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記載,從1901年到1907年六年間,維新知識分子把政治小說作為譯介域外文學文體的首選,其中有《美國獨立記演義》(1903年),《多少頭顱》(1904年)和《蘇格蘭獨立記》(1906年)等。此時,維新知識分子翻譯政治小說的主要目的是A.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B.從文學角度革除國民舊觀念C.激發民族主義意識 D.向中國社會介紹西方的文化2.雅典的狄奧尼索斯大劇場可容納15000人左右,為了使貧窮的公民也能看戲,雅典政府還發放一種觀劇津貼。戲劇表演以競賽的形式上演,由公民進行評判。由此可知A.雅典公民的閑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B.城邦公共空間向所有雅典人開放C.公共活動鞏固了政治生活的民主性D.公共閑暇生活促進了民主的產生3.如圖為明代中期工商業城鎮分布圖A.促成了傳統經濟結構的劇變 B.推動了區域貿易的迅速發展C.標志著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 D.導致了閉關鎖國政策的廢除4.大盂鼎內壁鑄有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我聞殷墜命,唯殷邊侯甸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喪師矣。”并叮囑盂要效法祖先,恭敬辦政,莫違王命。這反映了西周A.與殷商相比糧食生產落后 B.注重總結治國理政經驗C.青銅器制作工藝十分高超 D.分封制度已經開始瓦解5.有親歷者回憶,我們在這個陣地上堅守了20多天,與日軍展開了陣地戰,地下水位很高,挖不多深就冒出水來。那些日子,日軍飛機狂炸,軍艦亂轟,步炮兵不斷發起強大攻勢。我對官兵們說:“弟兄們,要趁著夜晚,趕快挖好戰壕。我們勝利了,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復興地;如果我們犧牲了,也是為自己準備好墳墓。”他回憶的是A.盧溝橋事變 B.長城抗戰 C.淞滬會戰 D.百團大戰6.“已經按約建立一個國家的人,由于因此而受信約的束縛,必須承認某一個人的行為與裁斷……因此,一個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許,便不能拋棄君主政體。”這一主張的提出者是A.蘇格拉底 B.洛克 C.霍布斯 D.盧梭7.乾隆皇帝曾對法國產生濃厚的興趣,打算派外交使團會見路易十六。這一計劃最終付諸東流,原因可能是A.法國發生了大革命B.普法戰爭爆發C.中英正在簽訂通商協議D.清廷忙于抗擊沙俄入侵8.史書記載,漢順帝即位后,發生一場大瘟疫,順帝即招納賢才,廣開直言之路;漢沖帝即位當年發生大地震,沖帝隨后進行賢良方正之選。據此可知當時A.天人感應思想已影響執政B.天災人禍已成為普遍現象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國D.形成開放民主的政治風氣9.下列有關近代中國交通的現象,體現出社會進步的是()A.“男女雜處,不以為嫌”B.“如果華人馬車從后面趕超洋人馬車,即以違法處理”C.“拉人力車的討厭馬車、汽車,趕馬車的又討厭汽車”D.“華人之坐馬車,大率無事之人居多,故馬車若專為游觀而發”10.“續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均照經準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畫一無別。”以上文字當出自:A.《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11.1920年,奧格涅省的農民給蘇維埃政權機關提交的請愿書寫道:“與窮兇極惡的資產階級強盜的斗爭已經三年了,這需要國家做出巨大的犧牲和忍受極度的困苦,而這一切都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沉重負擔……這是我們無力負擔的,農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這位農民意在表達A.對國家艱難處境的感慨與同情 B.對余糧收集制實施的不滿C.斯大林體制嚴重損害了自身利益 D.對新經濟政策的擁護12.1890年,江南制造總局總辦劉麒祥指出,軍需工業所需鋼材“必須購自外洋,其價值運費已不合算,且平時購運往來雖尚稱便,誠恐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則輪船不能抵埠,而內地又無處采買,勢必停工待料,貽誤軍需”。這反映出A.民族資本主義對世界市場的依賴性B.甲午戰爭后,中國海權進一步喪失C.中國建設獨立的工業體系的必要性D.外國資本壟斷了中國的鋼鐵生產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二戰后,非殖民化大潮洶涌而至。英帝國對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鎮壓,不僅消耗了英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在國際上也落得了“失道寡助”的境地。美國堅持反殖立場,多次明確要求英國在非殖民化方面拿出具體行動來。為更好地發展和維護與美國的關系,英國需要在殖民問題上作出一些姿態并采取某些行動。二戰后,蘇聯公開支持民族解放運動。丘吉爾深知一味壓制殖民地自治和獨立的要求,極有可能把他們推入蘇聯陣營。因此,丘吉爾政府對有條件的殖民地的自治和獨立要求,予以批準,并提供一定的援助,以實現“與英聯邦和我們的盟國一道阻止共產主義的傳播”的戰略目標。丘吉爾政府改變了傳統的殖民統治方式,逐漸順應非殖民化潮流,允許英屬殖民地在英聯邦之內逐步實現自治和獨立,從而將英帝國平穩地過渡到英聯邦;英國的控制方法也由直接的政治統治、經濟剝削和軍事占領變為較為間接的經濟文化控制和保持一定的政治軍事影響力——摘編自潘興明《丘吉爾與大英帝國的非殖民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丘吉爾順應非殖民化潮流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丘吉爾順應非殖民化潮流的影響。14.(20分)材料九一八事變后,蘇聯出于維護遠東地區和平的戰略考慮,積極主張改善自中東戰爭以來的中蘇關系,提議立即恢復中蘇邦交。其后雙邊關系雖然在貿易、中東鐵路、外蒙古等問題上出現過一些障礙,但由于日本的不斷擴大侵略,不僅對中國而且對蘇聯也構成了嚴重威脅,由此中蘇兩國政府都有進一步加強雙邊關系的愿望。1938年8月21日,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從軍事上、財政上、物資上積極援助中國抗戰,不僅給中國以巨額貸款,還向中國提供軍事裝備,派遣軍事干部和志愿航空隊來華參加對日作戰。蘇聯希望中國拖住日本,以保障其東部地區的安全。這種愿望隨著歐戰的爆發,表現得更加明顯。蘇聯在援助中國的同時,為了避免可能的東西兩西作戰,也在謀求與日本改善關系。中蘇關系再次趨于冷淡的轉折點是1941年4月13日《日蘇中立條約》的簽訂。蘇聯不惜以犧牲中國、損害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代價,促使日本堅持南進政策。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前夕,即1945年2月,蘇聯出于戰后遠東戰略格局的考慮,與美、英首腦簽訂了《雅爾塔協定》。這個協定是蘇聯再次以犧牲中國主權而與美、英大國所作的幕后交易,理所當然地受到中國人民的譴責。——張憲文《中國抗日戰爭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九一八事變后蘇聯對華政策的調整過程。(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蘇聯對華政策的影響。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維新知識分子翻譯的小說多以“獨立”為主線,內涵反侵略色彩,結合翻譯時間可知,這一時期民族危機加重,翻譯政治小說目的在于激發民族主義意識,C正確;維新變法在1898年就已經失敗,排除A;B是新文化運動內容,排除;D未體現出政治小說的政治性,排除。2、C【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雅典政府還發放一種觀劇津貼”“公民進行評判”并結合雅典的民主政治可知,雅典的措施可以使得每一個公民都與機會享受民主權力,體現了雅典公共活動對政治生活的鞏固。C正確;觀劇不能反映雅典公民閑暇生活的豐富多彩,A排除;結合所學可知,只對公民開放,B排除;材料不能證明雅典民主產生在這一時期,D排除。故選C。3、B【答案解析】
圖片信息體現的是“明代中期工商業城鎮”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東南沿海地區,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同,有利于區域貿易的迅速發展,B正確;傳統經濟結構是自然經濟,直到鴉片戰爭后開始瓦解,A錯誤;南宋經濟重心南移,C錯誤;清朝繼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D錯誤。4、B【答案解析】
大盂鼎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吸取商內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致于亡國的教訓,告訴他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故選B;AC兩項與材料主題無關,排除;D項時間與材料不符,排除。5、C【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關鍵信息“日軍、陣地戰、挖不多深就冒出水來”可以判斷出該戰役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沿海地區,結合選項可知C符合題意,故選C;盧溝橋事變位于北平,長城抗戰是中國抗日軍民在長城沿線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斗爭,百團大戰主要以游擊戰為主,AB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6、C【答案解析】
材料信息“已經按約建立一個國家的人,由于因此而受信約的束縛,必須承認某一個人的行為與裁斷……因此,一個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許,便不能拋棄君主政體”體現了社會契約和保留君主的思想。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主張的提出者是英國的霍布斯,故C正確;蘇格拉底不主張社會契約,洛克主張人民主權,故AB錯誤;盧梭主張社會契約,但是反對君主制,故D錯誤。7、A【答案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統治時期,故A正確;普法戰爭在1870年,故B排除;中英簽訂通商協議在1840鴉片戰爭后,故C排除;清廷忙于抗擊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時期,故D排除。8、A【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為了加強君權,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認為天是萬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諸侯都要服從天子的統治;如果天子無道,上天便會降災于他。材料體現的正是天人感應對執政的影響,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依據材料無法得出當時天災人禍已成為普遍現象。該表述過于絕對;C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天災人禍對君主執政的影響,并非是當時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國;D選項表述錯誤,中國古代社會并未形成開放民主的政治風氣。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9、A【答案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以來交通工具的變遷相關知識的把握。根據題干材料可知A正確,它說明了人們開始改變了傳統的觀念,男女混雜,同乘一車。而B說明了列強在華的特權,與題無關。C說明的是人們對新事物的排斥,不正確。D說明的是中國仍多數人乘坐馬車,可排除。綜上,本題選A.考點: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近代以來交通工具的進步·公路與汽車10、C【答案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條約》,其內容是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故C項正確;《南京條約》開放的是廣州等五口為通商口岸,排除A;《虎門條約》沒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內容,排除B;《馬關條約》開放重慶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選C。11、B【答案解析】
1920年,農民給蘇維埃政權機關提交的請愿書中,提出“農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再也無力負擔犧牲和困苦,體現了農民對對余糧收集制實施的不滿,B項正確;材料表達的不是對國家艱難處境的同情,A項錯誤;1920年斯大林體制遠沒有建立,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反映出對新經濟政策的擁護,D項錯誤。12、C【答案解析】
據材料軍需工業所需鋼材“必須購自外洋,其價值運費已不合算,且平時購運往來雖尚稱便,誠恐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則輪船不能抵埠,而內地又無處采買,勢必停工待料,貽誤軍需”可知,洋務運動所需鋼材必須購自外洋,但一旦海上有事,海程梗阻,內地又無處采買,勢必停工待料,貽誤軍需,這說明了中國建設獨立的工業體系的必要性,C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洋務運動的軍事工業對外國鋼材的依賴,而不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A錯誤;甲午戰爭爆發于1894年,與材料不符,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對外國鋼材的依賴,沒有涉及“外國資本壟斷了中國的鋼鐵生產”,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二戰使英國實力大大衰落;戰后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鎮壓民族解放運動加重了英國的負擔,損害了英國的國際聲譽;冷戰局勢的推動;維持英美特殊關系的需要。(2)影響:減輕了英國的經濟、軍事負擔;有利于新興民族國家的誕生與發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英國在原殖民地的利益和影響力;加劇了冷戰時期的對峙局面。【答案解析】
(1)原因:依據材料中“二戰后,非殖民化大潮洶涌而至”、“英帝國對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鎮壓……而且在國際上也落得了‘失道寡助’的境地”、“為更好地發展和維護與美國的關系”、“二戰后,蘇聯公開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實現‘與英聯邦和我們的盟國一道阻止共產主義傳播’的戰略目標”等信息結合所學從二戰使英國實力大大衰落、戰后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鎮壓民族解放運動加重了英國的負擔,損害了英國的國際聲譽、冷戰局勢的推動、維持英美特殊關系的需要等方面概括原因。(2)影響:依據材料中“英帝國對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鎮壓,不僅消耗了英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從而將英帝國平穩地過渡到英聯邦……保持一定的政治軍事影響力”、“蘇聯公開支持民族解放運動。……丘吉爾政府對有條件的殖民地的自治和獨立要求,予以批準……”等信息結合國際背景相關所學從減輕了英國的經濟和軍事負擔、有利于新興民族國家的誕生與發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英國在原殖民地的利益和影響力、加劇了冷戰時期的對峙局面等方面說明影響。14、(1)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積極主張改善中蘇關系;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電腦排版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藥用高分子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淮陰工學院《系統辨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生物化學類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中國傳統文化與原典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淮南聯合大學《中醫運動養生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有機化學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昌理工學院《骨骼肌肉功能解剖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科技職業大學《應用數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圖與AutoCAD(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理應用抗生素的培訓
- 2025年山東省聊城市冠縣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馮姓姓氏歷史起源研究報告
- 體檢護士禮儀規范
- 日本動漫文化之旅
- 課間15分鐘微運動實施方案
- 2025-2030中國真空結晶器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屬精礦產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規范
- 個人與團隊管理-形考任務1(客觀題10分)-國開-參考資料
- 輸油管道安全培訓
- 租用學校場地開展研學合同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