……而且……

不只……也……遞進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不僅……學會使用關聯詞:

雖然……但是……

雖然……可是……

盡管……還……

轉折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雖然……學會使用關聯詞:

倘若……就……

即使……也……

如果……就……

要是……就……假設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倘若……學會使用關聯詞:

除非……才……

無論……都……

只要……就……

只有……才……條件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除非……學會使用關聯詞:

不是……而是……

要么……要么……

與其……不如……

寧可……也不……選擇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不是……學會使用關聯詞:

因為……所以……

既然……就…………因此……

之所以……是因為……

因果關系:學會使用關聯詞:因為……填寫恰當的關聯詞:1.江姐(寧可)犧牲自己,(也不)講出底下黨員的名單。2.盲人叔叔(雖然)雙目失明,(但是)照樣鍛煉身體。3.(只要)是對集體有益的我們(就)應該積極認真去做。填寫恰當的關聯詞:1.江姐(寧可)犧牲自己,(也不)講出底下填寫恰當的關聯詞:4.(如果)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就)能改正缺點。5.北京的立交橋(不僅)堅固,(而且)美麗。6.爺爺(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是)記憶力很強。填寫恰當的關聯詞:4.(如果)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法:1、標點符號的改變:

引述句(第一人稱)改為轉述句(第三人稱轉述),冒號和引號要改為逗號。2、人稱的變化

(1).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

(2).當引述內容涉及其他人稱時的改法。第二人稱(“你”)在改為轉述句時就應改為第一人稱(“我”)。還應注意,冒號和引號前的內容不變。但遇到課文上的句子,就要寫上課文里的人物.6.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寫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法:6.第三人稱轉述句的改寫練一練:01他微笑著說:“我們到延安來,專門趕來采槐花蜜。”02貝多芬說:“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03王老師說:“我要盡自己的力量,讓你們健康成長。”04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搶著對老班長說:“我幫你一起找,我找得見。"他微笑著說,他們到延安來,專門趕來采槐花蜜。貝多芬說,他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王老師說,他要盡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健康成長。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搶著對老班長說,他幫老班長一起找,他找得見。練一練:01他微笑著說:“我們到延安來,專門趕來采槐花蜜。”雙重否定句:就是否定兩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須有否定的意義在里面。(雙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強語氣。)

8.肯定句改為雙重否定句例如:(1)我不得不承認那個本是我的.分析:“不得不”就是雙重否定這句話的原意為:我承認那個本是我的。

(2)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一個不喜歡王老師。“沒有一個…不”就是雙重否定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