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課件_第1頁
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課件_第2頁
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課件_第3頁
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課件_第4頁
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廣州醫(yī)學院附一院檢驗科劉忠民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廣州醫(yī)學院附一院檢驗科劉忠民1肝臟的結構特點及其基本功能肝臟的結構特點及其基本功能2肝臟組織結構特點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肝重約1500g;肝小葉是肝的基本結構單位,成人肝約50-100萬個肝小葉。組織成分——代謝場所肝細胞:肝實質細胞、肝間質細胞和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細胞間質成分:結締組織管道系統(tǒng)——輸入輸出途徑血管:A和V系統(tǒng),膽道系統(tǒng)肝臟組織結構特點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肝重約1500g;3肝實質細胞的物質代謝功能物質代謝(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酶、氨基酸)、糖類、脂類等生物轉化作用(非營養(yǎng)物質)內(nèi)源物質(激素滅活等);外源物質(毒物、藥物、色素等)排泄功能膽色素、膽汁酸代謝合成貯存、造血和凝固機能等肝實質細胞的物質代謝功能物質代謝(營養(yǎng)物質)4肝臟的物質代謝及其異常肝臟的物質代謝及其異常5膽紅素又稱膽色素指膽道系統(tǒng)排泄的一類有色物質。是血紅素Ⅸ(紅色)代謝產(chǎn)生的膽綠素(綠色)、膽紅素(金黃)(狹義)、膽素原(無色)、膽素(棕褐)的統(tǒng)稱。膽紅素又稱膽色素6膽色素代謝途徑生成血紅素←Hb←RBC加單氧酶↓→Fe2+、CO膽綠素還原酶↓運輸膽紅素白蛋白↓攝取膽紅素—白蛋白復合物←肝(90%)┬腎(10%)┐結合轉移酶↓↓排泌雙GA膽紅素酯(結合)門V膽素原水解腸菌↓→GA↓膽紅素(游離)膽素(尿)腸菌↓腸肝循環(huán)膽素原——10-20%——————↓排泄膽素(糞)膽色素代謝途徑生成血紅素←Hb←RBC7黃疸正常人血清膽紅素含量<17.2μmol/L,80%為未結合膽紅素性。高膽紅素血癥血清膽紅素含量>17.2μmol/L或1mg/dl黃疸臨床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皮膚、粘膜等黃染現(xiàn)象;血清膽紅素含量>34.2μmol/L或2mg/dl;隱性黃疸(<34.2μmol/L或2mg/dl)顯性黃疸(>34.2μmol/L)黃疸正常人血清膽紅素含量8黃疸成因與發(fā)生機制膽紅素形成過多肝細胞處理能力下降膽紅素在肝外排泄障礙,逆流入血而引起黃疸黃疸成因與發(fā)生機制膽紅素形成過多9黃疸類型的實驗室鑒別膽紅素代謝試驗血清酶學檢查血脂檢查血液學檢查黃疸類型的實驗室鑒別膽紅素代謝試驗10膽紅素代謝試驗血清膽紅素類型及特點血清膽紅素測定血清總膽紅素測定血清直接和間接膽紅素測定血清δ-膽紅素測定尿膽紅素、尿膽原測定膽紅素UDPGA轉移酶誘導試驗膽紅素代謝試驗血清膽紅素類型及特點11黃疸類型鑒別高結合膽紅素與高未結合膽紅素黃疸梗阻與非梗阻性(肝細胞)高結合膽紅素黃疸肝內(nèi)淤滯與肝外梗阻性黃疸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黃疸類型鑒別高結合膽紅素與高未結合膽紅素黃疸12三類黃疸的鑒別溶血性肝細胞性梗阻性總膽紅素<5mg/L1-70mg/dl不全阻塞(10-15mg/dl)完全阻塞(20-30mg/dl)未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結合/總膽紅素<20%20%--60%>60%尿膽紅素試驗(-)(+)(++)尿膽素原↑↑↓↓↓糞膽素原↑↓↓↓血清蛋白電泳→↓↑↑↑ALT、AST→↑→↑ALP、γ-GT→→↑↑↑凝血酶原時間→VitK不易能被糾正糾正(延長)三類黃疸的鑒別溶血性肝細13膽汁酸代謝及紊亂膽汁酸的類型膽汁酸結構特點與生理功能膽汁酸代謝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測定的臨床意義膽汁酸代謝及紊亂膽汁酸的類型14膽汁酸的類型膽汁中存在的一類膽烷酸的總稱。初級膽酸膽酸(CA)和鵝脫氧膽酸(CDCA),以及與甘氨酸或牛磺酸的結合物。次級膽酸在腸管中,結合型膽酸受腸菌酶作用水解脫下結合基團,進而經(jīng)過7-位脫羥形成次級膽汁酸,包括脫氧膽酸、石膽酸和熊脫氧膽酸。膽汁酸的類型膽汁中存在的一類膽烷酸的總稱。15膽汁中膽汁酸種類及含量初級膽汁酸次級膽汁酸游離型膽汁酸膽酸、鵝脫氧膽酸脫氧膽酸、石-、熊-結合型甘氨酰-√√√√√牛磺酸酰-√√√膽汁含量比例10:10:5:1:微量以結合型為主,甘氨酰-/牛磺酸酰-=3-4/1膽汁中膽汁酸種類及含量初級膽16膽汁酸代謝原料乙酰coA↓HMGcoA還原酶生成膽固醇↓7α-羥化酶←+甲狀腺素分泌初級膽汁酸(結合型)←結合型—肝(90%)→腎(10%)水解↓↓腸菌回腸主動重吸收初級膽汁酸(游離型)其余被動重吸收↓↓腸菌次級膽汁酸(游離型)95%————————↓↓腸肝循環(huán)排泄石膽酸、熊脫氧膽酸膽汁酸代謝原料乙酰coA17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合成缺陷遺傳性疾病肝臟疾病時膽汁酸代謝異常急慢性肝病膽汁酸淤積腸道疾病時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代謝與高脂血癥膽固醇系膽結石形成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合成缺陷18空腹血清總膽汁酸(TBA)測定意義膽汁酸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機陰離子,在外周血中的濃度很低(肝細胞能攝取門靜脈血中90%以上的膽汁酸)。肝病時,肝攝取膽汁酸↓,外周血中濃度↑,故血清膽汁酸含量可反映肝功能狀況。參考范圍5-10μmol/L肝膽疾病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高于其它指標,異常率可達100%。空腹血清總膽汁酸(TBA)測定意義19蛋白質代謝合成自身蛋白質合成血漿蛋白質氨基酸代謝合成尿素蛋白質代謝合成自身蛋白質20前白蛋白(PA)由肝細胞合成,分子量55KD;半壽期12h;意義病情診斷和預后判斷非常靈敏的指標。急肝時↓,但隨病情好轉而逐步↑;持續(xù)低值提示預后不好,易轉為慢性。急性肝炎好轉預后不良惡化前白蛋白(PA)由肝細胞合成,分子量55KD;半壽期12h21白蛋白(Alb)由肝細胞合成,66KD,半壽期15-19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意義急性肝炎早期降低不明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時,顯著減少,且A/G值倒置;A<30g/L將出現(xiàn)腹水;重癥肝炎進行性減少表示預后不良慢性肝炎好轉預后不良惡化白蛋白(Alb)由肝細胞合成,66KD,半壽期15-19天22γ球蛋白(丙種球蛋白)由肝外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合成,具有免疫能力意義幾乎所有肝疾病皆升高,持續(xù)2-3月趨于增高,易轉為慢肝或肝硬化。惡化(慢肝或肝硬化)急性肝炎好轉γ球蛋白(丙種球蛋白)由肝外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合成,具有免疫能力23合成尿素特點由鳥AA循環(huán)合成;肝細胞損傷時,血氨↑、尿素↓意義解氨毒合成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合成尿素特點24酶代謝肝內(nèi)酶血漿酶酶代謝肝內(nèi)酶25肝內(nèi)酶特點種類多(多達數(shù)百種)、含量高獨特分布、區(qū)域分布意義肝細胞損傷時,血中酶活性↑;定位診斷肝細胞損傷:ALT、AST膽道梗阻:γ-GT、ALP肝纖維化:MAO肝內(nèi)酶特點26血漿酶特點由肝細胞合成分泌,血漿是他們的正常活動場所,含量高于其它組織意義肝病時降低,如Ⅱ因子(凝血酶原)、擬膽堿酯酶(ChE)、LCAT、銅藍蛋白(亞鐵氧化酶)血漿酶特點27生物轉化的概述生物轉化作用反應類型反應特點生物轉化的概述生物轉化作用28生物轉化作用指非營養(yǎng)物質在肝內(nèi)代謝轉化過程。對象外來異物(毒物、藥物、致癌物等)內(nèi)源性生物活性物質(激素)作用物質的極性或水溶性增加,有利于從尿或膽汁排出;改變它們的活性或毒性或藥理作用。部位以肝最重要、功能最強;肺、腸、腎等組織也具有一定的生物轉化能力生物轉化作用指非營養(yǎng)物質在肝內(nèi)代謝轉化過程。29反應類型第一相反應氧化、還原、水解反應(改變某些基團)第二相反應結合反應(增加極性基團)反應類型第一相反應30反應特點具有連續(xù)性具有多樣性具有解毒和致毒的雙重性反應特點具有連續(xù)性31肝功能試驗選擇和評價肝功能試驗選擇和評價32本節(jié)內(nèi)容與要求肝功能檢查的目的肝功能檢查應回答的問題肝臟功能檢查的作用肝功能試驗的選擇肝功能試驗選擇基礎肝功能試驗選擇原則肝功能試驗的評價本節(jié)內(nèi)容與要求肝功能檢查的目的33肝功能檢查應回答的問題肝病是否存在?存在何種類型的肝病?肝病的嚴重程度?能否進行治療監(jiān)測?肝病預后如何?肝功能檢查應回答的問題肝病是否存在?34肝臟功能檢查的作用(1)作用肝臟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預防常規(guī)體檢;健康咨詢,了解各種因素對肝臟的損害;診斷亞臨床肝病的檢查;尋找肝臟疾病的病因和病原,從而做出篩選;肝組織損害程度的估計,檢測損傷的類型和定位,肝臟功能檢查的作用(1)作用35肝臟功能檢查的目的(2)診斷肝間質系統(tǒng)疾病的反映;其他系統(tǒng)疾病對肝臟功能的影響和損傷。某種治療措施能否接受的估計治療監(jiān)測了解和監(jiān)測肝臟功能狀態(tài);預后判斷了解肝臟損傷程度,評估預后和觀察病情;肝臟功能檢查的目的(2)診斷36肝功能試驗分類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根據(jù)結構和功能相關性進行分類病因檢查肝功能試驗分類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37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蛋白質代謝:血清白/球蛋白等。糖代謝:血糖、葡萄糖耐量試驗等。脂肪代謝:TC、TG。膽色素代謝:血清總膽紅素等。膽汁酸代謝:血清總膽汁酸等生物轉化:馬尿酸試驗等。酶代謝:血清轉氨酶等。其他代謝功能:凝血因子、血清銅和鐵等。免疫功能試驗:IgG、IgA、IgM和自身抗體等。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蛋白質代謝:血清白/球蛋白等。38根據(jù)結構和功能相關性分類反映肝實質細胞損害:ALT等。反映肝臟間質炎癥反應:γ球白等。反映肝內(nèi)或肝外膽汁淤積:血清結合膽紅素等。反映肝纖維化程度:單胺氧化酶等。反映有效細胞總數(shù):血清白蛋白等。反映肝內(nèi)占位病變或浸潤性病變:堿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等。反映原發(fā)性肝癌或肝細胞異常增生:AFP等。根據(jù)結構和功能相關性分類反映肝實質細胞損害:ALT等。39病因檢查腫瘤標志物AFP、CEA肝炎病毒HAV、HBV、HCV等鑒別診斷轉移酶、Y蛋白檢查等病因檢查腫瘤標志物40肝功能試驗選擇原則有針對性地反復多項目檢查,是確診的前提。一般選用3~5個項目;根據(jù)實驗項目的性質和特點;實驗結果應能標明肝臟的主要功能和損傷情況;依靠病史及其他檢查、綜合分析。檢查項目選擇應從實際出發(fā)。按臨床實際應用的需要;結合具體病情及所在醫(yī)院的實驗室條件。適時使用新技術。方法簡便,易于標化;病人痛苦小,經(jīng)濟負擔輕。肝功能試驗選擇原則有針對性地反復多項目檢查,是確診的前提。41肝臟功能試驗的評價目前無肝功能評估的金標準應正確合理地解釋實驗結果實驗結果的非特異性實驗結果的局限性實驗結果的不靈敏性實驗結果的不準確性肝臟功能試驗的評價目前無肝功能評估的金標準42肝功能生化檢驗方法和評估肝功能生化檢驗方法和評估43本節(jié)內(nèi)容與要求血漿蛋白測定血清酶測定血清膽紅素測定血清膽汁酸測定血NH3測定本節(jié)內(nèi)容與要求血漿蛋白測定44血漿蛋白測定TP、Alb、A/GFibAFP銅藍蛋白轉鐵蛋白血漿蛋白測定TP、Alb、A/G45血清酶測定ALTASTALPGGTMAO血清酶測定ALT46膽紅素改良J-G法測定原理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游離膽紅素咖啡因、苯甲酸鈉(加速劑)疊氮鈉偶氮膽紅素(紫色)VitC堿性酒石酸溶液(終止劑)藍色(600nm)膽紅素改良J-G法測定原理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游離47評價干擾因素:鐵、鋅、鉛、銅等離子;疊氮鈉;某些藥物如心得安。標本收集:血清或肝素抗凝血,避免溶血,閉光保存。正常參考值TB:5.117.1mol/LDB:06mol/L評價干擾因素:鐵、鋅、鉛、銅等離子;疊氮鈉;某些藥物如心得安48膽紅素氧化酶(BOD)法原理(460nm)膽紅素1/2O2BOD膽綠素H2OO2淡紫色化合物膽紅素氧化酶(BOD)法原理(460nm)膽紅素49方法性能評價試劑和樣品用量少,特異性高,重復性好,線性范圍寬。干擾:脂血、溶血。避免使用肝素抗凝血。方法性能評價試劑和樣品用量少,特異性高,重復性好,線性范圍寬50膽汁酸酶法測定原理3α-羥類固醇NAD+甲月替(540nm)脫氫酶黃遞酶NADH硝基四氮唑藍3氧-5β-類固醇NAD+甲月替(540nm)脫氫酶黃遞酶NADH硝基四氮唑藍3α酮-Δ4類固醇膽汁酸酶法測定原理3α-羥類固醇51谷氨酸脫氫酶速率法原理NH3+α酮戊二酸NADPH谷氨酸脫氫酶谷氨酸NADP++H2O方法性能評價特異性強,分析時間短,為推薦方法。谷氨酸脫氫酶速率法原理52其他方法離子交換法: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Berthelot反應求出氨含量。特異性好,精密度準確度較高,為參考方法。氨氣敏電極法:特異性、準確度較高。參考值:不同方法無可比性。其他方法離子交換法: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Berthelot反53謝謝!謝謝!54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廣州醫(yī)學院附一院檢驗科劉忠民肝膽疾病的臨床生化診斷廣州醫(yī)學院附一院檢驗科劉忠民55肝臟的結構特點及其基本功能肝臟的結構特點及其基本功能56肝臟組織結構特點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肝重約1500g;肝小葉是肝的基本結構單位,成人肝約50-100萬個肝小葉。組織成分——代謝場所肝細胞:肝實質細胞、肝間質細胞和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細胞間質成分:結締組織管道系統(tǒng)——輸入輸出途徑血管:A和V系統(tǒng),膽道系統(tǒng)肝臟組織結構特點最大的實質性器官;肝重約1500g;57肝實質細胞的物質代謝功能物質代謝(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酶、氨基酸)、糖類、脂類等生物轉化作用(非營養(yǎng)物質)內(nèi)源物質(激素滅活等);外源物質(毒物、藥物、色素等)排泄功能膽色素、膽汁酸代謝合成貯存、造血和凝固機能等肝實質細胞的物質代謝功能物質代謝(營養(yǎng)物質)58肝臟的物質代謝及其異常肝臟的物質代謝及其異常59膽紅素又稱膽色素指膽道系統(tǒng)排泄的一類有色物質。是血紅素Ⅸ(紅色)代謝產(chǎn)生的膽綠素(綠色)、膽紅素(金黃)(狹義)、膽素原(無色)、膽素(棕褐)的統(tǒng)稱。膽紅素又稱膽色素60膽色素代謝途徑生成血紅素←Hb←RBC加單氧酶↓→Fe2+、CO膽綠素還原酶↓運輸膽紅素白蛋白↓攝取膽紅素—白蛋白復合物←肝(90%)┬腎(10%)┐結合轉移酶↓↓排泌雙GA膽紅素酯(結合)門V膽素原水解腸菌↓→GA↓膽紅素(游離)膽素(尿)腸菌↓腸肝循環(huán)膽素原——10-20%——————↓排泄膽素(糞)膽色素代謝途徑生成血紅素←Hb←RBC61黃疸正常人血清膽紅素含量<17.2μmol/L,80%為未結合膽紅素性。高膽紅素血癥血清膽紅素含量>17.2μmol/L或1mg/dl黃疸臨床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皮膚、粘膜等黃染現(xiàn)象;血清膽紅素含量>34.2μmol/L或2mg/dl;隱性黃疸(<34.2μmol/L或2mg/dl)顯性黃疸(>34.2μmol/L)黃疸正常人血清膽紅素含量62黃疸成因與發(fā)生機制膽紅素形成過多肝細胞處理能力下降膽紅素在肝外排泄障礙,逆流入血而引起黃疸黃疸成因與發(fā)生機制膽紅素形成過多63黃疸類型的實驗室鑒別膽紅素代謝試驗血清酶學檢查血脂檢查血液學檢查黃疸類型的實驗室鑒別膽紅素代謝試驗64膽紅素代謝試驗血清膽紅素類型及特點血清膽紅素測定血清總膽紅素測定血清直接和間接膽紅素測定血清δ-膽紅素測定尿膽紅素、尿膽原測定膽紅素UDPGA轉移酶誘導試驗膽紅素代謝試驗血清膽紅素類型及特點65黃疸類型鑒別高結合膽紅素與高未結合膽紅素黃疸梗阻與非梗阻性(肝細胞)高結合膽紅素黃疸肝內(nèi)淤滯與肝外梗阻性黃疸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黃疸類型鑒別高結合膽紅素與高未結合膽紅素黃疸66三類黃疸的鑒別溶血性肝細胞性梗阻性總膽紅素<5mg/L1-70mg/dl不全阻塞(10-15mg/dl)完全阻塞(20-30mg/dl)未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結合/總膽紅素<20%20%--60%>60%尿膽紅素試驗(-)(+)(++)尿膽素原↑↑↓↓↓糞膽素原↑↓↓↓血清蛋白電泳→↓↑↑↑ALT、AST→↑→↑ALP、γ-GT→→↑↑↑凝血酶原時間→VitK不易能被糾正糾正(延長)三類黃疸的鑒別溶血性肝細67膽汁酸代謝及紊亂膽汁酸的類型膽汁酸結構特點與生理功能膽汁酸代謝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測定的臨床意義膽汁酸代謝及紊亂膽汁酸的類型68膽汁酸的類型膽汁中存在的一類膽烷酸的總稱。初級膽酸膽酸(CA)和鵝脫氧膽酸(CDCA),以及與甘氨酸或牛磺酸的結合物。次級膽酸在腸管中,結合型膽酸受腸菌酶作用水解脫下結合基團,進而經(jīng)過7-位脫羥形成次級膽汁酸,包括脫氧膽酸、石膽酸和熊脫氧膽酸。膽汁酸的類型膽汁中存在的一類膽烷酸的總稱。69膽汁中膽汁酸種類及含量初級膽汁酸次級膽汁酸游離型膽汁酸膽酸、鵝脫氧膽酸脫氧膽酸、石-、熊-結合型甘氨酰-√√√√√牛磺酸酰-√√√膽汁含量比例10:10:5:1:微量以結合型為主,甘氨酰-/牛磺酸酰-=3-4/1膽汁中膽汁酸種類及含量初級膽70膽汁酸代謝原料乙酰coA↓HMGcoA還原酶生成膽固醇↓7α-羥化酶←+甲狀腺素分泌初級膽汁酸(結合型)←結合型—肝(90%)→腎(10%)水解↓↓腸菌回腸主動重吸收初級膽汁酸(游離型)其余被動重吸收↓↓腸菌次級膽汁酸(游離型)95%————————↓↓腸肝循環(huán)排泄石膽酸、熊脫氧膽酸膽汁酸代謝原料乙酰coA71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合成缺陷遺傳性疾病肝臟疾病時膽汁酸代謝異常急慢性肝病膽汁酸淤積腸道疾病時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代謝與高脂血癥膽固醇系膽結石形成膽汁酸代謝異常膽汁酸合成缺陷72空腹血清總膽汁酸(TBA)測定意義膽汁酸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機陰離子,在外周血中的濃度很低(肝細胞能攝取門靜脈血中90%以上的膽汁酸)。肝病時,肝攝取膽汁酸↓,外周血中濃度↑,故血清膽汁酸含量可反映肝功能狀況。參考范圍5-10μmol/L肝膽疾病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高于其它指標,異常率可達100%。空腹血清總膽汁酸(TBA)測定意義73蛋白質代謝合成自身蛋白質合成血漿蛋白質氨基酸代謝合成尿素蛋白質代謝合成自身蛋白質74前白蛋白(PA)由肝細胞合成,分子量55KD;半壽期12h;意義病情診斷和預后判斷非常靈敏的指標。急肝時↓,但隨病情好轉而逐步↑;持續(xù)低值提示預后不好,易轉為慢性。急性肝炎好轉預后不良惡化前白蛋白(PA)由肝細胞合成,分子量55KD;半壽期12h75白蛋白(Alb)由肝細胞合成,66KD,半壽期15-19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意義急性肝炎早期降低不明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時,顯著減少,且A/G值倒置;A<30g/L將出現(xiàn)腹水;重癥肝炎進行性減少表示預后不良慢性肝炎好轉預后不良惡化白蛋白(Alb)由肝細胞合成,66KD,半壽期15-19天76γ球蛋白(丙種球蛋白)由肝外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合成,具有免疫能力意義幾乎所有肝疾病皆升高,持續(xù)2-3月趨于增高,易轉為慢肝或肝硬化。惡化(慢肝或肝硬化)急性肝炎好轉γ球蛋白(丙種球蛋白)由肝外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合成,具有免疫能力77合成尿素特點由鳥AA循環(huán)合成;肝細胞損傷時,血氨↑、尿素↓意義解氨毒合成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合成尿素特點78酶代謝肝內(nèi)酶血漿酶酶代謝肝內(nèi)酶79肝內(nèi)酶特點種類多(多達數(shù)百種)、含量高獨特分布、區(qū)域分布意義肝細胞損傷時,血中酶活性↑;定位診斷肝細胞損傷:ALT、AST膽道梗阻:γ-GT、ALP肝纖維化:MAO肝內(nèi)酶特點80血漿酶特點由肝細胞合成分泌,血漿是他們的正常活動場所,含量高于其它組織意義肝病時降低,如Ⅱ因子(凝血酶原)、擬膽堿酯酶(ChE)、LCAT、銅藍蛋白(亞鐵氧化酶)血漿酶特點81生物轉化的概述生物轉化作用反應類型反應特點生物轉化的概述生物轉化作用82生物轉化作用指非營養(yǎng)物質在肝內(nèi)代謝轉化過程。對象外來異物(毒物、藥物、致癌物等)內(nèi)源性生物活性物質(激素)作用物質的極性或水溶性增加,有利于從尿或膽汁排出;改變它們的活性或毒性或藥理作用。部位以肝最重要、功能最強;肺、腸、腎等組織也具有一定的生物轉化能力生物轉化作用指非營養(yǎng)物質在肝內(nèi)代謝轉化過程。83反應類型第一相反應氧化、還原、水解反應(改變某些基團)第二相反應結合反應(增加極性基團)反應類型第一相反應84反應特點具有連續(xù)性具有多樣性具有解毒和致毒的雙重性反應特點具有連續(xù)性85肝功能試驗選擇和評價肝功能試驗選擇和評價86本節(jié)內(nèi)容與要求肝功能檢查的目的肝功能檢查應回答的問題肝臟功能檢查的作用肝功能試驗的選擇肝功能試驗選擇基礎肝功能試驗選擇原則肝功能試驗的評價本節(jié)內(nèi)容與要求肝功能檢查的目的87肝功能檢查應回答的問題肝病是否存在?存在何種類型的肝病?肝病的嚴重程度?能否進行治療監(jiān)測?肝病預后如何?肝功能檢查應回答的問題肝病是否存在?88肝臟功能檢查的作用(1)作用肝臟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預防常規(guī)體檢;健康咨詢,了解各種因素對肝臟的損害;診斷亞臨床肝病的檢查;尋找肝臟疾病的病因和病原,從而做出篩選;肝組織損害程度的估計,檢測損傷的類型和定位,肝臟功能檢查的作用(1)作用89肝臟功能檢查的目的(2)診斷肝間質系統(tǒng)疾病的反映;其他系統(tǒng)疾病對肝臟功能的影響和損傷。某種治療措施能否接受的估計治療監(jiān)測了解和監(jiān)測肝臟功能狀態(tài);預后判斷了解肝臟損傷程度,評估預后和觀察病情;肝臟功能檢查的目的(2)診斷90肝功能試驗分類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根據(jù)結構和功能相關性進行分類病因檢查肝功能試驗分類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91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蛋白質代謝:血清白/球蛋白等。糖代謝:血糖、葡萄糖耐量試驗等。脂肪代謝:TC、TG。膽色素代謝:血清總膽紅素等。膽汁酸代謝:血清總膽汁酸等生物轉化:馬尿酸試驗等。酶代謝:血清轉氨酶等。其他代謝功能:凝血因子、血清銅和鐵等。免疫功能試驗:IgG、IgA、IgM和自身抗體等。根據(jù)代謝功能分類蛋白質代謝:血清白/球蛋白等。92根據(jù)結構和功能相關性分類反映肝實質細胞損害:ALT等。反映肝臟間質炎癥反應:γ球白等。反映肝內(nèi)或肝外膽汁淤積:血清結合膽紅素等。反映肝纖維化程度:單胺氧化酶等。反映有效細胞總數(shù):血清白蛋白等。反映肝內(nèi)占位病變或浸潤性病變:堿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等。反映原發(fā)性肝癌或肝細胞異常增生:AFP等。根據(jù)結構和功能相關性分類反映肝實質細胞損害:ALT等。93病因檢查腫瘤標志物AFP、CEA肝炎病毒HAV、HBV、HCV等鑒別診斷轉移酶、Y蛋白檢查等病因檢查腫瘤標志物94肝功能試驗選擇原則有針對性地反復多項目檢查,是確診的前提。一般選用3~5個項目;根據(jù)實驗項目的性質和特點;實驗結果應能標明肝臟的主要功能和損傷情況;依靠病史及其他檢查、綜合分析。檢查項目選擇應從實際出發(fā)。按臨床實際應用的需要;結合具體病情及所在醫(yī)院的實驗室條件。適時使用新技術。方法簡便,易于標化;病人痛苦小,經(jīng)濟負擔輕。肝功能試驗選擇原則有針對性地反復多項目檢查,是確診的前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