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課件_第1頁
野菜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課件_第2頁
野菜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課件_第3頁
野菜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課件_第4頁
野菜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苕子菜3:籬障花4:5:6:7:8:9:10:11:12:13:掃帚菜14:灰灰菜野菜大集合名:紅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來源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以全草和果實入藥。形態特征一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莖直立,單一或有分枝,四棱形,微有毛。葉對生,葉形多種,基出葉開花時已枯萎,有長柄,葉片近圓形,直徑4-8厘米,邊緣有5-9淺裂,每裂片有2-3個鈍齒,中部莖生葉3全裂,裂片近披針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側片1-2裂,上部葉不裂,條形,兩面均被短柔毛。6-8月開花,花多數,在葉腋中集成輪傘,花萼鐘形,先端有5個長尖齒,花冠唇形,淡紅色或紫紅色,長9-12毫米,上下唇近等長,花冠外被長絨毛,尤以上唇為多,雄蕊4,二強。小堅果熟時黑褐色,三棱形。生境與分布生于山野、河灘、草叢中及溪邊濕潤處。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采集加工夏季花未全開時采嫩莖葉。食用方法鮮用或干用均可,煲湯最佳,為良好滋補品,尤其對女人來說,從草名上也可以看出紅花艾

苕子菜苕子菜、沙蒺藜、紅花草、翹搖來源為豆科黃芪屬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以根、全草、種子入藥。形態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主根細長,多支根,小根多根瘤。莖直立或匍匐。單數羽狀復葉互生,有細長葉柄,小葉3-6對,各對間疏離,小葉片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20毫米,寬5-15毫米,先端微凹或近圓形,基部寬楔形,兩面有白色長毛。秋季開紫紅色花,總狀花序緊密,呈半圓形,總花梗長達15厘米,小花梗極短,花萼鐘狀,萼齒三角形,有長毛,花冠蝶形,旗瓣常紫紅色,翼瓣白色,雄蕊2體,子房有短柄。莢果長方條形,微彎,長1-2厘米,帶黑色。生境與分布生于田坎、草地或栽培。分布于陜西、河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并廣泛栽培。采集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維生素含量(毫克/100克可食部分)胡蘿卜素6.23,維生素B20.52,維生素C88食用方法春季采取嫩莖葉,洗凈鮮用。煮湯,炒食苕子菜紅椿、椿芽樹、椿花、香鈴子來源為楝科香椿屬植物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以根皮、葉、嫩枝、果入藥。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5-12米,可達25米。樹皮赭褐色,片狀剝落,幼枝被柔毛。雙數羽狀復葉,長25-50厘米,有特殊氣味,小葉10-22片,對生,具短柄,葉片紙質,矩圓形或披針狀矩圓形,長8-15厘米,寬2-4厘米,先端長尖,基部不對稱,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疏鋸齒或近全緣,兩面無毛或僅下面脈腋內有長髯毛。春末開白色小花,圓錐花序頂生,花芳香,萼短小,花瓣5,退化雄蕊5,與5個發育雄蕊互生,子房有溝紋5條。蒴果窄橢圓形,長1.5-2.5厘米,5瓣開裂。種子橢圓形,一端有膜質長翅。生境與分布生于村邊、路旁及房屋前后。分布于華北至東南和西北各省區。香椿和臭椿主要區別:

1、臭椿苦木科,樹葉基部腺點發散臭味;香椿樹葉有香氣。

2、臭椿皮較光滑;香椿樹皮暗褐色,條片狀剝落。

3、臭椿葉痕大而倒卵形,奇數羽狀復葉;香椿葉痕大而扁圓形,偶數羽狀復葉(稀奇數羽狀復葉)食用方法初春采集嫩葉,洗凈,切碎煎蛋食用。也可涼拌生食。紅椿

水玉簪、肥菜、合菜

來源

為雨久花科雨久花屬植物鴨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Burm.f.)Presl.窄葉鴨舌草M.vaginalisPreslvar.plantaginea(Roxb.)Solms-Laub.少花鴨舌草M.vaginalisPreslvar.pauciflora(Blume)Merr.,以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1.鴨舌草:水生草本。地下莖短或稍長,半匍匐。葉叢生,葉柄極長,達17厘米,中下部鞘狀,中部常膨大,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1-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秋季開花,花藍色帶紅,花序由葉鞘膨大部分抽出,總狀花序有花3-12朵,花長約1厘米,花梗與花等長或稍短,花被6片,外輪較內輪小,雄蕊6,不等長,1個最長,并在花絲上部有鉤齒狀突起,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多顆。蒴果長卵形,長約12毫米?;坑幸惠喫薮婊ū?,先端有短喙。圖示為鴨舌草。

2.窄葉鴨舌草:葉窄,近披針形。

3.少花鴨舌草:葉窄,少花,約1-4朵。

生境與分布

生于池邊、水田、水溝的淺水中。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云南各省區。

維生素含量(毫克/100克可食部分)胡蘿卜素6.17,維生素B0.44,維生素C78

食用方法

春夏季節,采摘嫩莖葉,經開水燙后炒食。

水玉簪

車轱轤菜、牛舌草、豬耳朵草、客媽兜、田波菜、蛤蟆葉

來源

為車前科車前屬植物車前PlantagoasiaticaL.,種子或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光滑或稍有毛。根狀莖短,有多數須根。葉基出,叢生,直立或展開,葉柄幾與葉片等長,基部擴大,葉片寬橢圓形或卵形,長4-15厘米,寬3-9厘米,有5-7條平行的弧形脈,全緣或有不規則的波狀淺齒。夏、秋間開淡綠色小花,花葶數條,從葉叢中抽出,有縱棱,穗狀花序長可達20厘米,每花有1三角形宿存苞片,花萼基部稍合生,萼片4,花冠管卵形,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向外反卷,雄蕊4,花藥先端有三角形凸出物,雌蕊1,花柱有毛。蒴果卵狀圓錐形,近中部周裂,種子細小,4-9粒,徑1-2毫米,黑褐色。

生境與分布

生于山野、荒地、路旁、河邊陰濕地。全國各地均產。

維生素含量(毫克/100克可食部分)胡蘿卜素5.19,維生素B0.08,維生素C39

食用方法

春夏季可采嫩苗或嫩葉,先用開水燙軟,再用清水泡幾小時,撈出炒食或做湯,味很好。車前草側耳根、豬鼻孔、臭草、魚鱗草

來源

為三白草科蕺菜屬植物蕺菜HouyyuyniacordataThunb.,以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有特殊腥臭味。地下莖多節,色白,節上生須根。地上莖直立,平滑,紫紅色。單葉互生,具長柄,柄基部與托葉連生,抱莖,有疏毛或無毛,葉片心形,長4-9厘米,寬3.5-9厘米,有細腺點,先端漸尖至長尖,全緣,上面老時微帶紫色,下面帶紫紅色,兩面除葉脈外均無毛。夏、秋開花,穗狀花序生于莖頂與枝對生,在總花梗的上部具白色倒卵狀矩圓形如花瓣狀的總苞4片,花小而密,無花被,雄蕊3枚,雌蕊由3個下部合生的心皮組成,花柱分離。蒴果頂端開裂。

生境與分布

生于背陰山地、林邊、田埂及洼地草叢中。分布于長江以南及西藏等地區。

采集加工

夏、秋采收。

維生素含量(毫克/100克可食部分)胡蘿卜素2.59,維生素B0.21,維生素C56

食用方法

夏秋季采嫩莖葉,開水燙過,清水漂洗,炒食或做湯,也可涼拌食用。冬春季可挖嫩根莖洗凈腌吃。魚鱗草別名

魚鰍串、泥鰍串、雞兒腸、田邊菊、路邊菊、蓑衣蓮、脾草

來源

為菊科馬蘭屬植物馬蘭Kalimerisindica(L.)Sch.-Bip.,以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有細長根狀莖,匍匐平臥,白色有節。初春僅有基生葉,莖不明顯,初夏地上莖增高,基部綠帶紫紅色,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近于無柄,葉片倒卵形或橢圓至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尖、漸尖或鈍,基部漸窄下延,邊緣羽狀淺裂或有極疏粗齒,并有糙毛,近頂端葉漸小且全緣。秋末開花,頭狀花序,著生于分枝頂端,直徑約2.5厘米,總苞半球形,長4-5毫米,寬約1厘米,苞片2-3列,近等大,略帶紫色,邊花舌狀,一層,舌片長8-10毫米,寬1.5-2毫米,淡藍紫色,中部花管狀,長約3.5毫米,黃色,被密毛。瘦果扁平倒卵狀,冠毛較少,長0.1-0.3毫米,弱而易脫落。

生境與分布

野生于低山區,水溝邊、河邊濕地、田坎處。分布南方各省區。

維生素含量(毫克/100克可食部分)胡蘿卜素3.32,維生素B0.05,維生素C46

食用方法

早春3-4月采摘嫩苗或嫩葉,開水燙后,涼拌或炒食,清香味美。田邊菊百子菜百子菜為菊科三七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稱白子草,又稱菊三七、白背菜等,主要分布在中國華南、西南、臺灣等地。百子菜營養豐富,以嫩莖葉供食用,可炒食、做湯等。食味清爽,口感脆嫩,具淡清香,有瀉火、涼血、生津等功效,并具有提高人體抵抗力、清熱消炎等保健作用。1

植物特征百子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半直立或斜生,株高50-150厘米,根系發達,主根肉質,側根較細。植株分枝性強,高達1.5米,莖略帶淺紫色。單葉互生,肉質,披針形,嫩葉淺黃綠色,老葉綠色,葉片長10-21厘米,寬5-10厘米,先端較尖,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均被白色干膜質皺毛,羽狀脈,葉面主脈基部紫色,上部綠色,葉背的葉脈突起,葉柄約2厘米,被短茸毛,無托葉。頭狀花序,長約1.5厘米,總花梗長約5厘米,總苞鐘形,長6-13毫米,花金黃色,兩性花。若不斷采收,植株一般不開花。2

生長環境百子菜為喜溫植物,生長適溫為20-25℃,低于15℃時莖葉生長緩慢,成株可忍耐3℃的低溫,—2℃時地上部分凍死,在廣州一般可露地越冬。百子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微酸性至中性、上層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有機質豐富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百子菜對光照要求不嚴格,較耐陰,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生長健壯,但適當遮陰有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掃帚菜植物名,為石竹目,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直立,多分枝而緊湊;葉互生,線形,細密,綠色,秋后變暗紅色;花小不顯,肥水要求不嚴,管理粗放,耐修剪,耐堿土,耐炎熱,抗干旱,自播能力極強,幼嫩莖可食用。一年生草本,株高50-10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整個植株外形卵球形。葉披針形,長2-5厘米,寬3-7毫米;具3條主脈,莖部葉小,具1脈?;ǔ?-3個簇生于葉腋,構成穗狀圓錐花序?;ū唤蛐?,淡綠色,裂片三角形。胞果扁球形,果皮膜質,與種子離生。種子黑色,具光澤。價值掃帚菜每百克嫩莖葉含水分79克,蛋白質5.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8克,胡蘿卜素5.72毫克,維生素B10.15毫克,維生素B20.31毫克,尼克酸1.6毫克,維生素C39毫克。掃帚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治赤白痢、泄瀉、熱淋、目赤、雀盲、皮膚風熱赤腫。《本草圖經》載“主大腸泄瀉,止赤白痢,和氣,澀腸胃,解惡瘡毒”。秋后砍下全株捆扎可用作掃帚。

灰灰菜

形態特征灰灰菜(20張)灰灰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20厘米。莖直立,粗壯,有棱和綠色或紫紅色的條紋,多分枝;枝上升或開展。葉有長葉柄;葉片菱狀卵形至披針形,長3-6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鈍,基部寬楔形,邊緣常有不整齊的鋸齒,下面生粉粒,灰綠色?;▋尚?,數個集成團傘花簇,多數花簇排成腋生或頂生的圓錐狀花序;花被片5,寬卵莆或橢圓形,具縱脊和膜質的邊緣,先端鈍或微凹;雄蕊5;柱頭2。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內或頂端稍露,果皮薄,和種子緊貼;種子橫生,雙凸鏡形,直徑1.2-1.5毫米,光亮,表面有不明顯的溝紋及點洼;胚環形。2

分布情況灰灰菜分布圖[2]分布遍及全球溫帶及熱帶,中國各地均產。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間,為很難除掉的雜草。3

主要價值灰灰菜性味甘平,清熱、利濕、降壓、止痛、殺蟲、止瀉。幼苗和嫩莖葉可食用,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據測定,100克嫩苗中含蛋白質3.5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纖維1.2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