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3、4章課件_第1頁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3、4章課件_第2頁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3、4章課件_第3頁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3、4章課件_第4頁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3、4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2版)主編韓春明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2版)主編韓春明第3章工業產品的形態設計3.1概述

3.1概述

3.2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構成原理及構成心理

3.3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和方法第3章工業產品的形態設計3.1概述

3.1概述

3.23.1概述3.1.1形態的基本概念

3.1.1形態的基本概念

3.1.2形態的分類

3.1.3形態的基本要素3.1概述3.1.1形態的基本概念

3.1.1形態的基3.1.1形態的基本概念世上萬物皆有形。人們認識一種物質,通常是從視覺上(或觸覺上)對其形態的直觀體驗開始的。用簡單的術語來表述,形態是由一種物質或結構所呈現出來的視覺特征。由于物質種類間的差異,或是同質異構,因而表現出的形態也有所差別。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開始以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態為范本,進行有意識的模仿創造。為了生存需求,人們逐漸突破受單純模仿自然形態思維的束縛,進而演變、創造了一些自然界中原本并不存在的人為形態為己所用。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人們便借助一定的材料和技術去創造兼備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物品。然而,功能并非形態設計中的首要條件或唯一出發點,且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人類的需求多樣化,人類對產品形態的表現遠不僅僅局限于對其功能的描述,還要賦予其情感和意志的表達,并具有某種審美意義。3.1.1形態的基本概念世上萬物皆有形。人們認識一種物質,3.1.2形態的分類圖3-1貝殼3.1.2形態的分類圖3-1貝殼3.1.2形態的分類圖3-2山脈3.1.2形態的分類圖3-2山脈3.1.2形態的分類圖3-3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3.1.2形態的分類圖3-3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3.1.2形態的分類(1)幾何抽象形:它是一種純粹的、理性的、以幾何線為主的形,如圓形、矩形、三角形、梯形……此類形態給人以理性、邏輯感覺,但同時也易使人產生冷漠、生硬的心理感受(見圖3-4)。

(2)有機抽象形:它是介于自然形和抽象形之間的一種形。

(3)偶然抽象形:該類形態是由某種偶然因素而形成的一種并非完全能由人主觀控制的形態。3.1.2形態的分類(1)幾何抽象形:它是一種純粹的、理性3.1.2形態的分類圖3-4幾何抽象形圖3.1.2形態的分類圖3-4幾何抽象形圖3.1.2形態的分類圖3-5有機抽象形3.1.2形態的分類圖3-5有機抽象形3.1.2形態的分類圖3-6偶然抽象形3.1.2形態的分類圖3-6偶然抽象形3.1.3形態的基本要素1.概念的要素概念的要素是指在客觀現實中并不存在的,由感知而得到的抽象性要素,具體而言是“點、線、面、體”。

(1)點

(2)線

(3)面

(4)體

2.視覺的要素要想使概念的要素可視化,則須通過形狀、數量、色彩和肌理加以體現,而形狀、數量、色彩和肌理就是視覺的要素。

(1)形狀:是指曲直性、開閉性、凹凸性、貫通性等。

(2)色彩:是指色相、明度、純度這三要素。

(3)數量:是指個數、根數、點的大小、多少、線的長短和粗細、面的廣度、體的量感等,任何形態也都有大小、多少、數量之感。3.1.3形態的基本要素1.概念的要素概念的要素是指在客3.1.3形態的基本要素(4)肌理:是指材料質地的組織構造給人的一種主觀感受。

3.關系的要素

(1)方位:形態與形態的方向與相互位置,是垂直、水平、傾斜還是相互分離、交疊等。3.1.3形態的基本要素(4)肌理:是指材料質地的組織構造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7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7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8非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8非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9作用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9作用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0非作用性骨骼(2)骨骼:骨骼是構成中最主要部分之一,也是影響構成變化的最大因素。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0非作用性骨骼(2)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1電動輪

椅“Artion—storm”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1電動輪

椅“Artio3.1.3形態的基本要素(3)光線:有光的存在使人的視覺感知到各種各樣的形態,但相同的形態因光照角度和光色不同,則給人的視覺感受也不同。

4.實用的要素實用的要素是指設計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3.1.3形態的基本要素(3)光線:有光的存在使人的視覺感3.2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構成原理及構成心理3.2.1構成

3.2.2平面構成

3.2.3立體構成

3.2.4形態的視錯覺3.2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構成原理及構成心理3.2.1構成

3.2.1構成現代造型基礎是以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空間構成、構成心理為基本內容。它的形成來源于德國包豪斯的教學體系。構成是研究物質世界形態要素及其組合規律的科學。它不以客觀物像為模特進行寫生,而是從造型要素入手,把客觀物像分解為點、線、面、體、空間,然后按照一定的秩序重新組合,構成一新的形態。構成與設計是有區別的。3.2.1構成現代造型基礎是以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3.2.2平面構成1.點的構成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

1)單獨的一個點具有吸引視覺注意力的功能。

2)當兩點并存于同一畫面時,人在視覺心理上會自動在其間生成心理連線。

3)多點連續排列可產生虛線和虛面。

4)多點按一定大小排列可產生方向感、節奏感和韻律感。

5)點在畫面中位置不同,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見圖3-12)。

2.線的構成在幾何學中線是點移動的軌跡,有長度、位置而無寬度。3.2.2平面構成1.點的構成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

1)3.2.2平面構成圖3-12點的構成3.2.2平面構成圖3-12點的構成3.2.2平面構成3.面的構成幾何形的面有單純、明快、簡潔、理性、秩序感強,但易流于機械、冷漠。

4.基本形的構成一個點、一條線、一塊面都可以成為基本形元素,基本形的構成應簡練一些,以免由于構成形式本身的豐富多樣從而使畫面過于復雜而煩瑣。

(1)單形:平面構成中將出現的一個完整的單獨形象稱為單形。3.2.2平面構成3.面的構成幾何形的面有單純、明快、簡3.2.2平面構成圖3-13形的位置關系(2)正形與負形:在平面構成中形象占據畫面空間,這時習慣把形象稱為“圖”,而將周圍的空間稱為“底”。

(3)群化:群化是基本重復構成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像一般重復構成那樣四面連續發展,而且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3.2.2平面構成圖3-13形的位置關系(2)正形與負形3.2.2平面構成圖3-14圖底反轉3.2.2平面構成圖3-14圖底反轉3.2.2平面構成圖3-15形的群化3.2.2平面構成圖3-15形的群化3.2.3立體構成1.線材立體構成

(1)概述:線材是指在長度上給人以線狀視覺效果的材料,有軟硬之分。

(2)軟質線材構成:軟質線材本身不具備一定的結構硬度,故需借助一定的硬質框架方可構成空間立體。3.2.3立體構成1.線材立體構成

(1)概述:線材是指在3.2.3立體構成圖3-16軟性線材構成(3)硬質線材構成:硬質線材包括木條、金屬條、塑料棒、玻璃棒、紙捻、竹條等。3.2.3立體構成圖3-16軟性線材構成(3)硬質線材構3.2.3立體構成圖3-17多回轉體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17多回轉體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18桁架結構3.2.3立體構成圖3-18桁架結構3.2.3立體構成2.面材立體構成(1)概述:面材是指具有一定厚度和長寬度的板狀材料,可以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紙張,也可以是木板、金屬板、膠合板、塑料板、有機玻璃、玻璃、泡沫等材料。3.2.3立體構成2.面材立體構成3.2.3立體構成圖3-19面材折屈3.2.3立體構成圖3-19面材折屈3.2.3立體構成(2)面材折屈(見圖3-19):大家都知道,一張白紙不具備一定的承載強度,但進行幾道折屈后便可承重。

(3)面材分割:面材分割方法很多,可將面材挖洞、均分或按比例分割,也可將面材作一局部分割而不剝離整體。

(4)面材組合(見圖3-20):通過折屈、彎曲、壓屈、切割等方式加工處理后的面材,要想進一步組合,就需運用一定的組合方法。3.2.3立體構成(2)面材折屈(見圖3-19):大家都知3.2.3立體構成圖3-20面材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20面材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21膠粘法3.2.3立體構成圖3-21膠粘法3.2.3立體構成圖3-22插接法3.2.3立體構成圖3-22插接法3.2.3立體構成(5)柱式結構:它是由板式面材折屈加工而成,柱的上、下底面可封閉也可不封閉。

(6)多面體結構:多面體的面材構成是指由面材折屈組合構成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等,進而由這些基本形體再進一步集聚構成或切割變化,組成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空間立體造型。

(7)組合結構:它是按照一定的設計意圖將多個面材單體重新穿插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整體。

3.塊材立體構成塊材是指具有長度、寬度、厚度三維空間的立體量塊實體。

3.2.3立體構成(5)柱式結構:它是由板式面材折屈加工而3.2.3立體構成(1)變形:其手法主要是使冷漠的幾何形體向有機形體轉化,從而更具有人情味。

(2)分割:塊材分割其實是一種減法構造,主要是指對基本形體利用分割、切削等手法所創造出新的形體。(3)組合:將簡單的形體組合成復雜形體,這種組合可分為接觸式和分離式組合。3.2.3立體構成(1)變形:其手法主要是使冷漠的幾何形體3.2.3立體構成圖3-23幾何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3幾何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4自由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4自由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5貼加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25貼加組合3.2.4形態的視錯覺1.色感對比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白底上的黑點感覺比黑底上的白點要小,這是因明度高的色點在視覺上醒目而有擴張感。

2.周圍形態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被大形包圍的感覺比被小形包圍的小,這是由于在大小對比中處于優勢的點更易吸引注意力的緣故。

3.位置關系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上方的點較下方的點大,這是因人的視知覺習慣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而先看到的形態(點)較易吸引注意力的緣故。3.2.4形態的視錯覺1.色感對比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3.2.4形態的視錯覺圖3-26錯覺圖1)在設計中避免錯視帶來的誤導。

2)利用錯視進行有一定趣味性的設計。3.2.4形態的視錯覺圖3-26錯覺圖1)在設計中避免錯3.3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和方法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

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

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3.3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和方法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1.形態形態是營造主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通過產品的尺度、形狀、比例及層次關系對心理體驗的影響,讓用戶產生擁有感、成就感、親切感。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1.形態形態是營造主題的一個重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7刀的把柄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7刀的把柄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8坐椅設計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8坐椅設計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2.色彩色彩也是奠定產品整體形態感受與風格特點的一個重要層面。

3.材質人對材質的知覺心理過程是不可否認的,而質感本身又是一種藝術形式。

4.結構產品中各種材料的相互連接和作用方式稱為結構。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2.色彩色彩也是奠定產品整體形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9功能相近但結構不同的泡茶器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9功能相近但結構不同的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1.實用機能“機能”特指一件產品為達到某種目的所應具備的條件,如所需的形態和結構等。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1.實用機能“機能”特指一件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0奧拉座椅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0奧拉座椅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2.生產性和經濟性產品的創造作為一種造物活動,必然要通過工藝材料、運用工藝技巧,制成具有功能目的的各種實物。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2.生產性和經濟性產品的創造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1形態各異的茶壺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1形態各異的茶壺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2現代工具箱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2現代工具箱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3吸塵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3吸塵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3.美感機能人類除了生活在一個理性的、合乎邏輯的世界中外,同時也生活在感性中。

(1)材質:產品造型與材質的選擇密不可分。

(2)裝飾與色彩:現代的流行趨勢是造型力求簡潔,避免煩瑣裝飾。

(3)制造技術:優良的材質、完美的造型設計,都須通過精良的制造技術來體現出其美的價值。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3.美感機能人類除了生活在一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4.獨創性談到設計上的“獨創”、“創新”,很容易讓人理解成全新的造型、全新的裝飾,但這并非“獨創”的全部含義,它還包括創新的材料應用方式、創新的手法、創新的觀念等,而獨創設計的核心就是創造新的生活方式。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4.獨創性談到設計上的“獨創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4三角形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4三角形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5三角電子文具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5三角電子文具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6簡潔的造型1.簡潔化簡潔化的形態是,構成要素少、結構簡單、形象明確、肯定。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6簡潔的造型1.簡潔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結構重組結構重組是將組成產品的主要形體單元的相互排列和組合形式作為形態設計的變量,從而產生多種設計方案,以供優化選擇最佳形態。

(1)功能的改善和增加:即產品應更適于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用更方便、更經久耐用。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結構重組結構重組是將組成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7結構重組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7結構重組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性能的提高:即產品應更安全可靠,利于維修和保養,并節約能源和不污染環境。

(3)成本費用的降低:即在產品生產制造、材料選擇,以及整個流通領域中的包裝、運輸、銷售等方面須著眼于降低費用。

3.模塊化設計模塊化設計就是將產品的某些要素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統,并將子系統作為通用性的模塊與其他產品要素進行多種組合,產生新的具有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產品,如圖3-38所示。

1)有利于通過模塊的更新而使產品快速更新換代。

2)采用模塊化設計,利于產品設計的快速、高效及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有效地縮短生產周期。

3)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實現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經營目的。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性能的提高:即產品應更安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8模塊化設計1)結合面在組合當中的可靠性、精確性和良好的置換性。

2)模塊結構與外形的適應性。

3)產品在市場、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可行性。

1.形態的基本要素和產品形態設計的基本要素分別是什么?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8模塊化設計1)結合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點、線、面、體各自都有哪些視覺語言特征?

3.在立體構成中面材的構成方法有哪些?試選擇其中的任意兩種方法設計制作兩件立體構成作品。

4.塊體組合的方法有哪些?試用塊體組合的方法設計制作兩件立體構成作品。

5.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是什么?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是什么?

6.運用模塊化設計方法設計一套家具。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點、線、面、體各自都有哪些第4章工業產品的色彩設計4.1設計色彩基礎

4.2色彩構成基礎

4.3工業產品色彩設計第4章工業產品的色彩設計4.1設計色彩基礎

4.2色彩4.1設計色彩基礎4.1.1色彩的含義

4.1.2色彩的象征性

4.1.3色彩的基本屬性4.1設計色彩基礎4.1.1色彩的含義

4.1.2色彩4.1.1色彩的含義圖4-1光的色散試驗4.1.1色彩的含義圖4-1光的色散試驗4.1.1色彩的含義1.色彩的物理性關于色彩的由來,公元前四世紀左右,古希臘哲學家恩培托克奈斯認為,每個物體都能連續不斷地放射出許多微粒,人眼看到微粒就感覺到色彩和物體的存在。

2.物體對光的反射牛頓認為每一種物體都有對光的反射性能,對某種色光反射的多,就形成某種物體色。

(1)平行反射:又稱鏡面反射,就是將投照來的光線原樣、規則、平行的反射出去。4.1.1色彩的含義1.色彩的物理性關于色彩的由來,公元4.1.1色彩的含義圖4-2反射與漫反射(2)擴散反射:當投照來的光線被物體部分的選擇吸收,并不規則的反射出去,即擴散反射。4.1.1色彩的含義圖4-2反射與漫反射(2)擴散反射:4.1.1色彩的含義圖4-3人眼的結構3.眼睛與色彩光是發生的原因,色是感覺的結果,色彩產生的第三個條件是人的眼睛。4.1.1色彩的含義圖4-3人眼的結構3.眼睛與色彩光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4色彩所引起的動感聯想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4色彩所引起的動感聯想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5康定斯基、伊頓認定的色與形的關聯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5康定斯基、伊頓認定的色與形4.1.2色彩的象征性1.紅色其特征是純度高、注目性高、刺激作用大,被稱為“火與血”的色彩,能增高血壓加速血液循環,對于人的心理能夠產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2.橙色既有紅色的熱情,也有黃色的光明、活潑的性格,視認性和注目性也很高,是人們普遍喜愛的顏色。

3.黃色這是最為明亮的色彩,給人以光明、迅速、活潑、輕快的感覺,明視度和注目性高,比較溫和。

4.黃綠色這象征著幼芽、新鮮、春天、清香、純真、無邪、活力、含蓄、生命,無知、不成熟等。

5.綠色綠色的明視度和刺激性都不大,給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都極為溫和,因此,喜愛綠色的人很多。

6.藍綠色藍綠色給人的心理感覺與綠色差不多,比綠色顯得更冷靜、涼濕。4.1.2色彩的象征性1.紅色其特征是純度高、注目性高、4.1.2色彩的象征性7.藍色自然界天空、海洋都為藍色,所占面積相當大,藍色給人以冷靜、智慧、深遠、寒冷、無限、永恒、冷酷、間鋪、憂郁、遙遠的感覺。

8.藍紫色此色明度較低,注目性較差,給人以收縮、后退、深遠、珍貴、神奇,幽靈、陰險、恐懼、秘密、孤獨的感覺。

9.紫色紫色容易和夜空、陰影相聯系,所以富有神秘感,易引起心理上的憂郁和不安,但紫色又給人以高貴、莊嚴之感。

10.紫紅色此色給人以溫暖、熱情、浪漫、嬌艷、華貴、富麗堂皇、甜蜜、開放、享受的感覺。

11.黑色無彩色的黑、白、灰色都是全色相,是沒有純度的色。

12.白色白色是不含純度的色,基本為中性色,明視度高。

13.灰色灰色也是全色相,是沒有純度的中性色。4.1.2色彩的象征性7.藍色自然界天空、海洋都為藍色,4.1.3色彩的基本屬性圖4-6色的基本屬性1.色相即色彩的相貌,是區別色彩種類的名稱,4.1.3色彩的基本屬性圖4-6色的基本屬性1.色相即4.1.3色彩的基本屬性是指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

2.明度它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3.純度這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也可指色相感覺明確及鮮灰的程度,它還可稱為色度、艷度、濃度、彩度、飽和度。4.1.3色彩的基本屬性是指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不同的色彩感4.1.3色彩的基本屬性圖4-7孟謝爾色立體4.1.3色彩的基本屬性圖4-7孟謝爾色立體4.2色彩構成基礎4.2.1色彩的對比與調和4.2色彩構成基礎4.2.1色彩的對比與調和4.2.1色彩的對比與調和1.色彩的對比色彩的對比方法很多,有明度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面積對比等。

(1)色相對比:由色相間的差別造成的色彩對比,稱為色相對比。

(2)明度對比:由明度差別或深淺差別形成的色彩對比稱為明度對比。

(3)純度對比:由純度間的差別造成的色彩對比稱為純度對比。

(4)色性對比:也就是色彩的冷暖對比(色彩的這種冷暖傾向被稱為色性)。

(5)面積對比:這是指各種色塊在構圖中所占據量的比重。

2.色彩的調和調和是配色的方法與原則,其包括同一調和、非彩色調和、類似調和、秩序調和等。4.2.1色彩的對比與調和1.色彩的對比色彩的對比方法很4.2.1色彩的對比與調和(1)同一調和:選擇同一性很強的色彩組合,或增加對比色各方的同一性,避免、削弱尖銳刺激感的方法稱為同一調和(見彩圖4-8)。

(2)類似調和:類似調和是類似要素的結合,比同一調和的變化多,但仍是以統一為原則配色(見彩圖4-9)。

(3)秩序調和:無論是色相、明度、純度,只要畫面上的色彩成一種漸變系列,如等差或等比,都是比較和諧的。4.2.1色彩的對比與調和(1)同一調和:選擇同一性很強的4.3工業產品色彩設計4.3.1設計色彩

4.3.2工業產品色彩設計4.3工業產品色彩設計4.3.1設計色彩

4.3.2工4.3.1設計色彩設計色彩是人為色彩,是經設計師的創造并與觀者互動后產生的色彩共識。因此,對于色彩研究的重點是色彩對人生理和心理、情感上的影響,盡管人們往往不能自覺認識到,但現代科學已證明色彩對人精神的影響超乎人們想象。而對于色彩來說,人往往也不是孤立地看某一塊色彩,人們總是將一種顏色與其他幾種色放在一起共同感知,以獲得對色彩的一個完整的認識。4.3.1設計色彩設計色彩是人為色彩,是經設計師的創造并與4.3.2工業產品色彩設計1.清潔感與食品有關的冰箱、切肉機、各類廚具以及衛生用品,大多選用象征清潔的白色、淡藍色等明度較高、純度較低的淡雅的色。

2.重量感安定感在人的心理占十分重要的位置。

3.冷暖感冬季用品盡量使用暖色,夏季用品盡量使用冷色,也是滿足人心理性的方法。

4.肌理表現同一種色涂飾在不同肌理表面的產品上,給人的色感也不同。

1.產生色彩的原理是什么?運用此原理做空間混合練習。

2.為什么色彩會具有象征性?嘗試用色彩表現節奏、情感、氣候、味覺等抽象概念。

3.色彩的基本屬性是什么?4.3.2工業產品色彩設計1.清潔感與食品有關的冰箱、切4.3.2工業產品色彩設計4.色塊的冷暖、面積、形態、位置、肌理是否與色彩的對比有關聯?選擇其中的兩至三種要素做色彩的對比練習。

5.調和的概念是什么?做同一調和、秩序調和練習。4.3.2工業產品色彩設計4.色塊的冷暖、面積、形態、位置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2版)主編韓春明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第2版)主編韓春明第3章工業產品的形態設計3.1概述

3.1概述

3.2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構成原理及構成心理

3.3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和方法第3章工業產品的形態設計3.1概述

3.1概述

3.23.1概述3.1.1形態的基本概念

3.1.1形態的基本概念

3.1.2形態的分類

3.1.3形態的基本要素3.1概述3.1.1形態的基本概念

3.1.1形態的基3.1.1形態的基本概念世上萬物皆有形。人們認識一種物質,通常是從視覺上(或觸覺上)對其形態的直觀體驗開始的。用簡單的術語來表述,形態是由一種物質或結構所呈現出來的視覺特征。由于物質種類間的差異,或是同質異構,因而表現出的形態也有所差別。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開始以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態為范本,進行有意識的模仿創造。為了生存需求,人們逐漸突破受單純模仿自然形態思維的束縛,進而演變、創造了一些自然界中原本并不存在的人為形態為己所用。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人們便借助一定的材料和技術去創造兼備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物品。然而,功能并非形態設計中的首要條件或唯一出發點,且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人類的需求多樣化,人類對產品形態的表現遠不僅僅局限于對其功能的描述,還要賦予其情感和意志的表達,并具有某種審美意義。3.1.1形態的基本概念世上萬物皆有形。人們認識一種物質,3.1.2形態的分類圖3-1貝殼3.1.2形態的分類圖3-1貝殼3.1.2形態的分類圖3-2山脈3.1.2形態的分類圖3-2山脈3.1.2形態的分類圖3-3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3.1.2形態的分類圖3-3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3.1.2形態的分類(1)幾何抽象形:它是一種純粹的、理性的、以幾何線為主的形,如圓形、矩形、三角形、梯形……此類形態給人以理性、邏輯感覺,但同時也易使人產生冷漠、生硬的心理感受(見圖3-4)。

(2)有機抽象形:它是介于自然形和抽象形之間的一種形。

(3)偶然抽象形:該類形態是由某種偶然因素而形成的一種并非完全能由人主觀控制的形態。3.1.2形態的分類(1)幾何抽象形:它是一種純粹的、理性3.1.2形態的分類圖3-4幾何抽象形圖3.1.2形態的分類圖3-4幾何抽象形圖3.1.2形態的分類圖3-5有機抽象形3.1.2形態的分類圖3-5有機抽象形3.1.2形態的分類圖3-6偶然抽象形3.1.2形態的分類圖3-6偶然抽象形3.1.3形態的基本要素1.概念的要素概念的要素是指在客觀現實中并不存在的,由感知而得到的抽象性要素,具體而言是“點、線、面、體”。

(1)點

(2)線

(3)面

(4)體

2.視覺的要素要想使概念的要素可視化,則須通過形狀、數量、色彩和肌理加以體現,而形狀、數量、色彩和肌理就是視覺的要素。

(1)形狀:是指曲直性、開閉性、凹凸性、貫通性等。

(2)色彩:是指色相、明度、純度這三要素。

(3)數量:是指個數、根數、點的大小、多少、線的長短和粗細、面的廣度、體的量感等,任何形態也都有大小、多少、數量之感。3.1.3形態的基本要素1.概念的要素概念的要素是指在客3.1.3形態的基本要素(4)肌理:是指材料質地的組織構造給人的一種主觀感受。

3.關系的要素

(1)方位:形態與形態的方向與相互位置,是垂直、水平、傾斜還是相互分離、交疊等。3.1.3形態的基本要素(4)肌理:是指材料質地的組織構造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7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7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8非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8非規律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9作用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9作用性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0非作用性骨骼(2)骨骼:骨骼是構成中最主要部分之一,也是影響構成變化的最大因素。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0非作用性骨骼(2)骨骼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1電動輪

椅“Artion—storm”3.1.3形態的基本要素圖3-11電動輪

椅“Artio3.1.3形態的基本要素(3)光線:有光的存在使人的視覺感知到各種各樣的形態,但相同的形態因光照角度和光色不同,則給人的視覺感受也不同。

4.實用的要素實用的要素是指設計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3.1.3形態的基本要素(3)光線:有光的存在使人的視覺感3.2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構成原理及構成心理3.2.1構成

3.2.2平面構成

3.2.3立體構成

3.2.4形態的視錯覺3.2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構成原理及構成心理3.2.1構成

3.2.1構成現代造型基礎是以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空間構成、構成心理為基本內容。它的形成來源于德國包豪斯的教學體系。構成是研究物質世界形態要素及其組合規律的科學。它不以客觀物像為模特進行寫生,而是從造型要素入手,把客觀物像分解為點、線、面、體、空間,然后按照一定的秩序重新組合,構成一新的形態。構成與設計是有區別的。3.2.1構成現代造型基礎是以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3.2.2平面構成1.點的構成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

1)單獨的一個點具有吸引視覺注意力的功能。

2)當兩點并存于同一畫面時,人在視覺心理上會自動在其間生成心理連線。

3)多點連續排列可產生虛線和虛面。

4)多點按一定大小排列可產生方向感、節奏感和韻律感。

5)點在畫面中位置不同,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見圖3-12)。

2.線的構成在幾何學中線是點移動的軌跡,有長度、位置而無寬度。3.2.2平面構成1.點的構成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

1)3.2.2平面構成圖3-12點的構成3.2.2平面構成圖3-12點的構成3.2.2平面構成3.面的構成幾何形的面有單純、明快、簡潔、理性、秩序感強,但易流于機械、冷漠。

4.基本形的構成一個點、一條線、一塊面都可以成為基本形元素,基本形的構成應簡練一些,以免由于構成形式本身的豐富多樣從而使畫面過于復雜而煩瑣。

(1)單形:平面構成中將出現的一個完整的單獨形象稱為單形。3.2.2平面構成3.面的構成幾何形的面有單純、明快、簡3.2.2平面構成圖3-13形的位置關系(2)正形與負形:在平面構成中形象占據畫面空間,這時習慣把形象稱為“圖”,而將周圍的空間稱為“底”。

(3)群化:群化是基本重復構成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像一般重復構成那樣四面連續發展,而且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3.2.2平面構成圖3-13形的位置關系(2)正形與負形3.2.2平面構成圖3-14圖底反轉3.2.2平面構成圖3-14圖底反轉3.2.2平面構成圖3-15形的群化3.2.2平面構成圖3-15形的群化3.2.3立體構成1.線材立體構成

(1)概述:線材是指在長度上給人以線狀視覺效果的材料,有軟硬之分。

(2)軟質線材構成:軟質線材本身不具備一定的結構硬度,故需借助一定的硬質框架方可構成空間立體。3.2.3立體構成1.線材立體構成

(1)概述:線材是指在3.2.3立體構成圖3-16軟性線材構成(3)硬質線材構成:硬質線材包括木條、金屬條、塑料棒、玻璃棒、紙捻、竹條等。3.2.3立體構成圖3-16軟性線材構成(3)硬質線材構3.2.3立體構成圖3-17多回轉體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17多回轉體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18桁架結構3.2.3立體構成圖3-18桁架結構3.2.3立體構成2.面材立體構成(1)概述:面材是指具有一定厚度和長寬度的板狀材料,可以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紙張,也可以是木板、金屬板、膠合板、塑料板、有機玻璃、玻璃、泡沫等材料。3.2.3立體構成2.面材立體構成3.2.3立體構成圖3-19面材折屈3.2.3立體構成圖3-19面材折屈3.2.3立體構成(2)面材折屈(見圖3-19):大家都知道,一張白紙不具備一定的承載強度,但進行幾道折屈后便可承重。

(3)面材分割:面材分割方法很多,可將面材挖洞、均分或按比例分割,也可將面材作一局部分割而不剝離整體。

(4)面材組合(見圖3-20):通過折屈、彎曲、壓屈、切割等方式加工處理后的面材,要想進一步組合,就需運用一定的組合方法。3.2.3立體構成(2)面材折屈(見圖3-19):大家都知3.2.3立體構成圖3-20面材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20面材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21膠粘法3.2.3立體構成圖3-21膠粘法3.2.3立體構成圖3-22插接法3.2.3立體構成圖3-22插接法3.2.3立體構成(5)柱式結構:它是由板式面材折屈加工而成,柱的上、下底面可封閉也可不封閉。

(6)多面體結構:多面體的面材構成是指由面材折屈組合構成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等,進而由這些基本形體再進一步集聚構成或切割變化,組成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空間立體造型。

(7)組合結構:它是按照一定的設計意圖將多個面材單體重新穿插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整體。

3.塊材立體構成塊材是指具有長度、寬度、厚度三維空間的立體量塊實體。

3.2.3立體構成(5)柱式結構:它是由板式面材折屈加工而3.2.3立體構成(1)變形:其手法主要是使冷漠的幾何形體向有機形體轉化,從而更具有人情味。

(2)分割:塊材分割其實是一種減法構造,主要是指對基本形體利用分割、切削等手法所創造出新的形體。(3)組合:將簡單的形體組合成復雜形體,這種組合可分為接觸式和分離式組合。3.2.3立體構成(1)變形:其手法主要是使冷漠的幾何形體3.2.3立體構成圖3-23幾何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3幾何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4自由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4自由式切割3.2.3立體構成圖3-25貼加組合3.2.3立體構成圖3-25貼加組合3.2.4形態的視錯覺1.色感對比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白底上的黑點感覺比黑底上的白點要小,這是因明度高的色點在視覺上醒目而有擴張感。

2.周圍形態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被大形包圍的感覺比被小形包圍的小,這是由于在大小對比中處于優勢的點更易吸引注意力的緣故。

3.位置關系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上方的點較下方的點大,這是因人的視知覺習慣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而先看到的形態(點)較易吸引注意力的緣故。3.2.4形態的視錯覺1.色感對比的影響同等大小的兩點,3.2.4形態的視錯覺圖3-26錯覺圖1)在設計中避免錯視帶來的誤導。

2)利用錯視進行有一定趣味性的設計。3.2.4形態的視錯覺圖3-26錯覺圖1)在設計中避免錯3.3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和方法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

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

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3.3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和方法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1.形態形態是營造主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通過產品的尺度、形狀、比例及層次關系對心理體驗的影響,讓用戶產生擁有感、成就感、親切感。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1.形態形態是營造主題的一個重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7刀的把柄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7刀的把柄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8坐椅設計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8坐椅設計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2.色彩色彩也是奠定產品整體形態感受與風格特點的一個重要層面。

3.材質人對材質的知覺心理過程是不可否認的,而質感本身又是一種藝術形式。

4.結構產品中各種材料的相互連接和作用方式稱為結構。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2.色彩色彩也是奠定產品整體形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9功能相近但結構不同的泡茶器3.3.1產品形態設計要素圖3-29功能相近但結構不同的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1.實用機能“機能”特指一件產品為達到某種目的所應具備的條件,如所需的形態和結構等。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1.實用機能“機能”特指一件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0奧拉座椅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0奧拉座椅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2.生產性和經濟性產品的創造作為一種造物活動,必然要通過工藝材料、運用工藝技巧,制成具有功能目的的各種實物。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2.生產性和經濟性產品的創造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1形態各異的茶壺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1形態各異的茶壺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2現代工具箱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2現代工具箱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3吸塵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3吸塵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3.美感機能人類除了生活在一個理性的、合乎邏輯的世界中外,同時也生活在感性中。

(1)材質:產品造型與材質的選擇密不可分。

(2)裝飾與色彩:現代的流行趨勢是造型力求簡潔,避免煩瑣裝飾。

(3)制造技術:優良的材質、完美的造型設計,都須通過精良的制造技術來體現出其美的價值。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3.美感機能人類除了生活在一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4.獨創性談到設計上的“獨創”、“創新”,很容易讓人理解成全新的造型、全新的裝飾,但這并非“獨創”的全部含義,它還包括創新的材料應用方式、創新的手法、創新的觀念等,而獨創設計的核心就是創造新的生活方式。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4.獨創性談到設計上的“獨創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4三角形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4三角形表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5三角電子文具3.3.2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圖3-35三角電子文具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6簡潔的造型1.簡潔化簡潔化的形態是,構成要素少、結構簡單、形象明確、肯定。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6簡潔的造型1.簡潔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結構重組結構重組是將組成產品的主要形體單元的相互排列和組合形式作為形態設計的變量,從而產生多種設計方案,以供優化選擇最佳形態。

(1)功能的改善和增加:即產品應更適于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用更方便、更經久耐用。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結構重組結構重組是將組成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7結構重組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7結構重組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性能的提高:即產品應更安全可靠,利于維修和保養,并節約能源和不污染環境。

(3)成本費用的降低:即在產品生產制造、材料選擇,以及整個流通領域中的包裝、運輸、銷售等方面須著眼于降低費用。

3.模塊化設計模塊化設計就是將產品的某些要素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統,并將子系統作為通用性的模塊與其他產品要素進行多種組合,產生新的具有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產品,如圖3-38所示。

1)有利于通過模塊的更新而使產品快速更新換代。

2)采用模塊化設計,利于產品設計的快速、高效及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有效地縮短生產周期。

3)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實現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經營目的。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性能的提高:即產品應更安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8模塊化設計1)結合面在組合當中的可靠性、精確性和良好的置換性。

2)模塊結構與外形的適應性。

3)產品在市場、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可行性。

1.形態的基本要素和產品形態設計的基本要素分別是什么?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圖3-38模塊化設計1)結合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點、線、面、體各自都有哪些視覺語言特征?

3.在立體構成中面材的構成方法有哪些?試選擇其中的任意兩種方法設計制作兩件立體構成作品。

4.塊體組合的方法有哪些?試用塊體組合的方法設計制作兩件立體構成作品。

5.產品形態設計的原理是什么?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是什么?

6.運用模塊化設計方法設計一套家具。3.3.3產品形態設計的方法2.點、線、面、體各自都有哪些第4章工業產品的色彩設計4.1設計色彩基礎

4.2色彩構成基礎

4.3工業產品色彩設計第4章工業產品的色彩設計4.1設計色彩基礎

4.2色彩4.1設計色彩基礎4.1.1色彩的含義

4.1.2色彩的象征性

4.1.3色彩的基本屬性4.1設計色彩基礎4.1.1色彩的含義

4.1.2色彩4.1.1色彩的含義圖4-1光的色散試驗4.1.1色彩的含義圖4-1光的色散試驗4.1.1色彩的含義1.色彩的物理性關于色彩的由來,公元前四世紀左右,古希臘哲學家恩培托克奈斯認為,每個物體都能連續不斷地放射出許多微粒,人眼看到微粒就感覺到色彩和物體的存在。

2.物體對光的反射牛頓認為每一種物體都有對光的反射性能,對某種色光反射的多,就形成某種物體色。

(1)平行反射:又稱鏡面反射,就是將投照來的光線原樣、規則、平行的反射出去。4.1.1色彩的含義1.色彩的物理性關于色彩的由來,公元4.1.1色彩的含義圖4-2反射與漫反射(2)擴散反射:當投照來的光線被物體部分的選擇吸收,并不規則的反射出去,即擴散反射。4.1.1色彩的含義圖4-2反射與漫反射(2)擴散反射:4.1.1色彩的含義圖4-3人眼的結構3.眼睛與色彩光是發生的原因,色是感覺的結果,色彩產生的第三個條件是人的眼睛。4.1.1色彩的含義圖4-3人眼的結構3.眼睛與色彩光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4色彩所引起的動感聯想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4色彩所引起的動感聯想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5康定斯基、伊頓認定的色與形的關聯4.1.2色彩的象征性圖4-5康定斯基、伊頓認定的色與形4.1.2色彩的象征性1.紅色其特征是純度高、注目性高、刺激作用大,被稱為“火與血”的色彩,能增高血壓加速血液循環,對于人的心理能夠產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2.橙色既有紅色的熱情,也有黃色的光明、活潑的性格,視認性和注目性也很高,是人們普遍喜愛的顏色。

3.黃色這是最為明亮的色彩,給人以光明、迅速、活潑、輕快的感覺,明視度和注目性高,比較溫和。

4.黃綠色這象征著幼芽、新鮮、春天、清香、純真、無邪、活力、含蓄、生命,無知、不成熟等。

5.綠色綠色的明視度和刺激性都不大,給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