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監督2012.9課件_第1頁
職業衛生監督2012.9課件_第2頁
職業衛生監督2012.9課件_第3頁
職業衛生監督2012.9課件_第4頁
職業衛生監督2012.9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衛生法律法規與監督學職業醫學與環境衛生學系1制定職業病防治法的必要性職業病防治法律制度職業衛生監督概述前期預防與勞動過程中的職業衛生監督職業病防治的衛生監督職業病危害事故監督法律責任實例第11章職業病防治法律制度與職業衛生監督p1812制定職業病防治法的必要性1.我國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維護他們的健康權益是社會性質所決定的必然選擇。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共同綱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明確規定保護勞動者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是國家的重要職責。356782004年1月25日,南方毛衣加工生產包裝廠發生一起四氯化碳中毒事故,約15人中毒,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肝損害等,當時當地衛生站診斷不清,以對癥治療緩解癥狀為“治愈”,工人回廠后繼續工作,導致中毒人數增加到40多人。四氯化碳中毒事件事故發生在毛衣去污漬工段,導致中毒的去污漬有機溶劑是標簽為“1,1,1-三氯乙烷”的溶劑。經檢驗,該溶劑主要成分是四氯化碳,不含1,1,1-三氯乙烷。車間空氣檢測四氯化碳含量超過國家衛生標準6.6倍。由于檢測采樣時車間窗戶打開,而發生事故時車間窗戶是關閉的,因此推測當時濃度遠遠超過這個數。11◆冬天天氣寒冷,關窗作業容易發生中毒◆購買溶劑時應鑒別真品,不要再購買主要成分為四氯化碳的假“1,1,1-三氯乙烷”◆對同一工序接觸同樣化學物出現同樣癥狀3人的,應考慮是職業中毒,需及時向衛生監督部門報告缺乏職業病防治法的基本知識教訓12估計,我國每年因建筑裝飾涂料引起急性中毒的事件約400起,1.5萬余人中毒,造成慢性中毒達10萬余次。但是報道的數字比較少◆

2009年5月開始,蘇州聯建科技有限公司許多員工無端患上四肢無力、手腳疼痛的“怪病”,甚至暈倒在車間。后查實為正己烷中毒。公司使用正己烷代替酒精擦拭手機觸摸屏。143.職業病的危害性除了損害勞動者健康、使勞動者過早喪失勞動能力外,而且診治、康復的費用高昂,給勞動者、用人單位和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154.職業病防治還面臨嚴峻的國際挑戰。中國擁有的生產廠是世界上最多的16因此,依據憲法的原則規定,制定職業病防治法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維護勞動者及職業病人的健康權益是職業病防治法的精髓。★用人單位對職業病防治負有法定的責任是職業病防治法的

核心。17職業病防治法律制度◆專項法律法規◆非專項法律◆國務院及有關部委發布的各種規范性文件第一節職業病防治法法律制度18

非專項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20是衛生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的重要補充常常以決定、辦法、規定、意見、通知等形式出現。國務院及有關部委發布的各種規范性文件2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職業病防治活動的法律。★2002年5月1日實施。2011修訂,2012年1月1日執行修改法。◆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國在各類企業工作的7億多職工的健康和生命權,建立并修訂適用于企事業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工單位的職業病防治法。◆是一部行政法也屬于社會法23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前期預防

第三章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管理

第四章職業病診斷與職業病病人保障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共7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4法律的適用范圍◆空間效力法律適用的空間領域。適用于本國管轄的領陸、領水和領空。◆對人的效力法律在其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內適用于哪些人及人的哪些行為活動。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當事人可以是本國人、外國人、無國籍人。◆時間效力2002年5月1日起實施。26職業病界定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引起的疾病。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用人單位27職業病必須具備四個條件◆患病主體必須是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是因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必須是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10大類115種)四個要件中,缺少任何一個要件,目前都不屬于職業病。28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構成了職業病防治法律關系◆用人單位是職業病防治的義務主體◆勞動者是職業病防治的權利主體◆勞動者有權向用人單位主張職業衛生保護權利◆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履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義務這種權利義務對等關系,構成了職業病防治法的主要內容30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與用人單位◆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和要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向用人單位提供職業病防治服務◆服務契約關系職業衛生服務的主要內容建設項目危害評價工作場所危害因素評價與控制作業人員健康監護職業病診斷與治療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效果評價31行政部門與監督管理對象行政部門是職業病防治法的主要執行主體,承擔職業病防治監督管理工作。監督管理對象

用人單位貫徹執行《職業病防治法》的情況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資格、服務質量和行為執法行為必須受到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有關行政法律的約束。32用人單位勞動者履行保護健康義務

主張健康權利政府監管部門職業衛生服務機構職業病防治法有關當事方法律關系332003年衛生部組織專家組進行職業病防治法執行情況檢查3435362010年我國職業病發病情況◆各類新發職業病27240例,比2009年增加50.3%

◆塵肺病例23812占87.42%,塵肺死亡病例679例,煤工塵肺和矽肺占94.2%。◆慢性職業中毒1912例占10.55%,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鉛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急性職業中毒552例,占3.05%職業病病例數列前3位的行業依次為煤炭、鐵道和有色金屬,分別占總病例數的51.28%、9.45%和8.29%。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10年底,累計報告職業病746542例。372005-2010年新診斷職業病人數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新病例數3839平均發病年齡33歲平均接塵工齡為4.73年(1.5年-16年)主要的問題作業環境無防塵除塵設施,干性作業;無上崗前的培訓,未告知矽塵的危害;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無有效防護條件;當地政府監管不力、執法不到位。27例農民工矽肺發病情況分析401.接觸職業病危害人數多,患病數量大。

今后若干年我國的職業病發病總數還將呈繼續上升趨勢。目前的職業病報告不能反映職業病發病的實際情況。2.職業病危害分布行業廣,中小企業危害重。3.職業病危害流動性大、危害轉移嚴重。4.職業病具有隱匿性、遲發性特點,其危害往往被忽視。

全國職業病危害形勢及特點41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的權利;◆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防治服務的權利;◆了解所在工作場所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的權利;◆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防止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的權利;◆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害生命健康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42◆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沒有防護措施進行作業的權利;◆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因勞動者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有獲得法律救濟的權利。◆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患職業病有獲得賠償的權利。43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的義務◆采取措施,保證工作場所符合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實施對勞動者的健康監護◆作業管理或者勞動過程的管理◆履行危害告知義務◆履行對未成年工、女工等特殊勞動者人群的特殊保護義務◆保證職業病患者和疑似職業病病人的診斷、救治、康復和工作安置◆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44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工傷保險是職業病治療與康復的根本保障工傷保險作為社會保險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為職業病患者及死者遺屬提供物質幫助,它關系到千百萬農民工的基本權利和切身利益。452008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快推進農民工特別是礦山、建筑等高風險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我部啟動實施了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平安計劃”,計劃用三年時間,將礦山、建筑等高風險企業的農民工基本覆蓋到工傷保險制度之內;今年,大中型煤礦企業農民工全部參加工傷保險;明年,半數以上小煤礦企業、非煤礦山企業、建筑企業的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2008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全部煤礦、非煤礦山企業和大部分建筑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46江蘇:強制推行建筑工傷保險參保費企業繳納

2007-10-11)為了確保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建筑業民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本月開始,江蘇省在建筑施工企業強制推行工傷保險,所有民工必須參加,參保費用由企業繳納,民工個人不需要掏錢。47防治職業病的法律制度(10項)1.職業衛生監督制度國家實施職業衛生監督制度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國職業病防治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本行政區職業病防治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監督管理482.預防職業病危害產生的制度(1)評價制度:預評價、竣工驗收評價及定期評價(2)“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或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通風、排毒、除塵、屏蔽、隔音等;報警裝置,警示標志,事故應急救援處理,實施逃生通道和救援通道,泄險區等。】

(3)職業病危害申報登記制度493.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多,危害的性質、途徑和程度千差萬別,采取分類管理。4.工作場所管理制度有害因素濃度或強度檢測工作場所防護設施的管理職業病危害告知、警示標識衛生要求與操作規范個人勞動保護及宣傳培訓505.特殊作業管理制度放射、高毒等作業危害后果比較嚴重、具有群體性。致死率、致殘率都比較高國家對放射、高毒等作業實行特殊管理包括工作場所特殊管理作業人員特殊管理516.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上崗前健康檢查在崗期間的定期健康檢查離崗時健康檢查離崗后的醫學追蹤觀察應急健康檢查7.職業病管理制度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規定職業病診斷、治療的規定職業病康復的規定職業病診斷有爭議鑒定的規定職業病報告制度的規定職業病待遇與賠償的規定528.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控制和求援措施9.職業病保險制度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10.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制度5310.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制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滿足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需要體現科學性和先進性,注重可操作性在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積極采用國際通用標準逐步實現體系化保持標準的完整性和有機聯系我國制定職業衛生標準的原則54《職業病防治法》配套法規◆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職業病目錄◆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55必須制定的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職業衛生專業基礎標準◆工作場所作業條件衛生標準◆工業毒物、生產性粉塵、物理因素職業接觸限值◆職業照射放射防護標準◆職業防護用品衛生標準◆職業病診斷標準◆職業危害防護導則◆勞動生理衛生、工效學標準◆職業性危害因素檢測、檢驗方法職業衛生標準56第二節職業衛生監督概述職業衛生監督的概念、意義與原則職業衛生監督的主體職業衛生監督的依據57職業衛生監督是衛生行政部門依據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運用行政管理手段和醫學技術方法,對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職業衛生服務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職業衛生監督的目的確保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條件處于良好的狀態,預防和消除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職業衛生監督的概念、意義與原則58職業衛生監督分類按性質分預防性職業衛生監督經常性職業衛生監督按監督管理的內容分建設項目的前期預防監督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管理的監督職業病防治監督職業病危害事故監督59實施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意義和作用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60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預防包括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強調從職業病危害源頭采取措施。☆職業病危害評價☆三同時:職業病防護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控制對職業性有害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采取干預措施目的:保證職業性危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消除根除已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61防治職業病◆預防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治理治理職業病危害因素◆治療保障職業病病人的醫療、療養和康復62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職業衛生工作必須把勞動者健康及相關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國有7億多企業職工,其中一部分人成為了職業病病人,他們有許多困難,是一個弱勢群體,需要國家的關懷、法律的保障來維護他們的整體利益。63促進經濟發展◆健康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護勞動者健康,提高勞動者的健康素質,提高個人職業素質是用人單位整體素質的決定因素之一◆職業病危害是造成勞動者過早喪失勞動能力的最主要因素64職業衛生監督的原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65職業衛生監督的主體職業衛生監督的主體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部門職業衛生監督的相對人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服務機構66職業衛生監督的依據《憲法》:首要依據《職業病防治法》:是主要依據重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職業健康管理辦法》《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管理辦法》《職業衛生標準》:500多種67第三節前期預防與勞動過程的職業衛生監督前期預防的職業衛生監督勞動過程中的職業衛生監督68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監督管理69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目的使行政部門及時掌握危害項目的情況有利于加強對職業病危害項目的“源頭”管理◆申報的主要內容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濃度和強度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求援設施70◆申報程序

☆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應當在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縣級安全生產監督部門申報。

☆申報后,因采用的生產技術、工藝、材料等變更導致所申報的內容發生改變的,應當在變更后30日內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內容。◆監督管理

☆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應當在收到申報材料5個工作日之內,出具回執,并建立職業病危害項目管理檔案。

☆對申報的情況進行抽查,并對職業病危害項目實施監督管理。71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監督管理三個關鍵監督要點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建設項目職業病的危害預評價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72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職業病危害分類◆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

☆《高毒物品目錄》所列化學因素;

☆放射性因素

☆石棉纖維粉塵、游離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塵☆衛生部規定的其他應列入嚴重職業危害范圍的◆一般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輕微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73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分類分級管理◆職業病危害一般的建設項目

☆預評價的審核

☆有害因素控制效果評價審核

☆防護設施的驗收◆職業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除上述外加設計階段防護設施設計的衛生審查◆職業病危害輕微的建設項目

☆預評價

☆有害因素控制效果評價

☆向衛生行政部門備案74◆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負責審核、審查和驗收的建設項目

☆國務院及其職能部門審批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核設施等特殊性質的建設項目75建設項目職業病的危害預評價是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健康影響、防護措施等進行預測性衛生學評價。目的是了解建設項目在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方面是否可行,也為職業病防治管理的分類提供科學依據。建設項目的可行性論證階段必須進行職業病危害評價.76◆對采用一定技術、工藝、材料的建設項目應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其目的是評價建設項目是否產生職業病危害及危害的程度◆建設單位是提供預評價報告的責任人,行政部門30日內完成審核,并出具書面的審核決定建設項目職業病的危害預評價77◆對采用一定技術、工藝、材料的建設項目應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建設單位提供預評價報告,行政部門30日內完成審核,并出具書面的審核決定◆預評價內容包括

☆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危害程度以及造成危害的后果條件

☆預防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措施

☆哪些工序、部位、作業崗位的危害性大,需要重點監視和管理

☆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原因、影響范圍和后果

☆需要采取哪些應急救援措施

☆評價結論78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程度(濃度或強度)◆職業病防護措施及其效果◆對作業人員健康影響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經衛生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產和使用79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管理監督職業衛生責任制的落實情況作業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控制狀況80職業衛生責任制◆遵循職業病防治法律及有關衛生法規◆組織職業病防治工作◆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經費81作業管理制度落實情況◆職業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82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控制◆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是否完善原材料和設備使用管理治理職業危害、配備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作業場所危害監測評價正常開展日常監測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危害警示標志是否設立83

警示標志主要包括:在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中各類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設置警示標志和中文警示說明,注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基本預防知識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自

2003-12-1

起執行8485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并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貯存場所應當在規定的部位設置危害物品標識或者放射性警示標識.86職業健康監護及職業病防治與管理監督職業健康監護職業病危害的告知與報告87職業病危害的告知與報告◆職業病危害的告知→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待遇◆職業病危害報告→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的報告→急性職業病危害報告88職業病防治與管理監督職業病診斷與診斷有爭議鑒定職業病報告制度職業病病人保障的監督職業健康監護89職業健康監護◆健康監護制度職業健康監護根據勞動者的職業接觸史,對勞動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檢查和連續的、動態的醫學觀察,記錄職業接觸史及健康變化,評價勞動者健康變化與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關系。90◆健康監護制度→上崗前健康檢查→在崗期間的定期健康檢查→離崗健康檢查→離崗后的醫學觀察→健康檢查結果告知勞動者◆職業衛生的宣傳與培訓→上崗前培訓→在崗期間定期培訓91職業病危害的告知與報告職業病危害的告知告知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防護措施及待遇等。定期公布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職業病危害的報告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的報告:向衛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急性職業病危害報告92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臨時可采取的措施→責令停止作業→封存材料和設備→組織控制事故現場93職業病診斷與診斷有爭議鑒定職業病診斷◆診斷機構條件→有許可的醫療衛生機構→有職業病診斷資格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有開展職業病診斷相適應的儀器、設備→有健全的職業病診斷質量管理制度◆診斷人員→執業醫師→職業病診斷資格◆職業病診斷時有3人以上進行集體診斷→診斷原則:職業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排除其他致病因素→《診斷證明書》:診斷醫師共同簽署,診斷機構蓋章94◆用人單位舉證責任→提供現場危害檢測資料→提供健康監護資料◆勞動者有選擇診斷的權利→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居住地→有多家診斷機構,可任選一家◆職業病診斷爭議鑒定→設立專家庫→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受理鑒定申請→兩級鑒定,省級鑒定終結95職業病報告制度◆職業病報告的種類及要求→急性職業病報告→非急性職業病報告96急性職業病報告要求任何接診醫療衛生機構均應在12-24h之內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凡有死亡或同時發生3名以上急性職業中毒以及發生1名職業性炭疽,應立即電話報告有關用人單位也應該按照規定的時限和程序進行報告非急性職業病報告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在發現或懷疑為職業病的患者時,均應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及時轉到取得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明確診斷,并報告。對確診的非急性職業病,應及時按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程序逐級上報。97◆職業病報告程序及要求→職業病報告責任主體→報告時限→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職業病報告工作→負責職業病報告工作的省級機構應填寫職業病報表→中國CDC負責全國職業病統計、分析、報告工作。98★職業病報告責任主體用人單位接診急性職業病的綜合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99三人以上急性職業中毒或發生死亡的急性職業病應立即電話報告。三人以下的急性職業病應在12-24h內電話報告或《職業病報告卡》報告。非急性職業病以及塵肺死亡患者應在15日內報告,分別填寫《塵肺病報告卡》和《職業病報告卡》。報告時限要求100◆對職業病報告的處理→不得虛報、漏報、拒報、遲報、偽報和篡報→衛生行政部門收到職業病報告后應采取的措施◆職業病統計報告中國CDC負責全國職業病統計、分析、報告工作。101職業病病人保障的監督◆疑似職業病人獲得診斷保障的落實情況◆職業病人待遇保障◆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義務102職業病危害事故監督職業病危害事故概念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103定義:指用人單位在職業病防治活動中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造成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事故。根據危害程度分三類◆一般事故:10人以下急性中毒◆重大事故:急性職業病10-50人死亡5人以下職業性炭疽5人以下◆特大事故:急性職業病>50人死亡>5人職業性炭疽>5人職業病危害事故概念104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105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主要內容◆依法采取臨時控制和應急救援措施,及時組織搶救病人◆按照規定進行事故報告◆組織事故調查◆依法對事故責任人進行查處◆結案存檔106事故報告◆事故報告程序用人單位所在地行政部門上級行政部門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部門特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立即報告一般事故:6小時內報告由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對外公布事故報告內容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和發展趨勢等107◆事故處理用人單位應采取的措施衛生行政部門可采取的臨時控制措施◆事故調查組的組成

安全監察部門和衛生部門用人主管單位公安安全生產部門工會◆事故調查組職責90日內結案特殊情況不得超過180天108法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出具虛假證明文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9討論某建筑工地地下基坑肥槽為長7.5米,寬1.2米,深13.4米。當一名工人在地下基坑肥槽內使用防水涂料墻時暈倒,先后有5名工人進入槽內救人,均中毒暈倒。你認為如何救中毒工人脫離現場?事故級別?110現場調查使用的防水涂料為黑色底油和稀釋劑工人將黑色底油加上稀釋劑調和后,手工進行涂刷未采用個體防護和通風排毒措施涂料中苯含量120000mg/m3甲苯42000mg/m3二甲苯6100mg/m3汽油85000mg/m3工作場所地下基坑肥槽內空氣中苯和汽油分別為396.7mg/m3和1633.3mg/m3,分別超標38.67倍和2.63倍111如何采取預防措施?◆加強工地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健全安全規章制度◆建立各種應急救援措施◆職業安全衛生宣傳教育112某化肥有限公司得知四川發生大地震,震后恢復重建中需要大量的農用原料后,該公司立即組織生產此種農用原料,企圖搶占市場先機。6月初,該公司自行設計、改造、安裝設備,將原來生產過磷酸鈣的裝置改為飼料磷酸氫鈣生產裝置,主要是對磷酸進行脫鈣后與鈣粉反應生成飼料級磷酸氫鈣產品。硫化氫泄漏致6人死亡、28人受傷的事故事故級別?主要原因?113該項目屬于自建化工項目,自行設計,自行組織設備制作、施工和安裝,工藝設計存在嚴重缺陷。公司管理人員、從業人員未充分認識到存在硫化氫氣體中毒這一隱患。在有人員中毒時未使用防護器材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僅佩戴口罩進入事故區域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事故的主要原因114廣東省2004年職業病健康檢查情況◆廣東在有毒有害環境下工作的人數超過600萬,但2004年僅有約300萬人接受了職業病方面的法定體檢,體檢率不足一半!平均體檢率僅48%,其中深圳最高,達92%;廣州也在80%以上,但有個別地區卻只有8%.

◆體檢中發現,塵肺是引起職業病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正己烷(電子廠、鞋廠、箱包廠)、三氯乙烯(五金、電鍍)、鉛(電池、冶煉)、鎘中毒等。◆接受體檢的近300萬人中,有1%的人被發現身體“接近異常”。115116工人在卸這一車克百威農藥時,沒有個人防護。造成4人急性職業中毒。117有毒清洗液害了女工命2003年9月,粟桂芳進入廣州明×電子廠做插件員,雖然經常加班,但月收入讓她感到很滿足。2004年初,廠里新設了專門擦洗主板的工作崗位,并安排粟桂芳和女工璇偉來做。一個月后,粟桂芳臉上突然長出大片的紅疹,并伴有發燙癥狀。以為只是普通皮膚病,就到街上的小門診診治,醫生說是普通的季節性皮疹,不要緊。在門診治療一個月后,紅疹越來越嚴重。是不是工作過程中化學品中毒?于是到電子廠去詢問,廠方回答:粟桂芳用來擦主板的液體絕對沒有毒,但拒絕提供液體的成分。118

在廣州看病的開銷越來越大,粟桂芳撐不下去,只好回老家治療。5月2日,粟桂芳入住江西撫州一家醫院。醫院一直沒有確診,只說是肝功能受損傷,可能是藥物型肝炎,蛋白指數偏低,黃疸指數偏高。住院20多天,花了2萬多元,肝功能指標依然沒有恢復正常。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粟桂芳無力繼續承擔昂貴的住院費,無奈出院。6月10日粟桂芳去世。119一個月后,粟桂芳前工友璇偉懷孕五六個月,出現與粟桂芳同樣的癥狀,被送進了醫院。她們當時清洗主板的液體中含有三氯乙烯,是一種公認的防護不當便會引起職業病的有害物質。車間沒有通風設施,做工時都是徒手操作,沒戴任何防毒口罩、防護手套等。

2004年10月15日,粟桂芳被診斷為職業性皮膚病(三氯乙烯藥疹樣皮炎)。12月20日,被認定為工傷死亡。獲得法律規定的賠償數額

120一起有機溶劑中毒舉報案件的調查與處理案情介紹2006年6月2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醫院舉報:“某電子廠幾位員工出現腿酸、下肢無力、手腳發麻等不適癥狀在醫院就診,可能與職業有關。”121現場調查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接到舉報后立即展開調查,調查發現:該廠建于2003年,系臺商獨資企業。現有職工400名,其中女工占2/3,均為外來務工人員。該廠主要生產精密模具,主要用于電腦配件。生產工藝簡介:鋼板→沖壓→粗清洗(自動流水線)→清洗擦拭(手工)→檢驗→入庫包裝→出廠。中毒職工從事手工清洗工作,生產制度為二班制,平均每天勞動12小時。122該廠廠房為工業園區標準廠房。生產區域分為沖壓車間、機械清洗車間、人工清洗車間以及成品包裝車間。人工清洗車間80平方米,高度3米,操作區域為南北走向,只有南側墻壁設置一排窗戶,在屋頂上安裝有9臺抽風裝置,但操作臺前沒有安裝局部機械通風設施。操作工人未佩戴防護口罩、防護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123詢問調查該廠共有職工人數400名,在清洗包裝車間的工人為104名,有中毒癥狀人員都是人工清洗包裝操作崗位的工人。2006年6月2日,5名患病員工經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的初步治療后,被送上海市職業病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治療。其中2名員工分別在6月29日和7月10日被診斷機構診斷為慢性輕度和中度有機溶劑中毒——中毒性周圍神經病。124其它證據的收集人工清洗使用由蘇州市某化工廠制造的清洗劑,清洗劑成分含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環己烷等低級烷烴以及微量烯烴、芳香烴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該化工廠提供的安全資料要求使用場所具有良好的通風,使用時蓋上容器蓋,個人操作使用防護用品避免接觸皮膚、眼睛、衣服,使用完畢徹底清洗手和臉等。125中毒原因分析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職業病防護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126該廠指定行政部負責職業衛生管理,管理人員均為兼職,職業衛生知識匱乏,未對廠內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系統的識別、評價、控制。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之一機構和職業衛生專業人員127◆有職業衛生管理方案◆未制定職業衛生管理方針,未對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評價與控制策劃◆未明確組織結構與職責◆未制定員工培訓計劃◆未建立應急準備和響應系統。◆操作規程僅從安全生產角度制定,未考慮對勞動者職業健康的保護。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之二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128該廠于2005年開始組織在崗及上崗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2006年4月28日該廠組織52名在崗清洗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體檢結果均正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