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體檢須知_第1頁
公務員體檢須知_第2頁
公務員體檢須知_第3頁
公務員體檢須知_第4頁
公務員體檢須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

(試行)

二OO七年二月

目錄

第1篇體檢組織工作

1總則.......................................................................1

2體檢工作要求...............................................................1

3體檢工作程序...............................................................1

4工作紀律與責任............................................................2

第2篇體檢項目及操作規(guī)程

1臨床檢查

1.1一般檢查................................................................2

1.2內(nèi)科檢查................................................................2

1.3外科檢查................................................................5

1.4眼科檢查................................................................6

1.5耳鼻喉科檢查............................................................9

1.6口腔科檢查..............................................................9

2婦科檢查....................................................................10

2.1病史(含月經(jīng)史)搜集......................................................10

2.2檢查項目................................................................10

2.3檢查內(nèi)容..................................................................10

3心電圖檢查................................................................10

3.1環(huán)境要求................................................................10

3.2準備工作................................................................11

3.3皮膚處理和電極安置......................................................11

3.4描記心電圖..............................................................11

3.5心電圖判斷標準..........................................................11

3.6心電圖機的維護............................................................12

4腹部B超檢查..............................................................12

4.1肝臟檢查................................................................12

4.2膽囊與膽道檢查..........................................................13

4.3胰腺檢查................................................................13

4.4脾臟檢查................................................................14

4.5腎臟檢查................................................................14

5胸部X線檢查..............................................................14

5.1設備設施要求............................................................15

5.2操作人員要求............................................................15

5.3胸片質(zhì)量要求............................................................15

5.4X線影像提示的肺部病變.................................................15

6實驗室檢查..................................................................16

6.1血常規(guī)..................................................................16

6.2.尿常規(guī)及鏡檢..........................................................17

-I-

6.3血生化....................................................................18

6.4血免疫....................................................................19

7體檢結論及建議..............................................................19

8關于體檢表填寫說明.........................................................19

第3篇《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實施細則

1關于器質(zhì)性心臟病...........................................................20

2關于高血壓和低血壓.........................................................24

3關于血液病..................................................................27

4關于結核病..................................................................32

5關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35

6關于胃腸疾病...............................................................36

7關于肝炎....................................................................39

8關于惡性腫瘤及肝硬化.......................................................42

9關于泌尿系統(tǒng)疾病...........................................................46

10關于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49

11關于精神疾病............................................................51

12關于結締組織疾病..........................................................52

13關于血吸蟲病和絲蟲病......................................................55

14關于顱腦疾病及損傷........................................................56

15關于骨髓炎................................................................57

16關于三度單純性甲狀腺腫....................................................59

17關于膽結石和泌尿系結石....................................................61

18關于性傳播疾病............................................................63

19關于視力及眼科疾病........................................................66

20關于聽力及耳鼻喉科疾病....................................................70

21關于其他嚴重疾病..........................................................73

附錄A血壓常用值毫米汞柱與千帕對照表........................................74

附錄B視力小數(shù)記錄折算5分記錄對照表.....................................74

附錄C實驗室檢查相關要求

C1檢驗科操作程序............................................................75

C2采血室操作規(guī)程............................................................75

C3艾滋病檢測初篩實驗室必備條件..............................................76

第1篇錄用體檢組織工作

1總則

1.1為保障新錄用公務員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和《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特編制《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

手冊(試行)》(以下簡稱《手冊》).

1.2本《手冊》適用于各級機關錄用主任科員以卜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

員的體檢工作。

1.3錄用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的職位的公務員,其體檢項目和標準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

門會同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另行規(guī)定。

2體檢工作要求

2.1公務員錄用體檢工作應在設區(qū)的市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定的醫(yī)療機構進行,非指

定醫(yī)療機構作出的體檢結論無效。

2.2各指定醫(yī)療機構應建立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選拔原

則性強、思想作風好、業(yè)務精湛的醫(yī)務人員組成體檢組,由醫(yī)療機構主管領導擔任組長,負

責實施體檢。

2.3體檢組的醫(yī)務人員必須經(jīng)過培訓,正確掌握體檢操作規(guī)程、體檢標準和檢查內(nèi)容,做

到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方法、統(tǒng)一要求。未經(jīng)過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崗。

2.4體檢必須按規(guī)定項目進行,不得隨意增減。主檢醫(yī)生認為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方能作出

判斷的,由招錄機關安排考生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檢查。

2.5主檢醫(yī)生須具有副主任醫(yī)師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負責作出考生是否合格的體檢結論。

遇有疑難問題應組織會診,做到合格有理,淘汰有據(jù)。

2.6體檢組的醫(yī)務人員要奉公守法,嚴格遵守體檢紀律和體檢操作規(guī)程,確保描述清楚、

結論真實,避免錯檢、漏檢。

3體檢工作程序

3.1體檢由設區(qū)的市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委托招錄機關或者縣

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體檢組織工作應由專人負責。

3.2體檢前應請考生逐項如實填寫《公務員錄用體檢表》中要求由考生本人填寫的有關內(nèi)

容。

3.3體檢時醫(yī)務人員要核對考生身份,若有不符,應立即報告,并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

3.4應組織考生按規(guī)定的體檢項目依次進行檢查,不得漏項、漏檢。體檢組的醫(yī)務人員要

如實記錄檢查結果,不得隨意涂改。單項淘汰必須經(jīng)過主檢醫(yī)生審定并簽字。

3.5體檢完畢,由主檢醫(yī)生負責對各科體檢結果及各科醫(yī)生意見進行匯總審核,綜合判定,

并根據(jù)體檢標準作出是否合格的體檢結論,簽名后加蓋體檢醫(yī)療機構公章。

3.6體檢表應由招錄機關統(tǒng)?管理,并由招錄機關通知考生體檢結果。招錄機關應對考生

的體檢結果保密。

3.7招錄機關或者體檢對象對體檢結果有疑問的,可以進行復檢。復檢要求應在接到體檢

結論通知之日起7日內(nèi)提出,復檢只能進行一次,體檢結果以復檢結論為準。

-1-

4工作紀律與責任

4.1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招錄機關、衛(wèi)生行政部門以及承擔體檢任務的醫(yī)療機構,均應

按照《標準》及本《手冊》所規(guī)定的要求、程序、體檢項目和標準實施體檢工作。對于未按

規(guī)定實施體檢工作的,應及時予以糾正,由此發(fā)生的費用由違規(guī)部門承擔。

4.2對隱瞞病史或弄虛作假的考生,不予錄用或取消錄用資格。

4.3對于體檢中違反操作規(guī)程、弄虛作假、循私舞弊、瀆職失職的工作人員,按照有關規(guī)

定給予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按有關規(guī)定追究責任。

4.4體檢組的醫(yī)務人員與考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guī)定應當回避的情形的,要

實行回避,否則其體檢結果視為無效。

第2篇體檢項目及操作規(guī)程

公務員錄用體檢包括以下各科常規(guī)檢查項目。體檢中如果發(fā)現(xiàn)陽性或可疑陽性體征不能

確定疾病性質(zhì)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的,可由主檢醫(yī)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增加其他輔助檢查項

目,以便明確診斷并作出是否合格的體檢結論。

1臨床檢查

1.1一般檢查

1.1.1人體測量

1)身高:受檢者脫鞋,立正姿勢站于身高計平板上,枕部、臀部、足跟三點緊靠標尺,

頭正,兩眼平視,身高計水平尺緊貼頭頂,以厘米(cm)為單位記錄。

2)體重:檢查前應將體重計校正到零點,受檢者應脫去上衣外套(留襯衣),自然平穩(wěn)

地站立于體重計踏板中央,防止搖晃或施壓,以公斤(kg)為單位記錄。

1.1.2血壓測量注意先讓受檢者安靜休息5分鐘以上,以避免體力活動與精神緊張因素

對血壓的影響。對明顯緊張或運動后未充分休息者,應緩測血壓。

1)檢查體位:受檢者取坐位。

2)檢測方法:選用符合計量標準的汞柱式血壓計,水銀柱液面應與零點平齊。測量右

上肢血壓。右上肢裸露、伸直并輕度外展放在桌面上,肘部與心臟同高。臂下可放棉墊支撐,

手掌向上,袖帶平整縛于右上臂,不可過緊或過松,使袖帶氣囊中部對準肱動脈部位,袖帶

下緣在肘窩上2?3cm處。將聽診器胸件(不能用鐘型件)放在肱動脈搏動最明顯處,但不

應插入袖帶下,壓力適度,用右手向氣囊內(nèi)注氣。

3)最高充氣壓:袖帶充壓至肱動脈搏動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然后放氣,使水

銀柱緩慢下降,放氣速度約為2mmHg/s。聽到的第1次聲響的汞柱數(shù)值為收縮壓,聲音消

失時的汞柱數(shù)值為舒張壓。

4)血壓讀數(shù):取水銀液面頂端,平視刻度值,且尾數(shù)只能取為偶數(shù),記錄單位為mmHg。

注意:目前有的血壓計以國際單位千帕(kPa)替代毫米汞柱(mmHg),它們之間換算

方法是1kPa=7.5mmHg。血壓常用值毫米汞柱與千帕對照表見附錄A。因kPa計數(shù)方法誤

差大,影響測量的準確性,故在公務員錄用體檢中規(guī)定統(tǒng)一采用mmHg作為記錄單位。

1.2內(nèi)科檢查

-2-

1.2.1病史搜集含既往病史、個人史、家族史、不適癥狀,應按系統(tǒng)順序,邊查邊問,

重點詢問有無經(jīng)正規(guī)醫(yī)院確診的慢性病、精神疾病及傳染病史等,目前用藥情況及治療效果。

1.2.2心臟檢查含望診、觸診、叩診、聽診,以叩診及聽診為主,對于判斷有無器質(zhì)性

心臟病以及心臟病的病因、性質(zhì)、部位、程度等,均具有重要意義。結合心電圖及X線等檢

查,常可對許多心臟病作出初步的診斷。

1)檢查體位:受檢者取平臥位,在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二尖瓣區(qū)有可疑病理性雜音時,

可取左側臥位,用鐘型胸件聽診最為清楚。

2)望診:觀察心尖搏動的位置、強度、范圍、節(jié)律、頻度有無異常,心前區(qū)外形,同

時還應注意觀察受檢者一般情況,注意有無發(fā)綃、蒼白、杵狀指、生長發(fā)育異常等。

3)觸診:注意心尖搏動的位置、范圍、強弱及有無震顫,有無心包摩擦感。依震顫出

現(xiàn)的時間可分為收縮期、舒張期及連續(xù)性震顫,結合震顫出現(xiàn)的部位判斷其臨床意義(見表

Do

表1心臟各種震顫的臨床意義

出現(xiàn)時間出現(xiàn)部位提示疾病

收縮期胸骨右緣第二肋間主動脈瓣狹窄

胸骨左緣第二肋間肺動脈瓣狹窄

胸骨左緣第三、四肋間室間隔缺損

舒張期心尖部二尖瓣狹窄

連續(xù)性胸骨左緣第二肋間及其附近動脈導管未閉

4)叩診:用指指叩診法,沿肋間由外向內(nèi)、自上而下為序進行,用力要均勻。心界擴

大者應進行測量,從胸骨中線量至各肋間濁音開始點,用尺測量不得隨胸壁彎曲,應取其直

線距離。

5)聽診:按二尖瓣區(qū)(心尖區(qū))、三尖瓣區(qū)、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qū)、肺動脈瓣區(qū)、主動

脈瓣區(qū)的順序進行,還應特別注意聽診胸骨左緣,以防先天性心臟病雜音漏診。聽診內(nèi)容包

括心率、心律、心音、雜音及心包摩擦音等。

①心率:心律勻齊時最少數(shù)15秒,心律不齊時最少數(shù)60秒。正常成人心率為60?100

次/min,超過100次/min為心動過速,低于60次/min為心動過緩。

②心律:如果有早搏,應記錄每分鐘幾次;如果心律紊亂無規(guī)律,應結合心電圖予以記

錄。

③心音:注意有無異常心音,如心音亢進、心音減弱、額外心音、心音分裂等。

④雜音:分為生理性雜音(功能性雜音)和病理性雜音(器質(zhì)性雜音)。聽診發(fā)現(xiàn)雜音,

應根據(jù)雜音的部位、強度、性質(zhì)、長短、出現(xiàn)時間、傳導情況及其隨體位、呼吸的變化情況

等進行判定。

心臟收縮期雜音強度分級見表2。生理性收縮期雜音,一般心尖區(qū)不超過2級,肺動脈

瓣區(qū)不超過3級,主動脈瓣區(qū)不超過1級,雜音性質(zhì)柔和、吹風樣,局限不傳導。舒張期雜

音均屬病理性,雜音響度僅分為輕度或響亮。生理性與病理性收縮期雜音鑒別要點見表3。

表2心臟收縮期雜音強度分級

M雜音特點sii

-3-

1很弱,須在安靜環(huán)境下仔細聽診才能聽到,易被忽略無

2較易聽到,不太響亮無

3明顯的雜音,較響亮無或可能有

4雜音響亮有

5雜音很強,且向四周甚至背部傳導,但聽診器離開胸壁即聽不到明顯

6雜音震耳,即使聽診器距胸壁一定距離亦可聽到強烈

表3心臟生理性與病理性收縮期雜音鑒別要點

鑒別要點生理性雜音病理性雜音

雜音部位多在二尖瓣或肺動脈瓣聽診區(qū)各瓣膜聽診區(qū)

出現(xiàn)時間發(fā)生于收縮早期,不掩蓋第一音占收縮期的大部分或全部,掩蓋第一音

雜音強度一般不超過2級常在3級以上(主動脈瓣區(qū)超過1級)

雜音性質(zhì)柔和,吹風樣多粗糙,吹風樣或雷鳴樣

傳導范圍一般比較局限傳導范圍較廣

易變性易變化,時有時無,受呼吸、體位持久存在,變化較小,多不受呼吸、體

變化的影響位變化的影響

心臟形態(tài)正常可有心房或心室增大

1.2.3肺部檢查主要檢查方式為望診、叩診、聽診,以聽診為主。

1)檢查體位:受檢者取坐位或仰臥位。

2)望診:觀察胸廓是否對稱、有無畸形,呼吸運動是否均勻一致,胸部皮膚有無靜脈

曲張、皮疹、蜘蛛痣等。

3)叩診:自肺尖開始,由上而下,兩側對稱部位比較。正常肺的清音區(qū)如果出現(xiàn)濁音、

實音、過清音或鼓音時,提示肺、胸、膈或胸壁的病理改變。

4)聽診:由肺尖開始,自上而下,先胸后背,兩側對稱部位比較,注意呼吸音的強弱,

有無干、濕啰音及胸膜摩擦音等,必要時結合放射科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1.2.4腹部檢查主要檢查方式為望診、觸診,以觸診為主。

1)檢查體位:受檢者取仰臥位,雙腿屈起并稍分開,使腹肌放松,做平靜腹式呼吸。

2)望診:觀察腹部有無隆起、皮疹、腹壁靜脈曲張等。

3)觸診:檢查者站立于受檢者右側,用右手以輕柔動作按順序觸診腹的各部。檢查一

般從左下腹開始,按逆時針方向順序進行,注意腹壁的緊張度、有無壓痛、反跳痛以及包塊

等。觸到包塊時需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態(tài)、質(zhì)地、有無壓痛、搏動以及活動度情況,注意

將正常情況與病理性包塊區(qū)別開來。

①肝臟檢查:在右鎖骨中線上由臍平開始深觸診,囑受檢者深呼吸,當呼氣時,指端壓

向深部;吸氣時,施壓的指端于原位向肋緣方向觸探,如此自下而上,順序上移。如果肝臟

增大或下移,右手指腹即可觸到肝下緣。隨后在劍突下觸診。注意肝臟大小、硬度、邊緣厚

薄、表面光滑度,以及有無結節(jié)、壓痛、肝區(qū)叩擊痛等.

肝臟軟硬度判定:質(zhì)軟,口唇樣硬度;質(zhì)韌,鼻尖樣硬度;質(zhì)硬,前額樣硬度。

對肝大者應注意肝上界有無移位,并分別測量肝緣與肋緣、肝緣與劍突根部的距離,注

意是否伴有脾臟、淋巴結腫大及其他伴隨體征,如消瘦、黃疸、腹水、水腫等,并做進一步

檢查以明確診斷。

②脾臟檢查:取仰臥位或右側臥位,多用雙手觸診法。左手掌置于受檢者左腰部第7?

-4-

10肋處,試將脾臟從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腹部,與肋弓呈垂直方向,隨受檢者的深

呼吸,有節(jié)奏地逐漸由下向上接近左肋弓,進行脾臟觸診。如果脾臟增大明顯,應按三線測

量。觸及脾臟時,不僅要注意大小,還要注意其邊緣厚薄、硬度、有無壓痛或叩擊痛、表面

是否光滑等。

脾臟軟硬度判定:同肝臟軟硬度判定。

1.2.5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主要以詢問病史及視診觀察為主。病史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中占

有重要位置,應詳細搜集,并著用:詢問精神疾病史、神經(jīng)疾病史及遺傳病家族史等。注意有

無肌肉萎縮、震顫、步態(tài)異常等體征。必要時可進行相應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如淺反射、深反

射、肌力、肌張力檢查等。

1.3外科檢查

1.3.1病史搜集主要記錄受檢者曾經(jīng)做過何種重大手術或外傷史情況,名稱及發(fā)生的時

間,目前功能情況。

1.3.2皮膚檢查主要觀察有無皮疹、出血點、潰瘍、腫物等病變,有無慢性、泛發(fā)性、

傳染性或難以治愈的皮膚病。

1.3.3淺表淋巴結檢查

1)檢查部位:耳前、耳后、乳突區(qū)、枕骨下區(qū)、頜下區(qū)、須下區(qū)、頸前后三角、鎖骨

上窩、腋窩、滑車上、腹股溝等處,應依次檢查,以防遺漏。

2)檢查內(nèi)容:淋巴結腫大的部位、大小、數(shù)目、硬度、壓痛、活動度、有無粘連融合,

局部皮膚有無紅腫,并應注意尋找有無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發(fā)病灶。

1.3.4頭顱檢查觀察有無顱骨缺損、凹陷、腫塊、畸形等異常,頭部運動是否正常,有

無活動受限及頭部不隨意顫動等。可結合病史詢問進行。

1.3.5甲狀腺檢查

1)視診:除生理性腫大(例如在青春期、妊娠及哺乳期可略增大)外,正常人的甲狀

腺是看不見和摸不到的。如果腫大,應注意其大小、形狀、對稱性以及隨吞咽動作的活動性。

2)觸診:醫(yī)師立于受檢者背后,雙手拇指放在其頸后,用其他手指從甲狀腺軟骨向兩

側觸摸;也可站在受檢者面前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狀軟骨兩旁觸診,同時讓其作吞咽

動作,注意甲狀腺腫大程度、對稱性、硬度、表面情況(光滑或呈結節(jié)感)、壓痛、局部有

無震顫及血管雜音、甲狀腺結節(jié)的質(zhì)地、形狀及活動度等。

3)甲狀腺腫大的分度:I度,不能看出腫大但能觸及者;II度,能看到腫大也能觸及

但不超出胸鎖乳突肌前緣者;in度,甲狀腺腫大超過胸鎖乳突肌前緣者。

4)甲狀腺腫大的分型:彌漫型,甲狀腺呈均勻性腫大,摸不到結節(jié);結節(jié)型,在甲狀

腺上摸到1個或數(shù)個結節(jié);混合型,在彌漫腫大的甲狀腺上,摸到1個或數(shù)個結節(jié)。

1.3.6乳腺檢查

1)檢查體位:受檢者一般取坐位,必要時也可結合仰臥位檢查。

2)視診:觀察乳腺外形是否對稱(如果不對稱,應查明原因),是否有局限性隆起或叫

陷,乳頭有無內(nèi)陷、糜爛或異常分泌物,乳腺皮膚有無紅腫、靜脈曲張、潰瘍、酒窩狀改變

或桔皮樣變。

3)觸診:檢查者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腺上,輕施壓力,可先從左乳腺外上象限開始,

順時針方向由淺入深進行觸診,觸診檢查應包括乳腺外上、外下、內(nèi)下、內(nèi)上四個象限及中

央(乳暈部)共5個區(qū),以同樣方法逆時針方向檢查右側乳腺。應著重觀察有無乳腺腫塊,

腫塊的部位、外形、數(shù)目、大小、質(zhì)地、邊界、觸痛、活動度,與周圍皮膚組織是否粘連;

以手指輕壓乳暈周圍,注意有無乳頭溢液及溢液的性質(zhì)(血性、漿液性、棕色液、無色透明

或乳汁樣等);腋窩淋巴結是否腫大,若觸及腫大淋巴結,應明確數(shù)目、大小、軟硬度、活

動度及是否相互融合等。

-5-

對男性應觀察其乳腺發(fā)育情況,觸診時注意有無異常腫物。

1.3.7脊柱、四肢關節(jié)檢查

1)脊柱:受檢者需充分暴露背部,觀察脊柱有無側彎、后凸或前凸、行椎活動度、有

無活動受限及畸形等。

2)四肢關節(jié):檢查時應充分暴露被檢部位,注意雙側對比,觀察四肢的外形及功能,

步態(tài),肢體活動情況,有無關節(jié)畸形或功能障礙,下肢有無水腫、靜脈曲張、色素沉著或潰

瘍等。

1.3.8外生殖器檢查此項檢查主要針對男性;女性生殖器的檢查列入婦科檢查項目。

注意有無發(fā)育異常、畸形、疝、精索靜脈曲張、鞘膜積液、睪丸結節(jié)、附睪結節(jié)、腫物

及性病等。

精索靜脈曲張的判定:輕度,陰囊外觀正常,拉緊陰囊皮膚時可見陰囊內(nèi)有少數(shù)靜脈曲

張,腹壓增加時靜脈無明顯增粗,觸診靜脈壁柔軟;中度,未拉緊陰囊皮膚時即見靜脈曲張,

腹壓增加時靜脈稍增粗,觸診靜脈壁柔軟、迂曲、稍膨脹;重度,未拉緊陰囊皮膚時即可見

陰囊內(nèi)靜脈成團狀迂曲、怒張,觸診靜脈壁粗硬、肥厚或伴有患側睪丸萎縮。

1.3.9肛診檢查包括肛門視診和直腸指診。

1)肛門視診:受檢者取膝胸位,檢查者以兩手拇指將兩側臀部輕輕分開,觀察有無肛

周感染、肛裂、肛痿、直腸脫垂及痔瘡。

2)直腸指診:受檢者取膝胸位,檢查時,囑受檢者保持肌肉松弛,避免肛門括約肌緊

張。檢查者右手戴?次性手套,食指涂以潤滑劑,在受檢者深呼吸時緩慢插入肛門內(nèi)進行檢

查,著重注意有無肛管、直腸腫塊及潰瘍。指診完畢,醫(yī)師應查看指套有無血性或膿性分泌

物。

對男性受檢者同時注意檢查前列腺的大小、形狀、質(zhì)地、壓痛、光滑度、有無結節(jié)等。

前列腺增大程度判定:I度,前列腺較正常增大1.5?2倍,中央溝變淺;H度,前列

腺較正常增大2?3倍,中央溝消失;山度,腺體增大嚴重,檢查時手指不能觸及上緣。

注意:對外科陽性體征的描述,例如發(fā)現(xiàn)異常結節(jié)、腫物等,描述應統(tǒng)一以厘米(cm)

為單位,而不能用比喻的方法,如蠶豆大等。

1.4眼科檢查

1.4.1視力檢查包括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

1)檢查方法:采用標準對數(shù)視力表(國家標準)進行檢查,按5分記錄法記錄檢查結

果。按常規(guī)先查右眼后查左眼,分別記錄右、左眼視力。

視力檢查由大視標或酌情從任何一行開始,每個視標辨認時間不應超過5秒,受檢者能

順利認出2?3個視標即可指認下一行視標,記錄最佳視力,最佳一行必須確認該行中半數(shù)

以上視標。如果在5m處不能辨認4.0時:受檢者應向視力表走近,根據(jù)走近距離(受檢者

距視力表的距離),對照”視力小數(shù)記錄折算5分記錄對照表”(見附錄B)記錄視力。如

果走近距視力表1m處仍不能辨認4.0時;則檢查指數(shù)(CF),檢查者伸出不同數(shù)目的手指,

囑受檢者說明有幾個手指,距離從1m開始,逐漸走近,直到能正確辨認為止,記錄為CF/

距離,例如CF/30cm。如果在5cm處仍不能識別手指,則檢查手動(HM),檢查者的手

在受檢者眼前擺動,能識別者記錄為HM。如果眼前手動也不能識別,則檢查光感(LP),

檢查者在5m處用手電筒照射受檢眼,測試有無光亮,逐漸走近,有光亮記錄為LP/距離,

如LP/3m,無光亮則記錄為無光感(NLP)o

裸眼視力達標(4.9以上)者不必再查矯正視力。戴眼鏡或隱形眼鏡者,可直接檢查矯

正視力;未戴眼鏡者應通過串鏡(列鏡)檢查矯正視力,矯正視力達標即可作出視力合格的

結論。

2)注意事項:視力表與受檢者之間的距離為5m,若用反光鏡則為2.5m。也可直接采

-6-

用2.5m距離視力表檢查。受檢者雙眼應與視力表5.0行等高。

視力表應安裝在光線充足的地方,以自然光線為宜;自然光線不足時,采用人工照明,

并保證光線充足、均勻。

視力復查不得超過3次,每次檢查后應休息半小時再復查,以當日最后一次為準。

1.4.2色覺檢查采用標準色覺檢查圖譜,例如《喻自萍色盲本》或空軍后勤部衛(wèi)生部編

印的《色覺檢查圖》等,須由專科護士或醫(yī)師檢查。

應在良好的自然光線下檢查,光線不可直接照到圖譜上。受檢者雙眼距離圖譜60?80

cm,視線與圖譜垂直,辨認每張圖片的時間應W10秒。圖片的檢查次序隨機選擇。檢查結

果應根據(jù)所用圖譜的規(guī)定評定。

色覺異常分為色弱和色盲兩種。色弱為對顏色的識別能力減低,色盲為對顏色的識別能

力喪失。《標準》沒有對色覺異常作出限制結論,意味著如果沒有特殊職位要求即為合格,

但色覺檢查作為體檢的常規(guī)項目之一,體檢醫(yī)生仍應如實記錄檢查結果,以全面反映受檢者

的視功能情況。

1.4.3其他針對眼科常見的重點疾病進行檢查,檢查部位包括眼瞼、結膜、淚器、眼眶、

眼肌、角膜、鞏膜、前房、虹膜、瞳孔、晶體、玻璃體、眼底。

1)眼瞼:注意有無先天異常如瞼裂縮小等,雙眼瞼是否對稱,有無瞼裂缺損、眼瞼水

腫、腫瘤等,有無眼瞼內(nèi)翻、夕卜翻、上瞼下垂等,囑受檢者閉眼,檢查有無眼瞼閉合不全。

2)結膜:

①檢查順序:下暇結膜一下穹窿部結膜f上瞼結膜f上穹窿部結膜一球結膜。注意結膜

顏色,有無蒼白、黃染、充血、出血、濾泡、乳頭、結節(jié)、潰瘍、腫塊、肉芽組織增生、異

物等,觀察結膜囊的深淺,有無瞼球粘連、異物等。

②檢查方法:檢查上瞼結膜時,囑受檢者放松眼瞼,向下方注視,翻轉上瞼,使上瞼結

膜暴露;檢查下瞼結膜時,將下瞼向下方牽拉,囑受檢者向上注視即可充分暴露(戴隱形眼

鏡者應先摘除隱形眼鏡)。

球結膜暴露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將上下瞼分開,囑受檢者向各方向注視轉動眼球即可

充分暴露整個眼球,檢查時切忌壓迫眼球。

3)淚器:

①視診:觀察淚腺、淚道部位有無異常變化。例如淚腺有無腫脹,淚點是否正位、是否

開放,淚囊區(qū)皮膚有無紅腫,有無溢淚。

②觸診:檢查淚囊時用食指擠壓淚囊部,觀察有無觸痛及波動感,有無膿液自淚點逆流

出來或進入鼻腔。

4)眼眶:檢查眼球突出或凹陷情況,觸診眶內(nèi)壓,觀察有無眼眶腫瘤、炎癥(炎性假瘤、

眶蜂窩織炎、眶膿腫)、血管畸形、甲狀腺相關眼病、眼眶外傷等。

5)眼肌:是否存在斜視、是否存在假斜視及眼位偏斜的度數(shù)。

⑴眼位檢查:

①遮蓋法:遮蓋法是通過破壞受檢者的融合功能,發(fā)現(xiàn)眼位有否偏斜。受檢者雙眼應具

備定注視能力并無眼球運動障礙,才可獲得可靠結果。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交替遮蓋法:為判斷斜視性質(zhì)的定性檢查,主要用于檢查有無隱斜視及間歇性斜視。檢

查距離為33cm和6m,受檢者注視調(diào)節(jié)視標,遮蓋?眼4?5秒后迅速轉移遮蓋另外一眼,

通過觀察去遮蓋眼瞬間的運動情況作出判斷。

遮蓋-去遮蓋法:此法為判斷斜視方向及性質(zhì)的定性檢查,主要用于鑒別隱斜視和顯斜

視。受檢者注視遠距離調(diào)節(jié)視標,遮蓋一眼,觀察非遮蓋眼的眼球運動方向,去遮蓋時觀察

雙眼運動方向情況,再更換遮蓋眼觀察,出現(xiàn)運動為顯斜視,并根據(jù)其運動方向判斷斜視類

型(上、下、內(nèi)、外)。

-7-

②角膜映光法:受檢者以自然姿勢注視正前方視標(33cm處),根據(jù)雙眼角膜光反射點

(映光點)的位置及光反射點偏離瞳孔中心的距離加以判斷。如果兩眼位置正常,則光反射點

位于兩眼角膜中心,斜視度為0°;光反射點位于一眼瞳孔緣內(nèi)側或外側,該眼約為外斜或

內(nèi)斜15°;位于角膜緣與角膜中心1/2處,斜視約為30°;位于角膜緣,則斜視約為45°。

⑵眼球運動:眼球運動的診斷眼位有9個,即頭位端正,雙眼正前方注視時的眼位,眼

球正上、正下、右側、左側注視時的眼位,以及眼球右上、右下、左上、左下注視時的眼位。

檢查時.,9個眼位都要查到。順時針做圓圈運動,觀察雙眼在各個診斷眼位上的運動是否協(xié)

調(diào),各肌肉群有無功能亢進或減弱現(xiàn)象。眼球水平內(nèi)轉時,瞳孔內(nèi)緣到達上下淚點連線為內(nèi)

直肌功能正常;水平外轉時,外側角鞏膜緣到達外眥角為外直肌功能正常;上轉時.,角膜下

緣應與內(nèi)外眥連線在同一水平線上;下轉時,角膜上緣應與內(nèi)外眥連線在同一水平線上。

6)角膜:可持手電筒對角膜做一般性檢查,觀察角膜大小、弧度以及有無混濁、血管

翳、炎癥浸潤、潰瘍及先天性異常等,必要時配合裂隙燈檢查。

7)鞏膜:首先觀察瞼裂部分,然后分開上、下眼瞼并囑受檢者朝各方向轉動眼球,充

分暴露各部分鞏膜,注意有無鞏膜黃染。

8)前房:了解前房深度和內(nèi)容(正常前房深度為軸深3.0~3.5mm)。

①檢查方法:采用手電筒側照法,以聚光燈泡手電筒自顆側角膜緣平行于虹膜照射,整

個虹膜均被照亮為深前房;光線到達虹膜鼻側小環(huán)與角膜緣之間為中前房;光線到達虹蟆小

環(huán)的顏側或更小范圍為淺前房。

②前房內(nèi)容:正常的前房應充滿完全透明的房水,但在眼內(nèi)發(fā)生炎癥或外傷以后,房水

可能變混濁,或有積血、積膿或異物。輕度的混濁肉眼觀察不到;相當程度的混濁則可致角

膜發(fā)喑。必要時可應用裂隙燈或前房角鏡進行詳細的檢查。

9)虹膜:用聚光燈泡手電筒檢查,必要時結合裂隙燈檢查。

①虹膜顏色:有無色素增多或色素脫失,注意兩眼對比。虹膜有炎癥時,常可因虹膜充

血而色變暗,但在虹膜睫狀體炎時患側虹膜則變淺。還應注意檢查虹膜紋理是否清晰。

②瞳孔緣:是否完整,有無撕裂、瘢痕或萎縮。

③虹膜形態(tài):表面有無炎性結節(jié)、囊腫或腫瘤,是否存在無虹膜、虹膜缺損、瞳孔殘存

膜等先天性異常。

④有無虹膜震顫:受檢者頭部固定,由檢查者用一只手拇指及食指分開瞼裂,囑受檢者

上、下、左右迅速轉動眼球,然后直視正前方,此時檢查者觀察虹膜有無震顫。

10)瞳孔:檢查瞳孔可用彌散光或集合光線觀察。應注意瞳孔的大小(雙側對比)、位置、

形狀、邊緣是否整齊和對光反射情況(包括直接、間接對光反射以及集合反應)。

11)晶體:重點檢查晶體位置是否正常、有無混濁及異物。可用集合光檢查法及透照法

(檢眼鏡檢查法),必要時應用裂隙燈檢查。

12)玻璃體:用直接檢眼鏡檢查,應在暗室內(nèi)進行。注意有無玻璃體混濁、出血、異物

等異常。

13)眼底:用直接檢眼鏡在暗室內(nèi)進行檢查。檢查眼底應按次序,才能系統(tǒng)而全面。

一般先用透照法檢查屈光間質(zhì),對角膜、前房、晶體及玻璃體等有無混濁有所了解后,再對

眼底進行檢查。檢查眼底一般先自視盤起,然后沿視網(wǎng)膜血管的分布檢查顆上、顆下、鼻上

及鼻下各個象限,最后檢查黃斑區(qū)。

①視神經(jīng)乳頭:檢查時應注意其邊緣是否規(guī)則、清楚,有無色素弧和鞏膜環(huán);視乳頭色

澤是否正常;生理凹陷是否正常,有無青光眼凹陷,有無隆起、水腫、出血、滲出等病變。

②視網(wǎng)膜:注意觀察其顏色,有無滲出物或出血.,有無色素沉著和萎縮等。視網(wǎng)膜一般

呈桔紅色:如果色素上皮含色素較少,透見脈絡膜血管及其色間素,眼底可呈豹紋狀,這種

情況多見于近視及老年人。

-8-

③視網(wǎng)膜血管:檢查時注意其彎曲度有無變化,有無血管鞘,有無直徑變化,小動脈的

反光是否增強或增寬,血管色澤有否變淡、變暗,有無血管畸形。要注意動靜脈比例以及交

叉部有無特征性改變。

④黃斑區(qū):注意中心凹反光,觀察黃斑色澤有無變暗、色素變動、色素紊亂、點狀和星

芒斑、出血斑、櫻桃紅樣改變、囊腫以及裂孔等。

1.5耳鼻喉科檢查

1.5.1聽力聽力檢測使用耳語試驗,測聽距離5m?

1)檢測方法:受檢者側立,身體不可靠墻,一耳對檢查者,另一耳由檢查者用棉球堵

塞。受檢者應緊閉雙目,以免因看到檢查者口形和表情而影響測試的準確性。檢查者在距受

檢者5m處以呼氣末的余氣,發(fā)出輕聲耳語音,每詞讀2遍,由受檢者復誦。耳語以兩字詞

匯為宜,每耳檢查4?6個詞,兩耳分別進行。

參考詞匯:

首都北京天津上海漢口蘭州沈陽西安青島廣東南昌農(nóng)場

學校商業(yè)工廠電話火車飛機奮斗花生茶葉面包報紙肥皂

電腦墻壁鉛筆祖國比賽獎勵玻璃博士學生會議汽車糖果

名片醫(yī)生書本紅色紅旗金屬講課健康開門幫助文件窗戶

重要和平小學革命報告圍巾地點戰(zhàn)爭保證下雨教授廣播

2)結果評定:受檢者能正確復誦大部分耳語詞匯,其聽力為5m。如果聽不到,受檢

者可向檢查者方向移動,直到能聽到并正確復誦為止,此時距檢查者的距離是多少米,即記

為聽力是多少米。例如,在間距4m處檢查,能正確復誦大部分耳語詞匯,其聽力為4m,

以此類推。

注意:檢查前應向受檢者說明耳語檢查方法,保持室內(nèi)安靜,以受檢者熟悉的詞語用普

通話進行,檢查者應發(fā)音清晰、音量恒定。

1.5.2耳部主要檢查外耳、中耳及鼓膜有無病變。觀察外耳有無畸形、腫脹及潰瘍等,

外耳道有無炎癥、膿液、盯酢、腫瘤、后壁塌陷、異物堵塞等,觀察鼓膜色澤及有無內(nèi)陷、

穿孔、溢膿等。

1.5.3鼻部重點觀察鼻甲有無充血、水腫、腫大、干燥及萎縮,鼻腔內(nèi)有無潰瘍、息肉、

腫瘤、膿性分泌物,鼻中隔有無偏曲、穿孔等。

1.5.4咽部主要檢查口咽部,受檢者自然張口,平靜呼吸。用壓舌板壓舌前2/3處,囑

受檢者發(fā)“啊”的長音,觀察軟腭運動度、懸雍垂、舌腭弓、扁桃體及咽后壁,注意有無充

血、水腫、潰瘍、新生物及異常分泌物等。必要時應用間接鼻咽鏡檢查法檢查鼻咽部。

1.5.5喉部應用間接喉鏡檢查法檢查。囑受檢者張口伸舌,檢查者左手拇指和食指以紗

布一塊握著舌尖,輕輕向前向下拉住,右手持喉鏡經(jīng)口腔置于懸雍垂根部,并將反光鏡背面

輕輕推向上后方,囑受檢者深呼吸,隨后發(fā)“衣”音,觀察喉部有無腫物、結節(jié)一,了解聲帶

運動情況。

1.6口腔科檢查

1.6.1唇、腭、舌觀察口唇顏色,重點檢查有無皰疹、口角歪斜,伸舌是否居中、有無

震顫,黏膜有無潰瘍、糜爛、白斑、腫塊等。

1.6.2口腔黏膜觀察色澤,有無色素沉著,黏膜下有無出血點及血皰、瘀斑,有無潰瘍、

糜爛、白斑、腫塊等。

1.6.3頻下頜關節(jié)

1)視診:注意張口度(正常3?5cm)和開口型(張口時有無下頜偏斜、擺動及錢鎖)。

-9-

2)觸診:將雙手中指放在受檢者兩側耳屏前方,囑受檢者做張閉口運動或做下頜前伸

及側向運動,注意兩側關節(jié)是否平衡致,并檢查關節(jié)區(qū)和關節(jié)周圍肌群有無壓痛、關節(jié)有

無彈響及雜音。

1.6.4腮腺檢查腮腺有無腫大、有無腫物、腮腺導管開口處有無膿性分泌物等。

2婦科檢查

2.1病史(含月經(jīng)史)搜集

主要詢問月經(jīng)初潮年齡、周期、出血量、持續(xù)時間、末次月經(jīng)時間,有無痛經(jīng),白帶性

狀,有無伴隨癥狀(如外陰瘙癢、下腹疼痛、排尿異常等),有無腹痛,婚育史、手術史、

腫瘤既往病史等。

2.2檢查項目

已婚者:檢查外陰、陰道、宮頸、宮體、附件及分泌物性狀。

未婚者:做肛診檢查,檢查外陰、宮體、附件。

2.3檢查內(nèi)容

重點檢查疾病為性病、惡性腫瘤等。妊娠者不做本項檢查,但應在體檢表中注明原由,

待妊娠結束后補做上述檢查方可完成體檢結論。

1)外陰:觀察發(fā)育情況,有無畸形、水腫、炎癥、潰瘍、腫物、皮膚色澤變化和萎縮

等。

2)陰道和宮頸:置入陰道窺器,觀察陰道前后側壁黏膜顏色,有無瘢痕、腫塊、出血:

分泌物的量、性質(zhì)、顏色、有無異味;觀察宮頸大小、顏色、外口形狀,有無糜爛、撕裂、

外翻、囊腫、息肉或腫塊等。

3)盆腔:應做雙合診、三合診檢查,未婚者做肛診檢查。

①雙合診:用左或右手戴橡皮手套,食、中兩指涂潤滑劑,輕輕沿陰道后壁進入,檢查

陰道暢通度和深度,有無先天性畸形、瘢痕、腫塊以及有無出血.;再捫觸子宮頸大小、形狀、

硬度及頸口情況,如向上或向兩側撥動宮頸出現(xiàn)疼痛時稱為宮頸舉痛,為盆腔急性炎癥或盆

腔內(nèi)有積血的表現(xiàn)。隨后將陰道內(nèi)兩指放在宮頸后方,另一手掌心朝后手指平放在腹部平臍

處,當陰道內(nèi)手指向上向前抬舉宮頸時,放在臍部的手指向下向后按壓腹壁,并逐漸往恥骨

聯(lián)合移動,通過內(nèi)、外手指同時分別抬舉和按壓,協(xié)調(diào)一致,即可觸知子宮的位置、大小、

形狀、硬度、活動度以及有無壓痛。捫清子宮后,將陰道內(nèi)兩指移向一側穹隆部,如果受檢

者合作,兩指可深達闊韌帶的后方,此時另一手從同側下腹壁骼崎水平開始,由上往下按壓

腹壁,與陰道內(nèi)手指相互對合,以觸摸該側子宮附件處有無腫塊、增厚或壓痛。如果捫及腫

塊,應注意其位置、大小、形狀、硬度、活動度、與子宮的關系以及有無壓痛等。

②三合診:腹部、陰道、直腸聯(lián)合檢查稱為三合診。除一手之食指放入陰道、中指放入

直腸以替代雙合診時陰道內(nèi)的兩指外,其余具體檢查步驟與雙合診時相同。通過三合診可了

解后傾后屈子宮的大小,發(fā)現(xiàn)子宮后壁、子宮直腸陷凹、子宮歌骨韌帶及雙側盆腔后壁的病

變,以及捫診陰道直腸膈、舐骨前方及直腸內(nèi)有無病變等。

③肛診:將一手食指伸入直腸,另一手在腹部配合,做類似三合診方法的檢查,又稱為

肛腹診。

3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是診斷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對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質(zhì)性心臟病也有提示診

斷的作用。為了獲得質(zhì)量合格的心電圖,除了心電圖機性能必須合格以外,還要求環(huán)境符合

條件、受檢者配合和測試操作規(guī)范。

3.1環(huán)境要求

1)室內(nèi)要求保持溫暖(不低于18°C),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電干擾。

-10-

2)使用交流電源的心電圖機必須接可靠的專用地線(接地電阻應低于0.5Q)。

3)心電圖機的電源線盡可能遠離診床和導聯(lián)電纜,床旁不要擺放其他電器具(不論通

電否)及穿行的電源線。

4)診床的寬度一般不應窄于75cm,以免肢體緊張而引起肌電干擾。如果診床的一側

靠墻,則必須確定墻內(nèi)無電線穿過。

3.2準備工作

1)對初次接受心電圖檢查者,必須事先作好解釋工作,消除緊張心理。

2)作心電圖之前受檢者應經(jīng)充分休息,解開上衣;在描記心電圖時要放松肢體,保持

平靜呼吸。

3.3皮膚處理和電極安置

1)如果放置電極部位的皮膚有污垢或毛發(fā)過多,應預先清潔皮膚或剃毛。

2)用導電膏(劑型分為糊劑、霜劑和溶液等)涂擦放置電極處的皮膚,而不應該只把

導電膏涂在電極上。

3)嚴格按照國際統(tǒng)一標準,準確安放常規(guī)12導聯(lián)心電圖電極。必要時,應加作其他胸

壁導聯(lián)。女性乳房下垂者應托起乳房,將Vs、V“、Vs電極安放在乳房下緣胸壁上,而不應該

安置在乳房上。

3.4描記心電圖

1)心電圖機的性能必須符合標準。若使用熱筆式記錄紙,其熱敏感性和儲存性應符合

標準。單通道記錄紙的可記錄范圍不窄于40mm。

2)在記錄紙上注明日期、姓名,并標明導聯(lián)。

3)按照心電圖機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常規(guī)心電圖應包括肢體的I、II、III、aVR、aVL、

aVF和胸前導聯(lián)的V,-V6,共12個導聯(lián)。

4)不論使用哪種機型的心電圖機,為了減少心電圖波形失真,應該盡量不使用交流

電濾波或“肌濾波”。

5)用手動方式記錄心電圖時,要先打標準電壓,每次切換導聯(lián)后,必須等到基線穩(wěn)定

后再啟動記錄紙,每個導聯(lián)記錄的長度不應少于2?4個完整的心動周期。

6)遇到下列情況時應及時作出處理:

①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胸壁導聯(lián)有無法解釋的異常T波或U波時,應檢查相應的胸壁電極是否

松動脫落。若該電極固定良好而部位恰好在心尖搏動最強處,可重新處理該處皮膚或更換質(zhì)

量較好的電極;若仍無效,可試將電極的位置稍微偏移一些,此時若波形變?yōu)橥耆#瑒t

可認為這種異常的T波或U波是由于心臟沖撞胸壁使電極的極化電位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偽

差。

②如果發(fā)現(xiàn)HI和/或aVF導聯(lián)的Q波較深,應在受檢者深吸氣后屏住氣時立即重復描記

這些導聯(lián)的心電圖。若此時Q波明顯變淺或消失,則可考慮為橫膈抬高所致;若Q波仍較深

而寬,則不能除外卜壁心肌梗死。

③如果發(fā)現(xiàn)受檢者心率>60次/min而PR間期>0.22秒,應讓其取坐位再記錄幾個肢體

導聯(lián)心電圖,以便確定是否有房室阻滯。

3.5心電圖判斷標準

【正常心電圖】

P波:順序出現(xiàn),頻率60?100次/min,在I、H、V《、5、丫6導聯(lián)中直立,aVR倒

置;P波寬度不大于0.11秒,振幅在肢導不大于0.25mV,胸導不超過0.2mV。

P-R間期:成年人為0.12?0.20秒,在幼兒略縮短。

QRS波群:

-11-

時間:0.06~0.10秒,最寬不超過0.11秒。

波形和振幅:在V|、V2導聯(lián)多呈rS型,%、V6導聯(lián)可呈qR、qRs、Rs或R型。V\

導聯(lián)的R/S小于1,V$導聯(lián)的R/S大于1。aVR導聯(lián)的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

型,aVL與aVF導聯(lián)的QRS波群可呈qR、Rs,R或rS型。R波在各導聯(lián)中的振幅:Ri<

1.5mV,Rn<2.5mV,Rm<1.5mV,RavR<0.5mV>RSVL<1.2mV,RaVF<2.0mV,RV|<

1.0mV,R+Sv3V6.0mV,Rv5、R\,6〈2.5mV,RVI+SV5<1.2mV,Rvs+Svi<4.0mV(女性

<3.5mV)。

室壁激動時間(VAT):在V|導聯(lián)V0.03秒,V5導聯(lián)<0.05秒(女性<0.045秒),肢體

導聯(lián)的每個QRS正向與負向波振幅相加其絕對值不應低于0.5mV,胸導聯(lián)不低于1.0mV。

Q波:Q波振幅應小于同導聯(lián)R波的1/4,時距應小于0.04秒,V1導聯(lián)不應有q波,但

可呈QS型。

ST段:多為一等電位線,有時可有輕微的偏移,但在任?導聯(lián),ST段下移不應超過

0.05mV:ST段上升在Vi、V?導聯(lián)不超過0.3mV,V3導聯(lián)不超過0.5mV,VI?Ve與肢

體導聯(lián)均不超過0.1mV。

T波:T波的方向大多與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在I、II、V4?V6導聯(lián)向上,aVR導

聯(lián)向下,III、aVL、aVF、Vi?V3導聯(lián)可以向上、雙向或向下,但若V1的T波向上,V2~

V6導聯(lián)的T波就不應再向下。除III、aVL、aVF、V1?V3導聯(lián)外,T波的振幅不應低于同導

聯(lián)R波的1/10。T波高度在胸導聯(lián)有時可高達1.5mV。

Q-T間期:0.32?0.44秒。Q-Tc的最高值不應超過0.44秒。

U波:振幅范圍0.05?0.20mV,多相當于同導聯(lián)T波的1/10,不應高于T波的1/2;

時間0.16?0.25秒,平均0.20秒;U波方向與同導聯(lián)T波一致。

3.6心電圖機的維護

1)每天工作結束后必須洗凈電極。用銅合金制成的電極若出現(xiàn)銹斑,可用細砂紙擦掉

后,再用生理鹽水浸泡一夜,使電極表面形成電化性能穩(wěn)定的薄膜;鍍銀的電極用水洗凈即

可,使用時應避免擦傷鍍銀層。

2)導聯(lián)電纜的芯線或屏蔽層容易損壞,尤其是靠近兩端的插頭處,因此使用時切忌用

力牽拉或扭轉,收藏時應盤成直徑較大的圓盤,或懸掛放置,避免扭轉或銳角折疊。

3)交直流兩用的心電圖機,應按說明書的要求定期充電,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4)心電圖主機應避免高溫、II曬、受潮和撞擊,蓋好防塵罩。

5)由醫(yī)療儀器維修部門定期檢測心電圖機的性能。熱筆記錄式心電圖,應根據(jù)記錄紙

的熱敏感性和走紙速度而調(diào)整熱筆的壓力和溫度。

4腹部B超檢查

檢查的臟器為肝、膽、胰、脾和雙腎。操作人員必須具備醫(yī)師任職資格,并從事超聲診

斷工作至少5年。應嚴格按規(guī)范操作,對各臟器進行必要的縱向、橫向、斜向掃查,做到無

遺漏。進行左、右側臥位檢查時,不能簡化體位,要充分暴露所查臟器體表位置。

4.1肝臟

4.1.1檢查內(nèi)容及超聲測量參考值正常肝臟聲像圖特點為表面光滑,肝包膜呈線樣強回

聲,厚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