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甲醛及其系列產品合成技術周安寧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4.4甲醛的其它衍生物產品4.4.1新戊二醇新戊二醇(NPG)也稱為2,2-二甲基-1,3丙二醇,它是以丁、辛醇副產物異丁醛同甲醛反應制得的二元醇。
HO-CH2-C(CH3)2-CH2OH特性:有吸濕性、無臭的白色結晶固體,是一種具有中心碳原子上沒有a一氫原子的新戊基結構的二元醇。在分子內的對稱位置上具有兩個富有反應性能的伯醇羥基,賦予其良好的化學反應性能。新戊基結構使得后續產品具有優良的抗水解性、熱穩定性和耐光性等,主要用于生產聚酯類樹脂、聚氨酯、粉末涂料和合成潤滑油等。預計2008年季戊四醇約消耗甲醛量為38萬噸;新戊二醇消耗甲醛為10萬噸,三羥甲基丙烷約消耗甲醛7萬噸;1,4-丁二醇約消耗甲醛為25萬噸,因此2008年多元醇將總計消耗甲醛為80萬噸左右。甲酸鹽法通過異丁醛(IBD)和甲醛在堿催化劑作用下發生羥醛縮合反應生成中間體羥基新戊醛(HPA),HPA再與過量的甲醛在強堿條件發生康尼查羅反應生成NPG,同時甲醛被氧化,與堿作用生成甲酸鈉。羥醛縮合AldolCondensation
Cannizzaro反應坎尼扎羅反應也譯作康尼查羅反應、康尼扎羅反應、卡尼扎羅反應,是無α活潑氫的醛在強堿作用下發生分子間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的有機歧化反應。意大利化學家斯塔尼斯拉奧·坎尼扎羅通過用草木灰處理苯甲醛,得到了苯甲酸和苯甲醇,首先發現了這個反應,反應名稱也由此得來。反應機理:首先發生堿對羰基的親核加成,四面體型中間體再與強堿作用,失去一個質子變為雙負離子(坎尼扎羅中間體)。由于氧原子帶有負電荷,具有供電性,使得鄰位碳原子排斥電子的能力大大增強。兩個負離子中間體都可與醛作用,碳上的氫帶著一對電子以氫負離子的形式轉移到醛的羰基碳上,形成一個醇鹽負離子和一個羧酸根負離子。坎尼扎羅反應中的水可以參與反應,生成氫氣,也證實了氫負轉移的過程。縮合加氫法目前國際上80%以上都采用縮合加氫工藝生產NPG;工藝方法:異丁醛和等摩爾的甲醛,在堿性催化劑存在下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羥基新戊醛;在加壓下進行加氫反應而制得新戊二醇。優點:無副產物甲酸鈉,生產規模大,其消耗定額較低。美國Eastman公司的新戊二醇生產流程新鮮的異丁醛、甲醛(37%)和三乙胺同循環物料混合,一并加入第一段縮合反應器。從第一段縮合反應器底部出來的反應產物經泵送并冷卻,部分循環,大部分加入第二段反應器。兩個縮合反應器均是均勻循環連續攪拌全混流反應器,反應溫度90℃,壓力0.03MPa,從第二段反應器底部出來的反應產物經泵并冷卻,部分循環,大部分至回收塔,在回收塔中三乙胺與未反應的異丁醛從塔頂餾出,經萃取蒸餾并冷卻后回第一段縮合反應器入口。回收塔塔底物料,配以新鮮氫氣,再加入循環氫氣,混合一并送至第一段加氫反應器。該反應器中從第一分離器循環的液體體積與供料體積比為9:1。第二段加氫反應器出口物料經氫分離器及冷卻器后,與10%NaOH溶液混合,進低沸物分餾塔。塔頂餾出新戊二醇與水,并含有酯類皂化的鈉鹽。低沸物分餾塔底物料經膜蒸發器汽提。降膜蒸發器在高真空下操作,頂部出來的物料去干燥塔。在干燥塔中,粗產品得以干燥,底部餾分送至精制塔,精制塔頂部餾出高純新戊二醇產品,過程總收率NPG為90.8%,塔底為高沸物。萃取精餾塔底部出來的重組分和凈化精制塔的重組分可送回醇回收系統,或作其他化工用途。4.4.2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也稱2,2-雙(羥甲基)-1,3-丙二醇(pentaerythritol;pentaerythrite;tetramethylolmethane),它是由甲醛、乙醛在堿金屬或堿土金屬氫氧化物催化下而合成的。物理性質白色結晶或粉末,略有甜味,基本無毒,在空氣中很穩定,不易吸水,溶于水,熔點262℃,沸點276℃/4.0千帕,相對密度1.399(25/4℃),折光率1.548,溶于乙醇、甘油、乙二醇、甲酰胺,不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石油醚等。用途:用于制造醇酸樹脂和油漆,制造塑料穩定劑和增塑劑,并用于制造四硝基季戊四醇起爆炸藥等。我國季戊四醇主要用于生產醇酸樹脂涂料、合成潤滑油、松香油、妥爾油脂及季戊四醇硝酸酯等。也在多種場合代替甘油使用,特別是用于生產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氫氧化鈉法:氫氧化鈉法是以氫氧化鈉作為堿性催化劑,簡稱鈉法。氫氧化鈉的價格雖然較貴,但由于副產物甲酸鈉易溶于水,使后處理的步驟減少。產品中鈉灰的存在并不促使季戊四醇的分解反應。根據反應溫度的不同,鈉法又分為高溫法和低溫法。高溫法使反應的溫度控制在40~80℃,在反應終了時升溫至85℃,以甲醛自身的Cannizzaro反應破壞過量甲醛。低溫法則將反應溫度控制在25~30℃,以減少副反應。鈉法和鈣法缺點季戊四醇的合成分為兩步進行第一步的阿爾德爾反應是吸熱反應;第二步Cannizzaro反應是放熱反應,縮合過程要求溫升曲線平緩,否則副反應就會發生。尤其當溫度超過20℃,反應速率加劇,反應熱難以及時移出,副反應加快,副產物增多,使季戊四醇的收率下降,還增加了后分離工藝的難度,影響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傳統的結晶方法也存在不足,大量的產品尚未結晶分離下來,就隨著2次或3次母液排放了,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又污染了環境。與季戊四醇等物質的量的副產物甲酸鈉價值低且難以分離,不利于產品規模的擴大。強堿催化體系對設備的腐蝕較為嚴重。光和γ-射線輻射法在堿存在的條件下,光照和γ-射線輻射引發甲醛聚糖選擇性反應。用光輻射可以得到單一的產品季戊四醇,而用γ-射線輻射的結果主要生成三羥甲基乙醛(季戊四糖),還有其他副產物。該法工藝新穎,可以提高反應的選擇性,得到純的產品,但由于技術難度大,目前還不能實現工業化。混合堿法為了解決傳統季戊四醇生產合成工藝所存在的問題,國外有報道提出采用弱堿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為催化劑的混合堿法來制備季戊四醇。該方法合成季戊四醇是上世紀末國外開發的新工藝。與鈉法和鈣法相比,混合堿法有如下特點以弱堿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為催化劑合成季戊四醇,反應條件較為穩定,可減少副反應的發生,對提高季戊四醇的產率有利;弱堿碳酸鹽和碳酸氫鹽對設備的腐蝕性較小;該法能將副產物甲酸鈉在貴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通過氧化或水解轉化為本反應所需要的碳酸鹽和碳酸氫鹽,作為下一批反應催化劑,循環使用。節省了大量的堿,得到高質量高收率的產品,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該工藝副產物少,無三廢產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工藝,必將產生很好的環境效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季戊四醇的工藝流程4.4.3吡啶類化合物吡啶是苯環上含有一個氮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吡啶類化合物包括2-甲基吡啶(2-MP)、3-甲基吡啶(3-MP)、4-甲基吡啶(4-MP)等。吡啶類化合物最初都是煤焦油中提取;化學合成法:乙醛、甲醛和氨氣預熱后引入反應器,在反應溫度為350~550℃和鋁或鋁-硅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改變原料配比,可生產不同比例的吡啶和吡啶類化合物。3-甲基吡啶主要應用于農藥、醫藥、飼料添加劑、香料等領域。近年來,國內吡啶類農藥發展迅速,對3-甲基吡啶需求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國內3-甲基吡啶主要生產裝置有兩套:一套是2000年由美國瑞利公司與南通醋酸化工廠合作建設的1.1萬噸/年吡啶系列產品生產裝置,其中3-甲基吡啶產能3000噸/年;另一套是南京紅太陽集團的8000噸/年吡啶及下游系列產品生產裝置,其中3-甲基吡啶產能為1000~2000噸/年。南京紅太陽集團正在準備建設3萬噸/年吡啶及下游農藥項目,產品生要包括吡啶、3-甲基吡啶等5個品種。南通瑞利公司的3-甲基吡啶主要用于出口,很少在國內銷售;而南京紅太陽集團的3-甲基吡啶裝置主要為下游農藥及中間體裝置配套,商品量較少。目前,國內3-甲基吡啶年消費量為4000~4500噸,其中煙酸/煙酰胺領域年消費2000~2500噸,農藥領域年消費1500噸。合成吡啶及3—甲基吡啶工藝流程反應部分
合成吡啶及3—甲基吡啶工藝流程萃取分離部分
合成吡啶及3—甲基吡啶工藝流程蒸餾提純部分
4.4.4烏洛托品烏洛托品又稱六亞甲基四胺(Hexamethylenetetramine;urotropine;methenamine),它是白色吸濕性結晶粉末或無色有光澤的菱形結晶體,幾乎無臭味,味甜而苦,可燃,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有機物。烏洛托品極易放出亞甲基,它是很好的亞甲基原料,同時烏洛托品能和強酸、醇等作用生成多種新的化合物。固化劑、橡膠的硫化促進劑(促進劑H)、紡織品的防縮劑,并用于制殺菌劑、炸藥等。烏洛托品的工業合成技術甲醛氨化法氣相法:合理利用烏洛托品的反應熱和其他熱能,副反應少,無中間綜合步驟,所以能耗與成本都較低。氣相法烏洛托品生產裝置一般和甲醛裝置串聯,自動化程度高,生產能力大,產品質量好。液相法:生產工藝主要分縮合反應工序、結晶工序和干燥工序三個工序進行,操作步驟較多。
液相烏洛托品制造工藝流程示意圖
1-真空泵;2—離心泵;3—高位槽;4—甲醛槽;5—氮緩沖罐;6—液氮汽化器;7—液氨貯槽;8—冷凝液貯槽;9—反應器;10—反應液貯槽;11—預濃器;12—真空罐;13,14—過濾器;15—母液槽;16—抽濾器;17—蒸發釜;18—冷凝器;19—鼓風機;20—加熱器;21—揚料盤;22—攪拌推進;23—干燥管;24—旋封分離器氣相法烏洛托品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4.4.5酚醛樹脂酚醛樹脂是一種以酚類(主要是苯酚)與醛類(主要是甲醛)經縮聚而制得的合成樹脂。通用酚醛樹脂又分為熱固性酚醛樹脂和熱塑性酚醛樹脂:熱固性酚醛樹脂又稱甲階樹脂,受熱可以自動硬化(即固化),常用的固化溫度為150℃~170℃。熱塑性酚醛樹脂又稱為線性酚醛樹脂,為淺色至暗褐色脆性固體,可溶于有機溶劑中,加熱能熔化,長期加熱也不固化,必須加入固化劑(如聚甲醛等)方能固化。熱塑性酚醛樹脂的催化劑主要用鹽酸、磷酸和草酸,介質pH值控制在0.5~1.5,反應時間控制為3~6h,為避免反應過于劇烈,催化劑一般分次加入,反應完成后脫水,所得樹脂相對分子質量為500~900左右。熱固性酚醛樹脂的催化劑主要用NaOH、Ba(OH)2、NH3.H2O等,反應時間為1~3h,所得樹脂相對分子質量500~1000。強堿性催化劑可以增大樹脂的羥甲基含量以及與水的互溶性,氨催化劑制得的樹脂相對分子質量較高。
酚醛樹脂粉生產流程1—反應釜;2—冷凝器;3—受槽;4—冷卻地板;5—錘磨機;6—磁選機;7—萬能粉碎機;8—混合機;9—雙輥混合機;10排齒粉碎機;11—儲斗;12—成品裝桶4.4.6脲醛樹脂(UF)脲醛樹脂(urea-formaldehyderesins)是尿素與甲醛在酸性催化劑或堿性催化劑作用下,縮聚而成的縮聚物。脲醛樹脂有很多優點,如粘接力好,固化速率快,高濃度時黏度低,沒有顏色,與水能很好地混合,在加入不同助劑下易于調制不同的黏度和濃度,成本低廉加之操作性能好,用途廣闊。甲醛與尿素的摩爾比比較低的情況下制得的脲醛樹脂,與填料(木粉、紙漿)、色料、固化劑、穩定劑、增塑劑(硫脲)等組分混合,再經干燥、粉碎、球磨、過篩可得脲醛壓塑粉。尿素與37%甲醛水溶液在酸或堿的催化下可縮聚得到線性脲醛低聚物,工業上以堿作催化劑,95℃左右反應,甲醛/尿素之摩爾比為1.5~2.0,以保證樹脂能固化。反應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羥甲基脲,然后羥甲基與氨基進一步縮合,得到可溶性樹脂,如果用酸催化,易導致凝膠。產物需在中性條件下才能貯存。線性脲醛樹脂以氯化銨為固化劑時可在室溫固化。模塑粉則在130~160℃加熱固化,促進劑如硫酸鋅、磷酸三甲酯、草酸二乙酯等可加速固化過程。脲醛塑料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