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組織第三篇列車運行圖和鐵路通過能力(周三)課件_第1頁
行車組織第三篇列車運行圖和鐵路通過能力(周三)課件_第2頁
行車組織第三篇列車運行圖和鐵路通過能力(周三)課件_第3頁
行車組織第三篇列車運行圖和鐵路通過能力(周三)課件_第4頁
行車組織第三篇列車運行圖和鐵路通過能力(周三)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鐵路區間通過能力主要內容鐵路運輸能力概述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以非平行運行圖平均最小列車間隔時間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高速鐵路通過能力的計算§3.5鐵路區間通過能力1第五章鐵路區間通過能力主要內容§3.5鐵路區間通過第一節鐵路運輸能力概述

重點內容運輸能力的基本概念鐵路區段通過能力的影響因素要求掌握通過能力和輸送能力的概念鐵路區段通過能力的影響因素及計算方法§3.5.1

鐵路運輸能力概述2第一節鐵路運輸能力概述重點內容§3.5.1鐵路

一、運輸能力的基本概念1.通過能力指在采用一定類型的機車車輛和一定的行車組織方法條件下,鐵路區段的各種固定設備,在單位時間內(通常指一晝夜)所能通過的最多列車數或對數,稱為通過能力。2.輸送能力指在一定固定設備、機車車輛類型和行車組織方法條件下,按照機車車輛和乘務人員的現有數量,在單位時間內所能輸送的最多貨物噸數。它通常以一年內所能通過的萬噸數計算。§3.5.1

鐵路運輸能力概述3一、運輸能力的基本概念1.通過能力§3.5.13.鐵路通過能力的種類

1)設計通過能力預計新鐵路修建以后或現有鐵路技術改造以后,鐵路區段固定設備所能達到的能力,稱為設計通過能力。2)現有通過能力在現有固定設備、現行的行車組織方法和現有的運輸組織水平的條件下,鐵路區段可能達到的能力,稱為現有通過能力。3)需要通過能力在一定時期內,為了適應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鐵路區段所應具備的能力,稱為需要通過能力。

§3.5.1

鐵路運輸能力概述43.鐵路通過能力的種類§3.5.1鐵路運輸能力概述4二、影響鐵路區段通過能力的主要因素(1)區間(2)車站(3)機務段設備和整備設備(4)車輛檢修設備(5)電氣化鐵路的供電設備(只對電力牽引區段計算)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設備限制了整個區段的能力,該能力即為該區段的最終通過能力。§3.5.1

鐵路運輸能力概述5二、影響鐵路區段通過能力的主要因素(1)區間§3.5.1第二節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

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

重點內容:

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非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要求掌握:

計算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的基本原理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旅客列車、摘掛列車扣除系數的確定方法§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6第二節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

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一、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1.計算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的基本原理(1)平行運行圖的特點§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7一、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1.計算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的基本原理§§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不同類型運行圖周期示意圖(2)平行運行圖周期

8§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的計算

若一個運行圖周期內所包含的列車對數或列數用表示,則放行一列或一對列車平均占用該區間時間應為:當不考慮固定作業占用時間、有效度系數時:§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9(3)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的計算§3.5.2以非平行運行當考慮固定作業占用時間而不考慮有效度系數時:當同時考慮固定作業占用時間和有效度系數時:§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10當考慮固定作業占用時間而不考慮有效度系數時:§3.5.2§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min)11§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4)全區段通過能力的確定限制區間——最大的區間。困難區間——最大的區間。全區段通過能力——等于該區段限制區間的通過能力。§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

12(4)全區段通過能力的確定§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

2、單線成對非追蹤平行運行圖

§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ab(min)(對)132、單線成對非追蹤平行運行圖§3.5.2以非平行運行1)單線成對非追蹤平行運行圖§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1)上下行列車不停車通過車站而進入區間。(min)141)單線成對非追蹤平行運行圖§3.5.2以非平行運行圖§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2)上下行列車不停車通過車站而開出區間。(min)15§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3)下行列車不停車通過區間兩端車站(min)16§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4)上行列車不停車通過區間兩端車站。(min)17§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兩個小結論:(1)運行線鋪畫方案對列車運行圖周期有一定影響。因=定值,故要縮短,只有減小。(2)總是和連在一起,總是和連在一起。一般,,所以,為縮短大區間的周期,應將對著該區間,即讓成為該區間運行圖周期的組成部分。§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18兩個小結論:§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需要注意:在選擇限制區間列車運行線的合理鋪畫方案時,應考慮區間兩端站的具體情況。§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19需要注意:§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2)列車技術停站對區間通過能力的影響§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列車會車與技術作業停站時間關系示意圖202)列車技術停站對區間通過能力的影響§3.5.2以非平結論:當﹥時,為正值,即應先從b-c區間接入列車。反之,當﹤時,為負值,即應先從a-b區間接入列車。但此時應保證,如果b站不允許同時接車,還必須保證。§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21結論:§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減少技術需要停站時間對通過能力影響的措施:(1)將技術需要停車站設在兩個列車運行時分較小區間所鄰接的車站上。(2)兩列車在技術需要停車站交會時,先從T較小的區間接入待會列車。(3)規定最小的列車技術需要停站時間。(4)將技術需要停車站設在允許同時接車的車站上。§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22減少技術需要停站時間對通過能力影響的措施:(1)§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交錯會車示意圖(5)當技術需要停車站不允許同時接車而鄰接區間的運行時分又大致相等時,可采取交錯會車的方式。(6)將上下行列車的技術作業需要停站分別規定在兩個車站上。上下行列車在兩個車站交錯上水示意圖23§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7)移動運行圖周期的方法移動運行圖周期示意圖24§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區段會車方案的鋪畫方法在編制運行圖時,應首先計算區段的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確定區段能力的利用程度,。選擇合理的鋪畫方案,一般先從困難區間(即為最大的區間)或鄰接技術作業停車站的區間開始。§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253)區段會車方案的鋪畫方法§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車站區間純運行時分上行下行會車方案(列)1213141410111514911131214133636333732353676768374867876例如,A-B區段為單線半自動閉塞區段。確定合理會車方案并計算單線成對非追蹤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26車站區間純運行時分上行下行會車方案(列)1213141例題:A-B區段為單線半自動閉塞區段,確定合理會車方案。車站車站作業AbadcfeB351111111111111111555555533333332119302225252820283019202321上行下行方案Ⅰ會車方案516666665656541027例題:A-B區段為單線半自動閉塞區段,確定合理會車方案。車§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28§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單線不成對運行圖(1)單線不成對運行圖通過能力計算

§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若令:則可得不考慮及時的區間通過能力公式:293.單線不成對運行圖(1)單線不成對運行圖通過能力計算§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利——行車量較大方向的能力較成對運行圖的大,因此,當區段上下行運量不均衡,導致上下行行車量不均等時,可采用不成對運行圖實現單方向擴能,實質是將行車量較小方向的能力“挖出來”供給行車量較大方向使用。弊——增加列車交會時的停站時間,使列車旅行速度降低,同時要求會讓站設有較多的配線。(2)利弊分析30§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一晝夜列車占用區間的總時間為:§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1)單線成對部分追蹤運行圖4.單線追蹤運行圖31一晝夜列車占用區間的總時間為:§3.5.2以非平行運行設追蹤運行的列車對數與列車總對數之比為:,即K=2時:§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對)(對)32設追蹤運行的列車對數與列車總對數之比為:,(2)單線不成對部分追蹤運行圖§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33(2)單線不成對部分追蹤運行圖§3.5.2以非平行運行普通運行圖周期為:§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即:——普通運行圖周期——行車量大的方向列車總數與反方向列車總數——行車量大的方向追蹤運行的列車組數與反方向追蹤運行的列車組數——行車量大的方向與反方向每次追蹤運行的列車數34普通運行圖周期為:§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一晝夜全部列車占用區間的總時間為:§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行車量大的方向和反方向的追蹤間隔時間,min令:,則:,令:則當:及35一晝夜全部列車占用區間的總時間為:§3.5.2以非平行5、雙線平行運行圖

雙線連發運行圖

雙線追蹤運行圖§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365、雙線平行運行圖§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二、非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1.非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計算方法(1)圖解法(2)分析法根據旅客列車和摘掛列車的扣除系數,可以近似地計算非平行運行圖的通過能力,計算公式為:

扣除系數:是指因鋪畫一對或一列旅客列車、快運貨物列車或摘掛列車,須從平行運行圖上扣除的貨物列車對數或列數。§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37二、非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1.非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計算方法§3§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2.單線非自動閉塞區段旅客列車扣除系數在運行圖上鋪畫旅客列車所造成的扣除系數,由如下兩部分組成:基本扣除系數

一對旅客列車占用限制區間的時間與一對貨物列車占用限制區間的時間之比,稱為基本扣除系數。額外扣除系數

由于兩相鄰旅客列車之間的時間間隔不是貨物列車占用限制區間時間的整倍數而產生的額外扣除時間與一對貨物列車占用限制區間的時間之比,稱為額外扣除系數。38§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

§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1)基本扣除系數(2)額外扣除系數(3)旅客列車扣除系數39§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3.單線自動閉塞區段旅客列車扣除系數

(1)旅客列車按非追蹤方式鋪畫40§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2)旅客列車按追蹤方式鋪畫41§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4.雙線自動閉塞區段旅客列車扣除系數§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1)旅客快車分散鋪畫(2)旅客快車追蹤或連發鋪畫(3)旅客慢車在區間內被越行鋪畫(4)旅客慢車無越行鋪畫424.雙線自動閉塞區段旅客列車扣除系數§3.5.2以非平§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旅客快車分散鋪畫時占用區間示意圖

43§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44§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5.雙線非自動閉塞區段旅客列車扣除系數§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455.雙線非自動閉塞區段旅客列車扣除系數§3.5.2以非6.摘掛列車扣除系數

§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摘掛列車對區間能力的影響示意圖摘掛列車的扣除系數等于停站次數加1。466.摘掛列車扣除系數§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區間正線閉塞方法旅客列車快運貨物列車摘掛列車備注單線自動1.01.01.3~1.5半自動1.1~1.31.21.3~1.5摘掛列車3對以上取1.3雙線自動見下表2.0~2.32.5~3.0摘掛列車3對以上取2.5,6對以上取2.0半自動1.3~1.51.41.5~2.0§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列車扣除系數表47區間閉塞方法旅客列車快運貨物列車摘掛列車備67891011125~102.3~2.42.15~2.32.05~2.21.95~2.11.9~2.011~202.3~2.352.15~2.22.05~2.11.95~2.01.8~1.921~302.4~2.452.2~2.252.05~2.11.95~2.01.85~1.91.7~1.831~402.5~2.552.3~2.352.1~2.151.95~2.01.85~1.91.75~1.81.6~1.741~502.4~2.452.2~2.252.0~2.051.85~1.951~602.3~2.352.1~2.151.9~1.9561及以上用圖解法確定三顯示雙線自動閉塞區段旅客列車扣除系數表§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4867891011125~102.3~2.42.15~2.32扣除系數影響因素區間不均等程度;旅客列車、快運貨物列車、摘掛列車的運行速度、數量及其分布;旅客列車和摘掛列車在區段內的停站次數及停站時間;§3.5.2

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算鐵路區間通過能力的方法49扣除系數影響因素§3.5.2以非平行運行圖扣除系數計110014200111003T31車次T321452110046﹕056﹕308﹕449﹕30A7﹕228﹕109﹕216﹕206﹕457﹕229﹕009﹕099﹕43b7﹕127﹕579﹕076﹕327﹕368﹕139﹕209﹕53c7﹕047﹕478﹕526﹕486﹕568﹕309﹕119﹕35d6﹕547﹕358﹕347﹕089﹕239﹕46E6﹕467﹕258﹕23例題:把下面的列車時刻表鋪畫成運行圖。要求按下行貨物列車的區間純運行時分=14min,=12min,=15min,=10min。確定車站中心線,從技術站出發增加起動附加時分(1min),到達技術站增加停車附加時分(1min)。列車時刻表§3.1.2

列車運行圖的圖形表示方法50110014200111003T31車次T321452110第四節高速鐵路通過能力的計算高速鐵路在通過能力計算上有如下特點:(1)高速鐵路通過能力應以客流區段為單位,計算客流區段別的通過能力;(2)應通過采用分析的方法或模擬的方法,確定高速列車扣除系數;(3)應通過采用分析的方法或模擬的方法,確定中速列車扣除系數;(4)高速鐵路運行圖中為設備日常維修和養護預留出的必要的時間“天窗”,對通過能力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5)為方便旅客乘車旅行,在編制列車運行圖時,應盡可能規定適宜的旅客列車始發和終到時刻。§3.5.4高速鐵路通過能力的計算51第四節高速鐵路通過能力的計算高速鐵路在通過能力計算上有如第六章列車旅行速度基本要求掌握列車速度指標及其相關函數、列車旅行速度的分析計算方法、掌握列車速度指標的概念、掌握列車旅行速度的分析計算方法。§3.6列車旅行速度52第六章列車旅行速度基本要求§3.6列車旅行速度52第一節列車速度指標及其相關函數

主要內容列車速度指標的概念影響列車旅行速度系數的因素飽和運行圖和非飽和運行圖§3.6.1列車速度指標及其相關函數53第一節列車速度指標及其相關函數主要內容§3.6.1一、列車速度指標的概念

1.列車運行速度指列車在區段內運行,不包括中間站停站時間及加減速附加時間在內的平均速度。2.列車技術速度指列車在區段內運行,不包括中間站停站時間,但包括加減速附加時間在內的平均速度。3.列車旅行速度指列車在區段內運行,包括中間站停站時間及加減速附加時間在內的平均速度。4.列車旅行速度系數是列車旅行速度與列車運行速度的比值。§3.6.1列車速度指標及其相關函數54一、列車速度指標的概念1.列車運行速度§3二、影響列車旅行速度系數的因素

客貨列車行車量;停站次數和停站時間;與越行次數有關的客貨列車速度比;供列車交會和越行的分界點分布密度;直接用于計算列車最小停站時間的車站間隔時間。§3.6.1列車速度指標及其相關函數55二、影響列車旅行速度系數的因素客貨列車行車量;§3.三、飽和運行圖和非飽和運行圖根據列車在區段內車站上發生交會情況之不同,可以將單線鐵路列車運行圖分為飽和運行圖和非飽和運行圖。(1)飽和運行圖指在區段運行的全部列車在所有車站上都需與相對方向列車交會的運行圖。(2)非飽和運行圖指其中部分列車通過某些分界點時,可不與相對方向列車交會的運行圖。

§3.6.1列車速度指標及其相關函數56三、飽和運行圖和非飽和運行圖根據列車在區段內第二節列車旅行速度的分析計算主要內容列車在中間站總停留時間列車越行和交會的次數列車越行和會車停站時間雙線區段列車旅行速度系數§3.6.2列車旅行速度的分析計算57第二節列車旅行速度的分析計算主要內容§3.6.2列第七章區段管內工作組織主要內容

區段管內工作的含義區段管內工作量的確定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學習重點區段內各種貨物列車的行車量的確定方法區段管內貨物列車方案的鋪畫方法§3.7區段管內工作組織58第七章區段管內工作組織主要內容§3.7區段管內工作第一節概述

一、區段管內工作的含義在區段內中間站上辦理貨物作業的車輛所進行的工作,它包括:裝車和卸車;向中間站送車;取出中間站的貨車(重車或空車);中間站的調車工作。§3.7.1概述59第一節概述一、區段管內工作的含義§3.二、摘掛列車編組的特點

1.按站順編組2.可利用區間差別重量進行編組3.摘掛列車運行時間是固定的,而不固定列車重量三、中間站的調車工作

由摘掛列車和小運轉列車機車、配屬于一個或幾個中間站的專用調車機車以及調度機車擔當,必要時也可利用擔任列車作業的補機進行調車。§3.7.1概述60二、摘掛列車編組的特點§3.7.1概述60第二節區段管內工作量一、區段管內工作量的含義區段管內工作量一般是指從事區段管內工作的各種貨物列車的行車量,它主要取決于區段管內的零散車流量。二、區段管內各種貨物列車行車量的確定區段管內車流量的構成:區段管內各中間站的重車流量為保證中間站裝車需要的空車來源卸后空車的去向§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1第二節區段管內工作量一、區段管內工作量的含義§3.7.2根據列車牽引重量和各區間的車流量,按如下所示公式,即可確定摘掛列車的行車量。式中:§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2根據列車牽引重量和各區間的車流量,按如下例如:已知A—B區段管內車流量(如表3-7-1所示,A—B區段管內車流斜表),確定A—B區段管內的行車量。A—B區段示意圖:下行方向§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3例如:已知A—B區段管內車流量(如表3-7-1所示,A—B區表3-4-1A—B區段管內車流斜表

AabcdefB計A2/015/102/118/53/5——30/31a—0/2——————b20/0

————2/07/029/0c6/0

——0/1——6/012/1d10/0

————1/08/019/0e8/0

——————8/0

f3/0

——————3/0

B—

—2/0—5/0——7/0

計47/02/017/122/1113/63/53/021/0108/34注:分子——重車;分母——空車

§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4表3-4-1A—B區段管內車流斜表AabcdefB計A重車分配圖:§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5重車分配圖:§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5空車分配圖:§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6空車分配圖:§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6表3-4-2

A—B區段各區間通過總噸數和列車牽引重量標準區間名稱A→B

B→A

車數

總重噸數(t)

列車牽引重量(t)車數總重噸數(t)

列車牽引重量(t)重車

空車

重車

空車

A—a30312447200047030083200a—b28332535200047030083200b—c22211765180029018562000c—d26111851200023014721800d—e2751813190018011521800e—f240153616501006401800f—B

21

0

1344

1650

7

0

448

1800

注:重車總重64t,空車自重17

t。§3.7.2區段管內工作量67表3-4-2A—B區段各區間通過總噸數和列車牽引重量標準第三節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

一、鋪畫原則1.保證摘掛車流在技術站和中間站的停留時間為最小2.保證機車乘務組的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規定標準二、具體鋪畫要求1.摘掛列車在各中間站停留時間要滿足貨物作業時間的要求2.對作業量較小的中間站,不是每天都有作業,這種情況,可集中放于一個車站或幾個車站,到時候由列調機動掌握,進行調整。§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68第三節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一、鋪畫原則§3.7.三、鋪畫方案的確定1.分析車流性質(1)順向車流:由同方向列車掛走的車流。

(2)逆向車流:由相對方向列車掛走的車流。

§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69三、鋪畫方案的確定§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2.定開口方案(1)當時,采用上開口方案。(2)當時,采用下開口方案。

§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a)上開口方案(當時)(b)下開口方案(當時)702.定開口方案§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3.車輛在中間站的停留時間(以上開口方案為例)1)車輛在i中間站的停留時間§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T周=24him00713.車輛在中間站的停留時間(以上開口方案為例)§3.7.3§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imT周=24h400014000240002400010072§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imT周=24h2)車流在各中間站的總停留時間4、初始方案1)根據逆向車流大小定開口方案2)各站可供作業的時間標準,必須大于或等于貨物作業時間標準。當m站的可供作業時間已知時,其它站可供作業時間,可根據下式進行計算:§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32)車流在各中間站的總停留時間§3.7.3區段管內貨物例如:A—B區段辦理貨物列車作業的中間站有a1、a2、a3和a4四個。表3-7-1給出了該區段一對摘掛列車在各區間的運行時分、停站時間標準,試確定初始方案。表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鋪畫方案分析資料表中間站aia1a2a3a4運行時間t運(I,I+1)1h1h50min停站時間t調,i1h1h1h40min貨物作業時間5h5h5h2h§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4例如:A—B區段辦理貨物列車作業的中間站有a1、a2、aa4a3a2a123.55.57.55.09.07.03.5§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5a4a3a2a123.55.57.55.09.07.03.5站名列車區間運行時間列車停站時間各站摘掛車數各站逆向車流各站作業時間標準各站可供作業時間上行運行線左移時間T移下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上行1235467817161514131211109a1a2a3a4a5a6合計0.50.50.50.50.50.50.50.50.50.50.5-16+1+18-31-12+3-15+8-1+5-5+4-7+7+9-0+10-3+5-10+2-1+1-10.50.50.50.50.50.50.50.50.50.50.50.51691012110351144477444477415131175112098716217015110233914394393390392231711010050100211-220-112-84-192100-368-16-2200-468-20-2482.52.53.03.03911表3-7-4計算表976站名列車區間列車停各站摘掛車數各§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a6a5a4a3a2a179111351577§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a6a5a4a3§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4681012a6a5a4a3a2a1151378§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4§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357911a6a5a4a3a2a1151379§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3§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246a6a5a4a3a2a1815180§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2§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a6a5a4a3a2a17911135241561381§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a6a5a4a3§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2154a6a5a4a3a2a15382§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2§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3155a6a5a4a3a2a14283§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3§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15a6a5a4a3a2a1975384§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1§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15a6a5a4a3a2a111975385§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79111351791113515a6a5a4a3a2a1108642§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86791113515a6a5a4a3a2a1108642§3.791113515a6a5a4a3a2a112108642§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87791113515a6a5a4a3a2a112108642§791113515a6a5a4a3a2a1141210864§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88791113515a6a5a4a3a2a1141210864同方向有兩列摘掛列車的鋪畫方式示意圖§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89同方向有兩列摘掛列車的鋪畫方式示意圖§3.7.3區段管摘掛列車與區段列車運行時刻配合示意圖§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T300014100190摘掛列車與區段列車運行時刻配合示意圖§3.7.3區段管壓縮摘掛列車在區段內的旅行時間的措施:(1)當同方向每天開行兩列摘掛列車時,可以組織分段作業。(2)在日常調度工作中,組織中間站按日歷裝車,借以減少摘掛列車停站次數。(3)在有區段小運轉列車或調度機車的區段,盡量使摘掛列車在區段小運轉列車或調度機車運行的區段內無作業通過中間站,以提高摘掛列車的旅行速度。§3.7.3區段管內貨物列車的鋪畫方案91壓縮摘掛列車在區段內的旅行時間的措施:§3.7.3區段第八章機車運用工作組織基本要求掌握機車交路和機車運轉制的相關概念與分類,交路長度的計算方法。§3.8機車運用工作組織92第八章機車運用工作組織基本要求§3.8機車運用工作第一節機車交路和機車運轉制主要內容機車交路的概念機車運轉制的概念§3.8.1機車交路和機車運轉制93第一節機車交路和機車運轉制主要內容§3.8.1機車一、機車交路

機車交路或稱機車牽引區段,是指機車擔當運輸任務的固定周轉區段,即機車從機務段所在站到折返段所在站之間往返運行的線路區段。二、機車交路的分類按用途可分為:客運機車交路和貨運機車交路。按乘務組工作時間可分為:一般機車交路和長交路。按方向可分為:直線形交路和多邊形交路。按機車運轉制可分為:循環運轉制交路、半循環運轉制交路、肩回運轉制交路和環形運轉制交路。§3.8.1機車交路和機車運轉制94一、機車交路機車交路或三、機車運轉制

機車在交路上進行列車作業的組織方式稱為機車運轉制,它主要可有循環運轉制、半循環運轉制、肩回式運轉制和環形運轉制之分。四、確定機務段及其折返段位置的主要依據1.運輸的需要,即區段行車量和列車密度;2.提高機車運用效率方面的考慮;3.乘務員工作時間和機車周轉時間的安排;4.機車的技術性能。

§3.8.1機車交路和機車運轉制95三、機車運轉制機車在交路上進行列車作第二節機車乘務組織主要內容

機車乘務員值乘制度乘務員換班方式機車乘務員的作息時間§3.8.2機車乘務組織96第二節機車乘務組織主要內容§3.8.2機車乘務組織一、機車乘務組值乘制度1.包乘制是指由固定的幾個乘務機班組成機車乘務組,輪流值乘一臺(雙機重聯時為一組)機車的乘務制度。2.輪乘制是指沒有固定的機車乘務組,機車由若干乘務機班輪流使用,各乘務機班可以在任一臺機車上值乘的乘務制度。§3.8.2機車乘務組織97一、機車乘務組值乘制度§3.8.2機車乘務組織97二、機車乘務員的換班制度1.折返段換班2.中途換班3.立即折返4.按時出乘三、機車乘務員的作息時間為確保行車安全,機車乘務員的勞動和休息時間必須滿足規定的要求,不能超勞。§3.8.2機車乘務組織98二、機車乘務員的換班制度§3.8.2機車乘務組織98第三節機車周轉時間

§3.8.3機車周轉時間要求掌握機車周轉時間的概念,了解機車全周轉時間的計算方法。99第三節機車周轉時間§3.8.3一、機車周轉時間的概念1.機車全周轉時間指機車每周轉一次所消耗的時間(非運用時間除外),它包括純運轉時間、在中間站停留時間、本段和折返段停留時間以及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時間。2.機車運用周轉時間指不包括機車在本段停留時間在內的機車周轉一次所消耗的時間。二、機車全周轉時間的計算

§3.8.3機車周轉時間100一、機車周轉時間的概念§3.8.3機車周轉時間100第九章列車運行圖的編制

基本要求了解運行圖的編制過程,編制列車運行圖所需的資料,掌握編制運行圖的基本方法。§3.9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01第九章列車運行圖的編制基本要求§3.9列車運行圖第一節概述主要內容編制列車運行圖所需要的各項資料編制列車運行圖必須滿足的要求§3.9.1概述102第一節概述主要內容§3.9.1概述102一、編制列車運行圖所需要的各項資料(1)各區段各種客貨列車行車量;(2)車站間隔時間和追蹤列車間隔時間,以及必要的列車運行圖緩沖時間;(3)各區段通過能力;(4)客貨列車停車站名和停站時間標準;(5)各技術站主要技術作業時間標準;(6)客車車列在配屬段、折返段停留時間標準;(7)客貨列車區間運行時分和起停車附加時間;§3.9.1概述103一、編制列車運行圖所需要的各項資料§3.9.1概述10(8)各區段貨物列車重量標準(9)機車在基本段和折返段作業時間標準,機車運用方式和乘務組工作制度;(10)各區段線路允許速度;(11)施工計劃以及慢行地段和慢行速度;(12)現行列車運行圖完成情況分析。§3.9.1概述104(8)各區段貨物列車重量標準§3.9.1概述104二、編制列車運行圖必須滿足的要求(1)保證列車運行安全;(2)迅速、便利地運輸旅客和貨物;(3)充分利用鐵路通過能力,經濟合理地使用機車車輛;(4)應將區間通過能力利用率控制在一定的允許范圍內,確保列車運行圖具有一定的彈性,以適應日常運輸生產和列車運行秩序變化的需要;(5)列車運行圖要與列車編組計劃和車站技術作業過程相協調,使列車運行線與車流很好地結合起來;(6)保證各站、各區間工作的協調和均衡;(7)合理安排乘務人員的作息時間,保證不超過規定的一次連續工作時間標準。§3.9.1概述105二、編制列車運行圖必須滿足的要求§3.9.1概述105第二節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

主要內容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步驟編制客車方案圖應注意解決的主要問題§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06第二節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主要內容§3.9.2一、編制旅客列車運行圖的步驟1.編制列車運行方案圖2.鋪畫詳細的運行圖二、編制客車方案主要解決的問題1.方便旅客旅行(1)應規定適宜的旅客列車始發、終到和通過各主要技術站的時刻。(2)使各方向各種列車的運行時刻相互銜接,縮短旅客中轉換乘的等待時間。§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07一、編制旅客列車運行圖的步驟§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直通旅客列車在樞紐站相互銜接圖§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08直通旅客列車在樞紐站相互銜接圖§3.9.2旅客列車運行管內旅客列車與直通旅客列車運行時刻的配合示意圖§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09管內旅客列車與直通旅客列車運行時刻的配合示意圖§3.9.22.經濟合理地使用機車車輛§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直通列車車列周轉與到發時刻關系圖1102.經濟合理地使用機車車輛§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管內列車車列周轉與到發時刻關系圖§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1管內列車車列周轉與到發時刻關系圖§3.9.2旅客列車運旅客列車運行方案與機車周轉關系圖§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2旅客列車運行方案與機車周轉關系圖§3.9.2旅客列車運3.保證旅客列車運行與客運站技術作業過程的協調4.為貨物列車運行創造良好條件§3.9.2旅客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旅客列車會讓額外增加時間圖1133.保證旅客列車運行與客運站技術作業過程的協調§3.9.2第三節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

主要內容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步驟貨物列車運行方案“五定”班列的運行組織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祥圖§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4第三節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主要內容§3.9.3一、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步驟

在旅客列車運行圖編制以后,鋪畫貨物列車運行線。先編方案圖,然后再根據方案圖編制祥圖。編制方案圖時,各種貨物列車在每一區段的旅行時間,可按下列方案確定:(1)對于摘掛列車,根據區段管內貨物列車鋪畫方案規定;(2)對于其它貨物列車,在雙線區段為各區間運行時分與列車在各中間站技術作業停站時間之和;單線區段為各區間運行時分與列車在各中間站平均停站時間之和。§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5一、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步驟在旅客列車運二、貨物列車運行方案1.列車運行圖與列車編組計劃的配合(1)按照列車編組計劃所規定的列車種類和列車數(并考慮適當的波動),在運行圖上鋪畫相應的貨物列車運行線。(2)對有穩定車流保證的定期運行列車,應在運行圖上定出固定運行線,從始發站到終點站使用統一的車次,著重列車通過沿途各技術站時要有良好的接續。(3)對沒有穩定車流保證的技術直達列車和直通列車,在兩編組站間使用直通列車車次。(4)運行圖上鋪畫的運行線,應與車流密切配合。§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6二、貨物列車運行方案1.列車運行圖與列車編組計劃的配合§3.2.列車運行圖與車站技術作業過程的配合(1)列車到達技術站和由技術站出發的間隔時間,應考慮車站的帶法線數目及列車占用到發線的時間,以保證車站能不間斷地接發列車。(2)到達技術站解體的列車,其間隔時間應與駝峰或牽出線的作業進度相適應,以減少列車待解停留時間。(3)由技術站編組出發的列車,其間隔時間應與編組牽出線的編組作業進度相適應,以減少待發停留時間。§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72.列車運行圖與車站技術作業過程的配合(1)列車到達技術站和列車到達間隔與解體作業相協調圖§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8列車到達間隔與解體作業相協調圖§3.9.3貨物列車運行列車到達間隔與解體作業不協調圖§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19列車到達間隔與解體作業不協調圖§3.9.3貨物列車運行

列車運行圖與貨運站技術作業過程相協調圖相對方向列車配合到達更換機車的技術站圖§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3.列車運行圖與機車周轉的配合120列車運行圖與貨運站技術作業過程相協調圖相對方向列車列車運行圖與機車周轉協調配合圖§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21列車運行圖與機車周轉協調配合圖§3.9.3貨物列車運行三、“五定”班列的運行組織

班列運行線,要求發到站間全程貫通,車次統一編號,班列途經的相關技術站緊密接續,根據班列運行圖確定各站的班列發到時間和運到期限,并編制成班列時刻表向社會公布。在日常工作中,“五定”班列應按固定時刻組織開車,按固定時刻組織運行、按固定時刻組織分界口交接、按固定時刻組織到達。§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22三、“五定”班列的運行組織班列運行線,要四、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祥圖

在鋪畫祥圖時,應注意如下三方面問題:1.保證行車安全和旅客乘降安全(1)遵守不準同時接發列車的有關規定(2)保證車站間隔時間及列車追蹤間隔時間符合各站所規定的標準(3)避免某方向列車在禁止停車的車站上(4)遵守規定的機車乘務組和車長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標準(5)列車在車站交會和越行時,同時停在車站上的列車數應與該站的發、到發線數目相適應。§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23四、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祥圖在鋪畫祥圖時,應注意如下三方面問題2.有效利用區間的通過能力(1)在單線區段,如果通過能力有較大富余時(利用率在70%以下),為保證機車的良好運用,貨物列車運行線可以從機車折返站開始成對地鋪畫。§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從機車折返站開始鋪畫貨物列車運行線方法示意圖1242.有效利用區間的通過能力(1)在單線區段,如果通過能力有較(2)當在運行圖上鋪畫的列車對數達到區間通過能力利用率的80%以上時,該區段應從限制區間開始鋪畫貨物列車運行線。§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從限制區間開始鋪畫運行線方法示意圖125(2)當在運行圖上鋪畫的列車對數達到區間通過能力利用率的803.提高貨物列車旅行速度

(1)鋪畫在旅客列車之前的貨物列車,盡可能使之通過個中間站,以避免在區段內被旅客列車越行。§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在旅客列車之前鋪畫貨物列車方法示意圖1263.提高貨物列車旅行速度(1)鋪畫在旅客列車之前的貨物列車(2)當在區段內不能避免越行時,盡可能將運行地點規定在有技術作業的車站上,或者規定在兩相鄰區間運行時分最小的車站上。§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27(2)當在區段內不能避免越行時,盡可能將運行地點規定在有技術(3)在旅客列車之后鋪畫貨物列車時,盡量使客貨列車之間能鋪畫交會的對向貨物列車,以減少會車停站時間。§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28(3)在旅客列車之后鋪畫貨物列車時,盡量使客貨列車之間能鋪畫(4)在單雙線區段,可從最困難的單線區間開始鋪畫列車運行線,并盡可能使列車的交會在雙線區間內進行。§3.9.3貨物列車運行圖的編制方法129(4)在單雙線區段,可從最困難的單線區間開始鋪畫列車運行線,第四節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主要內容分號運行圖的種類不同行車量的分號運行圖在列車運行圖找能夠預留施工“空隙”的辦法及施工分號列車運行圖§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0第四節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主要內容§3.9.4分號一、分號運行圖的種類1.不同客貨行車量分號運行圖在運量波動較大的鐵路區段或方向上,為適應運量波動需要而編制。2.施工分號列車運行圖為進行隧道、橋梁修理和線路改造、大中修等施工,須在列車運行圖上規定施工“空隙”區段而編制。§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1一、分號運行圖的種類1.不同客貨行車量分號運行圖§3.9.4二、不同行車量的分號運行圖分號列車運行圖一般采用如下兩種方法編制:(1)依造不同的行車量編制一個綜合分號列車運行圖(2)按照不同行車量,分別編制幾個不同運量與不同時刻的獨立分號運行圖§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2二、不同行車量的分號運行圖分號列車運行圖一般采用如下兩種方法綜合分號列車運行圖§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3綜合分號列車運行圖§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三、在列車運行圖中預留施工“空隙”的辦法及施工分號列車運行圖

所謂施工“空隙”是指在列車運行圖中,為區間或車站正線規定不放行列車一段時間。在運行圖中預留施工“空隙”的長短,與工程內容、工程復雜程度、施工技術作業過程及線路通過能力等因素有關。§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4三、在列車運行圖中預留施工“空隙”的辦法及施工分號列車運行圖§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5§3.9.4分號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5第五節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采用電力牽引時,機車的主要運用方式是循環運轉制,機車乘務組可以中途換班,國外鐵路普遍實行輪乘制,如下圖所示:§3.9.5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6第五節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采用電在電氣化鐵路上,牽引變電所的功率與分布、接觸網的導線截面與運行圖類型和鋪畫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編制運行圖時,必須充分考慮供電設備條件。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必須注意如下特點:(1)為了保證供電設備有最良好的工作狀況,使列車達到最高的運行速度,首先要求運行線在實踐和空間上盡可能均衡分布。(2)線路斷面為下坡道和上坡道相互交錯的區段,應力求使一個饋電去范圍內同時處于上坡位置的列車數少,尤其對位于兩個牽引變電所之間中部地段的各區間更需如此。(3)在采用再生制動的區段內,應注意上坡列車和下坡列車在時間上互相配合。§3.9.5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7在電氣化鐵路上,牽引變電所的功率與分布、接§3.9.5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8§3.9.5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8(4)為了避免供電設備超過規定的負荷,應防止由牽引變電所間的同一地段內各分界點同時發出幾個列車,各列車的啟動和加速在時間上應彼此錯開至少2-3min。(5)離牽引變電所較遠的區間,因接觸網上電壓下降幅度較大,應選擇合理的會車方案。(6)在線路斷面比較平坦的雙線區段,應避免超軸列車在相鄰變電所的中部地段會車,盡可能使其在接近變電所的地點交會。(7)在列車運行圖上應避免接連鋪畫超軸列車,最好在旅客列車或重量標準較小的貨物列車之后鋪畫超軸列車。(8)在雙線區段,應充分利用電力牽引條件下貨物列車和旅客列車運行時分相差較小的特點,盡量組織列車無越行運行,可顯著提高旅行速度。§3.9.5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39(4)為了避免供電設備超過規定的負荷,應防止由牽引變電所間的(9)在列車運行圖上,應為接觸網的日常檢查與維修留出必要的“空隙”時間,并按V型天窗的方法預留。(10)在線路大修施工期間,施工“空隙”之后,往往要密集地放行列車,此時應注意各列車之間要保證有一定的間隔時間。§3.9.5電力牽引區段列車運行圖的編制140(9)在列車運行圖上,應為接觸網的日常檢查與維修留出必要的“第六節列車運行圖編制的現代化主要內容概述計算機編制運行圖的基本原理§3.9.6列車運行圖編制的現代化141第六節列車運行圖編制的現代化主要內容§3.9.6列第七節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

主要內容列車運行圖編制質量的檢查列車運行圖指標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3.9.7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142第七節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內容§3一、列車運行圖編制質量的檢查(1)列車運行圖上鋪畫的客貨列車數,是否符合所規定的任務;(2)列車運行線的鋪畫是否符合規定的各項技術作業標準,列車的會讓是否合理,在中間站停車會讓的列車數是否超過各該站現有的到發線數;(3)摘掛列車的鋪畫是否滿足區段管內貨物列車鋪畫方案的要求;(4)機車乘務組連續工作時間和機車在自外段所在站的停留時間是否符合規定的時間標準;(5)在列車運行圖上預留的施工“空隙”是否滿足施工的要求;(6)局間分界站的列車銜接是否合適,一晝夜內各階段的列車到發密度是否大體均衡。§3.9.7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143一、列車運行圖編制質量的檢查(1)列車運行圖上鋪畫的客貨列車二、列車運行圖指標1.數量指標(1)國境站和局間分界站相互交接的列車數(2)按列車性質分類的旅客列車及貨物列車數(3)旅客列車及貨物列車走行公里(4)由各站發出的各種旅客列車和貨物列車數。§3.9.7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144二、列車運行圖指標1.數量指標§3.9.7列車運行圖2.質量指標(1)旅客列車或貨物列車的平均技術速度(2)旅客列車平均直通速度(3)貨物列車平均旅行速度和速度系數(4)直通貨物列車在技術站的平均接續時間(5)貨物列車平均直達速度(6)機車周轉時間和機車日車公里§3.9.7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1452.質量指標§3.9.7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三、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

1、發布有關實行新圖的命令,公布跨局新就旅客列車運行的交替方法;2、印制并分發列車時刻表;3、擬訂執行新圖的技術組織措施和新舊客貨列車運行交替計劃;4、組織有關人員學習,熟悉并掌握新圖規定的要求;5、根據新圖的規定,組織各站修訂和編制《站細》;6、做好機車、客車和乘務人員的調配工作;7、有關局召開分界站會議,共同擬訂保證實現新圖的措施§3.9.7列車運行圖指標和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146三、實行新圖前的準備工作1、發布有關實行新圖的命令,公布跨第十章鐵路通過能力加強基本要求掌握加強鐵路通過能力的基本措施,并能夠對所采用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3.10鐵路通過能力加強147第十章鐵路通過能力加強基本要求§3.10鐵路通過能第一節概述

主要內容需要通過能力和現有通過能力的計算方法加強鐵路通過能力的三種途徑借助運量適應圖,選擇加強通過能力的方案§3.10.1概述148第一節概述主要內容§3.10.1概述148

需要加強通過能力的時機,主要根據需要通過能力和現有通過能力的水平來確定。

(1)需要通過能力的計算公式:

(2)每日平均需要開行的貨物列車數:

§3.10.1概述149需要加強通過能力的時機,主要根據需要通過能力(3)旅客列車行車量計算公式§3.10.1概述150(3)旅客列車行車量計算公式§3.10.1概述150現有通過能力與需要通過能力比較圖§3.10.1概述151現有通過能力與需要通過能力比較圖§3.10.1概述15鐵路貨運方向一年內所能實現的通過能力的計算公式:§3.10.1概述152鐵路貨運方向一年內所能實現的通過能力的計算公式:§3.10.加強鐵路通過能力的主要途徑:1.提高列車平均牽引總重及平均載重系數(1)采用大型貨車,改造車輛結構;(2)采用補機推送,實行多機牽引,開行組合列車和重載列車等;(3)降低限制坡度。2.增加行車密度,即增加行車量(1)壓縮列車運行圖周期以提高平行運行圖通過能力①提高列車運行速度;②縮短限制區間長度;③減少車站間隔時間;④采用特殊類型運行圖等。(2)通過改善列車運行圖的鋪畫方法來減少扣除系數3.同時增加列車重量和行車量§3.10.1概述153加強鐵路通過能力的主要途徑:§3.10.1概述153§3.10.1概述154§3.10.1概述154第二節提高列車重量主要內容提高列車重量的效果及列車重量標準劃一重量標準和差別重量標準牽引動力現代化采用大型貨車、增加軸重和強化軌道結構、提高承載能力組織重載運輸§3.10.2提高列車重量155第二節提高列車重量主要內容§3.10.2提高列車重二、劃一重量標準和差別重量標準

為實現劃一重量標準,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利用動能闖坡2.采用補機牽引3.采用多機牽引4.采用大功率機車除采用劃一重量標準外,有時還采用如下幾種差別重量標準:(1)區間差別重量標準(2)區段差別重量標準(3)平行差別重量標準一、提高列車重量的效果及列車重量標準§3.10.2提高列車重量156二、劃一重量標準和差別重量標準為實現劃一重量標準,其三、牽引動力現代化

牽引動力現代化是鐵路現代化的中心環節,其主要標志為發展電力、內燃牽引,逐步取代蒸汽牽引。

發展大型貨車的可行方法有兩種,或者是增加軸重,或者是增加軸數。四、采用大型貨車、增加軸重和強化軌道結構、提高承載能力§3.10.2提高列車重量157三、牽引動力現代化牽引動力現代化是鐵路現代化的五、組織重載運輸

所謂重載運輸,一般是指在一定技術裝備條件下,用載重量大的貨車(軸重21t以上),編組5000t以上長而重的貨物列車,以大功率的內燃、電力機車雙機或多機牽引,來運送大宗貨物(年運量2000萬t以上)的一種運輸方式。重載運輸一般可歸納為三種基本類型:1.單元重載列車2.組合式和超重、超長重載列車3.整列式重載列車4.我國鐵路發展重載運輸的模式單元式重載列車、整列式重載列車和組合式重載列車。§3.10.2提高列車重量158五、組織重載運輸所謂重載運輸,一般是指在第三節增加行車密度主要內容增加行車密度的意義縮短列車間隔時間縮短區間長度修建雙線修建三線、四線、分流線§3.10.3增加行車密度159第三節增加行車密度主要內容§3.10.3增加行車密一、增加行車密度的意義增加行車密度是提高鐵路通過能力的中心環節。增加行車密度投資少,見效快,在客貨共線的條件下,以及在非常時期,效果特別顯著。在站間距離不便的條件下,縮短列車間隔時間(包括列車在車站的間隔時間及追蹤列車間隔時間),可以減少列車站用區間的時間,從而提高區間的通過能力。二、縮短列車間隔時間

§3.10.3增加行車密度160一、增加行車密度的意義增加行車密度是提高鐵路通補機推送區間設置線路所示意圖§3.10.3增加行車密度abcd線路所161補機推送區間設置線路所示意圖§3.10.3增加行車密度§3.10.3增加行車密度162§3.10.3增加行車密度162三、縮短區間長度

1.增設會讓站2.向限制區間方面延長站線3.修建線路所§3.10.3增加行車密度163三、縮短區間長度1.增設會讓站§3.10.3增加行車§3.10.3增加行車密度164§3.10.3增加行車密度164四、修建雙線

單線向雙線過渡可有兩種方法:1.分階段在部分區間修建雙線2.修建雙線插入段五、修建三線、四線、分流線

§3.10.3增加行車密度165四、修建雙線單線向雙線過渡可有兩種方法:五、修建三線、四線第四節提高行車速度

主要內容提高貨物列車運行速度提高旅客列車運行速度修建高速鐵路§3.10.4提高行車速度166第四節提高行車速度主要內容§3.10.4提高行車一、提高貨物列車運行速度

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可以減少列車占用各項鐵路設備,如區間、咽喉、到發線的時間,從而可以提高鐵路通過能力。提高列車運行速度的目的可以通過提高機車牽引工況下的速度,提高最大允許速度和降低基本阻力三個方面來達到。§3.10.4提高行車速度167一、提高貨物列車運行速度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可以二、提高旅客列車運行速度

1.提高旅客列車運行速度的意義2.提高旅客列車運行速度的技術裝備條件(1)牽引動力;(2)車輛;(3)列車制動;(4)線路條件。3.提高旅客列車運行速度對區間通過能力的影響(1)客車提速將降低區間通過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