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都是作弊惹的禍一、案例介紹
夢想的較量初次接觸社工師生矛盾升級究竟是誰在作弊?會有轉機嗎?陷入困境我要他給我道歉!被通報批評再陷兩難境地
一案例介紹剛開學不久的一天,在班主任王老師的課堂上,初中生孟迪一邊轉著筆一邊望向窗外。這時,一個粉筆頭飛了過來,擊中他的太陽穴。他一回頭,看到了王老師眼中的怒火。沒想到,他看似平靜的生活就這樣被打破了。課后,王老師氣呼呼地走向辦公室,孟迪懶散地跟在后面。坐定之后,王老師問他為什么上課又走神,孟迪卻還在回味著剛剛丟臉的感覺,心里暗暗不滿,一句話也沒有說。又一次碰到了這樣的情形,王老師內心的怒火騰地上來了,他訓斥性地告誡孟迪這種沉默方式的后果:如果再不端正學習態度的話,是肯定考不上高中的。孟迪心里十分不滿,向王老師說出了心里話。他的夢想是當收銀員,所以根本不在乎上不上高中。王老師不經意地笑了一下,孟迪卻從這笑中讀出了輕蔑的意味。王老師繼續說,無論他的夢想是什么,現在重要的是學習,不學好知識的話,再好的夢想也實現不了。孟迪進一步認為王老師對自己的這個夢想根本不重視也不關心,甚至帶有嘲諷,一想到剛剛在課堂上發生的事情,他更加心懷怨念。一案例介紹不歡而散幾天后,班主任王老師在班會上討論的正巧是關于未來職業與夢想的主題。王老師邀請同學們積極分享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或是想要實現的夢想,不少同學積極表達了自己想要成為醫生、老師、科學家等的夢想。這次孟迪沒有走神,而是默默地聽著其他同學的夢想,因為他想要知道有沒有和他一樣想當收銀員的同學。然而,分享到最后,王老師在總結時首先對積極表達自己想法的同學們表示了肯定與贊揚;之后又借著這個機會,向同學們表達了樹立遠大夢想的重要性,告誡同學們不能只想著當送貨員、超市收銀員之類的,那樣不算遠大夢想。這一切,在孟迪看來,都是老師的“指桑罵槐”,他認為,收銀員的夢想只有自己能夠理解。孟迪的表姐是一家店里的收銀員,每次看到表姐熱情開心工作的樣子,他總是覺得很羨慕——不僅可以收很多錢,工作時間也很短。在他看來,收銀員是一份既開心又無拘無束的職業。就這樣,孟迪對王老師的不滿情緒繼續增加。他有意地制造了一些很大的噪聲來表示自己的對班主任的不滿與反抗;幾經提醒后,孟迪依舊沒有停止,此舉成功激起了王老師的怒火。王老師忍無可忍,讓其在教室后面罰站,但這種懲罰不僅對孟迪沒起作用,還使他心里充滿怨恨與不滿。罰站到一半時,孟迪從教室后門跑了出去,隨后的課也沒有上,他一直在校園里溜達閑逛。夢想的較量一案例介紹孟迪漫無目的地在學校晃了一個下午,回到家后吃完飯倒頭就睡,他并不想和家人談起今天白天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只要他告訴了父母,他們一定會指責他,即使他根本沒有錯。他也沒有可以訴說的朋友,因此只能將今天的事情藏在心里,用睡覺來讓自己忘記今天的事,孟迪真的希望這場覺能睡好久。孟迪父母屬于外來務工人員,平時工作很忙,沒時間管孟迪的學習和生活,對孟迪的關心相對較少,更不用說親情交流和家庭教育了。忙碌的家庭環境使孟迪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應有的關愛。孟迪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少與人交流。在家里他也總是喜歡一個人待著,與父母沒有太多沖突,但基本上不溝通,常常沉默。無論父母說什么,他總是表現得無所謂。孟迪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比較落后。他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走神、無精打采,甚至多次在上課時打起了瞌睡。他偶爾會曠課在校園里游蕩,并且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老師多次找他談話,但他充耳不聞、屢教不改。班主任無奈,多次與其父母聯系,反映他在學習過程中散漫、不端正的學習態度,可孟迪的表現并沒有多大的改善。平時孟迪在學校也較為孤僻,性格比較敏感多疑,情緒極易激動,常做出一些較為沖動的行為。初一時他曾和同學發生過幾次沖突,給老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孟迪在老師眼里似乎屬于“不聽話的問題學生”。初一下學期,孟迪的父母考慮到他未來的成長與學習,帶他去看了心理醫生,咨詢診斷結果表明孟迪具有一定的偏執傾向。雖然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他慢慢有所改善,但是升至初中二年級后,他又開始表現出一些不適應。夢想的較量一案例介紹第二天,孟迪雖然來到了學校,但并沒有想好該如何解決昨天的事情,班主任的課是無法逃避的。孟迪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班主任,所以一上完第二節課,孟迪決定繼續逃班主任的第三節課,于是他又開始在校園里四處晃蕩。在百無聊賴之下,孟迪開始“調查”起學校來。在路過教學樓時他看見了一樓貼著的“家長服務中心”,想起了上次一起出游時和大家一塊兒玩耍的學校社工郭田源,當時孟迪就覺得他是一個還不錯的大哥哥,腳步不自覺地就邁向了家長服務中心(即社工辦公室)。郭田源是某機構的專職社工,孟迪所在的學校是他們項目服務的學校。孟迪過來時,郭田源也剛好在辦公室里。見到了孟迪,他很是詫異:現在明明是上課時間,為什么這個同學不上課?但是郭田源還是將他請進了辦公室,坐在他旁邊,詢問他為何不上課。孟迪不說話,只是低著頭,神情似乎有些難過。郭田源知道他有所顧忌,于是跟孟迪講了講社工的保護隱私原則,告訴孟迪除非經孟迪同意,或者事關重大的必要信息,他是不會把孟迪說的話再跟第三個人說的,讓孟迪大可放心。孟迪便將昨天的遭遇一股腦兒跟郭田源說了,并且向郭田源強調,以后班主任的課他都不會去上了,問郭田源以后班主任的課他能不能來這里。初次接觸社工一案例介紹郭田源了解了事情的緣由,并不急于勸孟迪回班里去上課,因為他知道他這么一勸,孟迪肯定不再信任他了,可是他也不可能讓孟迪天天逃課來這里,畢竟學習對孟迪來說是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又要保證孟迪的行蹤能夠在掌握之中,若是直接拒絕孟迪的請求,那么學生的人身安全該如何保證?于是郭田源跟孟迪分析了回去上課和不回去上課的可能后果是怎樣的。比如如果回去上課,老師可能會對他冷嘲熱諷,但也可能老師并不會追究昨天的事情;如果不去上課,那么以后的課跟不上怎么辦?跟不上反而容易讓班主任抓到把柄繼續“嘲笑”他。不僅如此,郭田源還提出了一個緩兵之計,以后班主任的課孟迪可以暫時先在老師辦公室自習,他會去跟其他老師打聲招呼,直到孟迪哪天想通了,愿意回去上課為止。孟迪聽后,感覺郭田源并不是完全站在老師那邊的,而且也答應要替孟迪保密,不會告知孟迪父母,因此他便放心地走出了辦公室。郭田源跟其他老師打好招呼以后,本以為孟迪會想通回到班里,可是才第三天他便接到了其他老師的電話,說孟迪今天上午班主任的課沒有來,去班里問了也不在,問他是不是來找社工了。郭田源一聽便有些緊張了,前兩天還相安無事,怎么今天孟迪又不對勁了?放下電話,郭田源就沖出了辦公室,在校園里四處找孟迪。初次接觸社工一案例介紹終于,郭田源在學校操場找到了孟迪,孟迪見到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郭田源也感到十分愧疚。他告訴郭田源,他覺得在老師辦公室里自習會遭到其他老師的議論,而且覺得老師們時不時地在斜眼瞥他,讓他感覺自己無時無刻不被人監督著,感覺特別不自在,所以也不想再在辦公室待下去了。郭田源問他今后班主任的課怎么辦,孟迪也十分無奈地說:“走一步看一步吧,大不了以后就這樣在操場逛一逛,在外面待著比較舒服。”他向郭田源保證自己就只在學校里逛,不讓郭田源操心。郭田源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找孟迪班主任說了這事,讓班主任給孟迪一點時間靜一靜。班主任聽罷也沒說什么,但是答應郭田源自己會處理這事。郭田源萬萬沒想到王老師說的對這事的處理竟會引發師生間的新一輪沖突。兩天不到的時間,那天上午郭田源正在辦公室里辦公,忽然孟迪怒氣沖沖地來到了郭田源的辦公室。郭田源見他狀態不對,便忙問其原因。孟迪說班主任昨天打電話跟他父母說了這件事,還說讓他父母好好管管自己的孩子。他父母聽后跟孟迪大吵了一架,還說要是他不回去讀書就打斷他的腿。“她(王老師)怎么什么都要管?現在真是越看她越不順眼了!”孟迪憤憤地說:“要回就回,我回去以后她別后悔!”郭田源聽后,安撫了一會兒孟迪,告訴孟迪男子漢要學會忍耐,并跟孟迪說先回去上課,他會再去跟班主任說說這事。令郭田源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孟迪雖然回到了班級里,但是并沒有讓老師們省心。他不僅不聽課,還開始在課堂上搗亂,時不時在課上起哄、頂嘴,和周圍同學講話,上課睡覺更是如家常便飯。而且不僅在班主任王老師的課上這樣,甚至在其他課上,孟迪也毫不收斂。對于老師們的批評和懲罰,孟迪也顯得非常無所謂。特別是王老師,幾乎每堂課都要批評孟迪。許多老師向王老師告狀,說孟迪如今已經完全不服管教。師生矛盾升級一案例介紹12月8日,星期五早上,孟迪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一進教室就趕上老師在分發試卷,他才突然想起來,今天上午要進行令人頭疼的英語考試。孟迪站在門口停頓了一下,監考老師看了他一眼,大聲說道:“趕緊進來,馬上就要考試了。”孟迪明顯感受到老師的不屑。不過他已經習慣身邊的老師的態度了。當他抬起腳踏進教室的時候,同學們都已經埋下頭,準備開始答題了。幾乎沒人顧得上看他一眼,大家都很在乎這次的英語考試。孟迪心里已經無所謂了,反正會做的題目也沒幾道。把幾道會做的題目做完就行了,也用不到幾分鐘。孟迪坐到位置上,從書包里拿出一支筆,寫上自己的名字就開始答題了。半個小時過去了,孟迪就做了幾道極其簡單的選擇題和填空題,其他的都不會做。他不會做的題目都在那里空著,也沒有隨便填個答案。不會做就是不會做,隨便填肯定也是錯的。但是,同學們總認為他傻,語文老師還曾經說他“偏執”。別人說就讓他說吧,孟迪想著想著就走神了。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就找不到手中的筆了,他俯下身子朝桌子底下找,找了半天,也沒看見那支討厭的筆跑到哪里去了。當他正準備放棄不找的時候,一雙鞋子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他起身就撞上了監考老師的嚴厲目光。更可怕的是,監考老師彎下腰,撿起了地上的位于兩個座位正中間的一個小紙團。監考老師打開小紙團,在他眼前晃了晃,說:“你是不是在找這個!”孟迪還沒開口說一個字,監考老師就說:“你不用解釋了,考完試到辦公室來一趟!究竟是誰在作弊?一案例介紹孟迪頓時就愣在那里了。“我又沒作弊,憑什么讓我去辦公室?”孟迪說道。監考老師指著小紙團掉落的位置大聲地說:“紙團就在你們兩個中間,不是你就是他,你們兩個考完試,都跟我去辦公室。”考完試后,孟迪和坐在他前面的同學小聰跟著監考老師來到年級組的班主任辦公室,整個年級組的班主任都在,監考老師和孟迪的班主任簡單地說了兩句,他并沒有聽見他們說了什么。然后,孟迪和小聰就被叫了過去,班主任先問了小聰:“那張紙條是不是你的?”小聰搖搖頭說不是,然后班主任就說:“好了,你走吧。”孟迪看見班主任這么輕易就讓小聰走了,心里覺得只要跟班主任說清楚,班主任肯定也會讓他走的。但是,班主任走到他的面前,跟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平時不好好學習,考試就知道作弊,你知道作弊的學生會被學校通報批評嗎?”孟迪說:“憑什么作弊的就是我?”班主任說:“人家小聰學習成績那么優秀,每次都是前三名,怎么可能作弊!”孟迪反駁道:“每次都前三名,好學生考試就不會作弊嗎?”班主任見孟迪頂撞他,很是生氣,說:“你作弊還不承認,就等著被學校通報批評吧!”孟迪很不服,轉身就沖出去了辦公室。這一次當著全年級班主任的面頂撞自己的班主任,讓孟迪的班主任對他印象很糟!同時,孟迪對班主任的做法感到極其委屈和傷心。究竟是誰在作弊?一案例介紹星期一的上午,第一節課下課后,孟迪在上廁所的時候,無意間聽見兩個同學的對話,同學甲對同學乙說:“哎,你知道嗎?我們班有個同學上周英語考試的時候被抓住了,等下大課間全校課間操的時候會被通報批評!”“啊,哪個倒霉的孩子這么慘!不過,他也真夠笨的,考試作弊可以,被抓住了就是他的不對了!哈哈哈!”同學乙連說帶笑地回應著。“哎,我跟你說,想知道是誰嗎?”同學甲說道。“說說吧,快告訴我。”同學乙頓時非常激動。還沒等同學甲說出名字,孟迪已經按捺不住了,立馬沖了進來對著兩個同學大聲吼道:“你們胡說八道什么呢?”“誰胡說八道了,自己做了丟人的事,還不讓人說了,說的就是你,不要臉!學習不好就算了,還抄襲,真不要臉!”同學甲平時在班里就有點霸道,這回突然被人吼了,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情緒一下子就失控了。孟迪頓時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反駁道:“我沒有作弊!你們憑什么說我。”同學甲立馬回了一句:“你說你沒作弊,你就沒作弊嗎?有本事你去跟班主任說啊!”同學甲一跟人吵架就喋喋不休。同學乙終于看不下去了,勸說同學甲:“好了,別說了。”孟迪再也聽不下去了,轉身走了幾步后,突然回過身來,用手指著同學甲說:“你等著,我去找老師,證明給你看!”被通報批評一案例介紹去往辦公室的路寂靜而又漫長,孟迪已經聽不見外界的聲音,也感受不到外界的一切,心里默默地承受著巨大的委屈和辛酸。他決定在課間操之前,就去找班主任,要向班主任說明自己并沒有作弊,不該被通報批評,被同學在背后說三道四。所以,第二節課孟迪根本就沒去上,上課鈴響起的時候,他就直接往班主任辦公室的方向走去了。來到班主任辦公室門前,孟迪猶豫了一下,還是敲了門。班主任聽見敲門聲,頭也沒回地說道:“進來。”“我根本沒有作弊,憑什么要被通報批評!”孟迪不知是被剛才的同學氣的還是怎么的,這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可是在班主任看來,這根本就不是學生和班主任講話應該用的語氣。班主任嘴上雖沒有說什么,心里卻有一絲絲不快。班主任停頓了一下,說:“既然事實已經擺在眼前,證據都有,你就不要再說了,這次就算是給你個教訓!你趕緊回去上課吧!”孟迪心里還有一大堆話已經說不出來了,默默地站在那里,不知道何去何從。這時,班主任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班主任拿起電話,回過頭對孟迪說:“趕緊回去上課!我還有事呢。”在第二節課間操的時候,他就聽見了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了廣播里。躲在角落里的他,再也抑制不住滿腹的辛酸和委屈,默默地流出了眼淚,卻哭不出聲來。被通報批評一案例介紹上次的通報批評之后,孟迪再也沒有去上過班主任的課。他真的不敢面對班主任武斷的結論。他更不敢再一次面對同學的嘲諷。孟迪連續的缺課,讓班主任有點著急了,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誤會孟迪了。但是,孟迪一直都是個不太服從管教的學生,這一次,想讓他再回來上課非常困難。班主任最害怕這孩子在不上課的時候萬一出現什么安全問題,她不好交代。班主任在這時想到了學校的宣傳標語“有困難找社工”,于是她找到了學校的社工郭田源,向郭田源說明了孟迪的情況,想讓郭田源勸勸孟迪,想個辦法讓他回來上課,以免發生什么危險。孟迪平時朋友不多,煩心事不知道找誰說。在班主任找到郭田源的當天下午,孟迪也主動來到家長服務中心。剛開始,孟迪都不知道怎么開口,過了一會兒才把心里的話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英語考試,我并沒有作弊,可是監考老師在我和另一位同學的桌子下面發現了一個小紙團,監考老師打開紙團就讓我們兩個去班主任辦公室了,班主任讓那位同學走了,因為他成績比我好,平時在班里排在前三名,班主任還說,成績好的同學絕不會作弊,可是她怎么能確定那個作弊的人就是我呢?就是因為我成績不好嗎?我真的沒有作弊,我只是在找我的筆,我還被通報批評、被同學笑話,我都不想去上課了。”我要他給我道歉!一案例介紹郭田源一直在默默地聽著,孟迪用嘶啞的聲音說完就委屈地哭出聲來。郭田源遞給孟迪一張紙巾,拍拍孟迪的肩膀,安慰道:“我知道你很委屈,所以不想回去上課是嗎?”“嗯,對。”孟迪點點頭。“那做什么能讓你回去上課呢?”郭田源輕聲地問道。“我要她給我道歉!撤銷對我的通報批評!”孟迪擦干了眼淚回答道。我要他給我道歉!一案例介紹郭田源面對孟迪的要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由于學校沒有監控記錄,考試現場的紙條也是在二人中間的地面上被發現的,字跡潦草,無法認定是誰的。雖然孟迪稱作弊的肯定不是自己,但是卻沒有證據能證明孟迪的清白。郭田源感到很苦惱,他雖然是相信孟迪的,但是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他一樣,畢竟孟迪在大家眼中是一個“壞孩子”。因此郭田源選擇先試著和學校負責人談一談撤銷處分的問題,看看事情有沒有轉機,卻不料遭到了學校堅決的拒絕。學校認為,這件事在報上來的時候,監考老師和班主任已經認定了作弊者,他們的職責就是指出作弊者,現在的情況是人證物證俱在了,這一點已經足夠讓學校做出處罰的決定。學校認為無論是誰作弊,作弊的行為確實已經發生了,如果直接撤銷處分,沒有一個人因此受到懲罰,那就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學校的監考制度的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從孟迪和另一個學生的對比來說,孟迪平時表現不好、學習成績差,他作弊的可能性更高,班主任的考慮不無道理,也希望可以通過這樣一個作弊的通報批評,敦促他端正學習態度,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學校這樣堅定的態度是郭田源沒有想到的。他原本以為可以減輕處罰的力度甚至撤銷處分,沒想到學校這邊完全行不通。作為一位學校社會工作者,他理解學校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做法,畢竟作弊的情況屢禁不止,學校也為此頭疼不已。郭田源轉念一想:我還是去找孟迪的這位班主任王老師聊聊吧。陷入困境一案例介紹這天郭田源找到孟迪的班主任王老師,剛剛開口提到孟迪,王老師就滔滔不絕地抱怨了起來:“這個孟迪真是一個淘氣包,班上的惡劣分子,上課從來不認真聽講,睡覺、發呆、搞小動作,還會影響周圍希望好好聽課的同學,我好幾次批評他,他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實在是朽木不可雕也。”郭田源聽完這一席話,認為王老師的想法有失偏頗。他對王老師說:“其實我在和孟迪接觸之后,發現孟迪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只是調皮多動了一點,我這次來找您主要是想跟您談談他上次考試作弊的問題,孟迪跟我提過這件事,他堅持說自己沒作弊,紙條是另外一個同學的,但是卻沒有人相信他,這件事您怎么看?”“不可能,”王老師一口否定,“當時的情況監考老師已經跟我說過了,這個紙條是在兩人中間找到的,另外一個孩子平時上課非常認真,成績也很好,完全沒有作弊的必要。我知道您希望能幫到這個孩子,但是您要知道我比您更了解他,這個孩子滿口謊話,屢教不改,實在讓人寒心。”郭田源面對王老師這樣堅決的態度非常無奈,別說讓王老師道歉了,現在讓王老師改變對孟迪的負面印象并且相信他沒有作弊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看來這件事越來越棘手了。陷入困境一案例介紹郭田源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思慮再三,還是試著找到孟迪,希望能通過交流使他放下這件事。但是孟迪作為一個初中的孩子,自然不懂得隱忍和放棄。何況他本身性格就較為偏執,他認定不是自己做錯的事就不應該讓自己背黑鍋。現在連郭田源都沒辦法解決,所有人都不相信孟迪的話,他更加生氣和絕望,負氣離開了社工辦公室。事后,郭田源數次找到孟迪并開解他,告訴他逃課的弊端,這樣的行為不安全也不理智,為了以后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可以選擇更認真地聽課并向老師證明自己。郭田源雖然不斷地找到孟迪,希望他解開心結,但是孟迪卻不管不顧:明明自己什么都沒有做錯,他不明白為什么大家都要如此針對他,只是因為他在大家眼中是個“壞孩子”嗎?王老師如此討厭他,他也不喜歡王老師看他的那種眼神,他就干脆不要去上課好了。于是在這樣僵持的情況下,孟迪就愈發消極叛逆。別的老師的課他也許還會去上,只是不認真聽講而已,而班主任的課他就不知所蹤。老師認為他這樣做會給班上的同學帶來不良影響,對待孟迪的耐心也越來越少。更棘手的是,郭田源也有自己負責的項目,時間安排并不靈活,不能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孟迪這件事上,這也讓他很無奈。在這樣的事情出現兩三次后,班主任生氣地通知了孟迪的父母,希望他們嚴肅教育孟迪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孟迪還是屢教不改,學校為了不給別的學生帶來更嚴重的不良影響,也只能勸導他退學了。孟迪的父母在了解情況之后對孟迪大發雷霆,氣急敗壞地將孟迪領回了家。陷入困境一案例介紹孟迪的父母和郭田源談完之后,怒氣沖沖地從學校帶走了孟迪,決定干脆讓孟迪暫時不要去上學,好好在家里反思反思,免得強迫他去上學,反而更容易加重他的叛逆。他們也非常擔心孟迪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回到家后,孟迪的媽媽正想和孟迪談談,誰知孟迪徑直走向自己的房間,把門“砰”的一聲重重地關上了。孟迪的父母看著眼前的情景,深感無奈與苦惱。孟迪的媽媽覺得孩子不想上學的主要原因還是性格太焦躁,所以希望再帶他去看看之前的那個心理醫生,以期有所改善。當她把這個想法跟孟迪說起的時候,孟迪的反應非常激烈:“我又沒病,干嗎整天去看醫生?!你們是不是巴不得我有病啊!!”面對這樣的兒子,孟迪的父母除了唉聲嘆氣以外似乎也別無辦法。由于孟迪的反應過于激烈,再帶他去看心理醫生的想法只能作罷。有一天,孟迪的媽媽聽到同事說有個孩子也是從小有多動癥,上課不認真聽講,非常調皮,其實是中邪了,帶他去請了個道士做了場法事之后,孩子的情況好了很多。本來孟迪的媽媽對這些事情是不太相信的,但轉念一想,孟迪這樣天天在家待著也不是個事,干脆試試吧,反正也沒有什么壞處。為了不讓兒子有抵觸的情緒,孟迪的媽媽特意帶他出去玩了幾天,在這個過程中,孟迪與父母的關系稍微有了一些緩和,但對上學的事情依舊抵觸。旅游回來之后,孟迪的媽媽特意把道士請到家中,做完法事之后,孟迪的媽媽還將道士留給她的符裝進了孟迪的書包里。孟迪媽媽發現孩子對于這個事情并沒有什么反抗情緒,說不上十分配合,但比起讓他去看心理醫生,孟迪的態度好了很多。會有轉機嗎?一案例介紹孟迪媽媽心想:“說不定真的有用呢。”過了一段時間,郭田源與孟迪的媽媽通了電話,詢問了一下孟迪最近的表現。孟迪的媽媽說:“孟迪最近的情緒倒是穩定了很多,也不會出去亂跑,但對上學的事情還是拒絕的,整天說上學沒用,上學一點意思也沒有。”郭田源在了解這個情況后決定對孟迪做一次家訪,面對面地同孟迪進行交流。郭田源來到孟迪家里后,孟迪對他的態度比較熱情,拿出零食和飲料來招待他。郭田源問了孟迪最近在家都干了些什么,孟迪回答道:“也沒干什么,我媽帶我出去玩了幾天,回來后還給我找了個道士,好像還把什么符放在我書包里了。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是覺得我精神不正常嗎?”郭田源覺得應該把孟迪的這種感受告訴他的父母,可孟迪又希望郭田源能夠替他保密,因為他覺得這樣只會讓父母覺得他不可理喻,又要搬出那套“不懂他們做父母的心情”的說辭。郭田源在說與不說之間陷入了兩難境地。會有轉機嗎?一案例介紹一個禮拜后,郭田源如約而至。這次,郭田源先和孟迪的父母進行了單獨的訪談。孟迪的媽媽在跟郭田源提及這禮拜孟迪的情況時說:“感覺上次你來了之后,孟迪的狀態好了很多,昨天我問他你想不想去上學,他的態度沒有之前那么強硬了,說再等兩天看看。不過這段時間我和他爸爸也真的做了很大的努力,我跟他說要是他不好好上學,我也不上班了,就在家里看著他。還跟他說要是他一直不上課,那我干脆就把他送回老家去,以后就別回來了。當然了,我這只是嚇唬他,但我覺得對他還挺管用的。”在郭田源和孟迪交談的時候,他發現孟迪的情緒有些低落,問他有沒有查資料,孟迪說查了一些,但沒查到什么重要的。郭田源說:“我回去之后也查了一些資料,你看你現在才上初中,要出去工作至少得成年吧,你這幾年不能工作,你要干什么呢?難道就一直住在家里嗎?現在出去找工作,不論工資高低,最起碼要求是高中畢業,如果連初中都讀不完的話,你出去肯定找不到工作的。而且你說你要當收銀員,那你至少要會基本的數學計算吧,你要是不去上學,你以后跟別人說你會算也沒有人相信啊!”孟迪沉默了一段時間,跟郭田源說:“那我愿意回去上學,但我還是覺得當收銀員挺好的,等我高中畢業了我就去當收銀員。”再陷兩難境地一案例介紹郭田源將孟迪的決定告訴了父母,父母對孟迪愿意回去上學這件事感到很高興,但同時希望郭田源能夠改變他以后想做收銀員的這個想法,因為畢竟這個職業既不穩定,收入也不高。但郭田源覺得這是孟迪個人的決定,一來畢竟孟迪還小,這個年紀的孩子有很多想法也很正常,二來作為社工,似乎也不應該去干涉案主的價值選擇。孟迪的父母很希望能夠通過郭田源來改變孟迪的想法,郭田源個人也覺得孟迪的理想似乎并不夠好,對他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并沒有太大的幫助。郭田源覺得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又想到孟迪作弊的事情如果不解決的話,孟迪以后上課還是會有抵觸情緒的,但上次校長和老師又表示不可能給孟迪道歉。想到這些,郭田源就覺得不知該如何下手了。再陷兩難境地二、教學筆記(一)摘要本來在L機構中運作一切正常的項目,由于趕上了暑假,學校場地無法使用,機構不得不為此承擔更多的場地費用和更多的人員投入。對此,機構負責人決定加快服務進度,以解決項目出現的問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本來應為活動開展購買的物資,也被機構負責人以某種理由壓縮了。招募的志愿者也對機構的管理和機制有著自己的抱怨。針對以上種種問題,社會工作者王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不僅為自己增加的工作量擔心,更為接受服務的孩子們擔心。
二、教學筆記(二)教學目標本案例較好地展現了社會工作者容易遇到的倫理困境。學校社會工作者并非學校專門的工作人員,卻需要常駐學校與各種人打交道。由于社會工作者在我國知名度不高,學校社工在學校中也沒有權威地位,復雜的環境、社會工作者扮演的多重角色使其更容易陷入倫理困境,這也向社會工作者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挑戰。本案例旨在讓同學們學習以下知識點:(1)了解社會工作倫理的基本守則;(2)了解學校社會工作者常見的倫理困境;(3)了解保密原則的例外;(4)了解價值中立與價值介入。
二、教學筆記(三)教學計劃本案例可以用于社會工作倫理課程,適用于社會工作專業碩士課程。本案例以時間先后為序進行敘述,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在案例回顧時注意總結每個事件發生的重要節點。在這些節點上,社工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沒有起到作用?簡單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也可以讓同學們先討論一下:社會工作者郭田源在學校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在處理問題時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回顧之后請一兩個同學回答,并簡單說明理由。
二、教學筆記(四)啟發思考題(1)誰是社工的當事人?(2)在回不回課堂這個問題上,社工應該扮演什么角色?(3)保密原則有哪些例外?在本案例中是否適用?(4)社工是否可以幫助案主樹立更遠大的理想?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1.誰是社工的當事人?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在該案例中,學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沖突,把駐校社工置于一種尷尬的位置,更加重了駐校社工這一身份帶來的兩難處境。對于駐校社工來說,學生是直接的服務對象,學校雖然不是社工的雇傭機構,卻是社工實際工作的場所,社工需要和學校內的各種人搞好關系。學校社工的專業關系不是只有“社工案主”這一簡單的線性關系,而是包含了案主、項目資助方、學校以及社工所在機構等多方的復雜的網絡。每個人在這個系統中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不同的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出發點也不一樣。同時,各方對社工有著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期待,多方的利益在社工身上交叉碰撞,必然會讓社工難以抉擇。當老師與學生發生直接沖突,學生的夢想被貶低,自尊被傷害,老師的做法的確有欠妥當,但學生在此事件中也存在過激行為和一些不恰當的舉動(比如擾亂課堂秩序等)。雙方找到社工各有目的和要求,老師對學生的逃課行為不滿,而學生則怨恨老師并希望其道歉,這個時候社工該把誰的利益和訴求放在首位呢?經過討論發現,社工并沒有直接介入師生的矛盾,他最主要的工作還是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情況,幫學生進行情緒上的疏導,給予學生充分發泄憤怒、不滿、委屈等情緒的機會。然而對于學生希望老師道歉的訴求,社工并沒有針對此事做任何具體工作。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在針對老師的工作方面,社工只是與老師簡單談過孟迪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并沒有針對二者關系促使老師做更多的努力。另外他也沒有提及孟迪要求的道歉,他自身也認定“事實上老師是不可能向他道歉的”。從干預效果來看,社工的干預并沒有使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有所緩和,反而有更加糟糕的趨勢。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2.在回不回課堂這個問題上,社工應該扮演什么角色?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案主自決是社會工作者堅持的重要原則。在社會工作者看來,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也是有能力的,自主和自由被視作重要且較為優先的倫理原則。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重視案主自決的權利,注重培養案主的獨立、自主和自由。然而在很多時候,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對象,比如高齡甚至癡呆老人、未成年小孩以及精神病患者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面對諸如此類缺乏行為能力或者有生命危險的案主時,案主的自決權可能會被限制甚至被取代。的確,有時對案主自決是需要審慎對待的。應該引起社工注意和思考的是,社工不能僅僅因為年齡的原因而忽視案主的自決權利。應思考一下:孟迪對自己是否上學有沒有自決權?有同學可能認為,孟迪正在讀初中一年級,尚未成年,從年齡來看,他處于沖動的青春期,思考問題有可能不夠全面,似乎不具備完全的自決能力。也有同學可能表示反對,認為孟迪作為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有著深刻的感受,因此他的想法和意見應該被尊重和重視,而不是令其感到被脅迫和支配。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如果故事背景改變,孟迪家境貧窮,繼續上學可能會給家庭造成很大負擔,但是他非常想上學,你會支持他的決定嗎?或許有同學會表示自己對于自決的判斷前后矛盾,認為在第一個背景下更有可能剝奪他的自決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思一下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是什么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在討論之后,不難發現,個人的價值觀念很容易影響對于案主自決權的判斷。有人認為初中生應該繼續上學,接受更多教育;也有人認為,那些抵制學校教育的服務對象對于自身情況的了解可能更加清晰。這種現象更要求我們在參照年齡判斷自決權利時更加審慎。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3.在本案例中,孟迪對媽媽讓他隨身攜帶符的行為很不理解,也感到很難過。社工希望能跟媽媽溝通一下,幫助他們緩和關系,但是孟迪希望社工對他的行為保密。如果你是社工,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辦?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保密是社會工作者遵守的保護服務對象身份和信息安全的倫理責任,保密原則要求社會工作者采用各種手段保護案主的隱私,并降低隱私泄露的風險。但是保密也不是絕對的,當社會工作者有極為重要的原因時,可以打破保密原則,并在打破保密原則時遵守最低披露原則。保密原則的限制條件有:(1)服務對象要求披露信息;(2)司法部門要求披露信息;(3)服務對象投訴或起訴社會工作者;(4)服務對象起訴他人;(5)符合成文法對虐待的規定;(6)服務對象危害自己或他人。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在本案例中,服務對象孟迪希望社工郭田源不要告訴媽媽他內心的想法。但是郭田源又認為想要緩和孟迪和媽媽的關系,幫助孟迪走出困境,就必須告訴媽媽孟迪內心的真實想法。教師可以請同學們自由發表關于怎樣應對這件事的觀點。一些同學可能認為,如果想要使孟迪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必須使媽媽能夠更好地了解孟迪的想法,現在孟迪對于媽媽主要采取回避的態度。教師可以追問學生:那是否可以直接告訴媽媽孟迪的想法呢?一些同學可能認為,破壞保密原則會使孟迪喪失對于社工的信任,而且目前沒有評估孟迪媽媽對于孟迪的接受程度,媽媽知道他的內心想法后,很可能加深對他的偏見,也不符合最小傷害的原則。
二、教學筆記(五)問題分析在討論中,不難發現,很多同學都認為二人需要進行溝通,但是打破保密原則會出現很多風險,諸如破壞專業關系、使母子關系惡化等。教師可以引導大家思考本案例的情況是否符合保密的限制條件。在討論后同學們可能發現,保密原則限制條件中的第六點跟案例有一定聯系,只是目前的狀況并沒有嚴重到服務對象危害自己或他人的程度,所以社工并沒有條件去打破保密原則。教師也可以引導大家思考可能的較好的處理辦法,既能不打破保密原則,又能促進二人的溝通。或許有同學會說要盡量說服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玩具企業的客戶服務與售后支持體系考核試卷
- 智能手持設備穩定性測試考核試卷
- 幼兒園中班課程故事:特工超市
- 小兔子班本課程
- 體育健康教育禁毒
- 2025醫療機構數據庫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合同書
- 義務教育學校工作匯報
- 2025年的食堂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合同續簽無需試用期
- 課件:《科學社會主義概論(第二版)》第四章
- 2025年上半年江蘇省蘇州市總工會招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18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工廠廢料運輸清理協議
- 2025超市出兌合同書模板
- 《基于寧德時代的財務報表的公司財務分析》4100字(論文)
-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實驗中學-主題班會-《陽光心態美麗青春》【課件】
- 提高單病種上報率
- The+Person+I+respect+高考應用文寫作+導學案 高三上學期英語一輪復習專項
- 2025年中考考前物理押題密卷(河北卷)(考試版A4)
- 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24版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標系-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