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_第1頁
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_第2頁
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_第3頁
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_第4頁
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與運營過程第二章: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與運營過程1內容介紹第一節信息系統建設策略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第三節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第四節系統開發的組織管理第五節電子商務系統生命周期第六節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過程第七節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方式內容介紹第一節信息系統建設策略2第一節信息系統開發策略第一節信息系統開發策略31.1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1)涉及面廣,數據量大階段多,周期長環境多變,必須充分考慮適應環境變化在總體的優化下考慮局部的優化在實施前不能做充分的現場實驗,必須注重設計第一節信息系統開發策略1.1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1)涉及面廣,數據量大第一4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2)與組織的管理體制密切相關與組織發展變化密切相關組織是信息系統開發的基礎信息成為組織的戰略資源信息系統是組織發展的核心能力與管理者(或決策者)的管理決策思路密切相關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2)與組織的管理體制密切相關5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原則簡單性:滿足組織要求即可靈活性:可以適應變化可靠性:穩定可靠經濟性:投入/產出效益完整性:覆蓋相關管理流程變換性:從手段和工具到戰略資源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原則簡單性:滿足組織要求即可61.2主要開發策略In-sourcing(由技術人員開發)自行開發委托開發利用軟件包開發Self-sourcing(由用戶開發)最終用戶開發Out-sourcing(外包)信息系統外包1.2主要開發策略In-sourcing(由技術人員開發)71、自行開發的前提組織高層決策者重視組織內管理觀念到位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開發隊伍各方面支持(資金、人員、設備等)1、自行開發的前提組織高層決策者重視8自行開發的優勢開發人員熟悉組織自身情況開發過程中容易抓住主要矛盾用戶與開發人員可以順利溝通開發人員可以預計一定時間內的系統變化開發與維護一體化自行開發的優勢開發人員熟悉組織自身情況9自行開發的問題管理流程規范化的問題視角的問題管理知識背景的問題急功近利的問題開發人員穩定性的問題自行開發的問題管理流程規范化的問題102、委托開發的優勢解決開發力量不足的問題借鑒成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降低開發過程對組織的沖擊借助外界力量對組織施加適當的影響2、委托開發的優勢解決開發力量不足的問題11委托開發帶來的問題不適用于變化中的組織外部開發力量與組織內部人員的協調對組織發展目標及戰略產生共識的問題系統開發與組織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問題用戶與系統之間相互適應的問題系統運行后的維護問題委托開發帶來的問題不適用于變化中的組織123、利用應用軟件包開發系統應用軟件包預先編制好可以使用的應用軟件程序應用軟件包的特點功能基本相同可以方便進行二次開發為最終用戶服務3、利用應用軟件包開發系統應用軟件包13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優勢消除設計工作量系統事先已經測試提供工具并幫助安裝方便二次開發節省維護費用引入成功經驗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優勢消除設計工作量14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劣勢不適用于重要的復雜系統不易解決功能之間的聯系不容易滿足用戶的特殊要求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劣勢不適用于重要的復雜系統15最終用戶開發的優勢改進需求決定用戶滿意程度用戶對系統開發過程的控制減少大材小用最終用戶開發的優勢改進需求決定16組織面臨的主要風險得不到充分的檢查和分析缺乏適當的質量保證標準和控制數據不可控增加隱蔽的信息系統組織面臨的主要風險得不到充分的檢查和分析175、外包信息系統工作流程外包是一個戰略管理模型,所謂外包(Outsourcing),是指在講究專業分工的二十世紀末,企業為維持組織的核心競爭能力,且因組織中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將組織的非核心業務委派給外部的專業公司,以降低營運成本,提高品質,集中人力資源,提高顧客滿意度。外包業是新近興起的一個行業,它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外包將組織解放出來以更專注于核心業務。外包合作伙伴為組織帶來知識,增加后備管理時間。在執行者專注于其特長業務時,為其改善產品的整體質量。最近外包協會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外包協議使企事業節省9%的成本,而能力與質量則上升了15%。公司需要獲得其內部所不具備的國際水準的知識與技術。外包解放了公司的財務資本使之用于可取得最大利潤回報的活動。

5、外包信息系統工作流程外包是一個戰略管理模型,18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優勢經濟服務質量高可預見性適應性使固定成本可變為其它項目解放人力資源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優勢經濟19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劣勢降低對信息系統的控制戰略信息容易受攻擊對外來機構的依賴性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劣勢降低對信息系統的控制20不同開發策略的選擇系統支持組織的特殊競爭優勢是可能否費用是主要考慮的問題否可能是時間要求緊否可能是希望保留必要的技術是可能否對應用項目來說組織控制是相當重要的是可能否應用項目支持一個普遍的商務活動可能否是戰略計劃中包括錄用必要技術專家是可能否應用項目僅支持少量的使用者可能是可能技術人員開發最終用戶開發外包不同開發策略的選擇系統支持組織的特殊競爭優勢是可能否費用是主21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方式和信息系統的建造方式相似,可以分成三種類型:自主開發、外包或者租用和購買1、自主開發優點(1)企業內部信息技術人員對企業自身的需求比較了解,對企業電子商務系統的迫切需要有切身體會,所以,在建造過程中,比較容易把握系統的重點(2)企業自主開發的系統與其他企業的系統相比,一般具有獨創性和差異性,從而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3)企業擁有自主開發的電子商務系統的全部知識產權,易于升級和管理缺點(1)要求企業擁有實力較強的開發隊伍,對企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2)建造成本與外包方式相比,可能會高一些。2、外包優點(1)負責系統建設的專業化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同時可能具備較為成型的產品和相關行業的成功經驗,所以企業的風險較低。(2)外包企業在項目管理上一般會有經驗,而且與實施電子商務的企業之間的義務和責任很清楚,所以項目的進度易于得到控制。缺點(1)外包企業對需求的了解相對于自主開發而言,可能會產生一些遺漏或者偏差,所以最終的系統投產后,會出現一些改動。(2)采用外包,常常會涉及到產品的版權或者知識產權問題。(3)企業在系統投產后的培訓、維護方面與自主建造的相比,往往會增加一些成本。3、租用方式(是其特色)所謂的租用方式是指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并不擁有或者并不完全擁有相關的技術設備、應用軟件,通過向應用服務提供服務租用設備、軟件的使用權,開展自己的電子商務活動。優點(1)企業可以不必進行電子商務系統建造的一次性大規模投資,可以通過租用和試用的方式,積累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經驗,從而為后續的投資做好前期準備。(2)與外包、自主開發相比,成本低、時間開銷少。缺點(1)被租用的設備及軟件只具有基本功能,針對性少。(2)企業電子商務的服務特色、效率等會受限于服務商的能力、環境和服務質量。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方式和信息系統的建造方式相似,22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23系統運行和維護

系統規劃

系統設計

系統實施

系統分析

開發

設計

初步

調查

可行性

研究

審批

系統

評價

系統

維護

總體

設計

詳細

設計

審計

審查

編程

調試

系統

轉換

驗收

詳細

調查

邏輯

設計

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系統運行和維護系統規劃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分析開發24階段主要活動系統規劃戰略規劃:根據組織的目標和發展戰略確定信息系統的發展戰略業務流程規劃:根據組織的目標與戰略對組織的業務流程進行識別、改革與創新信息系統總體結構規劃:進行組織的信息需求分析、數據規劃、功能規劃與系統劃分、信息資源配置規劃項目實施與資源分配規劃:根據應用需要和可能將整個系統劃分成若干項目,估計每個項目所需硬件、軟件、網絡、資金、人員等各項資源系統開發系統分析系統初步調查,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系統詳細調查,開發項目范圍內新系統邏輯模型的提出系統設計系統總體結構設計、輸入設計、輸出設計、處理過程設計、數據存貯設計、計算機處理方案選擇系統實施軟件編程和軟件包購置、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的購置,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測試,新舊系統的轉換系統運行與維護系統運行的組織與管理、系統評價、系統糾錯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完善性維護、預防性維護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階段劃分

階段主要活動系25第三節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第三節信息系統開發方法26一、早期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1.工作階段的劃分原則不明確各階段的工作缺乏規范的規程、方法、表達工具與標準。2.系統建設過程用戶參與程度低用戶與專業人員對話缺乏有效的手段3.系統開發的工作任務集中在系統實施階段系統分析、設計工作不深入4.系統實施階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由于系統實施階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系統總體功能與目標的實現難以保證。一、早期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1.工作階段的劃分27冰山式系統開發費用分布系統規劃與開發費用系統運行與維護費用可預見部分難預見部分行護運維系統開發各階段的費用變化費用規劃分析設計實施結構化方法早期的方法冰山式系統開發費用分布系統系統運行與維護費用可預見部分難預見28結構化方法概述

“結構化”一詞在系統建設中的含意是用一組規范的步驟、準則和工具來進行某項工作。基于系統生命周期概念的結構化方法則為信息系統建設提供了規范的步驟、準則與工具,以彌補經典方法的不足。結構化方法的基本思路:這類方法都是把整個系統開發過程分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進行若干活動,每項活動應用一系列標準、規范、方法和技術,完成一個或多個任務,形成符合給定規范的產品(成果)。結構化方法概述“結構化”一詞在系統建設中的含意是用一組規29階段......方法技術工具標準任務......產品活動......階段方法技術工具標準任務產品活動30二、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1、SSA&D方法的基本思想

(StructuredSystemanalysisandDevelopmentMethodology)(1)SSA&D的基本思想:

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戶至上的原則,結構化、模塊化、自頂向下地對信息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二、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1、SSA&D方法的基本思想

31(2)

結構化方法的基本組成結構化程序設計:每一個程序都應按照一定的基本結構來組織,這些基本結構包括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結構化系統設計:對于清楚陳述的問題,選擇和組織模塊接口,從而求得所得問題的“最優”解(EdwardYourdon)結構化系統分析:以過程為中心,建立系統用戶需求模型的技術。(2)結構化方法的基本組成結構化程序設計:每一個程序都應按32(3)SSA&D的特點:自頂向下整體性的分析設計和自底向上逐步實施;建立面向用戶的觀點;嚴格區分工作階段;深入調查研究;充分預料可能的變化;開發過程工程化。(3)SSA&D的特點:33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階段系統運行、維護、評價系統規劃與初步調查;可行性研究與分析;現行系統組織結構與業務功能分析;業務流程分析;數據及數據流程分析;功能--數據分析;提出分析處理方式和新系統的邏輯模型。總體結構設計;代碼設計;文件/數據庫設計;I/O設計;模塊功能與處理過程設計。程序設計;系統調試;人員培訓;系統切換。系統維護;系統評價。2、SSA&D的開發步驟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階段系統運行、系統規劃與初步343、結構化系統開發3個不同抽象級別結構化系統分析結構化系統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結構化方法學發展過程系統開發過程3、結構化系統開發3個不同抽象級別結構化系統分析結構化系統設354、結構化方法的主要工具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DFDDDE-R過程描述結構圖IPOHIPO系統流程圖PFCN-SPADWARNIER4、結構化方法的主要工具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D365、SSA&D的優缺點(1)優點:

嚴格區分開發階段,系統的針對性強;整體性與全局性好,自頂向下觀點;(2)缺點:

開發周期長;開發過程繁瑣、復雜;與用戶交流不直觀;系統的升級較困難。5、SSA&D的優缺點(1)優點:37三、原型方法(PrototypingMethod)(RAD)1、原型法工作流程12346758N1、用戶提出系統要求2、識別、歸納上述要求3、開發一個模型/原型4、評價模型5、模型不可行處理6、模型不滿意處理7、修改模型8、確定模型后的處理N、實際系統開發、運行、維護等三、原型方法(PrototypingMethod)(RAD38原型模型(快速成型模型)建造/修改原型用戶測試運行原型聽取用戶意見原型范型原型模型(快速成型模型)建造/修改用戶測試聽取用原型范型392、原型法的特點優點:1、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2、能及早暴露系統實施后潛在的一些問題;3、能調動用戶參與的積極性。缺點:1、不適合大型系統的開發;2、不適合大量運算及邏輯性強的模塊;3、對原企業基礎管理工作要求較高;否則容易走上機械模擬原手工系統的軌道。2、原型法的特點優點:40四、面向對象的方法(OOM)面向對象方法(ObjectOrientedMethod,OOM)是在各種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軟件開發方法。⑴把客觀事物看成是由對象組成的,對象是事物抽象的結果。⑵對象則由屬性和操作組成的,其屬性反映了對象的數據信息特征,而操作則用來定義對象的行為。⑶對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消息傳遞機制來實現的。⑷一個類的上層可以有父類,下層可以有子類,形成類的層次結構,子類可以通過繼承機制獲得其父類的特性。四、面向對象的方法(OOM)面向對象方法41面向對象的系統開發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⑴面向對象分析階段⑵面向對象設計階段⑶面向對象實現階段⑷面向對象測試階段2、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流程面向對象的系統開發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2、面向對象42優點:⑴與人類的思維方式一致。⑵穩定性好。⑶可重用性好⑷可維護性好不足:首先,必須依靠一定的軟件技術支持,其次,在大型項目的開發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須以結構化方法的自頂向下的整體性系統調查和分析作基礎,否則,同樣會存在系統結構不合理、關系不協調的問題。優點:433、面向對象法(OOM)面向對象是一種風范,是觀察和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論。基于這樣的方法論,人們可以用自然的方式認識和模擬現實世界,并由此帶來軟件制造方式的根本變化。(馮玉琳等)3、面向對象法(OOM)面向對象是一種風范,是觀察和分析問44面向對象方法學OOM特點盡可能模擬人類習慣的思維方式,即問題域與求解域在結構上盡可能一致。與傳統方法相反,OOM以數據或信息為主線,把數據和處理結合構成統一體—對象。這時程序不再是一系列工作在數據上的函數集合,而是相互協作又彼此獨立的對象的集合。面向對象方法學OOM特點盡可能模擬人類習慣的思維方式,即問題45方法的演變數據與過程是分離的過程1輸入輸出過程2過程3數據實體屬于該對象的數據對象處理數據的方法消息消息對象把數據和處理數據的方法封狀成一個單元面向對象方法傳統方法方法的演變數據與過程是分離的過程1輸入輸出過程2過程3數據實46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47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48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1)Booch方法給定的抽象層次上識別類和對象識別這些對象和類的語義識別這些類和對象之間的關系實現類和對象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1)Booch方法49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2)Coad/yourdon方法問題域部分人機交互部分任務管理部分數據管理部分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2)Coad/yourdon方法50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3)OMT方法(JamesRumbaugh)試圖從三個視角描述系統: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和功能模型對象模型:描述對象的靜態結構和之間的關系.主要概念包括類、屬性、操作、繼承、關聯、聚集動態模型:系統的動態行為。主要概念有狀態、子狀態、事件、行為、活動功能模型:系統內部數據值的轉換。主要概念有加工、控制流和角色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3)OMT方法(JamesRumbau51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4)Jacobson方法(OOSE)OOSE涉及整個軟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特別提出了用例的概念(usecase)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4)Jacobson方法(OOSE)52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5)UML統一建模語言用于描述、構造軟件系統以及商業建模的語言,綜合了在大型、復雜系統的建模領域得到認可的優秀的軟件工程方法。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5)UML統一建模語言53傳統方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的比較傳統方法系統是過程的集合過程與數據實體交互過程接受輸入并產生輸出面向對象方法系統是交互對象的集合對象與人或其它對象交互對象發送與響應消息把問題當作一組相互作用的實體,并確定實體間關系面向功能,把系統看成一組功能傳統方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的比較傳統方法面向對象方法把問題當作一54面向對象與結構化方法的比較:認識問題空間的出發點不同認識系統和描述系統的方式不同分析到設計的過渡對變化的適應能力對復用的支持面向對象與結構化方法的比較:認識問題空間的出發點不同554、系統開發方法策略分析階段設計階段編程階段結構化結構化結構化結構化結構化面向對象結構化面向對象面向對象面向對象結構化第三代或第四代語言面向對象面向對象第三代或第四代語言面向對象面向對象傳統編程與面向對象的混合面向對象面向對象面向對象4、系統開發方法策略分析階段設計階段編程階段結構化結構化結56五、CASE方法

CASE(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是一種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方法,能夠全面支持除系統調查外的每一個開發步驟。嚴格地講,CASE只是一種開發環境而不是一種開發方法。1.提高了軟件質量和軟件重用性。2.加快了軟件開發速度。3.簡化了軟件開發的管理和維護。4.自動生成開發過程中的各種軟件文檔。五、CASE方法CASE(Computer57CASE平臺調查報告分析報告設計報告系統實現管理工具編輯工具文檔工具程序分析工具測試工具………..工具類型工具實例程序評價和評估工具正文、圖形、字處理器圖形圖像編輯器編譯器,翻譯器測試數據生成器…………….CASE平臺調查報告分析報告設計報告系統實現58總結:MIS開發方法和方式1、信息系統開發工作中工作量重心的偏移。調查>30%分析>40%設計<20%實施<10%總結:MIS開發方法和方式1、信息系統開發工作中工作量重心的592、在所有的開發方法中,只有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全面支持整個信息系統開發過程。幾種方法不是相互獨立的,他們經常可以混合使用。2、在所有的開發方法中,只有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全面支持整個信60案例:中海油的MIS開發方法的選擇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于1982年2月15日成立的國家石油公司。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公司一直在信息化建設上不遺余力。公司先后建設了海洋石油衛星通訊網、廣域網、局域網、海洋石油網絡應用系統等。其中,有兩個大型的MIS開發系統:勘探開發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1)勘探開發系統從1994年自行組織力量開始建設,先后建立了勘探數據庫、開發數據庫、生產動態信息庫。該系統已應用與公司的相關部門和所屬分公司,主要服務于管理層和技術層。案例:中海油的MIS開發方法的選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61(2)財務管理系統的開發經歷了多個階段.80年代后期公司曾組織過一次財務信息系統的開發,系統是在DOS環境下運行的單機版并在部分下屬單位推廣應用,盡管沒有成功,卻為公司的會計電算化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后來,公司又組織由財務人員和計算機技術人員參加的項目組,開發了一套在微機UNIX主機終端環境下運行的多用戶版,這套軟件經許多下屬公司實施或二次開發后一直使用,提供了財務工作中大量的帳務處理和報表功能。96年,在公司領導的主持下,財務管理系統完全外包給用友集團,包括今后的應用系統的維護工作。(2)財務管理系統的開發經歷了多個階段.62

公司有幾個用結構化的系統開發方法開發的項目,由于時間拖得太長,適應不了企業組織和管理流程的變化而告失敗。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開發財務管理系統的目的在于自動化的手段來加速財務活動的處理速度和提高財務規劃的準確度,而不是要從財務系統的開發中學到這類軟件的開發技術,公司采用外部化,選擇同用友集團合作,具有以下優點:(1)避免公司內部的技術人員設計過多的技術細節,可以節省大量人力。(2)可以避開自行開發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難題,使完成后的財務系統具有更強大的財務處理功能。公司有幾個用結構化的系統開發方法開發的項目,由于時間63

(3)能夠大大節省需要投入項目調研和開發所需的時間,保證系統按時使用。用友開發該系統時,用的是原型法,使系統的開發過程更加靈活,大幅度節省時間,保證了整個開發項目的如期完工。純面向對象方法實現起來有一些困難,而且目前系統的開發應用也不廣泛,所以只把它作為系統某一部分功能內部設計的參考方法。

結論

各種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在建設一個系統時,一定要結合組織的實際情況,靈活的加以選擇應用。(3)能夠大大節省需要投入項目調研和開發所需64各階段的時間分配第四節信息系統的組織管理各階段的時間分配第四節信息系統的組織管理65各類人員的投入各類人員的投入66組織方面的前提條件領導重視觀念正確管理規范措施落實組織方面的前提條件領導重視67人員方面的前提條件落實相關的領導人員落實相關的項目管理人員落實相關的技術人員落實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用戶)人員方面的前提條件落實相關的領導人員68技術方面的前提條件有足夠的技術力量有成熟的技術支持有使用生命周期法的開發經驗有現成的軟硬件支持技術方面的前提條件有足夠的技術力量69經濟方面的前提條件有充足的經濟力量支持有足夠的發展后勁經濟方面的前提條件有充足的經濟力量支持70IBM公司提出的電子商務系統的生命周期第五節電子商務系統的生命周期第一階段:企業商務模型的轉換階段就是將現有的商務模型擴展到網絡世界,以創造一個電子商務模型。應用Internet技術為商務創造最大限度的價值。電子商務改變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和電子貿易的傳統準則。在轉換過程中,需要考慮電子商務技術對商務過程中各項商務活動的影響,并將電子商務系統和企業的內部信息系統、企業與商務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共享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第二階段:應用系統的構造階段就是構造新的應用系統.轉變的核心是商務過程需要新一代的應用系統.構造階段也包括使用一個基于開放標準的途徑,將已有的應用系統遷移到WEB上,將電子商務系統的網絡環境、支持平臺、應用軟件與外部信息系統集成為一個整體,使最終構造的電子商務系統是一個基于標準的、以服務器為中心的、可伸縮的、可快速部署的易用的和易管理的系統。第三階段:系統的運行階段系統運行階段涉及到一個可伸縮的、可用的安全的運行環境。圍繞著商務和應用系統,通常有一個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提供的服務要求是可用的、可伸縮的、易管理的和安全的。它不僅是計算機系統的正常運轉,還涉及到企業的商務活動遷移到電子商務系統上來。使計算機系統和企業的商務活動凝聚成一體。第四階段:資源的利用階段利用的重點是知識管理,是利用已有的知識。與信息管理不同,知識管理包括對顯式知識和隱式知識的管理。特點:1、電子商務系統作為一類特殊的信息系統,包括立項、系統分析、設計、開發集成和維護幾個階段2、在電子商務系統的生命周期中,其商務轉換對應于系統立項規劃和系統分析;應用系統的構造對應于系統設計與開發。3、電子商務系統的規劃階段非常重要,考慮到商務模式的變化。IBM公司提出的電子商務系統的生命周期第五節電子商務系統71第六節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過程及開發模型框架第一階段:電子商務系統規劃階段就是需要確定未來電子商務的運作模式,在此基礎上確定企業電子商務系統的體系結構,使系統的開發人員擁有一個可以相互理解的共同基礎,從而使后續的工作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框架。第二階段:系統設計階段其目標就是在電子商務系統規劃的基礎上,確定整個電子商務系統體系結構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具體內容。其重點是確定點子商務業務系統的功能、平臺的基本功能和系統平臺的構成。第三階段:系統開發與集成階段其主要任務是設計合理的系統實施計劃,確定系統實施的組織安排,準備應用培訓,完成電子商務系統的上線運行準備。第四階段:系統的實施階段其主要任務包括應用軟件開發、系統平臺的選擇和搭建、軟硬件系統集成、系統評估和優化四個方面。運行不僅僅是指電子商務系統投入運行,更重要的是企業商務活動在一種新的模式下運轉。這樣,系統的運行過程除了電子商務系統的正常投產外,還包括相應的維護、管理,以及企業基于這樣一個系統的市場、銷售、客戶服務等基本商務環節的運作與組織。第五階段:系統運行、維護階段1、建造過程第六節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過程及開發模型框架第一階段:電子商722、開發模型數據(what)功能(how)網絡(where)人(who)動機(why)經營目標/范圍(文字描述)角色:規劃人員經營重點列表(重要經營對象和實體)商務模型經營場所列表重要組件列表經營目標列表業務模型(概念描述)角色:業務人員概念數據/對象模型經營過程模型經營系統工作流模型經營計劃系統模型(邏輯描述)角色:設計人員邏輯數據/類模型系統功能模型系統體系結構人機界面模型經營角色模型技術模型(物理描述)角色:構造人員物理數據/類模型技術設計模型技術結構表示結構規劃設計詳細表達(編碼實現)角色:程序員數據定義應用程序網絡結構信息安全結構規則定義系統運行(已完成系統)角色:用戶可用數據可運行功能可用網絡可運行組織可執行策略2、開發模型數據功能(how)網絡(where)人動機經營目73所謂項目管理:是一套專門的知識、技術、工具和方法的集合,用于對項目進行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保證項目既定目標的實現。項目管理過程的管理活動1、項目啟動2、項目計劃3、項目執行階段4、項目結束階段第七節電子商務系統建設項目管理所謂項目管理:是一套專門的知識、技術、工具和方法的集合,用于74項目管理工具:甘特圖和網絡圖甘特圖它是以日歷的故事列出項目活動及其相應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借此珍視項目計劃和監督信息。項目管理工具:甘特圖和網絡圖甘特圖75甘特圖(GanttChart)12345678910111213A:BaiB:DongC:DongD:DongE:YinF:YinG:YangH:YangI:WangTask:PersonWeeksActivitykey:A:總體設計B:模塊1C:模塊2D:模塊3E:程序1F:程序2G:程序3H:集成測試I:系統測試甘特圖(GanttChart)1234567891011176IDTaskSep2004Oct20049-29-99-169-239-3010-710-1410-2110-2811-41整理機房2室內布置3敷設網線4安裝硬件5調試軟件帶有時差和邏輯關系的甘特圖時差工作進度非關鍵任務時差Sep2004Oct20049-29-99-169-23771234567891011121314當前進度ABCDE任務周文檔編寫評審完成計劃完成12345678里程碑圖事件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簽署分包合同技術要求說明書定稿系統審查子系統測試第一個單元測試生產計劃完成計劃的里程碑時點實際執行過程中的里程碑時點里程碑圖事件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簽署分包合同技術79網絡圖網絡圖是表示一項生產任務或一項工程中各個工作環節或各道工序的先后關系和所需時間的網狀圖。網絡圖分為雙代號和單代號兩種形式。

雙代號網絡圖又稱為箭線型網絡圖,它用箭線表示作業(或工序)及作業之間的相互關系,每條箭線的箭頭和箭尾各有一個圓圈,圓圈上編有號碼。如:①②③AB

單代號網絡圖又稱為結點型網絡圖,它用結點表示作業,用箭線表示作業之間的邏輯關系,一道作業用一個結點表示,而不是兩個結點。如:○○AB網絡圖網絡圖是表示一項生產任務或一項工程中各個80網絡圖一、網絡圖的構成

網絡圖由箭線、結點和由結點與箭線連成的線路組成。

(一)箭線(作業、工序、活動)1。網絡圖中每一條箭線代表一項活動或工序2。活動的內容可大可小,可多可少。3。箭尾表示活動的開始,箭頭表示活動的結束。箭頭的方向表示活動前進的方向。4。箭線的長短與活動所消耗資源的多少或時間的長短無關。5。通常把活動的代號和作業時間標在箭線的上下。6。虛箭線。34A

1045A網絡圖一、網絡圖的構成34A45A81網絡圖

(二)結點(事項、事件、節點)

1。網絡圖中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箭線的交接點就是結點,結點代表活動的開始和結束。用圓圈加上數字表示。2。始點事項,中間事項和終點事項3。結點(事項)不消耗時間和資源。

(三)線路從網絡圖的始點事項開始到終點事項為止,由一系列首尾相連的箭線和結點所代表的活動和事項所組成的通道。網絡圖一般有多條線路。其中最長的我們稱之為關鍵線路。網絡圖(二)結點(事項、事件、節點)82網絡圖二、網絡圖的繪制(一)繪制的原則

1。箭線一般指向右邊,不允許出現循環。2。箭頭結點的編號(j)要大于箭尾結點的編號(i)。活動可用兩編號表示,例如:就可表示為活動[3—4]。編號可以不連續編。3。兩相鄰結點之間只允許有一條箭線相連。進入某一個結點的箭線可以有多條,但其它任何結點直接連接該結點的箭線只能有一條。3456246網絡圖二、網絡圖的繪制(一)繪制的原則345624683網絡圖

4。一個完整的網絡圖必須有,也只能有一個源和一個匯。5。每項活動都應有結點表示其開始和結束,即箭線首尾都應有一結點。不能從一箭線中間引出另一箭線。246BD235B1B267D2D1網絡圖4。一個完整的網絡圖必須有,也只能84網絡圖活動名稱AB后續活動C,DD例:153AC246BDX143AC25BD網絡圖活動名稱AB后續活動C,DD例:153AC246BD85(二)繪制方法某機械廠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活動清單活動代號活動描述緊后活動活動時間(周)ABCDEFGHIJKL系統分析和總體設計輸入和輸出設計模塊1詳細設計輸入和輸出程序設計模塊1程序設計模塊2詳細設計輸入和輸出及模塊1測試模塊2程序設計模塊1測試系統總調試穩當編寫系統測試B,CDE,FG,IG,IHJI,KJL無無346885363583(二)繪制方法某機械廠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活動清單活動代號8612346109857A3B4C6D8E8F5H6G3J5L3K8I312346109857AB4CDEFHGJLKI387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一)各項活動的作業時間

(二)結點時間:結點最早開始時間和結點最遲結束時間(三)活動時間:各項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結束時間;各項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和最遲結束時間。

(四)總時差(五)線路時間網絡時間參數計算(一)各項活動的作業時間88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一)確定活動的作業時間作業時間是指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完成一項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單位:日、周、小時或月。常用t(i,j)表示

估計的方法有:1。單一時間估計法對各項活動的作業時間僅確定一個時間值,估計時,應以完成任務可能性最大的時間為準。應用于不可知因素很少,有同類工程或類似產品的工時資料可供借鑒的情況下。

網絡時間參數計算(一)確定活動的作業時間89

2。三種時間估計法(三點估計法)(1)最樂觀時間(OptimisticTime):a(2)最可能時間(MostLikelyTime):m(3)最悲觀時間(PessimisticTime):b三點估計法常用于探索性的項目。這些項目無先例可循,不可知因素多,因而活動的作業時間很難估計,只能由專家根據對設備、人員、組織及技術條件的綜合分析估計這三種值,然后再平均獲得。作業時間:t(i,j)=(a+4m+b)/6網絡時間參數計算2。三種時間估計法(三點估計法)網絡時間參數計算90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二)結點時間的計算

結點并不占用時間,它只表示進入該結點的活動或工序最遲在什么時刻結束和由該結點出發的活動或工序最早可能開始的時間。

1。結點最早開始時間(ET):是指從該結點開始的各項活動最早可能開始的時間。從網絡圖的始點事項開始計算。第一個始點事項的最早開始時間為0。(1)當進入j結點的箭線(活動)只有一條時

ET(j)=ET(i)+t(i,j)(2)當進入j結點的箭線(活動)有多條時

ET(j)=Max{ET(ik)+t(ik,j)}(k=1,2,3…)網絡時間參數計算(二)結點時間的計算91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2。結點最遲結束時間(LT):是指進入該結點的活動最遲必須完成的時間。它從網絡圖的終點事項開始,反結點編號順序計算。終點事項結點的最遲結束時間等于其最早開始時間。(1)當結點i后面只有一條箭線(活動)時,

LT(i)=LT(j)-t(i,j)(2)當結點i后面有多條箭線(活動)時,

LT(i)=Min{LT(jk)-t(i,jk)}(k=1,2,3…)

3。結點時間的計算方法

圖上作業法

4。結點(事項)時差(S)

S(i)=LT(i)-ET(i)網絡時間參數計算2。結點最遲結束時間(LT):是9212346109857A3B4C6D8E8F5H6G3J5L3K8I30033712991414172020202323282831

31網絡時間參數計算12346109857AB4CDEFHGJLKI393網絡時間參數計算(三)活動時間參數的計算

1。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ES)

是指活動最早可能開始的時間,它等于代表該活動的箭線的箭尾結點的最早開始時間。

ES(i,j)=ET(i)

2。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EF)

是指活動最早可能結束的時間,它等于活動最早開始時間加上該活動的作業時間。

EF(i,j)=ES(i,j)+t(i,j)=ET(i)+t(i,j)網絡時間參數計算(三)活動時間參數的計算94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3。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LF)

是指為保證工程按期完工的活動最遲必須完成的時間。它等于代表該活動的箭線的箭頭結點的最遲結束時間。

LF(i,j)=LT(j)

4。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LS)是指活動最遲必須開始的時間,它等于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和活動的作業時間的差。

LS(i,j)=LF(i,j)-t(i,j)=LT(j)-t(i,j)網絡時間參數計算3。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LF95網絡時間參數計算活動編號作業時間ET(i)LT(j)ES(i,j)EF(i,j)LS(i,j)LF(i,j)①②③④⑤=③⑥=⑤+②⑦=④-②⑧=④1—240404042—384124124122—42411469113—551217121712173—631228121525284—5661761211174—7862661418265—8151732173217326—841532151928327—86143214202632網絡時間參數計算活動編號作業時間ET(i)LT(j)ES(i96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四)活動時差

活動的時差是指在不影響整個項目按期完工的條件下,某活動在開工時間安排上可以機動使用的一段時間。時差又稱機動時間、寬裕時間或緩沖時間。

總時差: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和最早開始時間之差。

ST(i,j)=LS(i,j)-ES(i,j)=LT(j)-ET(i)-t(i,j)

網絡時間參數計算97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五)關鍵線路和線路時差

1。關鍵活動:總時差為零的活動。2。關鍵線路:由關鍵活動所連接的線路。3。工程工期:關鍵線路的長度。4。關鍵線路的確定:時差法

網絡時間參數計算(五)關鍵線路和線路時差98網絡時間參數計算

(五)隨機網絡圖的關鍵路線

對于隨機型網絡圖,由于活動是用三點估計法得出的,其關鍵路線是在規定的期限內按期完工的概率最小的路線。在隨機型網絡圖中,每一條路線所需要的時間是其上所有活動所需要時間的和,隨機變量的和也是一個隨機變量。按照“中心極限定理”,具有有限的數學期望和方差的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的和近似地服從正態分布。因此,網絡圖中每一條路線所需時間近似地服從正態分布。隨機網絡圖的參數估計如下Tij=t(i,j)=(ai+4mi+bi)/6σi=(bi-ai)/6Tk為路線K上所有活動時間之和的期望值

σK為路線K上所有活動時間之和的均方差

網絡時間參數計算(五)隨機網絡圖的關鍵路線99A的緊后工序為B,C,D;B的緊后工序為E;D的緊后工序為E。活動aimibit(i,j)σi1-2231041.332-31282.831.172-423430.332-5111104-6341151.333-4000005-600000123546ABCDEA的緊后工序為B,C,D;B的緊后工序為E;D的緊后工序為E100對于路線1-2-4-6,TK=(4+3+5)=12,σK=1.91對于路線1-2-3-4-6,TK=(4+2.83+5)=11.83,σK=2.22對于路線1-2-5-6,TK=(4+1)=6,σK=1.33比較各路線的長度,得知最長路線為1-2-4-6,這條路線上的活動在12周完工的概率為50%,若問工程15周的完工概率是多少,則通過計算確定關鍵路線。Z1-2-4-6=(15-12)/1.91=1.57,查正態分布得出概率為94.2%。Z1-2-3-4-6=(15-11.83)/2.22=1.43,查正態分布得出概率為92.4%。Z1-2-5-6=(15-6)/1.33=6.77,查正態分布得出概率為100%。通過比較可知,路線1-2-3-4-6的完工概率最小,關鍵路線為1-2-3-4-6。由此可見,對隨機型網絡計劃問題,活動時間之和均值最大的路線不一定是關鍵路線。對于路線1-2-4-6,TK=(4+3+5)=12,σK=1101第二章: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與運營過程第二章: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與運營過程102內容介紹第一節信息系統建設策略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第三節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第四節系統開發的組織管理第五節電子商務系統生命周期第六節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過程第七節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方式內容介紹第一節信息系統建設策略103第一節信息系統開發策略第一節信息系統開發策略1041.1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1)涉及面廣,數據量大階段多,周期長環境多變,必須充分考慮適應環境變化在總體的優化下考慮局部的優化在實施前不能做充分的現場實驗,必須注重設計第一節信息系統開發策略1.1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1)涉及面廣,數據量大第一105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2)與組織的管理體制密切相關與組織發展變化密切相關組織是信息系統開發的基礎信息成為組織的戰略資源信息系統是組織發展的核心能力與管理者(或決策者)的管理決策思路密切相關信息系統建設與開發的特點(2)與組織的管理體制密切相關106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原則簡單性:滿足組織要求即可靈活性:可以適應變化可靠性:穩定可靠經濟性:投入/產出效益完整性:覆蓋相關管理流程變換性:從手段和工具到戰略資源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原則簡單性:滿足組織要求即可1071.2主要開發策略In-sourcing(由技術人員開發)自行開發委托開發利用軟件包開發Self-sourcing(由用戶開發)最終用戶開發Out-sourcing(外包)信息系統外包1.2主要開發策略In-sourcing(由技術人員開發)1081、自行開發的前提組織高層決策者重視組織內管理觀念到位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開發隊伍各方面支持(資金、人員、設備等)1、自行開發的前提組織高層決策者重視109自行開發的優勢開發人員熟悉組織自身情況開發過程中容易抓住主要矛盾用戶與開發人員可以順利溝通開發人員可以預計一定時間內的系統變化開發與維護一體化自行開發的優勢開發人員熟悉組織自身情況110自行開發的問題管理流程規范化的問題視角的問題管理知識背景的問題急功近利的問題開發人員穩定性的問題自行開發的問題管理流程規范化的問題1112、委托開發的優勢解決開發力量不足的問題借鑒成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降低開發過程對組織的沖擊借助外界力量對組織施加適當的影響2、委托開發的優勢解決開發力量不足的問題112委托開發帶來的問題不適用于變化中的組織外部開發力量與組織內部人員的協調對組織發展目標及戰略產生共識的問題系統開發與組織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問題用戶與系統之間相互適應的問題系統運行后的維護問題委托開發帶來的問題不適用于變化中的組織1133、利用應用軟件包開發系統應用軟件包預先編制好可以使用的應用軟件程序應用軟件包的特點功能基本相同可以方便進行二次開發為最終用戶服務3、利用應用軟件包開發系統應用軟件包114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優勢消除設計工作量系統事先已經測試提供工具并幫助安裝方便二次開發節省維護費用引入成功經驗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優勢消除設計工作量115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劣勢不適用于重要的復雜系統不易解決功能之間的聯系不容易滿足用戶的特殊要求應用軟件包開發的劣勢不適用于重要的復雜系統116最終用戶開發的優勢改進需求決定用戶滿意程度用戶對系統開發過程的控制減少大材小用最終用戶開發的優勢改進需求決定117組織面臨的主要風險得不到充分的檢查和分析缺乏適當的質量保證標準和控制數據不可控增加隱蔽的信息系統組織面臨的主要風險得不到充分的檢查和分析1185、外包信息系統工作流程外包是一個戰略管理模型,所謂外包(Outsourcing),是指在講究專業分工的二十世紀末,企業為維持組織的核心競爭能力,且因組織中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將組織的非核心業務委派給外部的專業公司,以降低營運成本,提高品質,集中人力資源,提高顧客滿意度。外包業是新近興起的一個行業,它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外包將組織解放出來以更專注于核心業務。外包合作伙伴為組織帶來知識,增加后備管理時間。在執行者專注于其特長業務時,為其改善產品的整體質量。最近外包協會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外包協議使企事業節省9%的成本,而能力與質量則上升了15%。公司需要獲得其內部所不具備的國際水準的知識與技術。外包解放了公司的財務資本使之用于可取得最大利潤回報的活動。

5、外包信息系統工作流程外包是一個戰略管理模型,119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優勢經濟服務質量高可預見性適應性使固定成本可變為其它項目解放人力資源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優勢經濟120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劣勢降低對信息系統的控制戰略信息容易受攻擊對外來機構的依賴性外包信息系統方法的劣勢降低對信息系統的控制121不同開發策略的選擇系統支持組織的特殊競爭優勢是可能否費用是主要考慮的問題否可能是時間要求緊否可能是希望保留必要的技術是可能否對應用項目來說組織控制是相當重要的是可能否應用項目支持一個普遍的商務活動可能否是戰略計劃中包括錄用必要技術專家是可能否應用項目僅支持少量的使用者可能是可能技術人員開發最終用戶開發外包不同開發策略的選擇系統支持組織的特殊競爭優勢是可能否費用是主122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方式和信息系統的建造方式相似,可以分成三種類型:自主開發、外包或者租用和購買1、自主開發優點(1)企業內部信息技術人員對企業自身的需求比較了解,對企業電子商務系統的迫切需要有切身體會,所以,在建造過程中,比較容易把握系統的重點(2)企業自主開發的系統與其他企業的系統相比,一般具有獨創性和差異性,從而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3)企業擁有自主開發的電子商務系統的全部知識產權,易于升級和管理缺點(1)要求企業擁有實力較強的開發隊伍,對企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2)建造成本與外包方式相比,可能會高一些。2、外包優點(1)負責系統建設的專業化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同時可能具備較為成型的產品和相關行業的成功經驗,所以企業的風險較低。(2)外包企業在項目管理上一般會有經驗,而且與實施電子商務的企業之間的義務和責任很清楚,所以項目的進度易于得到控制。缺點(1)外包企業對需求的了解相對于自主開發而言,可能會產生一些遺漏或者偏差,所以最終的系統投產后,會出現一些改動。(2)采用外包,常常會涉及到產品的版權或者知識產權問題。(3)企業在系統投產后的培訓、維護方面與自主建造的相比,往往會增加一些成本。3、租用方式(是其特色)所謂的租用方式是指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并不擁有或者并不完全擁有相關的技術設備、應用軟件,通過向應用服務提供服務租用設備、軟件的使用權,開展自己的電子商務活動。優點(1)企業可以不必進行電子商務系統建造的一次性大規模投資,可以通過租用和試用的方式,積累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經驗,從而為后續的投資做好前期準備。(2)與外包、自主開發相比,成本低、時間開銷少。缺點(1)被租用的設備及軟件只具有基本功能,針對性少。(2)企業電子商務的服務特色、效率等會受限于服務商的能力、環境和服務質量。電子商務系統的建造方式和信息系統的建造方式相似,123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124系統運行和維護

系統規劃

系統設計

系統實施

系統分析

開發

設計

初步

調查

可行性

研究

審批

系統

評價

系統

維護

總體

設計

詳細

設計

審計

審查

編程

調試

系統

轉換

驗收

詳細

調查

邏輯

設計

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第二節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系統運行和維護系統規劃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分析開發125階段主要活動系統規劃戰略規劃:根據組織的目標和發展戰略確定信息系統的發展戰略業務流程規劃:根據組織的目標與戰略對組織的業務流程進行識別、改革與創新信息系統總體結構規劃:進行組織的信息需求分析、數據規劃、功能規劃與系統劃分、信息資源配置規劃項目實施與資源分配規劃:根據應用需要和可能將整個系統劃分成若干項目,估計每個項目所需硬件、軟件、網絡、資金、人員等各項資源系統開發系統分析系統初步調查,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系統詳細調查,開發項目范圍內新系統邏輯模型的提出系統設計系統總體結構設計、輸入設計、輸出設計、處理過程設計、數據存貯設計、計算機處理方案選擇系統實施軟件編程和軟件包購置、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的購置,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測試,新舊系統的轉換系統運行與維護系統運行的組織與管理、系統評價、系統糾錯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完善性維護、預防性維護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階段劃分

階段主要活動系126第三節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第三節信息系統開發方法127一、早期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1.工作階段的劃分原則不明確各階段的工作缺乏規范的規程、方法、表達工具與標準。2.系統建設過程用戶參與程度低用戶與專業人員對話缺乏有效的手段3.系統開發的工作任務集中在系統實施階段系統分析、設計工作不深入4.系統實施階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由于系統實施階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系統總體功能與目標的實現難以保證。一、早期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1.工作階段的劃分128冰山式系統開發費用分布系統規劃與開發費用系統運行與維護費用可預見部分難預見部分行護運維系統開發各階段的費用變化費用規劃分析設計實施結構化方法早期的方法冰山式系統開發費用分布系統系統運行與維護費用可預見部分難預見129結構化方法概述

“結構化”一詞在系統建設中的含意是用一組規范的步驟、準則和工具來進行某項工作。基于系統生命周期概念的結構化方法則為信息系統建設提供了規范的步驟、準則與工具,以彌補經典方法的不足。結構化方法的基本思路:這類方法都是把整個系統開發過程分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進行若干活動,每項活動應用一系列標準、規范、方法和技術,完成一個或多個任務,形成符合給定規范的產品(成果)。結構化方法概述“結構化”一詞在系統建設中的含意是用一組規130階段......方法技術工具標準任務......產品活動......階段方法技術工具標準任務產品活動131二、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1、SSA&D方法的基本思想

(StructuredSystemanalysisandDevelopmentMethodology)(1)SSA&D的基本思想:

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戶至上的原則,結構化、模塊化、自頂向下地對信息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二、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1、SSA&D方法的基本思想

132(2)

結構化方法的基本組成結構化程序設計:每一個程序都應按照一定的基本結構來組織,這些基本結構包括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結構化系統設計:對于清楚陳述的問題,選擇和組織模塊接口,從而求得所得問題的“最優”解(EdwardYourdon)結構化系統分析:以過程為中心,建立系統用戶需求模型的技術。(2)結構化方法的基本組成結構化程序設計:每一個程序都應按133(3)SSA&D的特點:自頂向下整體性的分析設計和自底向上逐步實施;建立面向用戶的觀點;嚴格區分工作階段;深入調查研究;充分預料可能的變化;開發過程工程化。(3)SSA&D的特點:134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階段系統運行、維護、評價系統規劃與初步調查;可行性研究與分析;現行系統組織結構與業務功能分析;業務流程分析;數據及數據流程分析;功能--數據分析;提出分析處理方式和新系統的邏輯模型。總體結構設計;代碼設計;文件/數據庫設計;I/O設計;模塊功能與處理過程設計。程序設計;系統調試;人員培訓;系統切換。系統維護;系統評價。2、SSA&D的開發步驟系統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階段系統運行、系統規劃與初步1353、結構化系統開發3個不同抽象級別結構化系統分析結構化系統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結構化方法學發展過程系統開發過程3、結構化系統開發3個不同抽象級別結構化系統分析結構化系統設1364、結構化方法的主要工具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DFDDDE-R過程描述結構圖IPOHIPO系統流程圖PFCN-SPADWARNIER4、結構化方法的主要工具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結構化程序設計D1375、SSA&D的優缺點(1)優點:

嚴格區分開發階段,系統的針對性強;整體性與全局性好,自頂向下觀點;(2)缺點:

開發周期長;開發過程繁瑣、復雜;與用戶交流不直觀;系統的升級較困難。5、SSA&D的優缺點(1)優點:138三、原型方法(PrototypingMethod)(RAD)1、原型法工作流程12346758N1、用戶提出系統要求2、識別、歸納上述要求3、開發一個模型/原型4、評價模型5、模型不可行處理6、模型不滿意處理7、修改模型8、確定模型后的處理N、實際系統開發、運行、維護等三、原型方法(PrototypingMethod)(RAD139原型模型(快速成型模型)建造/修改原型用戶測試運行原型聽取用戶意見原型范型原型模型(快速成型模型)建造/修改用戶測試聽取用原型范型1402、原型法的特點優點:1、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2、能及早暴露系統實施后潛在的一些問題;3、能調動用戶參與的積極性。缺點:1、不適合大型系統的開發;2、不適合大量運算及邏輯性強的模塊;3、對原企業基礎管理工作要求較高;否則容易走上機械模擬原手工系統的軌道。2、原型法的特點優點:141四、面向對象的方法(OOM)面向對象方法(ObjectOrientedMethod,OOM)是在各種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軟件開發方法。⑴把客觀事物看成是由對象組成的,對象是事物抽象的結果。⑵對象則由屬性和操作組成的,其屬性反映了對象的數據信息特征,而操作則用來定義對象的行為。⑶對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消息傳遞機制來實現的。⑷一個類的上層可以有父類,下層可以有子類,形成類的層次結構,子類可以通過繼承機制獲得其父類的特性。四、面向對象的方法(OOM)面向對象方法142面向對象的系統開發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⑴面向對象分析階段⑵面向對象設計階段⑶面向對象實現階段⑷面向對象測試階段2、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流程面向對象的系統開發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2、面向對象143優點:⑴與人類的思維方式一致。⑵穩定性好。⑶可重用性好⑷可維護性好不足:首先,必須依靠一定的軟件技術支持,其次,在大型項目的開發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須以結構化方法的自頂向下的整體性系統調查和分析作基礎,否則,同樣會存在系統結構不合理、關系不協調的問題。優點:1443、面向對象法(OOM)面向對象是一種風范,是觀察和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論。基于這樣的方法論,人們可以用自然的方式認識和模擬現實世界,并由此帶來軟件制造方式的根本變化。(馮玉琳等)3、面向對象法(OOM)面向對象是一種風范,是觀察和分析問145面向對象方法學OOM特點盡可能模擬人類習慣的思維方式,即問題域與求解域在結構上盡可能一致。與傳統方法相反,OOM以數據或信息為主線,把數據和處理結合構成統一體—對象。這時程序不再是一系列工作在數據上的函數集合,而是相互協作又彼此獨立的對象的集合。面向對象方法學OOM特點盡可能模擬人類習慣的思維方式,即問題146方法的演變數據與過程是分離的過程1輸入輸出過程2過程3數據實體屬于該對象的數據對象處理數據的方法消息消息對象把數據和處理數據的方法封狀成一個單元面向對象方法傳統方法方法的演變數據與過程是分離的過程1輸入輸出過程2過程3數據實147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148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課件149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1)Booch方法給定的抽象層次上識別類和對象識別這些對象和類的語義識別這些類和對象之間的關系實現類和對象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1)Booch方法150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2)Coad/yourdon方法問題域部分人機交互部分任務管理部分數據管理部分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2)Coad/yourdon方法151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3)OMT方法(JamesRumbaugh)試圖從三個視角描述系統: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和功能模型對象模型:描述對象的靜態結構和之間的關系.主要概念包括類、屬性、操作、繼承、關聯、聚集動態模型:系統的動態行為。主要概念有狀態、子狀態、事件、行為、活動功能模型:系統內部數據值的轉換。主要概念有加工、控制流和角色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3)OMT方法(JamesRumbau152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4)Jacobson方法(OOSE)OOSE涉及整個軟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特別提出了用例的概念(usecase)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4)Jacobson方法(OOSE)153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5)UML統一建模語言用于描述、構造軟件系統以及商業建模的語言,綜合了在大型、復雜系統的建模領域得到認可的優秀的軟件工程方法。典型的面向對象方法:5)UML統一建模語言154傳統方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的比較傳統方法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