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構建問題串突破重難點
—初中物理8年級《教學建議》
南京市教研室許志
xuzhi0328@126.com2008年7月5日構建問題串突破重難點
—初中物理8年級《教1對兩節研究課學習的體會用“教材”教?教“教材”?教學理念有“新意”,教學目標“定位”準引入新課重“激趣”,突破難點有“方法”教學過程層次“明”,知識過渡銜接“巧”啟發設問重“主導”,交流合作顯“主體”對兩節研究課學習的體會用“教材”教?教“教材”?28(上)目標要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特別是直覺興趣;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提出問題的意識、用語言描述現象的能力、比較和歸納的初步能力;試圖用動手實驗來解決問題,用圖像來表達過程,用知識定性地解釋現象;認識聲、熱、光、運動的現象及簡單的規律,初識與之相關的能量。
8(上)目標要求:38(下)目標要求:內容:物質的物理性質——從粒子到宇宙——力——壓強和浮力——力與運動。目標:了解物質的一些基本性質及其與生活的聯系;了解物質世界的層次結構,從粒子到宇宙,激發對物質世界探究的興趣;認識力、壓力、壓強,力與運動的關系;體驗建立物理概念規律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如實驗歸納法,猜想驗證法,理想推導法;初識用數學工具表達物理概念規律的方法。8(下)目標要求:內容:物質的物理性質——從粒子到宇宙——力4不要趕進度,打好入門的基礎充分重視奠定入門的情感基礎,讓學生感到物理課是非常有趣的、物理學就在我們身邊。降低起始難度,為培養興趣開路。8年級(上)內容的主要特點:現象,定性,觀察、歸納,解釋,圖象,良好的習慣。不要趕進度,打好入門的基礎充分重視奠定入門的情感基礎,讓學生5例:引言的教學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初步體驗科學探究例:引言的教學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6目標目標:通過觀察、實驗,感受物理現象的奇妙,激發好奇心和對科學的求知欲;在觀察過程中,學習描述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在觀察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習科學家探究的精神,體驗探究的過程目標目標:72008年南京中考題3.如圖2所示,舞臺上經常用噴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對“白霧”的形成,小明的解釋是:(1)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2)氣態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霧。以上解釋中A.第一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B.第二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C.兩句話都存在科學性錯誤D.兩句話都沒有科學性錯誤圖22008年南京中考題圖28在課堂教學中,通過
有效提問是我們實施課程目標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通過9
一堂課,無論課型如何,無論上什么內容,無論用何種教學媒體,要使課堂生動,關鍵是看教師如何設計課堂提問。可以說,問題設計是一堂課的“靈魂”,因為問題設計決定著教學的方向、順序,問題設計關系到學生思維活動開展的深度和廣度,問題設計直接影響著教師本節課教學的效果。一堂課,無論課型如何,無論上什么內容,無論用何種10例1.如何做好響度和音調之間的過渡
問題1:聲音除了有響度這個特征外,還有其他特征嗎?請同學們仔細聽下面一首歌并感受。問題2:最后一句“那就是青藏高原”中的“高”字,同學們能唱上去嗎?問題3:此時,聲音大一點能唱上去嗎?問題4:說明聲音光有響度還不能完全描述它的特征,剛才同學們的“唱不上去”就是聲音的另外一個特征,同學們能給這個特征起一個名稱嗎?例1.如何做好響度和音調之間的過渡問題1:聲音除了有響度這11
探究--過程--方法的特點一是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即比較物體不發聲與發聲時的區別;二是運用了歸納的方法,即通過大量發聲現象的歸納,發現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三是運用了轉化的方法,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發聲體的振動,探究時是借助音叉觸及面頰時的感覺,音叉擊起的水花來顯示音叉發聲時在振動。四是運用了理想化的思維方法,得到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探究--過程--方法的特點一是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即比較物體12如何理解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重點——知識點難點——過程(過渡)如何理解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13例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要用物距與2倍焦距比較?為什么不是物距與1.99倍焦距或者2.01倍焦距比較呢?
(1)面對光具座,怎么放儀器?(2)如何找像?(3)為什么物距要和2倍焦距比較?
例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要用物距與2倍焦距比較?為什么不是14問題1: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像呢?要研究這個問題,根據以下器材(如右圖)我們如何來尋找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呢?(通過實驗,記錄下凸透鏡成不同像時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然后分析數據,尋找規律)問題2:這些器材如何放置又如何調節會對我們找像有幫助呢?(將光源固定在光具座上最左端,任意選擇一個物距,放好凸透鏡,只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為止)問題3:同學們有沒有興趣自己來找一個像給老師和其他同學看看?問題4:找到像后,你應該記下什么內容?【像的性質(大或小、正或倒)和此時的物距和像距】問題1: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像呢15問題5:找到縮小像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物距和像距又分別是多少?你發現成縮小像時,這兩個數據之間又有什么關系?(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像距小于物距)問題6:找到放大像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物距和像距分別是多少?你發現成放大像時,這兩個數據之間有什么關系?(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像距大于物距)問題7:同學們想一想,會不會有一個等大的像呢?如果有,此時物距和像距之間會是什么關系呢?(肯定有等大的像,此時像距等于物距)問題8:這個猜想是否正確,需要實驗來驗證,我們如何才能盡快找到這個像呢?(將凸透鏡放在光具座的中間固定不動,再將光源和光屏分別放在最左端和最右端,然后兩手分別握住光源和光屏并同時移動,移動過程中要緩慢,始終保持它們到凸透鏡的距離相等,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為止)問題5:找到縮小像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物距和像距又分別是多少16問題9:找到等大的像后,像距和物距等于多少?我們發現一個固定的凸透鏡,對應著一個焦距;當該凸透鏡成等大像時也對應著一個物距,這“一個焦距”和“一個物距”之間必然有內在的聯系來決定該凸透鏡成像的情況。同學們對比這兩個數據發現了什么規律?(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問題10:那么,同學們再根據問題5和問題6的結論,能否再進一步猜想一下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放大或縮小像的條件是什么?(問題5中,只要像是縮小的,物距就大于2倍焦距;問題6中,只要像是放大的,物距就小于2倍焦距。)問題11:問題3以后,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出現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情況?此時物距是多少?和焦距之間有什么關系(大于一倍焦距)?問題12:因此,綜合問題10和問題11的結論,要使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物距應該滿足的條件是什么?(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問題9:找到等大的像后,像距和物距等于多少?我們發現一個固定17例3.處理好第一個初中物理復合
物理量----速度的教學(1)為什么要引入這一概念?(2)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你有那些方法?(3)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需要涉及幾個物理量?(4)路程和時間不同時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5)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其含義就是分母相同比分子,即時間相同比路程(6)能用時間和路程的比值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嗎?(7)單位換算問題(8)已知兩個量的比值如何求第三個量的比值方法(9)如何用圖象表示兩個物理量的變化關系(10)如果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他運動的速度一定,其速度和路程及時間之間只有運算關系,沒有依存關系(11)對具體的計算題要注意三個性:統一性、同體性(用好角標)和同時性。例3.處理好第一個初中物理復合
物理量----速度的教學(118充分利用課本插圖開展有效教學充分利用課本插圖開展有效教學19(08年南京中考題)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圖7中小明和小華的觀點如果我們不去推原來靜止的小車,它就不會運動;小車運動后,如果不繼續推它,它就會停下來。所以,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風吹樹搖,風停樹靜。如果沒有風吹的作用,樹就處于靜止狀態。所以,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小明小華圖7(08年南京中考題)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圖7中小明和小華的觀20例4.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如何想到去測G排
問題1:要研究浮力與什么因素有關?要在實驗中去尋找,你能設計一個實驗嗎?(注意:該實驗過程中物體所受的浮力要發生變化)問題2:請你仔細觀察實驗,物體所受浮力發生變化的過程在那一段?問題3:該過程有哪些物理量發生了變化?你猜想是什么物理量影響了浮力的變化?問題4:浮力應該和某個力發生關系,水面升高或體積的變化效果是一樣的,而h和v的變化會和那個力有關?問題5: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嗎?例4.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如何想到去測G排問題1:要研21宿遷08暑期8年級培訓講稿22例5:浮沉條件的教學處理小瓶子外觀一樣,有的內部放沙子,有的沒有,結果有的小組說小瓶子下沉,有的小組說上浮,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兩個瓶子相同嗎?從而引出物體的重力影響物體的浮沉.
創設情景,引起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通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引導學生從受力分析的角度來研究浮沉條件.
師生交流,反映教和學的過程;最后通過塑料袋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讓同學門分析原因.
突出應用,反映教和學的效果。例5:浮沉條件的教學處理小瓶子外觀一樣,有的內部放沙子,23例6.感受力臂
問題1: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那些?問題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數據中,我們所選取的數據這三個因素都改變了嗎?問題3:這樣我們所得出的平衡條件必然有局限性。你能增加一組數據來改變力的方向嗎?例6.感受力臂問題1: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那些?24實驗次數動力/N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m阻力/N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m130.0440.0322.50.0630.05340.0520.1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
=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實驗次數動力/N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m阻力/N支點到阻力25例7.如何教好液體壓強巧妙利用“塑料軟管”例7.如何教好液體壓強巧妙利用“塑料軟管”26例8.如何引導學生科學猜想(1)你猜想的依據是什么?(2)這些猜想中哪些屬于同一研究方向?(3)在以上猜想中你認為研究哪一個問題最有價值?
開放式猜想啟發式猜想例8.如何引導學生科學猜想(1)你猜想的依據是什么?27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教學中,有的學生提出導體的質量也可能影響著導體的電阻,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在自己所提出的多個猜想中,有哪些因素是屬于“同一研究方向”。由于“m=ρV=ρLS”,因此討論質量問題與討論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是一致的,這樣。我們只要重點討論電阻與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的關系即可,這也是最有價值的問題。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教學中,有的學生提出導體的質量也可28例9.以“燈泡”為主題的復習課(1)“同學們,關于燈泡中的物理知識,你已經了解了多少?(2)你知道燈泡中還包含哪些物理知識嗎?(3)對燈泡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嗎”?對第(2)問的修改:“燈泡是我們在學習電學內容時一個重要的用電器,請同學們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物理知識中,有哪些內容用到過燈泡?”例9.以“燈泡”為主題的復習課(1)“同學們,關于燈泡中的物29例10:歐姆定律的教學問題1:通過導體的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要指明是導體R兩端的電壓)問題2:你認為電流和電壓、電阻之間有什么定量關系?問題3:你采用什么方法來研究上述問題?(控制變量)問題4:那么,上述問題變成了幾個問題?它們分別是什么問題?問題5:我們先研究第一個問題,即要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你認為實驗需要哪些器材?實驗過程中應該控制什么因素?改變什么因素?圖1例10:歐姆定律的教學問題1:通過導體的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30問題6:你認為滑動變阻器在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問題7:你準備選取幾組數據進行分析?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如何選取電壓的具體數值將有助于我們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問題8:我們再來研究第二個問題,即要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在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時,除以上器材外,實驗還需要補充其它器材嗎?請你畫出電路圖加以說明。實驗過程你應該控制什么因素?改變什么因素?觀察和記錄什么數據?問題9:你認為滑動變阻器在該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問題10:你準備選取幾組數據進行分析?在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如何選取電阻的具體數值將有助于我們分析數據,得出結論?(討論到此,全班可分兩組分別進行以上兩個問題的探究)問題6:你認為滑動變阻器在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31問題11:分析數據,同學們得到的結論是什么?表達你的結論時你應該注意什么?問題12:你的結論可以用I=U/R表達嗎?(說明比例系數取1的條件)問題13:在探究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走過彎路,影響了實驗結果?經過思考,你又是如何走出這些“彎路”的?問題14:在你實驗的過程中你還發現了其他問題嗎?回顧你實驗的操作過程你覺得還能做哪些改進?問題11:分析數據,同學們得到的結論是什么?表達你的結論時你32以上第5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將要研究的大問題先分成兩個小問題逐個討論(這個問題的設計很重要,否則將兩個問題放在一起討論,容易使學生的思路混亂)。第8個問題的設計對前后實驗來說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第14個問題的設計則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能力較強的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平臺(07年南京中考題)。可以說,整堂課通過14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目的明確,思路清晰,實驗時間又得到了保證。以上第5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將要研究的大問題先分成兩個小問題3332.小明同學用如圖19甲所示的電路來驗證“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所用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3V,阻值為5Ω、10Ω、2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只,“15Ω1A”的滑動變阻器一只,學生用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開關和導線若干.(1)根據題意,請你選擇合適的電表量程,并幫助小明按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右邊實物圖(圖19乙)的連接.(2)實驗過程中他控制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恒為1.5V.A.先將R用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讀取與該電阻對應的電流值;B.再將10Ω的電阻替換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讀取與該電阻對應的電流值;C.最后他將20Ω的電阻替換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發現無法讀取與20Ω的電阻對應的電流值.經檢查,電路連接無誤,且元件完好,請你幫他找出兩種可能的原因.原因1:▲▲▲;原因2:▲▲▲.32.小明同學用如圖19甲所示的電路來驗證“電流與電阻的關系34宿遷08暑期8年級培訓講稿35值得一提的是:
在課堂教學中,實驗前的討論比實驗操作更重要,在時間的安排上,實驗前的討論時間也要比學生實驗操作的時間要長。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實驗前的討36例11.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1)感受參照物(“福娃”移動了嗎?)(2)平面鏡成像(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嗎?鏡面在哪兒?)(3)感受光的反射規律與角度有關(4)鏡面反射和漫反射(5)凸透鏡成像(舉牌)(6)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拋氣球)……例11.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1)感受參照物(“福娃”移動37游戲規則
初中物理8上游戲規則初中物理8上38例12.解決力學問題要考慮到初高中研究問題方法的銜接⑴明確研究對象⑵正確受力分析⑶根據運動狀態(4)找出力的關系如:勻速運動的汽車上,乘客和地面之間是否有摩擦;滑輪組在不同的繞法時(水平或豎直),如何求各個力之間的關系。例12.解決力學問題要考慮到初高中研究問題方法的銜接⑴明確研39例13.注意收集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影視作品,它們會讓你的課堂更出彩例13.注意收集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影視作品,它們會讓你的課堂更40輕松一下吧!輕松一下吧!41目前教學中值得教師注意的
幾個問題(1)課堂提問指向性不明(2)黑板上沒有目標明確的醒目板書(3)“填空型”問答太多(見思考)(4)對學生的評價我們的教師往往在表情上就加以流露。(5)對學生的練習往往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評價較少(6)對學生的反饋練習在答案正確的前提下教師應該追問是否有不同答案.這是我們教師研究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空間.(7)不研究課標,盲目增加難度。忽視過程,加快進度。(8)評價試卷目標不明確,隨意性比較嚴重。目前教學中值得教師注意的
幾個問題(1)課堂提問指向性不明42思考1:學生為什么會這樣答?在探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學生的答案是:質量相同時,物體越高,動能越大.思考1:學生為什么會這樣答?在探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的實驗中,43思考2.學生猜想電功與電阻有關,電熱與電壓有關,你是怎么處理的?啟發式猜想開放式猜想思考2.學生猜想電功與電阻有關,電熱與電壓有關,你是怎么處理44IURI1U1R1I2U2R2思考3.如何幫助學生掌握串聯電路中歐姆定律的一般計算:在表格中如何根據已知的三個獨立量求解其它物理量IURI145思考4.熔化和凝固實驗的處理實驗:用鹽水做致冷劑(-3℃)思考4.熔化和凝固實驗的處理46(家庭)替代實驗二:觀察水的凝固和熔化步驟一:將配置的濃鹽水放入家用冰箱冷藏室(冷藏室的溫度調至最低)。(家庭)替代實驗二:觀察水的凝固和熔化步驟一:將配置的濃鹽水47思考5.變化中抓不變是分析變量問題的一種思路(1)浮力問題(2)滑片移動引起電壓表示數變化問題比較物理量的大小時,若影響該物理量的因素都發生變化,此時抓住不變量來進行分析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如比較浮力大小時,若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都不同,此時利用浮力和物重(不變量)比較是關鍵;在比較電壓大小時,若電阻和電流都不同,此時利用分電壓和總電壓(不變量)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思考5.變化中抓不變是分析變量問題的一種思路(1)浮力問題比48思考6.教會學生一些解題方法,有利于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數據代入法“極限法”、“量綱法”如:兩個用電器并聯接在電壓兩端,他們所消耗的功率是P1和P2,則他們串聯后接在原電壓兩端的功率是P1+P2,
P1-P2
P1×P2/P1+P2
1/P1+1/P2思考6.教會學生一些解題方法,有利于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數據代49思考7.處理圖象問題的思路抓住三個字:軸點線思考7.處理圖象問題的思路抓住三個字:軸點線50思考8.如何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分析時:定性定量變化量
表達時:條件因果回歸要注意避免以結論代替過程的錯誤如: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斷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象還是實像?思考8.如何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分析時:定性定量變化量51初中物理教學建議一、主要框架二、案例講解三、使用建議初中物理教學建議52一、主要框架1、背景分析(1)學習任務①課標要求:
②物理方法:③相關知識:(2)學情分析物理方法主要有:對比、歸納、類比、等效、模型控制變量、理想化(或極限思維)、轉化、替代一、主要框架1、背景分析①課標要求:②物理方法:(2)學情53一、主要框架2.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主要框架2.教學目標54一、主要框架3.教學設計“問題串”
每個教學目標的后面均注有為達到本教學目標所設計的“問題標號”,對突破每節課重難點內容的“問題串”在編寫時用“加粗的字體”表示
一、主要框架3.教學設計“問題串”55主要特點以“物理方法”突出“三維目標”以“三維目標”闡明“教學要求”以“教學要求”細化“課程標準”以“情景問題”達到“教學要求”主要特點以“物理方法”突出“三維目標”56二、案例講解例1:第5章第一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二、案例講解例1:第5章第一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57三、使用建議分析教材與學情研究問題及設問明確思路與臺階注意選擇與創新三、使用建議分析教材與學情58宿遷08暑期8年級培訓講稿59謝謝!2008年7月5日謝謝!2008年7月5日60構建問題串突破重難點
—初中物理8年級《教學建議》
南京市教研室許志
xuzhi0328@126.com2008年7月5日構建問題串突破重難點
—初中物理8年級《教61對兩節研究課學習的體會用“教材”教?教“教材”?教學理念有“新意”,教學目標“定位”準引入新課重“激趣”,突破難點有“方法”教學過程層次“明”,知識過渡銜接“巧”啟發設問重“主導”,交流合作顯“主體”對兩節研究課學習的體會用“教材”教?教“教材”?628(上)目標要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特別是直覺興趣;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提出問題的意識、用語言描述現象的能力、比較和歸納的初步能力;試圖用動手實驗來解決問題,用圖像來表達過程,用知識定性地解釋現象;認識聲、熱、光、運動的現象及簡單的規律,初識與之相關的能量。
8(上)目標要求:638(下)目標要求:內容:物質的物理性質——從粒子到宇宙——力——壓強和浮力——力與運動。目標:了解物質的一些基本性質及其與生活的聯系;了解物質世界的層次結構,從粒子到宇宙,激發對物質世界探究的興趣;認識力、壓力、壓強,力與運動的關系;體驗建立物理概念規律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如實驗歸納法,猜想驗證法,理想推導法;初識用數學工具表達物理概念規律的方法。8(下)目標要求:內容:物質的物理性質——從粒子到宇宙——力64不要趕進度,打好入門的基礎充分重視奠定入門的情感基礎,讓學生感到物理課是非常有趣的、物理學就在我們身邊。降低起始難度,為培養興趣開路。8年級(上)內容的主要特點:現象,定性,觀察、歸納,解釋,圖象,良好的習慣。不要趕進度,打好入門的基礎充分重視奠定入門的情感基礎,讓學生65例:引言的教學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初步體驗科學探究例:引言的教學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66目標目標:通過觀察、實驗,感受物理現象的奇妙,激發好奇心和對科學的求知欲;在觀察過程中,學習描述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在觀察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習科學家探究的精神,體驗探究的過程目標目標:672008年南京中考題3.如圖2所示,舞臺上經常用噴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對“白霧”的形成,小明的解釋是:(1)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2)氣態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霧。以上解釋中A.第一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B.第二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C.兩句話都存在科學性錯誤D.兩句話都沒有科學性錯誤圖22008年南京中考題圖268在課堂教學中,通過
有效提問是我們實施課程目標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通過69
一堂課,無論課型如何,無論上什么內容,無論用何種教學媒體,要使課堂生動,關鍵是看教師如何設計課堂提問。可以說,問題設計是一堂課的“靈魂”,因為問題設計決定著教學的方向、順序,問題設計關系到學生思維活動開展的深度和廣度,問題設計直接影響著教師本節課教學的效果。一堂課,無論課型如何,無論上什么內容,無論用何種70例1.如何做好響度和音調之間的過渡
問題1:聲音除了有響度這個特征外,還有其他特征嗎?請同學們仔細聽下面一首歌并感受。問題2:最后一句“那就是青藏高原”中的“高”字,同學們能唱上去嗎?問題3:此時,聲音大一點能唱上去嗎?問題4:說明聲音光有響度還不能完全描述它的特征,剛才同學們的“唱不上去”就是聲音的另外一個特征,同學們能給這個特征起一個名稱嗎?例1.如何做好響度和音調之間的過渡問題1:聲音除了有響度這71
探究--過程--方法的特點一是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即比較物體不發聲與發聲時的區別;二是運用了歸納的方法,即通過大量發聲現象的歸納,發現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三是運用了轉化的方法,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發聲體的振動,探究時是借助音叉觸及面頰時的感覺,音叉擊起的水花來顯示音叉發聲時在振動。四是運用了理想化的思維方法,得到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探究--過程--方法的特點一是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即比較物體72如何理解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重點——知識點難點——過程(過渡)如何理解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73例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要用物距與2倍焦距比較?為什么不是物距與1.99倍焦距或者2.01倍焦距比較呢?
(1)面對光具座,怎么放儀器?(2)如何找像?(3)為什么物距要和2倍焦距比較?
例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要用物距與2倍焦距比較?為什么不是74問題1: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像呢?要研究這個問題,根據以下器材(如右圖)我們如何來尋找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呢?(通過實驗,記錄下凸透鏡成不同像時的物距和像距的大小,然后分析數據,尋找規律)問題2:這些器材如何放置又如何調節會對我們找像有幫助呢?(將光源固定在光具座上最左端,任意選擇一個物距,放好凸透鏡,只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為止)問題3:同學們有沒有興趣自己來找一個像給老師和其他同學看看?問題4:找到像后,你應該記下什么內容?【像的性質(大或小、正或倒)和此時的物距和像距】問題1: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像呢75問題5:找到縮小像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物距和像距又分別是多少?你發現成縮小像時,這兩個數據之間又有什么關系?(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像距小于物距)問題6:找到放大像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物距和像距分別是多少?你發現成放大像時,這兩個數據之間有什么關系?(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像距大于物距)問題7:同學們想一想,會不會有一個等大的像呢?如果有,此時物距和像距之間會是什么關系呢?(肯定有等大的像,此時像距等于物距)問題8:這個猜想是否正確,需要實驗來驗證,我們如何才能盡快找到這個像呢?(將凸透鏡放在光具座的中間固定不動,再將光源和光屏分別放在最左端和最右端,然后兩手分別握住光源和光屏并同時移動,移動過程中要緩慢,始終保持它們到凸透鏡的距離相等,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為止)問題5:找到縮小像的同學請舉手,你們的物距和像距又分別是多少76問題9:找到等大的像后,像距和物距等于多少?我們發現一個固定的凸透鏡,對應著一個焦距;當該凸透鏡成等大像時也對應著一個物距,這“一個焦距”和“一個物距”之間必然有內在的聯系來決定該凸透鏡成像的情況。同學們對比這兩個數據發現了什么規律?(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問題10:那么,同學們再根據問題5和問題6的結論,能否再進一步猜想一下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放大或縮小像的條件是什么?(問題5中,只要像是縮小的,物距就大于2倍焦距;問題6中,只要像是放大的,物距就小于2倍焦距。)問題11:問題3以后,同學們實驗過程中有沒有出現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的情況?此時物距是多少?和焦距之間有什么關系(大于一倍焦距)?問題12:因此,綜合問題10和問題11的結論,要使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物距應該滿足的條件是什么?(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問題9:找到等大的像后,像距和物距等于多少?我們發現一個固定77例3.處理好第一個初中物理復合
物理量----速度的教學(1)為什么要引入這一概念?(2)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你有那些方法?(3)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需要涉及幾個物理量?(4)路程和時間不同時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5)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其含義就是分母相同比分子,即時間相同比路程(6)能用時間和路程的比值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嗎?(7)單位換算問題(8)已知兩個量的比值如何求第三個量的比值方法(9)如何用圖象表示兩個物理量的變化關系(10)如果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他運動的速度一定,其速度和路程及時間之間只有運算關系,沒有依存關系(11)對具體的計算題要注意三個性:統一性、同體性(用好角標)和同時性。例3.處理好第一個初中物理復合
物理量----速度的教學(178充分利用課本插圖開展有效教學充分利用課本插圖開展有效教學79(08年南京中考題)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圖7中小明和小華的觀點如果我們不去推原來靜止的小車,它就不會運動;小車運動后,如果不繼續推它,它就會停下來。所以,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風吹樹搖,風停樹靜。如果沒有風吹的作用,樹就處于靜止狀態。所以,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小明小華圖7(08年南京中考題)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圖7中小明和小華的觀80例4.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如何想到去測G排
問題1:要研究浮力與什么因素有關?要在實驗中去尋找,你能設計一個實驗嗎?(注意:該實驗過程中物體所受的浮力要發生變化)問題2:請你仔細觀察實驗,物體所受浮力發生變化的過程在那一段?問題3:該過程有哪些物理量發生了變化?你猜想是什么物理量影響了浮力的變化?問題4:浮力應該和某個力發生關系,水面升高或體積的變化效果是一樣的,而h和v的變化會和那個力有關?問題5: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嗎?例4.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如何想到去測G排問題1:要研81宿遷08暑期8年級培訓講稿82例5:浮沉條件的教學處理小瓶子外觀一樣,有的內部放沙子,有的沒有,結果有的小組說小瓶子下沉,有的小組說上浮,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兩個瓶子相同嗎?從而引出物體的重力影響物體的浮沉.
創設情景,引起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通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引導學生從受力分析的角度來研究浮沉條件.
師生交流,反映教和學的過程;最后通過塑料袋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讓同學門分析原因.
突出應用,反映教和學的效果。例5:浮沉條件的教學處理小瓶子外觀一樣,有的內部放沙子,83例6.感受力臂
問題1: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那些?問題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數據中,我們所選取的數據這三個因素都改變了嗎?問題3:這樣我們所得出的平衡條件必然有局限性。你能增加一組數據來改變力的方向嗎?例6.感受力臂問題1: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那些?84實驗次數動力/N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m阻力/N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m130.0440.0322.50.0630.05340.0520.1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
=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實驗次數動力/N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m阻力/N支點到阻力85例7.如何教好液體壓強巧妙利用“塑料軟管”例7.如何教好液體壓強巧妙利用“塑料軟管”86例8.如何引導學生科學猜想(1)你猜想的依據是什么?(2)這些猜想中哪些屬于同一研究方向?(3)在以上猜想中你認為研究哪一個問題最有價值?
開放式猜想啟發式猜想例8.如何引導學生科學猜想(1)你猜想的依據是什么?87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教學中,有的學生提出導體的質量也可能影響著導體的電阻,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在自己所提出的多個猜想中,有哪些因素是屬于“同一研究方向”。由于“m=ρV=ρLS”,因此討論質量問題與討論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是一致的,這樣。我們只要重點討論電阻與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的關系即可,這也是最有價值的問題。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教學中,有的學生提出導體的質量也可88例9.以“燈泡”為主題的復習課(1)“同學們,關于燈泡中的物理知識,你已經了解了多少?(2)你知道燈泡中還包含哪些物理知識嗎?(3)對燈泡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嗎”?對第(2)問的修改:“燈泡是我們在學習電學內容時一個重要的用電器,請同學們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物理知識中,有哪些內容用到過燈泡?”例9.以“燈泡”為主題的復習課(1)“同學們,關于燈泡中的物89例10:歐姆定律的教學問題1:通過導體的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要指明是導體R兩端的電壓)問題2:你認為電流和電壓、電阻之間有什么定量關系?問題3:你采用什么方法來研究上述問題?(控制變量)問題4:那么,上述問題變成了幾個問題?它們分別是什么問題?問題5:我們先研究第一個問題,即要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你認為實驗需要哪些器材?實驗過程中應該控制什么因素?改變什么因素?圖1例10:歐姆定律的教學問題1:通過導體的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90問題6:你認為滑動變阻器在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問題7:你準備選取幾組數據進行分析?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如何選取電壓的具體數值將有助于我們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問題8:我們再來研究第二個問題,即要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在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時,除以上器材外,實驗還需要補充其它器材嗎?請你畫出電路圖加以說明。實驗過程你應該控制什么因素?改變什么因素?觀察和記錄什么數據?問題9:你認為滑動變阻器在該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問題10:你準備選取幾組數據進行分析?在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如何選取電阻的具體數值將有助于我們分析數據,得出結論?(討論到此,全班可分兩組分別進行以上兩個問題的探究)問題6:你認為滑動變阻器在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什么?91問題11:分析數據,同學們得到的結論是什么?表達你的結論時你應該注意什么?問題12:你的結論可以用I=U/R表達嗎?(說明比例系數取1的條件)問題13:在探究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走過彎路,影響了實驗結果?經過思考,你又是如何走出這些“彎路”的?問題14:在你實驗的過程中你還發現了其他問題嗎?回顧你實驗的操作過程你覺得還能做哪些改進?問題11:分析數據,同學們得到的結論是什么?表達你的結論時你92以上第5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將要研究的大問題先分成兩個小問題逐個討論(這個問題的設計很重要,否則將兩個問題放在一起討論,容易使學生的思路混亂)。第8個問題的設計對前后實驗來說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第14個問題的設計則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能力較強的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平臺(07年南京中考題)。可以說,整堂課通過14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目的明確,思路清晰,實驗時間又得到了保證。以上第5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將要研究的大問題先分成兩個小問題9332.小明同學用如圖19甲所示的電路來驗證“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所用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3V,阻值為5Ω、10Ω、2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只,“15Ω1A”的滑動變阻器一只,學生用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開關和導線若干.(1)根據題意,請你選擇合適的電表量程,并幫助小明按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右邊實物圖(圖19乙)的連接.(2)實驗過程中他控制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恒為1.5V.A.先將R用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讀取與該電阻對應的電流值;B.再將10Ω的電阻替換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讀取與該電阻對應的電流值;C.最后他將20Ω的電阻替換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進行實驗,發現無法讀取與20Ω的電阻對應的電流值.經檢查,電路連接無誤,且元件完好,請你幫他找出兩種可能的原因.原因1:▲▲▲;原因2:▲▲▲.32.小明同學用如圖19甲所示的電路來驗證“電流與電阻的關系94宿遷08暑期8年級培訓講稿95值得一提的是:
在課堂教學中,實驗前的討論比實驗操作更重要,在時間的安排上,實驗前的討論時間也要比學生實驗操作的時間要長。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實驗前的討96例11.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1)感受參照物(“福娃”移動了嗎?)(2)平面鏡成像(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嗎?鏡面在哪兒?)(3)感受光的反射規律與角度有關(4)鏡面反射和漫反射(5)凸透鏡成像(舉牌)(6)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拋氣球)……例11.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1)感受參照物(“福娃”移動97游戲規則
初中物理8上游戲規則初中物理8上98例12.解決力學問題要考慮到初高中研究問題方法的銜接⑴明確研究對象⑵正確受力分析⑶根據運動狀態(4)找出力的關系如:勻速運動的汽車上,乘客和地面之間是否有摩擦;滑輪組在不同的繞法時(水平或豎直),如何求各個力之間的關系。例12.解決力學問題要考慮到初高中研究問題方法的銜接⑴明確研99例13.注意收集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影視作品,它們會讓你的課堂更出彩例13.注意收集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影視作品,它們會讓你的課堂更100輕松一下吧!輕松一下吧!101目前教學中值得教師注意的
幾個問題(1)課堂提問指向性不明(2)黑板上沒有目標明確的醒目板書(3)“填空型”問答太多(見思考)(4)對學生的評價我們的教師往往在表情上就加以流露。(5)對學生的練習往往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評價較少(6)對學生的反饋練習在答案正確的前提下教師應該追問是否有不同答案.這是我們教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蘭州工商學院《譜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終止合同書協議書
- 作業之道模板
- 二零二五版店面轉讓協議書樣板
- 二零二五版執業藥師租賃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版汽車運輸合同書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版電子商務公司股權分配協議書
- 二零二五股權轉讓回購協議范例
- 音樂時光穿梭
- 常用擔保貸款合同模板
- 外研版(一起)二年級英語下冊全冊教案教學設計版
- 農村建房安全合同書參考
- 橋梁工程梁板的預制和安裝監理實施細則
- 施工電梯租賃合同及安全協議
- 加油站臨時用電專項方案
- 青島農業大學畢業實習鑒定表
- MTBF測試驗證規范文件和報告
- 2019第五版新版PFMEA 注塑實例
- (完整word版)計算機社團活動記錄
- 水池滿水試驗記錄表(自動計算)
- 2020年安徽省中考英語試題及參考答案與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