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魯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1頁
地理魯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2頁
地理魯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3頁
地理魯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4頁
地理魯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魯教版必修1第一單元知識

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知識結構課標點擊:1知道宇宙是由天體組成的,說出天體系統的層次。2了解太陽的結構,簡述其對地球的重大影響。3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4明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一般規律。5結合實際,分析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6學會辨別地理方向。7學會根據不同的日照土,分析判斷節氣、地方時、晝夜長短等地理問題。基礎知識一、宇宙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統一體,是運動發展和變化著的物質世界,具有物質性、運動性、多樣性的特征。2多種多樣的天體星云、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這些物質統稱為天體。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體。3天體系統距離相近的天體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繞轉,構成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曲[河外

目受曲[河外

目受太陽系{學系「二、太陽1太陽系概況太陽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圍繞太陽公轉,構成太陽系。太陽因其質量最大而成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的模式圖太陽系的模式圖2太陽的能量來源太陽的輻射能量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R口+j 岳陽戶I口信自

3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1)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概念說明活動類型概念說明l¥l光球光球有時出現黑子的大小和多少的黑色斑點是太陽活動的標光球光球有時出現黑子的大小和多少的黑色斑點是太陽活動的標志,活動周期大約耀斑色球色球有時出現增大增亮的斑為耀斑色球色球有時出現增大增亮的斑為11年。1耀斑爆發時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2釋放巨大的能量(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太陽活動與地球上的氣候變化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②擾亂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③對地球磁場的影響④產生極光。三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公轉、自轉運動有自己的的特點,但并不特殊,特別與其

他類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D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①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幾乎在同一平面上。②同向性:從地球上空俯視,各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③近圓性:各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同圓相當接近,只有水星軌道的偏心率稍大。(2)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征r類\包括的行星距日遠近月53質量體積密度組成物質類地行星水、金、地、火近 .小小大中心有鐵核,金屬元素含量高巨行星木、土中中大大小氫、氣氣遠日行星天王、海王遠低中中中氫、甲烷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別是高級智慧生物的行星。這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和地球本身的條件有關。(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條件一穩定而又安全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安全的宇宙環境)。(2)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2)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溫度、大氣、液態水①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條件。②地球自轉周期適當。白晝增溫不過分炎熱夜降溫②地球自轉周期適當。白晝增溫不過分炎熱夜降溫不過分寒冷。③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形成地球原始大氣層,并逐漸演化成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四地球的自轉1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上空俯視為順時針。2自轉的周期:其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成為一個恒星日,使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而日常所用的24小時,是地球自轉360。59'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太陽日,是晝夜更替的周期。3速度(見下表)速度而速概念地表各點

在單位時大小約每小時特殊性南北極點自轉角速度等于0速度而速概念地表各點

在單位時大小約每小時特殊性南北極點自轉角速度等于0間內轉過小時1°的角度地表各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長因各地緯度不同而有差異,緯度越①赤道線速度最快,為1670km/h②南北緯間內轉過小時1°的角度地表各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長因各地緯度不同而有差異,緯度越①赤道線速度最快,為1670km/h②南北緯60。約為赤道出的一半高,線速③南北極點,線速度度越小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1)產生晝夜交替現象;(2)地方時: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每隔15°相差1小時,同一經線上地方時相同;(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向(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布片,識記為“南左北右,赤道不偏”。例如河流兩岸侵蝕現象,北半球河道偏右,左岸泥沙堆積,南半球則相反。五地球的公轉1公轉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上空俯視為順時針。2公轉軌道:橢圓形軌跡,太陽位于其中一個焦點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點,7月初地球位于遠日點。遠日點(7月初)方向3公轉速度:近日點最快,遠日點最慢(包括角速度和線速度)。4公轉周期:一個恒星年為365日6時9分10秒;一個回歸年為365天5時48分46秒。六黃赤交角地球自轉面(赤道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的夾角,角度為23。26'。七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和黃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時期內可以看作是不變的,因此,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簡稱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規律如圖和表(二分二至是針對北半球而言的):3月22日 一一一—— 23°26'Z月=曰 3月2]曰 -3月;1日 /* 一23°26,S12月22日時間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節氣3月21日前后赤道春分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夏至9月23日前后赤道秋分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冬至熟記3月21日或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三個太陽光照圖,能判斷圖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某地時刻、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情況等。八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1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北半球晝長夜短,全球的白晝時間由南向被逐漸增長;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全球的白晝時間由南向北逐漸縮短。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相反,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則晝漸長,夜漸短。同一緯線上晝夜長短是相同的O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太陽高度交即太陽光線與地平線的夾角,直射點上,太陽高度角為90°,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同一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其變化規律為:%春秋二分:由赤道向4krHi)吩[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夏至口層+攵不口息A

3四季更替(1)劃分依據: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2)我國傳統四季劃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來劃分春、夏、秋、冬四季;習慣上四季的劃分如下:來劃分春、夏、秋、冬四季;習慣上四季的劃分如下: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歐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