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課件_第1頁
農產品市場課件_第2頁
農產品市場課件_第3頁
農產品市場課件_第4頁
農產品市場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農產品市場第一節農產品市場供給與需求第二節農產品市場體系第三節農產品批發市場第四節農產品期貨市場第五章農產品市場第一節農產品市場供給與需求第一節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給二、農產品需求三、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四、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彈性五、農產品供求均衡及彈性理論應用六、價格政策的應用第一節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給一、農產品供給(一)農產品供給的概念農產品供給是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一定時間、在一定價格條件下愿意并能夠出售的某種商品農產品的數量。農產品供給來自于生產,但其供給量并不等于生產量。農產品生產量中在市場上銷售的部分才構成農產品的供給量。一、農產品供給(一)農產品供給的概念形成有效供給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生產者有出售意愿生產者有供應能力農產品供給的形成兩個必備條件:第一,生產者有出售農產品欲望;第二,生產者具有供應能力。形成有效生產者生產者有供應能力農產品供給的形成兩個必備條件:(二)農產品供給函數Qs—農產品供給供給函數:假定其他影響因素不變,只考慮農產品供給與價格(P)的關系,則有:Qs=f(P)(二)農產品供給函數Qs—農產品供給農產品供給函數農產品供給函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Qs=f(P)Qp0sQ1Q2P1P2(三)農產品供給曲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Qs=f(P)Q1、農產品供給與其價格同向變化的原因(1)當農產品價格上升時,將帶來新的生產者,從而使生產和出售的農產品數量增加。(2)當農產品價格上升,可使原來的生產者增加生產量,提高農產品的供應量。1、農產品供給與其價格同向變化的原因(1)當農產品價格上升時(3)農產品供給規律的啟示農產品供給規律為農產品市場開發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理論指導,即:提高農產品價格,有利于增加農產品生產量和供給量,擴大農產品供給能力。因此,保持一個適當的農產品價格水平,對于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增加農產品供給,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是很重要的。(3)農產品供給規律的啟示農產品供給規律為農產品市1、土地是農產品生產不可替代的基本生產資料,同時是有限的稀缺資源,因此,在一定條件下,農產品供給總是有限的,因而價格的增產作用也是有限的。2、農產品生產周期比一般商品生產周期長。因此,即使某種農產品突然供給不足,也只能依賴于下一個周期解決。3、農產品供給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因而,農產品供給具有不穩定性和不可控性。4、農產品供給受政府調控程度較大。因為農產品關系到國計民生,所以,除了受自然因素、經濟因素影響外,還受政治和社會因素影響,即受政府調控影響大。(四)農產品供給的特殊性1、土地是農產品生產不可替代的基本生產資料,同時是有限的稀缺1、農產品自身價格及相關農產品的價格(1)競爭性農產品(替代品)的價格:競爭性農產品是指資源利用上相互競爭的農產品,在特定資源條件下,當其中一種價格不變時,另一種農產品的價格發生變化,就會使前一種農產品生產的供應量發生相反方向的變化。(2)連帶性農產品(互補品)的價格:連帶農產品即在生產一種農產品的同時,也生產另一種農產品。當兩種農產品中的一種價格發生變化時,就會使另一種農產品的供應量發生相同方向的變化。(五)供給變動及其影響因素1、農產品自身價格及相關農產品的價格(五)供給變動及其影響因2、農產品生產要素的價格當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時,就會使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從而在農產品市場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潤下降,供應量減少。當生產要素價格下降量,農產品生產成本下降,在農產品市場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潤上升,供應量增加。(控制農業生產要素價格上漲是增加農產品供給的重要措施之一)2、農產品生產要素的價格當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時,就會3、農業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農業資源從基礎條件上決定了農產品生產的可能性,資源條件的優劣也決定了農產品生產的多與少。農產品的增長可以通過勞動集約、土地集約和資金集約來實現,但勞動、土地和資金是有限的。在資源既定的情況下,若要繼續增加農產品供給,就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物品種的產出率。3、農業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農業資源從基礎條件上決定了4、農產品生產者數量一般而言,農業生產者的數量和農產品供給呈正方向的關系。農產品的生產結構影響農產品的供給結構,進而影響農產品的供給數量。4、農產品生產者數量一般而言,農業生產者的數量和農產品供給呈5、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是農業生產者生產的農產品多大程度上可以出售給消費者。農產品的商品化率越高,可以出售的農產品就越多,農產品消費市場的可供選擇的余地就越大,為市場提供的農產品總量就越多。5、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是農業生產者生產的農6、農產品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生產者對農產品未來價格預期是影響農產品供給的一個基本因素。就生產決策而言,如果預期未來的價格上升(下降),則增加(減少)生產,從而影響了供給量,就銷售決策而言,如果預期未來價格上升,則減少供給量(屯積);如果未來價格下跌,則拋售,增加供給。6、農產品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生產者對農產品未來價7、其他因素限制產量減免稅費和補貼政策(良種、農機)自然因素7、其他因素限制產量二、農產品需求(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二)農產品需求函數(三)農產品需求規律(四)需求變動及其影響因素二、農產品需求(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農產品需求指農產品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上愿意購買并且能夠購買的某種農產品的數量。農產品需求不等于需要,需要是一種主觀愿望,它不受購買能力的限制。有需要不等于有需求,因為需求要受到購買力的制約,需求是有購買能力做基礎且愿意實現的需要。(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農產品需求指農產品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形成有效需求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消費者具有購買意愿消費者在現行價格條件具有支付能力農產品需求的兩個必備條件:第一,消費者具有購買欲望;第二,消費者在現行價格條件下具有支付能力。形成有效消費者具消費者在現行價農產品需求的兩個必備條件:第一(二)農產品需求函數農產品需求主要取決于消費者偏好、農產品及其相關產品的價格、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等多種因素,即農產品需求函數為:Qd=f(M,P1,P2,……Pn,S)Qd--需求量(二)農產品需求函數農產品需求主要取決于消費者偏好、農農產品需求函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Qd=f(P)P

QD農產品需求函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D(三)農產品需求規律農產品需求規律(需求曲線向下傾斜的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農產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呈反方向變化,即農產品需求量隨其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其價格的下降而增加。(三)農產品需求規律農產品需求規律(需求曲線向下傾斜的規農產品需求規律前提: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其他條件發生了變化,需求規律就難以成立。農產品需求量農產品市場價格反方向變化農產品需求規律前提: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其他條件發生了變化,需求(四)影響農產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關農產品的價格中間需求的變化人口的數量與結構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觀念消費者的文化習俗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政府的消費政策(四)影響農產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消費者的收入水平1、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愈高,消費者對一定價格下的某種商品的需求量就愈大;相反,收入愈低,需求量就愈小。

正常商品: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的商品

劣等物品: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需求的商品恩格爾定律:一國中人均收入越低,每個國民平均支出中購買食品支出比重越大,反之,其比重越小,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比重逐漸降低。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1、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愈高,消費者對一定價格下的某種商品的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費結構的變化對營養豐富的鮮活農產品的需求量的上升對低質量的農產品需求下降,而對優質農產品需求不斷上升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對補充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如需要越來越多的快餐和方便食品,需要不同深度和加工精度的農產品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更愿意購買經過整理和包裝、外觀整潔、攜帶方便、更容易儲藏的商品農產品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費結構的變化對營養豐富的鮮活農產品的需求2、相關農產品的價格替代品:即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羊肉與牛肉,一種的P與另一種的Q呈同方向變動互補品:即需要同時使用,互相補充配套,才能發生效用的商品咖啡與白糖,一種的P與另一種的Q呈反方向變動2、相關農產品的價格替代品:即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互補3、中間需求的變化農產品中間需求是指農業、工業,以及相關產業,將農產品用作生產資料的市場需求。用作飼料、食品、紡織、化工、商業等農產品將日益增加。3、中間需求的變化農產品中間需求是指農業、工業,以及相關產業4、人口數量和結構人口數量:正比人口結構城鄉人口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4、人口數量和結構人口數量:正比5、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觀念

例如,有的喜愛吃肉,而不喜歡奶制品或雞蛋;有的喜愛吃素菜,而不喜歡吃葷菜;有的喜愛吃瘦肉而不喜愛吃肥肉,等等。5、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觀念例如,有的喜愛吃肉,而不6、消費者的文化習俗

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它們也會影響產品的消費方式和對各種農產品需求的選擇。6、消費者的文化習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7、消費者對農產品未來價格的預期預期未來價格上升,將增加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預期未來價格下降,將減少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7、消費者對農產品未來價格的預期預期未來價格上升,將增加對這8、政府的消費政策如果政府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則人們會減少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如果政府實行農產品低價政策或補貼,則人們會增加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8、政府的消費政策如果政府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則人們會減少對這三、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形成(二)農產品供求均衡的變動三、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形成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均衡價格即供給和需求相等時的價格。均衡價格下的交易量,即為均衡數量。qpsdeqpee0qpepephqsqd0需求缺口供給缺口pppqqqsddseie市場均衡:供求平衡超額供給:供大于求超額需求:供小于求(一)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形成均衡價格均衡價格即供給和需求相等時的價格。均衡價格下的交易量農產品供求平衡圖示Q供過于求供不應求P0P1P2Q0EPDDSSP1時,大量生產導致供大于求,產品滯銷,市場剩余P2時,生產無利可圖,減產,導致供小于求,市場短缺農產品供求平衡并非一直保持固定不變的,只要一個因素變化,就會引起供求雙方變化,打破原有的平衡,通過市場自我調控形成新的平衡。農產品供求平衡圖示Q供過于求供不應求P0P1P2Q0EP農產品供求平衡的形成農產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種價格條件下,市場上某種農產品的供給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這時的價格稱為均衡價格,其數量稱為均衡數量。農產品供求平衡的形成農產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種價格條件下,市場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這時該商品的需求價格與供給價格相等。均衡價格有時也被稱為市場出清價格。均衡價格只有在完全競爭的市場類型中才可能達到。完全競爭的市場類型滿足下列幾個條件:進入和退出市場容易,產品同質,大量的買賣雙方,每個市場參與者都掌握全部信息。按道理,大多數農產品市場應該屬于完全競爭的市場類型。在均衡價格下,市場出清,社會福利達到最大化。但是在現實社會中,這樣一個完全理想化的農產品現貨市場幾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均衡價格很難實現。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這時(二)農產品均衡的變動1、供給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當需求不變時,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呈反向關系。ees1pppqqq11d2e1e2e1e20s2(二)農產品均衡的變動1、供給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2、需求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eespppqqq11dd22e1e2e1e20當供給不變而需求變動時,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呈同向的關系。2、需求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eespppqqq11d1d2s1s2e1e2e3d3psp0q0供求曲線同方向同幅度移動,均衡價格不變。供求曲線反方向同幅度移動,均衡數量不變。3、供給和需求同時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d1d2s1s2e1e2e3d3psp0q0供求曲線同方向同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上升d1d2s1s2e2pp0q0p1q1qe1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上升d1d2s1s2e2pp0q0p1q1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下降d1d2s1s2e2pp0q0e1p1q1q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下降d1d2s1s2e2pp0q0e1p1需求、供給、價格三者之間經常表現為一種規律性的運動,即當需求大于供給時,市場上的價格將上升;反之,當需求小于供給時,價格將下降。這一規律性的現象稱為供求規律。供求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反映和決定著市場經濟的運行。供求規律需求、供給、價格三者之間經常表現為一種規律性的運動,四、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彈性(一)農產品價格供給彈性1、農產品價格供給彈性的概念彈性就是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的反映程度。設自變量為X,因變量為Y,當X發生△X的變化,會引起Y發生△Y的變化。則Y對X的彈性可以表示為:四、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彈性(一)農產品價格供給彈性2、農產品供給的價格彈性供給(價格)彈性:供給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2、農產品供給的價格彈性供給(價格)彈性:(二)農產品供給彈性的性質1、農產品供給彈性一般為正值。供給量和價格成同向變動,供給變動量和價格變動量符號相同,供給彈性e>0。2、農產品供給彈性因農產品品種不同而異:農產品生產周期越長,其供給彈性減小;生產周期越短,其彈性越大。農產品供給彈性一般小于非農產品。(二)農產品供給彈性的性質1、農產品供給彈性一般為正值。供給(三)影響農產品供給彈性的因素1、農產品生產周期的長短若農產品的生產周期長,價格在生產周期內的變動不足以對農產品的供給量生產影響,因而供給彈性小。若農產品的生產周期短,在價格變動的影響周期內,生產者有足夠的時間調整生產規模,改變農產品的供給量,則供給彈性較大。生產周期長,彈性小。不能及時調整產量。生產周期短,彈性大。可及時調整產量。生產周期(三)影響農產品供給彈性的因素1、農產品生產周期的長短2、農產品生產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若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容易改變,則供給彈性大,反之,則小。一般來說,資金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農產品,其生產規模改變的難度較大,供給彈性小;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生產規模變動容易,供給彈性則大。容易改變,彈性大。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不易改變,彈性小。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農產品生產規模2、農產品生產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若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容3、隨著農產品產量的增加,

其成本增加的程度如果農產品產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則供給彈性大;反之,供給彈性小。一般來說,因為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的存在,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成本增加的較快,因此,與工業產品相比,農產品供給彈性較小。成本變化小=價格變化小,彈性大。供給曲線平坦。成本變化大=價格變化大,彈性小。供給曲線陡峭。生產成本3、隨著農產品產量的增加,

其成本增加的程度如果農產品(二)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1、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二)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1、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性質農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為負值,但在實際運用時,為了方便起見,一般都取其絕對值。需求彈性因不同的物品而異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性質農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為負值,但在實際例題某市場西紅柿的銷售情況如下,當西紅柿的價格為每斤1元時,需求量為100斤,當其價格下降為每斤0.8元時,則需求量增加到150斤。求西紅柿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例題某市場西紅柿的銷售情況如下,當西紅柿的價格為每斤1元1、影響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1)消費者對某種農產品的需求程度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強度大而穩定,需求彈性小,而且越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彈性越小。消費者對非生活必需品或奢侈品的需求強度小且不穩定,需求彈性大,即隨著價格的變化而增減的幅度大。1、影響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1)消費者對某種農產品的需(2)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及替代程度如果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越多,其替代程度越大,則該種農產品的需求越富有彈性;若某種農產品有完全相近(即效用相同)的替代品,那么它的需求彈性是無限或完全的。如果某種農產品的替代品很少,甚至沒有,則它的需求就缺乏彈性。(2)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及替代程度如果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3)某種農產品本身用途的廣泛程度一般來說農產品的用途越廣泛,其需求彈性就越大,而某種農產品的用途越少,則其需求彈性也越小。(3)某種農產品本身用途的廣泛程度一般來說農產品的用途(4)農產品在消費者預算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如果某種農產品在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中所占比重小,消費者對此種農產品的價格變化反應不靈敏,則需求彈性小;反之,所占比重較大,則需求彈性大。(4)農產品在消費者預算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如果某種農產(5)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于低收入者來說,作為生活必需品的農產品需求彈性小,而一些作為奢侈品的農產品,如甲魚的需求彈性也小。對于高收入者來說,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已經飽和,即使價格下降也不會增加購買量,而價格上升,也有能力保持其消費量不會下降,因此需求彈性較小;而作為奢侈品的農產品,則需求彈性較大。(5)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于低收入者來說,作為生活必需品的農產(6)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或輕工業對某種農產品的依賴程度依賴程度大,其價格變動不會對此類農產品的消費量帶來很大影響,需求彈性小。依賴程度小,其價格變動會對此類農產品的消費量帶來很大影響,需求彈性大。(6)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或輕工業對某種農產品的依賴程度依五、農產品供求均衡及彈性理論應用(一)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總收益也可稱為總收入,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出售一定量的農產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價格與銷售量的乘積。TR=P×Q

總收入不是利潤。由于農產品的需求彈性不同,價格變動引起銷售量的變動不同,從而總收益的變動也不同。五、農產品供求均衡及彈性理論應用(一)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1、需求富有彈性的農產品需求富有彈性的農產品價格與總收益成反方向變動,價格上升,總收益下降;價格下降,總收益上升。對于富有彈性的農產品可以實行“薄利多銷”的策略。OQDPEd>1P1Q1Q2P2ABC1、需求富有彈性的農產品需求富有彈性的農產品OQDPEd>12、需求彈性缺乏的農產品需求缺乏彈性的農產品價格與總收益同方向變動,價格上升,總收益上升;價格下降,總收益下降。PQOD0〈Ed〈1P1P2ABQ1Q22、需求彈性缺乏的農產品需求缺乏彈性的農PQOD0〈Ed〈1案例分析:運用需求彈性理論解釋

“谷賤傷農”這一經濟現象。在豐收的年份里,農民的收入反而下降了農民糧食收割后到底能賣多少錢取決于兩個因素:產量和糧價,是二者的乘積糧食需求曲線缺少彈性:Ed<1在豐收的年份里,糧食的供給增加(如圖s→s’),導致均衡價格下降(P1→P2),由于糧食的需求缺乏彈性,因此農產品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農產品的均衡數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導致了農民總收入減少案例分析:運用需求彈性理論解釋

“谷賤”是糧食豐收使供給增加,在缺乏彈性的需求作用下,農產品的均衡價格大幅度的下降

谷賤傷農“傷農”則是由于農產品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農產品的均衡數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導致了農民總收入減少SE1POQDs’P1P2Q1Q2E2“谷賤”是糧食豐收使供給增加,在缺乏彈性的需求作用下,農產品(二)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動態分析

——蛛網理論

1、收斂型蛛網波動供給曲線比需求曲線陡峭,即供給彈性<需求彈性。當市場受到干擾偏離原均衡狀態后,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會圍繞均衡水平上下波動,EQ3P1P3P2

PPEPtOQQEQ2O收斂型蛛網SDQ1收斂型蛛網波動:波動幅度越來越小,最后會回復到原來均衡。(二)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動態分析

——蛛網理論

1、收斂型蛛網2、發散型蛛網供給曲線比需求曲線平坦。供給彈性>需求彈性。外力干擾偏離原均衡后,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波動幅度越來越大,EP1SDQEPEQO PQ4P3Q3P2Q2Q1tOP發散型蛛網發散型蛛網波動:波動幅度越來越大,偏離均衡點越來越遠。2、發散型蛛網供給曲線比需求曲線平坦。外力干擾偏離原均衡后,3、循環型蛛網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斜率絕對值相等供給彈性=需求彈性受到外力干擾偏離原有均衡狀態,實際產量和實際價格始終按同一幅度圍繞均衡點上下波動。tSDEQePeQOPP1Q3P2Q2Q1OP封閉型蛛網循環型蛛網波動:波動幅度相等,既不進一步偏離均衡點,也不逐步趨向均衡點。3、循環型蛛網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斜率絕對值相等受到外力干擾偏(三)農產品市場波動1、季節性波動2、周期性波動3、偶然性波動(三)農產品市場波動1、季節性波動農產品價格的波動模型一般商品價格的波動模型一般商品的需求彈性大于供給彈性,因此市場的價格波動會呈收斂趨勢,供求逐漸趨向均衡。農產品的需求彈性小于供給彈性,因此市場價格波動呈發散趨勢,供求隨著價格波動越來越背離市場均衡點。pqopqodsds均衡點均衡點六、價格政策的應用——政府對農產品生產支持的理由(蛛網定理)農產品價格的波動模型一般商品價格的波動模型一般商品的需求彈性1、支持價格:政府為了扶植某一行業的生產而規定的該行業產品的最低價格。支持農產品。作用:穩定農業生產,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業投資。以保障糧食安全;價格調節有其不完善性,短期性和無序性。需要價格政策來糾正。1、支持價格:政府為了扶植某一行業的生產而規定的該行業產品的OP0

——均衡價格OQ0——均衡數量PQDSP0OQ0P1Q1Q2OP1——支持價格OP1

>OP0OQ1——需求量OQ2——供給量OQ2

>OQ1Q1Q2——供給過剩措施:收購過剩的農產品excesssupplyE支持價格支持價格原理OP0——均衡價格PQDSP0OQ0P1Q1Q2OP1—2、限制價格限制價格:政府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而規定的最高價格。OP0:均衡價格OQ0:均衡數量OP1:限制價格OP1<OP0OQ1:供給量OQ2:需求量OQ2

>OQ1Q1Q2:供給不足措施:政府實行配給制PQDSP0OQ0P1Q1Q2excessdemandE2、限制價格限制價格:政府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而規第二節農產品市場體系(一)農產品市場的概念1、狹義的農產品市場:進行農產品交換的場所。(具體市場)

2、廣義的農產品市場:農產品是指實現農產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各種交換關系的總和,也是一種經濟資源配置的調節機制和調節手段。(抽象市場)一、農產品市場體系概況第二節農產品市場體系(一)農產品市場的概念一、農產品市場體(二)農產品市場構成要素1、市場主體2、市場客體3、市場機制4、市場組織5、市場類型市場經濟的運行至少需要滿足以下3個基本條件:市場主體的成長;市場體系的形成;市場制度和市場組織的建立和完善,其中第一條件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二)農產品市場構成要素1、市場主體市場經濟的運行至少需1、市場主體交換客體進入市場并使之發生市場關系的當事人,是交換物的占有者或商品的所有者。包括生產者、經營者和調節著(國家政府)。只要有了市場主體,市場體系也就會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1、市場主體交換客體進入市場并使之發生市場關系的當事人,是交2、市場客體當事人之間發生交換關系的媒介物或交換關系的媒介物。包括有形商品,無形資金,勞動力商品。2、市場客體當事人之間發生交換關系的媒介物或交換關系的媒介物3、市場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及其組成要素(價格、供求、競爭、利息、工資等),通過市場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并實現自我平衡的功能。3、市場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生產、分3、市場機制在農業中,市場機制的調節功能主要有:通過價格信號調節農產品的供求,進而調節資源在各部門、各種產品之間的分配

促進農業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調節利益分配,合理構建各種經濟關系3、市場機制在農業中,市場機制的調節功能主要有:4、市場組織為保證商品交換順利進行而建立的協調、監督、管理和服務等部門。流通組織中介組織管理組織技術管理組織民間組織4、市場組織為保證商品交換順利進行而建立的協調、監督、管理和5、市場類型從市場主體角度分:所有權市場、占有權市場、使用權市場從市場客體角度分: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房地產市場從市場時序角度分: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從市場地域結構分:城市市場、農村市場、地方市場、全國市場、世界市場從市場競爭程度分: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5、市場類型從市場主體角度分:農產品市場的類型1、按農產品種類不同:糧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市場2、按農產品的交換場所不同:農產品國內市場和外貿市場3、按農產品的經濟用途不同:消費資料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4、按農產品交易的方式不同:現貨交易市場和期貨交易市場5、按農產品市場經營環節不同: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零售市場農產品市場的類型1、按農產品種類不同: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構成1、農產品集貿市場2、農產品零售市場3、農產品批發市場4、農產品期貨市場生產者--產地市場--運銷批發商--銷地市場--零售商--消費者

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構成1、農產品集貿市場生產者--產地市場二、農產品集貿市場(一)農產品集貿市場的涵義與作用農產品集貿市場的涵義農產品集貿市場是主要進行農副產品零售交易的場所,是農民直接進入流通,銷售農產品的主要渠道。二、農產品集貿市場(一)農產品集貿市場的涵義與作用農產品集貿市場的作用(1)增強了農民的商品經濟觀念,造就了一大批務工經商人才。

(2)擴大了農副產品流通渠道,有利地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3)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方便了群眾生活,豐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籃子”。

(4)加快了城鎮建設,安排了大量社會就業人員。

(5)增加了國家財稅收入。

農產品集貿市場的作用(1)增強了農民的商品經濟觀念,造就了一(二)農產品集貿市場存在的問題1、城管與環保2、無效物流和潛在高成本:100噸毛菜可以產生20噸垃圾3、消費風險(二)農產品集貿市場存在的問題1、城管與環保三、農產品零售市場(一)農產品零售市場的涵義農產品零售市場又稱農產品消費市場,它是農產品的最終交易場所,包括專門經營農產品的商場、門市及超市等。

三、農產品零售市場(一)農產品零售市場的涵義(二)農產品零售市場主要特點1、市場輻射范圍較小,多限于周圍的消費并與中心集散市場接近;2、交易方式主要是現貨交易,交易數量小;3、在農貿市場上,小批發商業和小零售商業是這類市場的主要供應者,部分農產品是生產者直接在市場銷售,這類農產品主要是鮮活農產品。4、在超市中,農產品及食品的連鎖、配送是其供貨的基本形式,市場上出售已加工的農產品為主,當然也有鮮活農產品。5、農產品價格高于產地市場和中心批發市場。(二)農產品零售市場主要特點1、市場輻射范圍較小,多限于周圍(三)農產品零售市場的作用機理主要類型:露天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

1、超市、連鎖、配送成為農產品商品化生產成熟的標志。(改變提籃叫賣方式和露天集市的環境)

2、超市、連鎖、配送將更注重農產品的品牌聲譽和產品質量。(與產品品牌、超市形象捆在一起)

3、超市、連鎖、配送有利于推進農產品質量全程監控。(統一采購、統一配送,質檢有保障)

4、超市、連鎖、配送有利于促進農產品的優質優價。(提升農產品經營檔次,滿足消費者對衛生、安全及購物環境的高層次需求)(三)農產品零售市場的作用機理主要類型:露天市場、農貿市場和農產品的超市、連鎖、配送是農產品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而今天要發展優勢農業,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

農產品的超市、連鎖、配送是農產品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而今天農產品大宗物流有業內人士把農產品大宗物流形容為“兩頭叫,中間笑”,意思是說對于農產品價格而言,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不滿意,生產者嫌收購價太低,消費者嫌零售價太高,而農產品大宗流通環節利潤空間很大,例如:2004年上半年海南香蕉產地收購價最低曾跌至0.09-0.1元/斤左右,而華北主要城市的香蕉零售價在1.5-2元左右,西北主要城市的零售價在2-2.5元,除了合理的運銷成本外,批零利潤空間巨大。農產品大宗物流有業內人士把農產品大宗物流形容為“兩頭

例如,中國的蔬菜運到日本,中國農民種植、車運、船運,非常辛苦,要經過很多環節。而日本的物流業在日本港口碼頭附近就有工廠,拆開集裝箱后,迅速搞成小包裝,兩根大蔥一個塑料袋;兩三個青椒一個小塑料盒,立刻送到超市,甚至送到居民家里。這樣就賺大錢,而我們只賺很少一部分。所以,要提高農民收入,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發展農產品物流產業。

物流意味著流通領域向兩端延伸,以最小成本把生產者提供的物品直接發送到用戶(包括廠家、商店、超市,甚至消費者)手中。例如,中國的蔬菜運到日本,中國農民種植、車運、船運

中國的果蔬流通過程中的損耗率高達25%至30%,每年的損耗量超過8000萬噸,而發達國家果蔬產品的損耗率平均為5%左右,美國僅為1%至2%。專家認為,效率低下的農產品物流正成為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和農產品流通產業發展中的巨大障礙。

中國的果蔬流通過程中的損耗率高達25%至30%,每【案例:中閩弘泰——茶山里飛出金鳳凰】福建省安溪縣是鐵觀音茶葉的主要產區。在過去,每到收獲季節,茶農將茶葉運到縣城的批發市場,銷售給本地的批發商,本地批發商再將茶葉銷售到外地大型批發市場,如北京的馬連道市場,銷地大批發商再分銷給中小批發商,然后進入零售門店,最終到達城市消費者手中。在這個交易流程中,中間環節很多,茶葉經過層層加價,大部分的利潤被中間商攫取。

2009年,安溪縣中閩弘泰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通過電子商務賣茶葉,在淘寶商城開設了旗艦店,僅僅兩三年的時間,中閩弘泰已經成長為淘寶網茶葉類目的領先品牌。2010年中閩弘泰網店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2011年達到3000萬元,2012年5000萬元,2014年1億元,并先后被阿里巴巴集團評為2011年度農村網商特別獎、2012全球十佳網商。相比銷售額的變化,更大的變化在于,茶農擁有了交易的自主權。由于直接面對消費者,省去了中間環節,并且擁有自主品牌,因此中閩弘泰的利潤率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帶動了本村農民增收致富。【案例:中閩弘泰——茶山里飛出金鳳凰】【案例:杜千里——山村小學里的碩士教師】

杜千里出生在河南輝縣太行山區一個很貧困的農民家庭,家里弟兄四個,杜千里是老大。2008年,杜千里從鄭州大學工商管理學專業碩士畢業,沒有像絕大多數畢業生一樣去大城市工作,而是選擇回到了農村,在輝縣一個山村小學擔任教師,業余時間開始通過淘寶網銷售太行山土特產,開始了他的電子商務創業。

杜千里的生意越做越大,2010年初為了發貨方便,把網店搬到了輝縣縣城,當年銷售額突破100萬,2011年銷售額突破200萬,2011年9月他被被阿里巴巴評為全球百佳網商,同時還獲得了鄭州大學授予的“最佳創業獎”。如今在杜千里的帶領和影響下,輝縣網店如雨后春筍一般發展到幾百家,同時帶動了無數失業大學生和農民在山區創業。【案例:杜千里——山村小學里的碩士教師】三、農產品批發市場(一)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涵義農產品批發市場又稱中心集散市場,是“有形市場”的一種較高級的市場形式。它是指將來自各產地市場的農產品進一步集中起來,經過加工、儲藏與包裝,通過銷售商分散銷往全國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一般從農產品貿易的兩個發展層次上理解:一是指進行農產品批量集中交易的場所;二是指為農產品進行批量交易提供的一種服務組織。

三、農產品批發市場(一)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涵義(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類型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范化程度分為:中央批發市場,又稱國家級批發市場;地方批發市場,又稱區域性批發市場;自由批發市場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范圍大小可分為:綜合性批發市場;專業性批發市場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地域特點可分為:產地批發市場;中轉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時間可分為:常年性批發市場;季節性批發市場(二)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類型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范化程度分為(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商品集散功能價格形成功能信息中心功能調節供求功能綜合服務功能(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商品集散功能(四)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與完善

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1)從布局上看,批發市場盲目建設,缺乏整體統一布局和統籌規劃(2)從形式上看,重銷地市場,輕產地市場建設(3)從管理上看,市場管理落后,專業化程度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條塊分割嚴重(4)從網絡建設上看,信息傳遞滯后,網絡利用率低,對外輻射能力弱(四)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與完善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與完善繼續加強有形市場建設,統籌規劃,優化布局結構,構建完善的市場體系著力培育市場內有活力的經營主體,激活農產品批發市場

鼓勵交易方式的變革和創新,積極穩妥地推行拍賣制、銷售代理制、配送制和電子商務等,健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強化軟件建設,提高市場管理水平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提高市場交易效率

逐步完善市場監測體系,建立有權威的農產品供給、需求、市場價格變動的預測預報系統和信息發布制度

加強農產品市場的法制化建設

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與完善繼續加強有形市場建設,統籌規劃四、農產品期貨市場(一)現貨市場的價格風險與遠期合同交易的產生現貨市場的價格風險現貨市場與價格波動現貨市場的價格是滯后的現貨市場價格是不完全的價格波動與經營風險四、農產品期貨市場(一)現貨市場的價格風險與遠期合同交易的產遠期合同交易的產生遠期合同交易是供需雙方采取簽訂交易契約合同的形式,共同約定交割日期、交割地點、交易數量和交易價格,到期雙方按合同規定的價格結清貨款,交付貨物。

1570年,英國倫敦開設第一家交易所——英國皇家交易所

1730年,日本大阪也創辦了專門進行大米遠期合同交易的“米相場”。同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也建立了遠期合同交易糧谷交易市場,比利時的安特衛普也出現了咖啡遠期合同交易市場。1848年,美國建立了芝加哥谷物交易所交易所建立初期,主要也是進行遠期合同交易。

遠期合同交易的產生遠期合同交易是供需雙方采取簽訂交易契約合同(二)期貨交易的內涵與運行特征1、期貨交易的內涵期貨交易是指按照一定的條件和程序,由買賣雙方在交易所內預先簽訂產品買賣合同,而貨款的支付與貨物的交割則要在約定遠期進行的一種貿易形式,屬于信用交易范疇。由于期貨合約的買進和賣出是在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場內進行的,所以,人們也把期貨交易所稱做期貨市場。期貨市場是指期貨交易交換關系的總和。(二)期貨交易的內涵與運行特征1、期貨交易的內涵2、期貨交易的運行特征期貨交易是“買空賣空”的交易行為

期貨交易是一種委托性質的交易行為

期貨交易是以期貨合約自由轉讓為前提的交易行為(實物交割、平倉、清盤、結算)期貨交易是在交易所進行的交易行為

2、期貨交易的運行特征期貨交易是“買空賣空”的交易行為3、期貨市場的功能(1)規避風險功能規避風險,是指生產經營者通過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業務,有效的規避、轉移或分散現貨市場上價格波動的風險。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與現貨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期貨合約而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化帶來的損失。也就是說,套期保值是以規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

3、期貨市場的功能(1)規避風險功能第5章農產品市場課件(2)發現價格功能發現價格功能,是指在期貨市場通過公開、公正、高效、競爭的期貨交易運行機制形成具有真實性、預期性、連續性和權威性價格的過程。期貨市場形成的價格之所以為公眾所承認,是因為期貨市場是一個有組織的規范化的市場,期貨價格是在專門的期貨交易所內形成的。(2)發現價格功能發現價格功能,是指在期貨市場通過公開、公正期貨交易之所以具有發現價格的功能,主要是因為:

第一,期貨交易的參與者眾多,除了會員以外,還有他們所代表的眾多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投機者,這些成千上萬的買家和賣家聚集在一起進行競爭,可以代表供求雙方的力量,有助于真實價格的形成。第二,期貨交易中的交易人士大都熟悉某種商品行情,有豐富的經營知識和廣泛的信息渠道以及一套科學的分析、預測方法。這樣形成的期貨價格實際上反映了大多數人的預測,因而能夠比較接近地反映供求變動趨勢。第三,期貨交易的透明度高,競爭公開化、公平化,有助于形成公正的價格。期貨交易之所以具有發現價格的功能,主要是因為:第一,期貨交(3)風險投資功能這個功能主要是針對期貨投機者來說的。一般來講,期貨風險投資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投資者拿出一定數額的貨幣資金用于期貨交易這個項目,即買賣期貨合約;二是投資者參加期貨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取得以貨幣表示的經濟收益。期貨風險投資是一個含義廣泛的概念。只要特定的投資主體為了獲取經濟收益而用一定數額的貨幣買賣期貨合約,都屬期貨風險投資行為,而無論投資主體是為了獲取轉移風險的經濟收益,還是為了獲得超額利潤。(3)風險投資功能這個功能主要是針對期貨投機者來說的。(4)資源配置功能期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主要不是通過直接實物交割來體現,更重要的部分是通過啟用期貨市場杠桿的作用,間接調配商品物資在期貨市場體外流轉。根據同品種異地期貨市場的差價,結合運輸、損耗等因素,調整該商品乃至上游產品或原材料和下游產品或副產品的異地流動。

(4)資源配置功能期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主要不是通過直4、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作用調節市場供求,減緩價格波動能增強企業經營的計劃性,提高管理水平可節約社會勞動和資金占用能提高市場的交易效率有助于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調控有利于促進農產品市場向國際化發展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4、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作用調節市場供求,減緩價格波動5、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與完善1.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1)研究討論及初步發展階段(1988—1993年)

(2)清理整頓階段(1994—1996年)

(3)結構調整階段(1997—2000年)

(4)規范發展階段(2001年以來)2.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規范與完善(1)發展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必要性5、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與完善1.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

(2)發展與完善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主要措施首先,從外部環境看,主要有以下措施:①加快期貨市場的法規建設,重視期貨市場的國際化

②完善期貨市場監管體制

③堅決取締部分經紀公司的非法業務,促進持牌機構發展

④規范現貨市場

其次,從內部因素看,主要應當從以下方面做起:①盡快推出一批可供選擇又迫切需要的農產品期貨品種②推進交易所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增強國際競爭力③從行業建設角度改造期貨經紀公司④大力開拓和培育期貨市場的投資群體(2)發展與完善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主要措施復習思考題1.理解市場體系的涵義與基本功能、市場體系與構成。2.了解農產品集貿市場和零售市場的涵義與作用。3.農產品零售市場為什么會向超市、連鎖、配送方向發展?4.了解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內涵和劃分的主要類型。5.試分析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基本功能。6.為什么會產生農產品期貨交易?7.什么是農產品的期貨交易?它的運行有哪些特征?8.試分析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復習思考題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第五章農產品市場第一節農產品市場供給與需求第二節農產品市場體系第三節農產品批發市場第四節農產品期貨市場第五章農產品市場第一節農產品市場供給與需求第一節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給二、農產品需求三、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四、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彈性五、農產品供求均衡及彈性理論應用六、價格政策的應用第一節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給一、農產品供給(一)農產品供給的概念農產品供給是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一定時間、在一定價格條件下愿意并能夠出售的某種商品農產品的數量。農產品供給來自于生產,但其供給量并不等于生產量。農產品生產量中在市場上銷售的部分才構成農產品的供給量。一、農產品供給(一)農產品供給的概念形成有效供給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生產者有出售意愿生產者有供應能力農產品供給的形成兩個必備條件:第一,生產者有出售農產品欲望;第二,生產者具有供應能力。形成有效生產者生產者有供應能力農產品供給的形成兩個必備條件:(二)農產品供給函數Qs—農產品供給供給函數:假定其他影響因素不變,只考慮農產品供給與價格(P)的關系,則有:Qs=f(P)(二)農產品供給函數Qs—農產品供給農產品供給函數農產品供給函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Qs=f(P)Qp0sQ1Q2P1P2(三)農產品供給曲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Qs=f(P)Q1、農產品供給與其價格同向變化的原因(1)當農產品價格上升時,將帶來新的生產者,從而使生產和出售的農產品數量增加。(2)當農產品價格上升,可使原來的生產者增加生產量,提高農產品的供應量。1、農產品供給與其價格同向變化的原因(1)當農產品價格上升時(3)農產品供給規律的啟示農產品供給規律為農產品市場開發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理論指導,即:提高農產品價格,有利于增加農產品生產量和供給量,擴大農產品供給能力。因此,保持一個適當的農產品價格水平,對于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增加農產品供給,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是很重要的。(3)農產品供給規律的啟示農產品供給規律為農產品市1、土地是農產品生產不可替代的基本生產資料,同時是有限的稀缺資源,因此,在一定條件下,農產品供給總是有限的,因而價格的增產作用也是有限的。2、農產品生產周期比一般商品生產周期長。因此,即使某種農產品突然供給不足,也只能依賴于下一個周期解決。3、農產品供給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因而,農產品供給具有不穩定性和不可控性。4、農產品供給受政府調控程度較大。因為農產品關系到國計民生,所以,除了受自然因素、經濟因素影響外,還受政治和社會因素影響,即受政府調控影響大。(四)農產品供給的特殊性1、土地是農產品生產不可替代的基本生產資料,同時是有限的稀缺1、農產品自身價格及相關農產品的價格(1)競爭性農產品(替代品)的價格:競爭性農產品是指資源利用上相互競爭的農產品,在特定資源條件下,當其中一種價格不變時,另一種農產品的價格發生變化,就會使前一種農產品生產的供應量發生相反方向的變化。(2)連帶性農產品(互補品)的價格:連帶農產品即在生產一種農產品的同時,也生產另一種農產品。當兩種農產品中的一種價格發生變化時,就會使另一種農產品的供應量發生相同方向的變化。(五)供給變動及其影響因素1、農產品自身價格及相關農產品的價格(五)供給變動及其影響因2、農產品生產要素的價格當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時,就會使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從而在農產品市場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潤下降,供應量減少。當生產要素價格下降量,農產品生產成本下降,在農產品市場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潤上升,供應量增加。(控制農業生產要素價格上漲是增加農產品供給的重要措施之一)2、農產品生產要素的價格當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時,就會3、農業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農業資源從基礎條件上決定了農產品生產的可能性,資源條件的優劣也決定了農產品生產的多與少。農產品的增長可以通過勞動集約、土地集約和資金集約來實現,但勞動、土地和資金是有限的。在資源既定的情況下,若要繼續增加農產品供給,就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物品種的產出率。3、農業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農業資源從基礎條件上決定了4、農產品生產者數量一般而言,農業生產者的數量和農產品供給呈正方向的關系。農產品的生產結構影響農產品的供給結構,進而影響農產品的供給數量。4、農產品生產者數量一般而言,農業生產者的數量和農產品供給呈5、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是農業生產者生產的農產品多大程度上可以出售給消費者。農產品的商品化率越高,可以出售的農產品就越多,農產品消費市場的可供選擇的余地就越大,為市場提供的農產品總量就越多。5、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是農業生產者生產的農6、農產品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生產者對農產品未來價格預期是影響農產品供給的一個基本因素。就生產決策而言,如果預期未來的價格上升(下降),則增加(減少)生產,從而影響了供給量,就銷售決策而言,如果預期未來價格上升,則減少供給量(屯積);如果未來價格下跌,則拋售,增加供給。6、農產品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生產者對農產品未來價7、其他因素限制產量減免稅費和補貼政策(良種、農機)自然因素7、其他因素限制產量二、農產品需求(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二)農產品需求函數(三)農產品需求規律(四)需求變動及其影響因素二、農產品需求(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農產品需求指農產品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上愿意購買并且能夠購買的某種農產品的數量。農產品需求不等于需要,需要是一種主觀愿望,它不受購買能力的限制。有需要不等于有需求,因為需求要受到購買力的制約,需求是有購買能力做基礎且愿意實現的需要。(一)農產品需求的概念農產品需求指農產品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形成有效需求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消費者具有購買意愿消費者在現行價格條件具有支付能力農產品需求的兩個必備條件:第一,消費者具有購買欲望;第二,消費者在現行價格條件下具有支付能力。形成有效消費者具消費者在現行價農產品需求的兩個必備條件:第一(二)農產品需求函數農產品需求主要取決于消費者偏好、農產品及其相關產品的價格、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等多種因素,即農產品需求函數為:Qd=f(M,P1,P2,……Pn,S)Qd--需求量(二)農產品需求函數農產品需求主要取決于消費者偏好、農農產品需求函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Qd=f(P)P

QD農產品需求函數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函數為:D(三)農產品需求規律農產品需求規律(需求曲線向下傾斜的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農產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呈反方向變化,即農產品需求量隨其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其價格的下降而增加。(三)農產品需求規律農產品需求規律(需求曲線向下傾斜的規農產品需求規律前提: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其他條件發生了變化,需求規律就難以成立。農產品需求量農產品市場價格反方向變化農產品需求規律前提: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其他條件發生了變化,需求(四)影響農產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其他相關農產品的價格中間需求的變化人口的數量與結構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觀念消費者的文化習俗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政府的消費政策(四)影響農產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消費者的收入水平1、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愈高,消費者對一定價格下的某種商品的需求量就愈大;相反,收入愈低,需求量就愈小。

正常商品: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的商品

劣等物品: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需求的商品恩格爾定律:一國中人均收入越低,每個國民平均支出中購買食品支出比重越大,反之,其比重越小,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比重逐漸降低。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1、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愈高,消費者對一定價格下的某種商品的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費結構的變化對營養豐富的鮮活農產品的需求量的上升對低質量的農產品需求下降,而對優質農產品需求不斷上升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對補充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如需要越來越多的快餐和方便食品,需要不同深度和加工精度的農產品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更愿意購買經過整理和包裝、外觀整潔、攜帶方便、更容易儲藏的商品農產品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費結構的變化對營養豐富的鮮活農產品的需求2、相關農產品的價格替代品:即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羊肉與牛肉,一種的P與另一種的Q呈同方向變動互補品:即需要同時使用,互相補充配套,才能發生效用的商品咖啡與白糖,一種的P與另一種的Q呈反方向變動2、相關農產品的價格替代品:即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互補3、中間需求的變化農產品中間需求是指農業、工業,以及相關產業,將農產品用作生產資料的市場需求。用作飼料、食品、紡織、化工、商業等農產品將日益增加。3、中間需求的變化農產品中間需求是指農業、工業,以及相關產業4、人口數量和結構人口數量:正比人口結構城鄉人口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4、人口數量和結構人口數量:正比5、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觀念

例如,有的喜愛吃肉,而不喜歡奶制品或雞蛋;有的喜愛吃素菜,而不喜歡吃葷菜;有的喜愛吃瘦肉而不喜愛吃肥肉,等等。5、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觀念例如,有的喜愛吃肉,而不6、消費者的文化習俗

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它們也會影響產品的消費方式和對各種農產品需求的選擇。6、消費者的文化習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7、消費者對農產品未來價格的預期預期未來價格上升,將增加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預期未來價格下降,將減少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7、消費者對農產品未來價格的預期預期未來價格上升,將增加對這8、政府的消費政策如果政府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則人們會減少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如果政府實行農產品低價政策或補貼,則人們會增加對這種農產品的需求8、政府的消費政策如果政府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則人們會減少對這三、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形成(二)農產品供求均衡的變動三、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一)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形成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均衡價格即供給和需求相等時的價格。均衡價格下的交易量,即為均衡數量。qpsdeqpee0qpepephqsqd0需求缺口供給缺口pppqqqsddseie市場均衡:供求平衡超額供給:供大于求超額需求:供小于求(一)農產品供求均衡的形成均衡價格均衡價格即供給和需求相等時的價格。均衡價格下的交易量農產品供求平衡圖示Q供過于求供不應求P0P1P2Q0EPDDSSP1時,大量生產導致供大于求,產品滯銷,市場剩余P2時,生產無利可圖,減產,導致供小于求,市場短缺農產品供求平衡并非一直保持固定不變的,只要一個因素變化,就會引起供求雙方變化,打破原有的平衡,通過市場自我調控形成新的平衡。農產品供求平衡圖示Q供過于求供不應求P0P1P2Q0EP農產品供求平衡的形成農產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種價格條件下,市場上某種農產品的供給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這時的價格稱為均衡價格,其數量稱為均衡數量。農產品供求平衡的形成農產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種價格條件下,市場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這時該商品的需求價格與供給價格相等。均衡價格有時也被稱為市場出清價格。均衡價格只有在完全競爭的市場類型中才可能達到。完全競爭的市場類型滿足下列幾個條件:進入和退出市場容易,產品同質,大量的買賣雙方,每個市場參與者都掌握全部信息。按道理,大多數農產品市場應該屬于完全競爭的市場類型。在均衡價格下,市場出清,社會福利達到最大化。但是在現實社會中,這樣一個完全理想化的農產品現貨市場幾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均衡價格很難實現。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這時(二)農產品均衡的變動1、供給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當需求不變時,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呈反向關系。ees1pppqqq11d2e1e2e1e20s2(二)農產品均衡的變動1、供給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2、需求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eespppqqq11dd22e1e2e1e20當供給不變而需求變動時,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呈同向的關系。2、需求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eespppqqq11d1d2s1s2e1e2e3d3psp0q0供求曲線同方向同幅度移動,均衡價格不變。供求曲線反方向同幅度移動,均衡數量不變。3、供給和需求同時變化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d1d2s1s2e1e2e3d3psp0q0供求曲線同方向同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上升d1d2s1s2e2pp0q0p1q1qe1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上升d1d2s1s2e2pp0q0p1q1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下降d1d2s1s2e2pp0q0e1p1q1q供求增加,均衡價格下降d1d2s1s2e2pp0q0e1p1需求、供給、價格三者之間經常表現為一種規律性的運動,即當需求大于供給時,市場上的價格將上升;反之,當需求小于供給時,價格將下降。這一規律性的現象稱為供求規律。供求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反映和決定著市場經濟的運行。供求規律需求、供給、價格三者之間經常表現為一種規律性的運動,四、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彈性(一)農產品價格供給彈性1、農產品價格供給彈性的概念彈性就是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的反映程度。設自變量為X,因變量為Y,當X發生△X的變化,會引起Y發生△Y的變化。則Y對X的彈性可以表示為:四、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彈性(一)農產品價格供給彈性2、農產品供給的價格彈性供給(價格)彈性:供給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2、農產品供給的價格彈性供給(價格)彈性:(二)農產品供給彈性的性質1、農產品供給彈性一般為正值。供給量和價格成同向變動,供給變動量和價格變動量符號相同,供給彈性e>0。2、農產品供給彈性因農產品品種不同而異:農產品生產周期越長,其供給彈性減小;生產周期越短,其彈性越大。農產品供給彈性一般小于非農產品。(二)農產品供給彈性的性質1、農產品供給彈性一般為正值。供給(三)影響農產品供給彈性的因素1、農產品生產周期的長短若農產品的生產周期長,價格在生產周期內的變動不足以對農產品的供給量生產影響,因而供給彈性小。若農產品的生產周期短,在價格變動的影響周期內,生產者有足夠的時間調整生產規模,改變農產品的供給量,則供給彈性較大。生產周期長,彈性小。不能及時調整產量。生產周期短,彈性大。可及時調整產量。生產周期(三)影響農產品供給彈性的因素1、農產品生產周期的長短2、農產品生產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若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容易改變,則供給彈性大,反之,則小。一般來說,資金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農產品,其生產規模改變的難度較大,供給彈性小;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生產規模變動容易,供給彈性則大。容易改變,彈性大。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不易改變,彈性小。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農產品生產規模2、農產品生產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若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容3、隨著農產品產量的增加,

其成本增加的程度如果農產品產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則供給彈性大;反之,供給彈性小。一般來說,因為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的存在,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成本增加的較快,因此,與工業產品相比,農產品供給彈性較小。成本變化小=價格變化小,彈性大。供給曲線平坦。成本變化大=價格變化大,彈性小。供給曲線陡峭。生產成本3、隨著農產品產量的增加,

其成本增加的程度如果農產品(二)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1、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二)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1、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性質農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為負值,但在實際運用時,為了方便起見,一般都取其絕對值。需求彈性因不同的物品而異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性質農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為負值,但在實際例題某市場西紅柿的銷售情況如下,當西紅柿的價格為每斤1元時,需求量為100斤,當其價格下降為每斤0.8元時,則需求量增加到150斤。求西紅柿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例題某市場西紅柿的銷售情況如下,當西紅柿的價格為每斤1元1、影響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1)消費者對某種農產品的需求程度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強度大而穩定,需求彈性小,而且越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彈性越小。消費者對非生活必需品或奢侈品的需求強度小且不穩定,需求彈性大,即隨著價格的變化而增減的幅度大。1、影響農產品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1)消費者對某種農產品的需(2)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及替代程度如果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越多,其替代程度越大,則該種農產品的需求越富有彈性;若某種農產品有完全相近(即效用相同)的替代品,那么它的需求彈性是無限或完全的。如果某種農產品的替代品很少,甚至沒有,則它的需求就缺乏彈性。(2)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及替代程度如果某種農產品的替代產品(3)某種農產品本身用途的廣泛程度一般來說農產品的用途越廣泛,其需求彈性就越大,而某種農產品的用途越少,則其需求彈性也越小。(3)某種農產品本身用途的廣泛程度一般來說農產品的用途(4)農產品在消費者預算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如果某種農產品在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中所占比重小,消費者對此種農產品的價格變化反應不靈敏,則需求彈性小;反之,所占比重較大,則需求彈性大。(4)農產品在消費者預算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如果某種農產(5)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于低收入者來說,作為生活必需品的農產品需求彈性小,而一些作為奢侈品的農產品,如甲魚的需求彈性也小。對于高收入者來說,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已經飽和,即使價格下降也不會增加購買量,而價格上升,也有能力保持其消費量不會下降,因此需求彈性較小;而作為奢侈品的農產品,則需求彈性較大。(5)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于低收入者來說,作為生活必需品的農產(6)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或輕工業對某種農產品的依賴程度依賴程度大,其價格變動不會對此類農產品的消費量帶來很大影響,需求彈性小。依賴程度小,其價格變動會對此類農產品的消費量帶來很大影響,需求彈性大。(6)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或輕工業對某種農產品的依賴程度依五、農產品供求均衡及彈性理論應用(一)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總收益也可稱為總收入,指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出售一定量的農產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價格與銷售量的乘積。TR=P×Q

總收入不是利潤。由于農產品的需求彈性不同,價格變動引起銷售量的變動不同,從而總收益的變動也不同。五、農產品供求均衡及彈性理論應用(一)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1、需求富有彈性的農產品需求富有彈性的農產品價格與總收益成反方向變動,價格上升,總收益下降;價格下降,總收益上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