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家作品賞析課件_第1頁
當代藝術家作品賞析課件_第2頁
當代藝術家作品賞析課件_第3頁
當代藝術家作品賞析課件_第4頁
當代藝術家作品賞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代畫家作品賞析組員:成丹卉,周玉翠,趙怡當代畫家作品賞析組員:成丹卉,周玉翠,趙怡1潘玉良

1895-1977。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她是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花園的第一人。她一生最大的榮譽是在1959年9月,巴黎大學把它設置的多爾烈獎,給了這位中國女子。

法國東方美術研究家葉塞夫先生作了很準確的評價:“她的作品融中西畫之長,又賦于自己的個性色彩。他的素描具有中國書法的筆致,以生動的線條來形容實體的柔和與自在,這是潘夫人的風格。她的油畫含有中國水墨畫技法,用清雅的色調點染畫面,色彩的深淺疏密與線條相互依存,很自然地顯露出遠近、明暗、虛實,色韻生動。“

潘玉良一生傳奇色彩濃郁,電影《畫魂》才讓她漸漸又浮現在大眾的眼前。從小妾到畫家,辛酸與勵志才為這世間打造了以為如此出色的人物。自畫像潘玉良1895-1977。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2許多人也許不屑于她的身份,但是她的才華,內心的高傲與貞潔,無一不讓人折服。郁金香持玫瑰花的女人花與撲克許多人也許不屑于她的身份,但是她的才華,內心的高傲與3油畫特點:

潘玉良的油畫不論是氣度、修養,還是技術,在中國早期女西畫家中,無人可比,在男性西畫家中,也數上乘水準。她的畫風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為基礎,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畫不嫵媚,不纖柔,反而有點“狠”。用筆干脆俐落,用色主觀大膽,但又非常漂亮。面對她的畫總讓人有一種毫不掩飾的情緒,她的豪放性格和藝術追求在她酣暢潑辣的筆觸下和色彩里表露無遺,天生一副藝術家氣質。她與別的西畫家所不同的是,對各種美術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詣很深:風景、人物、靜物、雕塑、版畫、國畫,無所不精,傳統寫實、近代印象派和現代畫派乃至于傾向中國風的中西融合……都大膽探索、游刃有余,有出色的表現。其中印象派技術和東方藝術情調是她繪畫演變的兩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藝術發展的軌跡。聊天油畫特點:聊天4

白丁香長69cm寬55cm

潘玉良嘗試用中國的毛筆、墨彩在宣紙上作畫。因為潘玉良在巴黎,而在巴黎想要取得宣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便畫在了水彩紙上。這幅畫用中國筆墨所作花卉,在背景處理上,突破傳統的布白章法,用交錯色疊的短線加上渲染,更增加了畫面的層次,使白丁香越發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畫面是一簇長短不一、垂垂不勝負荷的白丁香,插在帶有圖案花紋的花瓶中。

她的畫流利明快,用色彩淺深參差,一眼望去,畫上的色彩投影,無形里傳遞,給予人心里的輕盈快樂。白丁香長69cm寬55cm5《野菊與線裝書》

長44cm寬54cm

畫面主體描繪桌上花瓶里的一束菊花,右側畫面有潘玉良常看的中式函套線裝舊書和一個煙斗,左邊繪有碟盤、火柴,前置香煙等物。潘贊化和潘玉良早年寓居上海時即喜種植白菊花,白菊花對潘玉良客居歐洲后更有一份特殊的意義。無論她在上海或各種旅游異國的四十載,都常以白菊花作為創作描繪的對象,借景抒懷,以示潔身自好和對親人、對祖國的思念。《野菊與線裝書》長44cm寬54cm畫面6

閻平

畫家閆平,女,1956月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1979年考入山東藝術學院,1983年畢業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畫創作研修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家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第二工作室主持。閻平畫家閆平,女,1956月出生7

作為當代中國畫壇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女畫家,她認為一個藝術家最有感覺的東西,正是她最為敏感的東西,閻平的作品是以一種自我情感為精神的表現。架上繪畫、造型和色彩就是她的基本要素,而繪畫題材則是她從生活中萃取的最普遍的體現。閻平以女性和母親的角度演繹出的一系列《母與子》的油畫作品最為人津津樂道,在她那大度自信的筆觸間深深地透露著女性的溫柔和母親的慈愛,感性而令人動容。

母與子作為當代中國畫壇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女畫家,她認為8

在《母與子》系列畫面中,閆平用看似隨意的大筆觸書寫,強調了畫面的整體質感。“畫畫如果太細密的話,是不行的。就像一個母親只有細密是無法養大孩子的,她必須特別堅強。所以,我必須有一個理性的框架,一個強有力的表現方式,表現母親的無所不能。一定讓我的畫面框架不倒,同時又有細密的對話,這對話靠的是我對色彩的敘述。”

母與子在《母與子》系列畫面中,閆平用看似隨意的大筆觸9“畫顏色的時候,要說透,要有系列色。用系列色組成敘述,這樣人們就會理解你敘述的情緒。”她利用寶藍、粉紅、金黃、翠綠作為整個系列的色彩基調,顏色在重疊堆積中富于節奏變化,她在用畫筆訴說著牽腸掛肚的情愫。“女人在一生當中,她的內心就像一片最初荒蕪但豐腴的大草地,開墾哪一段,哪一段就瘋長。母性那一段被開墾的時候,母性就會旺盛生長。那就是我的一個創作高潮階段。”她正是用這豐腴大地中生長的母性,養育著她的藝術世界和生命的奇跡。

母與子“畫顏色的時候,要說透,要有系列色。用系列色組成敘10

劉小東

1963年生于遼寧省錦州市,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上學、畫畫、教書,劉小東的生活簡單而豐富,生活中的劉小東自認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所以他認為藝術應該是現實主義,他始終對現實抱以敬意。劉小東1963年生于遼寧省錦州市,111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

背景:作者去三峽旅游,那時三峽大壩已經在建設中,目睹正在搬遷的三峽縣城,在大山大水深遠的空間中,一片又一片的廢墟,一個又一個荒廢的山頭,自稱對景觀十分敏感的作者感動了。以奉節為背景,結合北京某工地幾個男子在風沙中扛一根鋼筋前行的場景創作了8米長卷《三峽大移民》,引起轟動。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畫中有兩個人戴著口罩,這是因為作品創作的時期正值“非典”,見證了畫家對那段歷史的記錄。同時,作者在這件作品中運用了自下而上的新畫法,這是因為三峽的雨很難表現,他沒有直接用畫筆描繪,而是在畫的最上端讓顏料自然流下來,形成雨水飛灑的效果。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背12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

“三峽大移民”展示了一個藝術家對世界的看法。這個看法如同圍繞著三峽所發生的一

切不幸的歷史史實、被移走的人群、被拆遷的村落和發生在三峽的家庭、個人的故事、

意識形態之爭、歷史之變一樣地確鑿和無奈、一樣地詭異和荒誕、支離破碎、無恩無怨

。一草一木、一禽一獸、一磚一瓦,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中最令人難忘的畫面,呈現出一個國家的傷口和一個藝術家的無言的立場。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三13三峽新移民長1000cm寬300cm

《三峽新移民》是一幅鴻幅巨制,描摹了正在施工的三峽工地、即將消失的村莊、爆破的廢墟以及心態復雜的移民。三峽新移民長1000cm寬300cm《三峽14局部局部15布里奇特·路易斯·賴利(BridgetLouiseRiley1931—),是一位有創造性的英國女畫家。她是光效應繪畫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歐普藝術的杰出代表。被譽為“歐普藝術”的創始人之一。關于歐普藝術歐普(OPArt)藝術,又被稱作“視幻藝術”。這種藝術主要借助線、形、色的特殊排列引起人們的視錯覺,從而使靜止的畫面產生眩目流動的動感效果。利用了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是與觀者的視覺感知作用緊密聯系的一種抽象藝術。布里奇特·路易斯·賴利(BridgetLou16

在賴利的作品中,線條和色彩都表現為一種線條律動的美感,她認為反復是一種擴大器,可以增強這種律動的能量。在賴利的作品中,線條和色彩都表現為一種線條律動17

賴利的作品是律動的視覺魔術。她不僅自得其樂的設計著作品,更在其中注入了對人生與命運的思考。作品多以抽象的幾何形及漸變的明暗和色彩不同組合,造成觀賞者視覺上的錯覺或幻覺效果。無論是想象的延續,還是存在的延續;無論是看得見的線條還是看不見的線條,從根本上說還是屬于構成藝術。這充分說明歐普藝術的源泉還是德國的包豪斯。但是,賴利將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賦予了新的內容,延續并深化了這種構成。賴利的作品是律動的視覺魔術。她不僅自得其樂的18ThanksforlisteningThanksforlistening19當代畫家作品賞析組員:成丹卉,周玉翠,趙怡當代畫家作品賞析組員:成丹卉,周玉翠,趙怡20潘玉良

1895-1977。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她是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花園的第一人。她一生最大的榮譽是在1959年9月,巴黎大學把它設置的多爾烈獎,給了這位中國女子。

法國東方美術研究家葉塞夫先生作了很準確的評價:“她的作品融中西畫之長,又賦于自己的個性色彩。他的素描具有中國書法的筆致,以生動的線條來形容實體的柔和與自在,這是潘夫人的風格。她的油畫含有中國水墨畫技法,用清雅的色調點染畫面,色彩的深淺疏密與線條相互依存,很自然地顯露出遠近、明暗、虛實,色韻生動。“

潘玉良一生傳奇色彩濃郁,電影《畫魂》才讓她漸漸又浮現在大眾的眼前。從小妾到畫家,辛酸與勵志才為這世間打造了以為如此出色的人物。自畫像潘玉良1895-1977。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21許多人也許不屑于她的身份,但是她的才華,內心的高傲與貞潔,無一不讓人折服。郁金香持玫瑰花的女人花與撲克許多人也許不屑于她的身份,但是她的才華,內心的高傲與22油畫特點:

潘玉良的油畫不論是氣度、修養,還是技術,在中國早期女西畫家中,無人可比,在男性西畫家中,也數上乘水準。她的畫風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為基礎,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畫不嫵媚,不纖柔,反而有點“狠”。用筆干脆俐落,用色主觀大膽,但又非常漂亮。面對她的畫總讓人有一種毫不掩飾的情緒,她的豪放性格和藝術追求在她酣暢潑辣的筆觸下和色彩里表露無遺,天生一副藝術家氣質。她與別的西畫家所不同的是,對各種美術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詣很深:風景、人物、靜物、雕塑、版畫、國畫,無所不精,傳統寫實、近代印象派和現代畫派乃至于傾向中國風的中西融合……都大膽探索、游刃有余,有出色的表現。其中印象派技術和東方藝術情調是她繪畫演變的兩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藝術發展的軌跡。聊天油畫特點:聊天23

白丁香長69cm寬55cm

潘玉良嘗試用中國的毛筆、墨彩在宣紙上作畫。因為潘玉良在巴黎,而在巴黎想要取得宣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便畫在了水彩紙上。這幅畫用中國筆墨所作花卉,在背景處理上,突破傳統的布白章法,用交錯色疊的短線加上渲染,更增加了畫面的層次,使白丁香越發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畫面是一簇長短不一、垂垂不勝負荷的白丁香,插在帶有圖案花紋的花瓶中。

她的畫流利明快,用色彩淺深參差,一眼望去,畫上的色彩投影,無形里傳遞,給予人心里的輕盈快樂。白丁香長69cm寬55cm24《野菊與線裝書》

長44cm寬54cm

畫面主體描繪桌上花瓶里的一束菊花,右側畫面有潘玉良常看的中式函套線裝舊書和一個煙斗,左邊繪有碟盤、火柴,前置香煙等物。潘贊化和潘玉良早年寓居上海時即喜種植白菊花,白菊花對潘玉良客居歐洲后更有一份特殊的意義。無論她在上海或各種旅游異國的四十載,都常以白菊花作為創作描繪的對象,借景抒懷,以示潔身自好和對親人、對祖國的思念。《野菊與線裝書》長44cm寬54cm畫面25

閻平

畫家閆平,女,1956月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1979年考入山東藝術學院,1983年畢業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畫創作研修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家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第二工作室主持。閻平畫家閆平,女,1956月出生26

作為當代中國畫壇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女畫家,她認為一個藝術家最有感覺的東西,正是她最為敏感的東西,閻平的作品是以一種自我情感為精神的表現。架上繪畫、造型和色彩就是她的基本要素,而繪畫題材則是她從生活中萃取的最普遍的體現。閻平以女性和母親的角度演繹出的一系列《母與子》的油畫作品最為人津津樂道,在她那大度自信的筆觸間深深地透露著女性的溫柔和母親的慈愛,感性而令人動容。

母與子作為當代中國畫壇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女畫家,她認為27

在《母與子》系列畫面中,閆平用看似隨意的大筆觸書寫,強調了畫面的整體質感。“畫畫如果太細密的話,是不行的。就像一個母親只有細密是無法養大孩子的,她必須特別堅強。所以,我必須有一個理性的框架,一個強有力的表現方式,表現母親的無所不能。一定讓我的畫面框架不倒,同時又有細密的對話,這對話靠的是我對色彩的敘述。”

母與子在《母與子》系列畫面中,閆平用看似隨意的大筆觸28“畫顏色的時候,要說透,要有系列色。用系列色組成敘述,這樣人們就會理解你敘述的情緒。”她利用寶藍、粉紅、金黃、翠綠作為整個系列的色彩基調,顏色在重疊堆積中富于節奏變化,她在用畫筆訴說著牽腸掛肚的情愫。“女人在一生當中,她的內心就像一片最初荒蕪但豐腴的大草地,開墾哪一段,哪一段就瘋長。母性那一段被開墾的時候,母性就會旺盛生長。那就是我的一個創作高潮階段。”她正是用這豐腴大地中生長的母性,養育著她的藝術世界和生命的奇跡。

母與子“畫顏色的時候,要說透,要有系列色。用系列色組成敘29

劉小東

1963年生于遼寧省錦州市,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上學、畫畫、教書,劉小東的生活簡單而豐富,生活中的劉小東自認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所以他認為藝術應該是現實主義,他始終對現實抱以敬意。劉小東1963年生于遼寧省錦州市,130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

背景:作者去三峽旅游,那時三峽大壩已經在建設中,目睹正在搬遷的三峽縣城,在大山大水深遠的空間中,一片又一片的廢墟,一個又一個荒廢的山頭,自稱對景觀十分敏感的作者感動了。以奉節為背景,結合北京某工地幾個男子在風沙中扛一根鋼筋前行的場景創作了8米長卷《三峽大移民》,引起轟動。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畫中有兩個人戴著口罩,這是因為作品創作的時期正值“非典”,見證了畫家對那段歷史的記錄。同時,作者在這件作品中運用了自下而上的新畫法,這是因為三峽的雨很難表現,他沒有直接用畫筆描繪,而是在畫的最上端讓顏料自然流下來,形成雨水飛灑的效果。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背31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

“三峽大移民”展示了一個藝術家對世界的看法。這個看法如同圍繞著三峽所發生的一

切不幸的歷史史實、被移走的人群、被拆遷的村落和發生在三峽的家庭、個人的故事、

意識形態之爭、歷史之變一樣地確鑿和無奈、一樣地詭異和荒誕、支離破碎、無恩無怨

。一草一木、一禽一獸、一磚一瓦,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中最令人難忘的畫面,呈現出一個國家的傷口和一個藝術家的無言的立場。組畫《三峽大移民》長200cm寬800cm“三32三峽新移民長1000cm寬300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