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_第1頁
國際貿易理論_第2頁
國際貿易理論_第3頁
國際貿易理論_第4頁
國際貿易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絕對利益論重商主義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產品周期論第二節國際貿易理論1一重商主義(mercantilism)重商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重商主義的政策主張重商主義的發展階段簡評2一、重商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產生于15世紀,全盛于16至17世紀17世紀下半葉盛及而衰.歐洲封建社會開始瓦解,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資本原始積累時期。重商主義產生于英國和法國3二、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1、金銀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態,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攫取金銀,一個國家富裕的程度和實力的大小的唯一標志是金銀等貴金屬的多少。2、財富來源于流通領域。安徒安·德·孟克列欽說:貨幣是軍事的神經,黃金比鐵更有威力,所以大國都在尋找獲得黃金的辦法,并且證明獲得黃金最重要的方法是商業。3、多賣少買,保持貿易順差,是獲得財富的基本原則。4、國家干預經濟。

國內市場上的貿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貨幣給另一部分人,其結果只是社會財富在國內不同集團之間的再分配,整個社會財富的總量并沒有增加出口貿易可以使一國從國外獲得金銀貨幣從而使國家致富,而進口外國產品則會造成貨幣輸出從而使國家喪失財富。4貿易政策貨幣政策獎出限入政策保護關稅政策發展本國工業政策三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5四、重商主義的發展階段1貨幣差額論15世紀-16世紀中葉2貿易差額論16世紀中葉-17世紀

早期重商主義就像守財奴一樣,雙手把住他心愛的錢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著自己的鄰居。-恩格斯6五簡評1進步性

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推動了歷史的進步.重商主義的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重商主義提出的許多重要概念,為后人研究貿易理論與政策打下了基礎72局限性把經濟活動局限于流通領域重商主義的財富觀是錯誤的用靜止的觀點看待世界資源

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游戲”.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損,出口者從貿易中獲得財富,而進口則減少財富。8二、絕對優勢論的內容。三、對該理論的說明。四、絕對優勢論簡評。一、絕對優勢論的背景。絕對優勢論9一、絕對優勢論的背景。產業資產階級為了擴大海外市場,并從國外進口廉價的工業原料,他們迫切需要擺脫重商主義貿易理論的束縛,反對政府對國際貿易的干預,反對金銀外流的禁令。1776年AdamSmith出版了《國富論》一書,批評重商主義,反對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創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他強調國際專業化分工的好處,強調自由貿易的必要性,強調國際貿易的雙方互利性,從而提出自己的國際貿易理論即絕對成本說(TheTheoryofAbsoluteCostorThe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絕對優勢說是適應歷史時代的需要,代表產業資產階級的利益提出的一種國際貿易理論。10亞當·斯密

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了其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又稱《國富論》),書中對重商主義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斯密所處的時代背景是:英國資產階級的原始資本積累已經完成,經濟力量得以壯大,不再需要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重商主義嚴重阻礙著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資產階級要求實現自由竟爭和自由貿易。斯密的學說正是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經濟利益和政治主張的反映。

AdamSmith(1723-1790)11⒈交換是人類天然的傾向。.2.交換產生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3.分工的原則是絕對優勢.4.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后天的有利條件。。二絕對優勢理論的主要觀點12三、對該理論的說明。我們假設兩個國家是英國和葡萄牙,他們都生產葡萄酒和毛呢兩種產品,設單位產品兩國所需投入的勞動量如下。分工和貿易前國家酒毛呢法國120天70天西班牙80天110天13分工和貿易后總產出2.7單位毛呢+2.375單位酒交換后消費量(-1表示出口給對方)14自給自足和自由貿易的福利比較分工和貿易前總產出:2單位毛呢+2單位酒消費量:英國:1單位毛呢+1單位酒葡萄牙:1單位毛呢+1單位酒分工和貿易后總產出:2.7單位毛呢+2.375單位酒消費量:英國:1.7單位毛呢+1單位酒葡萄牙:1單位毛呢+1.375單位酒15三、絕對優勢理論簡評1它對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2它關于分工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觀點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1交換產生分工的觀點是錯誤的.2他不能解釋絕對優勢國家和絕對落后國家的貿易.進步性局限性16“如果理論能夠參加選美比賽的話,那么比較優勢理論一定能夠奪得桂冠。”---薩繆爾森三比較優勢理論(1817)17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貿易理論

根據絕對優勢理論,如果一個國家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均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另一個國家均處于絕對劣勢地位,則這兩個國家之間不會進行貿易。根據這一理論,國際貿易可能只會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就不會發生任何貿易。這顯然與國際貿易的現實不符。1871年,大衛·李嘉圖發表了《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其中他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DavidRicardo1772-1823

18比較優勢理論的觀點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國際分工是各國集中生產比較成本最有利(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產品,便會獲得實際利益.即如果兩個商品的生產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或劣勢,那么根據兩優取重,兩劣取輕的原則進行分工,其結果是勞動生產率不同的兩個國家通過對外貿易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勞動所能生產的更多的產品.19表2-3-1分工前

兩國的生產1單位酒和毛呢所需勞動量國家酒毛呢英國90天80天葡萄牙100天120天英國的勞動成本比例90/100=0.980/120=0.67葡萄牙的勞動成本比例100/90=1.1120/80=1.5202-3-2兩優擇重,兩劣擇輕國家酒毛呢英國0(80+90)葡萄牙(100+120)080=2.125100=2.2結論:盡管兩國投入的總的勞動量沒有增加,但由于實行國際分工,世界總產出增加了.其中酒增加了0.125個單位,毛呢增加了0.2個單位.21表2-3-3分工后兩國的生產國家酒的獲得量毛呢的獲得量英國1單位1.125單位葡萄牙1.2個單位1單位22三簡評進步性:揭示了國際貿易不僅在于絕對成本的差異,且在于比較成本的差異局限性:但比較利益論并沒有說明國際商品交換的價格是如何決定的,從而也就不能說明貿易利益是如何在兩國之間進行分配的。23四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ProductLifeCycletheory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雷蒙德·弗農于1966年在其《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該理論分析了產品技術的變化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解釋工業制品貿易流向最有說服力的理論之一。認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在此期間,產品的創新國在開始時出口這種新產品,但隨著產品技術的成熟與標準化,創新國逐漸喪失優勢,最后成為該產品的進口國。24創新產品的技術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5個階段:

2成長期3成熟期4銷售下降期5讓與期1新生期25時間凈出口凈進口新生期初期成長期成熟期銷售下降期讓與期工業領先國其他工業國發展中國家26三、總結1、由于技術的傳遞和擴散,不同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地變化,新技術和新產品像波浪一樣在不同類型的國家之間推進。2、該理論成為對二戰后,工業制成品貿易模式和國際直接投資解釋的動態理論。

27規模報酬遞增理論一、規模報酬遞增理論(theoryofincreasingreturnstoscale)1、規模經濟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產品的產量會隨著投入要素的增加而增加,每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也會隨之而下降,這種情況稱之為“規模報酬遞增”隨著產量的不斷增加,規模報酬將達到最佳頂點,在一定的范圍內,平均成本不會隨產量的增加而降低,這種情況稱之為“規模報酬不變”。隨后,當生產規模繼續擴大時,平均生產成本將會因為規模過大,管理與合作效率下降而上升,這種情況稱之為“規模報酬遞減”或“規模不經濟”。28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與規模經濟規模經濟規模報酬不變規模不經濟O成本產量企業產量與收益曲線產量O收益規模經濟規模不經濟規模報酬不變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所帶來的企業成本和收益的變化291、內部規模經濟主要來源于企業本身規模的擴大,由于生產規模的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