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江門取水泵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新)_第1頁
華電江門取水泵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新)_第2頁
華電江門取水泵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新)_第3頁
華電江門取水泵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新)_第4頁
華電江門取水泵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2"\h\z\u286861編制說明 2203111.1編制目的 23051.2編制依據 2276342工程概況及特點 272782.1工程概況 291372.2底板混凝土施工的特點 2171423施工準備及部署 321563.1施工準備 3181503.2施工部署 6135224混凝土澆筑施工 6115704.1澆筑前準備工作 67944.2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法 6296894.3大體積砼泌水浮漿處理 7313674.4混凝土澆筑注意事項 821904.5混凝土測溫方案 8127515質量管理 12211805.1質量目標 1255955.2質量標準 1299825.3質量管理 13162606安全文明施工 15163376.1安全施工 1562006.2文明施工 1577586.3其它 16PAGE15編制說明編制目的本方案旨在為華電江門蓬江江沙分布式能源站項目取水泵房、補給水管線部分及取水區域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提供較完整的技術指導,便于基礎及主體結構的質量控制,確保優質、快速、高效地完成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任務,并為業主、監理對工程的施工方法、質量控制、工程進度等各方面的詳細了解提供依據。編制依據1、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施工圖紙;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4、《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5、《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L667-2014工程概況及特點工程概況華電江門蓬江江沙分布式能源站工程位于江門市先進制造業江沙示范園北部,東南向距棠下鎮中心約3.2km,南向距蓬江區行政中心約13.5km,地理坐標:地理坐標:北緯224143,東經1125942。取水工程為分布式能源站工程的配套項目,取水工程分為取水泵房、取水口及取水管線三個部分組成,取水泵房及取水頭地段位于江番高速西江大橋上游約350米西江右岸,位于江新聯圍中心樁號為K9+735,上距天河頂9375m,屬于江新聯圍江堤段,緊鄰西江大堤外側,屬于江門市蓬江區北棠下鎮管轄。該地段原始地形平緩,起伏變化很小,岸坡坡度10~18°,地面一般高程在-6~5m(現地面一般高程在-6~8m),距濱江大道河提外邊緣約10米。泵房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取水泵房的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5,抗滲等級W6,底板混凝土施工的特點本工程為取水泵房基礎底板,底板厚度為1.2m,長度為17.25m,寬度為14.25m,混凝土強度為C35,抗滲等級為W6,屬大體積混凝土范疇。澆筑厚度大為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特點。1、混凝土結構物體積較大,混凝土一次性澆筑量大。2、大體積混凝土除了需要滿足強度外,還必須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滲性,有的還要求具有抗沖擊或抗震動及耐侵蝕性等性能。3、混凝土強度等級比較高。單位水泥用量較大,水化熱和收縮容易造成結構的開裂。4、混凝土由于其水泥水化熱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熱于內部,使溫度升高較大,容易產生由溫度引起的裂縫。因此對溫度進行控制,是底板混凝土施工最突出的問題。必須處理或解決由于水泥產生的水化熱所引起的混凝土體積變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凝土裂縫。施工準備及部署施工準備技術準備1、混凝土施工前,要充分熟悉圖紙,了解混凝土的類型、強度、抗滲等級,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各部位厚度,提供足夠的資源。2、提前聯系混凝土攪拌站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配合比除了滿足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抗滲等級、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等及滿足現場泵送條件外,還應盡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干縮與溫度收縮。3、混凝土澆筑施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施工員以及質檢員、施工作業班組負責人等人員,進行全面詳細的技術交底,并將本方案下發到相關部門和個人。4、由施工員組織所有施工作業隊伍人員,根據本方案要求進行詳盡的施工質量技術交底,并形成書面記錄,簽字齊全。材料物資準備本工程底板基礎混凝土施工所需材料物資計劃如下表:材料物資需用計劃序號物資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塑料薄膜m2500防雨、保溫、養護用2彩條布m2500防雨備用3土工布m2500保溫、養護用4電子測溫儀套1根據測溫點布置配備足夠的測溫導線2、對于底板混凝土施工所需材料物資,塑料薄膜、彩條布、土工布及電子測溫儀等提前采購進場,商品混凝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調度,保證混凝土輸送泵配備的混凝土罐車5輛,并至少滿足現場連續澆筑。混凝土澆筑開盤階段盡量避開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3、商品混凝土進場前,商品混凝土站必須提供混凝土開盤鑒定資料,由商品混凝土進場第一臺砼運輸車帶著混凝土開盤鑒定資料。機械設備準備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存在體積大、用量多,要求澆筑過程中連續施工,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整體性和施工質量。本工程底板使用商品混凝土,并配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和泵車進行輸送。施工前提前組織好各種施工機械設備進場。機械設備需用計劃序號名稱規格數量備注1汽車泵1臺商品砼泵送2砼罐車5輛商品砼輸送3振動棒3套砼振搗4對講機2部砼澆筑場區內聯系5潛水泵4臺坑內積水抽排2、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項目機電部門必須對各種機械設備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機械設備進場必須進行及時登記,建立機械設備臺帳,隨時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保養,確保使用時處于良好狀態。勞動力準備1、按澆筑的工作量計算澆筑時間以確定勞動力需用計劃,在下達澆筑令之前,必須全部落實。底板混凝土澆筑量較大,連續澆筑時間長,要求澆筑混凝土勞動力按兩班人員配備。勞動力需用計劃序號工種數量(人)工作內容1鋼筋工5看護鋼筋,必要的鋼筋校正2木工5看護模板,必要的模板校正、關澆筑口3砼工8砼施工4普工3文明施工等5值班電工1用電、用水保障2、勞動力進場后,項目安全部門必須對各工種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與相關施工隊伍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項目工程部對參與施工作業的人員進行詳盡的質量技術交底,并作好書面記錄。現場準備1、混凝土澆筑前鋼筋、模板工程施工完成要進行自檢合格后,再請業主和監理進行現場檢查驗收。2、泵車就位,各種人員安排到位。3、各種澆筑混凝土用施工機械如振動棒、振動器、抹光機、潛水泵等試用正常,準備充足并留有備用。4、現場照明走線到位,確保晚上施工的需要。動力用電接至施工部位并留有接線箱。5、各崗位管理人員、司機、機操工及相應鋼筋工、模板保護工、混凝土工等各種勞務人員到位,并全部接受過相應的各種書面交底。6、與地方城管、環衛、交通等相關單位的各種手續業已辦理完畢。7、各種預埋鐵件、預留洞口等都已完成,并經驗收通過。8、各種應急物質(如下雨、機械故障等)全部到位。9、安排好職工的食宿,特別是解決好臨時增加人員的食宿。10、保證開水、熱飯、菜的供應,一線員工全部在現場用飯。11、根據連續施工需要,安排晚上加餐,并用盒飯送到現場。施工部署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澆筑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一次澆筑量較大,采用泵車進行輸送混凝土至倉面,泵車停在江新聯圍堤頂路面上,由于路面小,砼運輸車的數量多,因此在澆筑底板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安排專人進行協調現場交通,保證交通通暢。3.2.1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流程:施工準備→清理模板(鋼筋加工安裝完畢)→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筑(分層)→混凝土振搗→混凝土養護。3.2.2底板混凝土澆筑時間混凝土量、澆筑時間、計劃布置泵數部位混凝土量(m3)計劃泵數(臺)澆筑時間(小時)底板27018說明:1、本計劃只作為施工計劃依據,不作為工程結算依據;2、澆筑速度按照30~40m3/h·臺計算。混凝土澆筑施工澆筑前準備工作澆筑前應將底板鋼筋內雜物進行清理,對混凝土墊層應澆水潤濕,但基層表面不應留有積水。項目測量員密切關注,及時組織定位測量放線復核工作,做好墩墻鋼筋的軸線控制工作。投入足夠的勞動力,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穿插,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任務。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法1、底板砼澆筑采用斜向推進、分層澆筑的方法,每層澆筑厚度50cm左右,由中間向四周斜向推進的方式組織施工。2、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棒要求快插慢拔,保證振搗棒下插深度和混凝土有充分的時間振搗密實。振搗點的間距按照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以400~500mm進行控制。振搗時間控制具體以砼不再下沉并無氣泡產生為準。振搗應隨下料進度,均勻有序的進行,不可漏振,亦不可過振;3、鋼筋密集處要求多次振搗,保證該處混凝土密實到位,注意不要一次振搗時間過長,防止局部混凝土過振離析。在預埋件和鋼筋交錯密集區域,需用粗鋼筋棒輔以人工插搗。對于柱墻插筋的部位,亦必須遵循上述原則,保證其位置正確,在砼澆筑完畢后,應及時復核軸線,若有異常,應在砼初凝之前及時校正;4、底板結構板面上翻起墻體段以及板面粗鋼筋,都是容易在振搗后、初凝前容易出現早期沉縮裂縫的部位,必須通過控制補充下料和二次振搗予以消除;1)凡板面上有墻體“吊腳模板”部位,應控制下料,在板澆平振實后,稍作停歇,再澆板面上“吊腳模板”內的墻體,澆筑墻體并振搗之后,不得再插搗“吊腳模板”附近墻體,必要時可用木槌適度敲打“吊腳模板”外側,使可能存在的沉縮裂縫閉合;2)有埋管部位及表面有粗大鋼筋部位,振搗之后、初凝之前易在砼表面出現沉縮裂縫,應及時用磨光機或人工壓抹予以消除;3)砼表面水分散失,接近初凝時會在表面形成不規則裂縫,應及時用磨光機或人工壓抹予以消除。處理之后,應防止水分繼續蒸發使砼表面干縮,應及時進行蓄濕養護;5、底板面混凝土分兩次找平,第一次隨振搗隨找平,表面還留有部分水分時立即進行第二次找平,并隨即覆蓋塑料薄膜,以免因表面水分散失過快導致干縮裂縫出現的幾率增加。6、砼澆筑要按信息化施工的原則加強現場調度管理,確保已澆砼在初凝前被上層砼覆蓋,不出現“冷縫”。大體積砼泌水浮漿處理大體積砼澆筑產生的泌水、浮漿比一般結構部位砼嚴重,為保證砼質量,采取以下措施:1、底板砼澆筑過程中由一次到頂斜向分層,砼澆筑統一由一側向另一側進行,以保證砼泌水、浮漿流向一致,便于砼澆筑過程中有組織地抽排;2、砼泌水處理:澆筑前,預先準備足夠的潛水泵及配套的排水軟管,在澆筑過程中,置于泌水流向位置抽排,大量泌水時使用功率為3-4KW的潛水泵抽排,小量泌水采用小功率軟軸泵進行抽排;澆筑過程中若遇到下雨天氣視現場情況增加排水泵;3、砼浮漿處理:澆筑前,預先準備潛水泵及配套的排水軟管,在澆筑過程中,置于浮漿較多位置及砼表面抽排;混凝土澆筑注意事項1、泵送混凝土前,先將儲料斗內清水從管道泵出,以濕潤和清潔管道,然后壓入純水泥漿或者1:2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2、澆筑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在160~200mm,若遇到混凝土塌落度偏低影響正常澆筑,應及時退回攪拌站處理,施工人員不得隨意向泵車中添加水。3、泵送中途停歇時間不應多于30min,如超過30min則應及時清管,以免堵管。4、若遇堵管,不得將堵管離析后的混凝土澆筑至底板結構中,必須將其轉出底板范圍外。5、不得將水管端頭放至建筑面以內。以免水管沖蝕未凝固的混凝土,導致水泥漿被沖走后結構強度偏低。6、在澆筑整過程中,班組長應做好攪拌站和現場需求混凝土量的調度工作,堅決杜絕混凝土澆筑中斷。7、為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砼施工隊伍在施工過程中,若遇到問題應及時向班組長匯報,若班組長不能解決時應及時向上級反映。混凝土測溫方案本工程底板砼厚度最大達到為1.2m,一次性澆筑面積大,砼硬化所釋放的水化熱會產生較高的溫度,因砼在較大截面范圍內硬化速度和散熱條件的差異,內部會產生一定的溫差,可能導致底板砼產生溫度裂縫。如何防止底板大體積砼在養護期間產生溫度裂縫,尤其是深層或貫穿裂縫,是底板大體積砼施工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對澆筑后的砼進行溫度監控,隨時掌握砼內部溫度變化動態,以此指導砼的養護工作,及時做好砼覆蓋、養護工作,保證砼內表溫差控制不超過25℃。砼澆筑內外溫差估算砼澆筑內外溫差估算1、最大絕熱溫升Th代號意義取值單位mc砼中水泥用量347kg/m3F砼中活性摻合料用量35kg/m3K摻合料折減系數0.25Q水泥28天水化熱357KJ/kgC砼比熱0.97KJ/kg*kΡ砼密度2400kg/m3Th=(mc+k×F)Q/(C×ρ)54.55℃2、砼中心溫度T1代號意義取值單位Tj澆筑時的溫度(6月)30℃ξ(t)降溫系數0.4第3天T1(t)=Tj+Th×ξ(t)51.82℃3、覆蓋材料初始值塑料薄膜1層+土工布1層+彩條布1層4、砼表層溫度計算代號意義取值單位λ1塑料薄膜的導熱系數0.035w/(m*k)λ2土工布的導熱系數0.06w/(m*k)δ2土工布的厚度40mmβq空氣層的傳熱系數23w/(m2*k)k折減系數2/3λ砼導熱系數2.33w/(m*k)保溫層傳熱系數β=1/(Σδi/λi+1/βq)1.41w/(m2*k)砼虛厚度h′k*λ/β1.11mmTq施工時大氣溫度32℃h砼實際厚度1.2m砼計算厚度HHH=h+2h′3.42m表層溫度T2(t)=Tq+4h′(H-h′)(T1(t)-Tq)/H234.40℃5、內外溫差計算△T=T1(t)-T2(t)17.41℃測溫方法及布點方案1、測溫點布置底板砼測溫采用便攜式建筑電子測溫儀,配合測溫導線、測溫探頭使用。預埋時可用鋼筋做支承載體,先將測溫線綁在鋼筋上,測溫線的溫度傳感器處于測溫點位置并不得與底板及支撐鋼筋直接接觸,在澆筑砼時,將綁好測溫線的鋼筋植入砼中,插頭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濕,保持清潔。留在外面的導線長度應大于200mm。每組測試點包括三個測溫感應點,分別位于距底板底50mm處,底板中和距底板表面50mm處。每個測溫點在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插入Ф16的鋼筋鋼支架進行預埋,各傳感器分別附著于Ф16鋼支架上。測溫時,按下主機電源開關,將各測溫點插頭依次插入主機插座中,主機屏幕上即可顯示相應測溫點的溫度。根據工程底板截面形狀、厚度,在底板中心點、角點等代表性部位布設測溫點,測溫點布置如圖所示。測溫點布置詳圖2、溫度監測測溫延續時間自混凝土澆筑始至撤保溫膜后為止。測溫時間間隔在混凝土澆筑后6小時開始,第一、二天間隔兩小時、第三天間隔三小時,第四、五天間隔四小時,第五、六、七天間隔五小時,若溫度變化穩定,可隨后停止測溫。其后為8小時;每天測溫記錄交技術負責人閱簽,并作為對混凝土施工和質量的控制依據。測記錄見下圖:混凝土測溫記錄表測溫點編號混凝土澆筑時間(h)測溫時間混凝土溫度(℃)大氣溫度(℃)上中下測溫人:技術負責人:(簽章)記錄時間:3、測溫注意事項預埋的鋼筋頭上面應懸掛紅色飄帶,并在混凝土澆筑期間注意保護,不得損壞測溫點。附著于鋼筋上的半導體傳感器應與鋼筋隔離,保護測溫探頭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溫測儀前應擦拭干凈,保持干燥以防短路。混凝土養護1、基礎底板混凝土終凝前用滿水法養護3d~7d,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7d后采用人工養護,養護時間不宜少于28d。2、砼強度超過1.2N/mm2以后,方能允許上人;3、底板砼養護過程應根據砼測溫成果不斷調整覆蓋層,當砼實測內部溫差或內外溫差超過25℃時應加蓋土工布等覆蓋層。砼裂縫控制技術措施大體積砼砼結構由于結構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釋放的水化熱會產生較大的溫度變化和收縮作用,由此形成的溫度收縮應力是導致砼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因此大體積砼裂縫控制主要是控制大體積砼的溫度裂縫。砼裂縫的控制技術措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降低水泥水化熱和變形選用低水化熱或中水化熱的水泥品種配制砼,如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水泥等。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強度,減少每立方米砼中水泥用量。根據試驗每增減10kg水泥,其水化熱將使砼的溫度相應升降1℃。使用粗骨料,盡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細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摻加粉煤灰等摻合料或摻加相應的減水劑、緩凝劑,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達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的目的。2、降低砼溫度差1)選用較適宜的氣溫澆筑大體積砼,盡量避開下雨天氣澆筑砼。2)參加相應的緩凝型減水劑。3、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1)在砼澆筑之后,做好砼的保溫保濕養護,緩緩降溫,充分發揮徐變特性,減低溫度應力。2)采取長時間的養護,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延緩降溫時間和速度,充分發揮砼的“應力松弛效應”。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砼在澆筑過程中均勻上升,避免砼拌合物堆積過大高差。4)采取二次振搗法,澆筑后及時排除表面積水,加強早期養護,提高砼早期或相應齡期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質量管理質量目標嚴格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以及本方案要求,進行混凝土澆筑,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采取一切措施減少混凝土裂縫,特別是要盡量避免混凝土有害裂縫的出現。質量標準主控項目1、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混凝土結構施工縫、變形縫、后澆帶、埋設件等設置和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4、大體積混凝土的含堿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項目1、大體積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埋設件位置應準確。2、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3、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其允許偏差為+15mm、-10mm;迎水面鋼筋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其允許偏差為±10mm。4、底板結構允許偏差(mm):底板基礎結構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10鋼尺檢查標高±15水準儀、鋼尺檢查集水井長寬對定位中心+20,0鋼尺檢查表面平整32m靠尺、塞尺質量管理質量控制職責分配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職責分配工程名稱目標項目檢查項目質量標準質量保證關聯部門工程部設材部施工員試驗室班組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支模板位置準確、支撐牢固△√模板拼裝拼縫嚴密√操作工具選用適當√操作嚴格執行工藝標準△√成品保護防止上下工序之間相互破壞√△無蜂窩麻面模板表面混凝土渣摸板加工安裝前應清理干凈△√脫模劑涂刷涂刷均勻、無漏刷△√振搗按施工工藝標準、無漏振△√無孔洞下料超過2m高度時使用串筒△√振搗按施工工藝標準、無漏振△√無漏筋鋼筋位置鋼筋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定√△墊塊厚度合適,分布均勻√△拆模時間按規范規定的時間并結合實際抗壓強度確定△√△△無冷縫混凝土澆筑順序合理△√△配合比準確,并控制外加劑的摻量√△△無溫度裂縫混凝土原材料選用采用低熱或中熱水泥、良好級配的骨料、摻入緩凝劑、用冰水或井水拌制混凝土√△澆筑厚度澆筑厚度≤30cm△√溫度控制加強測溫工作,以測溫結果調整養護方法,確保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混凝土拌合物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符合質量標準√△上料數量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執行△√攪拌時間不少于90秒△√商品混凝土質量符合施工及規范要求√△強度及耐久性取樣制作試件并送檢△√√:主管;△:相關質量管理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