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送審稿)項目名稱: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北2集氣站站外單井采氣管線建設項目建設單位(蓋章):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編制日期:2016年10月國家環境保護部
《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單位編制。1.工程名稱——指工程立項批復時的名稱,應不超過30個字(兩個英文字段作一個漢字)。2.建設地點——批工程所在地詳細地址,公路、鐵路應填寫起止地點。3.行業類別——按國標填寫。4.總投資——指工程投資總額。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工程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給出保護目標、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6.結論與建議——給出本工程清潔生產、達標排放的總量控制的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本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設工程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他建議。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工程,可不填。8.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該工程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PAGE37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北2集氣站站外單井采氣管線建設項目建設單位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法人代表張振文聯系人梅洋通訊地址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聯系電政編碼718500建設地點陜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鎮曹家壕村東南側立項審批部門/批準文號/建設性質新建行業類別及代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輔助活動B1120占地面積(平方米)臨時占地:9600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16其中:環保投資(萬元)1.4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8.75%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2016年12月工程內容及規模:一、項目由來為了維持長慶油田第一采氣廠的產能,加快靖邊氣田的開發建設步伐,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提升質量效益,經長慶油田分公司批準立項,促使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擬將靖邊縣紅墩界鎮曹家壕村東南側的G14-9井的天然氣串接到G14-9B井場。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勵類“原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建設”中的一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為了能夠結合項目特點了解并分析項目施工期和營運期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環境保護建議及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有關環保法律法規的規定,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委托我單位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我單位結合該工程的性質、特點以及該區域環境功能特征,通過現場勘察、調研和查閱,確定本項目不涉及環境敏感區,并依據有關資料和在同類工程分析、類比的基礎上,按照環評技術導則的要求,編制了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現呈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二、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名稱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北2集氣站站外單井采氣管線建設項目(2)建設性質新建(3)建設地點本項目集氣站位于陜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鎮曹家壕村東南側,本環評涉及新建的站外集氣管線為將G14-9井的天然氣串接到G14-9B井場,長1.6km,管線起止點及拐點坐標見表1,項目地理位置和管線分布見附圖1。表1新建管線坐標一覽表序號井號規格長度起點坐標終點坐標備注1G14-960×6/71.6193173944200053193189004199680串接到G14-9B井場經現場勘查,本項目管線選線特點如下:①管線選線經過地區無居民集中居住區,地貌類型主要為黃土梁峁和溝谷階地;②管線選線周圍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其他敏感目標;評價對本項目管線施工提出以下要求:①管線施工與居民點或獨立人群密集房屋的距離不宜小于15m;②管線施工與道路平行敷設時,與道路用地范圍邊界的距離大于10m;與建(構)筑物、工廠的距離大于20m;③管線施工應盡量減少占用耕地,對于擬臨時占用的耕地應辦理相關手續,明確補償方案措施。(4)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16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4萬元,占總投資的8.75%。(5)項目占地本項目為輸氣管線建設,管線臨時占地全部進行恢復,無永久占地。項目新建管線總長1.6km,開挖作業帶寬6m,臨時占地9600m2。(6)建設規模北2集氣站已經建成,屬于《第一采氣廠2014年靖邊氣田6×108m3/a產能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中的工程,該報告已由陜西省環境保護廳于陜環批復【2015】331號文批復。本次僅建設G14-9井到G14-9B井場一條管線,全長1.6km,管線規格為用60*6/7的,注醇管線規格為27*5,同溝鋪設,項目開挖溝槽較小,同時利用現有道路運輸,因此不設置施工便道。(7)建設內容項目主要進行輸氣管線及其附屬工程建設,管線規格為無縫鋼管,項目組成一覽表見表2。表2項目組成一覽表工程類別項目名稱具體內容備注主體工程管線工程項目建輸氣管線1.6km。60*6/7注醇管線1.6km27*5附屬工程里程樁每隔1km設置里程樁1個,共2個/線路標識樁每500m設1個加密標識樁,不與里程樁重復,共2個。/環保工程揚塵施工期定期灑水、及時清理場地、蓬布遮蓋、密閉運輸。/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基礎減振等。/固廢管線埋設開挖土方分層堆放,管道下溝后分層回填。/綠化植被恢復9600m2。/管線建設所用設備見表3。表3建設所用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1推土機臺12挖掘機臺23打壓泵臺14空壓機臺1(8)公用工程=1\*GB3①給排水本項目用水主要是建設期施工人員的生活用水,施工地域流動較大,人員較少,不設立給排水管線,主要依托建設管線附近居民點。=2\*GB3②供電本項目不使用大型用電器械,無夜間施工,因此不單設供電設施。=3\*GB3③道路工程項目所在地的地表為黃土梁峁,人口稀少。目前,項目建設可依靠原有地方道路等,運營期主要進行人工巡線,無需進行道路建設。(9)防腐工程項目采氣管線外防腐層為普通級環氧粉末,厚度不小于350μm;環氧粉末涂料的性能、技術指標以及施工、檢驗按照《埋地鋼質管道熔結環氧粉末外防腐層技術標準》(SY/T0315-2005)的規定的要求執行。本項目所使用的采氣管道及其外防腐層均購買成品管,不涉及施工管材生產與加工。(10)工程進度本項目計劃2016年10月開工建設,2016年12月開始運行使用。(11)勞動定員本項目施工人員約20人,運營期安排定期巡線員。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不存在原有污染情況。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一、地形地貌靖邊縣地處鄂爾多斯地臺南緣與黃土高原北部過渡地帶,白于山橫亙于南,毛烏素沙漠綿延于北,靖邊平原呈東西走向居中。全縣按地形地貌分為三個區域,即北部風沙灘區、中部梁峁澗區、南部丘陵溝壑區,全縣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水路畔鄉的大墩山海拔1823米,是全縣的最高點;北部紅墩澗鄉的白城子海拔1123米,為全縣最低點,相對高差700米。項目所在地屬于中部梁峁澗地區,屬堆積剝蝕地形,地表為厚層黃土及更新世洪積、坡積、沖積物覆蓋,基底為白堊系砂頁巖,出露較少。地表形態以黃土梁峁為主,梁緩澗寬,梁澗相間。二、地質構造靖邊在地質構造單元上,屬鄂爾多斯臺向斜中段近軸部的東翼地區,所見古生界、中生界地層均以極緩的傾角向西傾斜,形成單斜構造。鄂爾多斯臺向斜的構造運動是以升降運動為主,振蕩幅度小,因而構造簡單,無大型急劇褶皺和斷層,本縣為一重力低質區,屬于拗陷帶。三、氣候氣象靖邊縣屬半干旱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溫差大,氣候干燥,通風條件好,雨熱同季,四季明顯,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亞冷氣團影響,嚴寒而少雪。春季因冷暖氣團交替頻繁出現,氣溫日較差大,寒潮霜凍不時發生,并多有大風,間以沙暴。夏季暑熱,雨量增多,多以暴雨出現,同時常有夏旱和伏旱。秋季多雨,降溫快,早霜凍頻繁。由于受沙漠影響,一日之內,氣溫差異懸殊,故當地有“早穿皮襖午穿紗,晚抱火爐啃西瓜”的民諺。靖邊縣氣象要素統計表見表4。表4靖邊縣多年氣象要素統計表氣象要素單位數值平均氣壓hPa896.9氣溫年平均℃7.8極端最高℃35.9極端最低℃-28.5平均相對濕度%6年平均降水量mm395.4年平均蒸發量mm891.7風速平均m/s3.24最大m/s20.7最多風向S地面溫度平均℃10.4極端最高℃69.3極端最低℃-35.5日照時數h2768.7大風日數d15.2雷暴日數d26.4霜日數d208最大積雪深度m16凍土深度標準凍深cm111.6最大凍深cm148四、水文1、地表水項目屬蘆河流域,蘆河主源于白于山北麓的新城鄉柴崾毗村,有蘆西與蘆東兩大支流匯流于鎮靖,經新農村鄉折東過楊橋畔鄉出境入橫山縣。縣內流長102公里,流域面積167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2.8%,年徑流量2366萬立方米,最大為4593萬立方米(1959年),年輸沙量913萬噸,最大為3440萬噸。最大洪流量為720立方米/秒,最小為0.5立方米/秒,平均洪流量為0.75立方米/秒。楊米澗鄉以上河道平均比降為2.66‰。兩岸有寬窄不等的川臺地和川道,以下谷寬200~1000米,河床寬、深均在20~60米之間。本項目施工管線距離蘆西支流(無名小河)約4km,對地表水影響甚小。2、地下水靖邊縣地下水源豐富,靜儲量達39.7億立方米。年可開采量為1.6億立方米。項目所在地地下水埋藏較深,利用較困難,梁峁地方人畜飲水主要靠水窖積存雨雪解決。屬缺水區且地下水含氟量高,其含氟量多在1.5ppm以上,人畜久飲會出現氟中毒癥。五、土壤靖邊縣土壤的成土母質主要有黃土,風積沙,沖積物,風、水堆積物,湖積物,坡積物等。在氣候、生物、地形等多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發展為多種類型的土壤。項目所在區域土壤主要為坡綿沙土、紅土、黑壚土、淤土等,主要為坡綿沙土,它是黃土母質上耕種的土壤,由于成土年齡短,剖面層次不明顯,表層為耕作層,其下為心土層,再下為深厚的黃土母質。各層之間過渡不明顯。全剖面呈強石灰反應,質地為沙壤。六、動植物1、動物項目所在區域原有狼、紅狐、黃鼬、獾、石貂等野獸,但由于過量獵捕,在50~60年代后均很少見,有些已近絕跡,現存較多的動物有蝙蝠、蒙古兔、五趾跳鼠、黃鼠、小家鼠、褐家鼠等。常見野禽類有錦雞、鷓鴣、長耳鷂(貓頭鷹)、環形雉、啄木鳥、家燕、百靈、喜鵲、老鴰、畫眉、鵪鶉、麻雀等。此外,兩棲類有黑斑蛙、大蟾蜍等,爬行類有鱉、壁虎、沙蜥、石龍子、黃脊蛇、虎斑游蛇、白條錦蛇等。2、植物靖邊縣處于沙化干草原和干草原兩個植被帶,植被呈退化趨勢:平均覆蓋率為32.8%,最高的是79.6%,最低的是18.6%。主要植被類型有:一、干草原,廣泛分布在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梁峁頂、溝坡上,有針茅屬、百里香屬、蒿屬等植物。二、灌叢草原,多分布于黃土丘陵和黃土梁地,少數見于風沙灘地。主要有檸條、沙棘(酸刺)、胡枝子等灌叢植物。三、沙生植被,分布于長城以北的流動、半固定、固定沙丘之上。有艾屬中的黑沙蒿,蓬屬中的沙蓬等植物。四、低溫草甸,主要分布在低濕沙地、灘地上,也見于部分河流的河漫灘和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溝底。全縣只有3.34萬畝,主要植物有“寸草”、蘆葦等。此外還有沼澤性植被,主要植物有沙柳等。據調查,評價區內無國家、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七、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附錄A《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本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即本地區地震烈度屬Ⅵ度。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靖邊縣位于陜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無定河上游,跨長城南北,居陜、甘、寧、蒙四省交界地帶。全縣總面積5088平方公里轄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214個行政村,5個社區,總戶數10.37萬戶,總人口34.4萬人,農業人口29.53萬人,常住人口6.32萬人。靖邊縣內交通便利,307國道和210國道穿縣城而過,靖邊至榆林、靖邊至(定邊縣)王圈梁、靖邊至安塞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靖邊至子洲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過境的太(原)中(衛)鐵路已建設,靖邊成為連接陜西、寧夏、內蒙等地的交通樞紐。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84億元,位居全市第4位;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178.6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73億元,同比增長11.8%,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2個百分點;完成財政總收入106.28億元,增長6.28%;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1元,同比增長9.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36190元和14395元,分別增長8.99%和10%。風能、太陽能發電量達12.7億千瓦,使靖邊縣榮升“全國新能源百強縣”第五位。紅墩界鎮位于靖邊縣城北35公里處,地處陜蒙邊界,地貌以風沙灘地為主。全鎮轄9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9447人??偯娣e288平方公里,耕地35000畝。境內有著名的大夏國統萬城遺址。近年來,鎮黨委、政府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以強鎮富民為目標,以科技興農、典型帶動為主要措施,以玉米制種、舍飼養畜為龍頭,根據市場需求積極引進優質品種,大力發展水地種草、育苗、藥材、雙膜西瓜、地膜夏洋芋、高淀粉脫毒洋芋、麻黃等新興特色產業,鼓勵支持發展鄉鎮企業,加強基礎設施和小城鎮建設,促進集市商貿流通,大力招商引資,開發統萬城旅游資源,逐步形成農、林、牧、商共同發展的產業化格局,鎮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2年全鎮農業產值達26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0元。該鎮利用地處玉米制種適生區和農民近年來形成的制種技術和制種意識的優勢,大力扶持制種產業,實施名牌戰略,爭創國家級優質玉米制種基地?,F有制種玉米7000畝,已有多家種子公司和7個村簽定了制種合同,玉米種子銷往全國各地。
為了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該鎮按照“引進新品種、建設新基地、爭創高效益”的原則,推廣舍飼養畜,改良品種結構,扶持規模養殖,重點發展小尾寒羊、波爾山羊、白絨山羊,提倡養豬、養雞。目前全鎮羊子存欄2.2萬只,養豬5300頭,畜牧業總產值達到87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2%,已成為鎮域經濟新的增長點。該鎮堅持扶貧與發展相結合,完成了水、電、路及廣播電視“四通”工程,農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加快了小城鎮建設,為繁榮集市貿易提供了良好環境。為了徹底改善生態環境,從2000年以來共完成退耕還林還草3000畝,荒沙地種草6000畝,造林5400畝。現在全鎮綠意盎然,走上了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該鎮先后被榆林市委、靖邊縣委、縣政府評為“科技工作先進鄉鎮”、“奔小康先進集體”、“民辦水利先進鄉鎮”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六個好’先進鎮黨委”。本項目評價區范圍內無國家、省、市、縣確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等特殊敏感目標。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和企業資料,本項目管線200m范圍內無居民點。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為了解項目地的環境質量狀況,本次委托陜西中測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對項目地的環境空氣、聲環境質量和地表水質量現狀進行監測(附件3),監測及結果分析如下: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陜西中測檢測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0月12日~18日對項目經過的1#監測點位(G14-9B)和2#監測點位(G14-9)的空氣環境質量現狀進行了監測。(1)監測項目及頻次本項目空氣質量現狀監測項目及頻次見下表5。表5監測項目及頻次監測類別監測項目監測點位監測頻次環境空氣SO2、NO2、PM10、總烴G14-9B位置和G14-9位置PM10監測24小時平均值,總烴監測一次值濃度,SO2、NO2監測1小時平均值和24小時平均值。連續監測7天。(2)監測方法和儀器本項目空氣質量現狀監測方法和儀器見下表6。表6監測方法和儀器類別項目監測方法及依據監測儀器檢出限環境空氣SO2《環境空氣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UV-550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H03)時均0.007mg/m3日均0.004mg/m3NO2《環境空氣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UV-550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H03)時均0.005mg/m3日均0.003mg/m3PM10《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HJ618-2011BSA224S電子天平(H07)0.010mg/m3總烴《環境空氣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604-2011GC-4000A型氣相色譜儀(H02)0.04mg/m3(3)監測及評價結果表7PM10日均值監測結果統計表單位:μg/m3序號監測點位采樣時間日平均濃度濃度范圍最大濃度超標率(%)最大超標倍數1#G14-9B位置10月12日~18日76~102102002#G14-9位置76~10510500(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300表8SO2監測結果統計表單位:μg/m3序號監測點位采樣時間小時平均濃度日平均濃度濃度范圍最大濃度超標率(%)濃度范圍最大濃度超標率(%)1#G14-9B位置10月12日~18日9~3636017~242401#G14-9位置11~3636017~26260(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500150表9NO2監測結果統計表單位:μg/m3序號監測點位采樣時間小時平均濃度日平均濃度濃度范圍最大濃度超標率(%)濃度范圍最大濃度超標率(%)1#G14-9B位置10月12日~18日12~5151028~333301#G14-9位置19~5454028~35350(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20080表10總烴監測結果統計表單位:mg/m3序號監測點位采樣時間一次值濃度范圍最大濃度超標率(%)最大超標倍數1#G14-9B位置10月12日~18日0.56~0.620.62001#G14-9位置0.55~0.620.6200以色列標準5由監測結果可以看出,評價區SO2和NO2小時濃度值和日均濃度值、PM10日均值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3095-2012)二級標準,總烴符合以色列標準,項目地環境空氣質量狀況良好。二、噪聲環境現狀2016年10月12日至13日,陜西中測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對G14-9B位置和G14-9位置的聲環境現狀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見下表11。表11噪聲監測結果點位編號點位名稱2016年10月12日2016年10月13日標準晝間dB(A)夜間dB(A)晝間dB(A)夜間dB(A)晝間:60dB(A)夜間:50dB(A)1#G14-9B位置46.640.547.242.52#G14-9位置44.540.246.841.6由上表11的噪聲監測結果可知,項目地噪聲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二類區標準,項目地聲環境質量狀況良好。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根據現狀調查,工程環境保護目標詳見表12。表12環境保護目標表環境要素保護對象相對于工程保護內容保護目標方位距離(m)環境空氣、聲環境曹家壕北600人群健康《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生態環境控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按要求進行生態恢復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根據“關于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廠北2集氣站站外單井采氣管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執行標準函”,靖環函【2016】196號,(見附件4),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執行以下標準:1、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2、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3、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2\*ROMANII類標準;地下水質量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III類標準;4、生態環境評價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1、施工期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運營期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2、大氣污染物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二級排放標準;3、項目廢污水禁止排放;4、固廢排放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單中相關要求;生活垃圾排放執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的相關要求??偭靠刂浦笜吮卷椖窟\營期排污只涉及SO2、NOX,且為輸氣管線建設,輸氣為密閉輸送,因此本項目申請的總量為0。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工藝流程簡述(圖示):本項目為輸氣管線的建設項目,主要工藝為管線作業線路的清理、開挖(跨越)、下管入溝、覆土回填等工序。圖1管線施工工藝流程圖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1、施工廢氣工程建設階段施工廢氣主要為施工期場地清理、管溝開挖、車輛行駛產生的無組織排放揚塵及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1)施工揚塵的主要污染因子為TSP;(2)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中主要污染因子為CO、NOx、煙塵等。2、施工廢水(1)試壓廢水管段連接完成后,調試階段會產生試壓廢水,管道規格為60*6/7,全長1.6km,則產生的試壓廢水為4.45m3。(2)生活污水本項目建設1條輸氣管線總長為1.6km,管線建設人工為20人,施工期為兩個月,按照《陜西省行業用水定額》(DB61/T943-2014),施工人員用水按30L/d·人,排放系數取0.8,則生活污水產生量為0.48m3/d,項目施工人員主要來自當地農民,生活依托附近村莊,不設置施工營地,生活污水經村莊收集后用于農田施肥。3、施工噪聲施工期間主要噪聲源是挖土機、鏟土機、等施工機械產生的機械性噪聲,聲壓級一般在80~105dB(A)。4、施工固廢施工人員產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產生0.5kg計,則產生量為10kg/d。項目主要土方工程來自管線的鋪設,管線總長為1.6km,埋深為1.4m,共計挖方量13440m3。管線工程鋪設時土方工程一般為溝槽開挖土方在道路兩旁堆積,管線鋪設后全部回填。5、生態環境影響管道開挖會對施工作業帶(寬6m)造成較大的擾動,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是管線施工對土地利用、土壤、植被等影響,從而影響局部生態系統或引發相關環境問題。二、運營期1、廢氣本項目運營期采用密閉壓力輸氣,管道密封,產生的廢氣量較少。2、噪聲管道為密閉壓力輸氣,輸氣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噪聲。3、生態環境管線下溝調試完成后,會對開挖管溝進行回填并對表面進行綠化,但是仍然會對周圍的土地利用現狀和景觀產生一定的影響。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大氣污染物管線施工施工揚塵無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水污染物試壓廢水清凈下水4.45m34.45m3生活污水廢水量0.48m3/d0氨氮20mg/L,0.01kg/dBOD5200mg/L,0.10kg/dCOD350mg/L,0.17kg/dSS200mg/L,0.10kg/d固體廢物日常生活生活垃圾10kg/d10kg/d噪聲噪聲源主要為施工期的挖掘機、自卸汽車等,其噪聲源強聲級為80~100dB(A)。其它無主要生態影響(不夠時可附另頁):本項目輸氣管線敷設長度1.6km,臨時占地9600m2,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如下:一、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植被破壞在建設項目施工初期,清除管道沿線地表覆蓋物以及土石方開挖時會破壞地表植被。工程建成后對管道沿線進行綠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工程建設對局部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根據查閱相關資料及現場調查,林地主要有槐樹、山楊為主;其次以山杏、山桃為主,多為混生。主要灌木優勢有沙棘、狼牙刺、栒子、白芨稍、大馬菇、酸刺、酸棗、黃刺玫、木瓜、檸條等。草木有白羊草、達烏里胡枝子、黃背草、茭蒿、鐵桿蒿、蘆葦、車前、狗尾、莠子草等。陽坡和半陽坡有茭蒿+長芒草群叢、白羊草+茭蒿群叢、白羊草+達烏里胡枝子群叢、長芒草+達烏里胡枝子+翻白草群叢,還有少量文冠果群叢、達烏里胡枝子+紫云英狀草木棲群叢和荊條+酸刺+白羊草。陰坡、半陰坡有鐵桿蒿+菱蒿群叢、虎榛子群叢、柔毛繡線菊、小葉錦雞兒及栒子灌叢。在管線建設中,管溝范圍內植物的地上部分與根系均被開挖鏟除,同時還會傷及附近植物的根系。施工帶兩側的植被由于挖掘出的土石方堆放、施工車輛和機具的碾壓,會造成植物地上部分破壞甚至死亡。管道施工結束,采取植物恢復措施后,3~5年可基本恢復到原有植被覆蓋水平。2、水土流失伴隨著工程建設中的土地平整、道路路基挖填、材料堆放、棄土棄渣排放,施工機械通行、施工人員生活等一系列生產活動,難免損壞原地貌、原狀土壤結構和植被,使地表抗侵蝕能力降低。施工結束后,在按設計方案及時實施場地綠化方案后,地表抗侵蝕能力將有所恢復。管道開挖工程必將造成地表地貌形態的改變,加大了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的發生。3、道路施工期穿越工程對公路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些影響是暫時的、局部的。二、運行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分析管線工程可能會對土地利用類型和土地利用現狀結構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管線施工完成后的覆土,其用途可能會有較大改變。根據《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在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五米地域范圍內,禁止下列危害管道安全的行為:種植喬木、灌木、藤類、蘆葦、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達管道埋設部位可能損壞管道防腐層的深根植物;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蝕性物質、使用機械工具進行挖掘施工;挖塘、修渠、修曬場、修建水產養殖場、建溫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構筑物”。項目建成后,對周邊土地利用類型有一定的影響。2、景觀影響分析項目運行期,根據管道安全性的要求,在管道軸心線兩側各5m范圍內不得種植深根性植物,從而可能會對林果業的種植、農田林網布局、綠色通道的連通性和連接度等造成一定影響。項目投運最初幾年,由于施工作業帶被破壞的植被尚未完全恢復,出現水土流失,可能對景觀有一定影響;隨著植被的恢復,施工期破壞的景觀條件將得到恢復,景觀的整體功能將逐步得到恢復,總體而言,對景觀的影響一般不會太大。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1.施工廢氣影響分析(1)施工揚塵(1)施工揚塵項目施工現場大氣污染物主要是運輸車輛揚塵、廢氣和砼預制場及現澆攪拌站原料堆放場地揚塵。揚塵主要來自露天混凝土堆場、裸露場地的風力揚塵和車輛行駛的動力起塵等,本項目設有兩處固定砼預制板場。(1)揚塵影響分析項目在施工期產生的揚塵按起塵的原因可分為風力起塵和動力起塵,其中風力起塵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裸露的地表因天氣干燥及大風,產生風力揚塵;動力起塵,主要是在建材的裝卸、土方挖掘和填埋過程中,由于外力而產生的塵粒再懸浮而造成的。①車輛行駛動力起塵在路面同樣清潔程度情況下,車速越快,揚程量越大;而在同樣車速情況下,路面越臟,揚塵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駛及保持路面的清潔是減少汽車揚塵的有效辦法。揚塵的產生量與施工隊的文明作業程度和管理水平密切相關,同時也受當時的風速、濕度、溫度等氣象要素影響。表13為施工場地灑水抑塵的試驗結果,可見每天灑水4~5次進行抑塵,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揚塵,將揚塵污染控制在場地內。表13施工場地灑水抑塵結果距離(m)52050100TSP平均濃度(mg/m3)不灑水10.142.891.150.86灑水2.011.400.670.60TSP標準限值(mg/m3)0.90由上表可知,項目施工現場在文明施工、加強管理的同時,要采取減少露天堆放、圍擋、灑水等抑塵措施,將揚塵的影響降到最低。②露天堆場風力揚塵施工現場揚塵產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場和裸露場地的風力揚塵。由于現場設有混凝土預制場及混凝土攪拌站,水泥及沙石現場堆放,在氣候干燥又有風的情況下,會產生揚塵。塵粒在空氣中的傳播擴散情況與風速等氣象條件有關,也與塵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關。以沙塵為例,不同粒徑的塵粒的沉降速度見表14。由表14可知,塵粒的沉降速度隨粒徑的增大而迅速增大。當粒徑為250μm時,沉降速度為1.005m/s,因此可以認為當塵粒大于250μm時,主要影響范圍在揚塵點下風向近距離范圍內,而真正對外環境產生影響的是一些微小塵粒。根據現場的氣候情況不同,其影響范圍也有所不同。施工揚塵對大氣環境質量的不利影響是偶然的、可逆的,將隨施工的結束而消失。表14不同粒徑塵粒的沉降速度粒徑(μ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徑(μ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徑(μ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2)施工機械尾氣影響分析施工車輛及施工機械在運行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尾氣產生,尾氣中污染物濃度與車輛型號、燃料類型、車況等有很大的關系。施工過程中選用新型重型車,減少使用舊型工程車,降低尾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較小。(3)揚塵控制措施為盡量減少施工期揚塵的影響,施工建設單位應采取如下措施:①運送土方、垃圾、設備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損場外道路。運輸容易散落、飛揚、流漏的物料的車輛,必須采取遮蓋措施,保證車輛清潔。施工現場出口應設置洗車槽,保證出入清潔;②土方作業階段,采取灑水、覆蓋等措施,達到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1.5m,不擴散到場區外的目標;③施工現場非作業區達到目測無揚塵的要求。對現場易飛揚物質采取有效措施,如灑水、圍檔、密網覆蓋、封閉等,防止揚塵產生;④對易產生揚塵的堆放材料應采取覆蓋措施;對粉末狀材料應封閉存放;場區內可能引起揚塵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運應有降塵措施,如覆蓋、灑水等;⑤避免大風的情況下進行土方回填、裝卸物料等;⑥土方臨時堆場盡可能進行灑水或遮蓋抑塵。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期揚塵,施工期揚塵對環境影響較小。綜上,在采取合理的措施后,項目施工期對大氣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2.施工廢水影響分析(1)管道試壓廢水管道連接完成后,對管道進行調試,會產生管道試壓廢水為4.45m3,管道試壓廢水為清凈下水,可作為開挖土堆灑水或周邊綠化用水,不外排,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2)生活污水本項目施工期間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管線施工流動性較大,施工人員較少,施工人員生活主要依托施工地點周邊的居民點。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為0.48m3/d,經村莊旱廁收集后用于農田施肥,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3.施工噪聲影響分析在考慮項目施工期噪聲源對周圍環境影響時,僅考慮點聲源到不同距離處經距離衰減后的噪聲,計算出聲源對附近敏感點的貢獻值,并對聲源的貢獻值進行分析。噪聲值計算模式為:式中:LA(r)—距聲源r處的A聲級,dB;LAref(ro)—參考位置ro處的A聲級,dB;Adiv—聲波幾何發散引起的A聲級衰減量dB;Abar—遮擋物引起的A聲級衰減量dB,在此取值為0;Aatm—空氣吸收引起的A聲級衰減量dB;Aatm=α(r/ro)/100,查表取α為1.142;Aexc—附加A聲級衰減量dB,Aexc=5lg(r/ro)。施工場地噪聲預測結果見表15。表15距聲源不同距離處的噪聲值(dB(A))施工機械不同距離噪聲級1m10m20m30m70m100m200m挖掘機90706461535044推土機90706461535044輪式裝載機90706461535044運輸車輛75554945383529從表15中看出,施工機械噪聲較高,晝間噪聲超過《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情況出現在距聲源100m范圍內,夜間施工噪聲超標情況出現在200m范圍內。本項目施工段100m范圍內村莊較少,且項目定點施工期段,施工期噪聲只是對項目周邊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盡量避免夜間施工。項目臨時施工區設在距村莊較遠地點,對周圍村莊影響較小。此外,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降低人為噪聲,并合理安排高噪聲設備的使用時間,盡量避免夜間施工。同時要注意保養機械,合理操作,合理選擇放置設備的位置,注意使用自然條件減噪,以把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減至最小。4.施工固廢影響分析(1)施工棄土根據設計,工程處于梁峁溝壑區,管線敷設將產生少量棄土,評價要求結合沿線條件將棄土合理填埋與低洼區域,不得隨意排放,施工結束后進行植被恢復。(2)生活垃圾施工期施工人員較少,流動性較大,產生的生活垃圾為10kg/d,產生量較少,可集中收集后帶回生活區統一處理。綜上所述,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均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處置,對外環境影響小。5.穿越工程影響分析本項目用地為臨時占地,社會環境主要包括沿線的交通設施、沖溝、河道等。(1)交通設施管線以頂管穿越瀝青道路0次、大開挖方式穿越土路4次,評價要求建設單位應征得道路管理部門的同意,并注意協調交通。在穿越土路時,因土路交通量較小,穿越1次可在幾小時內完成,對公路不會中斷交通,但仍會對交通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工程施工時應注意選擇非交通繁忙期施工,且注意車輛的疏導。本評價針對道路穿越提出以下環保要求:1)穿越處增加管線壁厚;2)穿越開挖時嚴格控制施工范圍,減少生態擾動;3)開挖穿越處,施工結束后做地表植被恢復,防止雨季沖刷土壤,致使管道裸露、損壞和水土流失。采取以上措施后,管線穿越公路對交通及穿越處生態環境等影響較小。(2)沖溝、河道根據現場探勘及建設單位提供資料,本項目無穿越沖溝、小型河流。6.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土地利用結構影響分析該項目占地均為臨時性占地。工程臨時性占地9600m2,主要是管道建設、施工開挖土石方堆場、管道安裝場所、料場以及施工營地等。管道沿線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風沙荒地和少量旱耕地。臨時性占地將破壞占用土地上的植被對土地利用功能影響較大。但施工結束后期,經土方回填,并進行播草綠化。臨時占地中的耕地一般經過1~3年即可恢復,對其土地利用結構影響不大。工程無永久性占地,對評價區土地利用結構的影響極小。即從總體上來看,該項目對評價區土地利用結構影響很小。(2)水土流失的影響管道施工活動將造成地表裸露、管溝挖土堆置等從而產生水土流失。由于工程建設線路較長,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堆土若處理不當,會造成水土流失。工程在施工建設中,由于管溝開挖、管溝挖土堆放,都將不同程度的改變、損壞或壓埋原有地貌及植被,降低或喪失水土保持功能。建設項目在建設期間擾動原地貌從而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土地生產力下降,導致土壤侵蝕加劇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主要由挖損、埋壓,占用原地貌土地及植被造成,本項目施工過程施工帶較長,由于管線尺寸小,所有土方均回填開挖面,不產生棄土、棄渣,項目無棄土場。故項目一般不會帶來直接水土流失。(3)對植被的影響項目建設對植被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管線工程施工過程中,表現為地表開挖造成植被破壞,埋壓。管線施工過程中,管溝范圍內的植物地上部分與根系均被鏟除,同時還傷及附近植物的根系;施工帶內植被,由于挖掘出的土方堆放,人員踐踏、施工車輛和機器的碾壓,會造成地上部分破壞甚至去除,但根系仍可保留。管線沿線的植被破壞具有暫時性,一般隨施工結束而終止。農作物植被一般耽誤一季,若避開作物生長期施工,甚至可以不耽誤。自然植被在施工結束后,周圍植物可侵入,開始恢復演替過程。總之,管線施工對自然植被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植物群落中物種多樣性的影響。對農作物植被的影響主要是農業生產的經濟損失,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在項目建設階段,施工過程對植被影響寬度可達6m左右。建設單位要及時采取植被恢復措施,按照破壞多少、恢復多少進行植被恢復(4)生態擾動本項目管線總長度為1.6km,生態擾動范圍為臨時占地面積,建設單位應制定詳細的生態恢復措施與計劃,并安排足夠的生態恢復專用資金,保證施工結束后立即進行生態恢復。運行期環境影響分析:1.環境空氣影響分析本項目采用密閉壓力輸送,管道密閉性好,產生的廢氣泄露少,對周邊環境影響小。2.聲環境影響分析到輸氣會產生一定的噪聲,管道內外皆有保護層,且管道埋設在地下,噪聲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3.風險事故分析與預防措施(1)工程風險事故發生的類型分析在管道輸氣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事故主要是天然氣輸氣管線破裂產生天然氣泄露,輸氣管線中天然氣儲量較小,不構成重大危險源,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和甲烷理化性質見表16和表17。表16天然氣理化性質標識中文名:天然氣英文名:naturalgas危規號:21007CAS號:74-82-8理化性質外觀與形狀:無色,主要成分為甲烷,比空氣輕,具有無色、無味、無毒之特性比重:0.7057相對密度:0.45(-164℃穩定性:穩定危險特性危險性類別:易燃氣體燃燒性:易燃閃點(℃):-180爆炸下限(%):5爆炸上限(%):15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五氧化溴、氯氣、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強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滅火劑:粉末、泡沫或二氧化碳。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健康危害: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本品,可致凍傷。表17甲烷理化性質標識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危規號:21007CAS號:74-82-8理化性質外觀與形狀:無色無嗅氣體相對密度:(空氣=1):0.55飽和蒸氣壓(kPa):53.32(-168.8℃穩定性:穩定危險特性危險性類別:低閃點易燃液體燃燒性:易燃閃點(℃):-188爆炸下限(%):5.3爆炸上限(%):15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滅火劑:粉末、泡沫或二氧化碳。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健康危害: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若不及時遠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的甲烷,可致凍傷。毒性:屬低毒類。小鼠吸入42%濃度×60分鐘,麻醉作用;兔吸入42%濃度×60分鐘,麻醉作用。(2)風險事故發生的原因本項目集輸管線潛在的風險事故及危害主要如下:①事故類型:火災、爆炸產生原因:因管道本身設計、管材制造、施工、操作運行和管理的各環節存在的缺陷和失誤,導致帶壓的天然氣泄漏后,在空氣中形成爆炸性氣體,遇火源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②事故類型:天然氣泄漏產生原因:管道本身設計、管材制造、施工、操作運行和管理的各環節存在的缺陷和失誤或者因為各種自然災害而導致的管線破裂。(3)最大可信事故本次評價將最大可信事故確定為采氣管線泄漏發生火災爆炸事故。(4)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分析①輸氣管線破裂概率分析據有關資料高壓管線風險概率在0.05~0.36%,低壓管線風險概率在0~0.45%。②參考胡二邦主編的《環境風險評價實用技術和方法》及《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導則(征求意見稿)》:容器小孔泄漏1mm的事故概率為5×10-4/a,容器小孔泄漏10mm的事故概率為1×10-5/a,容器小孔泄漏50mm的事故概率為5.0×10-6/a,容器整體破裂的事故概率為1.0×10-6/a。容器整體破裂的機會極少,常見泄漏事故為容器小孔泄漏事故。(5)事故狀態下的危險分析天然氣為易燃易爆氣體,在空氣中爆炸極限為5~15%(體積百分含量)。當事故性釋放的天然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時,遇到明火便會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性釋放的天然氣,在擴散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如下:噴射燃燒(熱輻射危險距離)天然氣釋放立即燃燒是噴射燃燒(熱輻射危險距離)天然氣釋放立即燃燒是推遲燃燒著火或爆炸(危險距離)是否推遲燃燒著火或爆炸(危險距離)是否噴射擴散否噴射擴散否污染大氣環境(污染距離)污染大氣環境(污染距離)可以看出,事故性釋放的天然氣可能立即著火,形成噴射燃燒,對周圍造成熱輻射危害;也可能在擴散稀釋過程中著火或爆炸,對周圍造成沖擊波危害;或者經擴散稀釋低于爆炸極限下限,未著火,僅污染周圍空氣環境。事故性釋放的天然氣量,與容器的容積、壓力等因素有關。本次評價中單井管線環境風險評價引用《長慶油田分公司長南氣田開發項目部靖邊氣田高橋區18×108m3產能建設工程報告書》中對一管線內徑D=212mm,長度20km,管線進行的環境風險分析,本項目單井管線中甲烷和硫化氫最大釋放量均小于本次引用報告中的預測量,預測結果表明:1)管道發生斷裂后不會出現窒息濃度和爆炸下限濃度范圍,管道發生斷裂30min內,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的出現距離為13m,隨著時間的延續,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迅速降低。2)泄漏事故各氣象條件下均不會出現硫化氫半致死濃度范圍和閾限值濃度范圍,管道斷裂后30min內,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達4.033mg/m3,出現距離為13m,小于影響濃度閥值15.5mg/m3;隨著時間的延續,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迅速降低。3)發生火災時,熱輻射大于12.5kW/m2的最大危險距離為17.9m。4)最大可信事故的風險值為0.528×10-8死亡/a,小于化工行業風險值8.33×10-5死亡/a,因此,本項目的環境風險是可以接受的。影響分析:1)本項目單井管線最近村莊在30m外,因此不會產生致死傷害;2)評價引用資料中后果分析按天然氣管道處于無任何阻擋防護措施的理想狀態進行計算,本項目天然氣管道埋設于地下,埋深為1.0m。一旦發生管線破裂,由于受到管溝溝壁的阻擋,水平噴射量較小,加之天然氣的密度小于空氣且采用高壓輸送,管線發生破裂的情況下,高壓天然氣將主要噴射到高空形成云團。結合以上兩點因素,發生天然氣管線破裂后,形成的水平噴射火焰或云團將小于引用資料中的計算距離;3)本項目的環境風險是可以接受的。(6)風險防范措施(1)風險事故的預防措施=1\*GB3①管道穿越段應增加管道壁厚,防止外界對管道產生影響,將可能產生的風險降至最低;=2\*GB3②定期用超聲波檢測儀,對管線管壁的厚度進行減薄測試,壁厚低于規定要求管段應及時更換,消除爆管隱患;=3\*GB3③在輸氣管線敷設線路附近,應設置永久性標志,以提醒人群避免在管線兩側50m內建設大型工程以及取土、打井和種植根深植物。④定期巡線檢查管線埋深、標示等;定期檢查輸氣截斷閥,使之靈敏可靠,以減輕事故時天然氣的釋放。(7)風險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1\*GB3①一旦發生事故,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按照預案的要求進行事故處理;=2\*GB3②事故發生后,應立即關閉安全截斷閥,對事故管段內天然氣進行放空,同時成立事故處理應急小組,迅速、全面而有秩序的根據事故等級分頭開展工作;=3\*GB3③平時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設備(如防毒面具)和檢測設備;=4\*GB3④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報告上級環保管理部門和生產安全管理部門,造成的損失,協助當地政府做好善后工作;=5\*GB3⑤事故處理完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杜絕此類事故和其他非正常事故的發生。4、環保投資與竣工驗收根據環?!叭瑫r”制度原則,本項目環保治理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完成,建設單位應對本報告涉及的環保措施予以重視,逐項落實,在環保措施建成驗收以前不得投入運營。項目總投資16萬元,購置環保投資1.4萬元,環保投資比例8.75%。具體見表18。表18環保設備和投資估算表治理工程環保設備環保投資(萬元)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廢棄施工廢料收集出資回收0.2生態水工保護及綠化水工保護工程0.4風險事故防腐、防泄漏、防滲措施、消防設施0.8合計8項目投入運營需向環保部門申請驗收,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一覽表見表19。表19竣工環保驗收一覽表類別驗收內容驗收標準設施名稱數量廢氣///廢水///風險事故站區防腐、防泄露、防滲措施,消防設施若干事故狀態下物料及廢污水不外排、不下滲噪聲///固廢廢棄施工廢料/回收再利用生態水工保護沿線達到管道建設相關水工保護標準要求環境管理配備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1人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防治措施預期治理效果大氣污染物施工揚塵TSP①管溝挖土不得隨意堆放、拋灑,并及時清運;②車輛運輸需限載限速,篷布遮蓋;③施工場定期灑水,大風(風速>4m/s)停止施工,防止揚塵。抑制施工揚塵,將施工大氣燃降到最低。輸氣管線甲烷密閉輸送無泄漏水污染物試壓廢水清凈下水綠化/生活雜排水COD、SS、NH3-N依托附近居民旱廁不外排固體廢物管線開挖瀝青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不得隨意處置棄方于低洼處堆填不隨意堆棄生活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定期運至環衛部門指定地點統一處置。衛生處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鋼筋加工承包合同
- 2025智能設備銷售的代理合同
- 2025二級建筑師房建聘用合同
- 2025新型環保材料研發與技術轉讓合同
- 2025停車位使用權轉讓合同范本
- 登山活動贊助合同協議
- 電纜架機租賃合同協議
- 生產設備拆除合同協議
- 環保勞務報酬合同協議
- 疆校服采購合同協議
- 公務員體檢須知
- 2025-2030清潔能行業市場發展分析與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浙江國企招聘2025嘉興國際商務區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煙花購銷合同協議
- 137案例黑色三分鐘生死一瞬間事故案例文字版
- SWITCH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1.6金手指127項修改使用說明教程
-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馬的遍歷
- 小學生美術課件-第3課-設計手抄報--冀美版(共24張PPT)ppt課件
- 藏外佛教文獻W06n0055 大黑天神道場儀
- 煤礦應急預案之-地震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報告23-1
- 監控安裝施工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