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_第1頁
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_第2頁
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_第3頁
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_第4頁
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塔濕法高效脫硫技術的新標桿——大唐馬頭電廠脫硫增效改造設計與研究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龍凈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何永勝單塔濕法高效脫硫技術的新標桿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一、前言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一、前言2014年9月12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能源局聯合印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要求東部十一省市煤電在役機組脫硫將執行35mg/Nm3標準,脫硫效率高于99%甚至99.5%。面對高效率的要求,目前業內通常認為必須采用串聯塔或者“塔+罐”的準串聯塔等技術路線,但該路線較復雜、占地大、投資高,增加運行費用和能耗。

一、前言2014年9月12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能源局聯合一、前言近一年多來,龍凈環保推出了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技術路線,即僅采用一個吸收塔實現大于99.3%,甚至高于99.5%的脫硫效率。該技術路線具有系統簡單、投資低、占地少、能耗低等明顯技術優勢,實現了“節能減排”而非“耗能減排”的環保理念。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已經過大量工程實踐驗證。現以大唐河北馬頭熱電9#300MW脫硫增效改造項目為案例,闡述設計技術方案。一、前言近一年多來,龍凈環保推出了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二、馬頭電廠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1項目概況

大唐馬頭熱電公司9#300MW亞臨界供熱機組于2010年建設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采用典型空塔噴淋技術。原脫硫煙氣系統采用增引合一方式,無GGH。

SO2吸收系統采用變徑噴淋空塔,D11.5/13.5m×H32.8m,漿池容積1611m3,設置4臺側進式攪拌器、2臺羅茨式氧化風機(流量9815Nm3/h,壓力90kPa)、設置4層噴淋層及4臺循環泵(流量5520m3/h)、兩級屋脊式除霧器(菱形布置)。此外與10#機組脫硫裝置共用制漿、脫水及工藝水等系統。由于原設計的出口SO2濃度為不超過200mg/Nm3,無法滿足現有環保標準的要求,因此馬頭電廠決定對原有的脫硫系統進行增容提效改造。

設計保證值: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設計燃煤硫分按2.0%考慮,對應脫硫入口SO2濃度4925mg/Nm3(標干,6%O2),要求脫硫效率≮99%。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1項目概況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2原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1)原系統塔內漿液無分區效果;(2)漿液循環總量不足,不滿足高效脫硫要求;(3)噴淋層與噴嘴選型配置不當;(4)無措施防止煙氣“短路”;(5)塔內流場不佳。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2原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按照新標準、新目標要求,在充分分析、計算與研究本項目存在問題基礎上,業主方決定采用龍凈環保專有的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對本工程進行脫硫增效改造,以保證高脫硫效率。主要改造方案如下:3.1系統主要設計參數(1)脫硫入口煙氣量1134640Nm3/h(標況,濕基,實際氧量);(2)脫硫入口煙氣溫度133℃;(3)脫硫入口SO2濃度4925mg/Nm3(標干,6%O2);(4)脫硫效率≥99%;(5)吸收區直徑11.5m,空塔流速為3.86m/s;(6)吸收塔漿池容積為2389m3,漿池直徑為13.5m,漿池正常液位高度為16.7m;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按照新標準、新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7)每塔設置5層噴淋層,共5臺循環泵,每臺循環泵流量為6850m3/h;(8)每塔設置2臺氧化風機,一運一備,每臺氧化風機流量為11550m3/h,壓頭87kPa;(9)機械除霧器采用兩級屋脊式除霧器+管式除霧器,保證出口液滴含量不大于50mg/Nm3(干基)。

3.2漿池設置分區調節器,實現單塔雙區結構吸收強酸性,氧化結晶弱酸性,吸收輸送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7)每塔設置5層噴淋層,共5臺循環高效塔雙區工作原理吸收劑消耗+SO2溶解pH:7-8→4.9-5.5低值區pH=4.9-5.5石膏排放射流漿液抽取高值區pH=5.1-6.3氧化空氣射流漿液注入吸收劑(pH=7-8)循環漿液抽取分區關鍵防止下部漿液向上返混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高效塔雙區工作原理吸收劑消耗+SO2溶解低值區pH=4.9-pH差值漿液酸堿性相差倍數pH差值漿液酸堿性相差倍數0.320.640.42.50.750.53.20.86.3根據pH值計算原理可知,較小的差值也代表漿液的酸堿性有明顯差別,如下表所示: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pH差值漿液酸堿性pH差值漿液酸堿性0.320.640.42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適合高含硫或高效率場合,效率可達99.3%以上漿池pH值分區,實現“單塔雙區”氧化區4.9~5.5-生成高純石膏吸收區5.1~6.3高效脫除SO2漿池小,停留時間可為3min無任何塔外循環吸收裝置配套專有射流攪拌系統,塔內無轉動攪拌設施吸收劑的利用率高、石膏純度最高脫硫系統運行阻力低,比塔+罐或串聯塔低150Pa~600Pa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適合高含硫或高效率場合,效率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優于單塔串聯塔或“塔+罐”系統

①全煙氣均采用高pH值漿液進行脫硫吸收

②所有石膏結晶均在同一塔低pH值區進行

③無需設置塔外罐(塔)及其配套設施,可節省電耗約230KW·h/h(1x300MW機組);

④無需設置塔外罐(塔),節約占地面積

1x300MW機組,可節約占地面積500m2以上;

⑤系統簡單,檢修方便,運行維護費用低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優于單塔串聯塔或“塔+罐”系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1.漿液循環總量吸收塔內SO2的去除率主要是由吸收塔內循環漿液量(L)同煙氣流量(G)的比值、漿液的pH值和原煙氣中SO2的濃度決定的。hSO2=(1-r-K).100(%)K=V*f1*.Lf2*Gact-f3.*pHf4.*CSO2-f5式中可以看出,由于正常運行中V、G、pH和CSO2均為常量,因此漿液循環量是影響脫硫效率的最重要參數,是實現高脫硫效率的基礎。

本工程需達到99%的高效脫硫,經循環量計算后,共需設置5層噴淋層,循環總量達到34250m3/h,系統安全余量在60%左右,明顯高于常規40%的水平,這是高脫硫效率的直接保證與前提。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1.漿液循環總量2.漿液噴淋層區強化措施(1)噴淋層層數采用5層,每層噴淋覆蓋率>250%,通過多層覆蓋效果,保證煙氣在塔內橫截面上得到充分的洗滌。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2.漿液噴淋層區強化措施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2)降低噴嘴流量,增加噴嘴密度,提高覆蓋率(3)提高噴嘴背壓,降低漿液噴淋粒徑(4)噴嘴布置疏密有致(5)噴嘴型式的選取流量:75m3/h降至67.15m3/h覆蓋率提升11.7%空心錐實心錐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2)降低噴嘴流量,增加噴嘴密度,提高覆蓋率流量:75m3/3.提效環為防止煙氣在塔壁處“短路”而降低脫硫效率,噴淋層之間設置提效環,在塔壁處阻擋短路煙氣,使其向中心區域流動。可有效防止脫硫效率無謂降低。提效環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提效環立面布置噴淋層上方提效環噴淋層下方提效環3.提效環提效環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提效環立面布置噴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4.煙氣空塔流速

在吸收塔的設計中,吸收塔直徑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參數,將直接影響煙氣在吸收塔內的流速,即空塔流速。在其他條件如煙氣量、煙氣溫度、和煙氣成分和吸收塔內噴淋層布置均不變的條件下,煙氣中的SO2吸收時間與空塔流速成反比,即吸收塔直徑越大,空塔流速越低,SO2吸收時間越長,脫硫效果越好,但吸收塔直徑的增加會直接導致造價升高、占地加大,此外機械除霧器廠家要求的空塔流速也有一定范圍,不宜過低。

本工程是在原有吸收塔的基礎上,進行利舊改造,經計算空塔流速為3.86m/s,基本滿足高效脫硫的流速要求。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4.煙氣空塔流速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5.塔內流場分布

塔內流場均勻性指標由速度離散偏差Cv值來表示,常規Cv值達到0.3即可接受,但高效脫硫時,應使得塔內流場Cv值為≯0.2。本工程流場均布采取如下措施:5.1調整噴淋層數量,新增一層噴淋層,利用多層噴淋層覆蓋,保證流場均布;5.2優化噴淋層噴嘴布置,根據流場分析情況,采用非像性均布來布置噴嘴;5.3增加吸收區高度2m,提高漿液煙氣接觸時間;5.4除霧器前增加1.5m直段長度,提高除霧器前流場均布性;5.5設置防止煙氣短路的提效環。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5.塔內流場分布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6除霧器與氧化風機的改造6.1原有兩級屋脊式除霧器拆除;6.2吸收塔抬高1.5m,重新安裝兩級屋脊式+一級管式除霧器,保證脫硫塔出口煙氣液滴含量不大于50mg/Nm3。6.3原有氧化風機無法滿足脫硫增效改造的需要,為提升能力并節能降噪,龍凈環保改用2臺大流量離心式氧化風機。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6除霧器與氧化風機的改造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

本項目是采用龍凈環保專有的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的最新投運的項目之一,改造前后吸收塔外形圖如圖所示。改造后的馬頭電廠脫硫裝置表現出優異的脫硫性能,該項目投運以來僅需投運3臺循環泵,在接近設計值的條件下,脫硫效率就可穩定達到99.3%以上至99.83%,在同類濕法脫硫項目中處于明顯的領先水平,成為單塔濕法高效脫硫的新標桿和重大突破。

由于循環泵投運數量的降低,因此馬頭項目不僅滿足排放要求,還明顯降低設計能耗,實現了真正意義的“節能環保”!馬頭項目環保測試期間的實際運行參數截屏如下,由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的系統性能測試及報告將在十二月中旬最終完成并提交。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本項目是采用龍凈環保專有的大唐河北馬頭電廠9#機組脫硫改造項目業主:大唐馬頭熱電分公司機組:1×300MW煙氣量:1134640Nm3/h(標濕實際氧)入口SO2濃度:4925mg/Nm3(標干6%O2)設計脫硫效率:99%出口SO2濃度:≤50mg/Nm3(標干6%O2)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SO2入口4556.4mg/Nm3

,出口10.46mg/Nm3,脫硫效率99.78%(三臺循環泵)單塔雙區技術最新應用案例同類濕法脫硫項目中處于明顯的領先水平大唐河北馬頭電廠9#機組脫硫改造項目業主:大唐馬頭熱電分公司大唐河北馬頭電廠9#機組脫硫改造項目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SO2入口5020mg/Nm3

,出口12.1mg/Nm3,脫硫效率99.76%(BMCR工況)大唐河北馬頭電廠9#機組脫硫改造項目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S六、其他單塔雙區高效脫硫項目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六、其他單塔雙區高效脫硫項目

序號項目名稱設計入口SO2濃度mg/Nm3設計脫硫效率%實際入口SO2濃度mg/Nm3實際出口SO2濃度mg/Nm3實際脫硫效率%備注1張家港沙洲電廠(2x630MW)285098.324531699.3循環泵設計5臺,運行4臺;2大唐清苑電廠(2x300MW)632698.4246282799.4循環泵設計5臺,運行4臺;3河北沙河電廠(2x600MW)5306953697.450.598.6循環泵設計5臺,運行3臺4華電可門電廠一期(1x600MW)241598.627003298.82目前,該“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已在沙洲、清苑、可門等20多個項目上得到成功應用。六、其他單塔雙區高效脫硫項目序號項目名稱七、結論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七、結論通過馬頭電廠脫硫改造等高效脫硫實踐證明:采用龍凈環保專有的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運行穩定,技術成熟可靠,經濟性能好,完全可以實現99.3%以上的高脫硫效率。

根據實際項目的驗證,即使在入口SO2濃度為5000mg/Nm3的情況下,采用“單塔雙區”技術,出口SO2濃度可穩定在35mg/Nm3以下。七、結論通過馬頭電廠脫硫改造等高效脫硫實踐證明:最后,祝各位: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謝謝!單塔濕法高效脫硫技術的新標桿——大唐馬頭電廠脫硫增效改造設計與研究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龍凈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何永勝單塔濕法高效脫硫技術的新標桿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一、前言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一、前言2014年9月12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能源局聯合印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要求東部十一省市煤電在役機組脫硫將執行35mg/Nm3標準,脫硫效率高于99%甚至99.5%。面對高效率的要求,目前業內通常認為必須采用串聯塔或者“塔+罐”的準串聯塔等技術路線,但該路線較復雜、占地大、投資高,增加運行費用和能耗。

一、前言2014年9月12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能源局聯合一、前言近一年多來,龍凈環保推出了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技術路線,即僅采用一個吸收塔實現大于99.3%,甚至高于99.5%的脫硫效率。該技術路線具有系統簡單、投資低、占地少、能耗低等明顯技術優勢,實現了“節能減排”而非“耗能減排”的環保理念。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已經過大量工程實踐驗證。現以大唐河北馬頭熱電9#300MW脫硫增效改造項目為案例,闡述設計技術方案。一、前言近一年多來,龍凈環保推出了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二、馬頭電廠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1項目概況

大唐馬頭熱電公司9#300MW亞臨界供熱機組于2010年建設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采用典型空塔噴淋技術。原脫硫煙氣系統采用增引合一方式,無GGH。

SO2吸收系統采用變徑噴淋空塔,D11.5/13.5m×H32.8m,漿池容積1611m3,設置4臺側進式攪拌器、2臺羅茨式氧化風機(流量9815Nm3/h,壓力90kPa)、設置4層噴淋層及4臺循環泵(流量5520m3/h)、兩級屋脊式除霧器(菱形布置)。此外與10#機組脫硫裝置共用制漿、脫水及工藝水等系統。由于原設計的出口SO2濃度為不超過200mg/Nm3,無法滿足現有環保標準的要求,因此馬頭電廠決定對原有的脫硫系統進行增容提效改造。

設計保證值: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設計燃煤硫分按2.0%考慮,對應脫硫入口SO2濃度4925mg/Nm3(標干,6%O2),要求脫硫效率≮99%。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1項目概況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2原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1)原系統塔內漿液無分區效果;(2)漿液循環總量不足,不滿足高效脫硫要求;(3)噴淋層與噴嘴選型配置不當;(4)無措施防止煙氣“短路”;(5)塔內流場不佳。二、項目情況與存在的問題分析2.2原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按照新標準、新目標要求,在充分分析、計算與研究本項目存在問題基礎上,業主方決定采用龍凈環保專有的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對本工程進行脫硫增效改造,以保證高脫硫效率。主要改造方案如下:3.1系統主要設計參數(1)脫硫入口煙氣量1134640Nm3/h(標況,濕基,實際氧量);(2)脫硫入口煙氣溫度133℃;(3)脫硫入口SO2濃度4925mg/Nm3(標干,6%O2);(4)脫硫效率≥99%;(5)吸收區直徑11.5m,空塔流速為3.86m/s;(6)吸收塔漿池容積為2389m3,漿池直徑為13.5m,漿池正常液位高度為16.7m;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按照新標準、新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7)每塔設置5層噴淋層,共5臺循環泵,每臺循環泵流量為6850m3/h;(8)每塔設置2臺氧化風機,一運一備,每臺氧化風機流量為11550m3/h,壓頭87kPa;(9)機械除霧器采用兩級屋脊式除霧器+管式除霧器,保證出口液滴含量不大于50mg/Nm3(干基)。

3.2漿池設置分區調節器,實現單塔雙區結構吸收強酸性,氧化結晶弱酸性,吸收輸送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7)每塔設置5層噴淋層,共5臺循環高效塔雙區工作原理吸收劑消耗+SO2溶解pH:7-8→4.9-5.5低值區pH=4.9-5.5石膏排放射流漿液抽取高值區pH=5.1-6.3氧化空氣射流漿液注入吸收劑(pH=7-8)循環漿液抽取分區關鍵防止下部漿液向上返混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高效塔雙區工作原理吸收劑消耗+SO2溶解低值區pH=4.9-pH差值漿液酸堿性相差倍數pH差值漿液酸堿性相差倍數0.320.640.42.50.750.53.20.86.3根據pH值計算原理可知,較小的差值也代表漿液的酸堿性有明顯差別,如下表所示: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pH差值漿液酸堿性pH差值漿液酸堿性0.320.640.42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適合高含硫或高效率場合,效率可達99.3%以上漿池pH值分區,實現“單塔雙區”氧化區4.9~5.5-生成高純石膏吸收區5.1~6.3高效脫除SO2漿池小,停留時間可為3min無任何塔外循環吸收裝置配套專有射流攪拌系統,塔內無轉動攪拌設施吸收劑的利用率高、石膏純度最高脫硫系統運行阻力低,比塔+罐或串聯塔低150Pa~600Pa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適合高含硫或高效率場合,效率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優于單塔串聯塔或“塔+罐”系統

①全煙氣均采用高pH值漿液進行脫硫吸收

②所有石膏結晶均在同一塔低pH值區進行

③無需設置塔外罐(塔)及其配套設施,可節省電耗約230KW·h/h(1x300MW機組);

④無需設置塔外罐(塔),節約占地面積

1x300MW機組,可節約占地面積500m2以上;

⑤系統簡單,檢修方便,運行維護費用低三、項目增效改造技術方案龍凈“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特點優于單塔串聯塔或“塔+罐”系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1.漿液循環總量吸收塔內SO2的去除率主要是由吸收塔內循環漿液量(L)同煙氣流量(G)的比值、漿液的pH值和原煙氣中SO2的濃度決定的。hSO2=(1-r-K).100(%)K=V*f1*.Lf2*Gact-f3.*pHf4.*CSO2-f5式中可以看出,由于正常運行中V、G、pH和CSO2均為常量,因此漿液循環量是影響脫硫效率的最重要參數,是實現高脫硫效率的基礎。

本工程需達到99%的高效脫硫,經循環量計算后,共需設置5層噴淋層,循環總量達到34250m3/h,系統安全余量在60%左右,明顯高于常規40%的水平,這是高脫硫效率的直接保證與前提。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1.漿液循環總量2.漿液噴淋層區強化措施(1)噴淋層層數采用5層,每層噴淋覆蓋率>250%,通過多層覆蓋效果,保證煙氣在塔內橫截面上得到充分的洗滌。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2.漿液噴淋層區強化措施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2)降低噴嘴流量,增加噴嘴密度,提高覆蓋率(3)提高噴嘴背壓,降低漿液噴淋粒徑(4)噴嘴布置疏密有致(5)噴嘴型式的選取流量:75m3/h降至67.15m3/h覆蓋率提升11.7%空心錐實心錐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2)降低噴嘴流量,增加噴嘴密度,提高覆蓋率流量:75m3/3.提效環為防止煙氣在塔壁處“短路”而降低脫硫效率,噴淋層之間設置提效環,在塔壁處阻擋短路煙氣,使其向中心區域流動。可有效防止脫硫效率無謂降低。提效環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提效環立面布置噴淋層上方提效環噴淋層下方提效環3.提效環提效環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提效環立面布置噴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4.煙氣空塔流速

在吸收塔的設計中,吸收塔直徑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參數,將直接影響煙氣在吸收塔內的流速,即空塔流速。在其他條件如煙氣量、煙氣溫度、和煙氣成分和吸收塔內噴淋層布置均不變的條件下,煙氣中的SO2吸收時間與空塔流速成反比,即吸收塔直徑越大,空塔流速越低,SO2吸收時間越長,脫硫效果越好,但吸收塔直徑的增加會直接導致造價升高、占地加大,此外機械除霧器廠家要求的空塔流速也有一定范圍,不宜過低。

本工程是在原有吸收塔的基礎上,進行利舊改造,經計算空塔流速為3.86m/s,基本滿足高效脫硫的流速要求。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4.煙氣空塔流速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5.塔內流場分布

塔內流場均勻性指標由速度離散偏差Cv值來表示,常規Cv值達到0.3即可接受,但高效脫硫時,應使得塔內流場Cv值為≯0.2。本工程流場均布采取如下措施:5.1調整噴淋層數量,新增一層噴淋層,利用多層噴淋層覆蓋,保證流場均布;5.2優化噴淋層噴嘴布置,根據流場分析情況,采用非像性均布來布置噴嘴;5.3增加吸收區高度2m,提高漿液煙氣接觸時間;5.4除霧器前增加1.5m直段長度,提高除霧器前流場均布性;5.5設置防止煙氣短路的提效環。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5.塔內流場分布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6除霧器與氧化風機的改造6.1原有兩級屋脊式除霧器拆除;6.2吸收塔抬高1.5m,重新安裝兩級屋脊式+一級管式除霧器,保證脫硫塔出口煙氣液滴含量不大于50mg/Nm3。6.3原有氧化風機無法滿足脫硫增效改造的需要,為提升能力并節能降噪,龍凈環保改用2臺大流量離心式氧化風機。四、高效脫硫其他六大保證措施6除霧器與氧化風機的改造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單塔雙區高效脫硫技術課件五、項目運行后情況簡述

本項目是采用龍凈環保專有的以“單塔雙區”為核心技術的高效脫硫除塵系統的最新投運的項目之一,改造前后吸收塔外形圖如圖所示。改造后的馬頭電廠脫硫裝置表現出優異的脫硫性能,該項目投運以來僅需投運3臺循環泵,在接近設計值的條件下,脫硫效率就可穩定達到99.3%以上至99.83%,在同類濕法脫硫項目中處于明顯的領先水平,成為單塔濕法高效脫硫的新標桿和重大突破。

由于循環泵投運數量的降低,因此馬頭項目不僅滿足排放要求,還明顯降低設計能耗,實現了真正意義的“節能環保”!馬頭項目環保測試期間的實際運行參數截屏如下,由西安熱工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