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教學設計_第1頁
長征教學設計_第2頁
長征教學設計_第3頁
長征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5課七律·長征棠澍小學黃小玲一、設計意圖:《長征》是一首七律詩。全詩以直白的詞匯、豪邁的語勢,概括出紅軍在長征中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56個字卻是一幅濃縮紅軍長征壯闊歷程的總覽圖。七律詩,距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在內容的理解上結合注釋并不困難,而詩的背景,贊頌紅軍的精神則是重點和難點。基于此,本課有機地與課外相結合,努力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文本形成共鳴,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同時也深刻地領悟出毛主席豪邁的詩風,鼓勵學生閱讀相關書籍,增強讀書的興趣。二、

學習目標:1、學會3個生字;理解“只等閑、逶迤、磅礴、萬水千山”的意思;并且體會詞語在詩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2、了解長征這段歷史以及本課的寫作背景。

3、指導學生能正確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詩句內容,體會中國工農紅軍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三、課前準備1、課前利用各種途徑搜集有關紅軍長征和毛澤東主席的相關資料。2、準備有關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巧渡瀘定橋的圖片。3、準備“長征組歌”中的歌曲《七律·長征》。4、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四、教學流程:(一)揭題,通過課內外資料初步感知詩歌內容1、談話揭題,讀通詩歌: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祖國母親60周年的生日。大家都知道,新中國的建立,是多少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然而在我國的革命歷程中,有一次偉大的壯舉,有一座不朽的豐碑,那就是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它為新中國的建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那么同學們你們了解長征嗎?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你又知道哪些?(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進行交流:《金色的魚鉤》、《豐碑》、《草地夜行》等讓學生講講大致的故事情節。)2師小結:介紹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線:投影出示紅軍長征的地形圖,介紹時代背景:(課件圖片解說詞:中國工農紅軍為北上抗日,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于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出發,一路跋山涉水(指圖),翻過五嶺,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氣勢磅礴的烏蒙山,接著又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然后爬雪山,過草地,最后翻過岷山,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紅軍戰士開動每人的雙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完成舉世無雙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板書:1934年10月——1935年10)2、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紅軍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斗豪情,以極其輕松的筆調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偉大詩篇。(板題,讀課題)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共八行,每行七個字。現在讓我們一起領略這首氣魄宏偉的七律詩長征。請同學們自由地讀這首詩,能夠把這首讀通、讀準。3、根據資料,再讀詩歌:請同學們根據投影以及書中的相關資料,再次初步感知詩歌內容,說說詩歌中的哪個字哪個詞哪句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3、交流感受,你讀懂了這首詩的哪個詞哪句話?或者有哪里不懂的?出示:逶迤、騰細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鐵索寒。理解意思,進而理解詩句的意思。4、你認為哪句話能概括紅軍長征的過程?現在讓我們一起感受紅軍在長征路上所經歷的苦難與豪情。讀詩(二)細讀鑒賞,領略詩境1、全詩雖然僅有56個字,卻向我們展示著長征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現在讓我們再讀讀詩句,并結合自己了解的課外知識,說說詩中描寫了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艱險經歷?(再讀詩歌,之后交流板書:五嶺、烏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紅軍遇到的困難只有這些嗎?2、紅軍走過了了千山萬水,但他們的態度怎樣?(只等閑)出示兩句,齊讀。那你又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請同學們畫出相關的詞句,并在旁邊寫上批注,體會紅軍的豪情與壯志。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的出示):(1)、“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師:這五嶺、這烏蒙是什么樣的山呢?①點擊“五嶺”圖片,你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山的走勢?(連綿不斷、蜿蜒)幫助學生理解學習“逶迤”)連綿數千里的五嶺山,在你們眼里,它們仿佛什么一般?(蜿蜒盤旋的巨龍,大海洶涌的波濤……)②點擊“烏蒙山”圖片,你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這座山?(雄偉高大)(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磅礴”)但在紅軍眼里,它們又像什么?(翻騰的細浪)(像腳下滾動泥丸)師:把兩座大山極度縮小。這是運用夸張、比喻的手法。出示:把()比作()師:難道紅軍在翻越這些山的時候真的如同他們說的那么容易嘛?你想象一下他們在翻越這些山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困難呢?(他們的鞋磨破了,糧食沒有了,生病了,寒冷威脅他們……)師引導:現在老師有個問題了,現實的情況和紅軍的感受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大的反差呢?這樣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表現了詩人和紅軍怎樣的情感?(體會詩句反襯紅軍的英雄氣概,突出紅軍藐視并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師:紅軍就靠著自己的雙腳,行走在這跨越四省、峰巒起伏的五嶺上,越過了這巍峨高大、山勢陡峭的烏蒙山,走出了1300多公里的崇山峻嶺。多少的艱難險阻,在我們紅軍的眼中,都算不得什么!再帶著感受讀一讀。(學生齊讀、指名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2、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A出示金沙江圖:這就是險峻的金沙江,當時敵人瘋狂地說,一只鳥飛過去都是妄想,你們知道紅軍是怎樣渡金沙江嗎?(師介紹故事:金沙江兩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驚濤駭浪,敵人戒備森嚴。我們的紅軍足智多謀,一面假裝攻打昆明,迷惑敵軍,吸引他們的主力部隊,;而另一面我軍主力隊悄悄到皎車渡襲擊,繳獲渡船,活捉敵兵,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敵軍陣地,等敵人發覺趕來時,我軍已安然離開,敵人只能望江興嘆,我軍個個歡欣鼓舞)B、剛才你們聽的時候心里怎么樣?這時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什么?"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透過“暖”字,你感受到了毛主席與紅軍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你如果參加了這場戰斗,渡過江去,回首看著這奔騰的金沙江,你的心情怎樣?你覺得詩中哪個字最能表達出你的心情?你會怎么讀?(生讀)C、我覺得你讀得很輕快,你為什么這樣讀?E、起來讀一讀,看看聰明的你是不是真的高興?我們勝利了(讀)——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勝利了(讀)——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面對險要重重的金沙江,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勝利了(讀)師:現在,你知道“暖”字表達的感情嗎?("暖",寫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過渡:長征途中紅軍和敵人的斗爭有智取,也有惡戰。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則是一場惡戰。請看:(課件展示大渡河與鐵索橋圖片與拓展題)紅軍來到大渡河上,眼前橫著一座鐵索橋。橋上_______橋下________橋頭______紅軍______。師:為什么用“寒”字來描寫鐵索橋呢?由“寒”字你聯想到了什么?生1:我由寒字想到那鐵索寒光閃閃,陰森森的。生2:看到“寒”字令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生3:我想到了當時戰斗非常激烈,紅軍冒著敵人槍林彈雨前進,視死如歸。生4:我聯想到紅軍戰士攀著十三根鐵鏈、面對敵人的狂轟亂炸艱難前進,下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大渡河是天險,敵人滿以為能阻擋紅軍的腳步,但是天險也被紅軍逾越了,那毛主席為什么又說"大渡橋橫鐵索寒"?(天險逾越了,但現在回想起那場面,還叫人膽戰心驚。"寒",寫出了強渡的驚心動魄,又進一步突出了"難"。)師:是啊,一個“寒”字再現烈火與鮮血交融的悲壯場面,一個“寒”字飽含了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多少艱險,一個“寒”字深藏著對獻身戰士無限的懷念,一個“寒”字折射出多少戰士光輝的形象。你認為該怎樣讀這句詩?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教師引讀,生有感情讀,(聲音低沉悠長),誰還想再讀讀。3、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1)師:如果說翻過五嶺,走過烏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悅,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就是戰勝敵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帶給紅軍的又是什么呢?岷山是紅軍長征路上所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紅軍心情怎樣呢?(喜悅)哪些詞語寫出了紅軍戰士的喜悅的心情?板書:盡開顏。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吧。練習朗讀,指名讀。(2)理解詩文岷山,綿延千里,大雪覆蓋,終年不化,可是紅軍戰士把翻越岷山看作一件令人歡喜的事情,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師:克服了重重困難,勝利就在眼前,這一切怎么不令紅軍欣喜若狂、興奮不已呢?讓我們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通過聲音讀出來吧!(生齊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三)加深理解,回歸全文。1、《石灰吟》中有這樣一句詩句: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這是一種怎么樣的態度呀,讓我們帶著這種把困難當作平常事的氣概通過詩句再次來感受。齊讀: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四)、誦讀全詩,升華詩情。1、播放歌曲,烘托氣氛,再讀詩歌,提升情感。<<長征>>歌曲播放,學生談感受及眼前浮現出的畫面。同學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你們愿意聽一聽用《長征》這首詩譜寫的歌曲嗎?(播放歌曲,歌曲配有一些長征畫面)聽了這首歌,看了這些畫面,請你閉目回味回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怎樣贊贊紅軍?這首詩引起了我們不盡的遐想,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的無畏精神和豪邁氣概深深地震撼著我們,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讓我們放聲朗讀吧,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先自由練讀,指名讀全詩,配樂朗讀。)2、同學們,學完了全詩,我們被紅軍的大無畏精神深深地感動著,也被偉人的胸襟深深的感動著,面對生活中的小小難題,我們汲取了極大的勇氣,讓我們鼓起勇氣,克服我們這節課最后一道難關,大膽地把全詩背下來,(五)、總結全詩,延續情感:今天我們學習毛主席的<<七律?長征>>詩,感受到紅軍戰士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不畏艱難險阻,堅持到最后勝利的英雄氣概。如今,我們不需要再去用雙腳重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